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乐赏析》课件(精品)
交响音乐欣赏课件.
2、铜管组(力度、辉煌):
1)小号-《凯旋进行曲》、《嘎达梅林》起义军主 题、《那不勒斯》舞曲、《印度客商之歌》(加弱 音器); 2)圆号(法国号)-温和、高雅,略带哀愁上甘之 诗意,连接弦乐与木管,《自由射手》序曲之引子、 李斯特《前奏曲》,可塞入拳头奏“阻塞音”. 3)长号(“伸缩喇叭”“拉管”)-《嘎达梅林》 起义军主题、《解放军进行曲》; 4)大号-《舍赫拉查达》之苏丹王主题; 5)短号-梅耶比尔《新教徒》、《1812年序曲》之 圆号与短号吹奏《马赛曲》; 6)萨克管—少用,《阿莱城姑娘》《胡桃夹子》理 查 斯特劳斯《家庭交响乐》德彪西《狂想曲》。
6)18世纪中期:曼海姆乐派、北德乐派和早期维也纳乐 派的贡献卓。1740年蒙恩在第二、三乐章间加入小步舞 曲,完成了四乐章的古典交响乐的固定形式; 7)18世纪中后期:“维也纳三杰”之奠立、发展与创新;
8)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舒伯特之艺术歌曲性质的、柏辽兹和 李斯特之标题性的、勃拉姆斯之古典与浪漫一体化的、“老柴”和 德沃夏克之民族性的、布鲁柯纳之精神与宗教一体的9部交响乐, 以及圣-桑、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柯萨柯夫等人之富于个性的协 奏曲、序曲和标题交响曲; 9)19世纪晚期:马乐之“声乐交响乐”、西贝柳斯、雅那切克、 格拉祖诺夫、拉赫马尼诺夫、尼尔森等人之交响乐个性鲜明;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理查 斯特劳斯、勋伯格、德彪西、拉威 尔更是标新立异; 11)20世纪:米亚斯科夫斯基及其“四大弟子”(哈、穆、舍、卡 巴)、普罗柯菲耶夫、肖斯塔柯维奇、西曼诺夫斯基、沃安 威廉 斯、布里顿、巴托柯、柯达伊、斯特拉文斯基、科普兰、格什温之 交响乐、协奏曲、交响序曲、交响音画、交响诗、交响随想曲、交 响幻想曲构成了20世纪交响音乐创作的光彩花环。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赏析(3)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赏析(3)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赏析1804年,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同时,他的耳聋已经完全失去了治愈的希望,这对他来说根本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那时,他已经写好了“海利根遗书”1,命运似乎非要和贝多芬开玩笑,在他身上,似乎1 1802年10月6日写给他亲爱的兄弟卡尔和约翰·贝多芬体现着一种没有最大的打击,只有更大的打击的悲剧,就在那年,他热恋的情人朱丽叶塔·齐亚蒂伯爵小姐也因为门第原因离他而去,成了加伦堡伯爵夫人。
这一连串的精神打击将贝多芬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但是,贝多芬没有选择死亡,他在一封信里写到:“假使我什么都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世界,这是不可想象的。
”1804年,是贝多芬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这段时期里,他完成了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开始了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的创作。
在1807年《命运》完成后出版前,他完成了活泼浪漫的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并在1806年上演,同场演出的还有还有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和为钢琴、合唱与乐队写的幻想曲。
二、作品结构C小调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作品第67号。
和贝多芬本人一样,这是一曲集中表现活力、斗争和胜利的音乐,是一部热望未来的作品。
它主要表达的意思为扼住命运的咽喉。
第一乐章:热情的快板,c小调、2/4 拍子、奏鸣曲式。
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片段1)。
通过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片段2)。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3/8 拍子,双主题自由变奏曲式。
第一主题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片段3)。
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先由木管奏出,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片段4)。
第三乐章:快板、 C 小调, 3/4 拍子,诙谐曲形式。
干部学习课件:交响音乐赏析
交响音乐赏析前言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音乐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而存在。
回顾往昔,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音乐,而音乐则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加促进了劳动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曾几何时,人们开始对音乐艺术的社会存在价值产生了认识上的飞跃,将它看作是人类崇高智慧所创作出的结晶。
然而在这些不朽的结晶之中,有哪一种是最能够启发人们的思想、最能够反映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又是最能够震撼人们心灵的典范呢?今天,它的答案已显得十分的清楚和肯定——交响乐,这一在音乐艺术中经过长期孕育而产生出的完美骄子,是占据这一显赫位置上的理所当然的代表。
一、交响乐概述(一)交响音乐的起源和交响乐章的形式交响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分遥远的历史当中,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谐”两个词的总称。
到了古罗马时期,这个名称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号。
