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化学会考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会考重点知识点小结

高中化学会考重点知识点小结高中化学会考重点知识点小结化学会考是高二的文科生需要参加的考试,其实对于文科生来说,化学会考的复习应该是没有难度的,因为化学会考通常考查的知识点都是最基础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会考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化学会考必背知识常用的离子方程式(1)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 反应:2H++SO42-+Ba2++2OH-=BaSO4↓+2H2OBa(OH)2 + H2SO4 == BaSO4 + 2H2O(2)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H2SO4+Ba(OH)2=BaSO4+2H2O(3)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硫酸根沉淀完全:H++SO42-+Ba2++2OH-=BaSO4↓+2H2ONaHSO4+Ba(OH)2=BaSO4↓+NaOH+H2O(4) 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ˉ=CO32-+H2ONaHCO3+NaOH=Na2CO3+H2O(5)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钙溶液:Ca2++HCO3-+OH-=CaCO3↓+H2ONaOH+CaHCO3=CaCO3↓+ Na2CO3+H2O(6)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钙溶液:Ca2++2HCO3-+2OH-=CaCO3↓+H2O+ CO32-NaOH+CaHCO3=CaCO3↓+Na2CO3+H2O(7) 向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Al3+ + 3OH-= Al(OH)3↓AlCl3+3NaOH=Al(OH)3+3NaCl(8)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 +4OH-=AlO2-+2H2O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4+2H2O AlCl3+4NaOH= NaAlO4+3NaCl(9) 氯化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 3++3NH3•H2O= Fe (OH)3↓+3NH4+FeCl3+3NH3•H2O= Fe (OH)3↓+3NH4Cl(10)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13++3NH3•H2O= Al(OH)3↓+3NH4+A1Cl3+3NH3•H2O= Al(OH)3↓+3NH4Cl(11)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氨水(同上) A13++3NH3•H2O= Al(OH)3↓+3NH4+A1Cl3+3NH3•H2O= Al(OH)3↓+3NH4Cl(12)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十OH-+HCO3-= CaCO3↓+H2OCa(OH)2+NaHCO3-= CaCO3↓+NaOH+H2O(13)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 CaCO3↓+2H2O+ CO32-Ca(OH)2+NaHCO3= CaCO3↓+NaOH+H2O NaOH+ NaHCO3= Na2CO3↓+ H2OCa(OH)2+2NaHCO3= CaCO3↓+2H2O+ NA2CO3(14) 铝片溶于苛性钠溶液:2Al+2OH-+2H2O =2AlO2-+3H2↑2Al+2NaOH=2NaAlO2+3H2↑(15) 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3Cu + 8H+ + 2NO3- = 3Cu2+ +4H2O+ 2NO↑3Cu+8HNO3(稀)△3Cu(NO3)2 + 4H2O + 2NO↑(16) 金属铜与浓硝酸反应:Cu + 4H+ + 2NO3- = Cu2+ + 2NO2↑ +2H2 OCu+ 4HNO3 (浓)= Cu(NO3)2 + 2NO2↑ +2H2 O(17) 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Fe+4H++2NO3-= Fe2++2NO↑+2 H2OFe+HNO3(稀)= Fe(NO3)2+2NO↑+2 H2O(18) 稀硝酸与少量的铁屑反应2Fe+8H++2NO3-= 2Fe3++2NO↑+4 H2O 2Fe+8HNO3(稀)= 2F e(NO3)3+2NO↑+4H2O(19) 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盐酸 Fe (OH)2+2H+ = Fe2++2H2O(20) 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3Fe (OH)2+10H+ + NO3- = 3Fe3++8H2O+ NO↑(21)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人过量的二氧化碳C1O一+CO2+H2O= HCO3-+HClO(22)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人少量的二氧化碳:Ca2++2C1O一+CO2+H2O=Ca CO3↓+2HClO(23) 氯化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A13++3NH3•H2O= Al(OH)3↓+3NH4+(24) ¬¬Na2CO3溶液与少量硝酸溶液:H+ + CO32-=HCO3-(25) CaCO3溶液与硝酸溶液:2H+ + CaCO3 = CO2↑+ H2O+ Ca2+高中化学考点知识电解池一、电解原理1、电解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也叫电解槽2、电解:电流(外加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被动的不是自发的)的过程3、放电:当离子到达电极时,失去或获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4、电子流向:(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离子定向运动)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5、电极名称及反应: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6、电解CuCl2溶液的电极反应:阳极:2Cl- -2e-=Cl2 (氧化)阴极:Cu2++2e-=Cu(还原)总反应式:CuCl2=Cu+Cl2↑7、电解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规律总结:金属最怕做阳极,做了阳极就溶解,做了阴极被保护。
高一化学会考文科知识点

高一化学会考文科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在高一化学学科中,文科知识点涉及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一化学会考的文科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在高中化学中,物质的分类一般根据其化学组成和性质来进行划分。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等;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如空气、盐水等。
2. 金属和非金属:金属是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延展性的物质,如铁、铜等;非金属则相反,如碳、氧等。
3. 酸、碱和盐: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如盐酸、硫酸等;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盐则是由酸和碱中间过程产生的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银等。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现象,其中发生氧化的物质称为还原剂,接受电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一种用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法,可以通过方程式了解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它们的反应比例等信息。
