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导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1--第一章--国际经济法导论PPT课件
![1--第一章--国际经济法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fa91155fbfc77da269b1e2.png)
-
6
一、国际经济法的国际渊源
(一)国际条约 (二)国际惯例 (三)国际组织的决议
-
7
(一)国际条约
▲ 国际条约 包括国家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组织之间所缔结的,以条
约、公约、协定、协议等名称出现的,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为内容的, 一切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文件。 △ 国际条约的拘束力,一般仅限于缔约国。 △ 国际条约可以是双边的、多边的。
(一)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区别 (二)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联系
-
16
(一)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区别
▲ 法律主体不同 △ 国际经济法,包括国家、国际组织、自然人、法人等。 △ 国际私法,一般只是自然人、法人等。 ▲ 调整对象不同 △ 国际经济法,是一般的国际经济关系。 △ 国际私法,是通过解决法律适用问题来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 ▲ 法律规范不同 △ 国际经济法,主要是实体规范,也包括若干有关的程序规范。 △ 国际私法,仅由法律适用规范和法律适用的制度构成。 ▲ 调整方法不同 △ 国际经济法,通过直接调整方法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 △ 国际私法,通过间接调整方法来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
-
8
(二)国际惯例
▲ 国际惯例 是指在长期国际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确定内容的、经当事人的采用便
成为其行为规则的习惯性法律规范。 ▲ 国际惯例的成文化
由于一些国际组织的工作,现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很多国际惯例已经 成文化了,例如,由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
9
(三)国际组织的决议
▲ 国际组织的决议 是指由国际组织作出的、对其成员国有拘束力的一切决议。 例如,欧洲联盟的各种条例、指令、决定;联合国的《各国经济权利
-
18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 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59页PPT文档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 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59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6d79357ba1aa8114431d95b.png)
假
劳动是唯一要素且同质
设
条
要素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件
完全竞争市场
无货币因素
无运费、交易费用、关税壁垒
4
二、绝对优势的概念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劳
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或生产成本低于其 他国家),则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 就具有绝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则 具有绝对劣势。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1、是用来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技术和 资源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种产品或劳务 的最大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2、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或 向外凸出)的曲线。
21
22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3、边际转换率:是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 绝对值,用来表示每多生产一单位X而少 生产Y的数量(即X产品的机会成本)。
29
五、贸易模式
每个国家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即每个国家应专门生产并 出口其相对劳动生产率比较高,或相对价格和相对机会
28
四、贸易的起因
1、贸易的根本起因: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如果假设a Lw / a Lc > a Lw* / a Lc* a LC / a LW < a LC* / a LW* 则Pc/Pw<Pc*/Pw*
2、贸易的直接起因:产品的相对价格。在没有国际贸易 时,产品的相对价格等于他们的相对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5、两国的技术水平是固定的。 6、两国的生产函数不相同。 7、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 8、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p=c) 9、两国间进行自由贸易。 10、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11、贸易必须是平衡的。
经济学导论第一章-PPT课件
![经济学导论第一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7897dbf61fb7360b4c65eb.png)
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
经济学):
前者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采用 个量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 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 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 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后者研究整个国民 经济运行,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是以国民收 入决定为核心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利用 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 。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问题:
(1)诗中描述了什么时代中人的欲望-需 要?具体有哪些?
(2)怎样满足这些欲望-需要?经济学怎 样回答这个问题?
(1)诗中描述了时代的人的哪些欲望-需 要? (农业时代) (食、衣、妻、子、田地、 骡、马、船、县丞、主簿、三品官、皇帝、 神仙)(多样、变化)
马斯洛(工业时代)
(2)怎样满足这些欲望-需要?经济学怎 样回答这个问题? (产品、资源配置和利用)
经济学的基础
人们的需求实际上是无 止境的...
经济学的基础
人们的需求是无 止境的...
但生产性资源是有限 的或稀缺的!
资源(或生产要素)
财产资源
•土地 •资本
(投资/实物资本/金融资本)
人力资源
•劳动 •企业家才能(管理)
生产要素
运作中的市场体制
四大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What )?
如何生产(How )?
为谁生产(For whom)? 谁来决定(Who decide)?