15、16世纪,也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
而到了巴洛克音乐的初期,它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声乐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等器乐曲。
18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
这个时期中,交响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规模和形式都慢慢有了明确的含义。
当时的意大利歌剧序曲,以它特有的快、慢、快三个段落而成为古典交响乐的基本雏形。
到了18世纪的中叶,德国曼海姆乐派的作曲家们以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新性的创作,使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得以进一步的完善。
1740年维也纳作曲家蒙恩第一次在慢板乐章和快板乐章之间加进了小步舞曲乐章,这种四个乐章的套曲形式渐渐演变成了古典交响曲的固定形式。
套曲的四个乐章是这样布局的:第一乐章奏鸣曲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呈式部,有两个主题——正主题和副主题。
这两个主题往往形成强烈的对比,比如正主题是冲突性的、戏剧性的;副主题可以是抒情性的、歌唱性的。
交响音乐赏析
交响音乐赏析(1)交响音乐概述01 追述交响音乐的起源,交响乐曲式的发展确立,著名指挥家卡祖善具体讲解了交响乐章的形式。
02 依据交响乐发展的历史,介绍了18世纪中后期交响乐成熟阶段时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舒伯特、柏辽兹、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布鲁克纳、圣桑、弗朗克;19世纪晚期,马勒、西贝柳斯、雅那切克、格拉祖诺夫、拉赫玛尼诺夫;19至20世纪,德彪西、理查·施特劳斯、勋伯格;20世纪,普罗科菲耶夫、哈恰图良、肖斯塔科维奇、沃恩·威廉斯、布里顿、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科普兰、格什温等著名作曲家的重要作品及他们对交响音乐的贡献。
其中著名指挥家卡祖善系统地介绍了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
交响乐队概述03 由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谭利华详细讲解交响乐队的具体配置:包括弦乐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色彩乐器组,还介绍了双管、三管及四管等乐队编制的不同及特点。
04 通过欣赏布里顿的作品《青少年管弦乐指南》片段,直观地讲述交响队中各种乐器的演奏特点及音色。
交响音乐赏析(2)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约翰·塞巴斯堤安·巴赫,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后世尊为“音乐之父”。
他的作品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以复调手法为主。
最主要的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和大量管风琴曲。
交响音乐赏析(2)(巴赫、享德尔)01 详尽介绍巴赫一生的生活经历及音乐创作历程和的音乐作品。
(含48幅珍贵资料)02 介绍巴赫写作《勃兰登堡协奏曲》的起因,并通过尼古劳斯·哈尔农库尔特指挥的维也纳群咏乐团的演奏片段及与之对照的名乐章主题的乐谱谱例,分析讲解巴赫创作的第一《勃兰登堡》协奏曲(F大调)。
交响音乐赏析
19世纪中叶出现了中期浪漫主义乐派, 19世纪中叶出现了中期浪漫主义乐派 世纪中叶出现了中期浪漫主义乐派, 代表人物有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 代表人物有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 柴科夫斯基、约翰施特劳斯等。 柴科夫斯基、约翰施特劳斯等。这一时 期的音乐有一个重要特点,即钢琴小品、 期的音乐有一个重要特点,即钢琴小品、 艺术歌曲等小型作品已不占主要地位, 艺术歌曲等小型作品已不占主要地位, 音乐创作开始转向交响音乐、 音乐创作开始转向交响音乐、出现, “标题交响曲”的出现,为这一时期管 弦乐创作开拓了新的道路。 弦乐创作开拓了新的道路。
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潮流
如果说古典音乐倾向表现共性, 如果说古典音乐倾向表现共性,浪漫主义音乐 则是更多地表现个性:它重视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 则是更多地表现个性:它重视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 通过客观的抒情题材, 通过客观的抒情题材,用音乐艺术手法描写对美丽 大自然的热爱,反映主观对未来自由、 大自然的热爱,反映主观对未来自由、幸福的向往 和渴求,进而抒发心中的理念和幻想; 和渴求,进而抒发心中的理念和幻想;它追求音乐 中的民族、民间内容,本民族或其它民族的传说、 中的民族、民间内容,本民族或其它民族的传说、 故事和质朴民间音乐素材, 故事和质朴民间音乐素材,使浪漫主义音乐获得了 清新、纯净的气质和格调; 清新、纯净的气质和格调;它对古典乐派一些严格 规范的题材、体裁、风格、 规范的题材、体裁、风格、表现手法与形式做了大 胆的革新,丰富和发展了古典的传统文化; 胆的革新,丰富和发展了古典的传统文化;标题性 音乐的发展, 音乐的发展,更体现了音乐与其它姐妹艺术相互融 合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 合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出现了晚期 19世纪后半叶至 世纪初 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 浪漫主义乐派,主要代表人物为马勒, 浪漫主义乐派,主要代表人物为马勒, 晚期浪漫主义乐派的特点是: 晚期浪漫主义乐派的特点是:乐队技术 达到新的复杂水平, 达到新的复杂水平,以结构庞大的交响 乐队取胜。 乐队取胜。
《交响音乐鉴赏》课件
推动音乐教育发展:交响 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 内容,可以推动音乐教育 的发展,提高国民的音乐 素养。
汇报人:PPT
