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转炉钢渣制备高活性辅助胶凝材料探讨(doc 12页)

合集下载

转炉热闷罐钢渣粉磨特性和胶凝活性的试验研究

转炉热闷罐钢渣粉磨特性和胶凝活性的试验研究
关 键 词 :热 闷罐 钢 渣 ;粉 磨 特 性 ;胶 凝 活性
Ex e i n a t d e n t e Grn i g Ch r ce itca d Ce n i o s Ac i i fp r l tc c n e t r se l l g p rme t lS u is o h i d n a a t r s n me t i u t t o y o y o v r e te a i t v y i s
5 2 0) 10 5
Ab t a t x e i n a t d e n p r lt o v re t e lg S g id n h r c e si a d t e efc fs e i c s ra e a e n sr c :E p r me tlsu is o y oyi c n e t rse l a r i g c a a t r t n h f to p cf u f c r a o c s n i c e i
C ia Un v ri f T c n lg , G a g h u 5 0 4 ;. C l g f C e sr n n i n n , S a g a Unv ri , S a g a h n i est o e h oo y y u n z o 6 02 1 o l e o h mi y a d E vr me t h o u n e t o ie st y h ou n
转炉 热 闷罐钢 渣粉 磨特 性 ※ 和 胲 凝 活 性 的 试 验 研 究
丁新榜 , 一,赵 三银 z ,黎 载 波 z ,赵 旭 光 z ,周 曦 亚
( . 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广州 5 0 4 ;2 韶关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 院 ,韶关 5 20 ) 1华 16 0 . 10 5

激发转炉钢渣制备高活性辅助胶凝材料探讨(doc 12页)

激发转炉钢渣制备高活性辅助胶凝材料探讨(doc 12页)

激发转炉钢渣制备高活性辅助胶凝材料探讨(doc 12页)由图l可见,钢渣的主要矿物为C3S、C2S和钙镁橄榄石等,但因为Al、Mg、Fe等固溶而使其衍射峰的位置与水泥熟料相比发生了偏移,衍射峰宽化,衍射强度也变弱。

除铁相明显存在外,钢渣中的硅钙相以C3S为主,其次为C2S、RO相、铁铝相、钙镁橄榄石以及少量的Ca0和Ca(OH)2等,表明钢渣矿物组成与硅酸盐水泥熟料类似。

2.2激发剂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掺加33%转炉钢渣的水泥物理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表2激发剂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编号安定性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h:min)抗折强度/MPa抗压强度/MPaA28/%初凝终凝3d28d3d28dS合格27.02:513:25 5.29.724.254.4100CAl合格26.82:063:09 4.47.119.535.265CA2合格26.62:124:05 5.08.023.242.478CA3合格26.72:373:50 5.18.221.040.474CBl合格26.32:494:14 4.27.318.938.370CB2合格25.82:384:19 4.18.019.438.57lCB3合格25.42:163:29 4.97.922.540.074CCl合格25.92:423:45 4.17.718.238.972CC2合格26.03:084:50 5.08.220.545.884CC3合格26.32:294:48 4.98.021.042.578CDl合格26.52:204:08 4.17.618.641.676CD2合格26.23:024:45 5.38.524.450.493CD3合格26.03:034:52 5.28.323.843.680CEl合格26.13:425:19 3.87.816.639.673CE2合格25.83:375:01 4.17.916.840.074CE3合格26.12:564:40 4.78_319.541.476由表2可见,随着钢渣的加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降低,掺加激发剂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进一步下降。

钢渣的活性激发及其应用现状

钢渣的活性激发及其应用现状

钢渣的活性激发及其应用现状论文摘要钢渣的活性激发及其应用现状在过去几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论文,对这一领域进行讨论:主要包括钢渣的活性激发原理,活性激发工艺,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现状。

同时,本文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帮助开发出更加有效和可靠的钢渣活性激发系统。

关键词:钢渣;活性激发;原理;工艺;应用;发展1. 介绍钢渣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废弃物,如何有效利用钢渣已成为当前应用研究的一大热门课题。

活性激发是一种可有效处理钢渣的技术,不仅可以改变化学组成,而且可以提高原料的可合成性和活性,为催化剂、高性能陶瓷材料等增材制造提供有效原料。

然而,由于该技术的复杂性,其应用面仍然有待探索,特别是有关活性激发细节,如工艺条件仍存在不足之处。

因此,深入研究钢渣活性激发的原理、技术发展、应用现状和可能的研究方向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和应用该技术,从而提高废钢的利用效率。

2. 钢渣活性激发原理钢渣活性激发是一种用来改变钢渣特性的技术。

它通过改变钢渣表面的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吸附能力和分子表征,从而使钢渣表面存在大量的多样性来源,以促进钢渣的活性改进。

3.活性激发工艺活性激发处理常常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即分散和活化。

分散步骤包括:使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如氧化,络和热处理,改变钢渣表面的结构,使其变得更加活跃;活化步骤则是在分散步骤之后,使用热处理,蒸发等方式改变钢渣表面结构,以改善催化剂或高性能陶瓷材料的性能。

4.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现状近几十年来,钢渣活性激发的技术发展明显加快。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开发新的技术和工艺参数以优化钢渣活性激发过程,并增加了激发前后材料特性的研究。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成熟,钢渣活性激发工艺不断地应用于催化剂、高性能陶瓷材料、火法工艺等众多领域。

5.研究方向为了解决钢渣活性激发的技术难题,以及更好地应用钢渣活性激发,研究者正试图研究和完善活性激发的工艺和材料特性。

另外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也在尝试开发可节能环保的钢渣活性激发新方法,以促进钢渣的可持续发展。

