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于原始大气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基本透明,因此,在强烈的紫 外辐射照射下,环境中的小分子和元素,在原始的海洋中合成 高分子化合物(如碳水化合物)。这为地球生物的诞生,淮备 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3、天然生态系统的形成
• 原始自然地理系统是具有耗散结构的物质系统,它还要 继续进化。
• (1)原始生命的形成——异养细菌:大约在30亿年前,地 壳增厚到20km,地球内能对地表的作用再减弱,太阳辐 射能对地表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海洋里的有机化 合物大量积聚,这些物质在太阳能的作用下,终于合成 了生命,最初是异养细菌:靠海洋中的有机物和积聚能 量为生。
• (5) 天然生态系统的形成:大约在距今4亿年前,生物从海 洋登陆,接受太阳辐射更为充分。结果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 大增,水陆都形成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 解者(细菌)组成复杂、完善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天然生态 系统。
• 生物圈的形成,标志着自然地理环境的进化进入了一个 全新的阶段:太阳能在有机界的转换,把有机界和无机 界联结成整体系统。 实际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 太阳能转变成潜能 → 通过食物链转移 → 最后,食物 链中残存的有机物质的潜能,由微生物通过发酵、腐烂 等形式加以释放。 生物圈的出现,天然生态系统的形成,使自然界的两个极 重要的地球化学循环建立起来(图2和图3)。
• (3) 原始自然地理系统形成——三大圈层紧密联结成统一整体: 约于37~20亿年前,地壳不断增厚。由于地壳增厚,地球内能 对地表的作用减弱,太阳辐射能逐渐成为地球表层的主要能源, 在三大无机圈层中不断转换、耗散,并促成三大无机圈中的物 质交换,使三大圈层紧密联结成统一整体,联结成一个新的物 质系统——原始自然地理系统。
自然地理环境的进化
46亿年
宇宙大爆炸
地质时期(地球内能主导)
地壳增厚(太阳辐射能主导)
物质循环与交换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发展方向性 节 律性 稳定性 基本特点
思路
A 方向性 B 节律性 C 稳定性 D 发展演化规律 E 基本特点
理解 记忆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进化发展
先进的耗散结构理论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巨型系统,具有耗散结构, 其进化发展就是耗散结构的进化。
自然地理环境的进化发展
1、自然地理环境进化具有方向性 2、原始自然地理系统的形成 3、天然生态系统的形 4、人类生态系统的形成
1、自然地理环境进化的方向性
• (1) 自然地理环境发展演化是不可逆的 • 自然界存在着一日之间的白天与黑夜,一月之间的月圆月缺,一
年之间的春、夏、秋、冬等周而复始的“可逆”现象,但这毕竟 是表面上的可逆。因为每一次重复出现都有别于从前,包含着时 间对称性的破缺。它们不是原地打圈,而是螺旋式前进。 • (2)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圈层均存在显著的不可逆现象 • 1) 岩石圈的形成过程(按康德—拉普拉斯假设):混沌→地壳→ 地幔→地核,绝不会倒转过来。 • 2) 地壳演化规律(按地洼学说):→地槽→地台→地洼→,螺旋 式向前发展,不可逆。 • 3) 大气圈的演化:原始大气→二氧化碳大气→现代大气。 • 4) 水圈的演化:原始海洋(低盐、少水、高钙)→现代海洋(高 盐、多水、低钙)。
整体性含义
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17世纪,因果理论,自然综合体
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发 展 演 化
系统论 结构与功能
2>1+1 (优化组合) 2=1+1 (合理组合) 2<1+1 (内耗占统治地位)
Biblioteka Baidu
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 耗散结构理论,70时代
“初级耗散结构 → 对称破缺(分叉)→ 混沌(远离平衡态)→ 涨落放大 → 高级耗散结构……”
• (4) 氧气形成: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原始大气中的二氧化 碳(CO2)减少,其中碳以碳酸盐岩类固定在沉积岩中。O2 不断增加,并在大气圈中出现臭氧层,吸收了对生物体有害 的紫外辐射(波长<0.29μm的紫外光),为生物在自然地理 环境中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氧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喜 氧生物大量产生。而由于有了氧呼吸,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能 量转换效率提高了大约19倍。
• (2) 原始生态系统的形成——光合作用:自然地理环境 的一次重大飞跃→逐渐形成生物圈:异养细菌感到食物匮 乏,产生自养生物:这些生物具有叶绿素,称为蓝藻,能 进行光合作用,自身固定太阳能,制造有机物。于是产生 了原始的生态系统,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次重大飞跃
• (3) 生物圈逐渐形成:原始的生态系统大大改变了自然地 理环境的物理、化学过程和元素迁移过程,从而改变了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逐渐形成生物圈。由于含有 叶绿素的生物不断增多,因而固定太阳能的数量也随之增 加。
2、原始自然地理系统的形成
• 原始自然地理系统的形成大概经历如下阶段: • (1) 天文期——宇宙大爆炸: 46亿年前,地球起初是一些相互靠近
的宇宙物质、星云。由宇宙大爆炸产生。 • (2) 地质时期——原始自然地理系统开始形成(原始圈层形成):
46亿年后,由于地球内放射性热的生成率比今天高出许多倍,是 当时地球表层演化的主要能源。由于地球内部热量大量聚积→导 致地球物质熔融→喷溢大量岩浆、气体和水蒸气→形成了原始的 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标志着原始自然地理系统开始形成。 • 由于此时地球内能占优势,所以原始大气以CH4、CO、N2、H2O、 NH3和CO2等为主。 • 原始海洋和海水为低盐、高钙型,且水少,因此物质、能量的交 换受到一定的限制。
• 4、人类生态系统的形成
• (1) 人类的出现:大约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人类从动 物界中分化出来。人类的出现,是自然地理环境进化史 上又一次重大飞跃。也是人类生态系统形成的标志。
• (2) 人类社会的的生产方式在不断演化:从狩猎、采集 →农耕放牧→农业→工业→后工业阶段等,不断改变着 太阳能在天然生态系统中的流通与转换,不断增加能量 的投入。时至今日,人类生态系统已受到人口、粮食、 资源、能源、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滋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