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与竹文化.
竹文化
竹文化竹在中华文化里远非一般纯生物的意义上的植物,而是人化的自然,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观念、思维和理想等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一种反映与体现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的文化景观,一种传达与表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宗教精神、人格理想的文化符号。
中国竹文化包括竹文化景观与竹文化的符号。
竹文化景观是指人化了的所显示出来的中华文化性质,或者说是中华民族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生产需要、书写需要、审美需要等有意识地用竹创造文化的景象。
竹文化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心理倾向和特点,又反映中华民族文化进化的程度。
竹作为竹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是物质的,但它所展示的效果却是精神氛围性的,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
食笋是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一。
在古代,竹笋不仅为寻常百姓的果腹,而且是王公贵族的席上珍馐;不仅为世俗凡人独享,而且是宗教僧侣的重要菜肴和祭献祖先鬼神的祭品。
在普遍而持久的食笋过程中,形成了完备的竹笋的烹饪和加工技术。
在中国南北食谱中,以竹笋烹调出的名菜多达一百余种。
竹不仅可以充饥果腹,满足口舌之好,而且被赋予浓厚的文化内涵,倾注了重农耕文化的中华民族对于植物的格外厚爱的感情,寄寓着前喻文化中前辈和晚辈关系的伦理价值及对天人关系的理解。
竹制式日常生活器物是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二。
竹材被制成炊饮器具、服饰、消暑用具、家具、玩具等。
竹制日常生活器物的制作工艺、形制、大小及使用制度,构成一幅别致的中华民族生活风俗图和中华文化景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活艺术化的日常情趣。
竹制生产工具是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三。
在古代生产中,无论是简单工具还是复杂工具,竹都是生产工具的一种重要制作材料。
在农业中,竹制农具贯穿整个生产过程。
在手工业中,竹制生产工具渗透到造纸、制茶、制糖、制盐、纺织各个部门。
竹制生产工具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缓慢性和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中华民族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智慧、勇气和理想,现实中华文化对自然因地制宜的现实理性精神。
竹的相关历史及文化渊源
简介我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
从竹子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竹子与中国诗歌书画和园林建设的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及竹子与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中不难看出,中国不愧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很多文人都是以竹做题、作喻、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
相关历史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已经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
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
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
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有了密切关系。
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
研究证明,我国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有时用木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
竹简和木简为我们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都是写在竹简和木简上的。
殷商时代用竹简写的书叫"竹书",用竹简写的信叫"竹报"。
竹笔的发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开拓性的一页,在殷代文化遗迹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
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战国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证。
利用竹子的另一项伟大成果是造纸。
早在9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约早1000年。
中国传统竹之文化竹文化
或宫室落成时的颂词,也比喻家族兴盛。《诗经·小雅·斯干》:“如
竹苞矣,如松茂矣”。明·范世彦《磨忠记》:“祝寿享,愿竹苞松茂, 日月悠长。
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 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的感情。唐· 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势如破竹 形势如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下面就随着刀刃分开了。形容节 节胜利,毫无阻挡。也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晋书· 杜预传》:“兵威已振,譬如 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关胜等众,乘 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 竹林七贤 魏晋年间七个文人名士的总称。《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 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称七 贤。 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越冬而不凋,梅耐寒而开花,谓岁寒三友。明程敏政有 《寒岁三友图赋》。 罄竹难书 罄:用尽。竹:古代用竹制成竹筒,用以写字。书:动词,写。用尽 所有的竹子也难于写完。原喻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完。也指事实很多,难以写尽。 《旧唐书· 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4
· 竹鞭 zhúbiān (1) [bamboo root]∶竹子的根茎 (2) [whip made of bamboo]∶手柄部分为竹子的鞭子 · 竹笛 zhúdí [bamboo pipe] 竹制的笛子
5