转炉热闷罐钢渣粉磨特性和胶凝活性的试验研究

转炉热闷罐钢渣粉磨特性和胶凝活性的试验研究

转炉热闷罐钢渣粉磨特性和胶凝活性的试验研究丁新榜;赵三银;黎载波;赵旭光;周曦亚【期刊名称】《水泥工程》【年(卷),期】2008(000)005【摘要】针对转炉热闷罐钢渣,开展了钢渣粉磨特性以及钢渣粉体的勃氏比表面积对其胶凝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转炉热闷罐钢渣的勃氏比表面积S(m2/kg)与粉磨时间t(min)呈一阶指数衰减关系,其方程为S=716.19-624.94·exp(-t/56.73);当转炉热闷罐钢渣的勃氏比表面积为276~680m2/kg以及w(水泥):w(钢渣):w(矿渣)=50:15:35时,提高转炉热闷罐钢渣粉体的细度,对水泥-钢渣-矿渣胶凝材料的强度性能并无明显改善作用,有时反而产生不利影响.【总页数】3页(P16-18)【作者】丁新榜;赵三银;黎载波;赵旭光;周曦亚【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韶关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韶关,512005;韶关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韶关,512005;韶关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韶关,512005;韶关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韶关,512005;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2【相关文献】1.采用热闷工艺的钢渣胶凝特性及其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分析 [J], 于杨;王觅;张旭2.热闷转炉钢渣作混凝土骨料的试验研究 [J], 刘智伟;许倩3.热闷罐法处理转炉钢渣的试验研究 [J], 赵玉兰4.攀枝花某转炉钢渣的热闷工艺及磁选试验研究 [J], 唐祁峰;敖进清;蒋睿5.机械活化对热闷法钢渣胶凝活性的影响 [J], 吴辉;倪文;仇夏杰;金荣振;张宁;阎爱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钢渣粉胶凝性能活化研究进展

钢渣粉胶凝性能活化研究进展

钢渣粉胶凝性能活化研究进展摘要:钢渣作为一种固体废弃物品具有潜在的胶凝性质,钢渣中富含硅酸二钙、硅酸三钙等矿物是钢渣具有潜在胶凝活性的主要原因。

因此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其潜在活性,本文综述了钢渣物理活化、化学活化和热力活化等主要方法的研究现状。

并归纳总结钢渣胶凝活性的评价方法,指明钢渣活化应向复合激发方向发展。

1.引言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排出量约为粗钢产量的15%~20%,钢渣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与硅酸盐水泥熟料较接近,从理论上分析,钢渣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潜力很大。

虽然我国目前大力提倡钢渣的综合利用,但钢渣利用率仍然很低,且所利用的钢渣仍主要集中于传统的筑路、工程回填等方面。

当前我国钢渣综合利用率不足 60%,而法国、日本等国家钢渣的利用率高达100%,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这些固体废弃物的长期堆积,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将钢渣的潜在活性激发出来,提高钢渣的有效利用率将成为胶凝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对钢渣胶凝活性激发技术进行了综述。

1.钢渣的物理化学性质钢渣与硅酸盐水泥熟料相比,二者的主要矿物组成均以硅酸二钙(C2S)、硅酸三钙(C3S)为主,所不同的是钢渣中除了含有硅酸钙,还含有铁酸钙、铁铝酸钙以及 RO 相等。

钢渣的活性主要来源于其中的硅酸盐矿物,其中 C2S、C3S 的贡献最大,钢渣中的 RO 相则为惰性组分,基本没有活性。

由于钢渣中 Fe2O3和FeO的含量较大,而 CaO 和 SiO2的含量较小,因此钢渣中硅酸钙的含量要明显小于水泥熟料中的。

此外,钢渣中的矿物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高温和急冷过程,结晶完好、晶粒粗大,溶入较多的FeO、MgO等杂质,在急冷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玻璃体,导致这些矿物的水化速度缓慢。

因此,钢渣应用于水泥、混凝土领域时,必须采用适当的活化方式激发其活性。

2.钢渣的活性激发钢渣活性低、水化慢的特性限制其资源化利用途径的拓展。

激发转炉钢渣制备高活性辅助胶凝材料探讨

激发转炉钢渣制备高活性辅助胶凝材料探讨

激发转炉钢渣制备高活性辅助胶凝材料的研究0引言目前,我国排放的钢渣70%以上都是转炉钢渣,而转炉钢渣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与硅酸盐水泥熟料接近,因而从理论上分析,钢渣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应用是有潜力的。

但是由于转炉钢渣的活性较低,其作为混合材料在水泥中的利用受到了限制。

对粉磨后钢渣的颗粒粒径分布与水泥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认为,应尽量提高钢渣粉l0.0-30.2μm范围内的颗粒含量,减少>30.2μm的颗粒含量。

另有研究表明:对钢渣进行预粉磨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钢渣的活性,随着钢渣比表面积的增加,钢渣的活性增加;此外,钢渣的活性也受到钢渣的细度、颗粒形貌等因素的影响闻。

笔者利用物理激发和化学激发两种方式对转炉钢渣的活性进行激发,对掺33%钢渣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种类和形貌、硬化浆体孔结构进行观察表征,揭示激发剂对钢渣的作用机理以及大掺量钢渣在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提高钢渣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在水泥中的掺量提供理论支持,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1.1原材料水泥:山西榆次智海水泥公司的P·052.5级水泥。

石膏:山西襄汾天然石膏。

钢渣:山西太钢集团渣场堆存两年后的转炉钢渣,密度3.38g/cm3,呈灰黑色。

原材料的化学成分见表l。

表1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激发剂M、N:三异丙醇胺、聚乙二醇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分别为6:4:10、4:6:10,复配后用搅拌器搅拌20min,激发剂在钢渣中的掺量扣除去离子水含量。

