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王小明,男,15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在家里是独生子,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够考上重点高中,将来有个好的发展。

但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王小明就出现了厌学的情况,经常逃课,成绩一落千丈。

父母对他进行了各种严厉的惩罚和奖励,但效果甚微。

二、心理分析1. 父母期望过高王小明的父母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他能够成为家庭的骄傲。

这种期望使得王小明在学习上感到压力巨大,他觉得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因此产生了对学习的厌恶心理。

2.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王小明的父母在面对他的学习问题时,采取了严厉的惩罚和奖励方式,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让王小明感到压力更大,导致他变得越来越消极。

他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支持。

3. 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王小明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对学习缺乏激情和兴趣,这导致他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并且对学校、老师、学习内容产生了抵触心理。

4. 自尊心受到挫折在学习成绩下滑的过程中,王小明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无法面对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质疑。

三、心理干预方案针对王小明的家庭教育方式,需要引导父母采取更加开放、理解和支持的教育方式,不再过分强调成绩和期望,而是更加注重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怀和理解。

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倾听他内心的苦闷和压力,帮助他走出心理问题。

2. 建立个人学习动力需要帮助王小明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可以让他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或者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也要逐步建立学习目标和规划,引导他自觉地去学习,逐渐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3. 增强自尊心在处理与王小明的学习问题时,应当尊重他的选择和决定,帮助他建立积极健康的自尊心。

教育者可以通过一些肯定鼓励的方式,给予他学习上的支持和关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树立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

小学生厌学情绪个案分析及心理问题干预对策

小学生厌学情绪个案分析及心理问题干预对策

小学生厌学情绪个案分析及心理问题干预对策我担任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张凯是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每堂英语课,我都要提醒他几次。

自然,没少挨批评。

家长方面也很重视。

可是,他还是老样子。

一堂课上要溜几回神,等到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知识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厌学原因分析:一、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倾向是什么,对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去学习的指示器。

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为:1、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由于父母的放任自流和过分溺爱,导致该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把不良的生活习惯(自己该做的小事不做)带到学习中来(自己该完成的作业不完成),久而久之,学习自然跟不上了,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愿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

2、要求过严或态度粗暴对孩子严格要求固然重要,但过分地严格特别是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孩子,非但达不到要求,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完全是因父母的过分期望和粗暴的惩罚手段引起的。

孩子考试考得不错了,父母还不满意,课内学习和课外作业本来就够紧张的,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要被责骂,受皮肉之苦,结果使孩子疲于奔命,以致造成严重的身心疲劳,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还存在中这样传统的棍棒式教育,孩子怎么会视学习为乐事呢?3、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

在这样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时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小明是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成绩一直很好,但最近却变得厌学了。

每天放学回家后,他总是不想写作业,也不愿意复习课文和做练习题。

他的父母非常担心,因此决定找心理辅导师帮助他。

在与小明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小明有些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我询问他是否有什么困扰或压力,他坦率地告诉我他觉得学习太枯燥乏味了,觉得自己没有兴趣和动力去学习。

首先,我告诉小明学习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也可以有趣的学习方法。

我鼓励他试着找到学习中的乐趣,例如通过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跟同学一起学习等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

其次,我与小明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帮助他更好地组织自己的学习时间。

我们分析了他每天的学习任务,并安排了适当的休息时间,以避免他感到过于压抑和沮丧。

接下来,我鼓励小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帮助他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感。

我提议他主动向老师提问,表达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疑惑或者思考,这也能增强他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最后,我和小明的父母一起进行了沟通,告诉他们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对于他克服厌学心理非常重要。

我建议他们与小明一起制定一些奖励机制,例如完成作业后可以得到一些小奖励,这样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激励他继续努力学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恢复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他开始主动完成作业和复习课文,也变得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小明父母对他的变化非常高兴,他们感谢心理辅导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适当的心理辅导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厌学的心理问题。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理解,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支持,可以帮助他们重拾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记录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记录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记录资料分享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阜阳市北城小学:郭必清姓名:赵思杰性别:男年龄:11岁成绩:在班内是后进生(头脑聪明)爱好:对各种小玩意儿特别感兴趣,甚至在课堂上一玩起来就爱不释手。

家庭成员:爷爷、奶奶在家,父母做小生意。

学情分析:他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思想不集中,小动作不断,各科老师没办法。

他自己也懊悔、就是改不掉这个毛病。

经常丢三落四不带书本和作业,不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只有老师和家长盯着才勉强动笔。

对学习虽无兴趣,平时卫生劳动都特积极,不管多脏多累的活儿他都乐意干,曾向班主任推荐自己担任班级劳动委员。

一、促膝交心开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法让他接受我,注意到他爱劳动的一面,我们的第一次接触就是从这儿开始:我问他:“你劳动这么勤快又有条理是跟谁学的?”他的回答令我出乎意料:“平时观察奶奶学来的。