· 竹筏 zhúfá 用粗竹子结扎成的筏子。也叫“竹筏子” 竹筏· 竹行 · 竹简 zhújiǎn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 · 竹篮打水一场空 zhúlán dǎ shuǐ yī chǎng kōng “竹篮打水“又作“竹篮打水一场空” 咳,这一 6 业,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梁斌《红旗谱》
中国竹文化
竹子可以保护濒危动物
日 无 此 君 也 苏 东 坡
履 者 竹 鞋 * 真 可 谓 不 可 一
衣 者 竹 皮 * 书 者 竹 简 *
载 者 竹 筏 * 吹 者 竹 薪 *
食 者 竹 笋 * 庇 者 竹 瓦 *
竹笋的营养与保健功能
竹笋,古称‚竹萌‛、‚竹胎‛。分冬笋、春笋、鞭笋三 类。 冬笋为毛竹冬季生于地下的嫩茎,色洁白,质细嫩,味清 新;
竹子植物营养特性
竹与文字
竹子与中国历史、神话 竹子相关典故、成语 竹子与名人、诗、画 竹子YISHU
竹与诗歌
竹与典故
竹与名人
竹子与精神文化 竹文化旅游
竹文化旅游
早熟禾科(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
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的通称。植物学文献中 记载有75属以上,1,000多种,但其中许多是
有竹诗画记载。
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有‚余处幽篁 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的诗句,幽篁,即竹林也。
春秋战国时期利用杠杆提水的竹制工具‚桔‛以及用竹筒 提水灌溉的‚高转筒车‛。 在武器发展史上有原始的竹弓射箭、春秋时期的抛石机, 宋代的火药箭和竹管火枪等都是竹制武器。
竹还是吉祥之物。竹字,是图画文字,竹字是由两个象形
我们平常看见过许多植物的花,如菊花、牡丹花、桂 花、月季花、玫瑰花等。看见这些花都已习以为常。可是, 有些人一见到竹子开花便十分惊慌,说竹子开花是荒年之 兆,还有些人给竹子开花这一自然现象蒙上了一层迷信色 彩。
文竹开花
山竹花
竹子与中国历史、神话
公元前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文化中出现竹的实物图; 公元前6000年仰韶文化遗址陶器上出现竹字符; 商代竹子用作‚竹简‛(另外木简),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 批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
竹文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竹文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竹文化是指围绕竹子的生产、加工、利用以及相关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文化现象。
作为一种独特的材料和资源,竹子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竹文化的研究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竹文化的研究是对竹子的起源、种类、栽培、生长、利用以及其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竹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竹子本身的科学研究,包括竹子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利用、加工工艺等;二是对竹子在文化中的角色和意义的研究,包括竹文化的历史溯源、传承与发展、符号意义等。
竹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竹子的崇拜与喜爱,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竹文化遗产。
竹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竹肆的市集涌动着人们对于竹子的偏爱。
竹文化的研究不仅涵盖了竹制品的制作技艺和审美标准,还包括对竹文化的历史变迁和艺术表现形式的观察和思考。
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竹子被赋予了纯洁、坚韧、虚静的象征意义,成为文人墨客们的爱物。
而在近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竹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其次,竹文化的应用涉及到竹子在建筑、制造、设计、艺术等领域的应用。
竹子作为一种独特的材料,具有坚韧、轻质、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竹子的应用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例如竹楼建筑、竹结构设计等,可以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和环境效果。
在制造业领域,竹子的应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在设计和艺术领域,竹子的应用可以为作品赋予独特的审美和创意,例如竹编、竹雕等。
目前,竹文化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和创新。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重视,竹子作为一种绿色材料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在建筑领域,竹子被应用于桥梁、屋盖、地板等结构中,展示了竹子作为一种优质材料的优势和潜力。
在设计领域,竹子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设计师们运用竹子的特点和创意,设计出了一系列独特的产品和作品。
竹文化
竹文化竹在全世界约有150属,1225种。
中国有37属,400余种,约占全世界竹种的1/3。
竹四时青翠,袅娜多姿,虽严寒而不凋,素与松树、梅树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与梅花、兰花、菊花一起被誉为“四君子”。
古代文人雅士嗜竹咏竹者不胜枚举。
苏东坡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传说郑板桥无竹不入居,一生以种竹、画竹、吹竹为乐。
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自有文字记载,便有竹的记载,如《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周礼》、《尔雅》、《山海经》等书中,都有竹的记载。
最早在《诗经》的《卫风竹竿》篇中:“磺磺竹竿,以钓于淇”,即用竹竿在淇水边钓鱼。
对竹的栽培叙述较多者,公元265年,晋戴凯之写成我国第一部关于竹子的专著《竹谱》,全书以四字一句的韵文,记述70余种竹的性状和产地。
元代的《竹谱详录》更详细地记载了我国300余种竹类。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及元代的《张福种艺必用补遗》等则记载了以竹入药。
不仅在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在日本竹子也是真实与奉献的标志。
整个东方各个地区都将竹子用作书写工具,对于佛教和道教作家、艺术家来说,竹子笔直的线条和中空的结构本身就有极其深刻的象征含义。
南美土著部落用竹子当刀斧,砍削其他物品,也用竹子制造吹火枪和吹奏圣乐的乐器。
有些高大的竹子极受人们崇拜,被奉为生命之树。
1慈竹又称义竹、慈孝竹、子母竹。
丛生,一丛或多至数十百竿,根窠盘结,四时出笋。
竹高至二丈许。
新竹旧竹密结,高低相倚,若老少相依,故名。
其属禾本科,主干高5-10米,顶端细长,弧形,弯曲下垂如钓丝状,粗3-6厘米。