作品特点:融合了美国黑人音乐和印第安音乐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作品影响:被誉为“美国交响曲”,对美国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马勒在1908年创作了这部交响曲,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音乐特点:融合了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元素,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音乐色彩 结构:分为六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影响:这部交响曲被誉为马勒的代表作之一,对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交响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 价值
提升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交响音 乐,提高审美能 力和艺术素养
培养创新思维: 交响音乐中的创 新思维和创造力, 有助于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
增强团队协作: 交响音乐需要团 队协作,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团队 协作能力
陶冶情操:交响 音乐能够陶冶情 操,提高学生的 道德修养和情感 体验
旋律:音乐的主要线条,表达情感和主题 和声:多个音同时发声,形成和谐或冲突的效果 节奏:音乐的时间感,通过快慢、强弱的变化表达情感 力度:音乐的强弱变化,表达情感的起伏和变化 音色:不同乐器或人声的音色,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 结构:音乐的组织形式,如奏鸣曲、交响曲等,表达音乐的整体性和逻辑
规模庞大:通常由多个乐器组组成,包括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 形式多样:包括交响曲、协奏曲、序曲、交响诗等 结构复杂:通常采用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结构 情感丰富:能够表达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恐惧等
管弦乐队:由各种乐器组成的大型乐队,包括弦 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音乐家的影响:了 解音乐家在音乐史 上的地位、影响、 贡献等
交响音乐赏析
西洋音乐史纵览
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公元476年之前) 2、中世纪宗教音乐(公元450—1450年) 3、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0—1600年) 4、巴洛克音乐(公元1600—1750年) 5、古典派音乐(公元1750—1825年) 6、浪漫乐派(公元1825—1900年) 7、20世纪近现代音乐(公元1900年后)
交响乐的主要发展阶段
一、起步阶段:17世纪初——18世纪中叶
交响乐定型于巴洛克时期,意大利音乐家维 瓦尔第、德国音乐家巴赫、亨德尔为古典交响 乐的完善与成熟奠定了基础。
二、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交响音乐由起步走向成熟,经过了诸多音乐 学派和音乐家的努力,尤其以维也纳古典乐派 的三位巨匠——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成就 使古典交响乐达到史无前例的顶峰。
第5段歌词:
拥抱起来,亿万人民, 让全世界接个吻! 众兄弟,星空高处,一定住着慈爱的天父。 亿万人民,可曾跪倒? 是否认识造物主? 向星空里寻找他,他一定在那里居住!
课堂小结
什么是交响音乐 西洋交响乐队 名曲鉴赏《欢乐颂》
每课一言
艺术为历史提供的最大帮助,是使之更贴 近一个时代的灵魂,从而也就触摸到了情 感的源泉。
贝多芬《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
完成于1824年,是对贝多芬“从黑暗到光明、 从痛苦到欢乐、从斗争到胜利”的创作思想的 总结。作品热情地歌颂人间欢乐,宣扬博爱理 想。
第四乐章交响合唱《欢乐颂》:诗歌《欢乐颂》 由德国诗人席勒创作于1785年。贝多芬将诗 作创作成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组成的合唱 作品。
柏林爱乐乐团:成立于1882年,在国际乐坛中 享有顶尖管弦乐团的崇高声誉。1955年-1989 年,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出任乐团艺术总监, 之后阿巴多接任艺术总监至2002年。
交响乐欣赏PPT课件
第4页/共26页
三、交响乐的结构
2.无论是单乐章交响乐,还是套曲交响乐,奏鸣曲式结构都是乐曲结构的首选。奏鸣曲 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大部分组成,是音乐中最重要的结构,它适用于表现戏 剧性的内容。
第9页/共26页
2.木管乐器组
乐队中常见的木管乐器有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
长笛--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音色清澈优美,发音轻快灵 活,可吹出各种复杂的装饰音。
第10页/共26页
2.木管乐器组
短笛--长度仅为长 笛的一半,声音尖锐,常 用来模仿鸟鸣。
双簧管--音色带有 鼻音,显得伤感和温柔, 富于田园风味。
以下三个方面:
• 交响乐必须是用交响乐队演奏的音乐。
• 交响乐具有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
• 交响乐适宜表现戏剧性内容。
第3页/共26页
三、交响乐的结构
1.交响乐的乐章结构分为两种类型: ①只有一个乐章的交响乐称为“单乐章交响乐” 如交响诗和交响序曲。
②由三个或四个乐章构成的交响乐称为“套曲交响乐”,多数 交响乐都属于这一种类型
第6页/共26页
1.弦乐器组
中提琴--音色浑厚柔和,明亮度稍低于小提琴, 相当于乐队中的“女中音”。
第7页/共26页
1.弦乐器组
大提琴--琴身比小提琴长一倍,音域比小提琴低八 度,声音坚实丰满、婉转深情,常被作为独奏乐器。
第8页/共26页
1.弦乐器组
低音提琴--又叫“倍大提琴”,是体积最大、音域最低的弦 乐器,音色深沉雄浑,犹如乐队中的男低音,常与大提琴同时出现, 担任乐队中的低音基础,偶尔也演奏旋律。
交响音乐赏析.ppt
