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串并联电路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分析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752f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a.png)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分析电路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现代科技中应用广泛。
在初中物理学中,我们学习了两种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本文将对这两种电路的电压与电流进行分析。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及电压电流分析串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器或元件连接在同一个回路中,电流依次经过每个元件。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不变的,而电压则会分配给每个元件。
1. 串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的主要特点如下:(1)电流依次经过每个元件,大小相等;(2)电压分配给每个元件,总电压等于元件电压之和;(3)总电阻等于每个元件电阻之和。
2. 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分析在串联电路中,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来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1)欧姆定律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之间的比值,即 I = U/R。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等,所以欧姆定律对每个元件都成立。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I1 = U1/R1I2 = U2/R2...In = Un/Rn(2)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两个方面: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电流守恒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电压守恒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指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总和等于电流经过每个元件的和,即 I = I1 + I2 + ... + In。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等,所以可以简化为 I = nI1。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指出,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电压之和,即 U = U1 + U2 + ... + Un。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以下关系:U = I1R1 + I2R2 + ... + InRn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电压电流分析并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或元件的正极连接在一起,负极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回路,电流从正极分流到各个元件,再汇总为总电流返回负极。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而电流则分配给各个元件。
1. 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主要特点如下:(1)电压相同,等于总电压;(2)电流分配给各个元件,总电流等于各个元件电流之和;(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元件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初中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初中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aa34b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d.png)
初中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好的,以下是 6 条关于初中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且符合要求的内容:
1. 嘿,你知道吗,串联就像是一群小伙伴手牵手排队走!比如说,把几个小灯泡串起来,电流就只能乖乖地沿着这一条路走啦!那要是其中一个小灯泡坏了,哎呀,那整个电路不就都不亮啦!这感觉是不是很神奇呀?
2. 想想看哦,并联就好像是好多条路摆在那里,电流可以自由选择!就像家里的电器,它们都是并联的呀!比如电灯、电视、冰箱各自走各自的路,一个坏了也不影响其他的正常工作呢,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3. 哇塞,串联的时候电流处处相等哦!就好像一条河流,从头到尾水量都一样呢!举个例子,那些圣诞树上的小彩灯,不就是串联的嘛,无论在哪个位置,电流都一样大呢,你说酷不酷?
4. 哎呀呀,并联的电压可是处处相等的哟!这就好像大家都站在同一片平地上一样。
像咱们平时用的插座,都是并联的呀,每个插座上的电压都相同,这样才能保证电器正常工作,厉害吧?
5. 你发现没,串联电阻相加,那可真是一起发挥作用呀!就像一群人一起用力,力量就更大啦。
比如几个电阻串联在电路里,总电阻就变大了呢,神奇不?
6. 嘿嘿,并联电阻的倒数可会相加哦!这个有点难理解吧,但你想想,多个路一起走,难度不就降低了嘛。
像那些复杂的电路里,并联电阻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啦!
总之,串联和并联在物理中可重要啦,它们让我们的电路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c5db0c2db9f3f90f77c61bd6.png)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二)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
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1+P2,也可以跟据P=UI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错误!求电路中的电流,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t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
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错误!、P = 错误!、P = UI、Q = I2Rt 。
其他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
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I = 错误! 、U = IR 、R = 错误!、R = 错误! 、P = 错误! 、P = I2R 、W = Pt 、Q = I2Rt这八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初中物理电学详细知识点一电荷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1.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df960a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b.png)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中最基本的两种电路方式,它们在电流、电压和电阻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R1-------R2-------R3-----,E,,-------------------```1.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压之和。
即V=V1+V2+V3+...+Vn。
这是因为电流在各个电阻上产生的电压相加。
2.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恒定的,即电流穿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
这是因为串联电路中只有一个电流路径,电流只能按照相同的大小依次通过每个电阻。
3.电阻特点: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电阻之和。
即R=R1+R2+R3+...+Rn。
这是因为串联电路中电阻依次连接,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叠加。
```-----R1--------------R2-------,E,,-----R3--------------R4-------```1.电压特点:并联电路中的各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之间是平行连接,它们都在相同的电压下工作。
2.电流特点: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
即I=I1+I2+I3+...+In。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电流会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不同的分支。