在高一化学学科中,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包括:1. 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是指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则是反应得到的新物质。
在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边,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边。
2. 反应条件:反应条件是指影响反应进行的因素,如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在方程式中,反应条件通常位于方程式的上方或下方。
3. 反应系数:反应系数用于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在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前方的数字即为反应系数。
三、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其特点是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在高一化学学科中,酸碱反应的相关知识点包括:1.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用来检测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苯酚红等。
2. 酸碱滴定:酸碱滴定是一种准确测定溶液酸碱浓度的方法,通过滴定管逐滴加入酸碱溶液,直到溶液的酸碱中和,使用滴定液的体积差值计算酸碱浓度。
高中会考必备的化学知识点

高中会考必备的化学知识点高中会考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它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学业、职业选择和人生方向。
在所有科目中,化学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科目,学好它对于我们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会考必备的化学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元素是指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物质,它们不可分解,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组合成更复杂的化合物。
化学元素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组合而成的物质。
其中最重要的化合物包括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
2、离子和离子反应离子是指在水溶液中会带电的原子或分子,包括阴离子和阳离子。
离子反应是指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通常会在溶液中发生。
3、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被消耗或生成物被产生的数量。
4、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会涉及到能量的转换。
化学反应中,如果反应物的热能大于生成物的热能,则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则是吸热反应。
第二部分:重要知识点1、物态变化物质有三个不同的物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态变化包括加热、冷却、凝固、熔化、沸腾和凝练。
2、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化学元素之间的结合,包括共价键和离子键。
共价键是一种共享电子的化学键,包括单键、双键和三键等。
离子键是一种电荷互相吸引的化学键,通常涉及到离子间的转移。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通过原子或分子之间的转移,一个或多个物质被转化为另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物质。
4、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氧化是指失去电子,而还原是指获得电子。
5、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通常涉及到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酸通常呈现出具有酸性的特点,而碱则具有碱性的特点。
6、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指研究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之间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的科学。
高中化学会考必背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化学会考必背知识要点总结高中化学会考必背知识要点总结虽然高中的化学会考难度不大但是会考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点还是比较多的,对于文科生而言,最重要的无非就是知识点的记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会考重要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化学会考必背知识要点总结1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 CH:C2H2和C6H6② CH2:烯烃和环烷烃③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 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7. 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高二文科班化学会考知识点

高二文科班化学会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理科学科,也是高中文科班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科目之一。
为了在高二文科班化学会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需要全面了解和深入掌握化学的知识点。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高二文科班化学会考的知识要点,帮助大家提高化学成绩。
一、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元素的定义和周期表- 原子核的结构:质子数、中子数、原子质量- 电子结构:能级、壳层、轨道2. 分子结构- 分子的定义与特征- 共价键和离子键- 分子的分解和合成反应3.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硬度、密度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易燃、稳定性等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程式2.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 平衡态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调整三、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态方程式四、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溶液1. 酸和碱的基本概念- 酸的定义和性质- 碱的定义和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3. 酸碱溶液- 酸碱溶液的pH值和酸碱指示剂- 酸碱溶液的浓度和稀释计算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腐蚀和防腐蚀- 电池和电解质2. 酸碱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在药品和消毒剂的使用中的应用- 酸雨和环境保护六、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有机物和无机物2. 烃类-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化学式和结构式3. 芳香化合物- 苯的结构和性质- 苯环的反应七、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的性质和特征- 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和高光泽性2. 非金属的性质和特征- 非金属的不导电性3. 金属和非金属的离子化合物- 金属和非金属离子的形成和性质- 金属的活动性和非金属的氧化性八、化学实验和实验操作技巧1. 实验室安全和实验器材的使用2. 实验操作技巧- 烧杯和容量瓶的使用- 滴定和过滤等操作技巧总结:通过对高二文科班化学会考知识点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在化学学科上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作为高中化学科目中的重要内容,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是高考化学考试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反应的类型以及各种物质的性质等方面。