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对18世纪末 和19世纪的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3位作曲家虽然有各自的创 作特点,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启蒙运动思想 的影响,创作上体现了启蒙主义时期的时代精 神。
而18世纪末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则给贝 多芬的思想和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时代的 熏陶和哺育,使得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 音乐充满了生气勃勃、乐观向上的精神气质, 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精神面貌和鲜明的世俗 性特征。
由时间划分,泛指上自文艺复兴, 下至浪漫乐派兴起之前的各种风格 流派,如巴罗克时期音乐、洛可可 音乐、曼海姆乐派和柏林乐派等。
2.即指维也纳古典乐派。
维也纳古典乐派。
指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在维也纳形成 和发展的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 乐流派。
维也纳古典乐派创作的年代正是欧洲思想界开 展“启蒙运动”的时期。启蒙学者们提出了一 系列的政治理想、人生哲学、艺术主张。他们 提倡理性、科学经验、个性解放、权利均等, 反对神权、封建特权和封建制度。
海顿 1732-1809
莫扎特 1756-1791
贝多芬 1770-1827
交响音乐赏析
第四讲
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sm)原义为完 美的、优秀的或经典的,曾用来专 指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学艺术。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 广义泛 指过去时代流传下来堪称典范的音 乐,狭义特指以维也纳古典乐派为 代表的音乐。
古典乐派(classicalschool)
交响音乐赏析课件PPT(最全)
气势恢弘、旋律华美,情绪统一,充满了 动态与活力的空间。
代表人物
维瓦尔第、巴赫、亨得尔
巴洛克时期交响乐
维瓦尔第(意大利,1678-1741)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之春 创作于1726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乐章,每乐章前配有一首十四行诗,配
合音乐描写该季节美丽的自然景色。 第一乐章《春》:音乐洋溢着热情、欢快的情绪和清新、明朗的色彩。
五、中国的交响乐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中,西洋交响音乐传入中国,在 萧友梅、黄自、冼星海、江文也、马思聪、丁善德、何占豪、陈刚等音乐家 近几十年的努力下,中国交响音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交响乐(音乐)的要素
① 旋律 ② 节奏 ③ 速度 ④ 和声
④ 音色 ⑤ 调式与调性 ⑥ 织体 ⑦ 曲式
三、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末
浪漫主义从创作理念、题材内容、形式手段、乐队编制等方面将古典主义作了进一 步发展,交响音乐中表现出民族化、多元化的艺术特征,成为交响乐史中一朵绚丽 的奇葩。
交响音乐的主要发展阶段
四、现代的交响乐:20世纪
交响乐依然是音乐中的重要体裁。不少杰出的作曲家都致力于交响乐的创作 并进行各种探索与革新。出现了各种现代音乐流派,如:印象派、表现主义、 新古典主义等。
贝多芬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02年以前的早期创作,受海顿、 莫扎特影响很大,逐渐显露出强调自我的个 性特征。
第二阶段:1803至1812年的成熟时期,也可 以说是他创作的英雄时代。作品中充满了对 人的力量、权利、理性的肯定以及不屈不挠 的斗争精神。
第三阶段:1813年以后的晚期创作,努力追 求超越自我,怀揣全人类和平、安宁、幸福 的崇高理想,作“神之遨游”,尤其是第九 交响曲的诞生达到了创作顶峰。
交响音乐赏析PPT课件
第五讲 序曲欣赏
作品赏析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 比才《卡门序曲》 柴科夫斯基《一八一二年序曲》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8
结束语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愤 保卫黄河
第四讲 协奏曲欣赏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格什温——《F大调钢琴协奏曲》
第六讲 交响诗欣赏
交响诗的形成与发展
第六讲 交响诗欣赏
作品欣赏 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 李斯特——《前奏曲》 格什温——《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第五讲 序曲欣赏
序曲的形成与发展
乐队排列图
第二讲 交响曲赏析
交响曲的形成与发展 作品赏析
第二讲 交响曲欣赏
海顿
告别交响曲、
惊愕交响曲、
时钟交响曲、
第二讲 交响曲欣赏
莫扎特
戏剧交响曲、
朱庇特交响曲、
第二讲 交响曲欣赏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田园交响曲、 合唱交响曲、
第二讲 交响曲欣赏
舒伯特——第八未完成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 德沃夏克——第九新世界交响曲、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第一讲 交响乐与交响乐队
弦乐器: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低音提琴
《交响乐赏析》课件
04
CATALOGUE
交响乐与其他音乐形式的比较
室内乐与交响乐的比较
乐器组成
室内乐通常由弦乐四重奏、木管 四重奏等小型组合组成,而交响 乐则包含弦乐、管乐、打击乐等
多种乐器,规模较大。
音乐风格
室内乐的音乐风格较为多样,既 有古典时期的作品,也有浪漫时 期的作品,而交响乐则以浪漫主 义和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为主,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
总结词
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柴可夫斯基最成功的交响曲之一, 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音乐色彩而著称。