3.电阻特点: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即1/R=1/R1+1/R2+1/R3+...+1/Rn。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电阻分流,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综上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电流、电压和电阻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恒定,电压和电阻相加;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流分流,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进行电路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物理]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初中+物理]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35c9c2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0a.png)
是
。
(3)重新开始实验,闭合开关,两灯正常发光,V、V2有示数,V1无示数,则故
障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测出三个电压值,可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
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
;交流评估后,老师说还需要多做
几次实验,目的是
。
解答:(1)选择规格不相同的小灯泡进行实验目的是避免偶然性;(2)闭合 开关前,电压表指针没有指向零刻度线处,说明电压表没有调零;(3)电压 表V1断路;(4)相等,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 答案:(1)不相同;(2)电压表没有调零;(3)电压表V1断路;(4)相等;避免偶然 性。
点评:本题考查归纳法的运用及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串联电路的规律 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练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是6 V,电压表示数是2 V,则灯L1两端的 电压为 4 V,灯L2两端的电压为 2 V。
【练2】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灯L1和L2均发光,此时电压表V1和V2的 指针偏转角度相同,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 是( D ) A.7.5 V 1.5 V B.7.5 V 6 V C.6 V 1.5 V
3.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 相等 ,且等于 电
源电压,该规律用U总、U1和U2表示为 U总=U1=U2
。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导学
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例1 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中:
答图
UAB/V 2.4
UBC/V 1.4
UAC/V 3.8
(1)为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选择规格 “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6c4b85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9.png)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流在电路中的两种传输方式。
它们在电流的分布、电压的分布、电阻的总和以及功率的分配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串联电路是指电流按顺序通过电路中的每个元件流动的电路。
它们的特点如下:1.电流相等: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沿着相同的路径流动,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相等。
2.电压分配: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元件电压之和。
这是因为电流经过每个元件之后,电压都会有所下降,所以总电压会在各个元件之间分配。
3.电阻总和: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阻值相加即为总电阻。
这是因为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经过每个元件时,要经过相等的电阻,所以总电阻就是各个电阻的和。
4.功率分配: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功率分配是不相等的。
由于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而电压在串联电路中总是变化的,所以各个元件的功率也会有所差异。
其次,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同时通过电路中的不同分支的电路。
它们的特点如下:1.电流分配: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其中各个分支电路的电流之和。
这是因为电流可以选择流过不同的分支,所以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的总和。
2.电压相等:并联电路中,各个分支电路的电压相等。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的各个分支都连接到相同的电源上,所以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压。
3.电阻分配: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分支电路的电阻值乘以电流等于分支电压。
这是因为电流可以在不同的分支中选择流动,所以各个分支电阻的乘积等于该分支的电压。
4.功率总和:并联电路中,各个分支的功率总和等于总功率。
这是因为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而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的总和,总电压等于各个分支电压的最大值,所以总功率等于各个分支功率之和。
总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电流的分布、电压的分布、电阻的总和以及功率的分配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应用于实际的电路设计和分析中。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47f02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0.png)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知识点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了就组成了串联电路。
特点: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②各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其它用电器也不能工作; ③只需一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4、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U/R=U1/R1=U2/R2 5、串联电路中各电阻的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P/R=P1/R1=P2/R2电流在分支前和合并后所经过的路径叫做干路;分流后到合并前所经过的路径叫做支路。
特点:①电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②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为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③干路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各支路开关控制所在各支路的用电器。
1、把电路中的元件并列地接到电路中的两点间。
即若干二端电路元件共同跨接在一对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这样连成的总体称为并联组合。
其特点是:①组合中的元件具有相同的电压;②流入组合端点的电流等于流过几个元件的电流之和;③线性时不变电阻元件并联时,并联组合等效于一个电阻元件,其电导等于各并联电阻的电导之和,称为并联组合的等效电导,其倒数称为等效电阻;④几个初始条件为零的线性时不变电容元件并联时的'等效电容为;⑤几个初始条件为零的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并联时的等效电为;⑥正弦稳态下,几个复数导纳的并联组合的等效导纳为,式中Yk是并联组合中第k个导纳。
并联电路电阻大小的计算公式为1/R=1/R1+1/R2+1/R3+…… (R1、R2、R3……表示各支路电阻大小);若只有两个电阻并联,则有计算公式:R=R1XR2/R1+R2(此公式只能用于两个电阻并联,多个电阻并联只能用上一个公式)。
初中物理串并联电路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串并联电路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648573daef5ef7bb0d3c72.png)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电流定律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
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①I=I1=I2 ②U=U1+U2 ③R=R1+R2 ④U1/R1=U2/R2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解:由于P=3瓦,U=6伏∴I=P/U=3瓦/6伏=0.5安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因此U2=U-U1=8伏-6伏=2伏∴R2=U2/I=2伏/0.5安=4欧。
答:(略⒍并联电路特点: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④I1R1=I2R2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初中物理电学第2讲 电路的串并联分析
