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历史时期的中国政府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

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

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中国近现代的外交经历了由近代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屈辱,现代的保守封闭到主动开放的振兴,历史证明,只有主动融入世界大潮,才能带来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在当今世界的外交舞台上,日益崛起的中国心态开放,步伐矫健,“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大国的风范和雄姿日益呈现。

近年高考,关于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一直是命题的重点,2008年恰逢新中国对外开放30周年,无疑会在明年的高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知识梳理】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晚清政府(1840-1912)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到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中国要么战败,要么不败而败,一步一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1861年所设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也标志着清朝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面向世界,从传统的理藩政策向近代外交转变。

④《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1905-1925)①1905年,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根本没有得到支持和响应。

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内容;接着在“北上宣言”中,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统一中国。

3.北洋军阀(1912-1928)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争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向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借款,扩充势力,镇压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的标志1、(P7)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1842年鸦片战争签定《南京条约》;(P6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2、(P7)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P81)中国现代史开端的标志: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3、(P8)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P1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

4、(P19)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P22)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的标志:1856取得东征西征胜利,打垮江南江北大营;(P24)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的标志:1856天京变乱;(P26)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1864天京陷落。

5、(P32)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19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

6、(P36)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7、(P59)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年《定国是诏》的颁布;(P60)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1989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8、(P73)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9、(P78)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1911年的武昌起义;(P84)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政府的建立)。

10、(P105)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11(P109)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

12、(P11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13、(P11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192 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P13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1927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P27)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近现代历史时期的中国政府