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在可供选择的物品和劳务中,如何使用有限的 资源去生产,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如何作出具体分 配。解决生产的方向和规模问题。 2、怎样生产? 使用何种资源、应用何种技术来进行生产,谁 去打猎、谁去钓鱼;用热力还是水利或是原子能发 电;大规模生产还是小规模生产;机器生产还是手 工生产。
第一讲 经济学导论PPT课件
![第一讲 经济学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392f319b89680202d82573.png)
2008.9
24
• “每一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 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 益, ……他们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在这种场合下,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 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 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 ……他追求自 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 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2008.9
30
精打细算几近抠门
• 她的办公室不足十平米,既无红木家具,也 无豪华摆设,复写纸多开了几张都会被她无 情地检查出来,请客吃饭连菜谱都要亲自过 问,生怕有人趁机铺张浪费。生活俭朴低调。
• 资源配置方式: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2008.9
20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 决策机制不同:
计划/中央集中决策;
市场/企业独立分散决策。
• 协调机制不同:
计划/垂直、权力协调;
市场/水平、价格协调。
• 激励机制不同:
计划/集体主义、精神激励;
市场/个人主义、物质激励。
2008.9
21
• 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收益达到最 大;或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成本 降到最小。
• 从资源稀缺性假设得出经济学的研 究对象:
• 所以,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有 效配置问题的学问。
2008.9
22
经济学的效率原则
• 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体现的就是效率原则。
• 效率:是指最有效地利用经济资源。
• 判断一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率的标准:如果 一项经济活动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 下,能使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那么这项 经济活动是可取的。**如果某种状态的改变, 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好的情况下,至少使 一个人的境况变坏,表明当前状态是最有效 率的,已经达到了效率最优。——这就是帕 累托标准。
《经济学导论》课件
![《经济学导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1580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7.png)
03
生产者行为与成本分析
生产函数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生产函数
描述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数学 表达式,反映了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 组合与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一种生产要素 的投入量连续增加时,每增加一单位该生产 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会逐渐减少。
成本概念及其分类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通过改变市场利率、信贷条件等影响总需求,进 而调节经济活动。
ABCD
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 。
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货币政策实施前后的经 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政策效果。
06
国际贸易与全球化趋势
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贸易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
汇率制度选择及影响因素探讨
汇率制度选择
汇率制度的选择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是两种主要的汇 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稳定汇率和国际贸易,但可能导致国内货币政策失效;浮动汇率制度则 相反,它更加灵活,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但也可能导致汇率波动过大。
影响因素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包括经济规模、经济开放度、贸易伙伴国的汇率制度等。一般来说,经济规 模大、开放度高的国家更倾向于选择浮动汇率制度,而经济规模小、开放度低的国家则更倾向于选择 固定汇率制度。
02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表现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歧视难以实现;在垄断市场中,价格歧视较为
普遍;在寡头竞争市场中,价格歧视可能受到竞争对手行为的制约。
03
影响与后果
价格歧视可能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损害消费者利益,但也可能
国际经济学讲义33页PPT
![国际经济学讲义3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e3ee8a172ded630b1cb683.png)
Why Counties Trade
(the classical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hapter Organization
• Introduction •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 Trade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 Trade Based on Opportunity Costs •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and Constant
Costs • The Terms of Trade • Trade Under Increasing Opportunity Costs • Dynamic Gains from Trade
Introduction
• In this chapter, we first discuss international trade based on Adam Smith’s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Then, we explain the pattern of trade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based on David Richard's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We also explain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erms of opportunity cost. Finally, we describe the gains from trade that are difficult to quantify and occur over time.
(the classical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hapter Organization
• Introduction •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 Trade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 Trade Based on Opportunity Costs •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and Constant
Costs • The Terms of Trade • Trade Under Increasing Opportunity Costs • Dynamic Gains from Trade
Introduction
• In this chapter, we first discuss international trade based on Adam Smith’s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Then, we explain the pattern of trade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based on David Richard's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We also explain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erms of opportunity cost. Finally, we describe the gains from trade that are difficult to quantify and occur over time.
国际经济学导论
![国际经济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b6b937d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8.png)
复习与思考题
1.为什么说工业化和技术革命是国际经济学发展的实践基础? 2.如何依据经济学假设前提的变化区分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模型? 3.国际贸易模型对生产函数各个构成要素的关注有何不同?