详细描述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也被称为《悲怆交响曲 》,以其深沉的情感和悲剧性的结尾而著名。第一乐 章以缓慢的节奏和深情的旋律开始,呈现出一种沉思 和内省的气氛。随后的乐章则表现出更加激昂和热烈 的情感,尤其是在第四乐章的谐谑曲中,音乐呈现出 一种欢快和活泼的气氛。然而,在最后的乐章中,音 乐逐渐变得悲伤和沉重,最终以悲剧性的结尾结束。
促进素质教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交响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培养审美素养
交响乐赏析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交响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 2 3
培养音乐人才
交响乐教育对于培养音乐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它 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 能力。
传承文化遗产
交响乐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音乐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让后代能够领略到音 乐的魅力。
气势恢宏。
演奏方式
室内乐的演奏者通常比较固定, 而交响乐的演奏者则较多,需要 通过指挥来协同各个声部的演奏
《沃尔塔瓦河(交响乐)赏析》
《沃尔塔瓦河(交响乐)赏析》《沃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结构完整、曲调优美,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交响曲之一。
作品的名字取自德沃夏克的故乡沃尔塔瓦河,也反映了德沃夏克对自然的热爱与其自然之美的描绘。
这部交响曲共有4个乐章,全曲间大气、壮观,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充满了捷克民间音乐的风格,更是将其深入民俗音乐之中达到完美。
第一乐章是急速的,其中运用了段落做法,如乐队和弦的快速反应,以及异步模式的循环运用,强烈的金铜乐器和鼓击乐器在交替演奏,营造出一种粗犷奔放的气氛。
整个乐章充满了热情与冲动,仿佛在描绘着一股澎湃而又狂野的河流奔流不息。
第二乐章是波澜起伏的,舒缓的小提琴独奏慢慢展开,而后引入其他乐器交替演奏,这时一股轻快、飘逸的情感涌现出来。
乐曲的中间,慢慢渲染的氛围逐渐转变成了一个响亮的转折,于是大提琴和中提琴的哀婉合奏渐渐地让这个乐曲情感变得复杂,变得深沉。
乐曲意境生动传神,给听者带来了浓厚的情感品味。
第三乐章是幽默而充满韵味的,这是德沃夏克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带有悠扬的钢琴、管弦乐队,时而宁静,时而欢快,时而缓慢,时而迅猛。
整个乐章显得十分优美动听,趣味横生。
第四乐章是大气磅礴的,开头部分是低而沉重的,很快,乐曲转入了高亢狂舞的节奏,配以兴奋激动的民族乐器。
这时,整个交响乐团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冲动,激情四溢。
末尾的部分,又将乐曲呈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感觉。
音乐情感的极致表达,展示了作曲家的深厚功力和过人的才华,将听者带入了另一个神秘而神奇的世界。
整个乐曲以激情奔放的风格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图景,其中处处显露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德沃夏克的《沃尔塔瓦河》将自然之美与音乐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这一音乐作品显然已不再是普通的艺术作品,更是一部向自然致敬与生命的赞歌。
交响乐赏析-PPT精品
欣赏这类交响乐,听者必须对作 曲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遭遇、 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时还要了解他 写作此曲时的动机、以及乐曲的基本 内容(最好也了解一些音乐形式和手 法等)。如此,在听音乐时,听者就 能随着乐曲感情的起伏变幻,而在内 心得到一种讯号,随着乐曲之乐而乐, 悲而悲,愤而愤,并转化成哲理概念。
这条旋律是作曲家从歌剧最后一 幕中选来的,它是斗牛士埃斯卡米洛 入场时的进行曲,充满了男性的勇敢、 潇洒气概,有一种必胜的信心。序曲 中的第二条旋律也十分让人喜爱,爽 朗、舒展,只听一遍就能记住。
作曲家再一次热情地把开头那 首进行曲送给我们,然后,他干脆 利落地让音乐划上了一个句号。这 就是我们大家常常在音乐会上听到 的《卡门》序曲了。可是,绝大多 数人还不知道,在歌剧院的乐池里, 这儿还不能划句号--序曲还有另 一半呢,它令人吃惊地一下子变换 了情绪:暗淡的色彩、迟疑的节奏、 下行的音调,就像是哭泣一般。
这些乐曲,并不象戏剧、文学、 诗歌、曲艺、电影、电视那样,从视 觉上、语言上为欣赏者提供具体的人 物形象或情节,而是发挥音乐的功能, 以抒发人物的细致内心感情为主要手 段,让听者从心灵上去感受。如果欣 赏者事先了解它所描写的内容,在听 乐时,随着音响,脑海中就会有所想 象,就会进入乐曲所规定的特定意境, 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请欣赏
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 名小说所改编的、由音乐家比 才所创作的歌剧《卡门》被推 为法国歌剧中流传最久、上演 次数最多的经典之作。它更是 被以挑剔出名的哲学家尼采誉 为歌剧艺术“完美无缺的永恒 典范”。
《卡门》序曲属管弦乐曲。 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 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 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 常单独演奏。一般的歌剧序曲 都是用交响方式缩写或提示歌 剧内容,这首序曲结构简单, 仅仅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次 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
交响音乐赏析(第一至五讲)
第一讲
赵文越
课程主要内容
什么是交响音乐? 交响音乐的历史? 各时期交响音乐的作曲家及代表作品? 交响音乐的艺术特征?