近现代历史时期的中国政府

近现代历史时期的中国政府【政权顺序版】近代时期【清政府】(古代-1840年-1912年2月12日)(合法政府)国家名称: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皇帝)1820年-1850年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1850年-1861年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1861年-1875年爱新觉罗·载湉(光绪皇帝)1875年-1908年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1908年-1912年2月12日首都:北京国歌:《普天乐》(1880年出现,非官方,代国歌)《李中堂乐》(1896年出现,非官方,代国歌)《颂龙旗》(1906年出现,大清陆军军歌,非官方,代国歌)《巩金瓯》(1911年出现,正式国歌)国旗:三角黄龙旗(1862年出现)黄龙旗(1888年改“黄底蓝龙戏红珠图” 即黄龙旗为国旗)近代时期【太平天国】(1851年1月11日-1864年7月)国号:太平天国中央政府:太平天国政府国家元首:洪秀全(天王)首都:天京(南京)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1911年10月11日-1912年1月1日)国号:中华民国地方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驻地:武昌地方元首:黎元洪(都督)军旗:铁血十八星旗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1913年10月6日)(合法政府)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家元首:孙中山(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袁世凯(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10日-1913年10月6日首都:南京(临时首都),1912年3月迁至北京国歌:《五旗共和歌》(临时国歌)《卿云歌》(1913年出现,临时国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北洋政府】(1913年10月6日-1928年6月3日)(合法政府)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1927年6月18日改为北洋军政府(或安国军政府)国家元首:袁世凯(第一任大总统)1913年10月6日-1916年6月6日【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0年)】黎元洪(大总统)1916年6月6日-1917年7月1日冯国璋(代理大总统)1917年7月12日-1918年10月10日徐世昌(第二任大总统)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1924年)】周自齐(国务总理摄政)1922年6月2日-1922年6月11日黎元洪(大总统)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高凌霨(国务总理摄政)1923年6月13日-1923年10月10日曹锟(第三任大总统)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黄郛(国务总理摄政)1924年11月2日-1924年11月23日【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1928年)】段祺瑞(临时执政)1924年11月23日-1926年4月20日胡惟德颜惠庆杜钖圭顾维钧(国务总理先后摄政)1926年4月20日-1927年6月16日张作霖(陆海大元帅)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临时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1915年出现,正式国歌)《卿云歌》(1919年出现,正式国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12月12日-1916年3月25日)国号:中华帝国中央政府:中华帝国政府国家元首:袁世凯(洪宪皇帝)首都:北京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国旗:五色叉字旗护国运动时期【云南护国军政府】(1915年12月25日-1916年6月)国号:中华民国地方政府:云南护国军政府地方元首:唐继尧(都督)第一次护法运动时期【中华民国军政府】(1917年9月1日-1918年5月4日)国号: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驻地:广州元首: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张勋复辟】(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国号: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首都:北京国歌:《巩金瓯》国旗:黄龙旗第二次护法运动时期【广东军政府】(1921年4月7日-1922年8月)国号:中华民国政府:广东护法军政府元首: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北伐战争时期【广州国民政府】(1923年3月2日- 1926年12月5日)国号:中华民国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1925年7月1日改组为广州国民政府元首:孙中山(大元帅)1923年3月2日-1925年3月12日胡汉民(代理大元帅)1925年3月12日-1925年7月1日汪精卫(主席)1925年7月1日-1926年6月5日谭延闿(代理主席)1926年6月5日-1926年12月5日国歌:《国民革命歌》(1926年出现,非官方)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北伐战争时期【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2月21日-1927年8月25日)国号:中华民国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元首:汪精卫、谭延闿、孙科、徐谦、宋子文五人共同负责(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1949年4月23日)(合法政府)(1928年12月31日取得合法地位)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南京国民政府,1938年-1946年期间改为重庆国民政府元首:胡汉民(国民政府主席)1927年4月-1928年2月谭延闿(国民政府主席)1928年2月-1928年10月蒋介石(国民政府主席)1928年10月-1931年12月林森(国民政府代理主席)1931年12月-1932年1月林森(国民政府主席)1932年1月-1943年8月蒋介石(国民政府代理主席)1943年6月-1943年10月蒋介石(国民政府主席)1943年10月-1948年5月蒋介石(总统)1948年5月-1949年1月李宗仁(代理总统)1949年1月-1949年10月首都:南京,重庆(陪都)国歌:《国民革命歌》(非官方)《中华民国国歌》(即《三民主义歌》)(1937年定为正式国歌)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苏区政府】(1931年11月7日-1937年9月6日)国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5年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国家元首:毛泽东(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主席)首都:瑞金,1935年迁至延安国歌:《国际歌》国旗:红底白色五星,镰刀斧头旗抗日时期【伪满政府】(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国号:(伪)满洲国,1934年改称(伪)满洲帝国中央政府:满洲政府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政府执政,1934年改称康德皇帝)首都:新京(长春)国歌:《满洲国国歌》国旗:黄底“红蓝白黑条”旗闽变时期【中华共和国】(1933年11月22日-1934年1月13日)国号:中华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人民政府)国家元首:李济深(政府主席)首都:福州国旗:上红下蓝,中嵌黄色五角星旗抗日时期【伪蒙政府】(1936年5月12日-1945年)国号:(伪)蒙疆国中央政府:蒙古军政府1937年改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1939年改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1年改为蒙古自治邦国家元首:云端旺楚克(云王)1936年5月12日-1938年3月23日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1938年3月23日-1945年首都:呼和浩特1939年迁至张家口国旗:蓝底“红黄白竖条”旗1937年改为蓝底“红蓝黄白横条”旗1939年改为黄底“蓝中白细条两边均有,红粗条中心”旗抗日时期【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或【伪北京政府】(1937年12月14日-1940年3月30日)国号:(伪)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家元首:王克敏(主席)驻地:北京国旗:中间火把,“和平反共建国”,红黄蓝白黑条“五色旗”抗日时期【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1938年3月28日-1940年3月30日)国号:(伪)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国家元首:梁鸿志(行政院长兼交通部长)驻地: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中间火把,“和平建国”,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抗日时期【伪南京国民政府】(1940年3月30日-1945年8月16日)国号:(伪)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家元首:汪精卫(主席)首都:南京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上方加上三角黄旗“和平反共建国”1943年改为青天白日满地红【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至今)(合法政府)【时间顺序版】【1840-1850年】国家名称: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合法)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皇帝)首都:北京国歌:无国旗:无【1850-1861年】国家名称: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合法)国家元首: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首都:北京国歌:无国旗:无【1861-1875年】国家名称: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合法)国家元首: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首都:北京国歌:无国旗:三角黄龙旗(1862年出现)【其中包括】(1851.1.11-1864.7)国号:太平天国中央政府:太平天国政府(太平天国运动政权)国家元首:洪秀全(天王)首都:天京(南京)【1875年-1908年】国家名称: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合法)国家元首:爱新觉罗·载湉(光绪皇帝)首都:北京国歌:《普天乐》(1880年出现,非官方,代国歌)《李中堂乐》(1896年出现,非官方,代国歌)《颂龙旗》(1906年出现,大清陆军军歌,非官方,代国歌)国旗:三角黄龙旗黄龙旗(1888年改“黄底蓝龙戏红珠图” 即黄龙旗为国旗)【1908年-1912年2月12日】国家名称: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合法)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首都:北京国歌:《颂龙旗》(1906年出现,大清陆军军歌,非官方,代国歌)《巩金瓯》(1911年出现,正式国歌)国旗:黄龙旗【其中包含】(1911.10.11 -1912.1.1)国号:中华民国地方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辛亥革命地方政权)地方元首:黎元洪(都督)军旗:铁血十八星旗【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合法)国家元首:孙中山(临时大总统)首都:南京(临时首都)国歌:《五旗共和歌》(临时国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12年3月10日-1913年10月6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合法)国家元首:袁世凯(临时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五旗共和歌》(临时国歌)《卿云歌》(1913年出现,临时国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13年10月6日-1916年6月6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国家元首:袁世凯(第一任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临时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1915年出现,正式国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其中包含】(1915.12.12 -1916.3.22)国号:中华帝国中央政府:中华帝国政府(袁世凯复辟帝制)国家元首:袁世凯(洪宪皇帝)首都:北京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国旗:五色叉字旗(1915.12.25-1916.6)国号:中华民国地方政府:云南护国军政府(护国运动政权)地方元首:唐继尧(都督)【1916年6月6日-1917年7月1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皖系)国家元首:黎元洪(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其中包含】(1917.7.1 -1917.7.12 )国号: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张勋复辟帝制)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首都:北京国歌:《巩金瓯》国旗:黄龙旗【1917年7月12日-1918年10月10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皖系)国家元首:冯国璋(代理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其中包括】(1917.9.1-1918.5.4)国号: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广州)(第一次护法运动政权)元首: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皖系)国家元首:徐世昌(第二任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卿云歌》(1919年出现,正式国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22年6月2日-1922年6月11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直系)国家元首:周自齐(国务总理摄政)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直系)国家元首:黎元洪(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其中包括】(1921.4.7-1922.8)国号:中华民国政府:广东护法军政府(第二次护法运动政权)元首: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1923年6月13日-1923年10月10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直系)国家元首:高凌霨(国务总理摄政)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23年6月13日-1924年11月2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直系)国家元首:曹锟(第三任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24年11月2日-1924年11月23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直系)国家元首:黄郛(国务总理摄政)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24年11月23日-1926年4月20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奉系)国家元首:段祺瑞(临时执政)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26年4月20日-1927年6月16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奉系)国家元首:胡惟德颜惠庆杜钖圭顾维钧(国务总理先后摄政)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其中包括】(1923.3.2-1925.7.1)国号:中华民国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北伐战争前期政权)元首:孙中山(大元帅)胡汉民(代理大元帅)(1925.7.1-1926.12.5)国号:中华民国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北伐战争政权)元首:汪精卫(主席)谭延闿(代理主席)国歌:《国民革命歌》(1926年出现,非官方)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北洋军政府(或安国军政府)(合法,北洋政府,奉系)国家元首:张作霖(安国军陆海大元帅)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其中包括】(1927.2.21-1927.8.25)国号:中华民国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北伐战争后期政权)元首:汪精卫、谭延闿、孙科、徐谦、宋子文五人共同负责(国民政府常务委员)(1927.4.18 -1928.2)国号:中华民国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战争后期政权)元首:胡汉民(国民政府主席)首都:南京国歌:《国民革命歌》(非官方)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1928.2-1928.10)国号:中华民国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战争后期政权)元首:谭延闿(国民政府主席)首都:南京国歌:《国民革命歌》(非官方)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1928年10 月-1931年12月】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合法)元首:蒋介石(国民政府主席)首都:南京国歌:《国民革命歌》(非官方)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1931年12月-1943年8月】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合法),1938年迁至重庆国民政府(合法)元首:林森(国民政府代理主席,1932年1月起担任国民政府主席)首都:南京,1938年迁至重庆(陪都)国歌:《国民革命歌》(非官方)《中华民国国歌》(即《三民主义歌》)(1937年出现,正式国歌)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其中包括】(1931.11.7-1937.9.6)国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5年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苏维埃政权)国家元首:毛泽东(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主席)首都:瑞金,1935年迁至延安国歌:《国际歌》国旗:红底白色五星,镰刀斧头旗(1933.11.22-1934.1.13)国号:中华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人民政府)(闽变政权)国家元首:李济深(政府主席)首都:福州国旗:上红下蓝,中嵌黄色五角星旗【1943年8月-1948年5月】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重庆国民政府(合法),1946年迁回南京国民政府(合法)元首:蒋介石(国民政府代理主席,1943年10月担任国民政府主席)首都:重庆(陪都),1946年还都,南京国歌:《中华民国国歌》(即《三民主义歌》)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其中包括】(1932.3.1-1945.8.15)国号:(伪)满洲国,1934年改称(伪)满洲帝国中央政府:满洲国政府(伪日政权)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政府执政,1934年改称康德皇帝)首都:新京(长春)国歌:《满洲国国歌》国旗:黄底“红蓝白黑条”旗(1936.5.12-1945)国号:(伪)蒙疆国中央政府:蒙古军政府(伪日政权)1937年改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伪日政权)1939年改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伪日政权)1941年改为蒙古自治邦(伪日政权)国家元首:云端旺楚克(云王),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1938年接任)首都:呼和浩特,1939年迁至张家口国旗:蓝底“红黄白竖条”旗1937年改为蓝底“红蓝黄白横条”旗1939年改为黄底“蓝中白细条两边均有,红粗条中心”旗(1937.12.14-1940.3.30)国号:(伪)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伪日政权)国家元首:王克敏(主席)驻地:北京国旗:中间火把,和平反共建国,红黄蓝白黑条“五色旗”(1938.3.28-1940.3.30)国号:(伪)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伪日政权)国家元首:梁鸿志(行政院长兼交通部长)驻地: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中间火把,和平建国,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40.3.30-1945.8.16)国号:(伪)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伪日政权)国家元首:汪精卫(主席)首都:南京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上方加上三角黄旗“和平反共建国”1943年改为青天白日满地红【1948年5月-1949年4月23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合法)元首:蒋介石(总统),李宗仁(1949年1月任代理总统)首都:《中华民国国歌》(即《三民主义歌》)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1949年10月1日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支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表 现:1949年——1952年
5、 完成改造:
表 现:1956年,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1、 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
历史条件:(阶级、思想、组织、干部基础)
内 容:通过第一个党纲
辛亥革命
3、 黄金时期:
历史条件: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力支持和发展
实业救国潮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抵制日货运动
表 现:1914年——1919年
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相关影响: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4、 恢复发展:
一部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伟大民族,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一部近代史还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它告诉我们:反帝反封建斗争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走既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又要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取得成功。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香港和澳门回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历程:
1、 林则徐、魏源提出“夷长技以制夷”
开始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 洋务派领导洋务运动:
建立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教育制度;建立近代国防;开始近代外交
中国近现代史概述:
划分标准:
⒈以社会性质划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社会主义时期:1949年——今天