感谢观看
•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依托的生产函数不再由单一的劳动投入构成,而是扩张到资本,进而容 纳了技术、自然资源等多种生产要素,技术的异质性甚至进一步获得连续表达的波谱形式。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最初实现预期贸易模式的功能之后,面临模型系统内更多变量间的关 系问题。
第2节 国际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国际经济学
导论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学习目标
● 理解国际经济学发展的工业化和技术革命背景。 ● 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 理解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目
录
CONTENTS
壹
贰
叁
全
国
国
球
际
际
化
经
经
与
济
济
国
学
学
际
的
:
经
学
贸
济
科
易
学
体
和
的
系
金
发
融
展
第1节 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学的发展
• 三、国际贸易的垄断竞争模型
•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该理论提出完整的企业生产决策的理论模型之后,国际经济学才得以 构造严谨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以适应垄断竞争经济学的前提和假设的转变。因此,垄断 竞争情形下国际贸易理论模型的成长周期迥异于古典和新古典的国际贸易模型。
第2节 国际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 三、国际贸易的垄断竞争模型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a4da0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6.png)
方面的需要;②安全需要,即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如免于失
业、免于受伤害等;③社会需要,即感情、爱、归属感的需要
等;④尊重需要,即需要有名誉、威望和地位等;⑤自我实现
的需要,即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等。这些欲望从低到高依次排
列,当前一种比较低层次的欲望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后一
种更高层次的欲望便会产生,因此,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
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 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 等内容。
1.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2.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互为前提、彼此补充的两个分 支学科,经济学之所以有宏观与微观之分,主要是因为研究对象与 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异。微观经济学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采用个 量分析方法,而假定资源利用问题已经解决;宏观经济学以资源利 用为研究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方法,而假定资源配置问题已经解决。
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 政策以及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分析等内容。
1.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2.2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 经济问题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的行为,尤其是市场 体系中人的行为,而市场经济则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 起而产生的,因而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经济学不是脱 离一般社会思想的独立体系,甚至到了18世纪晚期,经济学的 创造人亚当·斯密还把经济学看作法律学的一个分支。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学思想与理论的发展特点,经济学可以 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前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 学、当代经济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ppt课件
![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136f9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f.png)
与纯粹的经济学不同,国际政治经济学十分注重权力、权威以及其他非市场关系的概念。有人曾问萨缪尔森的经典性教科书《经济学》中略掉了什么东西?吉尔平回答说:“阶级斗争”。“他还可以再加一句:‘民族、民族国家,以及所有其他社会和政治的划分’。” 经济学家把一国的经济看作是由客观的经济力量构成的一个市场,而政治经济学家则把一国的经济说成是由强大的行为者所创立的一种社会政治制度。这种概念上的差异使经济学研究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十分不同。
林德布洛姆提出,政治经济学的最一般要素是,交换(市场)、权力(政府)和说服(信仰)。 吉尔平指出,现代国家与市场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了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和市场就不可能有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经济活动的结果将完全由价格机制和市场力量来决定,这是纯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没有市场,经济资源将由国家或类似的权力机构来分配,这是纯政治学家的研究领域。 斯特兰奇认为,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如何以不足的资源对付无限增长的需求,即市场的运作;政治学主要是研究如何提供公共秩序和公众利益,即维持秩序;而政治经济学则是从结构上分析国家和各种政治权力机构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市场力量对国家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出现了人们所熟悉的五大理论,这就是:沿袭自由主义学术传统的相互依存论;沿袭现实主义学术传统的霸权稳定理论和国家主义理论;以及沿袭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 9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在全球的拓展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导致与国家相关联的研究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将国家理解为汇聚国内政治利益偏好(个人的、行业的或者利益集团的)的制度框架,强调国内政治利益偏好如何影响国家之间的合作。 全球化的进程引起了学者们对各国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后果展开了争论。
导论 第1节 经济学、政治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第2节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起 第3节 多种理论视角 第4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全球政治经济的兴起与变迁 第1节 1914年前的全球政治经济 第2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全球政治经济 第3节 1945年后的全球政治经济 第三章 重商主义与现实主义 第1节 现实主义假设 第2节 现实主义与对外经济政策 第3节 霸权稳定论 第4节 现实主义与国际合作
林德布洛姆提出,政治经济学的最一般要素是,交换(市场)、权力(政府)和说服(信仰)。 吉尔平指出,现代国家与市场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了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和市场就不可能有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经济活动的结果将完全由价格机制和市场力量来决定,这是纯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没有市场,经济资源将由国家或类似的权力机构来分配,这是纯政治学家的研究领域。 斯特兰奇认为,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如何以不足的资源对付无限增长的需求,即市场的运作;政治学主要是研究如何提供公共秩序和公众利益,即维持秩序;而政治经济学则是从结构上分析国家和各种政治权力机构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市场力量对国家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出现了人们所熟悉的五大理论,这就是:沿袭自由主义学术传统的相互依存论;沿袭现实主义学术传统的霸权稳定理论和国家主义理论;以及沿袭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 9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在全球的拓展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导致与国家相关联的研究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将国家理解为汇聚国内政治利益偏好(个人的、行业的或者利益集团的)的制度框架,强调国内政治利益偏好如何影响国家之间的合作。 全球化的进程引起了学者们对各国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后果展开了争论。
导论 第1节 经济学、政治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第2节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起 第3节 多种理论视角 第4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全球政治经济的兴起与变迁 第1节 1914年前的全球政治经济 第2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全球政治经济 第3节 1945年后的全球政治经济 第三章 重商主义与现实主义 第1节 现实主义假设 第2节 现实主义与对外经济政策 第3节 霸权稳定论 第4节 现实主义与国际合作
