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中国文化概论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 措施:
▪ 1、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大量引 入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 代化运动。
▪ 最早采用西式武器、西法教练的军队(湘军、淮军) ▪ 最早的近代海军(北洋、南洋水师) ▪ 最早的近代兵工厂(安庆军械所、天津机器局、山东机器
局) ▪ 最早的舰船制造厂(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局) ▪ 最早的近代军校(求是堂艺局、天津武备学堂) ▪ 最早的用于军事的近代通讯设施(津沪电报线、天津电报
▪ 陈独秀:“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 人权并重。”
▪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就是把自然科学 的实验方法普遍化,上升为一种方法论,成为一 种人生态度。
▪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而新文化运动 正是要在伦理层面上改变旧文化,它把伦理的觉 悟看成是“吾人觉悟最后之觉悟”,因此表现出 十分激烈的反传统情绪。
▪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 达五千多年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 辛亥革命口号: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 三、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
▪ “人不如人”
▪ 1、主要目的:改造国民性。
▪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结 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 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 2、个性主义,或称个人主义,是新文化运动的一 块基石。
▪ 新文化运动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根本之点就在 于“重人的价值”,把人性的觉醒、个性的解放、 人格的独立,唤醒“国民之自觉”,作为根本任务 。
▪ “打倒孔家店” 、妇女解放的潮流、白话文运动 、感情“自然流泻”的诗歌创作,都是个性解放的 强烈呼喊。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封建专制制度也随之发生动摇。

中华民族和文化的危机

中华民族和文化的危机

转帖】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面临的重大危机转自强国论坛我们不能只是唱颂歌,更应当看到隐患!虽然二十年来,中国在科学和经济上获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令人遗憾地存在重大失误!我国二十多年来文化和教育的最大失误是没有对世界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跟着西方跑,忘记了自己是什么民族,把中国民族精神给丢掉了,把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给丢掉了,这是最大的失误。

关键在于上层领导们在当代西方文明面前有一种自卑的心理,他们并真正不了解西方文化是个什么东西,改革开放后,他们对待西方的态度不合正常心态地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这是很成问题的。

虽然,这个世界目前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但是整个世界又面临着更为巨大的生存性压力,面临着资源枯竭、人口过多、环境恶化、核战争等毁灭性危机。

中国文化要为世界的未来承担可持续发展与和平的责任,就不能放弃自己的传统。

中国要保持自己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和世界观,就必须从教育上入手,要抓两手。

一是中国传统不能丢掉,不能丢掉传统文化中的和平主义的珍贵遗产和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气度,忘记了自己是什么民族,意味着背叛!二是为了不至于被西方征服,我们必须发展现代科技文明,另外因为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科学技术是一个关键,古典时期农业文明生活方式对树木的依赖性和破坏性太大,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为人类文明设定界限。

但是,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它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造成巨大的灾难和更大的资源浪费。

因为世人往往看中科学技术的有利可图的一面,往往忽略了科学要求人类有限发展、有限破坏和不断进行环境治理的另外一面,而从长远的角度讲,这个方面可能要更为重要。

如果中国全盘西方化,则世界的未来将不堪设想。

试想,如果全中国人都变得象美国人和西方人那样,都想过舒服的现代化的高水准的生活,都想拥有私家飞机、私家汽车、私家游艇、私家别墅、私家游泳池,这个世界就会迅速走向灭亡,因为世界是有限的,大家只想着享受,而没有人来治理地球,不要等到上帝毁灭我们,世界早就会因为世界大战和核战争而毁灭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国人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拥有五千年历史华夏文明中国,正在紧追着时代的步伐而忘却了那个曾经在璀璨文明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文化。

天文,地理、数学、中医等在历史哪个不是名列三甲的,而现在呢?中国的文化衰落了吗?对,是衰落了,更准确的说,几乎快要消失了,再不加以利用,只能留着以后纸上谈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着绝迹的重大危机。