中国近现代史教案: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中国近现代史教案: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教学⽬标1.知识⽅⾯: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了解或掌握*失败后的中国政局;“宁汉合流”;国民政府性质;“⼆次北伐”;“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国民党的“训政纲领”;蒋介⽯强化国家机器;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特点;“改订新约运动”。

2.能⼒⽅⾯:(1)通过旧军阀与新军阀、⼀期北伐与⼆期北伐对⽐的教学,培养学⽣概括、⽐较历史知识的能⼒。

(2)通过“训政纲领”和中美关税新约的教学,培养学⽣初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揭⽰其本质的能⼒。

(3)通过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政策的教学,培养学⽣对历史事件进⾏具体分析并作客观评价的能⼒。

3.态度、价值观⽅⾯:(1)通过国民政府的性质、蒋介⽯的*统治、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四⼤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的教学,使学⽣认识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

(2)通过“东北易帜”的教学,使学⽣树⽴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于⼀切的观点,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4.学⽣指导⽅⾯:(1)引导学⽣结合近代前期民族⼯业发展状况考察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业的显著发展,对历史知识进⾏纵向联系,整体把握民族⼯业发展线索。

(2)引导学⽣阅读、理解、分析“训政纲领”、中美关税新约等重要史料,掌握正确处理历史资料的⽅法。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国民政府的性质是重点。

蒋介⽯、汪精卫背叛⾰命后,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性质发⽣根本变化,成为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党和反动政权。

突出这⼀重点,有助于学⽣理解本章引⾔关于*失败后国民阶级关系变化的论述,把握1927年⾄于937年国共对峙这⼀时代特征,加深对国民政府⼀系列反动内外政策的认识。

(2)国民党的“训政纲领”是重点。

“训政”的实⾏,确定了国民党⼀党专政垄断国家政权的政治体制,维护了蒋介⽯的*专制。

这⼀特征,贯穿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始终。

2.难点分析:民族⼯业发展状况是难点。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业经历了⼀个由显著发展到⽇渐萎缩的过程。

由南京总统府历史变迁看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由南京总统府历史变迁看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由南京总统府历史变迁看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近代的中国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究的时期,一个天朝大国,一个世界强国,最终却成为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先进攻的“香馍馍”。

这是一个屈辱的、动荡的、顽强的、拼搏的、探索的时期,是一个不断的失败走向成功的时期。

深究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了解这个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

而南京的那座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见证着中国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见证着中国清末农民起义的政治,见证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下的兴与衰,它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史。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总统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1368年,明太祖推翻元朝以后,在南京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政权。

为了笼络人心,巩固政权,在此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汉王府,用来安置汉王陈友谅之子陈理。

明朝迁都北京后,成祖朱棣封其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在此设汉王府。

(一)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由于宰相胡惟庸谋反,于是为防止宰相权利过大威胁皇权,明太祖废除了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六百馀年的丞相制度,由吏、户、礼、工、刑、兵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每部只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达到相权与皇权的融合,使皇帝独揽大权,皇权得到强化和加强。

在强调集权的同时,为防止属下权利过大,也注重分权和监察,国家的军权、行政权、监察权三权分立,分属不同的部门,相互牵制制衡。

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于皇帝本身,这也是导致繁杂的国事集于皇帝一人的原因。

(二)明成祖朱棣时期明成祖朱棣夺权之后,将都城迁往北京,使行政中心北移。

朱棣为加强自身统治,对于建文时期的的忠臣进行残酷的诛连和屠杀,之后选取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行政机构的空缺。

同时,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

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二、清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盛世时期的清朝政治制度明朝被清朝所灭之后,清王朝把汉王府改建成两江总督衙署,管理江南军政事务。

中国近现代主要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及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主要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及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

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

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

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

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

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21-22版:第3课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创新设计)

21-22版:第3课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创新设计)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1.了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初建共和、北洋军阀时期的政党政治和国民党的《训政纲领》,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在中国近代的尝试2.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苏维埃政权、抗战时期“三三制”政权和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从“唯物史观”角度论证社会主义共和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国旗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纪年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意义 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2)①目的:为防止袁世凯独裁。

②概况:孙中山颁布,临时参议院制定。

③内容⎩⎨⎧a.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b.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限制总统的权力(3)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北洋军阀时期(1)政党政治的尝试①背景⎩⎨⎧a.辛亥革命后,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