”“啊!你很细心嘛!”“你怎么会想到去观察奶奶劳动?”“我们家活儿都是奶奶一个人干的。

有时我也干一点。

”“你还很懂事嘛!”他第一次用惊讶的双眼观察我。

“你奶奶一定很喜欢你吧!”“嗯。

”“一学就会,你挺聪明的!”“我爷爷也这么说。

可是爸爸妈妈总是说我没脑子。

”“那你自己怎么看自己?”“我有时聪明,有时笨。

反正一跟学习占边我就特别笨。

”“怎么会呢?”“我一碰到书就会反应很慢。

”“不,其实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再一次用惊奇的眼睛看我。

在我再次肯定后,他放松地跟我聊了起来……二、分析成因:通过多方了解班主任及本人,赵思杰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不好,很大程度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一是父母的打骂,父母只顾挣钱,对他缺乏关爱;二是个别教师滥用惩罚,观念不当;三是祖父母溺爱;导致他学风懒散,缺乏学习动机,还有来自于他自身的自制的能力的缺失。

三、行为矫正针对赵思杰的问题,我和班主任老师特意进行了一次家访,与他的父母和祖父母进行了沟通,告诉他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孩子的学习和人格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要多注意孩子的感受,不能一味地打骂,还要与孩子多交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良好的家庭环境。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江苏省泰兴市天星小学曾宏摘要:新课改虽然已经进行了好多年,但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家长传统的教育子女的观念,导致现在中小学生中出现不少带有厌学情绪的学生。

他们对家长,对社会,对学校老师不满,用不听课,不做作业甚至逃学与之对抗。

究其原因,不外乎其内在原因是动机缺失,学习习惯不当。

外在原因不外乎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本文是从:“1.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治理厌学的内动力。

2.树立新型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治理厌学的启动力。

3.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治理厌学的助动力。

4.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治理厌学的支撑力5.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治理厌学的凝聚力。

”等五个方面入手,把爱护和尊重洒向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使每一个孩子都乐学,愿学。

关键词:厌学首先让我们从读一则案例开始:小D:女,今年十岁,为我班三年级学生。

3岁时随父母去附件打工,在外读了2年幼儿园。

期间父母经常因琐事吵架,孩子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一至三年级在我市上学,跟着爷爷奶奶,父母继续在上海打工。

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爷爷奶奶目不识丁,无法关心孩子的学习,因此孩子的学习在家基本上就是无人管理,孩子在家自由散漫,为以后厌学烙下了病根。

于是从一年级开始经常出现不做作业的现象,老师偶尔也会请家长到校,但效果不大。

由于家长和老师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2011年3月24日这一天开始不来上学了,记得那天早上是被他的爸爸和奶奶绑来的,问她为什么不来上学,说有同学笑她头上有味道,有的同学排队做操时不让她好好站队,总把他挤到队伍外面去。

经我和她促膝谈心留下在校上课。

4月1日早上,她爸爸又打来电话,说又不来上学了,我就去他家,到他家后,他跟我打招呼,还拿牛奶给我喝,就是谈到上学时,整个人就变了,随手关上房间的门,并将门反锁。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享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享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享心理辅导是帮助人们解决情感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工具,而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案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几个小学生厌学的案例,并探讨他们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心理辅导来帮助他们重新燃起对学习的兴趣。

一、小节1. 案例一:小明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名叫小明(化名)的小学生。

他曾经在学习上非常积极主动,但突然间开始出现了对学校和功课的极度厌恶情绪。

在与他进行深入访谈后,我发现了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2. 学习环境不佳通过与小明交流,我了解到他所在班级里存在严重的班级纷争和同龄孩子之间的攀比竞争。

这种不友好的环境使得小明感到无法专注于学习,产生了对于上学和功课的抵触情绪。

3. 缺乏自信心另外,在进一步调查中,我发现小明缺乏自信心。

他害怕在同伴面前被嘲笑或者失败,在学习时更容易感到焦虑和压力。

二、小节1. 解决方案一:改善学习环境为了帮助小明摆脱对学习的厌恶情绪,我首先建议他寻求改善班级环境的方法。

我鼓励他与老师和同班同学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我还建议他找到可以信任的朋友或者加入兴趣小组,扩展自己的交际圈子,并培养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2. 解决方案二:提升自信心在提高自信心方面,我使用了一些肯定性的训练和认知重建技巧。

例如,我鼓励小明记录下自己取得进步的事情,并且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也指导他正面思考挫折与失败,并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

通过这些方法,小明逐渐恢复了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三、小节1. 案例二:小红除了小明之外,我还想分享一个名叫小红(化名)的案例。

