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学校音乐教学对同学美学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同学的美感教育和审美鉴赏力量。

素养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学校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作为提高素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容忽视。

因此在学校音乐中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合唱教学,值得我们去深思探讨。

一、学校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学校音乐科目长期以来始终都被学校忽视尽管音乐这门课程是学校必修课程之一。

但是在许多学校长期以来都不被重视。

特殊是在唯分数至上的教育背景下,音乐课程被其他科目所替代,这是最常见的状况。

那时在许多老师的眼中,音乐课程始终是无用的,由于那时的学校升入学校的考试中是不会考到的。

所以音乐课,有时候会被其他课程所替代。

或者音乐课会成为自习课,同学在音乐课中复习或者写其他科目的作业,这才是一种常态。

在为,分数教育至上的时代,音乐课程被认为是无用的。

因此在学校课程表支配里,每周几乎只有一周的音乐课程。

当学校不再重视,老师忽视的状况下,同学也就没有学习音乐课程的一种自觉性和习惯。

在这种状况下,几乎都没有音乐课程的状况下何谈教学效率的凹凸。

2.学校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学校音乐课程被忽视,所以学校就没有更大的精力去为音乐课程的学习配备一些基础设施。

同学没有特地的音乐教室去学习,对于乐器的了解更是甚少。

因此,唱歌就成了音乐课程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

大多数是在任课老师的带领下同学去唱歌来完成音乐课程的学习。

首先,音乐课程的学习应当是让同学了解一些基础的音乐学问,在此基础上,去学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这些都是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中被忽视的状况。

其次,再没有多媒体配备帮助教学的状况下。

大多数学校音乐老师不是很专业的音乐专业的老师。

因此它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有限的,不能教给同学更广泛和专业的音乐学问。

并且他们没有把握合理的音乐教学方法。

合唱作为音乐唱歌教学中最难的一种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升级,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即培养学生具备的基本素养。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发展音乐素养,还可培养其合作意识、情绪管理能力等核心素养。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讨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唱是一种集体性音乐表演形式,需要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与他人合作完成整个表演。

教师应该在合唱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歌曲选择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分声部的合唱曲目,让学生分为不同的声部,如高音部、中音部、低音部等,每个声部的学生需要紧密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整个合唱曲目的演唱。

教师还可以设置课堂合作游戏,让学生通过各种团队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协调配合,最终完成一首合唱作品的演唱。

二、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合唱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音乐技能,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唱氛围,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情感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情感世界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情感投入。

教师还可以通过合唱练习,在学生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及时调整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培养学生的坚韧和毅力。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故事、音乐影视作品等形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情绪表达能力。

合唱教学既是音乐技能的培养,也是审美情感的陶冶。

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音乐的表演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选取,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类型、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领略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的美。

教师还可以通过合唱指导,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演唱技巧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中优化班级合唱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中优化班级合唱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中优化班级合唱教学策略随着小学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合唱已经成为了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班级合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协作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情感体验能力。

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班级,如何优化班级合唱的教学策略,使之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声乐训练班级合唱中,声音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训练出充分的发声技巧,可以保证声音更加精准、充满力量,使整个合唱过程更加和谐。

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1.音高和音程的训练音高和音程的练习是班级合唱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听觉训练中去感受和记忆音高和音程,以便在合唱中准确地唱出每一个音符。

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唱、旋律优美的歌曲进行练习。

2.音色的训练不同的歌曲需要不同的音色,如何唱出合适的音色是班级合唱中很重要的问题。

可以让学生唱出不同的音色感受,体会音色对歌曲的作用,通过训练来达到调整音色的目的。

发音是合唱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让学生熟悉音节,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可以让他们更较准确地唱出每一个字,使歌曲更加清晰。

二、优化指挥技法合唱指挥在合唱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为指挥师的指挥技巧能够对学生发声、提高协作、调整合唱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优化指挥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节拍掌控指挥家的节奏掌控不仅关系到整个合唱行进的节奏和韵律,还能影响到学生的声乐技巧。

因此,指挥家在合唱课堂上要保持节拍的稳定,提高自己的节奏感。

2.姿态和手势的掌控指挥家在指挥时,要注意准确和清晰的手势。

姿态和手势的掌控,能够更好地调节气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落实指挥老师的要求。

3.指挥动作的变化合唱中的音乐节奏和音色需要指挥家通过不同的指挥动作来表达。

在指挥合唱时,指挥家应该适时的调整手势和音乐压强的变化,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的变化,使学生更好地落实指挥家的要求。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的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的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的教学策略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形式,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处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它们能够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使我们感觉更加美好。

在小学教育中,音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表现力、创造力和审美水平。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合唱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友谊。