在随着中国崛起,国外兴起了中国热,孔子学院已经在各国成立,已有4000万学生。

中国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能吸引这么多的人关注,我认为根其所在是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天文地理等一些传统文化。

最基本的按顺序说一下十二生肖?24节气呢?常看电视剧中的“三更”是什么时候……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是什么?我想99%的人不会知道。

中国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已经失去我们的文化底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因该结合我们几千年文化来建设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

首先说说儒家思想。

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

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

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

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变

四、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动因
外因: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所带来的文化的冲击
内因: 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本动力 ●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人民需要不断 探索新的救国救民道路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成 长,要求创造和发展为它服务的新文化
总结:
新思潮:观念转变 深刻的文化观念的变革,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洋务运动:器物变革 客观上冲击传统文化,推动西学的传播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制度变革 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促进近代思想解放 新文化运动:思想改造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形成近代 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特点:
⑴.从背景和目的上来看,近代先进中国人对外来 文化的探求和研究始终围绕救亡图存进行,充满爱 国精神; ⑵.从交流的内容来看,近代前期,中外交流始终 以向西方学习为主题;
⑶从过程看,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器物 到政治再到伦理文化; ⑷.在中外交流中,欧风美雨涌入,但始终未能形 成比较成熟系统的文化体系(程度)。
(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制度变革
1、政治目的: 资产阶级维新派: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派: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一者为改良,一者为革命
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等 康有为“托古改制”,寻找西方价值体系 中符合儒家要义的,“儒表西里”,体现 了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儒学:所谓“不中不 西,即中即西”
黄宗羲 明清 之际 顾炎武 明清 之际
王夫之 明清 之际
危机
鸦片战争
契机
近代前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 变的几个典型人物:
林则徐
民族英雄
上书、广东禁烟、抵抗 英军பைடு நூலகம்
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深刻影响着民族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文化模式。

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变革。

本文将从历史和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近代传统文化的危机进行分析,并探讨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历史和社会背景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侵略,中国的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西方文化通过教育、科技、经济等途径进入中国,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尤其是在思想、观念、价值观等方面,传统文化显得落后于时代。

二、政治背景清朝晚期,由于统治阶级腐败,国家长期处于弱势状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停滞不前,传统文化显得僵化、呆板。

尤其是在晚清的慈禧专权时期,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传统文化被视为制约社会进步的障碍。

三、经济背景在清朝晚期,中国的国民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打压,中国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经济改革的推动,加速了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变化,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四、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知识是无穷的,强调与自然和谐生存,这种观念是中国古代礼教文化的核心。

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科学技术、商业文化、竞争文化的兴起,给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尤其是在近代,中国的知识界开始接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开始陷入危机之中。

在近代传统文化的危机中,也出现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劣根性,如等级制度、封建礼教、女性地位低等问题,这些问题被视为传统文化在近代危机中暴露的负面因素。

传统文化在危机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反思和改革,如“维新变法”、“百日维新”等一系列的改革运动,希望通过改革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但这种改革运动无法突破传统文化的限制和困境,传统文化的危机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历经长久岁月洗礼的文化遗产,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然而,在近代,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和挑战。

这种危机不仅包括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危机,而且还包括造成传统文化价值危机的现代化危机。

一方面,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是来自于现代化进程中所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和文化同化的风险。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念、传承方式和文化形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产生了冲突。

例如,传统文化所推崇的黄道吉日或“吉日良时”在现代社会中的监管体系需求下不可为,某些文化遗产也由于过度的商业化和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发生了失真。

这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方式产生了困难,从而加剧了价值观念和文化同化的风险。

如今,越来越多人关注世俗生活而不注重人文精神,文化关怀的日渐流失,这样的文化现象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衰败和生机不足。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危机也是来自于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传统文化面临着来自于新兴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竞争和冲击。

新兴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与传统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

