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有趣的沉浮现象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沉浮》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沉浮》教案活动背景在中班阶段,儿童开始渐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开始对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产生认知和探索,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来激发儿童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同时让他们在互动和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是中班教育的重要任务。
沉浮实验是中班教学中最常用的实验之一,通过这个实验,儿童可以探究物体在水中运动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活动目标1.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2.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3.让儿童掌握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了解沉浮现象的原因。
需要准备的材料1.不同大小、材质、形状的物体(如球、木块、硬纸板等);2.直口玻璃瓶(大小可根据物体的大小调整);3.圆珠笔芯或小木棒;4.水。
活动过程1.教师首先向儿童介绍物体沉浮的规律,引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2.教师向儿童展示不同大小、材质、形状的物体,并让他们分辨物体的重量和材质,引导儿童思考和推理;3.教师依次将不同的物体放入玻璃瓶中,让儿童观察物体在水中的位置,引导儿童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4.教师可以让儿童自己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儿童掌握沉浮现象的规律;5.教师可以通过让儿童自己尝试,让他们掌握控制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提高儿童的实践能力;6.教师鼓励儿童在观察和实践中积极提问和回答,通过语言表达和沟通,提高儿童的语言水平。
活动评估1.教师观察儿童对沉浮实验的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2.教师观察儿童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是否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观察儿童在语言表达和沟通方面的表现。
活动延伸1.引导儿童通过其他实验探究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如物体飘浮、漂浮、沉降等;2.将沉浮实验和图形识别、计数、测量等教学内容结合,提高儿童的数学和语文水平;3.将物体沉浮的规律应用到生活和日常实际中,如使用浮标测量水深、制作游泳板等,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沉浮》2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沉浮》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沉浮》精选2篇(一)教案:有趣的沉浮教学目的:1. 让幼儿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可以观察、比拟和描绘物体的沉浮特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究才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资:1. 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例如小石子、纸团、塑料球等〕。
2. 透明容器和水。
教学准备:1. 将透明容器装满水。
2. 将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准备好。
教学步骤:引入:1. 老师先给幼儿分享一段关于沉浮现象的小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有没有见过物体会在水中浮起还是沉下去呢?探究:1. 将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分别放入透明容器中,观察它们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入水底。
2. 请幼儿描绘观察到的现象,例如:哪些物体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沉入水底。
3. 请幼儿比拟不同物体的浮沉特性,例如:哪些物体比拟轻,哪些物体比拟重。
4.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请幼儿尝试自己答复。
总结:1. 老师引导幼儿总结出物体沉浮的规律:比水重的物体会沉入水底,比水轻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 老师解释浮沉现象的原理:物体沉浮的原因是由于物体受到浮力和重力的影响,浮力比重力大的物体会浮起来,浮力比重力小的物体会沉下去。
延伸活动:1. 让幼儿尝试制作一个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小船,观察它可以装载多少个物体。
2. 让幼儿尝试将物体放入水中,看看能否改变它们的沉浮特性,例如:参加盐、糖等溶质。
3. 进展一场小比赛:谁能制作出一个最轻的物体仍能沉入水底?教学反思:1. 教案设计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主动观察、探究物体的沉浮现象,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探究才能。
2. 在引入局部,可以设计更多互动的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猜想。
3. 在延伸活动中,可以设计更多可以发挥幼儿创造力和动手才能的活动,增加兴趣性和参与度。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沉浮》精选2篇(二)中班安康活动教案《向手挑战》目的:通过将手部动作与音乐搭配,进步儿童手部运动协调才能和音乐感知才能,培养他们积极参与运动的习惯。
11.有趣的沉浮现象.ppt.解析
我的记录
我的猜想 浮 沉 气球 木块 实验结果 浮 沉
泡沫
尺子 钩码 橡皮 螺丝
1、 气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浮? 2、 用手按一按浮在水面的气球, 你有什么感觉?
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 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物体名称
侵入水中前皮筋的 长度 长
侵入水中后皮筋的 长度
短
钩码
……
水中的鹅
潜水艇中的科学奥秘有很多, 你都知道那些奥秘呢?
谁有妙招
利用浮力
塑料瓶中有一个塑料小球,你有没有办 法可以手不碰塑料瓶就可以拿到小球?
11.有趣的浮沉现象PPT课件
.
10
查阅资料——潜水艇的奥秘。 Nhomakorabea.
11
.
7
实验
先猜一猜,再做实验?
沉下去的
物体有没有受 到水的浮力?