1.2试验方法1.2.1试样制备称取转炉钢渣5kg,石膏180g,配制5组混合料,其中:A组,不加激发剂;B 组,加入三异丙醇胺;C组,加入聚乙二醇;D组,加入激发剂M;E组,加入激发剂N;S为不掺钢渣的P·052.5级水泥。

每组料在混料机中均化10min,然后在φ500mm×500mm标准实验小磨中粉磨。

为便于比较,将激发剂的掺量固定为0.02%,采取喷雾的方式均匀喷洒于待磨物料表面。

电炉钢渣活性激发研究

电炉钢渣活性激发研究

要 :对 电炉钢渣 ( 熔炼渣和精 炼渣) 机械 激发、 在 热激 发和化 学激 发作 用 下的活性 特征进 行研 究. 究表 研
明 : 准养护条件 下 , 标 电炉钢 渣活性指 数随 比表 面积增加 而显著增加 ; 热激发作用下 , 电炉钢渣 活性 指数有较 大
幅度提 高; 热激发作用 下钢渣 的活性指数也 随着比表面积 的增加 而提 高; 常温 养护和 蒸压养护条件 下, 精炼渣 都没有表现 出比熔 炼渣 更高的活性 ; 无论是标 准养护还 是蒸压 养护 , 电炉 钢渣在各 种碱存在 的情 况下 , 多表 大 现为强度下 降, N 0 仅 as 或 N O a H在 蒸压 养护条件 下对熔炼渣有激发作 用, 高 了熔炼渣的活性. 提
收 稿 日期 :2 1 0 0 1— 9—0 ; 修 回 日期 : 0 1 9—2 6 2 1 —0 6
类型 S 2 C0 1 3 g FO M 0 P 5 T e i a A2 M 0 e n z - 碱度系数 0 0 0 F
基金项 目:广州市荔湾 区科技计划项 目( 0 9 20 2 ) 2 0 2 10 3 资助 作者简 介:程从密( 9 2一) 男 , 17 , 副教授. - alcnmi 0 @s a cn Em i og 2 8 i .o : 0 n
关 键 词 :电 炉钢 渣 ;活性 指 数 ; 激 发 ; 械 激发 ; 学 激发 热 机 化 中图分类号 : U58 T 2 文献标志码 : A
固体 废 弃 物 资 源 化 既 减 少 对 环 境 的 直 接 破
究, 分析 机械激 发 、 热力 激 发 和化 学 激发 对 华南 某 钢 厂 电炉 熔 炼 渣 和 精 炼 渣 的激 发 效 果 , 寻求 电炉 钢渣 在水 泥混 凝土 中应 用 的最佳途 径 .

碱激发矿渣-钢渣复合胶凝体系的性能研究

碱激发矿渣-钢渣复合胶凝体系的性能研究

碱激发矿渣-钢渣复合胶凝体系的性能研究
郭启龙;杜磊;华亮;高敏;刘荣浩;艾妮萨加帕尔
【期刊名称】《新型建筑材料》
【年(卷),期】2024(51)1
【摘要】以氢氧化钠和水玻璃为激发剂制备矿渣-钢渣复合胶凝材料,研究矿渣掺量、碱当量和水玻璃模数对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采用XRD、SEM对硬化试样的显微形貌和水化产物组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随矿渣掺量减少,抗压强度降低。

随碱当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先提高后降低,碱当量为11%时强度达到最高。

随水玻璃模数的增大,抗压强度先提高后降低,当水玻璃模数为1.2时强度达到最高。


化产物主要为CaCO3、C-S-H凝胶、C-A-S-H凝胶、托贝莫来石及RO惰性相。

【总页数】6页(P108-113)
【作者】郭启龙;杜磊;华亮;高敏;刘荣浩;艾妮萨加帕尔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526
【相关文献】
1.碱激发钢渣矿渣胶凝材料凝结硬化性能研究
2.复合激发剂对钢渣-矿渣基胶凝材
料性能的影响3.碱激发偏高岭土/矿渣复合胶凝体系反应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4.钢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及胶凝活性激发试验研究5.掺硅灰和碱渣的碱激
发矿渣/钢渣胶凝材料性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处理方式及激发剂下钢渣的活性分析

不同处理方式及激发剂下钢渣的活性分析

不同处理方式及激发剂下钢渣的活性分析钱强【摘要】通过活性对比实验和分析,对钢渣的胶凝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钢渣中游离氧化钙的高低会影响其活性,应控制其含量小于6%;钢渣中石膏的添加可以提高20%的活性指数,酸性激发剂—硅铝烧结料可提供钢渣所需的玻璃相以及硅铝成分;添加20%~25%的水泥熟料可弥补钢渣中极缺的硅酸三钙(C3S);18~20d的水化条件同样可以实现游离钙的消化,从而提高其活性.滚筒法处理可以提高钢渣活性的稳定.【期刊名称】《水泥工程》【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钢渣;预处理;激发剂;活性【作者】钱强【作者单位】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攀枝花617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2.4+40 前言众所周知,因炼钢工艺及渣处理方式的不同,钢渣成分及矿相组成复杂多变,造成其活性结果相差不一,与其他常用的混合材相比有一定的不同,同时针对钢渣这一宝贵资源的重视程度及关注度不够[1-2]。

这些因素导致了钢渣的应用长期受到限制而停滞不前。

本文通过大量的活性对比试验和分析,对钢渣的胶凝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在混合材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3]。

1 钢渣概述钢渣在生产过程中要依转炉炼钢工艺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渣,每种类型的渣成分相差较大。