例如,日韩文化的影响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使得爱好中国的传统文化少之又少。

自增多个人形而上欲求的精神追求不够强,年轻世代的陶淺意识被略去,整体的价值感被漠视,从而使得文化的繁荣受影响。

针对传统文化的危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和政策来呵护传统文化并使之焕发新的生机。

这包括: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挖掘,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来;建立一体化文化传承体系,防止民间文艺的生机消退,并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研究;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文化氛围的浸润,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价值意识,增强对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坚定性。

当前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

当前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

当前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但当前中国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危机。

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的激荡;传统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的阵痛及由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冲击。

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价值规范的“迷失”,新的价值理念的重建艰难曲折。

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中用十分野蛮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传统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开始受到真正的挑战,到“五四”运动时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批判,传统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规范作用受到怀疑。

十年“文化大革命”更是造成了与传统文化的彻底断裂,而新价值理念重建仍然任重道远,这使得经济运行局部失灵,精神家园失去守望。

二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双重困境。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具体形态正遭遇后继无人和日渐萎缩的危险:传统文学的诗、词、曲、赋少有人问津,传统文化技艺如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中医、算盘几近后继无人;记载保存着中国五千年文化宝藏的文言文这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而“托福”和GRE 培训人满为患,进入中国文化宝藏的通道没有了。

很多传统节日及各种民俗,如七七牛郎织女“乞巧”节、重阳登高节、腊八节,敌不过西方洋节日如圣诞节的隆重、丰富和深入。

儒家、道教、佛教三大本土文化的核心价值已经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

另一方面,拯救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的误区,首先是生吞活剥现象,典型的就如当下流行的汉服运动,穿上简单复制的汉服仿佛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戏子;其次是文化伪造现象,如民族节日时节,借元宵节推销汤圆,借端午节推销粽子,借中秋节推销月饼,这些都是商人进行文化造伪的例证等等。

三是文化创新创意不足。

主要表现于我们的文化生产。

我们被视为世界最大的文化“山寨版”国家。

我们的出版、影视、音乐、动漫等行业的文化生产,不仅难敌美欧日本,甚至不及韩国。

中国中医文化:中医危机和熬夜,水果等

中国中医文化:中医危机和熬夜,水果等

中医危机和熬夜,水果等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医的命运是中华传统文化命运的一个缩影……是否废止中医已经不仅仅是中医界本身的事,而是整个思想界、文化界的事,是“中西文化之争”社会思潮的重要环节。

一百多年以来,中医所走过的道路真是坎坷多艰,几次险遇取缔。

当然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医的命运是中华传统文化命运的一个缩影。

经学大师俞樾,是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废除中医的人明末清初,公元16世纪,西医开始传入中国。

西医是随着基督教的传入而传入的,来华的传教士带来了西医,但早期影响不大。

直到19世纪初,随着西医牛痘接种法以及外科、眼科治疗技术的传入,这种影响才日益扩大,对中医造成的冲击也日益增强。

1822年,道光二年,清政府在太医院废除了针灸科。

1835年,美国传教士伯驾(PeterParker,1804-1888)在广州创办第一所教会医院。

鸦片战争以后,教会医院由沿海进入内地,几十年间在各地迅速兴建。

随着西医的传入,国人开始对中医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甚至否定。

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废除中医的人是俞樾。

俞樾是一代经学大师,他在1879年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废医论”;之后又发表《医药说》,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

第一次政府部门公然排斥中医的行为发生在1912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这就是著名的“教育部漏列中医案”事件。

当时教育部第一届临时教育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

这个《法令》前后两次颁布(1912 年11 月和1913 年1 月),都没有把“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而是只列了西医。

这在当时引起中医界强烈抗议,纷纷要求将中医列入教育计划,但被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汪大燮明确拒绝。

后来为了安抚中医界的情绪,又辩称“非有废弃中医之意也”。

政府部门第一次明确提出废除中医是1929年2月国民党政府卫生部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的“废止中医案”,这个提案是余云岫提出来的,全称是《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