我的猜想: 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
8
总结:在水中 的物体都要受 到水的浮力。
实验记录
浸入水前 浸入水后 物体 皮筋长度 皮筋长度
钩码 5厘米 4厘米
实验现象:橡皮筋变短了
实验结论:沉下去的物体 也受到水的浮力。
.
9
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
3
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木头 钉子 钩码 气球
我的记录
我的猜想
浮
沉
√
√
√
√
.
实验结果
浮
沉
4
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
5
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我的记录
木头 钉子 钩码 气球
我的猜想
浮
沉
√
√
√
√
.
实验结果
浮
沉
√ √
√ √
6
这是什么实验?
用手轻轻地压浮在水面的物体
感觉手水有对什气球有
一个么向感上觉托?物的体力在。 水中受到水 向上托起的 力,这种力 就是水的浮 力。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11 有趣的浮沉现象
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前牛集小学三年级一班 丁仁富
.
1
这些东西你准备好了吗?
潜水艇模型
钩码
水槽
.
2
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实验提示
1.实验时注意轻拿轻放实验材 料,尽量不要把水弄到桌面上。
有趣的浮沉现象
《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反思
就课的整体而言,我觉得基本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任务。
这节课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游戏导入(巧取乒乓球),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实验,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实验,沉入水底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实验,最后是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清楚,时间掌握得也基本合适,多数学生也基本掌握了实验的方法和这节课要学的科知识。
但是,回头想想还是有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存在。
一是课前准备不足。
例如,课上的几个实验没有提前操作一下,导致出现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像最后一个实验出现了有同学把钩码触到水槽壁或底部的错误操作,如果提前做一下,想到了,在实验之前的要求中明确一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再如在每个实验之前要求过于简单,不够明确,导致学生操作过程中没有秩序,漫无目的,降低了活动效率。
把一些细致的要求用课件或小黑板展示出来效果会好很多。
二是课堂细节把握不好,没有关注到所有学生。
细节决定成败。
学生在课堂上有的精力不集中,有的实验过程中不讲秩序,小组长没有充分发挥好作用,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认真倾听和观察等等现象说明很多工作还需要做得更细,考虑得更全面。
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不只是这堂课,平时上课基本上都存在这个问题,因此,解决课堂的细节问题也将是今后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像上周五徐继红老师在我们班上的一堂语文课,同样的学生,人家训练的学生感觉像换了个人似的,就是解决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问题,以后得多学习,多钻研。
《有趣的沉浮现象》教学案例
《有趣的沉浮现象》教学案例第一篇:《有趣的沉浮现象》教学案例有趣的沉浮现象教学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常见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会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能设计实验验证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2、知道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3、能体验到科学证据对科学结论的重要性,要尊重事实,尊重数据。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水的浮力并能定性的描述水的浮力及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使学生理解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橡皮、玻璃球、木块、橡皮泥、钉子、钩码、气球、塑料尺子、泡沫塑料、皮筋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观察动画,注意水中有什么?(有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沉在水底,还有的物体在水中自由的上浮下沉,游来游去。
)交流看到的内容生1:小船、木桶、空瓶子飘在水面上、生2:鱼在水里自由的上浮和下沉。
生3:鹅卵石、石块下沉在水底。
生:……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归纳总结的能力真高。
能看到有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沉在水底,还有的物体在水中自由的上浮下沉。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浮沉现象》。
板书课题:有趣的浮沉现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认识浮和沉两种现象,更好地把知识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归纳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实验探究,获取新知 1.提出假设、猜想(1)检查课前准备师:课前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介绍活动材料。
师:我们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2)学生猜想……师:先把我们的猜想结果用铅笔记下来,然后我们再把这些物体分别放入水中,用手按一下浮起来的物体有什么感觉?2.学生实验实验(一):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师:刚才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需要亲自试一试。
有趣的沉浮ppt课件中班
05 沉浮的趣味活动
制作纸船
总结词
培养动手能力、激发探究兴趣
详细描述
让孩子们用纸张折叠成小船,放在水面上进行实验,观察纸 船的漂浮状态,让孩子们思考为什么纸船会漂浮在水面上。
制作水火箭
总结词
增强团队协作、提高动手能力
详细描述
让孩子们按照分工合作,利用饮料瓶、气筒 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并在水池中试验水火箭 的发射效果,让孩子们感受到气压的力量。
热气球和飞艇的浮力原理
热气球和飞艇的浮力原理是基于气体的浮力 原理。热气球和飞艇内部充满了热气或轻于 空气的气体,这些气体比周围的空气密度更 小,因此它们会受到向上的浮力。
热气球和飞艇的浮力原理对于它们的设计和 制造同样至关重要。设计师需要考虑热气球 或飞艇的外形、材料、结构和气体类型等因 素,以确保它们在空中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它们进行严格的测 试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
公式
F = ρgV排
应用
在航海、航空、航天等领域,人们需要了解浮力原理以设计和操作各 种交通工具,确保它们能够在不同的液体中稳定地漂浮或悬浮。
液体压强原理
定义
液体压强是指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 压力,其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 关。
应用
在水利工程、液压传动等领域,人们 需要了解液体压强原理以设计和操作 各种设备,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利用 液体传递力和能量。
有趣的沉浮pp原理 • 沉浮的应用 • 沉浮的趣味活动 • 总结与回顾
01 引子
什么是沉浮?
