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2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山相会。据此可填写出陶渊明以悠然自得的心情采菊。结合诗句的意思来想象诗人“采菊”时的情形。示例:他于劳动之余,踱步于屋前的篱笆下,之间朝阳温暖地照在那篱笆前的菊花上,使得它那娇小的花瓣流光溢彩。淡紫的花蕾里,亮晶晶的露水仿佛妙龄少女的泪珠儿,似落非落。他伸手采摘下一朵菊花,抬头望到了那一片南山。

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41.这是一首激荡人心的“战歌”。李贺在诗中描绘了一场_____的战争,赞颂了作战将士________的精神。(均用四字词语回答)

142.你从诗中看到了几种色彩?请写出至少三种。任选连续两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色彩在你脑海中勾勒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案】

141.示例:①悲壮惨烈(惊心动魄等)②英勇无畏(誓死报国等)142.第一问示例:金色、胭脂色、紫红色、黑色、白色、红色等;第二问示例一:读一二句时,我仿佛看到大片黑色的乌云压城,战士们穿着铠甲,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现着金色的光芒(显现出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第二问示例二:读三四句时,我仿佛看到在号角声中,将士们浴血奋战,大块殷红的血迹透过夜里的雾气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浓烈的紫色(让人感受到一种黯然凝重的

气氛)。

【解析】

14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1)结合题意可知,第一个空要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评价李贺所描写的这场战争。这首诗的前三联描写战争双方和战争场面,第四联则写将士们的情感。首联描绘了攻守双方的气势,故可以用“惊心动魄”这个词语;颔联通过“凝夜紫”写出了战争的惨烈,故可以用“悲壮惨烈”这个词语;颈联写将士们偷袭的场面,引用荆轲的典故,营造一种悲壮的氛围,故可以用“慷慨悲凉”这个词语。2)结合“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可知表现的是将士们的视死如归、英勇无畏、誓死报国的精神,故可以用视死如归、英勇无畏、誓死报国等词语。

142.本题考查诗句分析。1)结合“黑云压城城欲摧”可知有黑色,结合“甲光向日金鳞开”可知有金色,结合“塞上燕脂凝夜紫”可知有紫红色、胭脂色,结合“半卷红旗临易水”可知有红色,结合“霜重鼓寒声不起”可知有白色,霜色。2)本题考查诗句翻译,画面描绘。示范一:读一二句,我仿佛看到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黑色和金色交织,给人庄重严肃之感。示范二:读三四句,我仿佛看到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暗紫色的地面在夜色中散发着一股悲伤的气息。示范三:读五六句,我仿佛看到夜色里将士们将红旗半卷,沉默着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红色和白色交织,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143.古诗阅读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以此作题写当时战事,充分体现李贺意象新奇,设色鲜明,想象奇特的特点。

B.首联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

C.颈联中“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精神颓废。

D.尾联化用典故,展现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那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和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

【答案】C

【解析】

【详解】

C.错在“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精神颓废。正确理解是:因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故选C。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44.《雁门太守行》和《使至塞上》内容上都与边塞战争生活相关,前者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战争的惨烈,并借用典故表现士兵________的精神;而后者则侧重记述出使边关途中所见所感,借________和归雁自比,表达出自己的飘零之感。

145.西方油画擅用丰富厚重的色彩描绘画面,中国写意画则用简练的笔法表现意境,有人认为《雁门太守行》更像是西方的油画,而《使至塞上》则是中国的写意画,任选其中一首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答案】

144.为国捐躯征蓬

145.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像西方油画,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构成

了奇特的意境。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燃以“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描绘了悲壮惨烈的战争。

王维的《使至塞上》仅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就勾勒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景色。“直”“圆”两字更是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极具中国写意画的美感。

【解析】

14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为国捐躯的决心。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145.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鳞”金色、“燕脂”胭脂色、“夜紫”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云”黑色、“秋色里”秋色、“玉龙”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使至塞上》中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描写的画面是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时当傍晚,落日低垂在蜿蜒的河面。诗句中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