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第三节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第三节安全用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bda6c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b.png)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触电事故案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安全用电的关注,提高学习兴趣。
2.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安全用电知识,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3.设计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4.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电器安全隐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安全职责。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4.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7.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8.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6.课后作业:布置与安全用电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电力设施,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8.评价反馈: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物理学习后,已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电学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安全用电方面,可能仍存在一些误区和盲区。学生对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电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仍需进一步引导和教育。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差异,对安全用电的认识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安全用电知识的同时,培养关爱生命、尊重科学的价值观。
初中安全用电的教案设计
![初中安全用电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8530a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e.png)
初中安全用电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2. 学会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3. 掌握触电的原因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 通过分析和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教学难点:1. 触电的原因;2. 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挂图;3. 测电笔;4. 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如“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志?播放由电引起的火灾、触电等视频,说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探究原理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触电的原因、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测电笔的使用方法。
3. 课堂实验,加深理解进行测电笔实验,让学生学会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
4. 实例分析,培养意识分析生活中触电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触电的危害,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5. 课堂小结,巩固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 课后作业,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检查家庭电路,整改安全隐患。
五、教学方法:1. 自主实践: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实验操作,培养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2.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触电事故案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应用:了解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安全用电知识的情况,检验教学效果。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134be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6.png)
第3节平安用电◇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记住平安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缘由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平安用电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对常见的触电事故的了解,培育学生平安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触电事故的缘由和正确处理事故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平安用电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生活中我们会常常遇到一些用电平安警示标记,如“高压危急”“有电危急”等。
回忆一下,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记?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电压越高越危急[阅读课本]P113“电压越高越危急”[思索]生活中常见到“当心触电”这样的警示牌,那么怎样才叫触电呢?[提示]人或动物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有电流通过,引起损害。
[思索]用手干脆接触一节干电池两端,会发生触电吗?[提示]通常状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104~105Ω;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降低到约103Ω。
依据欧姆定律,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所以不会引起损害。
【拓展】人对100~200 uA的电流无反应;电流达到1 mA左右会引起麻的感觉;不超过10 mA时,人尚可摆脱电流;超过30 mA时,就会感到剧痛、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急;当达到50 mA时,很短时间就会使人心跳停止。
[归纳提升]触电事故是指有肯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引起损害性的事故。
[思索]通过人体的电流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
[思索]为什么说“电压越高越危急”?[提示]人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损害越大。
[思索]你知道人体的平安电压值是多少吗?[提示]依据人体的电阻和人体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一般认为不超过36 V的电压是平安电压。
[思索]人体接触低于36 V的电压的带电体肯定平安吗?[提示]人体是导体,不同的人,在不同状况下的电阻也不同,身体干燥时电阻较大,潮湿时电阻较小,所以人体接触低于36 V的电压的带电体不肯定平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9.3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9.3安全用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5b272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8.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9.3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9.3安全用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电压越高越危险2、通过实例,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触电类型。
3、通过实例,熟悉安全用电原则和防雷知识。
5、通过实例,经历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的过程,提高安全用电能力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6、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
学生在生活中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但是对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家用电器了解的不够深入。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电流、电压和家庭电路的相关知识,但是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遇到问题的能力不强。