![初中物理电学第2讲 电路的串并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896de949649b6648d74743.png)
电流的串、并联分析知识点梳理一、串联和并联1、串联(1)定义:将电学元件按顺序首尾依次连接起来接入电路中的电路。
(2)特点:<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2>电流流过每一个用电器,各个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其中某一个出现故障,则所有用电器均不能正常工作.<3>串联电路中,开关和用电器是串接接法,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
2、并联(1)定义:电路中两个(或以上)用电器并列(头对头,尾对尾)接入,然后与电源、开关用导线串联起来的电路。
(2)特点:<1>电路中出现不止一条电流路径,所有电流路径中都有相同部分和不同部分。
将所有电流都通过的地方,称为干路;将电流路径不同的地方,称为支路。
<2>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支路上的开关分别控制与其串联的用电器。
<3>并联电路中支路部分的各个用电器在工作时互不影响。
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对于一些一眼看不出的电路中,一般采用“节点法”判断串联还是并联。
节点法:在不规范的电路图中,无论导线多长,只要导线上没有任何东西或者只有开关的情况下,导线的两端,可以看成同一个点,继而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二、电流的大小1、电荷:符号(Q 或q ) 单位:库仑,简称库,用字母C 表示2、电流(1)定义:单位时间内(1s )通过导体横截面上电荷量的多少。
(2)表达式: I =tq单位:安培,简称安,用字母A 表示 其他单位:毫安(mA )、微安(μA ) 1A=103mA=106μA 3、电流的三大效应①热效应 ②磁效应 ③化学效应 4、电流表及其适用方法5、电流表的使用与读数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 电流表读数方法:<1>电流表使用前应先进行调零 <1>确定量程:看接线柱接的是哪个 <2>注意电流表的接线柱所对应的量程 <2>确定分度值:分析每小格代表多少 <3>电流表读数时,应估读一位。
物理初中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电路
![物理初中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afefc52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c.png)
物理初中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电路电路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之一。
电路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能传输和控制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更高层次的电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电流与电阻电路中的电流是指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它的单位是安培(A)。
电路中的电阻则是电流流动的阻碍,单位是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商,即I=U/R。
了解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二、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的元件可以采取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
串联是指将元件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电流从一个元件流向另一个元件。
而并联则是指将元件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起来,电流在各个分支中流动。
串联和并联的区别在于电压和电阻的分配方式。
串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元件之间按比例分配,而电流相等;而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阻按倒数相加。
三、电路元件常见的电路元件有电源、电灯泡、电阻、开关和导线等。
电源是电路的能量来源,可以将化学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电灯泡是典型的电阻元件,当电流通过电灯泡时,由于电阻的存在,电路中的能量被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调节电流的流动。
四、电路图电路图是用来表示电路连接关系的图形化描述。
常用的符号有电池、电阻、开关等。
电路图中的线条表示导线,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通过线条的相交、接触或分离来表示。
掌握读懂电路图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五、简单电路的分析在学习电路时,我们需要学会分析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工作状态和电流、电压的分布情况。
比如,当一个电池与一个电灯泡串联时,电流会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经过电灯泡产生光热效应。
如果我们在电路中加入一个开关,那么只有在开关关闭时,电路才会断开,电灯泡才会不亮。
电路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实际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电路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能的传输和控制机制,为今后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和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和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acf677312b3169a451a4a6.png)
中考专题复习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 1=I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 1+I 2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1221RR I I = I 1R 1=I 2R 2 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 1+U 2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 1=U 2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 1+R 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总电阻越并越小)R=R 1R 2/R 1+R 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即: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 0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 R=R 0/n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2121R R W W =◆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1221R R W W = 电功率:◆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P n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P n2121RR U U =n21R 1R 1R 1总R 1++= 2121R RP P =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2c66ed3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c.png)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知识导航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器连接有两种基本方式:串联和并联。
串联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而并联是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
由用电器串联所组成的电路叫作串联电路,由用电器并联所组成的电路叫作并联电路。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是首尾相连的,没有分支,控制所有用电器的开关在电路的两端。
并联电路是并列连接在两点之间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电器支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支路,其它用电器可照常工作。
若其中一条支路断路,其它用电器无法工作。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识别电路可以用定义法、电流流向法和节点法进行识别。
定义法: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
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电流流向法: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
若只有一条路径通过所有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
若电流在某处分支,又在另一处汇合,则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电路是并联的。
节点法: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这个方法主要用于不规范的复杂电路的识别。