如攀钢转炉炼钢为了溅渣护炉的要求,对钢渣进行必要的再处理,使得钢渣成为了高铁低钒渣,同时为了造渣的需要,又要加入各种冶金辅料,钢渣成分波动在所难免。

而目前国内常见的钢渣预处理方式有热泼法、热闷法、滚筒法及风淬法等。

笔者分别前往鞍钢、淮钢、马钢等钢厂了解钢渣处理方式并取样进行了分析。

国内各钢厂钢渣处理法及成分见表1。

表1 国内各钢厂钢渣处理法及成分表 %攀钢鞍钢淮钢马钢沙钢九钢西钢钒范围w (CaO)39.86 39.35 41.50 45.34 41.25 42.01 49.82 38.20 38~49 w(MgO)12.23 13.00 7.60 6.35 7.63 12.14 5.91 13.82 6~13 w(Al2O3)2.57 1.101.602.24 2.01 2.29 1.95 1.44 1~2 w(SiO2)12.21 18.00 15.00 11.79 9.34 9.94 15.93 10.06 9~18 w(Fe2O3)28.12 25.88 25.37 19.36 29.00 26.00 22.07 33.59 22~23 w(f-CaO)7.36 6.28 5.94 9.31 9.48处理法闷泼法热泼法热闷法滚筒法风淬法粒化法热闷法热闷法5~9由表1可见,各钢厂钢渣中的五大元素相差不大,均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同时,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因处理方式不同而有差异。

碱激发钢渣矿渣胶凝材料凝结硬化性能研究??

碱激发钢渣矿渣胶凝材料凝结硬化性能研究??

碱激发钢渣矿渣胶凝材料凝结硬化性能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碱激发对钢渣矿渣胶凝材料凝结硬化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钢渣矿渣胶凝材料的特点和碱激发对其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设计了实验方法与流程,并进行了实验结果的分析。

研究发现,碱激发可以显著提高钢渣矿渣胶凝材料的凝结硬化性能。

性能改善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材料性能。

本研究为钢渣矿渣胶凝材料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未来可以深入探讨碱激发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并开展更多的性能改善措施研究。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碱激发对钢渣矿渣胶凝材料凝结硬化性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该类材料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碱激发、钢渣矿渣、胶凝材料、凝结硬化性能、研究、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性能改善、结论、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钢渣矿渣是冶金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弃物,大量的钢渣矿渣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利用钢渣矿渣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对胶凝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钢渣矿渣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氧化铁、钙、镁等成份,使其具有潜在的胶凝活性。

研究碱激发钢渣矿渣胶凝材料凝结硬化性能,对于提高胶凝材料的综合性能,推动矿渣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添加不同类型的碱激发剂,探究其对钢渣矿渣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其凝结硬化性能,为实现钢渣矿渣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深入探讨碱激发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为今后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碱激发的方式改善钢渣矿渣胶凝材料的凝结硬化性能,探讨碱激发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机理,为该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实验方法与流程的设计,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碱激发的作用机制,找到钢渣矿渣胶凝材料的性能改善措施。

碱激发钢渣-镁渣基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碱激发钢渣-镁渣基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碱激发钢渣-镁渣基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碱激发钢渣-镁渣基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摘要:钢渣和镁渣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废弃物,将其转化为可用的胶凝材料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氢氧化钠为碱激发剂,将钢渣和镁渣固体废弃物转化为胶凝材料,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适当的实验设计和材料制备过程,得到了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碱激发钢渣-镁渣基胶凝材料。

其催化活性的提升主要是由于碱激发过程中氢氧化钠能够在钢渣和镁渣中形成氢氧根离子,并激活光催化反应。

1. 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钢铁和镁合金等材料的生产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钢渣和镁渣等废弃物。

传统处理方式通常是将这些废弃物直接填埋或堆放,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可见光或紫外光激发材料表面与光反应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用来降解有机污染物或产生清洁能源。

本研究将钢渣和镁渣作为原料,采用碱激发方法制备一种新型胶凝材料,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能,旨在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净化。

2. 实验方法2.1 原料的制备收集工业生产中的钢渣和镁渣,并经过研磨和筛分处理,得到粒径为0.1-0.2 mm的试样。

2.2 材料制备将钢渣和镁渣试样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搅拌将其充分混合,并将混合物置于恒温水槽中固化。

3. 结果与讨论3.1 材料性能表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制备的钢渣-镁渣基胶凝材料进行表征。

结果显示,材料表面均匀致密,颗粒之间形成良好的结合。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材料中存在各种晶相,其中主要包括硅酸盐、氢氧化物和氧化物。

3.2 光催化性能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测量材料的吸收光谱,并通过降解亚甲基蓝溶液来评估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显示,制备的钢渣-镁渣基胶凝材料对可见光具有较好的吸收,且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激发剂对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激发剂对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激发剂对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摘要:主要原料为钢渣,将少量激发剂掺入,分析激发剂对钢渣胶凝材料性能所产生的影响。

钢渣中掺入激发剂后,其活性显著提高,将早期钢渣胶凝材料性能极大改变。

在激发剂的作用下,可增加119.8%的钢渣胶凝材料3d抗压强度。

对于钢渣胶凝材料而言,激发剂对浆体水化产物种类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钢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激发剂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则为钢渣,钢渣为潜在水化活性胶凝材料,其化学成分相似于水泥熟料,实现工业废渣建筑材料高值化与资源化关键的途径之一就在于钢渣做混合材生产钢渣胶凝材料上,但是,早期的钢渣胶凝材料强度较低,这是由于其水化活性弱的缘故,所以,对钢渣胶凝材料性能进行改造以及将胶凝材料中钢渣的掺量提高等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其中研究重点就在于怎样提升早期强度、及钢渣活性的有效激发。