中国文化危机

中国文化危机

中国文化危机中国文化绵延5000多年,源远流长。

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人的文化已有160余年的历史,特别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有目共睹:科技昌明、社会发展、经济繁荣。

但是这也使人不禁忧虑:百余年来,中华民族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信仰、传统道德换来的哪些变化究竟值不值的?是福还是祸?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

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中国和儒家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软实力象征。

然而当前中国一个巨大的现实危机:由于市场经济的强大冲击和功利主义的强劲影响,十三亿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层面出现了巨大真空,各种外来文化乘虚而入,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及各种“新兴宗教”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和城市迅速发展。

有上千年历史的优秀宗教文化在中国发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的主体文化没有发展或发展过慢,而可能出现宾喧主失因发混乱的局面。

传统文化节日的遗失端午节是我国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民间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可早在2005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

端午节为什么“遗失”?这与我国人民的传统保护意识淡薄有关。

不光是端午节,中国的传统民俗被别国抢先申报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2004年就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2003年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

我们怎么不担心,长此下去,我们的“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会不会也被其他国家给抢了去?另外新鲜时尚的西方节日: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很多年轻人感觉端午没有圣诞重要,感叹月饼没有麦当劳好吃,对春节的热情越来越少而对情人节念念不忘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节日正在猛烈的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核心提示:现在有一种文化乐观主义,认为中国的国力增强了,那么国家命运和文化命运的分离,甚至是背离终于可以克服了,中国人不必再处处从思想上去仰人鼻息了。

我尊重这些人的意愿,也乐观其成,但是不同意这种估计。

现在我们文化的状态和趋向并不好,而真正的出路应该在于改变思想方式,从古代一直到邓小平的“一国两制”,都是这个中华独特的政治与文化智慧的表现。

其实早就该有文化意义上的一国两制、一国多制,让一个国家有多种文化体制并行。

这是我所看到的中国文化的出路。

张祥龙:“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本来是计划讲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原因,今天也还是以那个题目为主,当然最后我会再谈一点衰落之后中国文化的出路。

这个题目我曾在某个地方讲过,包括十个部分,再加上出路。

我去年在德国讲学的时候给德国学生开过一门课,名叫“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危机”。

这次讲座会引用那门课中的一些观点,所以比较长,不像我以前的讲座。

我尽量在限定时间内讲完,最后能留一点时间,大家来提问题。

因为我知道问题会很多,这里的很多观点只是一己之见,和主流的看法很不一样,所以希望大家多提尖锐意见,我也愿意回答。

首先,中国人缺少对自身历史处境的基本认识到目前为止流行的多种对人类历史处境的描述,无论是历史唯物论、进化论,还是乐观的全球化,总之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进步观,都是非中国的。

而且民族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大多数情况下,是非民族文化的,也就是政治化、党派化或者意识形态化的。

太多令人痛苦的东西被遗忘、被压抑了,后果是精神和思想的失神。

关系国家和文化命运的讨论,往往打不到点子上。

一个民族的精神,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成长不起来的。

我用一个比喻,就是像精神分析讲的:在童年期,如果受过重大创伤,造成了一些压抑性的遗忘,就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这其实也包括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思想的成长。

所以真实的历史,包括文化,是一个民族迎得自己的精神健康和深邃的思想能力的前提和途径。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以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危机进行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是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成了传统文化的失传和改变。

传统的尊长崇敬、孝道观念在现代社会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主义和自由意志的追求。

这种价值观的改变,导致了传统家庭的瓦解和人际关系的冷漠化,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难以继续传承。

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是传统文化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

外来文化代表了新的思想观念、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西方的科学技术、经济模式和娱乐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使得传统文化在社会中逐渐边缘化。

互联网的普及也使得外来文化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传统文化的危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和应对呢?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道德智慧。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指导。

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其精华部分,使其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命力和表达方式。