它们对于考生打好化学基础,顺利通过化学科目的考试至关重要。
一、化合价化合价是一个分子或离子中各原子带的电的数值。
根据原子能级填充的顺序,容易确定元素最高的化合价。
熟记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方便地判断分子的价态,为化学反应的讨论和计算提供依据。
二、分子的化学式对于二元化合物,包含两种不同元素的化合物,在形成化学式时,常采用数字与元素符号的方式表示。
例如,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
在具体编写化学式的时候,需要知道原子的基本构成及各元素的化合价、原子量。
三、酸碱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相互作用后,产生盐和水的反应。
这种反应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在我们常去的餐馆中洗碗时用到的是碱性洗碗粉,它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当与菜盘中的油污交互作用时,碱性洗碗粉中的钠会与油脂的酸性分子作用而中和。
四、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电子转移为基本特征,其中含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种物质。
氧化剂指那些具有捐出电子能力,促使别的物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的物质,比如氧气、过氧化氢等;还原剂是指那些具有接受电子能力,促使别的物质在反应中得到电子从而发生还原的物质,比如还原糖和还原酸等。
五、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比如当锌和氧气反应时,可以生成氧化锌。
分解反应则指由一种化合物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例如电解水后,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
六、醇、酮、醛、酸这几种化合物是有机物的常见活性官能团。
醇组成的有机物中,氧原子与两个相邻的烷基或苯基氢原子结合,如乙醇。
酮是一类含有羰基(C=O)的化合物,其一个碳原子同时与两个烷基或苯基结合,如丙酮。
醛的结构类似于酮,但其只有一个烷基或苯基与羰基结合,如甲醛。
江西高二文科会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江西高二文科会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涉及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科学,它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江西高二文科学生来说,掌握化学的必备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文科化学必背的知识点。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并根据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分为不同的族和周期。
在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能够了解各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化学性质。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连接,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共价键是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离子键是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中自由移动电子形成的键。
了解化学键的构成和特点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过程。
3.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主要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合成反应是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成一个物质,分解反应是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置换反应是两个物质中的部分原子或基团交换位置,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中的电荷转移过程。
了解不同的反应类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4.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态势可以通过平衡常数和平衡表达式来描述。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或产物浓度的变化量。
了解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的进行和控制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5.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类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的特点是酸味、可以腐蚀金属和呈酸性溶液,碱的特点是苦味、腐蚀皮肤和呈碱性溶液。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类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酸碱中和的原理和相关应用。
6. 功率和热化学热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科学。
反应放热时,称为放热反应;反应吸热时,称为吸热反应。
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对外界做功的大小,能量守恒原理是热化学的基础。
高中化学会考基础知识重点梳理

高中化学会考基础知识重点梳理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会考中必考的一门科目。
在复习高中化学会考时,理解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关于高中化学会考基础知识的重点梳理。
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元素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高中化学会考中常考的元素有氧气、氢气、基本金属元素铁、铜、镁和含氢元素氯等。
同时,化学元素的周期性和族规律也是高中化学会考的基础知识之一。
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周期表基础结构、元素周期律及元素的周期性、组成员及其性质。
在化学中,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元素连接而成的。
高中化学会考中常考的化合物有二氧化碳、水、氯化钠等。