她是一个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兴趣和动力。

经过与她的深入交流,我得出了一些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2. 学业压力过大小红家庭对于成绩的要求非常严格,而适度的竞争压力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但是过度的压力则会让小红感到沮丧和无望,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3. 学习方式不当此外,我还观察到小红在学习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小学生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

小学生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

小学生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小学生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我班有名女生叫赫文辉,9岁才上一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

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

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

父母是小商贩,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平时住在奶奶那里。

奶奶没有文化,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因为他的奶奶说话根本不听。

由于讨厌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

针对这一情况,我专门作了研究。

二、原因分析她的心理问题是从家庭成员对她的过分满足、迁就和教育误导开始的。

爷爷、奶奶的话对她影响很大:反正学不到什么,不去就不去吧。

父母由于忙于生意,对她不闻不问,所以她经常性的找借口这疼,那伤,奶奶就让她不上学,任由她在家不到学校。

造成她和其他学生格格不入,不合群,一到学校就感到孤独,害怕,产生害怕学习的焦虑性格。

三、个案处理1、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指导家庭对策。

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同时不要让爷爷奶奶再溺爱孩子。

2、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

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

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

所以教师要对这类学生多一些鼓励的语言。

例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让赫文辉练习造句,他小声说出了一个句子,我试探着问:“还能继续吗?再说一句,试一试。

”我带着微笑,用赞许、期待的目光望着他,他不慌不忙地为大家描述了一个很美的图景。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小学生厌学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也可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甚至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或者同学关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面对小学生厌学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心理上进行辅导,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积极态度,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的案例。

小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从上学期末开始就开始出现厌学的现象。

在期末考试之前,小明的成绩一直不错,但是在上学期末考试之后,他的成绩开始下滑,而且在每次作业和考试之前都会出现情绪低落和焦虑的情况。

经过和小明沟通,我们了解到,小明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因为做错了一道题而被老师批评,从那之后,他就对数学产生了厌恶情绪。

在和小明的家长交流后,我们得知小明的家庭环境比较紧张,父母经常因为工作和家务忙碌而忽略了对小明的关心和陪伴,这也导致了小明的情绪问题。

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措施。

首先,我们和小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他的内心想法和情绪状况。

在和小明的交流中,我们不仅仅是听他说,更要给予他肯定和鼓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

其次,我们和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帮助他们意识到对小明的关爱和陪伴的重要性,同时也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小明,让他们能够在家庭中更好地支持小明。

最后,我们还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让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互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从而减轻小明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小明的情绪逐渐得到了缓解,学习状态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不再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而且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也取得了进步。

在家庭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小明也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小学生的厌学问题,我们需要从心理上进行有效的辅导和帮助,同时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让小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题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题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题心理辅导在小学生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探讨如何应对和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

案例描述:某校一位名为小明(化名)的五年级学生经常表现出不愿意上课、不想做作业等厌学行为。

他总是抵触实践类课程,并且在语文、数学方面成绩下滑。

思路一:寻找原因分析首先,在进行心理辅导前,我们需要了解导致小明产生厌学行为的可能原因。

通常情况下,小孩子出现这种情况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原因。

可能与家庭环境、老师教学方式以及自身成长阶段有关。

二级标题:家庭环境造成的影响小节一:家庭教育方式小明所处的家庭环境是影响他形成厌学心理观念的重要原因之一。

父母刻板地要求孩子“好好读书”,过度看重分数,家长过多地干预和压力会让孩子感到束缚,并将学习视为一种负担。

小节二:家庭关系除了教育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对小明产生影响。

家庭气氛紧张、冷漠或者存在矛盾可能使小明产生回避学校的心理。

思路二:有效方法解决问题针对小明的厌学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辅导,并帮助他重新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级标题:提供支持与鼓励小节一:建立良好沟通机制与小明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在学习中所面临的困扰和挑战。

通过表达自己观点、倾听他们心声以及互动交流等方式,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

小节二:积极正面激励给予小明实时反馈并进行积极激励。

例如,在他进步、努力完成作业或者参与课堂讨论时给予赞扬和奖励,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思路三:培养积极学习氛围为帮助小明重新建立对学习的兴趣,我们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培养积极的学习氛围。

二级标题: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小节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小明个人特点和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实践活动等让他们参与其中,提高他们对于课程内容的接受度。

小节二:鼓励合作与互助在课堂中鼓励小组合作活动,为他们提供良好互动平台。

小学厌学教育案例分析(3篇)

小学厌学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明自入学以来,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等水平,但近一段时间,他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

每天上学时,小明总是无精打采,不愿意参加课堂活动,甚至有时会出现旷课现象。

家长和老师多次进行沟通,但效果不佳。

本案例旨在分析小明厌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小明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导致他在家庭中缺乏关爱和安全感。

此外,父母对小明过于严厉,对他的学习要求过高,使得小明在家庭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2)家庭环境不佳。