我们应该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工作。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照搬和模仿,而是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其与现代人的需求和生活相契合。

我们可以通过在教育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以及创造更多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文化产品,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我们也需要保护传统文化免受外来文化对其的冲击。

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并不一定是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关系。

我们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同时也要主动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

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的例子

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的例子

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传统技艺失传:许多传统文化技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功利主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些技艺,导致它们逐渐失传。

2. 文化认同危机: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文化认同危机。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更倾向于接受西方文化。

3. 文化遗产破坏:许多传统文化遗产,如古建筑、文物等,由于城市化进程和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被破坏和过度开发的威胁。

4. 传统节日淡化: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已经逐渐淡化,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这些只是传统文化面临的一部分困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中国传统文化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中国传统文化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近日读南怀瑾先生的《圆觉经略说》,感觉他把本来艰深的佛理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出,实在让人收获不小,但其中一段与佛关系不大的话却引起了我的更多思考,他说:“玄奘法师。

把中国的老子、庄子翻译成梵文送到印度去,可惜现在找不到了,因为印度人不知文化之贵重。

不过现代的中国人也已不象从前那么重视文化了,这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如果说他把这种文化仅理解为佛教文化有失偏颇的话,那么目前在中国,我却忧虑地发现,西风东渐之势已愈来越猛,虽说不可能真正动摇中国文化的深厚根基,但也有一些现象需要我们警醒与重视了。

首先我觉得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趋于淡漠,可以说对形成了传统文化的信仰危机。

尤其是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在文化中的媒介作用越来越明显。

而目前英语已基本成为国际语在全世界的普及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发展,在国内也是如火如荼:学校里现在从小学就开始开英语课,大学里英语四六级与学位、毕业证挂钩,使许多学生感叹:大学几年其实就是在学英语!职称考试也要考英语,社会上针对各个年龄段各个不同层次的英语需求者的培训班也都红红火火,主办者们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在媒体,有着西方教育背景的人士在参加访谈类节目时,夹杂着英语单词高谈阔论的形象是十分时髦的。

说实话,对英语的流行我是万分欣慰的,因为本人就是英语爱好者,学英语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英语一直都是我的强项。

对此不但不抵触,还十分欢迎呢,只是在学这外语的过程中深感学习这门外语花费的时间已远远超过学习母语的时间,而在学习过程中西方文化通过英语对国人悄然渗透,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相当巨大的。

其实文化作为经济政治的反映,必然是反映经济的要求的。

在文化交流中,它是由主导方的经济强势地位决定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领域越来越广,交流程度也越来越深,文化互融渗透不可避免,这本是大势所趋,是世界文化、文明发展的盛事,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就如经济全球化是由本方大国主导因而不平等一开始就存在一样,在我们打开国门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的同时,西方也不失时机地将其文化理念向东方进行着“倾销”或者说文化侵略。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陷入了危机之中。

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

首先,传统文化危机的原因之一是西方现代化思潮的输入。

19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强大的西方国家的入侵和压迫,迫切需要寻找现代化的出路。

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接受科学、民主、自由等现代化思潮,批判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的产物,需要被摒弃。

这种思潮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构成了巨大冲击,导致传统文化面临危机。

其次,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源之二是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变革。

中国面临着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这必然带来对传统文化的打击和改变。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新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出现,一些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失去吸引力。

此外,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快节奏生活也使传统文化失去了一些生存空间。

第三,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源之三是教育现代化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这种传统文化元素被弱化和边缘化。

现代教育注重科学技术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文化历史和人文精神的传承。

这种现象不仅使得传统文化失去了教育传承的空间,同时也使得现代人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最后,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源之四是古籍保护的问题。

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籍,但是古籍的保存和传承却一直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古籍的保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资源在现代社会中很难得到保障。

因此,许多古籍在保存、修复和传承过程中遭受到了损失和破坏。

这种现象不仅使得传统文化元素被流失和减少,也使得古籍文化无法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传统文化危机在近代中国面临着多重问题和挑战。