主题一:什么是交响音乐Symphony
能用大型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富于交 响性的各种类型的乐队音乐作品。
交响乐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文艺 复兴时期(16世纪)、定型于巴洛克时期(17 世纪),成熟、鼎盛于古典主义时期(18世 纪),繁荣于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
超“乐”时代
雅尼
古典乐派(公元1775——1825年)
在气势宏大的背景下, 追求平衡、条理,精雕细刻, 理性地约束个人情感。
(一)理性的认识——时代背景
古典乐派(公元1750——1825年)
1、 18世纪的欧洲处在封建贵族专制制度下,文化艺
术主要依靠贵族的资助发展。艺术活动的中心在宫廷, 当时上流社会对艺术强调形式的优雅和风格的完美。 (古典建筑.ppt) 2、 而绝大多数艺术家们则是以仆人的身份从属于 封建贵族的宫廷或是教会,没有人身自由。 3、启蒙运动大声吹响了反封建的号角。
二、乐器的音色和质感
一、弦乐器:音质柔和,接近人声,擅长 演奏旋律,多用于塑造人物形象、抒发人 类情感。
低音提琴(double bass(BrE)/bass(AmE)),擦奏弦鸣乐器。又称倍大 提琴。提琴家族中体积最大、发音最低的弓弦乐器。它是乐队中音响的支柱,基 本节奏的基础。低音提琴约有180~220厘米高,下端有一支柱,形似大提琴。 演奏时要将琴放在地上,立着或靠在高凳上演奏。低音提琴是四度定弦,4根弦分 别是E、A、D、G,为了避免在低音谱表上过多地加线,其音响比实际记谱低1个 八度。乐器特色 是弦乐器中形体最大的,音色极其低沉柔和,并且能奏出极美妙的泛音,拨弦奏 法可发出隆隆声,用于 描述雷声或波涛声往往恰到好处;慢奏时效果最佳, 不宜 快奏;高音部分音质纤弱动人。倍低音提琴体积庞大,需站立演奏。它有两种基 本形制:一种属于六弦提琴一族,肩斜背平);另一种属于小提琴一族,肩较方, 背微圆。 倍低音提琴是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的最低音声部,多充当伴奏角色, 极少用于独奏,但其雄厚的 低音无疑是多声部音乐中强大力量的体现。贝多芬就 常用它在交响乐队中演奏重要的旋律。
《交响音乐赏析》讲义-课程论文模板
公选课《交响音乐赏析》讲义罗晓海编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第一章怎样欣赏交响音乐♦课时安排:3学时交响音乐发展概述:交响乐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symphony”, 意思是“一起响”。
在16 世纪时,这个名词指采用和弦性质的多声部器乐;17 世纪,交响乐泛指各类刚从声乐独立出来的单乐章器乐、歌剧序曲、间奏曲等;此后经历了巴洛克、古典、浪漫、民族、现代等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与变革;古典时期的海顿创立了独立的交响曲体裁,成为交响乐中最庞大的一种器乐体裁。
交响乐的概念广义而言指协奏曲、组曲、歌剧和舞剧音乐、交响诗、交响音画、交响曲等各种体裁;狭义仅指交响曲。
二、鉴赏方法:1. 了解音乐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作用;2. 了解作者性格、时代背景和创作思想特征;3. 了解音乐的本体形态及音乐美的内在性特征、情感性特征、秩序性特征和三度创造特性。
三、艺术价值:交响音乐是音乐王国的统帅,它是作曲家们取精用宏、以独特而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最高层次的音乐美,具有引人入胜魅力的高雅音乐。
它是辉煌的壁画、壮丽的史诗、威武的戏剧、宏博的小说,对于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人的价值取向,塑造人的完美人格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多鉴赏交响音乐,非音乐专业学生要打消虚无(所谓“没有音乐细胞”)的顾虑、或满足于纯感性、官能欣赏的浅显态度,努力培养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音乐的耳朵”,并以兼及感性和理性, 即含有品鉴、判断和品评的鉴赏的审美态度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教学录像学习:《走进交响乐》1. 交响音乐导航—让你的心感动;2. 交响音乐载体—乐队与乐器;3. 永恒的旋律—交响音乐主题。
第二章巴洛克时期交响音乐♦课时安排:2学时一、巴洛克时期(1600-1750)音乐特点: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意为“形状怪异的珍珠”。
后用来指那些形式自由,重于表现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风格的音乐指1600年歌剧诞生到1750 年J.S 巴赫去世,这段时期的音乐有一种宏阔的气度,是以感情强烈而求新求变、内涵丰富而结构富于理性为主要审美特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交响音乐赏析》课件(精品)第五周三.交响音乐的构成□ 一,音乐构成的外部要素 1,旋律;几种音乐要素的综合体。
它包括音高、时值、节奏、速度、音色等。
表现力最强、能最早引起听众的注意。
传统音乐的作曲家都把旋律作为表达自己感情的主要手段来运用。
如:梁祝、黄河、命运、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它们各自表达着不同的感情。