本文将从小学音乐合唱的教学策略出发,讨论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一、学生目标的明确化在进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的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学习特点等因素进行考虑,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是有意义的,并能够达到他们期望的目标。

例如,对于一班小学的音乐班级合唱,学生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合唱音乐的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听觉和感觉能力。

3.建立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5.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

通过目标的明确化,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同时也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进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目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1.唱和示范法唱和示范法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教师可以先把歌曲唱一遍,然后让学生跟着唱,通过反复实践,让学生更加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

2.节奏体验法节奏体验法是通过教师说出节奏的口语节奏来帮助学生体验音乐的律动感。

教师可以通过跳舞、手拍、口哨等方式让学生体验节奏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节奏。

3.曲式分析法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曲式分析常常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小学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音乐合唱教学,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考核评价和师生沟通等方面,探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1.歌曲选择单一现在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往往只是简单地选择一些熟悉的、流行的歌曲,使得学生们对音乐形式的了解不够深入,也无法完全发挥他们的潜力。

对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以及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一年的课程中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不同风格的歌曲,以培养学生对音乐形式的理解和感受。

2.课堂组织不合理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领唱,学生缺少自己的发挥和表现的机会,所以他们的兴趣很容易被消磨掉。

对策:教师应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进行组合排练,并引导学生自由表现,以提升他们表现的自信心和兴趣。

1.评价方式单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评价,大多数都是评估学生的技巧和声音方面的表现,这样的评价方式很容易降低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

对策: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包括技能表演、创造性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评价标准不严格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评价往往只是简单地给学生打一些基本的分数,导致评分标准不严格,不利于学生的进步。

对策:应该建立严格的评价标准,强调学生表现的个性和创造性,给予学生足够的批判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在音乐合唱中有更多的创造性表现。

1.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但是这种交流却十分的少。

对策:教师应该多借助课堂教学的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断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需要,方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缺少学生和家长的反馈综上所述,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明确问题所在,并寻找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策略课堂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合作的力量,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合唱技能和音乐品位。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种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教学工作。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小学生在参与合唱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被音乐的美妙所感染,这时候教师应该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比如,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感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情感联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二、注重学生的技能提高小学生的合唱技能普遍较差,因此在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细节,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合唱技能。

例如,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调性的合理性,发音的清晰度等等,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配合和融合,从而使整个合唱团队能够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口头讲解、视觉示范和全体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合唱技能,切实体验到音乐带来的美好感受。

三、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小学生是创造力的源泉,他们天生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创造和表现自己的音乐才能。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随意创作一些短小的音乐片段,然后让其他学生跟随和合唱。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和天分。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小学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例如,可以播放一些合唱视频,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基本形式和要素;还可以播放一些名家演唱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魅力。

这种方式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策略分析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策略分析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策略分析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艺术形式,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但是,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还不完全成熟,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需要提高。

因此,在小学音乐班级合唱中,需要采用一些策略,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学习音乐知识和艺术技能。

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策略:1. 渐进式学习合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选择曲目到演唱完成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过程,我们可以采取渐进式学习的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明了的曲目作为合唱的练习,这样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当学生掌握了这些简单的曲目后,我们可以逐步引导他们尝试更复杂的曲目,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挑战他们的演唱能力。

2. 分角色练习合唱中的声部区分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演唱的效果和质量。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分角色练习的方式,在课堂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声部进行练习,以便更好地体现每个声部的特点和效果。

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声部的演唱技巧,并培养他们的演唱能力和表现力。

3. 音乐化教学音乐化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音乐班级合唱中,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通过音乐的方式把知识点融入到歌曲中,让学生在演唱中学习音乐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我们可以在歌曲中加入一些节奏变化或动态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技巧。

4. 灵活调整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都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在合唱练习中,我们需要灵活地调整课程和练习内容,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和需要。

例如,在学生兴趣低迷或出现困难情况时,我们可以调整练习内容或增加一些游戏元素,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而在学生出现疲劳或缺乏动力时,我们可以适当地调整听力和口头指导,以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习和练习。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摘要:小学音乐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小学教师对于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视度明显提高。

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合唱练习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默契度以及协作能力。

但目前部分音乐教师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合唱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性,从而导致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效率较低,所以,在合唱教学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加强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兴趣一、当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在进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机械性的训练模式,这使得学生在合唱练习的过程中,难以掌握合唱技巧,长此以往,学生会认为合唱难度较高,从而丧失对合唱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音乐教师对合唱教学的重视度不高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教师普遍认为,音乐课是一门副科,不需要过多地重视,特别是部分学校的主科教师,还会因为主科的考试将近,而将音乐课占用,这就导致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练习合唱的机会大大减少,更不要说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以及积极性了。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一)提升学生对学习合唱的兴趣以及主动性想要提高学生对合唱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对合唱的学习兴趣。