小明家中环境嘈杂,经常有亲戚朋友来家中聚会,导致小明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2. 学校因素(1)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小明所在班级的教师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缺乏互动和趣味性,使得小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2)同学关系紧张。

小明在学校里与同学关系紧张,有时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斥,导致他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3. 学生自身因素(1)学习动力不足。

小明对学习缺乏兴趣,认为学习枯燥乏味,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自我认知偏差。

小明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一般,缺乏自信,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三、教育对策1. 家庭教育(1)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要关注小明的情感需求,多陪伴他,给予关爱和支持。

同时,要调整教育方式,尊重小明的个性,适当降低学习要求,让他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要为小明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减少家庭聚会,确保小明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2. 学校教育(1)改进教师教学方式。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2)加强班级管理。

班主任要关注班级氛围,及时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

3. 学生自身(1)培养学习兴趣。

家长和教师要引导小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了解到学习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建议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建议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建议小学生阶段是学习路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当然也是一段令人艰辛和烦恼的时期。

因为小学生我心智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很好的理解和适应学习,可能会出现厌学心理。

本文将通过一个小学生的实例案例,分析其厌学原因,并提出建议。

案例:小学二年级的小明本来是学习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学习时也挺认真的,成绩一般都能够达到老师的要求。

但是自从小明升入小学二年级后,他对学习变得越来越不感兴趣,不再认真听讲,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更不用说课下的作业了。

学校老师和家长多次进行交流,总结出小明出现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对一些科目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家里所接触的娱乐方式较多,且父母对于学习重视程度较低。

分析:小明的厌学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习科目的问题。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理解一些艰深的知识,因此也难以感到学习的乐趣。

其次是娱乐方式的问题,儿童兴趣爱好是多样化的,如果家里的娱乐方式过多过于单调,小提琴练习、数学作业、阅读可能成为一种痛苦。

还有就是父母的态度问题,父母如果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可能会给小明一种不学习也无所谓的感觉,这对于小明的成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建议:针对小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可以提出以下的建议。

1. 制定学习计划:为了减轻小明的学习负担和降低他的厌学情绪,可以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和规律性。

2. 丰富娱乐方式:可以尝试丰富小明的娱乐方式,如安排一些户外运动,或者推荐一些小说或动漫给他看,以此带动他对知识的兴趣。

3. 家长的积极参与: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引导者,他们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适当与小明互动,参与他的学习,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4. 适量的奖励:可以在小明完成学习任务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如金币、礼品等,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期望和成就感。

总结:小学生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如果存在学习厌学的情况,需要及时解决。

针对小明的厌学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丰富娱乐方式、与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适量的奖励等多种手段,旨在激发小明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他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

小学生厌学案例与心理分析

小学生厌学案例与心理分析

小学生厌学案例与心理分析小学生厌学案例与心理分析小学生厌学现象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其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小学生厌学的案例,探讨其心理原因和解决方法。

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经常逃课、逃学、赖床而且对上课很不拘束,经常玩弄暴力、鄙视、甚至于恐吓其他同学,非常吵闹,在校内引起了重视。

学校老师多次针对小明进行思想教育和惩罚,可效果并不明显。

而小明平时倒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孩子,但在上课和学习方面却总是显得非常懒散,经常上课睡觉或者偷偷玩手机。

家长深感困扰,为此也找了很多心理专家和辅导教师,但仍无法改变小明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分析原因小明在学校表现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不适感和压力感。

身为孩子,他缺乏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的能力,而且对于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和课程往往缺乏信心和动力。

具体分析如下:1. 不适应学习环境小明家庭教育比较封闭,他对家庭外的世界和人际交往缺乏足够了解和积累。

在学校里他的社交技能较低,不知道如何同学相处,进而感到不安。

学习上也因为没有习惯上课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感觉压力大,难以适应。

2. 误导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式不规范,使得学校教学任务重,考试压力大,教师评价过于严苛,往往会唯成绩论,导致小明易滋生无力感和压力感,由此怠学或不学。

再加上一些家教老师和家长的死记硬背和应试应对思维,无论是透过抄作业还是买答案手段,这已经将生活和学习转化成为了一种面对压力和竞争的场所。

3. 心理压力小明的父母在学业和成绩方面过于苛求,对小明进行了负面过激地批评和打击,“你学习怎么这么差、怎么不努力呢?”等质问多为“砸人”式的说教,导致小明不能够理性地思考问题,而只能对自己抱怨,对自己失望,对自己疲倦,对自己陷入了绝望的恐惧情绪。

解决方法为了解决小明在学习上的误区和心理不适,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需要优化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和教育任务,让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和热情。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小学生厌学是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和老师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不愿意去学校,不愿意完成作业,甚至产生逃学的念头。