因此,要通过各种情境的资料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
重点难点安全用电原则,触电类型安全用电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导入】课前讨论课前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不正确使用电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大家通过各种手段查找,得出结论(PPT展示学生课前讨论的微信群截图)【导入】新课引入看来眼圈用电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19章第三节内容《安全用电》提出问题:1、人为什么会触电?2、谁决定了触电的危险程度呢?【讲授】知识点讲解电压越高越危险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观看视频寻找答案(播放微课视频)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做两道题测试一下(用电子书包的考试系统,分发试题) 收集学生试卷系统评分,对错误习题进行讲解,发回试卷进行改正【活动】例题既然电压越高越危险,我们就来计算一下如果人接触家庭电路电压是,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教师评说答案,过程结果那么这样的电流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呢?我们一起在网上查找一下教师对内容进行扩展评说【讲授】知识点讲解触电类型通过以上的学习课件触电事故发生对人体会造成很大伤害,所以我们在有些地方会看到这样的标示和标志(图片展示)见过这样的标志?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区别呢?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呢?因此我们根据电压高低将触电类型分为两类: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低压触电呢?大家用手中的资源讨论一下(用平板电脑网上查找)加在人体两端电压为220V,有电流通过人体,所以人会触电,我们一起来看一道题选择一下看来大家对低压触电已经了解了,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另一种触电方式高压触电,又分为哪些种呢?大家讨论一下(用平板电脑在网上查找)选取一组将查到的结果发送给老师,教师播放学生查到的资源视频通过对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学习大家回忆一下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区别?【讲授】知识点讲解安全用电原则所以安全用电原则第一条找同学读一下除了这一条书上还给我总结了另外三条我们一起看一下那除了这些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做到哪些呢?大家讨论一下(分组用平板电脑查找)找一名同学将所查到的内容发送给教师,教师播放视频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原则大家已经知道了,那我们一起做一道抢答题(应用电子书包软件抢答功能),请听题1、不什么低压带电体?2、不什么高压带电体?大家掌握的非常好,可是我们能做到这些,也会遇到触电事故,如果遇到触电事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第一步做什么?如果不能及时切断电源,我们应该怎么办?很好,那下面这几个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活动】知识点自学注意防雷生活中我们对电都会十分小心可是有时候大自然中有不可抗拒的电的存在,就是雷电,对于雷电大家知道多少呢?大家带着屏幕上的四个问题进行查找(网络查找)开始。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家庭用电《安全用电》说课稿(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家庭用电《安全用电》说课稿(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1cf8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1.png)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内容逻辑关系
重点知识点:电源、开关、电线、电器设备。
板书设计:
- 家庭电路组成:电源、开关、电线、电器设备。
- 工作原理:电源提供电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电线传输电能到电器设备,电器设备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② 电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重点知识点:电击原因、预防措施。
板书设计:
- 电击原因:人体接触到带电的电源或电器设备。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们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对于学习《安全用电》这一节内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可以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对安全用电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学生们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常见故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4. 健康生活:了解电击的危害和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其生活质量。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于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安全用电》这一节内容时,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电击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等知识点。然而,由于生活经验不足,部分学生对于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触电急救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9.3安全用电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9.3安全用电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6403f2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a.png)
5.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电力设施,让他们亲身体验安全用电的实践意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和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用电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组讨论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法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这些教学方法的选择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2.触电的类型和危害
3.预防触电的措施
4.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电压
5.安全用电的原则
板书布局将采用清晰的逻辑结构,依次列出每个知识点,以便学生跟随教学进程逐步理解和掌握。板书风格将简洁明了,使用关键词和图示来突出重点,确保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把握知识结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也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和回顾学习内容。
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采用规范的书写字体,合理布局每个部分的空间,并使用不同颜色或标记来区分不同的知识点。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例如学生对触电危害的理解不足,以及对家庭电路故障排查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2.电器设备使用模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的过程,如开关、插座等,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家庭电路故障排查:学生分组进行家庭电路故障排查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总结反馈
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教案
![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e09477700abb68a882fb6b.png)
设计制作:陈代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常见事故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
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
因为学生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也无法通过实验来演示,只能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本节重点是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学生对生活用电比较熟悉,但没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
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用电安全警示标志,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就在身边。