为控制环境污染、对钢渣进行充分利用,文章中的材料使用钢渣,创新高钢渣掺量的钢渣胶凝材料,以研究激发剂对钢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微观结构以及对钢渣胶凝材料性能产生的影响。

一、原料与方法1A SO工业废渣硫酸盐激发剂、钠盐工业废渣的钠型激发剂、以及碱采用成分为()243性复合激发剂。

试验主要原料则为钢铁厂磁选除铁转炉钢渣、水淬高炉矿渣、以及水泥厂二水石膏、熟料。

各项原料的化学组成参见表所示。

水量以同等标准稠度为水泥净浆试样成型原则,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水化产物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水泥石微观结构和形貌。

表各项原料化学组成二、钢渣胶凝材料性能受激发剂影响复合激发剂,以显著激发效果、降低激发剂用量。

从不同程度上,两种激发剂均提高了早期钢渣胶凝材料的强度,并缩短了钢渣胶凝材料的终凝及初凝时间。

激发剂加速了早期钢渣胶凝材料水化反应速度,将钢渣水化活性有效提高,这样,早期钢渣胶凝材料的强度获得提升,因此,复合掺加激发剂,起到改善激发效果、减少激发剂用量的作用。

三、钢渣胶凝材料强度受钢渣掺量影响为了对最佳钢渣掺量进行分析,钢渣掺量在20%至50%,复合激发剂掺量在3%,石膏掺量为5%,固定熟料掺量在20%的范围内变化,并随之变动矿渣掺量,当增加钢渣掺量后,也降低了钢渣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

钢渣-矿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钢渣-矿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钢渣-矿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摘要:本实验利用冶炼钢铁时所产生的废弃物—钢渣和矿渣与水泥复合,以此制备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

通过测试抗折与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钢渣与矿渣的复合比例对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钢渣;矿渣;水泥;强度钢渣是转炉、电炉等熔炼炉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由金属原料中的废物杂质与助熔剂、炉衬形成的工业废渣,成分主要为硅酸盐和铁酸盐。

矿渣是一种活性比较高的矿物掺合料,其中的玻璃体含量较高,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生成Ca(OH)2的激发作用下可以发生火山灰反应,生成低钙硅比的凝胶,对硬化浆体的孔结构有很强改善的效果。

钢渣和矿渣因具有一定的水化活性,已经成为现代混凝土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高性能化的混凝土一种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本实验将矿渣和钢渣作为掺合料掺入水泥中制备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通过测试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研究钢渣与矿渣的复合比例对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实验原材料及实验方法1.1原材料钢渣选用辽宁省鞍山市鞍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磨细钢渣,矿渣选用沈阳重型通用矿冶制备有限公司的矿渣粉,比表面积为450kg/m2,水泥选用大连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P.Ⅱ52.5R硅酸盐水泥。

砂为Ⅱ区中砂,细度模数为2.9。

1.2实验方法每次称取制好的4kg待磨样品放入SYM-A型Φ500mm×500mm试验标准小磨中,粉磨时间为设定分别为120min、135min、150min,测试其比表面积。

将粉磨时间不同的钢渣与矿渣复合取代水泥制备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其中取代量为40%,钢渣与矿渣的复合比例为40:0、30:10、20:20、10:30和0:40。

将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制成标准胶砂试件,测试不同龄期时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龄期为3d和28d)。

测试标准为GB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2、实验结果分析2.1粉磨时间对钢渣细度的影响将钢渣粉磨120min、135min、150min后,钢渣微粉的比表面积分别为410 kg/m2、422kg/m2和407kg/m2。

复合激发剂对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复合激发剂对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复合激发剂对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宋月;林娜;马彦伟;杨磊;申星梅;郑翠红;檀杰【摘要】基于正交试验,通过对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外观形貌、抗压强度、水化产物的分析,研究氢氧化钙和激发剂D的复合激发剂对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的安定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激发剂相比,复合激发剂能显著激发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的活性,改善其安定性;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强弱顺序依次为激发剂D、氢氧化钙、钢渣微粉;钢渣微粉、矿渣微粉、氢氧化钙、激发剂D质量分数分别为40%,53%,3%,4%时,制得的胶凝材料试样体积安定性合格,且抗压强度最大,达15.46 MPa.【期刊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36)001【总页数】5页(P24-28)【关键词】激发剂;胶凝材料;体积安定性;抗压强度【作者】宋月;林娜;马彦伟;杨磊;申星梅;郑翠红;檀杰【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 242032;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 242032;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 242032;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 242032;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马鞍山 242032;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 242032;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 242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7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产量为粗钢产量的12%~15%。

我国排放的钢渣大多为转炉钢渣,其化学和矿物组成与水泥熟料相近,由硅酸钙类矿物、金属铁和铁氧化物等化学物质组成[1]。

硅酸钙类矿物及其他成分主要由硅酸二钙(2CaO·SiO2)、硅酸三钙(3CaO·SiO2)、橄榄石(CaO·RO·SiO2)、蔷薇辉石(3Ca O·RO·2SiO2)以及RO相(MgO、MnO、FeO的固溶体)等组成。

钢渣的活性激发及其应用现状

钢渣的活性激发及其应用现状

钢渣的活性激发及其应用现状黄辉【摘要】针对钢渣活性低难以大规模利用的现状,介绍了钢渣的活性来源,活性激发剂,钢渣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及对钢渣大宗利用的研究方向.其中,激发剂对钢渣的作用效果直接影响钢渣混凝土的早强,复合激发剂将是研究的重点方向,通过对钢渣活性合理的激发可以使钢渣应用领域增大.【期刊名称】《粉煤灰综合利用》【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钢渣;激发剂;活性;混凝土【作者】黄辉【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材料工程所,上海2018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57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是在炼钢过程中用石灰提取杂质而大量生成的固态废弃物,是一种工业废渣,呈灰褐色,有微孔,质密,因其水化活性低、化学成分波动大、安定性差、质地坚硬难破碎、富镁铁等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整体利用水平不高[1]。