要应对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强化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和传承。

这些措施都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以求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和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国人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拥有五千年历史华夏文明中国,正在紧追着时代的步伐而忘却了那个曾经在璀璨文明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文化。

天文,地理、数学、中医等在历史哪个不是名列三甲的,而现在呢?中国的文化衰落了吗?对,是衰落了,更准确的说,几乎快要消失了,再不加以利用,只能留着以后纸上谈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着绝迹的重大危机。

在随着中国崛起,国外兴起了中国热,孔子学院已经在各国成立,已有4000万学生。

中国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能吸引这么多的人关注,我认为根其所在是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天文地理等一些传统文化。

最基本的按顺序说一下十二生肖?24节气呢?常看电视剧中的“三更”是什么时候……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是什么?我想99%的人不会知道。

中国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已经失去我们的文化底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因该结合我们几千年文化来建设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

首先说说儒家思想。

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

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

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

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

《中国文化危机》课件

《中国文化危机》课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结论:中国文化危机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 文化危机现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国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 文化危机原因:包括文化传承的断裂、文化创新的不足、文化自信的缺失等多方面原因,需要深入分析。 ● 文化危机影响:文化危机不仅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对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 应对措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高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交流等,以应对文化危机。
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
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展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国际化发展,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力量。
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
内容1:挖掘传统 文化精髓,结合现 代元素,推动文化 创新。
文化交流障碍: 文化交流受到阻 碍,国际影响力 减弱。
第四章
应对中国文化危 机的策略
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通过加强教育、推广普及、保护文化遗产等方式,推 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危机可能对 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政治、经济和 社会发展产生负 面影响
文化危机需要引 起重视,采取措 施加以解决,以 保护和传承文化 遗产
文化危机的原因
文化断层与传承 缺失
西方文化的冲击 与渗透
现代科技的发展 与传统文化的冲 突
政治体制的变革 对传统文化的影 响
文化危机的表现
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中国文化的危机及其解决之道

中国文化的危机及其解决之道

中国文化的危机及其解决之道——以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为例一、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负面意见1、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

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这一印象已经深植于外国人的思维中。

2、中国人爱面子,虚荣心强“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中国人接受真理并尝试富有意义的生活。

“面子“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是比生命还重要,不是有句俗语“死要面子”说的就是中国人爱面子。

中国还喜欢炫耀,走在中国的大街上就经常会看到脖子和手腕上穿金戴银的富人,很是俗气,不注重自身的修养。

中国人彼此之间会攀比,小学生攀比自己的家世、大人攀比彼此的富有度、可以说攀比的范围涉及各个内容,这实际上就是中国人的虚荣心在作祟。

3、教育机制模式化在中国,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

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

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在社会上取得更好的地位而不是为了追求真理。

在学生取得一定的学历后就可以做官,这也是现今考公务员热的重要原因。

传统的教育模式成就了当今的中国学生只是通晓考试,却没有真正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学生只是一群会考试的机器,因此在国外很多的高校中若是中国学生的比例超过一定数量,家长就会替子女转学。

4、中国人是爆发户随着旅游业的发达,很多中国人开始崇尚出国旅游。

据一项调查显示: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新婚夫妻会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去国外度蜜月,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外消费业的发达。

因此,外国商人看到中国人就好比中国人看到外国游客,都会一定程度上抬高价格,以期望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历史的见证,是文明的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文化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危机,其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传统文化近代的危机,并探讨解决之道。

传统文化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传承环节。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社会的变革,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面临重大挑战。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断代的风险。

许多传统技艺和手艺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了市场和资源,传承人的数量逐渐减少,这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传统文化的危机主要在于传承的断层,急需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

传统文化的危机也表现在现代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

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受到了冲击,传统习俗和风俗渐渐被遗忘。

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更倾向于追求新潮时尚。

这种现象导致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认同度降低,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危机。