这种情况给家长和老师们带来了困扰,也给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个小学生厌学的心理辅导案例,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厌学情绪。

小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从上学期开始就表现出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他经常抱怨学校的作业太多,觉得学习很枯燥,不愿意上学。

在家长的督促下,他也只是敷衍了事,完成作业的质量也大打折扣。

家长和老师们都很担心他的学习状态,因此找到了心理辅导老师寻求帮助。

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首先和小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通过和他的谈话,我了解到他的厌学情绪主要是因为对学习内容的不喜欢和学习压力过大所致。

他觉得学习对他来说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享受。

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我给出了以下的心理辅导方案:首先,我建议家长和老师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孩子厌学的迹象。

对于孩子的情绪问题,要耐心倾听,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不要轻易施加压力。

在和孩子交流时,要尊重孩子的意见,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

其次,我建议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了解小明的兴趣爱好,我发现他对绘画和音乐很感兴趣。

因此,我建议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最后,我建议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在孩子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家长和老师要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通过以上的心理辅导方案,小明逐渐改变了对学习的厌恶情绪,他开始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也能够更主动地完成作业。

家长和老师们也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最终,小明的学习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也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乐趣。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五篇模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五篇模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五篇模板) 第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富县茶坊中心小学——郭晓亚怕学习的孩子陆启苗,女,小学学前班学生。

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

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

不肯写作业,不写家庭作业。

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她。

父亲在外工作,无暇顾及她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她,对她放弃了。

母亲也很忙,即使想管她,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因为她的母亲说上去根本不听。

由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

她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

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

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

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她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

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她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指导家庭对策。

(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富县茶坊中心小学——郭晓亚吴昊,男,5岁,小学学前班学生,单亲家庭。

他和母亲一起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小学生家庭教育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

小学生家庭教育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

小学生家庭教育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厌学心理是指学生对学习或上学感到极度厌烦、痛苦甚至抵触的心理状态。

这种问题在小学生中尤为常见,原因可能包括学业压力过大、学习方法不当、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

本文将以小学生士明为例,分析其厌学心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士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在过去的学习中表现较好,但最近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

仔细观察士明的学习情况,可以发现以下问题:1.学习压力过大:士明习惯于追求卓越,他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

这导致他产生了较大的学习压力,进而使他对学习感到痛苦和厌烦。

对策:家长应与士明进行正面的沟通,让他明白学习并非一定要取得完美成绩。

同时,教育士明学会适度放松,放下一些过于苛求的心态,从而减轻他的学习压力。

2.不良学习方法:士明在学习中采用了一些不良的学习方法,如死记硬背、缺乏思维训练等。

这直接导致了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对策:家长应帮助士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讨论问题等方式来培养他的思维能力。

鼓励他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3.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士明的父母一直以严厉和强迫的方式要求他学习。

他们给予士明压力,却忽略了给他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对策:父母应改变教育方式,采取理解、关心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士明的学习。

他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给予他足够的自主权和支持,以增加他的学习动力。

4.缺乏学习目标和方向:士明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迷茫的感觉,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这使得他对学习充满了抵触情绪。

对策:家长可以和士明一起探讨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帮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同时,父母可以引导士明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领域,激发他的学习动力。

总之,对于小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家长应深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是要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厌学是指小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和抵触心理,不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这在教育界被视为一种常见的问题,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心理辅导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重拾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小学生厌学案例,探讨背后的原因,并介绍相应的心理辅导策略。

一、问题描述小明是个十岁的小学五年级学生,近期在语文和数学方面出现了厌学的现象。

他表现出对作业不感兴趣,经常逃避完成任务,在课堂上也缺乏注意力,并且变得容易激动和冲动。

父母非常关心他的情况,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分析原因1. 学业压力过大成绩要求可能成为小明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

家长或老师过于强调分数而忽视了培养孩子兴趣与内驱力,在良好心态下完成任务会对孩子造成沉重负担。

这样会引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对学习的抵触心理。

2. 学习动力不足小明可能找不到充满激情与动力的学习目标,缺少明确的奖励或认可机制。

当他看不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时,就会产生困惑和无助感,进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3. 缺乏自信心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小明可能遭受过失败或批评,导致他对自己能力的否定。

这种负面经验会使他丧失自信心,在面对新挑战时感到焦虑和恐惧,并最终表现为厌学行为。

4. 学习方式不适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节奏。

如果小明所处的学习环境不能满足他个体化的需求,在长时间内以同一方式进行学习可能引发厌倦与焦虑。

三、心理辅导策略1. 建立积极情绪与态度了解小明真正关心和喜欢什么领域是改善其厌学现象的第一步。

通过鼓励并赞美他正在做出的进步,提高他的积极情绪和自尊心,可以缓解学业压力,并激发兴趣和动力。

2. 设定明确而有意义的目标帮助小明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他的个人兴趣和优点,制定一些可量化和具体的学习目标。