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地区: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慈竹叶可入药。
全年均可采,晒干或鲜用。
《重庆草药》:“慈竹心泡开水代茶饮,解烦热,止烦渴,对肠胃燥结、热泻、坠胀、小便黄痛热症初起有效。
竹叶心也常用于中药配方中做药引子。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著有《慈竹赋》。
竹文化含义
竹文化含义
原本,竹子只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多分布于温带地区,而当竹与文字相遇时,便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文化--竹文化。
在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
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年轻;春天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翩翩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象征谦虚。
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凌云有意、强项风雪、偃而犹起,竹节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
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卢侍郎咏竹》)。
淡泊、清高、正直,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元杨载《题墨竹》:“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
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
”
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而在日本,竹子则是真实与奉献的标志。
整个东方各个地区都将竹子用作书写工具,对于佛教和道教作家、艺术家来说,竹子笔直的线条和中空的结构本身就有极其深刻的象征含义。
竹的清逸,柔美,独特的风姿;竹的风韵,竹的清新令人神往!竹的神韵,竹的轻飘,始终摇曳着婉约的诗情,令人心生神往。
桃花江竹材是湖南规模最大的竹板材,竹材,竹板生产厂家,是高品质的竹集成材,重组竹材,竹皮,重竹,竹子板,户外地板,户外竹板,竹家具板,竹装饰板,竹衣柜板,竹橱柜板,竹工艺板,竹台面板,楼梯竹板等各类竹板材专业供应企业。
中国竹文化
了衣 在 竹、 古 炭衣 代 纤笠 竹 维。 可 制在 用 作现 作 的代 制 衣出 造 物现 蓑
衣
主竹 要可 是食 竹的 笋部 分
食
在 住 方 面 主 要 有 竹 屋
住
途在 :行 竹方 排面 的 用
行
于后 在 战用 古 争于 时 。制 始 造用 竹作 箭武 、器 投与 石野 机兽 等搏 用斗 。
乐 器 方 面 : 笛 、 笙
文 化 方 面 : 笔 、 简
科 技 方 面 : 算 、 筹
竹窥 字一 头斑 可可 看知 人全 类豹 用, 竹窥 史一
竹解虚怀 ——中国文人与竹
象征与表现虚心、高洁、耿直、坚贞、思念 等情志和思想, 显示出清新淡雅、幽静柔美的审美特征。
梅 兰 竹 菊
四 君 子 :
岁 松 寒 竹 三 友 梅 :
士人无无不宁 俗瘦竹肉可可 (不尚令令居食 宋可可人人无无 )医肥俗瘦竹肉 苏。,。,。, 东 坡
——
( 清 ) 郑 燮
任千 尔磨 东万 西击 南还 北坚 风劲 。,
立咬《 根定 原青竹 在山石 破不》 岩放 中松 。,
——
及 凌 云 处 尚 虚 心
未 出 土 时 便 有 节
其 它 的 用 途
竹方 制 碗面 作 、例 竹 竹如 器 床: 用 、竹 于 竹椅 生 席、 活 等筷 的 等子 各 、个
其 它 的 用 途
竹——史载汗青
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 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故称。
青 的 工史 具载 汗
——
毛 笔
史 载 纸之 处
生 活 方 面 : 筷 、 篮
中国竹文化
竹——人之挚友
终 年 苍 翠
四 季 茂 然
《中国竹文化》课件
中国竹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门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本课件将介绍竹文化 的起源、竹的种类与特点、竹的艺术价值、竹的生态价值以及竹文化的现代 价值。
竹文化的起源
重要地位
竹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承与起源
我们将探索竹文化的起源,并了解它是如何传承至今的。
竹的种类与特点
种类与分布
了解各种竹子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特点和用途
探索竹的独特特点以及它在生活和工艺中的广泛 应用。
竹的艺术价值
表现形式
发现竹在艺术中的独特表 现形式,如竹编、竹雕等。
发展历程
了解竹艺术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至今。
竹艺术家
介绍一些有名的竹艺术家 及其创作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竹的生态价值
1 生态功能和作用
2 竹林保护
探索竹林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方面的重 要功能。
了解如何保护竹林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性。
竹文化的现代价值
1
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探讨竹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相关性和互动关系。
2
传承与发展
如何传承和发展竹文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
应用和推广
探索竹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为社会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竹的知识
关于竹的知识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它属于禾本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竹子的形态各异,有高大挺拔的巨竹、矮小粗壮的毛竹、细长柔软的文竹等。
在中国,竹子被誉为“四君子”,即:谷神、笔君、箫圣、御林。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有关竹子的知识。
一、竹子的分类根据国际上公认的分类方法,竹子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竹”,即亚洲和美洲地区生长的大型草本植物;另一类是“假竹”,它们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竹”,但因为与之相似而被称为“假竹”。
比如:铁竹、龙须草等。
二、竹子的特点1. 立体感强:由于其具有分枝性和节间明显性,因此立体感非常强。
2. 节间明显: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个节环,并且在这个节点上会长出新枝条。
3. 绿色植物:由于其绿色浓郁,所以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使用。
4. 耐旱:竹子的茎干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这使得竹子具有很强的耐旱性。
三、竹子的用途1. 建筑材料:竹子是一种非常好的建筑材料,其强度和韧性都非常好。
在中国南方,有很多房屋都是用竹子搭建而成。
2. 家具制作:竹子也可以用来制作家具,比如桌椅、床等。