全球化的影响也使传统文化面临挑战。

全球化使得各种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变得脆弱。

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被边缘化,例如传统服饰、宗教仪式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式微。

全球化也促进了文化多元化和交融,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更加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以保持其独特性和传承。

如何应对传统文化的危机?应当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鼓励年轻一代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鼓励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应当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传统文化应当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发挥其在当代社会的积极作用,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面临着诸多危机和挑战,但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仍然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

所以我们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和“走向开放的中国仍然面临铲除封建主义的重任”的声音。

可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

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

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1)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即一些以团体的方式、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在自觉地传承她的“道统”的人们;(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

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

按这样一个看法,我们就不能说古埃及文化还活在埃及,或两河文化还活在伊拉克。

当然,任何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有血脉相通、“基因”相连。

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

更具体地说,如果以上讲的四个标志中的一个所指示的现象基本消失,那这个文化就出了较大的问题,有两个或三个标志现象不明显,这个文化就已陷入危机,如果四个标志现象都不可见了,这个文化就已经寿终正寝。

那么,自新文化运动、“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了什么异变呢?简单的一个回答就是: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顶替掉了,而且其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扫荡。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目录
一、看图有真相 二、透析其原因 三、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的解决策略
一、看图有真相
我们正在遗失的节日
韩国?
日本国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现在是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局的时候了:这里没有免 费的午餐(指资助中国留学生) ,慈善固然是一个因素,但绝不 是首要因素。我们是怀有明 确的外交政策目的的。我们 的目标是让在美国的外国留 学生接受作为美国立国之本 的自由、民主原则的熏陶。
(二)主要原因
1、历史原因 五四时期
猛烈的批判传统,提倡对“人”的解放, 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 “文革”时期
全面剿杀、历史清算对中国经济、文化、 伦理、道德、人伦、社会以至环境都造成 了灾难性的破坏。
2、文化帝国主义带来的思想干扰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一直将文化、意 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等发展因素置于同军事 和经济等因素同样重要的地位。他们利用 大众传媒,向全世界宣传文化价值观,试图 实现西方文化霸权。
3、对民族历史文化缺乏认同, 质疑与否定不 够客观
当前,部分人持着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 作为对历史不够客观的质疑与否定,历史虚无 主义的心理与价值观是阻碍人们继承与发扬优秀 民族文化的根源,影响人们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认 同。 而且历史虚无主义是与西方中心主义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其恶化了西方中心主义泛滥,更加重 了某些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二)辩证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 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 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 新陈代谢所抛弃。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 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 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韩服在民间亦是广泛存在,它象征着民 族文化,和宗族祭祀的礼仪,正因为国 民的的传承意识,才得以保存并名晓世
界!!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文化产业
• 日本动漫垄断-变相的文化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白岩松看日本,走进日本动漫产业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请大家看一组数据
• 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 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 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 明显落后于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步伐,整 个中国的动漫产业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在2005年上半年,各地兴起了建设动漫产 业基地,在相关扶持政策的鼓励下,投资 动漫产业的高潮。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 陆羽虽被冠上中国“茶圣”的称号,但在 外人的眼里,却少有人知,而真正为人所 道的却是“日本茶道”!!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花道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民族服饰文化
• 汉服的尴尬 你能在街头,人群,或 是传统节日的庙会里略 览汉服的风姿吗?知道
汉服标准穿戴方式吗? 我想答案多数是否定的 吧!!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那些属于你我共同的民族之魂****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和服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 和服在日本 民族不只是 盛气凌人, 高不可攀的 艺术品,它 更属于民间, 属于生活, 但在国际社 会,它的名 气却远胜于 汉服!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 和服存在于大街小巷,存在于日常生 活,在最广大的群体-民众中得到了最 广泛的宣传与继承,而我们的汉服呢? 在你的身边,你是否曾经邂逅过呢? 又或许它们只是被陈列在冰冷的博物 馆,供人仰望吧。。。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象棋
祭孔大典
• 韩国祭孔礼仪-韩国人已向世界理直气壮 地发出“孔子是我们的”的豪论,将祭 孔大典申遗,给国
• 际社会造成孔 • 子真的是韩国 • 人的印象,然 • 而这时我们的 • 中国人呢??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传统文化技艺的流落
• 茶道与花道不知何时更名姓“大和”?而 非“大汉”!