这样能增加他对学习内容的认同感,并培养他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3. 调整学习方式了解小明在不同环境下适应性学习效果如何,寻找其适合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叛逆厌学教育案例(3篇)

小学生叛逆厌学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开朗的六年级小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随着六年级的到来,小明的学习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开始对学习失去兴趣,经常逃课、玩手机,甚至在课堂上公开顶撞老师。

面对小明的变化,家长和老师都感到十分困惑和担忧。

二、案例分析1. 家庭环境因素: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

这使得小明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此外,父母的过度期望也给了小明巨大的压力,导致他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2. 学校教育因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逐渐加大,小明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

然而,老师并没有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导致小明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3. 同伴关系因素: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

小明在班级中与同学关系紧张,这使他更加封闭自己,不愿意与同学交流,也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育措施1. 家庭辅导:- 建立亲子沟通机制:鼓励小明父母每周安排固定时间与小明进行交流,了解他的学习生活,倾听他的想法和感受。

- 调整期望值:帮助父母认识到,过度期望会给小明带来压力,不利于他的成长。

建议父母给予小明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批评和指责。

-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鼓励父母多陪伴小明,参与他的兴趣爱好,增进亲子感情。

2. 学校教育:-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老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 调整教学方法:针对小明的学习特点,老师可以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同伴关系:- 开展团队活动: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 开展心理辅导:针对小明与同学关系紧张的问题,可以邀请心理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改善人际关系。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善。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第一篇: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塘溪镇上城小学胡永菊“人之初,本爱学。

” 人从呱呱坠地后,他就不断模仿大人的表情、声音、动作,因此他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学会了吃饭……学会了许许多多他日后生活必需的技能。

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孩子竟然有如此强烈的模仿欲和求知动力,那么是什么让他们一改初衷,变得不再爱学习了呢?是他们的先天学习能力太差?还是家庭环境的原因?也许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然而,负载着神圣的教育使命的教师尤其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也应该积极探索这个问题,为“厌学”的孩子在茫茫学海中点亮一盏航灯。

我们都知道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

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

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因此,找到孩子“厌学”的原因和对策,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认为,厌学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家庭因素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知识的传授,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都超过学校,而且起决定作用。

1.父母感情不和孩子都希望有一个温暖而安宁的家,但不少家庭中夫妻感情不够和睦,冷战、吵架、打架、摔东西等过激行为无形中会刺激孩子,让他们感到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已不再,因此倍受孤独、焦虑、伤心等情绪的困扰。

自然在学习上的表现也就不再那么积极,在他看来,他表现的好坏父母已经无暇关注,那么好坏有什么分别呢? 2.家庭文化氛围缺乏随着经济发展,人民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去那种靠读书谋出路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得也就不那么多了。

他们中有的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却照样赚大钱,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有的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甚至干脆把他们丢在家里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有的人认为自己有钱好办事,现在孩子学得怎样不重要,反正家里的钱很多,孩子只要平平安安地长大就行,学习成绩好不好无所谓,以后可以用钱为他们安排出路……来自这一类家庭的厌学学生比较重物质享受,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读书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不愿努力学习,甚至经常逃避学习,以至厌学。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塘溪镇上城小学胡永菊“人之初,本爱学。

”人从呱呱坠地后,他就不断模仿大人的表情、声音、动作,因此他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学会了吃饭……学会了许许多多他日后生活必需的技能。

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孩子竟然有如此强烈的模仿欲和求知动力,那么是什么让他们一改初衷,变得不再爱学习了呢?是他们的先天学习能力太差?还是家庭环境的原因?也许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然而,负载着神圣的教育使命的教师尤其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也应该积极探索这个问题,为“厌学”的孩子在茫茫学海中点亮一盏航灯。

我们都知道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

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

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因此,找到孩子“厌学”的原因和对策,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认为,厌学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家庭因素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知识的传授,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都超过学校,而且起决定作用。

1.父母感情不和孩子都希望有一个温暖而安宁的家,但不少家庭中夫妻感情不够和睦,冷战、吵架、打架、摔东西等过激行为无形中会刺激孩子,让他们感到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已不再,因此倍受孤独、焦虑、伤心等情绪的困扰。

自然在学习上的表现也就不再那么积极,在他看来,他表现的好坏父母已经无暇关注,那么好坏有什么分别呢?2.家庭文化氛围缺乏随着经济发展,人民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去那种靠读书谋出路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得也就不那么多了。

他们中有的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却照样赚大钱,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有的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甚至干脆把他们丢在家里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有的人认为自己有钱好办事,现在孩子学得怎样不重要,反正家里的钱很多,孩子只要平平安安地长大就行,学习成绩好不好无所谓,以后可以用钱为他们安排出路……来自这一类家庭的厌学学生比较重物质享受,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读书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不愿努力学习,甚至经常逃避学习,以至厌学。