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合唱教学能够顺利展开,就要对学生的合唱兴趣进行培养。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学习兴趣: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采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在学生进行学习时,适当鼓励并予以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对合唱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程以及合唱的喜爱程度,并对教师教学的内容进行主动学习,这样也有助于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其次,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对合唱的鉴赏水平。

与独唱歌曲相比较,合唱歌曲的旋律更加复杂,所以学生想要掌握合唱曲目的演唱技巧,是有一定难度的。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参与度不高、指挥技巧不够等。

本文将探讨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现状及相应的策略,以期提高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现状1.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作意识有限,很多学生对合唱教学缺乏兴趣,表现出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

2.指挥技巧不够班级合唱的指挥是保证合唱教学效果的关键,但是由于许多小学音乐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指挥技巧不够,导致合唱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在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忽视了音乐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不高,无法真正领会音乐的魅力。

1.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提高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效果,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可以通过选择生动有趣的歌曲、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参与度。

对于小学音乐老师来说,提高自己的指挥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学习专业的指挥技巧等方式,增强自己的指挥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多样化的教学内容4.加强合唱团队建设在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要注重合唱团队的建设。

可以通过分组合唱、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

5.注重声乐训练在某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精心设计了一堂合唱教学课。

在课上,老师首先通过播放一些趣味音乐视频,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然后教学生学习一首生动有趣的合唱歌曲。

接着,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声乐训练,通过唱段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排练,通过分组合唱、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策略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时期,而合唱教学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小学课堂合唱教学,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表演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下面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合唱教学策略。

1. 精心选择合唱曲目合唱曲目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内容积极向上,充满朝气和活力。

可以选择一些节日歌曲、儿童歌曲或者民歌等,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和动听的旋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分层次编排声部针对小学生的合唱教学,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声部,如高音、中音和低音等,根据学生的音域和音色进行分组。

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个人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更好地参与到合唱中。

3. 教授基本唱法和音准在合唱教学中,要注重教授学生基本的唱法和音准。

可以通过正确的演示和模仿来传授合唱技巧,如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控制和咬字等。

要引导学生训练耳朵并注重听音感,学会辨别音高、音准和音色等,以保证整体合唱的和谐。

4. 培养合唱意识和团队精神合唱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合唱意识和团队精神。

可以通过分组合唱、齐唱、合唱配合等形式进行教学。

在集体排练中,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5. 引导学生情绪表达和演绎合唱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情感和演绎曲目。

可以通过教学素材中的情境、歌词和旋律等,让学生理解并感受曲目所表达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要注重学生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音乐节奏的结合,使合唱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6. 精心安排合唱演出合唱教学要注重合唱演出的安排和准备工作。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特殊的声部排练,确保每个声部的音质和表演效果。

要有意识地对合唱曲目进行整体的练习和彩排,熟悉每个声部的身体动作和音乐节奏,确保演出的整体效果。

7. 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在合唱教学中,要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1. 引言1.1 背景概述在当今社会,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包括信息素养、思维素养、情感素养、审美素养、实践素养等多个方面。

小学音乐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场所之一,也应当与核心素养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核心素养教育,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从而实现艺术教育与素养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将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今后的音乐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下注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

研究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意义还在于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分析问题及原因,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意义重大且具有实践指导价值,对于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核心素养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关系核心素养是指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形式,通过合唱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所包含的情感,通过唱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感。

合唱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合唱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协调呼吸和节奏,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

课题案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案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合唱,是歌唱的最高形式,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能表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合唱训练能培养孩子从小具有独立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感受和集体观念、协作精神。

在合唱训练中,既能学到科学的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又能进行多声部演唱,使自身的歌唱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校地处郑州市比较偏远的南郊,学生主要来自周边的农村和外来务工的子女,家庭学习环境不是太好,学生在音乐上的学习更是少之甚微,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孩子唱歌时发出的声音是“白声”。

所谓白声,就是发声不能集中,音质浮泛散漫。

这种声音不润泽,缺乏音乐气氛.这多半是由于口形不正,共鸣不当所致.这种径直发出的声音极为刺耳,尤以高音为甚。

当孩子们集体唱歌时,由于各人音色不同,音量大小不一,导致歌声很不协调,根本谈不上“悦耳动听”。

在多年的音乐合唱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合唱能力比较弱,主要体现:一是学生的整体合唱观念淡薄;二是学生缺乏对声部和谐的感性体验和合唱成功经验,兴致不高;三是声部间相互攀比,不知道协作,不注意聆听;四是演唱分工,一声部学生往往很开心,二声部学生则相反,演唱效果不好。