3. 竹编制品:竹编制品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在中国南方非常流行。
比如藤椅、竹篮等。
4. 食品加工:竹笋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物,在中国南方被广泛食用。
5. 竹纸制作:竹子可以制成纸张,这种纸张质地柔软、光滑、透气性好,在书法和绘画中被广泛使用。
四、竹文化1. 谷神:谷神是指玉女娘娘手执长笛降临人间时所骑乘的巨龙变成的竹子。
2. 笔君:笔君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书法家,他的字是“颜真卿”。
他曾经说过:“书法之道在竹,竹之精神在笔”。
3. 箫圣:箫圣是指善于演奏箫子的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广泛传颂。
4. 御林:御林是指中国古代皇帝所居住的禁苑,这里种植了很多竹子,因此御林也成为了一个与竹文化相关的词汇。
五、竹子的保护由于竹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保护好竹子也就变得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保护竹子的方法:1. 合理利用:合理利用竹子可以减少对其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中国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对中国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无论是在诗词歌赋中,还是在书画艺术中,竹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中国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仅可以从竹子的特点、象征意义、艺术表现等方面来探讨,还可以从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等角度来加以阐述。
竹子作为中国特有的植物,具有独特的特点。
竹子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耐寒抗旱能力,适应性强,因此在中国的山区、水边等地广泛分布。
竹子的茎秆中空而坚实,具有韧性和弹性,是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
竹子的纹理清晰、质地细腻,让人爱不释手。
此外,竹子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用来制作竹编、竹纸、竹筷等各种工艺品,也可以作为食材、药材使用。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竹子成为中国人喜爱的材料之一。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竹子生长在崎岖山地、水边湿地等恶劣环境中,但它能够顽强地生存下去,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中国人崇尚的精神品质之一。
其次,竹子象征着谦逊和纯洁。
竹子虽然高大挺拔,但不骄不躁,它的茎秆中空,意味着虚怀若谷,虚心接受外界的养分。
这种谦逊和纯洁的品质也是中国人所崇尚的。
此外,竹子还象征着忍耐和奋斗。
竹子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经历漫长的岁月,才能变得高大挺拔。
这种忍耐和奋斗的精神也是中国人所推崇的。
竹子在中国的诗词歌赋、书画艺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诗词歌赋中,竹子常常被用来描绘清雅、高洁的意境。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中的“更上一层楼”就是用竹子来比喻人的追求和进步。
在书画艺术中,竹子常常被用作题材,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姿态和意境,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竹子在艺术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竹子的喜爱,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在文化艺术中的应用,竹子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竹子可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如竹筷、竹篮、竹席等。
关于竹与竹文化的认知与思考
历 经 了 由竹 制生 产 工 具 到礼 器 ,再 到 乐器 ,终 而到 ‘君 子 ’形 象三种 审 美 流变 形 式 ,在 流变 过 程 中 ,实 用 功 能 不 断 ‘虚化 ’。它们分 别 对应 着 宗 教 神圣 化 、艺 术 高 雅 化 、审美人 格化 三种 审美 手段 ,表 明竹 文化 符号 的 流变 源 于 对 神 性 、物 性 、人 性 的 ‘比 物 ’对 象 的 不 断 ‘实 化 ’。” 1 翠 竹 ,是 大 自然 的娇 子 ,也 是 大 自然 给予 我 们 的恩 赐 。
的典型 ,但北 方也 不 是绝对 没有 ,可 见其 家族 的庞 大 。 我 国 占世界 竹属 的 50% 多 ,竹 种 丰 富 多样 。在我
中国传统竹文化
中国传统竹文化中国传统竹文化是中国人民数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瑰宝,它充分展示了中国人对竹子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竹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中国造纸、建筑、工艺品等众多方面的主要材料,还与哲学、文学、诗词等文化领域相互交融。
首先,竹子在中国建筑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会使用到竹子,如悬挑式木结构的建筑,由竹子构成的屋檐架构能够承受重物,且具有优秀的抗震性能。
另外,竹子还有良好的保温、隔音等特点,使得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除此之外,竹子还被用于制作园林、桥梁、亭台等等,给中国传统建筑添加了独特的风貌。
其次,竹文化在中国工艺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国的工艺品中大量使用竹子作为原材料,如竹编、竹篮、竹帘、竹笛等等。
竹编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将竹子编织成不同的形状,美观大方,富有民族特色。
竹篮、竹帘则具有通风、透光、环保等特点,同时也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
此外,竹文化还与中国的纸张制作密不可分。
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源地,而竹子是制作纸张的关键材料之一、竹纤维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张材料之一,其特点是质地坚韧、透气性好、耐久性强,一度被广泛应用于书法、绘画、印刷等领域。
除了在实用方面的应用外,竹文化还与中国哲学、文学、诗词等文化形态相结合。
古代文人墨客常以竹子为题材来创作诗词,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清幽的心境。
竹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许多寓意,如它的坚韧和灵活代表了道家哲学中的“刚柔相济”之道,竹子的笔直和不染尘污的特点则被视为高尚品质的象征。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竹文化是中国人民多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既作为实用的材料,也作为艺术和文化的载体,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