化合物的分类和性质也是会考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元素化合物和非元素化合物、离子和分子的表示方法及其性质。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高中化学会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见的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会考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种类较多,需要掌握反应的产物、反应物、反应条件以及反应机理。
其中,化合反应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结合成一个新的化合物的过程。
分解反应是一个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过程。
置换反应则是一种化合物中有一个离子被另一个离子替换的过程。
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在会考中的比重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掌握的程度也有所差异。
3. 化学计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和化学方程式也是高中化学会考中基础的重点内容。
在化学计量方面,需要掌握的是物质的容积、质量和摩尔之间的转换、化学计量的实际应用等。
在化学方程式方面,需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如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反应条件、反应机制等。
4. 化学键、分子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在高中化学会考中,化学键、分子和化学反应动力学也是基础的考点之一。
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力量,在会考中涉及到的键有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分子则是由化学键连接的原子组成的一个结构体。
化学反应动力学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一门学科。
高一化学文科生会考知识点

高一化学文科生会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于高一的化学文科生而言,掌握重要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文科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帮助大家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基础概念在高一化学的学习中,掌握和理解基础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概念包括:1. 元素和化合物:学会区分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并了解原子和分子的基本结构。
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掌握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并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3. 化学键和离子:理解化学键的形成与种类,以及离子的生成与特性。
4. 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学会书写和平衡化学反应式以及化学方程式。
5. 化学计量学:掌握化学计量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摩尔质量、摩尔比等。
二、溶液和物质的性质1. 溶液的组成和浓度:了解溶液的组成方式以及各种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2. 酸碱中和反应:学会酸碱中和反应的判定和计算。
3. 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
4.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物质分类的方法和基本特征。
三、化学反应和平衡1. 化学反应动力学: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速率方程等。
2. 化学平衡:掌握平衡常数、平衡常数计算和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3. 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学会平衡常数计算和化学平衡相关计算。
四、化学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速率1. 反应焓和化学反应焓变:理解反应焓和化学反应焓变的概念,学会计算反应焓变。
2. 化学反应速率: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
五、电化学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
2. 电解池和电解反应:学会电解池的概念和电解反应的判断。
六、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烃类和官能团:学会识别烃类和官能团的特征。
3. 酸、碱和盐:理解有机酸、有机碱和有机盐的概念。
会考文科物化生知识点总结

会考文科物化生知识点总结文科物化是指文科类考试中涉及到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主要包括了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应用。
下面是对文科物化知识点的总结。
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运动学:包括平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2.力学: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量、机械振动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3.波动光学:包括光的传播、折射、反射、干涉、衍射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4.电学:包括静电场、电流、电阻、电磁感应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5.热学:包括热能传递、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化学反应: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2.化学平衡:包括化学平衡的条件、平衡常数、酸碱平衡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3.化学物质:包括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和分类。
4.化学结构: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分子结构、分子式等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5.化学实验:包括实验操作、实验器具、实验原理等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三、物化知识点应用总结:1.地理学科中的应用:物理知识点可以用来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气候变化等现象;化学知识点可以用来研究地球上的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
2.政治学科中的应用:物理知识点可以用来解释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化学知识点可以用来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3.历史学科中的应用:物理知识点可以用来解释历史事件中的力和能量的转化;化学知识点可以用来研究历史上的化学发现和应用。