经过分析发现,进入中高年级后,大量的二声部合唱歌曲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1)在国内关于小学合唱教学的研究很多,如河北省安国市观音堂小学刁伟丽老师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关于合唱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提出,通过营造合唱环境,树立合唱观念;感受合唱魅力,培养合唱兴;: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合唱能力;改进考核方式,提高合唱教学等措施进行研究,通过一年的初步实践与研究,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有所提高,逐步认识到与他人合作及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掌握了最基本的合唱知识与技巧。

常熟市刘园小学的《小学合唱教学方法探究》课题研究中提出,他们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入手,通过统一音色,矫正咬字、吐字习惯;从视唱入手逐步进入二部合唱;适当开展形体训练,培养孩子良好的台风等实施方法,总结出合唱教学方法的研究策略。

研究论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教学研究

研究论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教学研究

85689 基础教育论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教学研究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曾说:“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益的。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

合唱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音乐兴趣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当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低效,难以发挥合唱教学的作用。

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1.合唱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需要根据声部配合的不同、音准掌握知识点的不同等,对不同教学方法加以采用,教学方式只有具有针对性,才能达到合唱教学目的。

但目前一些小学音乐合唱教师并不够重视教学方式,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反复合唱某首歌曲,通过单一的教学方法将音符、节拍等音乐知识单调地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难以提高对合唱教学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强。

2.合唱学习兴趣不浓厚。

合唱教学对学生基础要求较高,但小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但大部分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未能注意到学生理解力问题。

合唱教学中,有时学生需要反复地合唱训练一首歌曲,而教师不擅长引导,只一味地赶进度,机械式训练忽略了学生差异,导致一些小学生对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畏难情绪,对合唱学习缺乏主动性,恶性循环,自然较难保障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改进策略1.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对合唱学习的兴趣。

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展开多维度教学,以此激发小学生对合唱学习的兴趣。

在合唱教学伊始,教师可进行轻松的基础训练,为合唱做准备的同时,放松课堂紧张氛围,比如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时,可采用半打哈欠或咬苹果等简单直观方式。

在练唱方式上,可直接教授学生第二声部,通过先入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第二声部学习的恐惧感提前打破。

也可采用两声部歌曲进行并驾齐驱的教学,即可将两个声部分别作为一首歌曲让学生对两个声部进行平行学唱,待学生分别掌握两个声部后再分声部合起来,进行合唱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范璐茜一、唱歌教学的现状分析:在中小学唱歌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敢当众唱歌,对当众唱歌表现出极其紧张、害怕;大部分学生唱歌时面无表情,声音无力,嘴巴呈蠕动状,似在背书;有的甚至不喜欢唱歌。

从事音乐教学近十年,也观摩过不少的音乐公开课。

在唱歌教学这一内容上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这样两种现象:第一种情况,教师通过多种铺垫与各种手段巧妙地引入歌曲教学后,却往往只唱了两三遍,就开始了为歌曲加入乐器伴奏,创编歌词,创编动作表演,唱歌教学草草过场,没有把唱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种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演唱时,往往只是很表面化地告诉学生要把声音竖起来,要注意咬字、吐字,声音要有气息支持,要把咽喉打开,要调动共鸣,要唱得有感情等等。

却看不到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做到这些要求的,也很少有针对学生歌唱实际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出处理与解决的。

给我的感觉是大部分教师,也许自己也没搞明白应该如何把声音竖起来,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声音有气息支持,有共鸣,怎样才能做到吐字清楚不含糊……学生们往往也是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如此唱歌指导等于形同虚设。

可以说在现今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

二、唱歌教学与儿童的音乐学习唱歌是一门集语言、音乐、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同时也是再创造艺术。

每一首歌曲都是语言与音乐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带有语言的特殊音乐。

它易学、易记,好的作品朗朗上口一唱就会。

因此,唱歌最易被学生所接受,也最容易得到广泛开展,是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最有效的手段。

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唱歌教学时间应占全部音乐教学用时的三分之二,这充分说明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部分内容。

三、我们的唱歌教学专题研究每一个小学生都喜欢唱歌,可是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并不多,对歌唱中的呼吸、共鸣、咬字吐字等要求也基本不懂,更谈不上有什么歌唱技巧,通过我们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对学生进行歌唱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孩子们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如正确的姿势、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歌曲处理、形体动作等,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歌唱表现力。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教学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教学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教学研究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品味的重要场所。

在音乐课堂上,合唱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合唱的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培养音乐表现力、锻炼音乐技能等。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合唱教学的意义合唱是指由多个人同时演唱同一首曲子。