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人是导体,结合欧姆定律可以分析得出,在人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在触电事故中电流要有电流经过人体,在平时用电时要注意避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维修、移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要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对家庭电路和用电器要注意维护等。
在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后,要做到安全用电,不惧怕电,遇到触电事故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间、云层与大地间有着极高的电压,当放电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会产生极大的破坏。
为了防止雷电造成的破坏,在高大的建筑物上都要安装避雷针,让雷电通过导线流向大地。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学生课前对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作一定的调查,对安全用电常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四节 《安全用电》新课教案 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四节 《安全用电》新课教案 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5ff0a2f121dd36a32d829d.png)
初三物理 15.4安全用电姓名____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____- 作业:______________【知识要点】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探究熔丝熔断的原因两种类型触电和用电安全一、家庭电路的组成:主要部件: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熔丝、用电器、开关、插座等电能表是用来_______________。
修理家庭电路时,必须断开__ _____。
常用的保险装是______,装在熔断器内.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____,切断电路,所以对用电器起保护作用【学以致用】1、如图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则:()A.元件“1”是电能表、“2”是保险丝“3” 是闸刀开关;B.元件“1”、“2”、“3”正确连接顺序为“2”、“1”、“3”;C.图中接错的元件是“5”;D.图中电路元件连接完全正确;二、火线和零线两根输电线中,一根叫___线,另一根叫___线。
火线和零线之间有_____伏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之间_____电压。
低压供电线路先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到家庭电路上。
家庭电路中各盏灯应____联,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电灯应是____ 联,插座与电灯应是____联,熔断器和用电器应_____联。
三:练习使用测电笔⏹测电笔的结构及使用动画⏹测电笔正确使用方法:手必须靠笔尾金属电极,不能靠笔尖金属电极。
⏹高电阻不能用铜丝代替。
四、插头与插座⏹两线插座接线原则:左零右火。
⏹三线插座接线原则:左零右火中接地。
五、探究熔丝熔断的原因家用熔丝是由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
当有过大的电流通过时,熔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_______,熔丝熔化,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熔丝应安装在路上。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原因一:短路原因二:超负荷运行(过载)过载:指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线路总电流超过额定值的现象危害:加速绝缘材料老化或烧坏熔丝,引发事故。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9.3安全用电》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9.3安全用电》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d69238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2.png)
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3.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触电事故对人类生命的威胁。通过讲述真实的事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从而激发他们对安全用电的关注。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品质。
在案例背景中,我以一个真实的触电事故为例,向学生展示触电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通过讲述事故发生的经过,让学生感受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我还结合课本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效应以及触电的危害,使学生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对安全用电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方法。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家庭电路中的触电隐患,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感受中,进一步加深对安全用电的认识。
五、案例亮点
1.真实案例导入:通过展示真实的触电事故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触电的危害,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他们对安全用电产生浓厚的兴趣。
2.生活情境教学:将安全用电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生活中的用电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物理初中安全电路教案
![物理初中安全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1c6f8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9.png)
物理初中安全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触电的原因和预防触电的措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安全用电的原则和触电的预防措施。
2. 难点:触电的原因和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电源、电线、插座、灯泡等)。
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触电事故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安全用电。
2. 知识讲解(1)讲解触电的原因:当人体通过的电流达到一定的值时,就会发生触电。
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有关。
(2)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 实验演示(1)演示实验一:用实验器材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说明电流的流动原理。
(2)演示实验二:让学生用手触摸电线和插座,感受触电的感觉,引导学生了解触电的危险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2)遇到触电事故时,应如何处理?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家庭和学校的用电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和触电的预防措施,提高生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了解触电的危险性,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指导,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9.3《安全用电》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9.3《安全用电》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634ce7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8.png)
1.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重点和次重点;
2.通过线条、箭头等符号,展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在板书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板书内容;
4.在课程结束时,回顾板书,让学生复述和总结所学知识。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9章《电与磁》的第三节,主题为《安全用电》。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之前所学关于电的知识,又为后续学习电磁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认识电流的危害、了解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常识、掌握触电急救方法、认识电器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在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心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也有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不善于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