01
沉浮是指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浮 起的现象。
02
沉浮与密度有关:密度大于液体 的物体容易下沉,密度小于液体 的物体容易上浮。
11有趣的沉浮现象
二.当好小法官 1.铁块比水重,在水中下沉,所 以用铁做的船不能浮在水面上。 ( ) 2.石块在水中下沉是因为 石块在水中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 )3.石块在水中虽然下沉但也 受到水的浮力 。 ( ) 4.同一物体在空气中和在水 中称的重量是一样的。
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我们发现:木块、乒乓
球、泡沫板、气球等物体漂 浮在水面上。
而铁钉、钩码、橡皮、橡பைடு நூலகம் 泥、尺子等物体沉入水底。
同样是物体,为什么有的浮在 水面,有的沉入水底?
用手压浮在水面的物体, 什么感觉?
用手 按压浮在水面的物体时, 会感到水面会有一种力量阻止 你的按压,这种力量在托着物 体让它漂在水面上。
浮力应用 :大海上航行的船只
海水中的浮标
1.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__,在水中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__所以只要是在水 中的物体都会受到__。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__。 3.在水中称钩码的重量比在空气中称_
4.物体在水中上浮的(画↑)下沉的 (画↓) 砖 块 玻璃珠 图钉 钢尺 木 块 装满沙子的塑料盒 塑料泡 沫板 拧好盖的空矿泉水瓶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向上 托起的力,这种力称为水 的浮力。
漂浮在水中的木块、气球、 泡沫板受到浮力,浮力让他们 漂在水面上。
那沉在水底的铁钉、钩码是 不是不受浮力、没有浮力托着 它们,所以才会沉入水底的呢?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 提起和在空气中提起, 橡皮筋变短了,说明 什么?
沉在水中的物体也 受到浮力,只不过受 到的浮力和它自身的 重力比小,不足以支 撑它浮在水面上。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沉浮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沉浮现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够:1.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能正确区分物体的浮力;2.观察和探究物体的浮沉原因,掌握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实验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透明玻璃容器、不同大小的物体(如纸片、塑料球、橡皮球等)、水、平衡杆;2.教学资源:课件、实验指导手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本课主题,并与学生讨论物体的浮沉现象。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观察(15分钟)1.将透明玻璃容器填满水,放置在桌子上;2.请学生一个一个地将不同大小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并记录下观察结果;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起来,有的物体则会沉下去;4.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物体与水的接触面积和物体的密度。
3. 概念解释(10分钟)解释浮力和物体密度的概念。
简单明了地说明浮力是支持物体浮起来的力量,物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体的质量。
4. 实验探究(30分钟)1.将一个平衡杆横放在水面上,并且保持平衡;2.请学生分别放置不同大小和材质的物体在平衡杆上,在观察平衡杆是否仍然保持平衡;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平衡杆会失去平衡。
5. 概念总结(10分钟)通过学生实验的观察和探究,总结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小的物体浮力越大。
6. 拓展应用(1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应用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如果在水中放入一个密度大于水的物体会发生什么现象?7. 总结评价(5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能够理解物体的浮力与密度的关系,并掌握浮力与物体密度的计算方法。
活动设计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实验的安全性,并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引导和管理,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有趣的沉浮现象》
1
a
2
a
3
a
4
a
5
11、有趣的沉浮现象
营丘镇荣阳小学 徐玉奎
a
6
a
7
我的记录
我的猜想
浮
沉
乒乓球
钉子
……
a
实验结果
浮
沉
8
1、 气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浮?