它强调的是群体的协作和和谐。

合唱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通过合唱,学生可以感受到群体的力量,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合唱教学的方法1.选曲方法合唱教学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曲目。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音乐素养和课程要求来选取曲目。

一般来说,小学生适合演唱音域较窄、旋律简单、节奏规律的曲子。

曲目可以从儿歌、民歌、校园歌曲等中选取,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分声部教学合唱通常由多个声部组成,包括高音、中音、低音等。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音域特点和水平来分声部教学。

教师可以以模仿、分组、段落分解等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个声部的技巧和演唱方法。

3.声乐训练合唱教学中的声乐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声音的发声、气息的控制、咬字的准确等方面进行训练。

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呼吸、放松喉咙、正确发声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声乐练习曲、声乐游戏等方式进行声乐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4.表演技巧训练合唱不仅要求学生唱得好,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表演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动作编排、舞台表演等方式进行训练。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手势、表情、姿态等来表达音乐的情感,让学生在演唱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合唱教学的策略1.积极的编排排练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进行编排和排练。

编排是制定合唱动作和表演形式的过程,排练是反复演练让学生掌握曲目的过程。

教师应合理安排编排和排练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熟悉和掌握曲目。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编排和排练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唱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音乐表达和音乐表现能力。

为了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合唱曲目选择:选择适合小学生演唱的合唱曲目非常重要。

曲目应旋律简单易学,歌词和谐美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表达。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经典合唱曲目,如《茉莉花》、《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也可以选择一些流行歌曲或儿童歌曲进行合唱。

2. 分声部练习:在学生熟悉了合唱曲目后,可以进行分声部练习。

根据学生的音色和音域特点,将学生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个声部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先教授每个声部的旋律和歌词,然后逐渐将不同声部的学生组合起来合唱。

通过分声部练习,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提高整个合唱团体的声音均衡和和谐度。

3. 身体动作配合: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表达进行身体动作配合。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手指开合、手臂挥动、身体左右晃动等,让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进行动作呼应。

通过身体动作的配合,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和表现能力,使合唱更加生动有趣。

4. 视唱练习:合唱教学中的视唱练习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在合唱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唱练习熟悉合唱曲目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可以先教授一些简单的旋律和节奏练习,逐渐提高难度,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视唱练习。

5. 合唱演出:合唱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进行合唱演出。

在合唱演出前,教师应加强对合唱曲目的整体指导和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歌曲的内容和表现要求。

可以安排一些合唱排练和演出,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感受合唱的美妙和团队的力量。

合唱演出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合唱成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要注意曲目选择、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配合、视唱练习和合唱演出。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音乐修养的重要环节。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表现情感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可用于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

1. 演唱技巧训练: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模仿的方式,教导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方法和咬字清晰等演唱技巧。

教师可以使用瑜伽球等道具来帮助学生感受到正确的呼吸动作,并通过排练和练习,达到身体和声音的统一性。

2. 节奏训练:在合唱教学中,节奏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口语和身体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节奏,比如教师可以教唱一些口头节奏练习,然后由学生模仿和跟唱,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歌曲的节奏。

3. 合唱分声部教学: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音域和能力分声部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需要,将学生分为高音和低音两个声部进行独立训练。

然后再将两个声部合并演唱,从而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合唱技巧。

4. 情感表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背景和情感,来引导他们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歌曲的意义、故事和情感特点,引导学生在演唱中真实地表达出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

5. 团队协作:合唱教学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唱演唱、分组合练以及团队合作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共同创造和发展,通过他们的合作和互动,提高整个合唱团的表演效果。

6. 进行公开演出:公开演出是合唱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成果的舞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会、文艺汇演和社区活动等,让学生将他们学到的合唱技巧和表现能力展现给更多的人。

7. 融入多媒体技术:在合唱教学中,可以适当融入多媒体技术,例如使用录音、录像和幻灯片等工具。

教师可以制作学生演唱的示范视频,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小学生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作精神,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目前小学生合唱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参与度不高、歌曲选取不合适、教学方法单一等。

本文将对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生合唱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改进的思路。

1.参与度不高当前,许多小学合唱班级中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学生缺乏对合唱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导致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消极,不愿意积极参与合唱活动;一些老师在合唱教学中过于注重技巧训练和表演效果,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感。

2.歌曲选取不合适在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一些老师在选择合唱曲目时往往只考虑曲目的难易程度和表演效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情感需求。

一些合唱曲目对于小学生来说旋律太过复杂或者歌词内容过于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表达,导致学生难以投入到合唱活动中。

3.教学方法单一目前一些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老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对学生进行直接指挥和模仿训练,缺乏创意和多样性。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合唱参与度,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合唱团队或歌手到学校进行交流和表演,让学生感受到合唱的魅力;老师也可以利用音乐游戏、合唱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合唱的乐趣。