1.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
2.简单电路的连接和原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触电急救方法的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学习成就感;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积极性;
4.案例分析: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原因和解决办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触电急救方法的掌握程度不一;
2.部分学生对电器火灾的预防措施理解不深;
初中物理安全用电原则教案
![初中物理安全用电原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cad06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2.png)
初中物理安全用电原则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安全电压的概念,掌握测电笔的使用方法,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实践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2. 教学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教学方法:自主实践、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如“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等,引导学生思考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志。
2. 播放由电引起的火灾、高压线下钓鱼触电等视频,说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二、自主实践,探究触电原因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触电的原因。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三、测电笔的使用1. 介绍测电笔的构造,讲解测电笔的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
3. 各组汇报练习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安全用电原则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补充并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制作安全用电宣传海报。
2. 家庭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及处理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实践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安全电压、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触电原因和安全用电原则。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测电笔,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此外,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触电事故的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9.3安全用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9.3安全用电](https://img.taocdn.com/s3/m/5ee3852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f.png)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9.3安全用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9章第3节“安全用电”。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触电事故,以及如何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家庭电路的电压、触电的类型、触电的危险性、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方法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电压,知道触电的类型和触电的危险性。
2.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习惯,学会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庭电路的电压、触电的类型和触电的危险性。
难点: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触电事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触电的严重后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家庭电路的电压,以及触电的类型和触电的危险性。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危害,以及人体对电流的承受能力。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方法。
如: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开关的安装高度、电线的绝缘皮破损的处理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判断哪些是正确的用电行为,哪些是错误的用电行为。
5.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是如何做到安全用电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电路的电压、触电的类型和触电的危险性,以及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你在家庭中是如何做到安全用电的,并说明原因。
2. 答案:如: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开关的安装高度、电线的绝缘皮破损的处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家庭用电安全知识,如: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电器设备的摆放位置、防止电器设备过载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公共场所的用电安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安全用电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安全用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c0599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4.png)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安全用电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第十九章《生活用电》,主要内容是关于安全用电的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用电安全隐患,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避免一些电器事故的发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电学知识,对电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器的使用还是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使用电热水器时无人看管、使用电灯时手触电线等。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用电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2.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能够正确使用电器。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用电安全隐患的识别和预防。
2.安全用电原则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视频或图片3.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关于生活中用电安全隐患的案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关于用电安全事故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安全用电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隐患的图片或视频,如电热水器使用时无人看管、电线破损、使用劣质插座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关于生活中用电安全隐患的案例,进行分享和讨论。
其他组的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安全用电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遵守安全用电原则,避免电器事故的发生。
19.3安全用电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9.3安全用电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cda86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5.png)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3节 安全用电