2,节奏;在时空中它无所不在,大到宇宙变化的节奏;小到人们生活的节奏。
快节奏给人带来活跃、激励、紧张、刺激,慢节奏却让人感到舒缓、松弛、平稳、安静。
快慢交替正是我们平时生活节奏中的真实写照。
音乐也不例外,如:进行曲和舞曲的节奏总是比较有规律,因为走路和跳舞离不开两只脚。
悲伤音乐的节奏又与人们的叹息和哭泣相关,而幽默滑稽的音乐又总是打破常规的。
3,速度:1 / 13人们对速度的感受往往与心脏跳动的速度有关,一般人心脏跳动的速度在一分钟 70~80 次。
因此欢快的、舞蹈性的和激烈的音乐速度一般都比较快,忧伤的、悲壮的或睡眠曲、摇篮曲就比较慢,而抒情性的音乐在速度上更接近人的心脏跳动。
另外,表现列队行进的进行曲一般都在毎分钟 116~120 拍。
如军队的正步走是每分钟 116,而齐步走是每分钟 120。
4,拍子:拍子与节奏有很大关系;拍子是由有规则的节奏组成的,而节奏的基础又来源于长短不一的时值。
在音乐中被强调的音符总是相对长一些的,而且有时还加上重音记号。
最早的音乐是不用拍号的,如古赞美诗等。
后来音乐的发展在节奏方面变的越来越有规律,所以拍子产生了。
例如,表现人们两只脚走路的进行曲都是二拍子、表现富有弹跳性的圆舞曲用的是三拍子等等。
5,和声:不同音高的两个音同时发声称为和音;按一定音程关系排列的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声就称为和弦;和弦的连接被称为和声------Harmony。
和声的音响以它的谐和与不谐和、稳定与不稳定、紧张感与---------------------------------------------------------------最新资料推荐------------------------------------------------------ 松弛感在音乐作品中随着历史的发展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并极大的满足着人们多元的、发展的审美需要。
6,音色: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音色,人们对音色的感受如同对颜色一样,也是多元性的,它能激发人们艺术的想象力。
如彼德与狼中由长笛扮演的小鸟;由大管扮演的老爷爷等。
又如《一八一二庄严序曲》开头大提琴合奏的赞美诗性质的旋律,让人感到好像是人们在低声祈祷。
《意大利随想曲》铜管的起床号预示着美妙幻想的一天即将开始。
《图画展览会》最后的木管合奏轻声地模仿着管风琴的音调又把我们带到了上帝的面前。
《梁祝》的主题旋律用小提琴演奏起来更加动人心弦。
整个交响乐队演奏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万花筒,让人眼花缭乱。
7,曲式:如同文学作品中的结构。
但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的结构必须受到时间的控制。
例如文学作品或美术作品你可以看得快或慢一些,音乐就不行。
另外最重要的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原则是重复与对比的有机统一。
音乐作品中主题往往不止一个,大多数是对比的,最后又会统3 / 13一。
最典型的是单三部结构----ABA.。
交响乐中常用的曲式结构有以下几种:单乐段结构、二部曲式、单三部、复二部、复三部、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等。
调式与调性:1,七声音阶的特性以及各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好像我们对七声音阶已经很熟悉了,不就是 Do Re Mi Fa So La Ti 吗?什么是音阶?音阶的概念是:按一定的音程关系排列起来的一组音列称之为音阶。
比如七声音阶、五声音阶、十二音音阶等。
七声音阶中还分大调式和小调式等。
什么是音程?就是音与音之间的距离或路程。
比如 Do 到 Re 之间是大二度音程、 Mi 到 Fa 之间是小二度音程等。
什么是调式?就是音阶的不同样式。
比如七声音阶中的小调式、五声音阶中的商调式等。
什么是调性?是指一个调式音阶的高度(调的性质),比如 C 调或 G 调。
下面我们来看看七声音阶中不同调式的音程排列特性和它们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
a, C 大调音阶:---------------------------------------------------------------最新资料推荐------------------------------------------------------8,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以上是以 Do 为主音的大调音阶, Do的音名是 C,所以称为 C 大调音阶。
b, a 小调音阶: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以上是以 La 为主音的小调音阶, La的音名是 A,所以称为 a 小调音阶。
c, C 大调与 c 小调还有 a 小调音阶的区别: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Ⅰ 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 Do Re Mi Fa So LaTi Do 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 Do Re 降 MiFa So 降 La 降Ti Do Ⅰ Ⅱ ⅢⅣ Ⅴ Ⅵ Ⅶ Ⅰ La Si DoRe Mi Fa So La 五线谱是按 C 大调的七声音阶来记谱的,既然七声音阶中各音之间的二度音程不相同,那么五线谱中线与线间之间的音程关系也是一样。