在选择合唱曲目时,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情感需求,选择旋律简单、易于理解的合唱曲目。

也要注重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在曲目中融入学生熟悉的故事、人物或者生活场景,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为了丰富合唱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老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可以通过分组合唱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创作合唱曲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也可以结合舞蹈、表演等元素,让学生在合唱活动中全方位发展。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引言音乐教育在小学课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唱教学作为音乐课堂中的一种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音乐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目前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明显等。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

问题分析学生参与度低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参与度低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由于合唱需要群体配合,一些学生可能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或者不自信,从而主动选择不参与。

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到合唱的效果,还会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效果不明显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唱歌,缺乏对合唱技巧和音乐表达的培养。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缺乏对合唱的理解和兴趣,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改进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合唱的决策中。

2.设计多样化的合唱活动,如合唱比赛、合唱演出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将合唱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与舞蹈、戏剧等课程进行跨学科整合,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引入合唱技巧的训练,如声乐训练、呼吸训练等,帮助学生提高歌唱水平。

2.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和表达意义,提高学生对合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引入合唱指挥的概念,培养学生对合唱指挥的敏感度和配合能力。

结论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改进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效果。

学生的参与度的提高可以从学生的参与角度出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多样化的合唱活动,以及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

教学效果的提高可以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引入合唱技巧的训练,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和表达意义,以及引入合唱指挥的概念。

通过这些改进方法,能够使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的合唱技巧、音乐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合唱教学的探究

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合唱教学的探究

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合唱教学的探究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兴趣的重要环节,而合唱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表演形式。

体验式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将学生置身于音乐的世界中,激发学生探索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合唱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和效果。

一、体验式合唱教学的实施策略1. 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在上合唱课之前,可以先播放一些合唱节目或者演唱一些流行歌曲,借此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合唱团的经典名曲,让学生了解到合唱艺术的魅力。

2.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曲目:合唱曲目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和音乐素养等方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歌曲,如童谣、儿歌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3. 注重歌曲的分析和理解: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应该注重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

可以通过展示歌词和歌曲的背景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含义和情感表达。

还可以通过分析歌曲的曲调和结构,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4. 分组排练和表演:在合唱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排练和表演。

每个小组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独唱部分,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注意合唱的技巧和表演的细节。

5.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和反思:在合唱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进行评价。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表现和感受,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师也可以对整个合唱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

1.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体验式合唱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使学生在合唱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表达的乐趣。

通过合唱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唱是一种集体表演形式,它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和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合唱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它对于鼓励小朋友去唱歌,培养其歌唱兴趣,增加其歌唱信心,同时激发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它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演唱之中不仅要求有情与景的渗入,还要求准确的发音技巧,完善的表演形式。

如何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合唱习惯,怎样让以群体形式组织起来的学生自然和谐地展开二部声合唱,这是我们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孜孜以求去探索的问题。

【关键字】小学音乐合唱技巧二部声情感合唱较之于独唱,音域更为宽广,音色也更加丰富,因而对于调动学生演唱兴趣有着独特的优势。

学生个人通过加入合唱群体,在增加歌唱信心的同时,也能够不断挖掘他们表演潜能。

然通过对目前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进行了解发现其中总是多多少少存在音准以及和谐性等等方面的问题,这与教师教学引导方式不无关系:比如合唱当中学生往往是被要求演唱不同声部,而一些老师却只教唱某一个声部;再比如合唱需要增加练习的次数,于是有老师就让学生每天反反复复单调的齐唱,这样一来,收效甚微。

一、以情激趣情感是歌唱的灵魂,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与总结,我们了解到将小朋友置于或真实或营造的情景之中,能够最自然地调动起他们的感官感受,从而自觉的去探索、去领悟,去把握音乐之中的情感,使合唱技巧的顺利掌握成为一种可能。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努力地在课堂上为小朋友们创造情境,其次为契机和主线,激发学生情趣,寓教于乐,在乐中“以情带声”。

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之中的一种大自然现象,它充满幻想与乐趣,反映的正是音乐与自然的主题,让我们在音乐感悟之中到大自然之中穿梭,感悟各种奥秘。

笔者在教授《回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置身其境,借助PPT特地为他们播放了少数民族少男少女在碧波上,在林里山间渔歌互答的视频,同时插入了《回声》这支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几乎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

他们一边欣赏,一边不自觉的就会哼出旋律,在大自然灵秀神奇的风光中,带着好奇和兴奋,自然而然体悟到其中情绪。

趁着学生的好兴致,进入合唱教学时,我这样安排了教学过程:“美丽的姑娘,在绿色的湖面上轻轻划着船桨,在空旷的山间放声歌唱,远处似乎有回答的声音,你们可以听见来似有若无的回声吗?”因为前面特意为学生营造了情境,所以这时候就有学生侧耳去寻找。