存在三种相互抗衡的势力,即旧官僚、立宪派和革命派势力b.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

②表现⎩⎨⎧a.概况: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b.结果: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

(2)袁世凯复辟帝制①镇压二次革命后,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就任正式大总统后,先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

③1915年,接受“劝进”,当上皇帝。

最终被迫取消帝制。

中国近代史之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中国近代史之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诞生﹐它不仅结束 了二百多年的清朝统治﹐也结束了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包括了一部分立 宪派和旧官僚,但它的领导权掌握 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手中。黄兴、王宠惠和蔡元培分别 任陆军、外交和教育总长,宋教仁 任法制局局长,各部次长也均为同 盟会的重要骨干 。1912年3月,南 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效力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资 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精神。
5、实行责任内阁制
三权分 立
性质: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宪法
目的: 试图以民主程序限制专权,保障民国
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 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了人民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成为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 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确立了新的共和 代议制的法律形式。
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的干涉
• 帝国主义在本阶段对中国的侵略,主要体 现在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和扶植新的代理人
• 南北和谈期间,英、美、俄、日、法、德 六国领事向南北双方的代表提出了照会, 要他们“尽速成立和解”,以迫使革命派 交出政权。
• 帝国主义还在政治上拒绝承认以孙中山为 首的革命政权,并在经济上切断了南京临 时政府的财源,使之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
临时政府时期的具体史实 回放
三 思想文化
在思想方面
通过革命的洗礼和临时政府的努力, 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 心,为此后扑灭复辟之火打下了 思想基础
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 法令,如:禁止和废除刑讯、跪 拜、吸食鸦片、缠足、蓄辫等秕 政陋习;制定了保护私人财产和 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采取了改 进教育制度、革新教育内容的措 施;并以新闻言论自由取代封建 时代钳制言论的政策,这都在不 同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中国近代史分期

中国近代史分期

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着,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这种独立发展的进程中断了,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鸦片和廉价的商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并逐步和中国封建统治者勾结,来实现他们独霸中国的目的。

这样,中国便一步步地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从此,中华民族成了一个被压迫的民族。

首先,1840年6月英国以武力侵略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英国侵略军烧杀抢掠,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

鸦片战争刚刚结束,美法两国以武力威胁下,迫使清政府分别和他们签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耗费大量军费,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

此后,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

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还派了两支人马分头北伐和西征。

后来,湘军疯狂反扑,太平军连连失利。

1855年,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大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大平天国军事上取得很大胜利的时候,领导人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内部战争。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7月,湘军冲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了。

太平天国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中国近代史分期

中国近代史分期

中国近代史分期1、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

2、旧民主义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从从鸦片战争至五四爱国运动前),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3、新民主义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从五四爱国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4、具体历史分期:(1)中华民国(1912年1月—1949年)历史分期:1912年1月——1912年3月南京临时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孙中山)1912年3月——1927年4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27年4月——194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蒋介石统治中国)(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分期:1924年1月——1927年4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革命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1927年4月——1936年12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1937年7月——1945年8月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1946年6月——1949年4月人民解放战争时期5、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是中国近代史领域中最早展开学术性讨论的课题之一。

它从1954年提出《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一文后,就有许多同志陆续发表论文,提出了三、四、五、七、八期等不同的主张。

六十年代以来,讨论渐趋于沉寂;直至近年,始重见兴起。

不论是过去或现在,讨论主要集中在分期标准、上下限和划阶段等问题上。

(一)标准问题五十年代对分期标准的讨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l)“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来做划分时期的标志”,而“以三次革命运动高涨来做划分时期的标准”。

中国历史时期的划分

中国历史时期的划分

第一部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一般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史不作为河北省考试范围,应用较少,所以在这里不细分。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也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

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主革命时期按照领导阶级的不同及完成的任务不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注: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

在中国历史中一般指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但领导阶级不仅有资产阶级,还有农民阶级的加入。

(这一概念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性质仍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

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这一时期是指1919-194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实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

5、民族工业的发展
张謇、发展的状况
6、社会生活的变迁
轮船、火车、电报、照相、电影的传入;<申报>、商务印书馆;民国以来习俗的变化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
2、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科举制的废除、京师大学堂
3、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
中国现代史 复习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 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
一、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开国大典的史实、成立的 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深刻内涵)、西藏的和平解放 (2)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 相关史实、最可爱的人、英雄事迹、体会精神
11、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重要成就
文化艺术:建国后;文革后
体育:
12、社会生活 衣、食、住、行、用的变化(改革开放) 就业制度的变化(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 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愿你能够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得知识
(3)土地改革(1950—1952年)
相关史实、法律名称、理解意义 (4)“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年底) 基本任务、成就 (5)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 会议、性质 (6)三大改造(1956年底) 行业、方式、创举、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进入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近代史复习
中国近代史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表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表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表篇一: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时间表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时间表1813年林清起义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39年虎门销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1842年8月年鸦片战争第二阶段1842年8月签定《南京条约》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1851金田起义、武宣东乡称王、永安封王1852年南王、西王先后牺牲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天亩制度》、天平军北伐1855年湖口战役1856年东征成功、全盛时期、天京变乱、英法提出修约、“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1859—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进军苏南、上海近郊、退回苏州1861年辛酉政变、曾国藩被命为四省总督、洋务运动开始1862年清军围攻天京、安庆陷落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一场洋务运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兴起早期维新思想:王韬、郑观应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诞生。