建筑行业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而钢渣具有的潜在活性使得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成为可能,那么如何使钢渣作为建筑材料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钢渣的性质主要是由原材料和熔融冷却工艺所决定的。

其化学成分一般是CaO:45% ~60%,SiO2:10% ~15%,Al2O3:1% ~5%,F2O3:3% ~9%,MgO:3% ~13%,FeO:7% ~20%,P2O5:1% ~4%。

化学成分是影响钢渣活性的主要参数,评估钢渣的活性一般由Mason提出的碱度公式A=CaO/(SiO2+P2O5)来判断。

如果碱性>1.8,这种钢渣则认为是胶凝材料[3]。

钢渣的主要矿物包括橄榄石、镁蔷薇辉石、C2S、C3S、C4AF、C2F、RO 相(CaO-FeO-MnO-MgO 固熔体)以及游离 CaO[4-5],其中 C2S、C3S、RO 相是最主要的物质。

C2S、C3S、C4AF和C2F的存在决定了钢渣具有胶凝性。

但是钢渣中的C2S、C3S比波特兰水泥中的活性要小很多,因为钢渣的冷却速度很慢,使得这些矿物成分有足够的时间结晶。

钢渣胶凝性激发的研究进展

钢渣胶凝性激发的研究进展

总769期第三十五期2021年12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钢渣胶凝性激发的研究进展徐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45)摘要:介绍国内外钢渣胶凝性激发的研究进展。

钢渣作为一种固体废弃物品具有潜在的胶凝性质,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其潜在活性,代替部分水泥。

例如,采用机械外力将钢渣磨成细粉增大水化表面积,或者对其进行热力蒸压,能有效激发钢渣潜在的胶凝性。

此外还可使用外加剂改善钢渣活性,常见的激发剂有碱性激活剂和酸性激活剂。

钢渣混凝土目前已经从单一的激发方式发展到多种激发手段并用,激活后的钢渣具有良好的活性,可满足多种工程需求,钢渣混凝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钢渣;凝胶活性;物理激发;化学激发;钢渣重构中图分类号:TB331;X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35-0067-04Research Status of Steel Slag ConcreteXU Ni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Henan450045)Abstract:To introduc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ementitious excitation of steel slag in China and abroad.Steel slag as a kind of solid waste,has potential cementitious properties and can be stimulated by various means to replace part of cement。

If the steel slag is ground into powder by external mechanical force to increase the hydration surface area, or thermal steam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potential cementitious properties of steel slag.In addition,the activity of steel slag can also be improved by using additives.The common activators are alkaline activator and acid activator. Steel slag concrete has developed from a single excitation to a variety of excitation means,activated steel slag has a good activity,can meet a variety of engineering needs,steel slag concrete ha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words:steel slag;gelling activity;physical engine;chemical excitation;steel slay reconstruction钢渣是炼钢业大量生产和排放的一种固体废料,平均每生产1t钢,就需要排放0.12~0.20t钢渣。

一种提高转炉钢渣活性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提高转炉钢渣活性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251080.8(22)申请日 2017.12.01(71)申请人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617023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木棉路72号(72)发明人 范泽宇 李贤书 钱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代理人 张小丽 梁鑫(51)Int.Cl.C04B 5/00(2006.01)C04B 18/14(2006.01)C04B 7/147(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提高转炉钢渣活性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转炉钢渣活性的方法。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转炉钢渣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转炉钢渣破碎、筛分、磁选,得粉料;b、加水进行水化;c、水化结束后,控制含水量<3%,然后粉磨至要求粒度即可。

本发明方法以转炉钢渣为主,通过适当的水化作用,对钢渣中的游离氧化钙进行适度消化,从而增加氧化钙在后期转变为氢氧化钙的数量,以提升钢渣在水泥或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性能,作为较佳的掺合料。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CN 107935416 A 2018.04.20C N 107935416A1.提高转炉钢渣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转炉钢渣破碎、筛分、磁选,得粉料;b、加水进行水化;c、水化结束后,控制含水量<3%,然后粉磨至要求粒度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转炉钢渣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粉料粒度在0~15mm、金属铁含量<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转炉钢渣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水化时间为10~50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转炉钢渣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加水量为转炉钢渣的2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转炉钢渣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粒度为100~300目。

高炉矿渣制备新型胶凝材料的试验研究

高炉矿渣制备新型胶凝材料的试验研究

高炉矿渣制备新型胶凝材料的试验研究李浩;邢军;赵英良;邱景平;孙晓刚【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6(068)006【摘要】高炉矿渣制备新型胶凝材料作为水泥替代剂是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高炉矿渣在碱性激发剂的条件下能够迅速以及比较完全的发挥其胶凝性能,但碱性激发剂的选取一直是制约新型胶凝剂投入生产实际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验室大多使用NaOH激发高炉矿渣的活性,由于NaOH的强腐蚀性,给实际运用带来了危险并加速了仪器的损耗.本文拟利用CaO作为碱激发剂激发高炉矿渣的活性,添加工业石膏探索制备新型胶凝材料的可能性.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配比并得出最优条件下CaO用量,胶砂比以及石膏用量分别为10%,1∶4和5%,最优配比下测得浓度68%试块的抗压强度为5.67 MPa,能够完全满足井下充填的要求.【总页数】4页(P52-54,61)【作者】李浩;邢军;赵英良;邱景平;孙晓刚【作者单位】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819;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819;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819;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819;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8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26.4【相关文献】1.碱激发高炉矿渣-粉煤灰制备充填胶凝材料 [J], 孙晓刚;赵英良;邢军;邱景平;李浩2.高炉矿渣基充填胶凝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J], 赵鹏凯;赵亮;景娇燕3.利用矿渣和脱硫灰制备新型胶凝材料的试验研究 [J], 孙鹏辉;宋存义;冷廷双;梁宝瑞;张作顺;余广炜;韩嘉艺4.新型高炉矿渣基尾矿胶结材料的制备试验研究 [J], 吕宪俊;张帅;胡术刚5.高炉矿渣制备胶凝材料的影响因素综述 [J], 刘新波;房杰;纪召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发转炉钢渣制备高活性辅助胶凝材料探讨(doc 12页)激发转炉钢渣制备高活性辅助胶凝材料的研究0引言目前,我国排放的钢渣70%以上都是转炉钢渣,而转炉钢渣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与硅酸盐水泥熟料接近,因而从理论上分析,钢渣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应用是有潜力的。

