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途径(类型or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NKI中国知网

检索全文“家校合作”找到 7,367 条结果

检索全文“中国”“家校合作”找到 3,853 条结果

检索全文“中国”“家校合作”“现状”找到 2,526 条结果

检索全文“中国”“家校合作”“现状”“研究”找到 2,455 条结果

学者马忠虎在其《家校合作》一书中将家校合作的模式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要求在家校合作中,围绕学校展开各种教育活动,此模式包括家长到校参观访问;建立参与校委会和家校合作委员会;召开家庭学校研讨会等,此模式适应于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家庭。

另一类是“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此类模式要求在家校合作中,围绕家庭展开各种教育活动。主要包括选择家长教育辅助人员;建立社区家长与儿童发展中心和家长咨询委员会;开展家庭学习活动和家长教育辅助人员对家长进行教育技能培训等。此模式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可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深入的教育和辅导,但需要较大的资源投入。

杭州大学刘力教授将家长参与的活动形式分为三个层次:

(1)“形式上的参与”。这是最表面化的参层次。家长在得到邀请时访问学校,参加家长——教师会议、开放日、作业展览等活动。

(2)“人际的参与”。这是一种双向交流式参与,家长与教师在较亲切的气氛中相互交流信息和建议。

(3)“管理式的参与”,即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

王洪秀和温旭明以河北省为中心,同时辐射京津地区,对市、县、乡镇、村(社区)的不同级别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结论认为:

家长和教师以孩子为纽带被置于同一个教育系统中,而且他们有着同一个目标,就是将孩子培养成才。不过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家长和教师都能够形成促进孩子成长的最大合力。

因此将家长和教师关系的类型归纳为三种:

第一,离散型,表现为家长和教师双方相互间不做沟通或者所做沟通收不到成效,关系松散甚至彼此疏离,没有任何教育合力产生;

第二,附属型,包括教师附属于家长和家长附属于教师两类;

第三,民主型,分为监督型民主关系和合作型民主关系。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离散型和附属型是家长和教师关系的主要类型,只有20.4%的家长与教师合作得非常愉快。

[5]

湖南师范大学的朱赛红在其硕士论文《教师与家长互动关系的研究》中,用“社会互动理论”对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教师与家长互动的基本类型,即:相互疏离、单向支配、“战时”联盟和相互敌对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相互“敞开”、相互“接纳”式的对话是建立和谐关系的有效途径。

摘自——CNKI中国知网张维君《近20年我国家校合作研究述评》

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日程安排,一般在期中、期末考试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情况。一般农村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而且主要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家长,其内容包括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升学率”等方面;市学校平均每学期两三次,对“升学率”抓的比较紧的学校平均每月一次,毕业班每两个月三次左右,主要内容有通报学生的在校表现、完成作业情况、学生成绩以及老师情况(主要是班主任)对家长的“希望”。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情况”。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牵头,校会将普访、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四是从国外引进的“社区教育委员会”。由当地的政府牵头,以当地的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为主体,吸收少量的学生家长代表参加,主要负责做一些涉及教育经费方面的协调工作。其他方式:

(一)开办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个机构来实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

(二)开通家长热线

家长热线给家长提供了一个随时与学校保持联系、进行沟通的渠道。

摘自——李培明《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借自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图书馆

1 “分开责任型”H- S 合作所谓的分开责任,是指家长与学校不相往来,分别在家庭与学校各自努力,双方不重视沟通并缺少讨论,更谈不上制定共同目标和配合工作。分开责任制可以省去双方很多时间精力,但家校关系是冷漠的、责任相分离的。布迪欧与哈卡的研究发现,学校教师对文化背景不同的家长提出相同的要求,可能无意中使低下阶层家长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教育机构不知不觉间贬低了低下阶层家长的参与潜力,被忽视的家长多数变得被动,最终可能对参与子女教育失去信心与兴趣,甚至放弃。在分开责任型 H- S 合作中,家长和老师交流内容主要是学生的成绩高低、在学校的表现,交流的形式是教师向家长一对一地告状。家长不能具体了解在其他的发展,家长只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好坏来评判。学生在这种 H- S 合作中体验的是一种孤立、负压的情绪。

2 单向指导型 H- S 合作在此种家校合作中,家长扮演的是学生的角色,被动地接受来自学校的信息,代表的是群体的特征,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是一个学校单向的传输过程。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感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家长自我效能感受到他们能否成功地加入教育资源体系之中,并认识到自身对子女教育的价值等因素影响。当家长并没有受到学校这种教育资源的重视,就降低了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自我效能感,让家长觉得自身在这种合作中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在单向指导型 H- S 合作中,家庭所处地位也是从属的不平等地位,这意味着学校教学活动所依据的信息是缺失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开展的学校教育,自己的教学理念强

加于任何一个学生,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达不到要求又会被老师责怪,容易使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产生低成就动机,认为自己怎么努力也不会达到要求,老师也不会关心自己,从而自暴自弃。

3 全景圆桌型 H- S 合作全景教育,指的是以人的全景发展为目的,强调的是教育的时间进程和教育的横向布局的全景性。包括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差异化,彰显不同风格和特色。将学校占指导位置的家长会变为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师、家长共同参与交流的平台。根据不同年级家长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确立家长会的会议主题。(1)主题鲜明的会议。学校家长会为各类家长提供教育服务,学校可以举办“家长校园考察日”,使家长清楚学生的学校环境如何,家长也可以知道学校的变化以及教育工作的困难,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更容易体谅和尊敬学校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倾向于配合。为家长提供专家讲座,使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子女的生理、心理及学业各方面的变化。(2)有计划性的家访。家访在学校联系工作中是一项传统但又有效的举措,可以让家长和教师进行最为直接有效的信息交流。教师要做到诚心家访,学生生病必访、学生行为不良必访、学生家庭有变故必访、学生学习有困难必访、家校联系有困难必访。(3)建立家长协会。通过建立家长组织来参与学校事务,家长代表参与组织的学校委员会直接参与学校课程发展方向的决策以及课程规划、课程编制、课程评价等工作。(4)创新点是基于网络的家校合作。构建一个合理的家校合作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创建一个家校合作的教育信息系统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学校可以把一些学校的政策制定、活动进程、家长须知都放到这个平台上,家长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最快地获取到这些信息,在最短时间内与学校进行配合合作。

摘自——CNKI中国知网李无暇《浅析家校合作的三种基本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