1888年,成立北洋舰队。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1894年7月,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

1894年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7月到9月,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1894年10月到1895年4月,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签定。

台湾保卫战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做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运动。

1895年夏,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中外记闻》。

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制度

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制度

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制度清朝政治制度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以封建专制为特征。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力。

政治权力由皇帝亲自掌握,辅助的官僚机构如内阁、六部等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

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系列改革尝试,旨在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采取了少数民主的政治制度。

国民党领导的政府实行总统制,设立了国会和立宪政府,试图实现民主政治。

中国的政治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变革。

中国成为执政党,实行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

中国颁布了一系列政治文件和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并扩大了工人、农民和青年等社会群体的参与。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现代中国采用了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国家主席、政府总理等职位在政治层面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国政府倡导法治建设,努力加强法治体系建设和法律保障。

政治制度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长期处于封闭和落后状态,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试图推动中国向现代化迈进。

的领导带来了巨变,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面貌。

当前的政治制度为国家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基础,但也面临着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转型和演变,每个时期的制度都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了解政治制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现象。

近现代中国历史分期及阶段性特点

近现代中国历史分期及阶段性特点
一、本时期的历史分期 1、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4、徘徊时期(1976——1978年) 二、阶段性特征 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巩固新生政权、恢复 和发展经济,成功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 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 折前进,极“左”思想不断发展,最终导致十年 “文革”。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今天)
一、本时期的历史分期 1、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 2、改革开放深化时期(1992——今) 二、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开始全面进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近现代中国历史分期及阶段性特点
老万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分期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一、晚清时期(1840——1912)——中华民族的沉轮与希望 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年) ——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的斗争(从旧民主主义革 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 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 中国现代史(1949-现在) 四、向社会主义过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探索时期( 1949——1978)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今天)
一、晚清时期(1840——1912) ——中华民族的沉沦与希望
一、本时期的历史分期 1、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鸦片战争时期。时间 为1840——1860年。 2、现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时期。时间为 1861——1894年 3、现代化的深入——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时期。时 间为1895——1912年 二、本时期阶段特征 农耕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变

中国近代现代史pdf

中国近代现代史pdf

中国近代现代史pdf中国近代现代史是指从18世纪中后期到扩大改革开放时期正式开始的那一段历史时期,内容包括:一、清政府统治时期: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中国封建时代开启近代化进程的一次明智的探索,也是一次百年努力的抗拒、封锁和抵抗外来势力的抗衡行动。

2、太平天国运动:由浙江同德县人朱自清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社会政治动荡时期实施的一次叛乱性的政治运动,朱自清声称要推翻满清政府,而把他自己的政权建立在中国。

3、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清朝与英法两国的一场战争,于1840年至1842年间发生。

英法两国以开放中国港口、大量贸易以及国家财政等名义,以战争将中国强制在《马关条约》当中签订了几项让中国不得不承认的条款。

二、晚清变革时期:1、辛丑军变:“辛丑变”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变革运动,也是清朝统治结束的开端。

1898年1月1日,由慈禧太后发动的南京浴血变乱,使无能的爱新觉罗·阿骨打在位置上的清朝朝廷越来越多地失去控制。

2、洋务运动:康有为以引进外国思想和技术作为拯救清朝垮台的救国方案,而大力发动了洋务运动,并大力反对旧势力,为促进中国近代化开了先河。

3、光绪政务改革:清末光绪年间,康有为(何香凝等)领导的“光绪政务改革运动”,是近代化运动中的一次重要的改革尝试,它的目的是建立新的的政府机构,采取总结先进外国思想和经验的改革措施。

三、民国时期:1、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政治运动,它的出发点是要推翻满清封建体制,同时打破中国封建传统政治思想,开始新的民主文明实践。

2、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1921 年 7 月 1 日,是在五四运动背景下创立的現代中國政治體制而完成的。

它采取了漢奸及主義政治,運用當时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融入自身的歷史和文化特色而形成新的社會體制。

3、蒋介石时代:蒋介石在1926年到1928年间,以军事力量主导中国的政治,并在1927年成立朱德主政的“平型关政变”,取代中国国民党。

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

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

1.戊戌变法――中国民主化的首次尝试戊戌变法是洋务运动的延续和发展。

甲午战败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人士:强国的根本在先进的制度。

要救国必须抛弃片面的经济改革模式,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

有鉴于此,甲午战败之后,中国先进人士掀起了一场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的领袖是光绪皇帝。

重要推动力量是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知识分子维新派。

他们接受了民主的观念和价值,严厉批判专制制度,以激昂的姿态力倡走明治维新之路,实现中国的“全变”、“速变”。

维新派从“中国风气未开”的国情出发,创办报刊,建立学会,传播民主自由思想,团结民主力量,为戊戌变法扩大了社会基础。

他们的言行,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抗战胜利后,国共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达成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各党派平等合法等共识。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向全国宣告变法。