儿童厌学教育心理学案例(3篇)

儿童厌学教育心理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从小聪明伶俐,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

然而,近一年来,小明出现了厌学的现象,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甚至出现了逃学的行为。

家长和老师都非常担忧,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1)家庭期望过高:小明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成为班级里的佼佼者。

然而,过高的期望给小明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产生了厌学情绪。

(2)家庭沟通不足:小明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这使得小明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进而影响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2. 学校因素(1)教学方式单一:小明所在班级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使得小明对课堂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

(2)师生关系紧张:小明与部分同学关系紧张,这使他不愿意参加课堂活动,影响了他的学习兴趣。

3. 学生自身因素(1)自信心不足:小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导致自信心不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2)缺乏学习兴趣:小明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导致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

三、教育干预策略1. 家庭干预(1)调整期望值: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不要过分追求高分,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2)加强沟通: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给予他关爱和支持。

2. 学校干预(1)改进教学方式: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2)改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学生自身干预(1)培养自信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2)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干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小明逐渐走出了厌学的阴影。

他开始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同时,他与同学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江苏省泰兴市天星小学曾宏摘要:新课改虽然已经进行了好多年,但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家长传统的教育子女的观念,导致现在中小学生中出现不少带有厌学情绪的学生。

他们对家长,对社会,对学校老师不满,用不听课,不做作业甚至逃学与之对抗。

究其原因,不外乎其内在原因是动机缺失,学习习惯不当。

外在原因不外乎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本文是从:“1.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治理厌学的内动力。

2.树立新型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治理厌学的启动力。

3.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治理厌学的助动力。

4.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治理厌学的支撑力5.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治理厌学的凝聚力。

”等五个方面入手,把爱护和尊重洒向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使每一个孩子都乐学,愿学。

关键词:厌学首先让我们从读一则案例开始:小D:女,今年十岁,为我班三年级学生。

3岁时随父母去附件打工,在外读了2年幼儿园。

期间父母经常因琐事吵架,孩子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一至三年级在我市上学,跟着爷爷奶奶,父母继续在上海打工。

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爷爷奶奶目不识丁,无法关心孩子的学习,因此孩子的学习在家基本上就是无人管理,孩子在家自由散漫,为以后厌学烙下了病根。

于是从一年级开始经常出现不做作业的现象,老师偶尔也会请家长到校,但效果不大。

由于家长和老师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2011年3月24日这一天开始不来上学了,记得那天早上是被他的爸爸和奶奶绑来的,问她为什么不来上学,说有同学笑她头上有味道,有的同学排队做操时不让她好好站队,总把他挤到队伍外面去。

经我和她促膝谈心留下在校上课。

4月1日早上,她爸爸又打来电话,说又不来上学了,我就去他家,到他家后,他跟我打招呼,还拿牛奶给我喝,就是谈到上学时,整个人就变了,随手关上房间的门,并将门反锁。

家人好不容易把门打开,还抓了她奶奶的手,咬破了她爸爸的手,就是不去上学,理由是讨厌老师。

后来经我反复劝说,才坐上我的车来学校上学。

4月3日我校去祭扫先烈,她爸爸特意陪了她一天,应该说玩得比较开心,可是第二天她又不想来上学了,理由是昨天玩得不开心。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爸爸和奶奶又把她绑到了学校。

小D在食堂中情绪更加激动,更加歇斯底里。

不停地上蹦下跳,踢人,咬人,抓人,就是要回去。

鉴于这种情况,我让小D的爸爸先带她回去,正好利用清明小长假的时间带她到上海去看看心理医生。

我当天下班后又到她家去跟她交谈,约定复课后我天天早上来带她上学,我们还拉了勾。

小长假期间,我打电话向她爸爸询问孩子的情况,心理医生也没说什么,就是严重的厌学情绪,需要家长、老师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复课后我连续一个礼拜准时去接她和送她,她也比较开心,就是不愿意做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这段时间我也故意降低对其要求,只要做作业,哪怕做一题都行。

没事的时候我就找他谈心,双休日让他爸爸带小D到我家去玩。

早上没来得及吃早饭时我总能及时给她买早点,并倒上热水给她喝……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的孩子被感动了,,由原来的抵触情绪,到现在欣然接受老师,能够找我交谈,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及时告诉老师。

作业也由过去一点不做,到每次完成其他同学作业量的二分之一,这也是由我规定的,算是给孩子一个慢慢的适应过程吧。

以后又出现了几次不来上学的现象,这些都是孩子家长出现了不耐心的心理,打骂了孩子,我也及时把这利害关系告之家长,让他们千万要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这段时间孩子正朝着我所期望的那一步发展。

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成长的必经阶段。

就学习而言,小学是基础阶段,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性格特点不确定,可塑性很强。