竹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实用性,更在于它所传递出的生态环保和节约资源的理念,对于现代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希望竹文化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让世人共同分享中华民族的瑰宝。
竹与竹文化
竹与竹文化一、竹子的美(一)竹文化源远流长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自古就和竹子分不开的。
中国的古书都是写在竹片上的,叫做竹简。
先秦就开始有竹简了,从先秦以后魏晋南北朝都有大量竹简出土。
张:那么我们国家先民对竹的开发利用的历史也十分悠久。
据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样的原始部落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实证,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竹编制品,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当中,就有关于竹制品的字体出现。
那么,以竹做箭也不晚于殷商,刚才李老师也提到竹简,竹简在我们国家出现也是很早的。
就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三次竹简实物出土来看,从战国,一直到三国时期的东吴,时间就跨越了四五个世纪。
(二)竹子的品格李:人们为什么喜欢竹子?就是因为竹子它还有好多品格,它是和人的心理,人们的审美情趣相一致是重合的。
竹子有玉的性格,比如说,青翠如玉,温润如玉,有玉石之声,有玉石之韵,有如玉之格调,“四时同一色,霜雪不能侵”。
所以,曹雪芹把他的一个最喜欢的人物,最主要的人物,在《红楼梦》中那个环境放到哪里了?放到潇湘馆里了。
为什么不把别人放到潇湘馆里?大家想一想,就是因为主人公性格、这个身世这个经历和竹子有着天然的联系,让人想到风雨潇潇之中林黛玉纯洁的这样一个性格。
而且她那个身世又有着风雨箫瑟的一种感觉和竹子有着同调,假如把薛蟠放在潇湘馆里就糟糕了,所以这个人物性格和她的居住环境是相一致。
所以,也说明曹雪芹大笔如椽,每一个细节他都那么结合得天衣无缝,在一些诗人的描绘当中,就更为深刻,比如说,张先生跟我谈到他文章里写到白居易。
张:白居易是我们古代园林史上第一个文人造园家他的理论和实践对文人园林的比较都有很大的影响,待会儿我还要讲到这方面的内容,刚才李老师提到这一点,我先插着说几句。
他在这篇文章(《养竹记序》)里说什么呢?说: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励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碲砺名行。
竹文化
竹文化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 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年轻;春天(春山)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翩翩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象征谦虚。
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凌云有意、强项风雪、偃而犹起,竹节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
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卢侍郎咏竹》)。
淡泊、清高、正直,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元杨载《题墨竹》:“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
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
”林黛玉代表着中国文化历史上一种很重要的审美流派,黛玉的傲骨是流淌在真正的中国文人血脉当中的一种历久弥坚的精神,自己虽然弱但是绝不依附于谁,也绝不轻易妥协。
林黛玉是个“人间有一,天上无双”的才女,曹雪芹给林黛玉的八字定评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由于自幼读书,她身上也具有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特质──傲骨。
传统中国文人,惯守的便是寂寞,屈原、陶渊明、贾谊、李清照、纳兰性德,以至于后来的曹雪芹本人,还有张爱玲、徐志摩……要么与寂寞相伴一生,要么寻觅了一生,结果还是寂寞。
他们涌动的诗情,却只凭一叶孤舟颠簸于黄汤漫漫里,没有可以停靠的港湾,没有慰藉心灵的绿洲。
但是,尽管如此,也绝没有宝钗的“安分随时”。
留一副残骨,纵不能乘鹤羽化,也须与净土相拥。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用多种意向表现了黛玉的传统中国文人的共性,最主要的便是竹子与菊花,这也是历代中国文人惯有的特征。
一、竹子林黛玉住在潇湘馆,一进院子,“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院墙下得泉一派”,“一派”就是泉水是很小,“开沟”,开一条小沟,“仅尺许”,那沟很窄,就一尺多一点宽。
贾政曾对景叹道:“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潇湘馆里面的竹子是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竹子这个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是表示文人刚直不阿、有节气、有骨气。
趣谈竹子的文化意蕴
趣谈竹子的文化意蕴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不仅作为物质,而且作为精神符号,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之中。
在中国,竹子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本文将从竹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三个方面探讨竹子的文化意蕴。
一、竹的历史意义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极具历史意义。
竹子生长在水源充沛的山区,因而在中国的农耕时代中,竹子成为人们在山区中结实的建筑材料。
竹子具有优秀的物理特性,例如极佳的韧性,超强的抗压性和抗拉性。
因此,竹子经常用于建造桥梁、房屋、器具等等。
竹子在历史上用于制造战具,例如弩箭、矛、盾、盔等等。
韦编三绝的“章句跋扈”,就是用竹笺写成的。
历史上的屈原也是用竹简写下了《离骚》的。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还有深远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据说,商朝时已有竹书凭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竹子不仅扮演了一种基础性的材料角色,它还作为人们精神体验的基础化身。
古代诗词中,常常用竹子来形容忧愁、孤寂或清雅之感,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竹外”,更被后来的读者解读为精神超越的境界。
竹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
它代表着深邃、永恒、刚直、自强等内涵。
刚直而柔中有韧的竹子,成为了道教与佛教的一个象征。
竹文化是一种中式的文化体系,是一种高尚和自然的道德观念,更是一种孝敬和尊敬祖先的传统。
