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三首第二课时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三首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扫清文字障碍,能熟读成诵。
2.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3.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学习重点】
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学习内容】
一、背景介绍:《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
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二、基础知识梳理
1、认读字音:凋( )伤塞( )上急暮砧( )
2、词语理解
①玉露:
②凋伤:
③萧森:
④兼天:
⑤塞上:
⑥两开:
⑦接地阴:
⑧他日:
⑨系(jì):
⑩寒衣:
⑾催刀尺:
⑿急暮砧:
三、鉴赏诗歌:
【方法】“三看一读”: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读出感情。
第一步,读懂题目;
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
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然后说说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1、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1、题目是什么意思?
2、诗句的字面意思?
3、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
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5、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7、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8、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如何凸显“故园心”的?
9、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0、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11.前人曾说这首诗是情景“和谐统一的典范”,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结合诗中的某一句来鉴赏。
【课后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渚清(zhǔ) 凋伤(diāo) 霜鬓(bìn)
B.暮砧(zhān) 千载(zài) 塞上(sāi)
C.青冢(zhǒng) 憔悴(qiáo) 朔漠(sù)
D.省识(shěng) 潦倒(liáo) 万壑(hâ)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丛菊两开他日泪(往日) B.一去紫台连朔漠(紫色的舞台) C.潦倒新停浊酒杯(衰颓,失意)D.画图省识春风面(曾识) 4.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 )
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恨别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了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拓展阅读】
杜甫一生,几乎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安史之乱之后的中国大地,被他看了个够。他与李白很不一样,李白常常意气扬扬地佩剑求仙,一路有人接济,而他则只能为了妻小温饱屈辱奔波,有的时候甚至像难民一样不知夜宿何处。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创造了一种稀世的伟大。
那就是,他为苍生大地投注了极大的关爱和同情。再小的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静静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他无钱无力,很难给予具体帮助,能给的帮助就是这些眼泪和随之而来的笔墨。
一种被关注的苦难就已经不是最彻底的苦难,一种被描写的苦难更加不再是无望的泥潭。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文人,像杜甫那样用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