结构必知
1 课时讲解 电压越高越危险
常见的触电事故 安全用电原则 注意防雷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满分题溯源
知识点 1 电压越高越危险
1. 影响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的因素:通过人 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
知1-讲
知识拓展 有电流通过人体并不一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若电
解题秘方:熟记安全用电的原则,用直接判断法判 •••••
断各做法是否安全。
解析:在高压线下放风筝,可能会使得放风筝的人 触电,不安全;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灯泡,易 发生触电事故,不安全;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 易引发触电事故,不安全;搬动电风扇前应断开电 源开关,否则可能会触电。 答案:D
满分题溯源
分析人体(或小鸟等) 是否会发生触电,主要看人体 两端(或小鸟两爪间)是否有较高电压,来判断是否会发 生触电。
课堂小结
安全用电
电压越高越危险 常见的触电事故
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原则 注意防雷
结构必知
类型 1 触电的理解和判断
例 6 一位“法师”在铺有五彩缤纷的塑料地毯的舞台上 表演不怕电的“功夫”。他将一盏普通的白炽灯泡 接到两导线头A、B 之间,灯泡正常发光;随后将灯 泡取下。“法师”两手分别抓住 两导线头A、B,如图5 所示,其 助手用试电笔分别测试A、B 及 “法师”的皮肤。
例 3 如图4 是落在裸露电线上的两只小鸟,下列有关它们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甲小鸟两爪间的电线断了,两只小鸟都会触电 B. 闭合开关甲小鸟会触电 C. 若灯泡断路两只小鸟都不会触电 D. 若灯泡短路两只小鸟都会触电
《第十九章 第3节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九章 第3节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f02281b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1.png)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如什么是安全电压、触电的援救方法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培养学生的安全认识和自我珍爱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尤其是安全电压的识别。
2. 教学难点:实际操作中的安全用电,如触电援救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包括安全用电的原理、操作及援救方法。
2. 准备实验器械,如电源、电阻、灯泡等,用于演示安全电压和触电现象。
3.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和案例,用于辅助教学。
4. 安排实验室或模拟触电现场,确保安全。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以及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学会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理。
底下具体展开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因不安全用电而导致的触电事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安全用电。
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 家庭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插座、保险丝等。
讲解各部分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2) 安全电压:让学生了解安全电压的范围,以及什么是安全电压。
通过举例说明什么是高压电,让学生了解其危险性。
(3) 安全用电常识:讲解如何正确应用电器、如何正确安装导线、如何应用电器开关、如何正确应用绝缘材料等。
同时,讲解触电的风险以及如何进行援救处理。
(4)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家庭电路中的电流以及短路等危险情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5) 练习题: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同时加深对安全用电常识的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家庭用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常见的不安全用电行为,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与保护教案
![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与保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3198024afe04a1b171de69.png)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跟老师一起总结,回忆所学内容
感悟收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
课堂练习
用投影仪展示本Biblioteka 课的几个典型例题认真思考习题
此过程稳固提升,让学生真正应用知识,做到知识地过手
作业
课后
反思
3、让学生有相互帮助的意识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什么是触电及触电的情况;如何防止触电
难点
触电的情况
实验器材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个性教学设计
〔教师二次备课〕
流程
教学内容或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引入
用触电引发的平安事故的新闻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认真观看新闻
用新闻引入课题,新颖实际,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探索新知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第一局部内容,总结出什么是触电,怎样的情况会触电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具体的触电情况并讲解,然后与学生一起总结触电的的具体情况
观察理解图片及老师所讲内容,并有意识地记忆
学生再次熟悉知识,并且更全面地掌握知识,此过程可多用具体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让学生自行阅读本节第三局部内容,之后先请学生自己总结,最后老师补充学生遗漏局部
认真总结,理解,记忆
学生再次熟悉知识,并且更全面地掌握知识,此过程可多用具体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阅读课本相应局部的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师生一起总结这局部内容,教师补充学生没有想到的,并适当扩展学生视野
认真听讲,理解,记忆
学生再次熟悉知识,并且更全面地掌握知识,此过程可多用具体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让学生阅读第二局部的内容,总结触电的具体情况,即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
九年级物理下册《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物理下册《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5fa4f4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9.png)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的知识,我将采用生活化的情景创设策略。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家庭环境,如客厅、卧室、厨房等,让学生在这些具体的场景中感知电路的存在和作用。例如,通过展示一个家庭电路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中电器的连接方式、开关控制等,从而引出电路的概念和基本组成。此外,通过播放一些与家庭电路安全相关的视频,如触电事故案例,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增强学习动力。
2.基本电学概念:讲解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电学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3.安全用电原则:教授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如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等,并结合触电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4.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测电笔、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路检测和故障排查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2.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家里的电路,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3.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电学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的情景创设
