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分类教学实施计划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分层分类教学实施方案

颍上县江店孜镇培蕾小学吕学安

开展分层分类教学的目的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力求做到: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学习过程是由各层次构成的,用低层次方法组织的活动就成为高层次的分析对象;低层次的计算内容成为高层次的题材,低层次的目标是高层次目标的基础。学生的差异表现在不同的层面。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每位学生的学习尽可能提供有效服务。如教学目标层次化策略就是依据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参与面与参与度。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即:

1、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小数位数,会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2、了解近似数时保留到某位所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后,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第1与第2目标是全体学生要实现的目标,第3目标是学有余力者要完成的目标,又是中等生通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目标。三层目标既有基本要求又有提高要求,分别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弹性化

在实际教学中,总存在着一些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也存在一些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困生,还有大多数学习能力与基础知识一般的中等生。这三种学生在学习上是不同步的。而我们的数学教学,教师总是统一要求,让学生”齐步走”。这样做往往只能面向中间而无暇顾及两头。这种教学上的”一刀切”造成了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局面。打破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是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弹性”处理。即对学困生,课本上的选学内容、选作题和思考题一概不要求他们学习,而只学习最基本的内容,确保”吃得了”、”能消化”,力争达到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对于优等生则要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知识面,加大知识的难度,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思维能力。现行小学数学课本编入的选学内容,选做题和思考题,就是为优等生提供的学习内容,应充分利用。如果优等生仍学有余力,则可再加大难度,可设计一些开放性与实践性习题、或者设计难度较大智力题。让优等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教学要求多样化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学生进行练习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学困生反应迟钝,解题速度慢,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题做完。而优等生则反应灵敏,解题速度快,完成之后无事可干,浪费了不少学习时间。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实际,对学困生只提出一般要求,用一种基本的方法解答可以了,只要求完成必做题。而对于优等生则要求能用多种方法解答的,尽量要用多种方法,还要求找出最佳方法。另外,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让全体学生操作学具。我们认为:学生操作学具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学习起点低,理解能力差的学困生,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有难度,借助操作学具来帮助理解确有必要;而理解能力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不是很困难甚至已经理解的优等生,就没有操作学具的必要,可让其在想象中思考得出结果,思

考解题思路与方法,寻找不同解决方法,这样更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其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互动化

”学校必须是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地倾诉和倾听”。教学就是交往,没有交往,教和学都变得不可能。《新课程标准》指出:”当今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过程。”

1、生生互动。生生交流主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讨论、争辩、交流、启迪思维,激发灵感。在交往互动过程中,优等生可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而交流互动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师生互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学生交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与解疑,或者汇报学生小组交流情况,教师应针对学生互动学习情况,挖掘生生互动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从而使学生能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在师生交往过程师生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潜能的开发,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是一种分享,这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五、教学方法灵活化

对于教学方法,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即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对优等生与中等生是以自学、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完成每节课所规定的任务。对学困生是以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启发诱导,必要的讲解,学习新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前者是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指导时采取引导着走,放开走的方法。后者则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指导时可采取领着走,扶着走的办法。从而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贯穿课堂始终。另外,课堂提问,对属于基础知识性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可让学困生或中等生回答,让他们通过努力得到提高,达到基本要求;对于难度比较大,比较抽象的问题则要求优等生来回答,让他们得到充分发展。

六、教学组织分组化

分组学习是每个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进行合作、交往形成互助分享的”学习场”。分组学习一般采用同质编组或异质编两种方式。可依据学习内容和阶段学习情况的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个性特点。组织操作能力以及课型情况等进行编组。同质编组就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把少数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组合为”直接辅导、互助学习小组”。其余学生自愿组合成若干个”间接引导、自主学习小组”,同质编组有利于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异质编组就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利于开展帮教活动。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异质分组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优势和不足,人的智能、人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已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小组学习成效,也为每个成员发挥潜能提供平台。在分组学习时,教师应尽量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被安排在个人与小组共同交流互动的位置上,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小组学习真正发挥作用。

三、分层教学的主要内容

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1、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