4.文学学科中的应用:物理知识点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形态和运动;化学知识点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高中文科化学会考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以下是高中化学会考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基础概念: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 离子反应:离子的电荷及离子式、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的沉淀与溶解、离子的水合和脱水。
3.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定义和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强酸、弱酸、强碱、弱碱的区别。
4. 单质与化合物: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离子的颜色反应、氧化与还原反应、非金属元素与氧化物的反应。
5. 溶液和溶剂:溶液的浓度、溶解度、饱和溶解度、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溶液、溶液中的电离。
6.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摩尔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和单位。
7.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特征、平衡常数、平衡与位置、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8. 化学热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焓变和焓变的计算、燃烧热、生成热、电池电动势。
9. 化学原理与工业应用: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含量计算、反应物的选择与计算、实验计算和百分数计算。
10. 化学实验与安全:实验室基本操作、实验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化学废物的处理。
以上是高中化学会考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中文科化学会考公式高中文科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科化学会考公式高中文科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中文科化学会考公式及知识点总结一、引言化学作为高中文科学生的基础科学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会考,本文汇总了高中化学的核心公式和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复习和掌握。
二、基本概念物质的量 (n)摩尔(mol)的定义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化学计量摩尔质量(M)的计算摩尔体积(V_m)的概念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计量守恒定律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离子键与共价键离子键的形成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与极性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氢键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杂化轨道理论四、化学计算摩尔浓度 (C)摩尔浓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气体定律波义耳定律 (P1V1 = P2V2)查理定律 (V/T = constant)阿伏伽德罗定律 (V/n = constant) 溶液的浓度质量百分比、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五、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A +B → AB分解反应AB → A + B置换反应A + BC → AC + B还原-氧化反应氧化数的变化与能量转换六、有机化学基础烷烃、烯烃、炔烃开链结构与命名规则芳香烃本质与命名官能团羟基、羧基、酮基等七、化学平衡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勒夏特列原理系统对外部条件变化的响应八、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理论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碱: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pH值pH的定义和计算缓冲溶液维持pH稳定的溶液系统九、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氧化数变化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促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还原剂:促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十、电化学电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池伏打电池的组成与工作机制十一、元素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性质比较周期表与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十二、实验技能基本操作称量、溶解、过滤等安全规范实验室安全规则十三、结语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上述化学知识点和公式,学生可以为会考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文科化学会考知识点

高一文科化学会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作为高中文科的一门重要学科,化学在高一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一文科化学会考的知识点涵盖广泛,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化学键和化学方程式等。
在本文中,我将对高一文科化学会考的知识点进行讨论。
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的基础知识,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周期律的规律进行排列。
元素周期表是由德国化学家门-迪米特里耶夫和英国化学家门-亨利-戴维周-国际甲烷联盟的联合发明的。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重要的工具,可用于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
在高一文科化学会考中,我们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类型,如物质的反应性、平衡反应和放热反应等。
通过学习化学反应,我们可以了解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转化。
三、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结合力,它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进行。
在高一文科化学会考中,我们需要了解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了解化学键的形成机制和特性,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
四、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记号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式。
在高一文科化学会考中,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和化学反应原理编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是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