本教学案例的最大亮点之一是将生活化的情景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家庭环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感知和理解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的知识。这种情景创设策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通过学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使九年级学生在学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知识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物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培养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9.3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9.3安全用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a0a04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f.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9.3安全用电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9章第3节“安全用电”。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原因。
2. 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3. 学会在生活中如何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原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能够正确使用电器。
3.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遵守安全用电规则,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原因,安全用电的原则。
难点:如何在生活中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触电事故案例视频、安全用电规则图示。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触电事故案例视频,让学生了解触电事故的严重后果。
2. 知识讲解:(1)讲解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原因,如:电器漏电、电线老化、违规操作等。
(2)阐述安全用电的原则,如:正确使用电器、不私拉乱接电线、定期检查电器等。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触电事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触电事故的预防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行为,并讨论如何避免。
六、板书设计板书安全用电板书内容:1. 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原因:电器漏电、电线老化、违规操作等。
2. 安全用电的原则:正确使用电器、不私拉乱接电线、定期检查电器等。
3. 预防触电事故的方法:遵循安全用电规则、学会紧急处理触电事故、提高安全意识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列举生活中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行为,并说明如何避免。
答案:1. 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行为:私拉乱接电线、使用破损的电器、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器等。
避免方法:遵循安全用电规则、定期检查电器、学会紧急处理触电事故等。
2. 对安全用电的认识:安全用电关系到人身安全和家庭财产安全,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循安全用电规则,正确使用电器,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初中物理安全用电教案
![初中物理安全用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06609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7.png)
初中物理安全用电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安全电压的概念;2. 学会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3. 了解触电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4. 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安全电压的认知;2. 测电笔的使用方法;3. 安全用电原则的理解。
(二)教学难点:1. 触电原因的分析;2. 安全用电原则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测电笔;3. 家庭电路示意图。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如“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等,引导学生思考: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标志?2. 播放由电引起的火灾、触电等视频,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安全电压的概念;2. 学生自主探究,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和用法;3. 学生通过家庭电路示意图,学会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
(三)课堂讲解1. 讲解触电的原因,包括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2. 分析常见的触电事故,引导学生了解触电的危害;3. 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如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等;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安全用电原则,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四)课后实践1. 让学生结合家庭电路示意图,回家后实践测电笔的使用;2. 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电路,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能正确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2. 课后实践评价:学生能应用安全用电原则,发现并改正家庭电路中的安全隐患。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测电笔,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不在大树下避雨;
③雷电发生时不要站在空旷地带
三、小结
1、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2、常见的触电事故
3、安全用电原则
4、触电的急救
5、避免雷击
四、作业
教
后
反
思
展示挂图1
②人站在地上,体的某部位与火线接触,火线、人体、大地构成回路,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
展示挂图2
③人靠近高压带电体,高压击穿人体与高压带电体之间的空气,造成触电。
④当高压带电体与地面接触,就会在地面上形成以接触点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电压逐渐降低的圆形高压带电区域,当人在这个区域行走时,两脚之间有足够高的电压,这样在人体中也会形成电流,造成触电。
九年级物理学科主备人东长友第3课时教案使用人___________
§19.3安全用电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2.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示,了解安全用电常识,知道如何防止电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
2、安全用电原则
①不接触高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②更换灯泡或移动电器时应切断电源;
③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④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后应及时更换。
3、触电的急救
人一旦触电,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甚至昏迷,严重时会使心跳骤停,窒息而死。因此,人一旦触电,应对其实施紧急救助。
人体的电阻约为104~105欧姆,在皮肤潮湿时电阻降到103欧姆。事实表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动力线的电压是380V。人一但接触这些输电线就有可能造成火线和零线接触,火线、人体、零线构成回路,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
教学内容
一、课题引入
我们知道当导体两端存在电压时,导体中就会形成电流。电压越高,电流越大。人体也是导体,当人体某两个部位的电压超过一定值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安全用电呢?
二、新课教学
研究表明,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
①立即切断电源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停止电流的进一步伤害;
②保证触电者呼吸顺畅,防止窒息;
③必要时可采取辅助呼吸;
④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急救。
4、雷电的危害
雷电是一种剧烈的自然放电现象,闪电发生时,在闪电经过的路径上有相当高的电压和强大的电流,人一但靠近或接触,就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死亡。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遭受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