竹是中国文人、士大夫、诗人、画家和书法家最为喜欢的题材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象征着品格高贵,枝叶纷繁,结实坚韧。
古人曾经说过:“夫竹,高而菲,俯则杀气盈庭,仰则皎洁寥翠。
”这句话表述了竹子的美好和气质。
竹子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不仅止于其优雅自然的外在形态,更体现在命运的承载之上。
竹子可以在贫瘠之地中生存,耐受风险,成为了一种生机与信仰的象征。
竹子在美学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优美的外表和内涵,竹子被誉为中国人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
自然之竹器物之竹文化之竹
其次,竹子象征着高雅、清新 的文化气息。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竹子被认为是高雅、清新、 自然的代表。许多文人墨客都 喜欢在庭院中种植竹子,以营 造出一种高雅清新的文化氛围。 同时,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 竹子也常常被用来表达这种文 化气息
第三,竹子还象征着和谐、自 然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传统文 化中,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 关系,而竹子正是这种和谐关 系的代表之一。人们认为竹子 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它的生 长也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因 此,用竹子制作的各种器物和 生活用品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理念
竹子的形态特征是高而直,通常高达数丈,而且茎部不分支。竹子的叶片细长,呈深绿色,具有很高
2 的观赏价值。竹子的花朵非常美丽,但通常需要数十年才能开花结果。竹子的果实称为竹米,是许多
动物的食物来源之一
竹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被广泛用于建筑、家具、器具、工艺品等领域。在建筑方面,竹子
3 被用作建筑材料,可以建造房屋、桥梁等建筑物。在家具和器具方面,竹子被用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
01
和精神本质。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竹
子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4
竹子在中国的文学和艺术中也 有着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 竹子就是诗人、画家等艺术家 们创作的主题之一
XX
竹与文学艺术
在绘画中,竹子也是重要的题 材之一。竹子的形态、线条和 色彩都极具美感,使得许多画 家都对其情有独钟。中国画中 的"四君子"(梅、兰、竹、菊) 中就有竹子的一席之地
在建筑领域中,竹子被用作建筑材料。由于竹子的强度高、耐久性好、易于加工等特点,使得它可以替代木材和水泥等传统建筑 材料。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竹子被广泛用于建造房屋、桥梁、道路等建筑物。在中国南方地区,一些传统的民居也是用竹子建 造的
重阳节的重阳竹与竹文化
重阳节的重阳竹与竹文化重阳节,又被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聚在一起,登高赏菊,合家欢聚,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
而在重阳节的庆祝活动中,重阳竹及竹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以重阳竹为切入点,探讨与传统竹文化相关的内容。
一、重阳竹的象征意义重阳竹是指生长在重阳节期间或在重阳节上采伐的竹子。
在古代,人们将重阳竹视为充满正能量、寓意吉祥的物品。
重阳竹直立挺拔,枝叶繁茂,寓意着家族兴旺、生活幸福。
因此,人们在重九节会选择一些高大、充满生机的重阳竹摆放在庭院或室内,以祈求家庭的繁荣与幸福。
二、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四君子"之一,与梅、兰、菊并列。
竹子的品质和特性被看作是高尚品德和人格的象征。
正如竹子本身的特点一样,它兼具谦虚、坚韧、潇洒、高雅的品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被赋予了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哲学意义。
三、竹文化在重阳节中的体现1. 品尝竹叶饭:在重阳节,人们会采摘嫩竹叶来制作竹叶饭。
竹叶饭是用竹叶包裹糯米饭蒸制而成的,具有清香扑鼻的香气。
品尝竹叶饭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有着丰收和幸福的象征。
2. 赏竹和茶:重阳节是一个赏景的好时机,人们会一起到山中赏竹。
古人云:“重阳起高台,嵩山金花开”。
在登高赏景的同时,还会品尝茶叶。
茶和竹子都有着优雅、清新的特点,二者相得益彰,成为重阳节时最佳的搭配。
四、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竹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在不断传承与创新。
当代艺术家将竹的特点与现代审美进行结合,创作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作品。
其中,竹编艺术成为了竹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竹编作为一种手工艺术,以其韵味独特、造型精美被广泛赞誉。
通过竹编艺术的发展,使竹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五、重阳竹与生态环保除了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竹子在生态环保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竹子是一种绿色植物,具有快速生长、抗污染、吸附有害气体等特点。
关于竹与竹文化的认知与思考
关于竹与竹文化的认知与思考竹,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植物,其枝干修长、叶片繁茂,既有触目惊心的生命力,又有独特的韧性和弹性。
在中国,竹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熟悉的文化符号,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紧密相连。
在此,本文将围绕“关于竹与竹文化的认知与思考”展开讨论。
一、竹的起源地和分布竹是亚洲的一种原始植物,起源于中国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
中国是竹的主要分布地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徽的黄山和浙江的秀水。
此外,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竹林也非常著名,如泰国的曼谷、印度的卡纳塔卡邦、日本的京都等。
二、竹的文化含义在中国文化中,竹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意义。
竹代表了中国的朴素、坚强和气度,是道家和佛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在书法、绘画、诗歌中,人们往往用竹子作为丛林、修竹、树影等意象。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是清雅朴素、意境高远、象征节操的符号,传达了乐观向上、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三、竹文化的深远影响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有一句古话:“道法自然”。