戊戌变法的最终目标是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它是秦汉以来中国两千年专制史上第一次自上而下的体制创新活动,可谓“系中国数千年政治之变”。

戊戌变法是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推动中国进入世界现代化行列的首次实践。

2.中华民国――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建立辛亥革命高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旗帜,结束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民主社会的开端,其民主程度虽比不上今天的台湾,但却是20世纪中国最民主的时期。

北京政府时期,公民所享有了较为充分的结社自由。

至1913年底仅政治类的党团就达312个。

言论自由得到一定保障。

公民可以自由发表政见,报纸可以刊登抨击政府的文章。

北洋军阀混战”是事实,应予否定,但其次数和规模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可比性。

事实上,倒是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民主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全面发展。

在经济方面,几乎所有近代史著都承认,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封建君主专制(袁世凯独揽大权,恢复帝制)——责任内阁制——封建军阀制度4.联省自治运动――中国联邦主义的实践联省自治运动,是中国志士仁人依据大国实行民主的普世性原则在中国进行的联邦主义实践。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课程编号:0223327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后续课程: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总学分:2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明确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不同政权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质、相会关系和区别。

这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导言(2学时)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二、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中的几个共同性问题三、参考论文和书目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第一章晚清政治制度(6学时)第一节近代以前清朝的政治制度清朝与中国其它封建朝代一样,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所有的行政、立法、司法的最高权力都在皇帝本人,皇帝实行世袭制。

(一)清朝的主要中央国家机构内三院、内阁、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南书房行走、军机处、宗人府和内务府。

(二)清朝的地方政权机关省——巡抚——从二品道——道台——正四品府——知府——从四品县——知县——七品第二节1840年后清朝国家机关的变化五口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税务司署、同文馆。

第三节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清末新政时设立的机构: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财政处。

预备立宪时《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中央资政院和各地咨议局的设立,皇族内阁的成立和破产。

本章重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难点:六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议局、资政院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第二章太平天国政治制度(2学时)第一节太平天国革命的兴起和政治制度的建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南京,天京事变,政权覆灭。

第二节太平天国中央和地方职官制度和乡官制度天王是太平天国元首和最高领导,下设王、侯爵位,设军师、丞相、检点、指挥等职官。

中国近现代史梳理

中国近现代史梳理

中国近现代史梳理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变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段历史时期中,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革命和社会变革,形成了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

其中,鸦片战争和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开始。

随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相继发生,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但由于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国家政治不稳定,发生了北洋政府、国共两党等政治实体的出现。

此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社会运动也在中国兴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

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事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变。