二、典例剖析考点1:串并联电路识别例题1:如下图所示,L1与L2属于串联的是()图中L1与L2在同一支路中,没有分支,因此是串联电路)例题2: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哪个灯泡与L2并联?例题3: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1和S2均闭合后,哪些灯泡能够发光?例题4: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个灯泡的电路是什么类型?举一反三:1.关于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般电路中,开关应连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位置。
B.几盏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这些灯必定是串联的。
C.用一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这些灯必定是并联的。
D.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断开。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知识讲解(基础)-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北师版)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知识讲解(基础)-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北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c548a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8.png)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基础)【学习目标】1.设计、组装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电路图、实物图;2.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3.会利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解决有关问题;4.练习使用电流表,会读有电流表的电路图。
【要点梳理】要点一、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1、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2、猜想或假设:你认为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有怎样的关系?(要有猜想依据)(1)不相等,经过用电器后,能量不断地在消耗,所以会减小;(2)由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只有一条通路,故A、B、C三点的电流大小相同。
3、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
(2)【高清课堂:《电流》】电路图:(3)实验步骤: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4)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6A点的电流I A/A B点的电流I B/A C点的电流I C/A 灯泡L1、L2串联…(7)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 A=I B=I C要点诠释:1、分析测量结果可知,在忽略误差的情况下,无论灯泡的规格是否一样,通过它们的电流都是相等的,所以猜想(2)正确。
2、实验的方法是“归纳法”,实验过程中全部测量完一次后,再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避免实验存在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要点二、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2、猜想或假设: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有怎样的关系?(要有猜想依据)3、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
(2)电路图:(3)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4)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
(5)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6)实验表格:A点电流I A/A B点电流I B/A C点电流I C/A灯泡L1、L2并联…(7)实验结论: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 A=I B+I C。
初中物理串并联电路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串并联电路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96ad08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a.png)
初中物理串并联电路所有公式初中物理中,串并联电路的相关公式可是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哦!先来说说串联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就好像一群小朋友手牵手排队,通过每个人的“流量”都一样。
电流 I 是相同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I = I₁ = I₂ = …… = Iₙ 。
电压呢,就像爬楼梯,每经过一个电阻,电压就会降低一些,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即 U = U₁ + U₂ + …… + Uₙ 。
电阻也有特别的规律,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 = R₁ + R₂+ …… + Rₙ 。
如果有两个电阻 R₁和 R₂串联,那总电阻 R 就等于R₁ + R₂。
还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解串联电路的时候,我拿出了一些电池、小灯泡和导线。
我先把一个电池和一个小灯泡串联起来,灯泡发出微弱的光。
然后我又加了一个电池,灯泡明显变亮了。
我问同学们:“这是为什么呀?”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这时候我引导他们从电压的公式去思考,他们恍然大悟,原来是电压增大了,电流也跟着增大,所以灯泡更亮了。
再讲讲并联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是相等的,就好比每个房间的电源插座,电压都是一样的。
用公式表示就是 U = U₁ = U₂ = ……= Uₙ 。
电流可就不一样啦,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 = I₁ + I₂+ …… + Iₙ 。
电阻的规律稍微有点复杂,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1/R = 1/R₁ + 1/R₂ + …… + 1/Rₙ 。
我曾经让学生们分组做一个并联电路的实验。
每个小组都有不同阻值的电阻和电流表。
他们在连接电路的时候,有的小组接错了线,电流表没有示数。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都成功完成了实验,算出了正确的电阻值和电流值。
总之,串并联电路的公式是初中物理电学的基础,掌握好这些公式,对于解决电路问题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多做练习,多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哦!。
初中物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规律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规律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73233919e8b8f67d1cb9cd.png)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规律的特点1、串联电路:(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n I I I I ⋅⋅⋅⋅===21(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n U U U U ⋅⋅⋅⋅++=21(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n 21+R +R +R =R ⋅⋅⋅⋅电阻串联越多电路总电电阻越大,因为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4)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各自的电阻成正比)即串联()即串联RR U U R U R U I I R R U U R R U U R U R U I I R R U U 111111121212211212121;(;=∴⇒====∴⇒===串联电路(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说明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电阻小分得的电压小。
2.并联电路:(1)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n I I I I ⋅⋅⋅⋅++=21(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并且都等于电源电压n U U U U ⋅⋅⋅⋅===21(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R 1=11R +21R +……+nR 1 电阻并联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小,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同时并联使用的用电器越多,电路的总电流越大)在并联电路中,若其中某一个电阻变大或变小,则总电阻也将相应的变大或变小。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意一条支路的电阻都小(4)并联电路各支路中的电流与自身电阻成反比)即并联()即并联111111112212211211221;(;R R I I IR R I U U R R I I R R I I R I R I U U R R I I =∴⇒====∴⇒=== 并联电阻有分流作用,在电源电压稳定的条件下,增加并联电路中的支路,对原各条支路无影响。