2、 用手按一按浮在水面的气球, 你有什么感觉?
a
9
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 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a
10
a
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组合作:用以下几样物品设计一个小实验,
a
18
潜水艇中的科学奥秘还有很多, 你都知道那些奥秘呢?
a
19
看一看沉下去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a
12
物体名称
钩码
……
侵入水中前皮筋的 侵入水中后皮筋的
长度
长度
a
13
课外拓展
讨论一下,为什么有些物品浮在 水面,有些却沉入水中?
a
14
浮力 > 重力 上浮
浮力 < 重力 下沉
a
15
潜艇在水中
a
16
水中的鹅
a
17
谁有妙招 利用浮力
塑料瓶中有一个塑料小球,你有没有办 法可以手不碰塑料瓶就可以拿到小球?
有趣的沉浮现象
11、有趣的沉浮现象【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浮沉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能够采用简单的仪器对物体的浮沉原因进行定量的观察、实验,采集数据并做出简单的记录;会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2、愿意合作与交流;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由浮力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改善自己和周围人们的生活。
3、知道物体在水中有浮沉的特征;认识到水有浮力并能定性地描述水的浮力;理解水的浮力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到水有浮力并能定性地描述水的浮力及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完全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向上的托力。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礼物一分(皮兜内有12件典型材料)、100克钩码、水槽等。
学生准备:橡皮、木块、橡皮泥、尺子、钩码、潜水艇模型、水槽……【教学过程】一、谈话实验,激发兴趣。
1、导言:同学们已经学习一段时间《科学》课了,对《科学》课感不感兴趣呀?平常大家回答问题是不是先举手,教师允许后再回答?今天,大家不用举手,站起来就回答,但是别人正在发表意见的时候,不要打断,如果打断别人的讲话,多没有礼貌呀!今天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智慧,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出色。
再有,实验的时候一定注意安全!下面开始上课。
(课件展示小河景色图片)清清的小河里,有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沉在水底,还有的物体在水中自由的上浮下沉,游来游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浮沉现象。
(板书课题)2、教师激发兴趣:今天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就在这个皮兜里,请4个小组各选出一名代表到兜子里摸,摸到什么礼物就算我送给了大家的礼物。
每个小组的代表只能摸三件。
(学生代表摸礼物)请大家先猜一猜,把这些礼物放在水槽里,它们在水里是浮还是沉?然后实验一下,看看自己的猜测与实验现象符合吗?记到实验记录表里。
科学教案:有趣的浮沉现象
科学教案:有趣的浮沉现象为什么加重了小球的重量,它就能够下沉呢?在生活中又有哪些浮沉现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有趣的浮沉现象,欢迎阅读。
科学教案:有趣的浮沉现象小实验:同学们看这儿,老师带来了两个小球,如果我把这两个小球同时放入水中,你猜会怎么样呢?说说你的想法?学生猜想:1、都浮在水面上。
2、一个浮,一个沉。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结果到底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仔细了。
(老师把小球放入水中。
)师:和你想的一样吗?(你们猜对了吗?)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两个物体一个浮上来,一个沉下去?)是啊,为什么会有浮有沉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有趣的浮沉现象”。
【板书:有趣的浮沉现象】二、探究新课1、师:说起浮沉现象,咱们的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
谁想来说说,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浮沉现象?生:小船、树叶、鱼浮等 (小船)是浮在水面上的。
石头 (石头)是沉在水底的。
A、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观察的很仔细。
现在如果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些物品,你能不能凭借生活经验来判断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呢?(能)(如果学生没有回答,老师接着问:想不想试试?)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这些物品放入水中后是浮还是沉呢?(稍作停顿)老师想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猜想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的表一里。
浮在上面的物体用↑表示,沉下去的物体用↓表示,预测意见不一致的用0表示。
开始吧。
(学生分组猜测。
)师:老师看到大家已经完成了猜想。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猜想结果?学生汇报时语言要完整:我们组猜想把放入水中会。
(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猜想结果,当遇到猜想错误的时候适当的问其他学生的猜想意见。
)B、师:刚才大家都根据生活经验做了大胆的猜想。
但是,科学不能仅靠猜想,合理的猜想加上科学的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那么,怎样来证明我们的猜想是科学的呢?(做实验)对,做实验是验证猜想的科学方法。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沉浮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沉浮现象》
目标:通过小实验使幼儿感知水瓶的沉浮与水量的多少有关,并通过记录进行简单加减法运算的练习。
通过小组操作记录,引导幼儿感受科学实验的快乐提高幼儿分工合作的能力。
准备:矿泉水瓶、水杯、烧杯、装满水的容器
过程:一、观察图片
1、猜猜这是什么?由图片引出船。
2、提问:你见过什么样的船?