五、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发生在酸和碱反应时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高一文科化学会考中,我们需要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原理。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溶液的性质和pH值的计算。
六、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在高一文科化学会考中,我们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电子的转移规律。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助于我们理解电池的原理和金属的腐蚀过程。
七、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一文科化学会考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随着大学自主招生政策的逐渐普及和高中教育的改革,文科学生也需要重视学科的学习,化学作为文科的一个必修课程,也在高考和大学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下面就为文科生们介绍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学科,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物质的结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等方面的问题。
在高中学习中,你们需要重视的是以下几个知识点。
1、物质的三态我们熟知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态。
而三态的物质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在考试中,要能够清楚地描述和解释物质状态的不同,以及相应的物理量随着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2、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通常说,化学式是对物质分子的描述,包括它的组成、结构和特性等;化学方程式是对化学反应过程的描述,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组成和质量的描述。
化学方程式的表达必须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3、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的基础性质之一,它一般涉及到酸碱的定义和强度的计算,从而使我们能够准确描述酸碱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在高考中,酸碱中和反应会经常被提及,因此,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计算方法和表达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4、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描述了电子的转移和交换过程。
而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一般是由电子给出的物质,而氧化剂一般是吸收电子的物质。
而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数目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5、摩尔质量和化学计算摩尔质量是描述分子质量的重要概念,也是进行化学计算时非常重要的基础公式。
在计算时,我们需要懂得如何转化物质的单位和如何计算反应的比率和量。
6、电化学问题电化学问题通常涉及到电流、电势差和电化学反应等相关知识。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电流是由电子的运动产生的。
而在化学中,电势差和电化学反应通常都是普及的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电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理非常有帮助。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高中的文科生在准备化学会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考纲要求,根据考纲来复习和记忆学过的知识才能考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会考必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篇1一、物质结构理论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
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篇2一、化学实验安全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高中文科化学会考必背知识点(1)

置换氧化复原反响化合分解复分解高中化学会考必备知识点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碱金属元素、Ag、H:+1 Cu:+1,+2 F:-1Ca、Mg、Ba、Zn:+2 Fe:+2,+3 Cl:-1,+1,+5,+7Al:+3 O:-2Mn:+2,+4,+6,+7 S:-2,+4,+6P:-3,+3,+5N:-3,+2,+4,+52、氧化复原反响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响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特征: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复原-------复原产物复原剂〔具有复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口诀:-氧化剂--得---降---〔被〕复原-复原剂-- 失--- 升----〔被〕氧化四种根本类型和氧化复原反响关系3、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复原性逐渐减弱4、离子反响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
难溶〔如CaCO3、BaCO3、BaSO4、AgCl、AgBr、AgI、Mg〔OH〕2、Al〔OH〕3、Fe 〔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2CO3、H2S、CH3COOH、HClO、H2SO3、H3PO4等〕,气体〔CO2、SO2、NH3、H2S、Cl2、O2、H2等〕,氧化物〔Na2O、MgO、Al2O3〕等不拆。
第三步:删。
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1、是否产生沉淀〔如:Ba2+和SO42-,Fe2+和OH-〕2、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4+和 OH-,H+和 CH3OO-〕3、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2-,H+和SO32-〕4、是否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如 H+、NO3-和 Fe2+,Fe3+和 I-〕。
高中文科化学会考公式高中文科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科化学会考公式高中文科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虽不是文科生的主要学习科目,但还是要参加学业程度考试,接下来WTT了高中文科化学知识点总结,吧。
高中文科化学知识点总结(一)1.过滤用于别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主要仪器:漏斗。
2.蒸发的主要仪器:蒸发皿。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顿加热。
3.蒸馏用于别离液体混合物,如: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冷凝管中冷凝水“下进上出”,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4.萃取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萃取剂不能溶于水,常用四氯化碳,不可使用酒精。