这说明在并联电路中,大的电阻分得的电流小,小的电阻分得的电流大。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783d348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b.png)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电学公式的归纳与简析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
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下面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一、电学中各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比较表电路。
物理量规律(符号单位)串联电路。
I = I1 = I2 = … In(电流处处相等)U = U1 + U2 + … Un(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R = R1 + R2 + … Rn(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W = W1 + W2 + … Wn(总电能等于各部分电能之和)P = P1 + P2 + … Pn(总功率等于各部分功率之和)Q = Q1 + Q2 + … Qn(总电热等于各部分电热之和)并联电路。
I = I1 + I2 + … In(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U = U1 = U2 = … Un(支路两端电压相等)1/R = 1/R1 + 1/R2 + … 1/Rn(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W1:W2 =P1:P2 =Q1:Q2 =I1:I2 =U1:U2 = 1:1(支路两端电压相等)W1:W2 =P1:P2 =Q1:Q2 =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电流:I/A串联电路:I = I1 = I2 = … In并联电路:I = I1 + I2 + … In电压:U/V串联电路:U = U1 + U2 + … Un并联电路:U = U1 = U2 = … Un电阻:R/Ω串联电路:R = R1 + R2 + … Rn并联电路:1/R = 1/R1 + 1/R2 + … 1/Rn电能:W/J串、并联电路:W = W1 + W2 + … Wn电功率:P/W串、并联电路:P = P1 + P2 + … Pn电热:Q/J串、并联电路:Q = Q1 + Q2 + … Qn以上是电学公式的归纳与简析,希望能够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学知识。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整理之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整理之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9bfa578eaaea998fcc220ed7.png)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整理之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中考物理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1)逐个顺次连接(2)①一②不工作③相同2.(1)并列地(2)①多②不工作不工作工作③不同中考物理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例如图所示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两个灯泡阻值不等,开关S闭合,关于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电路中,U=U1=U2B.甲电路中,U>U1=U2C.乙电路中,I=I1+I2D.乙电路中,I>I1=I2【技法点拨】解决此类问题关键:一要正确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在此过程中如果遇到电压表可以将其断开,遇到电流表可以用导线代替;二是能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相关公式.中考物理知识点:鉴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方法①电流法: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观察,若电流无分支逐个经过所有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即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电路。
若电流在某点“分流”,在某点“汇合”,有多条路径,则是并联电路。
②节点法:在识别不规则电路时,无论导线有多少,只要两点间没有电源,用电器,导线就可以缩短到一个节点,从而找出各个用电器两端的共同点。
四:生活中的电路:家庭中的点灯,电冰箱,电视机,电脑等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用来装饰的小灯泡,有些则是串联和并联组合而成的。
注:路灯是并联的。
电冰箱的压缩机和照明灯是并联的。
中考物理知识点: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1.(1)大小I (2)安培A (3)mA A2.(1)(2)0~0.6 0~3(3)0.02 0.1(4)①指零零位串联②正③量程④不经过用电器3.(1)相等(2)各支路电流。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bb3364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f.png)
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U1/U2=R1/R2。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1=U一、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规律电流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
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I1/I2=R2/R1,I1R1=I2R2。
电压1.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2电阻1.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1+R2。
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总电阻越并越小)R=R1R2/R1+R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3.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4.如果n个阻值都为R0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05.如果n个阻值都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0/n电功1.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总=W1+W2+…Wn。
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
即:W1/W2=R1/R2。
2.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总=W1+W2+…Wn。
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W1/W2=R2/R1。
电功率1.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n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
2.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n 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1.电流(A):I=U/R(电流随着电压,电阻变)2.电压(V):U=IR(电压不随电流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
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
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I=I1=I2 ②U=U1+U2 ③R=R1+R2 ④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
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④I1R1=I2R2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
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I=I1=I2 ②U=U1+U2 ③R=R1+R2 ④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
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
求:①R1阻值②电源电压③总电阻
已知:I=1.2安I1=0.4安R2=6欧
求:R1;U;R
解:∵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R=U/I=4.8伏/1.2安=4欧(或利用公式计算总电阻) 答:(略)
十二、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
【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
公式:P=W/t P=UI (P=U2/R P=I2R) 单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
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
解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