比如从上往下数;第一线与第一间之间是(Fa Mi)小二度,而同样是线与间,第二线与第二间之间却是(Re Do)大二度了。
小二度大二度5 / 13从上所述,七声音阶各音之间的二度是不均匀的,五线谱上的线与间或间与线之间的音程也是不一致的,而且是固定在 C 大调上的(第一线和第一间之间永远是小二度)。
2,调号与调性的关系,我们知道五线谱线与间的不一致音程是固定建立在 C 大调音阶上的。
我们又知道虽然七声音阶是按一定音程关系固定排列而成,但它们可以改变调高位置而产生调性的变化。
比如 C 大调音阶的 Do(主音音高位置)是在 C 上, G 大调的 Do 当然就在 G 上了。
C 大调与 G 大调它们调式相同而调性(调高)不同。
这样一来,除了 C 大调以外的任何一个大调在五线谱上都会形成音程的错位,即不一致。
我们试以 C 大调音阶与 G 大调音阶比较:Do Re Mi Fa So La Ti Do 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固定调:So La Ti Do Re Mi 升Fa So 首调:Do Re Mi Fa So La Ti Do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Ⅰ 又因为在 G大调的乐曲中固定调的 Fa永远都是升高半音的,为了方便起见,就在每一行的开头 Fa 的位置标上升记号。
---------------------------------------------------------------最新资料推荐------------------------------------------------------ 这样就出现了调号。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升记号一定要标在 Fa 的位置上的原因:因此在五线谱上不同的调性就产生了不同的调号。
看上去好像比简谱要罗嗦,其实明白了原因反倒觉得挺科学。
3,固定调与首调的读谱所谓固定调读谱就是永远按 C 调的唱名歌唱,不管是什么调都是如此。
碰到升记号就升高半音、降记号就降半音。
对于读谱,大部分人都会读简谱,而且不管什么调都是唱 Do Re Mi Fa So La Ti 所以对于调性(首调)的感觉还是有的。
但如何在五线谱上读固定调就是问题了,因为有两大困难;一是不熟悉音符在线谱上的位置,二是有升降记号的音唱不准。
我的经验是:1,伸出你的左手并掌心向里,记住五个手指就是五条线,从下往上数, Mi So Ti Re Fa ,四个空档就是四条间, Fa La Do Mi 。
2,带着首调(调性)的感觉去唱固定调,或者先用首调唱熟,再用固定调歌唱。
读固定调的好处是方便,尤其是转调频繁的作品。
读首调(或者读简谱)的优点是调性感觉清楚,但是碰到转调或临时升降音时就麻烦了。
因此作为诗班成员必须都要会,而且最终要以固定调读谱方法为主。
7 / 13以下一组读谱练习综合了读谱与乐理的一些内容,弄懂并唱熟它会有很大好处:在 C 音上构成的大调音阶、旋律小调音阶、小三和弦、大三和弦、大四六和弦、小四六和弦、减三四和弦和属七和弦。
以上这些都属于音乐要素。
这些要素有的直接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关,有的与人的生活习惯有关,还有的与大自然的客观存在有关。
这些音乐要素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音乐作品的基础,或称之为----音乐构成的外部要素。
□ ,作品欣赏:1, CD梁祝、黄河、命运、沃尔塔瓦河的主题片断 2, CD 管弦乐《晚会》、《新世界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 3, CD 《黑教堂》圣乐合唱选段 4, CD圣桑:《动物狂欢节》第六周□ 二,音乐构成的内部要素音乐构成的内部要素是把所有外部音乐要素综合起来并加以提炼而创作的音乐主题、主题材料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曲式结构。
1,音乐主题:在音乐作品中,主题是指一段感情最鲜明、形象最生动并且最有特点和意义比较完整的旋律段落。
在结构上它是相对独立的。
作为乐思,它又是最清晰和最基本的。
作曲家在动笔前首先考虑的是主题的创作,因为它不仅是整部---------------------------------------------------------------最新资料推荐------------------------------------------------------ 作品的核心和灵魂,而且常常运用主题的重复、变化、对比、再现等手法来完成音乐形象的整体塑造。
主题由三方面的特点构成:1 情绪的特点,如欢快、悲伤、雄壮、幽默等。
2体裁的特点,如歌剧、交响乐、室内乐、颂歌、进行曲、舞曲、夜曲等。
3 风格特点,如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地区、地域风格(古典乐派、浪漫乐派、印象乐派、现代派等)和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
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主题,很明显是一段表现爱情的主题,抒情、甜蜜、略带忧伤。
小提琴协奏曲又属于交响乐体裁。
而它的风格当然是中国民族的。
音乐主题是音乐材料性质的概念,在其结构规模上又可分成以下几种:1 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规模结构构成的主题称作乐段主题。
2 由单乐句规模构成的主题称作乐句主题。
3 由乐汇构成的主题称作动机型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