时机成熟之际,我将全班小朋友分成两大小组,形成对唱,教给他们如何去模仿自然传来的回声,从而掌握低声部的发音技巧;接着开始轮唱,使人和回声彼此对话,活泼而轻松;最后合唱,增强音乐力度,在几种不同形式的歌唱中,让音乐时强时弱的回荡在教室中,至此,小朋友们仿若置身空谷,早已分不清是回声还是歌声,和谐而自然的融于一体。

通过情境的营造,学生唱歌之时,头脑中有了画面,乐学好学,教学难点不攻自破。

笔者通过自身对于歌曲的感悟理解,借助方便的可视性强的多媒体,带领学生轻松走入音乐,感受其中韵律与节奏,从而获得审美力的提升,在共鸣之中增添了对音乐的喜爱。

二、科学指导(一)训练发声方法。

训练小朋友的发声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老师无法通过理论指导让学生学会实际操作,老师必须经常性的予以动作示范。

唱歌的最根本动力是呼吸,小朋友相较于成年人气息要浅的多,因而在教授合唱技巧时,首要的便是带领学生更好的呼吸。

具体操作有:首先带领学生全身心放松,放松五官,放松表情,放松脸部笑肌,自然地如花儿一般绽放;其次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小手置于上腹部,徐徐吸气,缓缓吐气,感受腹部一空瘪一膨胀的有规律变化;最后通过训练保持气息持久,借助“S”反反复复联系吐气,通过对比匀吐、急吐等等,让学生自己找到保持气息均衡之道。

(二)把握音准节奏合唱重视整体性,倘若在演唱过程中某位小朋友的声音或者高于标准音,或者低于标准音,就会破坏合唱的整体协调性,因而教师指导之中,需要重视小朋友音准节奏方面的联系。

想要掌握音准,前提是最好音阶训练,这个过程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开始老师可以自身进行动作示范,借助可视化的手势,让学生更好的领会音阶内涵;紧接着,不妨通过一些灵活多变的小游戏、小活动,更全面地向学生介绍全音半音,打好基础。

待学生大体掌握之后,就可以让他们在实际合唱训练中去反复使用。

如在教授《歌声与微笑》二声部合唱歌曲时,不妨先让小朋友分声部自由演唱,然后两人之间或者是小组之间互相聆听,通过对比交流发现各种问题。

然后老师组织合唱,将全体学生分为两大组,一个组将目光投向老师身上,通过老师指挥唱好音阶,与此同时,另一组唱完一声部第二个音之后,紧接着是开始音阶的演唱,老师轮流交替着给予两组以指挥和指导,更好的照顾到合唱中的个人。

如此将几乎所有的都学的问题都照顾到,这样下来,大部分小朋友的的音准节奏问题可以解决的七七八八了。

三、多样辅助过去的合唱教学通常都是以唱为主,无法带领小朋友去体悟其中的丰富多样的情感,因而在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下,有必要在音乐合唱表演之中,渗入优美的舞蹈以及动听的打击乐或者是音高辅助。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音乐律动,掌握节奏,就会加入打击乐,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比如:教同学们演唱《小白船》的时候,我习惯安排一些学生借助竖笛这种乐器分声部去吹奏,其余的人认真倾听,然后再合奏,当合奏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时,顺势引导他们将对于这首歌曲音准以及音程的感觉自然移入合唱之中。

在合唱之际,不同声部都安排学生伴奏,轮流展开。

借助这样的有序合理步骤,音准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再比如:在教唱二部声歌曲《迷人的火塘》时,通过展示篝火晚会热闹奔放的场景,我已经让学生体会到了歌曲的情绪。

蓄好势之后,我开始给学生放音频,同时借助手势定准音高,通过比划表现律动,接着合着音频唱起歌曲第二声部部分。

唱完之后,我请同学思考:“对比老师唱的和音频音乐,同学们能发现有何不同呢?”很多小朋友都能发现老师的演唱当中多出了一个声部,按照这首歌的节奏,教师最好是将音调降一降,准确把握低声部。

顺着同学的回答,我接着就问了:“那么这首音乐的这个低声部,让这个音乐听起来是更好呢,还是更差呢?怎么个好法?”这时候小朋友各有各的看法,有的说这个低声部的发音,能让听的人自觉的想到篝火晚会大家一起边唱歌边跳舞的热闹,有的说低声部正体现着大家情绪的高涨呢。