5.分液用于别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植物油和水。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使用时注意“上倒下放”。
6.托盘天平准确到0.1g,量筒准确到0.1mL。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
8.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9.酒精等液体有机物着火时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活泼金属(如钠、钾等)、白磷等失火宜用沙土盖灭。
10.玻璃棒的用处:①搅拌;②引流;③引发反响: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响;④转移固体;⑤醼取溶液;⑥粘取试纸。
11.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12.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枯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面碱、NaOH固体、生石灰;13.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而变质的物质: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14.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而变质的:AgNO3、浓HNO3、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高中化学会考必备知识点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碱金属元素、Ag、H:+1 Cu:+1,+2 F:-1 Ca、Mg、Ba、Zn: +2 Fe:+2,+3 Cl:-1,+1,+5,+7Al:+3 O:-2Mn:+2,+4,+6,+7 S:-2,+4,+6P:-3,+3,+5N:-3,+2,+4,+5 2、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特征: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口诀 :-氧化剂--得 ---降 ---(被)还原-还原剂-- 失 --- 升 ----(被)氧化四种基本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置换复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分解3、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还原性逐渐减弱4、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
难溶(如CaCO、BaCO、BaSO、AgCl、334AgBr、AgI、Mg(OH)、Al(OH)、Fe(OH)、Fe(OH)、Cu(OH)等),难电离(HCO、2323223HS、CHCOOH、HClO、HSO、HPO等),气体(CO、SO、NH、HS、Cl、O、H等),氧化物2323342232222(NaO、MgO、AlO)等不拆。
223第三步:删。
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第1页1/6页离子共存问题判断2+2+-2-1、是否产生沉淀 (如:Ba 和SO,Fe 和OH) 4--2、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和OH,H+和CHOO) 43+2-2-3、是否生成气体 (如:H和CO,H+和SO) 33+2+3+--4、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和Fe,Fe和I) 36、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会考必备知识点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碱金属元素、Ag、H:+1 Cu:+1,+2 F:-1Ca、Mg、Ba、Zn:+2 Fe:+2,+3 Cl:-1,+1,+5,+7Al:+3 O:-2Mn:+2,+4,+6,+7 S:-2,+4,+6P:-3,+3,+5N:-3,+2,+4,+5 2、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特征: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口诀:-氧化剂--得---降---(被)还原-还原剂-- 失--- 升----(被)氧化四种基本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3、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还原性逐渐减弱4、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
难溶(如CaCO3、BaCO3、BaSO4、AgCl、AgBr、AgI、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2CO3、H2S、CH3COOH、HClO、H2SO3、H3PO4等),气体(CO2、SO2、NH3、H2S、Cl2、O2、H2等),氧化物(Na2O、MgO、Al2O3)等不拆。
第三步:删。
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1、是否产生沉淀(如:Ba2+和SO42-,Fe2+和OH-)2、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4+和OH-,H+和CH3OO-)3、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2-,H+和SO32-)4、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3-和Fe2+,Fe3+和I-)5、电解质6、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按照反应前后能量的高低化学反应可分了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盐类的水解、Ba (OH )2·8H 2O 和NH 4Cl 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物质的量1、各个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单位电解 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强酸强碱 盐HCl 、HBr 、HI 、H 2SO 4、HNO 3 HClO 4 NaOH 、KOH 、Ca (OH )2、Ba (OH )2NaCl 、NH 4NO 3、BaSO 4、AgCl 等弱酸弱碱 水H 2CO 3、H 2SO 3、H 3PO 4、H 2S 、HClO 、CH 3COOH 、苯酚 NH 3· H 2O 、不可溶的碱如 Cu (OH )2、Fe (OH )32、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1)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N A N=nN AN A----阿伏加德罗常数。
规定规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一摩尔,约为6.02×1023个,该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2)物质的量和质量n=m/M m=nM(3)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a、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n=V/Vm V=n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b、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V(A)/V(B)=n(A)/n(B)=N(A)/N(B)即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分子数目之比c、气体密度公式ρ=M/Vmρ1/ρ2=M1/M2对于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4)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对于溶液)a、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c=n/V