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建高考满分作文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意角度

应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人生要具有忧患意识
不要刻意改变自然,人类与自然应
该和睦共融
于逆境处捡拾一地馨香

古希腊圣哲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个人的
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诚哉斯言,人生,就如同
颠簸于穷山恶水之境的一段非凡旅程,有时要经 历深渊,有时需涉过险滩,但终须归寂于一颗敢 于同逆境搏斗的心。就像白淑贤说的“架桥之 论”,她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份对生命的挚
2014*福建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70 分)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 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 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 论文或记叙文。
真题解读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共出现了三个喻体: “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空谷” 指空旷幽深的山谷,看到这个词,我们最容易想到的 词语有两个:“空谷足音”和“空谷幽兰”。“空谷 足音”指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 音信、言论或事物;“空谷幽兰”指山谷中优美的兰 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悬崖峭 壁”很显然是一种绝境,代表着悲观;“栈道桥梁” 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代表着乐观。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那人间的四月 天。” 林徽因,一位走在人间四月天的才女,纵 使斗转星移,流逝的时光之水也无法冲走她的绝 世风华,反而像那醇香美酒,时间愈久愈迷人, 愈耐人寻味。上世纪三十年代,她不顾重病缠身, 奔走于穷乡僻壤、荒山野岭之间,在荒寺古庙、 危梁陡拱中考察研究中国古建筑。即使命运向她 发出狰狞的冷笑,她依旧用泠泠清音对生活说: “我认定生活本身就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体 验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近于神话理 想的快活。”林徽因用乐观的笑音点亮的四面暖 风,于逆境处翩然起舞,与灵魂缱绻共舞。
爱与热忱,姣姣如经云之碧月,飘飘若流风之茜
雪,尽拾一地乐观淡然之馨香。
wenku.baidu.com

“即使踏着荆棘,也不觉悲苦:即使有泪可落, 亦不是悲凉。” 沈从文,你这位举世闻名的大文 豪,谁能想到文革遭批斗时,竟能在如此恶劣的 环境下,用那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写下“荷花真 美”。当郭沫若质疑你的文学才华,你淡然地付 诸一笑,而后扬鞭东指,在别人的呶呶不休中, 抵达登高望远的成功彼岸。走在生命的雨季中, 你波澜不惊,笑看朗月照花;坠入人生的低谷, 你步履从容,清吟一世风华。你用乐观淡然的画 笔描绘出一幅锦绣遍地的人生画卷,于逆境处拾 得一地馨香。
真情流淌,拨动心弦
融于每则材料之中的观点流淌着考生强烈的主 观感情,因而读来令人感叹。特别是最后一段,考 生给情感的升华专门安排了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既 达到了抒情效果,又提高了主题品味。
th e e n d *.*

语言优美,文采飞扬
文章从头到尾多次运用引用,既是道理论据,也 是作者文采的体现,“一地馨香”“锦绣遍地的人 生画卷”的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身处逆境依然不 屈奋斗,终会有所成就。
佳作点评

布局精巧,结构严谨
作者围绕“于逆境处捡拾一地馨香”这一中心精 心选材布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选 用沈从文、林徽因、孙中山的事例,采用“语言+事 例”的形式构成段落排比,增强了文章说理的气势, 也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真题解读

顺着正常的思维立意,可以着眼于积极与消极这 两种人生态度,不同的心态会使人采取不同的行动, 从而使人生呈现不同的结果。可以着眼于审美的精 神世界,看“谷”是“谷”的是现实主义者、看 “谷”不是“谷”的是理想主义者、专门欣赏“谷” 的是浪漫主义者,这样的立意就比较富有理性的思 辨色彩了,立意也会更胜一筹。当然,还可以综合 起来立意,生命的形态是如此丰富,社会文化是何 其多元,我们应该具有宽广的包容精神。


“物不经风霜则生意不固,人不经苦难则 德慧不成”,乘一叶载满乐观与从容的扁舟, 于苦海中乘风破浪,待到云淡风轻、天朗月明 时,尽拾一地馨香。
佳作点评

材料翔实,说服力强
文中有文学大师沈从文、林徽因,也有革命领袖 孙中山,还有古代将士韩信,一代才子苏轼,高僧 弘一法师,从不同角度证明了文章的观点。

“虽海枯石烂,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 可以为失败而灰心,也不可以为困难而却步。” 孙中山,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三民主义 的倡导者,在风雨如磐的封建统治时代,首举彻 底反封建的旗帜,以坚忍不拔之毅力,救中国于 水火之中,即使在内外交困之中,也未曾轻言放 弃,历经艰难困苦,终于玉汝于成。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 韩信,受胯下之辱,依旧如雪底苍松,耐得严寒, 宛若羽化之仙;苏轼,遭受“乌台诗案”,仍草 履一双,清风自在,烟雨任平生;弘一法师,受 “唾弃之辱”,仍淡定从容,有光风霁月,宠辱 偕忘的傲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