这一阶段引导得好孩子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个性特征。

引导不好,就有可能出现本案中小D的情况。

因此,这个阶段孩子的家长和老师更应多关注孩子的学习。

要让他们树立责任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厌学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学生的厌学,有其内在的因素,也其外在的因素。

内在因素:(1)动机缺失,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没有远大理想,学业基础差,成绩差,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本案中的小D就因为学习无目的性,可学可不学,导致厌学。

(2)学习方法不当,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让人厌烦的事情。

本案中的小D学习总要老师和家长监督,一边做作业一边玩,我曾做过计时,1小时之内她写不到10个字,学习习惯很差,她十分讨厌学习,提到学习就头疼,甚至歇斯底里;下课后则是生龙活虎,另一番模样,让人哭笑不得。

外在因素:(1)家庭因素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知识的传授,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都超过学校,而且起决定作用。

1.父母感情不和。

孩子都希望有一个温馨的家,但不少家庭中夫妻感情不够和睦,冷战、吵架、打架、摔东西等过激行为无形中会刺激孩子。

本案中的小D3岁左右随父母去福建打工,期间父母经常因琐事而吵架,可谓三天一大吵一天一小吵,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

这一切让她感到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已不再,因此倍受孤独、焦虑、伤心等情绪的困扰。

自然在学习上的表现也就不再那么积极,在她看来,她表现的好坏父母已经无暇关注,好坏还有什么区别呢2.家庭文化氛围缺乏。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读书无用论”日渐高调。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度也就不那么多了。

有的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甚至干脆把他们丢在家里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成为留守儿童。

本案中的小D在福建上了两年幼儿园,后来上小学时回到本市,但父母依旧在外打工。

孩子的爷爷整天上班,早出晚归,奶奶在家务农,两位老人家只能让孩子吃饱穿暖,一家人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氛围。

家长对于孩子的家庭作业,只一句“作业完成了吗”孩子也敷衍了事,一句“完成了”,其实根本就没做。

日积月累便让孩子觉得作业做不做无所谓,反正也没有谁来管她,惩罚她,从此便落下了厌学的祸根。

3.家长期望值过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特别紧,“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是孩子接受最多的信息。

这使得孩子整天被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包围着。

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打骂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

久而久之,把本来有乐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痛苦之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倦甚至恐惧的心理。

据笔者调查,这种现象在学生家长中普遍存在。

因此,让学生家长客观地对待自己孩子的学业成绩变得刻不容缓。

(2)学校因素。

在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中,学校教育是关键的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厌学的学生大多不喜欢学校生活。

在学校因素中,导致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教学方法不当、师生关系等等。

1、教育观念落后。

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元评价体系,可是我们部分学校和教师由于受升学率的驱使,仍然把学习成绩视为唯一标准。

许多学生在其他方面都很有造诣,或者可以说有些天赋,但是学校和教师的兴奋点总是停留在考试成绩上。

学生的长处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自己的弱项经常又成为老师的“靶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厌学心理也就随之产生了。

2、教育教学方法不当。

现在不仅是学困生厌学,相当优等生对学习亦不感兴趣。

不少学生期盼双休日和寒暑假早日来临,想摆脱在校学习沉重的负担。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对学习乏味呢枯燥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是不可排除的重要因素。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僵化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习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

3、师生关系不融洽。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

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

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

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讽刺挖苦、训斥、处罚,使学生只有痛苦的、自卑的心理体验,没有愉快的、自信的心理体验。

本案中的小D由于本身学习基础不扎实,从一年级开始就常受到老师的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的讽刺、挖苦,使其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从而产生怨恨老师的心理。

继而用逃学,不完成作业与老师对抗。

三、社会因素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

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抵挡不住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特别是电脑的诱惑。

由于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不像在家里和学校里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

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沉迷于网络,家长和老师是拔也拔不出来。

总而言之,厌学是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

其内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外因中的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

社会的偏见、家庭教育的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学习中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无法适应生活、学习环境改变,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等等,都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习,产生厌学。

那么,怎样帮助厌学的学生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1.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治理厌学的内动力。

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业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因此他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便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根本谈不上兴趣相爱好。

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还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让学生列出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功之举。

让学生接受同桌和周围同学对他学习上的某一点好的行为习惯的赞赏等。

这样在爱抚和激励中帮助学生树立乐学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

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每次做作业时,我都先与小D谈心。

如果他能及时完成作业,我就个他奖励。

4月5日的课堂作业,她当堂完成了,我可上就奖给了他一本作业本,写上红红的奖字,她很开心。

回去跟他爷爷奶奶讲了,还打电话跟他爸爸讲了。

虽然一本作业本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看来,这是老师对她进步的肯定,从而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内动力。

2.树立新型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治理厌学的启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