近现代史梳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和变革,是我们认识和了解现代中国的必备知识。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7年6月18日改为北洋军政府(或安国军政府)
国家元首:
袁世凯(第一任大总统)1913年10月6日-1916年6月6日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0年)】
黎元洪(大总统)1916年6月6日-1917年7月1日
冯国璋(代理大总统)1917年7月12日-1918年10月10日
徐世昌(第二任大总统)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
国家名称:大清帝国
中央政府:清政府(合法)
国家元首: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
首都:北京
国歌:无
国旗:无
【1861-1875年】
国家名称:大清帝国
中央政府:清政府(合法)
国家元首: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
首都:北京
国歌:无
国旗:三角黄龙旗(1862年出现)
【其中包括】
(1851.1.11-1864.7)
林森(国民政府主席)1932年1月-1943年8月
蒋介石(国民政府代理主席)1943年6月-1943年10月
蒋介石(国民政府主席)1943年10月-1948年5月
蒋介石(总统)1948年5月-1949年1月
李宗仁(代理总统)1949年1月-1949年10月
首都:南京,重庆(陪都)
国歌:《国民革命歌》(非官方)
《巩金瓯》(1911年出现,正式国歌)
国旗:黄龙旗
【其中包含】
(1911.10.11 -1912.1.1)
国号:中华民国
地方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辛亥革命地方政权)
地方元首:黎元洪(都督)
军旗:铁血十八星旗
【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国家名称:中华民国
《卿云歌》(1919年出现,正式国歌)
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12月12日-1916年3月25日)
国号:中华帝国
中央政府:中华帝国政府
国家元首:袁世凯(洪宪皇帝)
首都:北京
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
国旗:五色叉字旗
护国运动时期【云南护国军政府】
(1915年12月25日-1916年6月)
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
首都:北京
国歌:《巩金瓯》
国旗:黄龙旗
第二次护法运动时期【广东军政府】
(1921年4月7日-1922年8月)
国号:中华民国
政府:广东护法军政府
元首:孙中山(非常大总统)
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
北伐战争时期【广州国民政府】
(1923年3月2日- 1926年12月5日)
国号:中华民国
【其中包含】
(1915.12.12 -1916.3.22)
国号:中华帝国
中央政府:中华帝国政府(袁世凯复辟帝制)
国家元首:袁世凯(洪宪皇帝)
首都:北京
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
国旗:五色叉字旗
(1915.12.25-1916.6)
国号:中华民国
地方政府:云南护国军政府(护国运动政权)
地方元首:唐继尧(都督)
《中华民国国歌》(即《三民主义歌》)(1937年定为正式国歌)
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
【苏区政府】
(1931年11月7日-1937年9月6日)
国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5年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中央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
国家元首:毛泽东(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主席)
首都:瑞金,1935年迁至延安
爱新觉罗·载湉(光绪皇帝)1875年-1908年
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1908年-1912年2月12日
首都:北京
国歌:《普天乐》(1880年出现,非官方,代国歌)
《李中堂乐》(1896年出现,非官方,代国歌)
《颂龙旗》(1906年出现,大清陆军军歌,非官方,代国歌)
《巩金瓯》(1911年出现,正式国歌)
闽变时期【中华共和国】
(1933年11月22日-1934年1月13日)
国号:中华共和国
中央政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人民政府)
国家元首:李济深(政府主席)
首都:福州
国旗:上红下蓝,中嵌黄色五角星旗
抗日时期【伪蒙政府】
(1936年5月12日-1945年)
国号:(伪)蒙疆国
中央政府:蒙古军政府
1937年改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
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合法)
国家元首: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首都:南京(临时首都)
国歌:《五旗共和歌》(临时国歌)
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
【1912年3月10日-1913年10月6日】
国家名称:中华民国
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合法)
国家元首:袁世凯(临时大总统)
首都:北京
国歌:《五旗共和歌》(临时国歌)
首都:南京
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上方加上三角黄旗“和平反共建国”
1943年改为青天白日满地红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至今)(合法政府)
【时间顺序版】
【1840-1850年】
国家名称:大清帝国
中央政府:清政府(合法)
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皇帝)
首都:北京
国歌:无
国旗:无
【1850-1861年】
国号:中华民国
地方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驻地:武昌
地方元首:黎元洪(都督)
军旗:铁血十八星旗
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1月1日-1913年10月6日)(合法政府)
国家名称:中华民国
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国家元首: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国号:中华民国
地方政府:云南护国军政府
地方元首:唐继尧(都督)
第一次护法运动时期【中华民国军政府】
(1917年9月1日-1918年5月4日)
国号:中华民国
中央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
驻地:广州
元首: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
【张勋复辟】
(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
国号:大清帝国
中央政府:清政府
国旗:三角黄龙旗(1862年出现)
黄龙旗(1888年改“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黄龙旗为国旗)
近代时期【太平天国】
(1851年1月11日-1864年7月)
国号:太平天国
中央政府:太平天国政府
国家元首:洪秀全(天王)
首都:天京(南京)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
(1911年10月11日-1912年1月1日)
1939年改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1941年改为蒙古自治邦
国家元首:
云端旺楚克(云王)1936年5月12日-1938年3月23日
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1938年3月23日-1945年
首都:呼和浩特
1939年迁至张家口
国旗:蓝底“红黄白竖条”旗
1937年改为蓝底“红蓝黄白横条”旗
1939年改为黄底“蓝中白细条两边均有,红粗条中心”旗
【1916年6月6日-1917年7月1日】
国家名称:中华民国
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皖系)
国家元首:黎元洪(大总统)
首都:北京
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
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
【其中包含】
(1917.7.1 -1917.7.12)
国号:大清帝国
中央政府:清政府(张勋复辟帝制)
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
国歌:《国际歌》
国旗:红底白色五星,镰刀斧头旗
抗日时期【伪满政府】
(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
国号:(伪)满洲国,1934年改称(伪)满洲帝国
中央政府:满洲政府
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政府执政,1934年改称康德皇帝)
首都:新京(长春)
国歌:《满洲国国歌》
国旗:黄底“红蓝白黑条”旗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1928年)】
段祺瑞(临时执政)1924年11月23日-1926年4月20日
胡惟德颜惠庆杜钖圭顾维钧(国务总理先后摄政)1926年4月20日-1927年6月16日
张作霖(陆海大元帅)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
首都:北京
国歌:《卿云歌》(临时国歌)
《中华雄立宇宙间》(1915年出现,正式国歌)
袁世凯(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10日-1913年10月6日
首都:南京(临时首都),1912年3月迁至北京
国歌:《五旗共和歌》(临时国歌)
《卿云歌》(1913年出现,临时国歌)
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
【北洋政府】
(1913年10月6日-1928年6月3日)(合法政府)
国家名称:中华民国
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
近现代历史时期的中国政府
任民
【政权顺序版】
近代时期【清政府】
(古代-1840年-1912年2月12日)(合法政府)
国家名称:大清帝国
中央政府:清政府
国家元首:
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皇帝)1820年-1850年
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1850年-1861年
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1861年-1875年
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广州)(第一次护法运动政权)
元首: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
【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
国家名称:中华民国
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皖系)
国家元首:徐世昌(第二任大总统)
首都:北京
《颂龙旗》(1906年出现,大清陆军军歌,非官方,代国歌)
国旗:三角黄龙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