竹子生长的同时具有柔韧、坚硬的特点与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之思想相呼应。
茶道、花道、园林艺术中均以竹子为主要材料,不论在中国传统文化、文艺、建筑等诸多领域,竹文化均有着重要的发展和创新,而它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以浓郁的乡土气息。
总之,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利用的有机融合,是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所在。
它既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人类的绿色生态提供了很多启示。
在新时代,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发扬和创新竹文化,使之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中国的竹文化与竹艺发展
中国的竹文化与竹艺发展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竹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其诗词中,不时描绘竹林清幽和竹笋嫩脆,表现了人们对竹这种天然材料的热爱和赞美。
而在竹艺方面,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掌握了许多制作、利用竹材的技艺,不少品种的竹制品更是成为了中华工艺美术的代表之一。
一、竹文化的历史源流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竹开始渐渐地被人们所认知和使用。
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竹制品的存在,其中以箭、弓、笛等兵器、乐器类制品最为先进。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竹制品的种类逐渐增多,竹编篮子、竹片编织的衣帽鞋袜、竹制食具等就成为了那个时候的生活用品。
在传统的竹编技艺中,以广东潮汕、浙江宁波、江西玉山等地最为有名。
这些地方都有数百年的历史,其传承者从古至今,以技艺传带卫续。
在竹编技艺传承中,家族传承和手艺传承是两大方式。
家族传承常常在某个频繁使用竹编技艺的行业中出现,既保证了技艺传承不断,也使技艺得到相应的市场。
二、竹艺作为国家文化遗产的发展作为中国民间工艺的代表,竹编技艺自古就为各地人民所喜爱。
由于其传承的独特性和市场需求的增长,竹编技艺也日渐成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有些以根雕技艺为主,有些则重在小型雕塑制作,还有些重在家居用品。
都纷纷试图将工艺美术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以适应客户需求、创造新的市场。
在中国现代社会中,竹艺制品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除了传统的竹编琴、竹笛、食具、草席等,现代人们还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如竹立体构造体光影等艺术品。
竹艺作品在城市家庭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家居装饰用品,家具,建筑材料等的用途日益广泛。
三、竹艺的未来展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竹文化和竹艺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显着的一点便是竹材资源的不足。
由于种植、保护、利用竹林的科学技术还没有达到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竹材市场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和行业标准。
此外,在全球市场中,中国的竹艺制品的产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当今的需求,竹制品的竞争力有待于更加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与竹文化
竹是原产于中国的植物,品种繁多,茎为木质,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喜爱。
自商周起,竹便开始被人们利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也为中国古今文人墨客吟咏、喜爱。
从竹子在汉族传统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竹子与中国诗歌书画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及竹子与汉族劳动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中不难看出,中国不愧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很多文人都是以竹做题、作喻。
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了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基本介绍
竹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
记载有70余属,1千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
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
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
竹的地上茎木质而中空(我们称为竹杆),它是从竹的地下茎成簇状生出来的。
成熟的竹生出水平的枝,叶片为剑形,有叶柄,幼株的叶直接从茎上生出。
大多数种类仅在生长12至120年后才开花结籽。
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
竹的地下茎是横着生长的,中间稍空,也有节并且多而密,在节上长着许多须根和芽。
一些芽发育成为竹笋钻出地面长成竹子,另一些些芽并不长出地面,而是横着生长,发育成新的地下茎。
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长。
嫩的竹鞭和竹笋可以食用。
竹子是一种速生型草本植物,其竹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
竹子是常绿浅根性植物,对水热条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热分布支配着竹子的地理分布。
东南亚位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又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汇集的影晌,雨里充沛,热里稳定,是竹子生长理想的生态环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
目前全世界竹林面权约2,200万hm2。
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为3大竹区,即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有些学者还单列,欧洲、北美引种区。
[2]
竹子对水分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