3、对民族历史文化缺乏认同, 质疑与否定 不够客观。 4、 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走入误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如何解决?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 (一)传承文化不是盲目复古
• (二)辩证的看待中国传统文
化的传承

• (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保护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我们的责任
• 文化堪称天地精华,万物灵长,有着言之 不尽的内涵与神韵。中华文明不仅存于华 丽奢熠的舞台,她不是招摇魅力丽的装饰 品,亦不是盛气凌人的艺术品,中华的灿 烂文明存在于天宇苍穹,存在于每一个华 夏子民的心里,那是一 种无神而有灵的信 仰,那是一种对民族之魂的承扬与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 你们不知道吗?
很遗憾我也不知
道!但对和服我
却略知一二,对
此我很抱歉,也
很悲哀!但对于
整个民族来说,
我们是否该深思
~~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我们是否在渐渐忘记一些东西,那原本属于 我们民族的东西~~~~~~~~~~~~~~~~~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那些属于历史,属于现在,亦属于 未来的记忆。。。。。。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勿忘屈辱,知耻后勇,振兴国韵

中国动漫产业的崛起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秦时明月》亮相东京国际动漫展2010
• 《秦时明月》入驻2009年第八届东京国际动漫节“中 国馆”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2009年第八届东京国际动漫节上,《秦时明 月》周边展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韩剧,强有力的文化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何故?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里没有免费的午餐(指 资助中国留学生) ,慈善固然 是一个因素,但绝不是首要因 素。我们是怀有明确的外交 政策目的的。我们的目标是 让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接受 作为美国立国之本的自由、 民主原则的熏陶。
——美国国会议员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一)根本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克服自身危机的能力不足. 中国主流文化中,超越世界与现实世
界总是相互交涉,离中有合,合中有离, 不即不离的。
一方面使中国传统文化很难始终旗帜 鲜明地对现实采取批判态度;
另一方面也使中国传统文人与文化不 能将自身特有的不同于时俗的价值取向强 烈地昭显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二)主要原因
1、历史原因。 2、文化帝国主义带来的思想干扰。
中国传统文化 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正在遗失的传统节日 国粹争端
传统文化技艺的没落 民族服饰文化的尴尬
日韩文化产业的侵袭 我们的反思
我们该如何做 我们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我们正在遗失的传统节 日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清明节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VS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麻将
中医 筷子
韩国遗产? 日本国粹?
1997年,韩剧《爱情是什么》在中 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之后,韩 剧就如潮水一般涌进了中国市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韩剧类型分析
韩剧主要类型
家庭剧
《搞笑一家人》 《妻子的诱惑》
青春偶像剧
《Dream High 》
《蓝色生死恋》
历史剧
《大长今》 《王的男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汉城大学的教授白元淡在她的文章吹袭东 亚的韩流中指出韩流与其说是大多数中国人通 过我们接触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与我们沟通的 现代化进程不如说是中国人确认我们的文化颓 势的机制。
我们是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结束语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 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 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 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 谢谢观赏!! • 再见!!!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进,政治日臻民主, 然而我们的文化却未能深烙“中国印”走向 世界,震撼全球,流传永世!作为一个渺小 而普通的当代中国大学生,我有责任向世人 发出微弱却执着的呼吁: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没有了自己文化的民族,是永远不能走 向振兴的!不懂珍惜,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将 会似黄河水流走的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 冲走的是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捍卫文化主 权这是一个沉重而艰难的历史重任,但即使 风雨兼程,我们依然风雨无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