但是由于转炉钢渣的活性较低,其作为混合材料在水泥中的利用受到了限制。

对粉磨后钢渣的颗粒粒径分布与水泥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认为,应尽量提高钢渣粉l0.0-30.2μm范围内的颗粒含量,减少>30.2μm的颗粒含量。

另有研究表明:对钢渣进行预粉磨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钢渣的活性,随着钢渣比表面积的增加,钢渣的活性增加;此外,钢渣的活性也受到钢渣的细度、颗粒形貌等因素的影响闻。

笔者利用物理激发和化学激发两种方式对转炉钢渣的活性进行激发,对掺33%钢渣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种类和形貌、硬化浆体孔结构进行观察表征,揭示激发剂对钢渣的作用机理以及大掺量钢渣在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提高钢渣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在水泥中的掺量提供理论支持,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1.1原材料钢渣比表面积按GB/T8074--2008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按GB/Tl346~2001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按GB/T17671—1999测定;粒度分布采用JL-1166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

SEM分析采用日本日立S2500型扫描电镜,将待测样品上喷镀铂导电层,观察水化断面的水化产物及内部结构形貌。

压汞法测试孔结构采用美国产Poremaster—GT6.0压汞仪。

测试孔结构的样品制备步骤为:试块敲成2.5-5.Omm碎块并去除外表面,用丙酮溶液浸泡,在80℃干燥箱中烘干后进行测试。

XRD分析采用德国布鲁克公司的D8一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

1.2.3活性指数钢渣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算:式中:A——活性指数,%;28R——掺钢渣水泥的28d抗压强度,MPa;——水泥S的28d抗压强度,MPa。

R2 试验结果与讨论2.1钢渣粉XRD分析钢渣粉的XRD图谱见图l。

由图l可见,钢渣的主要矿物为C3S、C2S和钙镁橄榄石等,但因为Al、Mg、Fe等固溶而使其衍射峰的位置与水泥熟料相比发生了偏移,衍射峰宽化,衍射强度也变弱。

除铁相明显存在外,钢渣中的硅钙相以C3S为主,其次为C2S、RO相、铁铝相、钙镁橄榄石以及少量的Ca0和Ca(OH)2等,表明钢渣矿物组成与硅酸盐水泥熟料类似。

2.2激发剂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掺加33%转炉钢渣的水泥物理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表2激发剂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编号安定性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h:min)抗折强度/MPa抗压强度/MPaA28/%初凝终凝3d28d3d28dS合格27.02:513:25 5.29.724.254.4100 CAl合格26.82:063:09 4.47.119.535.265CA2合格26.62:124:05 5.08.023.242.478CA3合格26.72:373:50 5.18.221.040.474CBl合格26.32:494:14 4.27.318.938.370CB2合格25.82:384:19 4.18.019.438.57lCB3合格25.42:163:29 4.97.922.540.074CCl合格25.92:423:45 4.17.718.238.972CC2合格26.03:084:50 5.08.220.545.884CC3合格26.32:294:48 4.98.021.042.578CDl合格26.52:204:08 4.17.618.641.676CD2合格26.23:024:45 5.38.524.450.493CD3合格26.03:034:52 5.28.323.843.680CEl合格26.13:425:19 3.87.816.639.673CE2合格25.83:375:01 4.17.916.840.074CE3合格26.12:564:40 4.78_319.541.476由表2可见,随着钢渣的加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降低,掺加激发剂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进一步下降。

这是由于激发剂的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吸附在颗粒表面,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减小了物料颗粒之间的吸引力,加大了颗粒表面的亲水性,改善了物料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降低。

凝结时间则随激发剂种类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各种激发剂对水泥的初凝时间影响没有明显规律,但终凝时间却显著增加。

各种激发剂的加入对水泥的安定性没有造成不良影响。

活性指数是评价钢渣粉磨效果最重要的指标。

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钢渣的活性指数基本呈现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粉磨60min 时,钢渣的活性指数较高,其中激发剂M激发效果最好。

2.3钢渣的物理性能分析2.3.1 不同条件下粉磨后钢渣的SEM照片钢渣粉磨40min、60min、80min后SEM照片见图2。

由图2可见,粉磨40min后,钢渣中还存在大量的大颗粒,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大颗粒逐渐消失。

粉磨过程不仅仅是粒径减小过程,同时也往往伴随着晶体结构及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

由于物料比表面积增大,导致表面能增加,在颗粒内产生晶格错位、缺陷,从而导致物料表面形成易与水反应的非晶态结构。

由A2和A3可见:与粉磨60min相对比,粉磨80min后,大颗粒明显增多,这是由于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物料颗粒间作用力逐渐增大,细颗粒义重新团聚在一起造成的。