n=Cvb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c=(1000ρω)/M3、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计算:固体的质量或稀溶液的体积②称量:天平称量固体或滴定管量取液体(准确量取) ③溶解: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④移液:冷却到室温时,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选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⑤洗涤:将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⑥定容:加水至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cm —2cm 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正好与刻度线向切 ⑦摇匀: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⑧装瓶、贴签必须仪器:天平(称固体质量)或滴定管(量取液体质量),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组成原子组成2、 原子表示方法A :质量数 Z :质子数 N :中子数原子核核外电子中子 质子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所以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X ZA=Z + N决定元素种类是质子数,确定了质子数就可以确定它是什么元素 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如:16O 和18O 12C 和14C 35Cl 和37Cl 4、电子数和质子数关系不带电微粒: 电子数=质子数带正电微粒: 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带负电微粒: 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质子数=原子序数(即在周期表中标号) 5、1-18元素 (请按下图表示记忆)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6、元素周期表结构7、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元 素 周 期 表周期(7个横行)族短周期(1、2、3周期)长周期(4、5、6周期) 不完全周期(7周期)(18个纵行,16个族)主族(7个)(ⅠA-ⅦA )副族(7个)(ⅠB-ⅦB ) 0族 Ⅷ族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8、元素周期律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 金属性最强的Fr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如:F2>Cl2>Br2>I2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如稳定性:HF>HCl>HBr>H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4SiO4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反应越剧烈如剧烈程度Cs>Rb>K>Na>L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滑化物碱性越强如碱性:NaOH>Mg(OH)2>Al(OH)39、化学键定义:原子之间强烈的互相作用力极性键共价键非极性键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的形式形成的化学键如何判断共价键: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非极性键: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A-A型如H2O2N2O3中存在非极性键极性键: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A-B型如NH3HCl H2O CO2中存在极性键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如何判断离子键:活泼金属元素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如NaCl MgO 等中存在离子键NH4Cl NaOH NaNO3中既有离子键也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仅仅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
如HCl、H2SO4、CO2、Cl2等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的化合物。
如NaCl、MgCl2、KBr、NaOH、NH4Cl等几种重要金属1、金属的通性导电、导热性;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2、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1)热分解法适用与不活泼金属,如Au、Ag、Cu的冶炼(2)热还原法适用与活动性一般的金属,如Fe、Pb的冶炼(3)电解法适用与活泼金属的冶炼,如Na、K、Al的冶炼3、铁铁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与氧、硅、铝排第四位化学性质(1Fe + S === FeS 3Fe + 2O 2 === Fe 3O 4 2Fe + 3Cl 2 === 2FeCl 3(23Fe + 4H 2O (g ) === Fe 3O 4 + 4H 2 (3)与酸反应 与非氧化性酸Fe + 2H + === Fe 2+ + H 2与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会被氧化为三价铁 (4)与盐反应与CuCl 2、CuSO 4反应 Fe + Cu 2+ === Fe 2+ + Cu烃1、有机物 a 、概念含碳的化合物,除CO 、CO2、碳酸盐等无机物外。
b 、结构特点A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以和四个原子结合B 、碳原子可以和碳原子结合形成碳链,碳原子还可以 和其他原子结合。
C 、碳碳之间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三键,D 、碳碳可以形成链状,还可以形成环状点燃点燃所以有机物种类繁多2、烃-------仅含C 、H 的化合物。
3、甲烷 a 、分子结构(1)分子式 CH 4 (2)结构式 (3)结构简式 CH 4(4)电子式 (5)空间结构 正四面体结构 b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是沼气、天然气、坑气的主要成分 c 、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CH 4 + 2O 2 CO 2 + 2H 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 (2)取代反应CH 4 + Cl 2 CH 3Cl + HCl 取代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中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3)受热分解CH 4 C + 2H 2 (4)甲烷的用途甲烷可以作燃料,也可以作为原料制备氯仿(CH 3Cl )、四氯化碳、碳黑等。
4、烷烃a 、定义:碳碳之间以单键结合,其余的价键全部与氢结合的烃称之为烷烃,由于碳的所有的价键都已经充分利用,所以又称之为饱和烃。
C HHHH · · · · · · · C H H HH · · 点燃光照高温b 、通式:CnH2n+2如:甲烷(CH 4)、乙烷(C 2H 6)、丁烷(C 4H 10) c 、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状态由气态变为液态再变为固态。
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烷烃是气态的。
d 、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能够燃烧,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 n H 2n+2 + (3n+1)/2 O 2 n CO 2 + (n+1)H 2O (2)取代反应 c 、烷烃的命名 习惯命名法碳原子数十个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i ,第三声)命名,大于十的,几个碳就称几烷,如C 11H 24,称十一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