《国际金融导论》课件
![《国际金融导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4aa20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c.png)
主要工作
03
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贫和经济发
展;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区域性开发银行
宗旨
为区域内的成员国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合作。
成员国
通常由区域内国家组成,如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
主要工作
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支持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促进区 域内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
股票市场监管
分析国际股票市场的监管体制 和监管政策,以及监管对市场
的影响。
国际债券市场
国际债券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债券市场的规模、主要债券类型、 交易规则等。
国际债券市场的评级体系
介绍国际债券市场的评级体系和评级机构, 以及评级对债券发行和投资的影响。
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比较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的特点和发行方式 ,以及两者的异同点。
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与政策
总结词
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政策主要包括宏观审慎和微观审 慎两个层面,旨在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风险。
详细描述
在宏观审慎方面,监管机构会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总 量控制和逆周期调节,以减少资本过度流入或过度流 出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在微观审慎方面,监管机构会 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要求其提高资本充足率、流动 性等指标,以降低金融风险。此外,国际合作也是国 际资本流动监管的重要方面,各国监管机构应加强信 息共享和协作,共同应对跨国金融风险。
REPORT
《国际金融导论》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国际金融概述 • 国际货币体系 • 国际资本流动 • 国际金融市场 • 国际金融机构 • 国际金融政策与合作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经济学基础》PPT课件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经济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98ca2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e.png)
二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Economics)通常被认为是研究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的学科,原因是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欲望以 及由此引起的对各种物品和服务的需求,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 无尽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经济资源(包括用它们生产的产品) 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稀缺性。由于资源相对需求而 言的稀缺性,便产生了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 (人类必须用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来更好地满足人类需要的选 择问题。
五 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正如上文分析的普遍存在的稀缺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决定了任何社会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确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这个表述从某种角度强调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人 类各种需要得以满足的约束条件:
(一)
(二)
一个社会只能在资源允许的范围内 实现经济增长;
一个人的花费不能超过他的收 入,后者归根结底取决于他的 资源禀赋。
项目一 初识经济面纱
—— 经济学导论
知识目标
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熟知: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掌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素质目标
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 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 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 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 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做到学思用 贯通、知信行统一。
四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资源配置
如何选择有效的方式利用 有限资源,更好地满足人 们的需要,是经济学的主 要问题。如何选择,涉及 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 (1)生产什么以及生产 多少。
• (2)如何生产。 • (3)何时生产。 • (4)为谁生产。
所谓资源利用,是指人类社 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 缺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它包括以下三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的思维方式
• 要避免两极式的绝对化思维方式; • 采用各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 长期和短期分析;动态与静态分析;事先、事 中和事后分析。
• 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观念来学习货币银行学。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国际经济学
绪论
欢迎大家学习国际经济学
• 国际经济学课程介绍和考试、考核。讲课为主,同时讲 解与自己阅读相结合。
• 推荐读物: ➢ 王志民等《国际经济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 ;
P.克鲁格曼,M.奥伯斯法尔德: ➢ P.T.埃尔斯沃思,J.克拉克.利斯:《国际经济学》王兆
基等译 商务印书馆 1992年 ;[美]林德特 《国际经济 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 1992年 ;Robert J.Carbaugh,《International Economics》, Sixth Edition;《世界经济》杂志。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国际经济是指国际上产品、劳务的生产、交换、 流通和分配的活动,以及在这种活动中所产生 的各种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国际经济学可以大致定义为一门研究国家与国 家之间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学科。
• 由于国界的存在,生产要素和商。
学科性质
• 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 主要内容内容:商品、劳务的交换包括其它生产
• 正确处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关系 。既重视国际经济的过 去,更看重其最新的发展现实,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 架和自己特殊的内在逻辑。
• 兼有实证与规范特点的经济学科 。既要避免数学游戏, 又要避免单纯的规范分析;在客观性问题上将更多地采用 实证分析的方法,而在政策性问题上将更多地采用规范研 究的方法。
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金融领域的活动,以及与 此相关的一些国际经济关系。 • 学习的必要性 –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 – 财政和金融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两大杠杆 – 对于日常生活有利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首先要强调在国际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理论指导的 重要性。经济理论从深度上来说有着不同的层次,即基础 性经济理论、应用性经济理论和政策性经济理论。
• 为现实的经济建设服务 。学习和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理论 知识,应该置身于东方历史文明的背景之中,正视我们国 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客观现实。
基本要求
(1)关注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培养分析问题、探 究问题核心的能力;
(2)了解货币和银行与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非银 行金融机构以及之间的关系;
(3)能够分析微观金融的内容,同时培养是宏观层 面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