由C2、D2可见,采用聚乙二醇作为激发剂的钢渣中可以明显观测到大颗粒的存在,而采用激发剂M的钢渣中则细颗粒较多,大颗粒减少,钢渣颗粒整体分布较为均匀。

说明激发剂M与钢渣颗粒结合较好。

2.3 2不同条件下粉磨后钢渣的比表面积激发剂种类、研磨时间对钢渣粉磨效果的影响见表3。

掺加激发剂后,钢渣的比表面积明显提高。

粉磨时,三异丙醇胺对提高物料中的细颗粒含量贡献较大,一般对提高物料的比表面积有较好的效果,使用三异丙醇胺作为激发剂粉磨80min时相对于空白样,比表面积提高l4.6%。

聚乙二醇有利于提高粉磨物料粒度的均匀性,粉磨80min时,比表面积相对三异丙醇胺而言稍低一些。

粉磨40min时,用聚乙二醇作为激发剂,比表面积并没有较大幅度提高,掺加激发剂N钢渣的比表而积比空白样的降低了3%左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加入激发剂后,在一定的粉磨时间内,物料总体较空白样并没有磨细,但是钢渣中的细颗粒(<3um)减少,从而比表面积变化不大,甚至会降低。

表3钢渣掺入不同激发剂粉磨不同时间后的比表面积m2/Kg激发剂粉磨时间40min60min80min空白样360.5395.5438.6三异丙醇胺390.4411.8502.8聚乙二醇361.2415.3475.3激发剂M391.7428.5438.5激发剂N350.3399.6448.62.3.3 钢渣粒度分布分析表4是钢渣的粒径分布。

由表4可见,掺加激发剂后,对比空白样而言,钢渣3~32um范围颗粒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钢渣的粒径分布变窄,其中,激发剂M的效果最明显,粉磨60min时,掺激发剂M的试样中,3-32um颗粒含量达73.95%。

而用聚乙二醇作为激发剂的钢渣,粉磨后,3~32um颗粒并未增加,原因可能是因为聚乙二醇更有利于提高粉磨物料粒度的均匀性。

掺激发剂N试样相对空白样而言,同样粉磨40min时,钢渣中的细颗粒(<3um)减少,而3~32um的细颗粒却增加了,这也解释了此组比表面积相比空白样为何降低的原因。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比表面积还是颗粒分布,激发剂M效果最佳。

表4钢渣的颗粒分布编号掺量/%比表面积/(m2/kg)颗粒分布/%<3um3~32um32-60um>60umS0330.814.1659.8821.15 5.14A10360.515.2147.0627.989.75A20395.519.4953.0619.0311.48A30438.627.4355.5115.69 1.73B10.02390.422.8460.5212.237.01B20.02411.825.4962.778.76 3.25B30.02502.820.5360.60 6.3912.66C10.02370.212.1149.7515.6022.54C20.02415.318.8150.0320.829.32C30.02475.315.4154.6019.0110.02D10.02391.710.5768.2615.68 5.49D20.02428.5 3.6373.9519.62 2.80D30.02438.526.6960.2910.59 2.43El0.02350.39.9557.3214.8017.93E20.02399.612.9153.0816.2917.72E30.02448.610.7066.157.6515.502.4水泥水化产物的微观分析2.4.1 水泥水化产物的XRD分析图3为水泥试样水化后的3d和28d的XRD图谱。

由图3可以看出,水化3d和28d时,无论掺加激发剂与否,试样中的主要矿物均为未水化的C3S、C2S、Ca(OH)2、C—S—H凝胶以及钙矾石(峰值较小)。

从衍射峰高度上来看,与纯水泥对比,水化3d时,掺加钢渣的水泥Ca(OH)2衍射峰有所降低,结合水泥3d强度测试结果,说明掺加钢渣后水泥水化相对较差,不利于水泥早期强度的提高。

水化28d时,Ca(OH)衍射峰峰形趋向尖锐,强度降低,证明随着水化的2进行,水化产物结晶更加完整。

2.4.2水泥水化严物的SEM分析图4为3组水泥试样水化28d时的SEM照片。

由图4可见,纯水泥水化,起胶结作用结构比较致密,有较多的C—S—H水化凝胶和结晶完好的Ca(0H)2的水化产物较多;CB2水化28d时水化产物和凝胶较少,主要是少硅的C—S—H 凝胶和Ca(0H)晶体,钢渣颗粒未水化,也没有被水化产物很好的包裹和覆2盖,与周围颗粒黏结不牢固,导致结构不致密,孔隙率大,强度比纯水泥水化样大大降低;CD2水化28d时可以明显看出大量的C—S—H水化凝胶、少量的晶体,结构较纯水泥水化样稍疏松,但水化结构针状钙矾石晶体和板状Ca(OH)2也比较致密,钢渣颗粒表面附着了一层水化产物,说明已发生二次水化反应,钢渣颗粒与周边水化产物结合较紧密,没有明显的空隙,这也是加激发剂后掺钢渣水泥强度较高的原因。

2.4.3孔结构分析对水泥浆体水化3d和28d试样进行孔结构测试,结果见表5。

表5水泥浆体孔结构测试值试样龄期总孔隙率/%平均孔径/nm孔结构直径分布/%<30nm30~50nm50-100nm>lOOnmS3d18.2648.1923.6228.6239.368.33CB23d19.9649.3724.5027.6242.60 5.18CD23d19.3447.2722.1731.9442.70 3.19S28d 5.1622.2471.2215.64 4.298 85CB228d9.2321.7372.1017.86 4.89 5.15CD228d8.3821.5572.4018.11 3.79 3.70由表5可见,3组试样的3d总孔隙率分别为18.26%、l9.96%和l9.34%,28d总孔隙率分别为5.16%、9.23%和8.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