3、请幼儿观看常见的船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说出船都是浮在“水面上”的
提问:水下有船吗?
引导幼儿说出水下有潜水艇
二、动动小脑筋
1、观察潜水艇,提问:
潜水艇只能在水下航行吗?
它是怎样浮出水面的?
2、观看潜水艇沉浮flash
说一说潜水艇是怎样下沉和上浮的
小结: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储水箱,潜艇下沉时就把水箱内装满了水,水的重力带动潜艇沉到水底;潜艇上浮时就把水箱中的水放出去,潜艇就浮到了水面上。
3、提问:假如矿泉水瓶是一个潜水艇,你能不能让他沉到水底或者浮出水面?
三、动手试一试
1、观察记录表测量水瓶中盛有多少水才能使“潜艇”下沉
2、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记录方法。
3、分享实验结果。
《有趣的浮沉现象作业设计方案》
《有趣的浮沉现象》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趣的浮沉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设计内容1. 理论知识介绍:通过简要介绍浮沉现象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浮沉现象的基本观点。
2.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验证浮沉现象。
实验材料包括:一个通明容器、水、食用油、小塑料球等。
3. 实验步骤:a. 将通明容器装满水;b. 在水中加入少许食用油,观察油滴的浮沉现象;c. 将小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现象。
4. 实验记录: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包括油滴和塑料球的浮沉情况,以及可能的原因和诠释。
5.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浮沉现象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 思考问题: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浮沉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和可能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需按照规定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材料、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2. 实验表现: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观察记录,评判学生对浮沉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3. 思考问题回答:根据学生对思考问题的回答情况,评判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拓展能力。
四、作业要求1. 峻厉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2. 实验报告要求清晰明了,逻辑周密,语言通顺,排版整洁。
3. 思考问题回答要求独立思考,深入分析,有条理。
五、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浮沉现象,培养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益的帮助。
希望通过这次有趣的浮沉现象实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激发进修兴趣,为将来的进修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趣的沉浮》幼儿园中班科学PPT课件
孩子们,在生活中,还有好多上浮和下沉的物品,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做这 个小实验,把你收集的资料记录下来,下次活动时,讲给大家听好吗?孩子们现在 老师来发邀请卡,我们一起排队去米奇妙妙屋里玩吧!
实验 物品
?
实验 物品
?
感谢您的聆听
活动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通过实验使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 的,哪些是浮的 2、初步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3、激发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明确沉与浮的 概念 活动难点:让幼儿对某一物体的沉浮,做出合理 的直观判断。
孩子们,屏幕上有哪些物品? 有哪些物品能沉下去? 有哪些物品能浮下去?
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沉浮》教案反思
今天的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沉浮》结束了,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发现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导入新课,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讲解沉浮概念时,我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幼儿能够理解浮力这个抽象的概念。此外,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沉浮现象,有助于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
其次,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我采取了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发现部分幼儿在动手能力上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同时,在小组讨论环节,有的小组能够积极参与,有的则表现较为被动。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考虑在下次课程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鼓励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进来。
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沉浮》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沉浮》教案反思,紧密围绕幼儿科学教育课程中“物质与材料”这一主题,选取教材第四章《沉与浮》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探索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3.帮助幼儿理解浮力概念,并了解浮力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趣的沉浮》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体在水里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来?”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沉浮现象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沉浮的基本概念。沉浮是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表现,与物体的密度和液体(如水)的浮力有关。它是我们认识物质性质和探索科学奥秘的重要途径。
有趣的沉浮ppt课件中班
沉浮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词
沉浮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船只航行、潜水、游泳等。
详细描述
船只是利用沉浮现象的原理来航行的。船只空载时会上浮,而装载货物后则会下沉。通过调整船只的载重,可以 使其在水面上保持平衡。潜水时,潜水员通过调节自身所穿的潜水衣来改变自身的浮力,以实现在水中的上浮或 下沉。游泳时,通过改变自己的姿势和动作,可以控制在水中的浮沉。
实验