由丛生、混生竹类地下茎入土较浅,出笋期在夏、秋,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所以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他们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散生竹。
竹的用途
生活用途
由于竹子生长快,近几年为环保考量,有大量家具与纸改用竹子制造。
竹子也可制作工艺品、乐器等。
将竹材用工程化方法,经物理和化学作用制成的竹纤维,被用作纺织品,做成毛巾和衣物等。
将竹材通过烘培,制成竹炭,被用在许多场合,包括去除环境气味,以及特殊风味食品。
竹炭经过粉碎和活化制成的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和净化作用,被用在汽车和家居,以及污水处理等。
竹也常用于搭棚、做为建材及扫帚、桌、椅等日用品。
竹也可以
编制箩筐、背篓、菜篮、席子等一般农村多见。
竹子现在已广泛应用到家纺、袜子、内衣等贴身纺织领域。
医药用途
竹叶主治口疮、目痛、失眠、中风等。
竹沥含有十多种氨基酸、葡萄糖、果糖、蔗糖以及愈伤木酚,甲酚、甲酸、乙酸、苯甲酸等多种化学成分。
药理试验证明,竹沥确实具有镇咳祛痰功效。
竹实的营养成分与水稻、麦、玉米相似,除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之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是一种可开发的药膳资源。
竹茹主治呕吐,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止肺痿,治五痔、妇女胎动。
竹根入药,有清热除烦之功效。
苦竹根主治心肺五脏热毒气。
甘竹根,安胎,止产后烦热。
竹笋营养丰富,它作为药膳资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竹青是去火清凉的中药材。
将新鲜竹片放在火上烘烤得到的汁液被称为竹沥,用于治疗咳嗽和化痰。
竹叶心可治腹泻。
抽取竹叶心食用其白嫩部分,可治疗轻度腹泻。
观赏用途
在庭院中,是不可缺少的点缀假山水榭的植物。
桂林漓江旁广植凤尾竹。
安吉大竹海、蜀南竹海与赣南竹海是中国有名的竹海景观。
有名的观赏竹类型有罗汉竹、琴丝竹、凤尾竹、方竹、棕竹、斗笠竹、巨龙竹等。
竹文化
竹文化是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形态特征总结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其内涵已形成汉民族品格、禀赋和精神象征。
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体现出的是正直;竹长有竹节,却不会止步不前,体现出的是节制与奋进;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体现的是谦虚情怀;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体现出的是质朴;竹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一生只开一次花,死亦无悔,体现出的是奉献;竹的质地坚硬,体现出的是坚强;竹用来做符节,体现出的是操守;竹在古代作书简,留下文字传世,任劳任怨,体现出的是担当。
青青翠竹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面对竹子有感而发,托物言志,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竹子神话、诗歌、书画,形成了中国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咏竹的文人许多。
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曾"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他平生爱竹,可算竹子的好知音;
苏东坡对竹子在一首《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可见竹在文人心中地位;
郑板桥特别喜爱和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也数以百计,丰富多彩,独领风骚。
他在《竹石》图的画眉上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难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高度赞扬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此外,还有司马迁竹“外有节礼,中直虚空。
”白居易“水能性淡是吾友,竹解心虚即吾师”,亦有“竹死不改节,花落有余香。
”薛涛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王禹偁“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
作为“四君子”之一,画竹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具有很高地位。
这不是偶然的,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唐代画竹十分盛行,国画中的墨竹就是唐代创始的。
宋代以后画竹更具成就。
画竹名家层出不穷。
大诗人苏东坡是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的次子苏过是画竹名手,他的至友文与可也是画竹的大家,在画竹方面有高超的技艺。
苏东坡关于"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为千古墨竹画家所趋尚,传统绘画创作所遵循,他的那幅被称为奇作的《墨竹图》,能得"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的绰约风姿。
他的著名文章《文与可画赏笛谷偃竹记》是一篇传颂千古的佳作,文章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各朝代画竹名家各有特色,在绘画实践中形成了各种流派。
他们画竹都十分传神而逼真,因此白居易曾在《画笔歌》中称赞"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清朝画竹也相当兴盛,“扬州八怪”又为画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郑板桥画竹则不但表现了客观对象的天然特征,而且表现了作者的人格、思想和对社会的态度。
他不仅留有许多绝妙的翠竹图,还留下了《题画竹六十九则》。
竹还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竹是制作乐器的重要材料,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基本上是用竹制造的。
竹子,对中国音律的起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自周朝以后,历代使用竹定音律,故此,晋代就有以"丝竹"为音乐的名称,有"丝不如竹"之说,唐代把演奏乐器的艺人称为"竹人"。
可见竹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物质载体。
中国传统乐器如笛、箫、笙、筝、鼓板、京胡、二胡、板胡等皆离不开竹。
从那牛背上的牧童吹响动听的竹笛,苗寨传情的芦笙,到现代流行音乐,都有竹乐器悦耳的演奏。
竹对中国的宗教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代的先民奉竹图腾,视其为图腾崇拜物,把竹作为祭祀的工具和祭品。
道教和佛教出于教义崇奉竹子,追求竹子所构筑的环境。
中国传统竹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华名族精神的长河中留下熠熠生辉的投影。
它也将以倔强的生命力,在实践中与现代文化更好的融合,不断完善,形成与时俱进的充满活力的新时代的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