趁着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的时候,我指导全班学生进行第二声部的练唱,鼓励学生模仿刚刚我进行示范是的定位手势,找准音高,与此同时,我会用竖笛伴奏,让竖笛声与音乐中的琴声和鸣,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度和丰富性。

倘若课堂时间充足的话,还会带领小朋友们自由的跳一段少数民族简单的舞蹈,虽然舞蹈可能不会太规范,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学生在载歌载舞之中感受到了音乐之美,同时在练习之中也提升了合唱的和谐度。

四、教学细节新课标提倡老师在教授课程过程中将课堂“还给”学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唱技巧更多的需要围绕着小朋友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展开,只是单纯的一直训练全体合唱,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学生演唱技巧,反而是将他们带入了“死胡同”,无法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灵活安排教学环节灵活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总能让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进行合唱训练时,让教学环节一步紧扣一步,步步交织渗透,把合唱当中尤其重要的“双声部”教学人为化成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更好的领悟。

第八课“幸福生活”中,歌曲《同坐小竹排》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将“双声部”的训练渗入其中,将学生分成男女两个组,模仿少数民族壮族人彼此的对唱:“小妹……”“小弟……”。

(二)给音乐做加减法所谓的音乐加法即指在单声部音乐之中添入二声部,让单一的音乐听起来更为丰富,更为饱满,更有力量。

音乐的加法会使音乐加大纵深,让学生在训练之中慢慢地感知多部声的特点。

所谓的音乐的减法即指将那些复杂多变的多声部音乐改编简化为旋律简单,易于把握易于歌唱的歌曲。

一方面使学生有自信更好地去掌握它,另一方面仍保留着合唱应该具备的和声效果,让学生知易而行。

1.音乐加法。

当老师在讲授那些有关少数民族的歌曲时,通常会涉及到少数民族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典型的比如在蓝田白云之下,骑着骏马,挥着鞭儿,老师在带领学生去体悟这份辽阔自由的时候,可以借助我国众多的拟声词去准确模仿马蹄哒哒的声音,为使之更好的融入到歌曲之中,可以在类似情景的歌曲的旋律当中添加二声部,传递清脆悠扬的马蹄声。

2.音乐减法。

笔者在执教四年级第八课以“理想”为主题的音乐学习时,有名为“小纸船的梦”这样一首音乐,针对笔者所教授班集体对于二声部基础掌握的这样的具体情况,我在教授之中特意简化了曲谱。

把《小纸船的梦》的第二声部旋律进行了重复,如此以来就将难度降低了许多,通过前面情景的引导,学生可以很容易的掌握哼唱音律,再通过反复的合唱训练,把握音准与节奏,体会成功,收获成就感,增强对自身演唱的自信心。

(三)发挥音准好的学生特长在合唱过程中,一个班的学生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音准准的,有音色好的,还有二者都不足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居中水平的,为使每个同学都能在自身基础上有所提升,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来安排的。

比如,在进行五年级某首歌曲的学习时,在第二部分合唱当中,尽管只单单有一个乐句,却是老师无论如何指导集体演唱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鼓励那些认为自己掌握了技巧的小朋友充当小老师,为全体同学表演一番,同学们都可以听见清晰动听的和声,在比较心理的影响下,大家都开始去模仿他们,跟着他们认真练唱,结果可能还是不完全准,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都收获了“听觉”的积极训练。

五、自我提高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诗乐舞一体,合唱是音乐之中最能体现师生集体创造的一种形式。

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合唱指导时,首先必须具备三大基本功:唱、弹、跳。

具备良好的歌唱能力,老师可以在教学之中进行范唱,通过展示训练学生发音技巧、呼吸技巧、把握音准节奏的技巧等等,给予学生听觉上最为直观的美的感受,从而激励小朋友去学习。

具备深厚的弹奏功底,能够帮助老师更好的组织课堂,老师可以适时的利用古筝、琵琶或者是吉他之类的乐器,为学生即兴伴奏,创造出活泼轻松的氛围。

同样具备跳的舞台表演能力,能够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性,小学生普遍的一个心理就是好模范,当老师站在讲台上通过灵动的动作语言去将抽象的音乐化为具象时,合唱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学生会被吸引,更会被打动。

音乐不同于造型艺术,可以通过画面得到直接呈现,也不同于影视戏剧,可以被看见,它更多的是通过将声音传递到人的耳朵之中,以声情来调动真情,让学生借助联想与想象去感知去体会。

因而小学音乐老师只是具备“唱”“弹”“跳”三大基本功是不完全足够的,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擅长合唱指挥,有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感受与表现。

在进行合唱教学指导中,一名优秀的老师觉不仅仅是只上完课就可以的,他们的另外一个任务还在于课外艺术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