准备不同密度的物体,如金属块、木头块和塑料块等,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它 们的沉浮状态。通过改变物体的密度,可以改变它们的沉浮状态。
通过改变物体形状实现沉浮
原理
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其在水中的浮力。当物体的形状设计得当 ,可以使其浮力大于其重力,从而使物体浮起来。
实验
准备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形、圆柱形和不规则形状等,将 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 ,可以改变它们的沉浮状态。
实例
当我们在水中吹泡泡时,可以看到泡 泡会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泡泡内部 含有空气,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 此会浮起来。
CHAPTER 03
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通过改变物体密度实现沉浮
原理
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物体是沉还是浮。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水 的密度时,物体会沉下去;反之,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浮上来 。
果物体的形状设计得当,可以使 其浮在水面上。
实例
船只和潜水艇都是利用了特定的 形状和内部结构,使其能够在水 中浮起来或沉下去。
空气动力与沉浮的关系
空气动力
一些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空气动力的影 响,这也会对其沉浮产生影响。例如 ,气泡和水的表面张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备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1.探究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教师出示材料:乒乓球、木块、玻璃球、气球、橡 皮、小刀、蜡烛、钉子、牛奶盒、塑料瓶、皮球 (1)提出问题:这些实验材料,你们知道它们在水 中是浮还是沉吗? (2)猜想与假设:小组进行猜测,并将猜测结果按 照浮和沉分成两类填在表 (一) 中我的猜想栏目里。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实验的方法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知道水有浮力;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 到水的浮力。
资料引用: 精品教案及教参 教具学具的准备:
乒乓球、木块、玻璃球、气球、橡皮、小刀、蜡烛、钉子、牛奶盒、塑料瓶、皮球、 钩码、水槽、弹簧称、实验记录表。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学反思:
3
2
③实验时,待弹簧秤指针稳定后再读数 。 ④在水中提着下沉的物体时,不要碰到水槽的侧壁 和底部。 ⑤听从组长安排,并且填好记录表(二) 。 表二 我的实验记录 组号: 组员: 物体名称 钩码 石块 (4)实施探究 师: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设计的方案认真操作吧。 (生自由实验,师巡回指导 ) (5)展示交流 学生分组实验完毕,抽生汇报实验过程及其结果。 ①你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②在实验中,你看到了 什么现象?③实验结果是怎样的?④通过实验,你 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教师小结: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浸 入水 中前 弹簧秤 的 示 浸入水 中后 弹簧秤 的 示 数/N 数/N
三上科学
编委 高辉 审稿
11、有趣的沉浮现象
彭向阳 使用人 使用时间
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
现象,并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水的浮力,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水有浮力并知道所有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了解水 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浮沉 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能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合作与交流的习 惯。
1
物品 木头 钉子
我的猜想 浮 沉
实验结果 浮 沉
(3) 制定方案: 要验证我们的猜测, 你打算怎样做?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案。 (把它们分别放入水中实验) (4)实施探究::生自由实验,师巡视并做适当指 导。 (5)展示交流:生汇报表(一)实验结果栏;让学 生对比一下是否与猜想一样。 2.探究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1)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让物体浮在水面上? (2)猜想与假设: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他们很轻,这 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要把他们的思路引导到水 中,猜想水里有什么秘密? (3) 、 设计方案: 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相应的方案。 交流方案:说一说有什么好方法?通过交流,引导 学生采取 “用手压” 的方法来感受这种力量的存在。 (4) 、实施探究::由小组长分工,有秩序地进行实 验。 (5) 、汇报实验现象。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教师小结: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了水向上托的力, 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3.探究沉下去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1) 提出问题: 沉下去的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水的浮 力? (2)猜想假设。 (3)设计方案 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水槽、弹簧秤、钩 码) , 自己设计一个实验, 研究下沉的物体究竟是不 是受到了水的浮力? 研究时,请注意: ①如果钩码受到水的浮力,会看到什么现象? ②如果钩码没受到水的浮力,结果会怎样?
老师讲故事:一天,小华、小刚和小东一起玩 皮球,小刚不小心把皮球掉进了一个洞里,由于洞 口小,伸手又够不着,皮球怎么都拿不出来了。这 时的小华哭了起来, 小东说: “别着急, 我有办法。 ” 他提来一桶水, 往洞里倒水皮球就浮上来了。 这次, 他们又一块儿玩沙包,又不小心把沙包掉进去了, 小东又想用上次取皮球的办法。大家猜他能把沙包 取出来吗?为什么? 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科学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 11.有趣的浮沉现象。
三、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谈话:同学们,水的浮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 哪些应用呢?请看多媒体课件“水的浮力的应用” 。 (2) 请同学们观察、 讨论:①图中是什么物体?②它 们是不是利用了水的浮力?利用水的浮力做什么?③ 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水的浮力。
板书设计:
上浮的物体 下沉的物体
11 、有趣的浮沉现象 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 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