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标准分解的策略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分解的策略与方法
背景:从整体质量管理(TQM)理念说起。
课程标准的特征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基于课标设计教学:基本问题与具体技术
问题一:作为参与课程学习的结果,我们希望学生知道、能做和存有什么?
分解课程标准,界定学习目标。实践是怎样的?具体怎么做?
问题二:当学生已经成功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开发评价:命题技术,表现性评价技术。
问题三:我们怎样才可能用最具挑战性的方法得到期望的结果?
选择与组织学习经验。
案例:说明细胞的分化
内容主题:4.2 细胞的分化[浙科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
《课程标准》:说明细胞的分化。
《教学指导意见》: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如何转化成课堂层面的学习目标?
例1: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1)了解细胞的分化与生物体发育的关系。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使学生体会生命的运动性、生命进程受内外因影响等哲学思想。
(5)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由案例引发的思考:怎样分解课程标准?
分解课程标准:策略和方法
学段目标内容标准(是怎样的?)–分解–课堂层面学习目标(是怎样的?)两者有怎样的关系?有何策略和方法?
一、课堂层面的学习目标是怎样的?
内涵、构成要素、表述。
1.课堂层面学习目标的内涵
两个话语系统:教学论话语、课程论话语。
在教学论话语体系中有: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有的甚至用教学任务来代替教学目标。
在课程论话语体系中有: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学习目标、预期学习结果。
是希望学生经历一个课时的学习以后形成的预期结果。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明确教学内容在方向上,对教学的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这些学习结果:具体—宽泛;预设—生成;外显—内隐;可测可评—难测难评甚至无法测评。
从学校内部课程系统来看:不可测量–可测量–学习目标。宽泛–狭窄。
学校原景和培养目标–学科课程总目标 - 学段、水平目标(内容标准) - 学期、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行为指标–学习结果的表现形式,具体的、可直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表现。)
2.课堂层面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
行为主体 - 谁学?
行为表现(行为动词+核心概念) - 学(到)什么?
行为条件(学习环境) - 怎么学(如何展现)?
表现程度 - 学到什么程度?
3.课堂层面学习目标的表述
“表现程度”包含主体、行为表现(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是群体、个体。
行为表现(行为动词+核心概念):具体、宽泛,预设、生成,外显、内隐,结果、过程、进展,成果、体验、创造,最优表现、通常表现,直接测量、间接推测。
行为条件:学习的条件、展现行为的条件 - 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次数、空间等数量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
表现程度:用以评量学习的表现或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是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形容词、副词。
注意:学习目标中反映学习程度(学习质量)的要素不仅仅是“表现程度”一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行为条件”都可反映学习质量水平。
数学内容标准:判断点和圆的关系
通过教师讲解,知道点和圆的三种关系,面对与例题相近的问题情境,能正确判断点和圆的关系。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点和圆的三种关系,面对与例题相近的问题情境,能正确判断点和圆的关系。
通过个人独立探究,分析、归纳点和圆的三种关系,面对与例题不同的问题情境,能正确判断点和圆的关系。
比较:三条学习目标反映的学习质量水平有何不同?
二、课程内容标准是怎样的?
课程标准是一个学习目标(学段目标)体系,内容标准是对一个学段(或水平)的预期学习结果的陈述,这种陈述涉及陈述的方式、陈述的句型结构、陈述的核心关键词。
(一)课标陈述的基本方式(取向)
1.成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说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
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语文四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数学三段)
“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英语五级)
2.体验性、过程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过程性的,因而称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生成性目标。
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语文四段)
“结合实际情境,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数学三段)
“能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英语五级)
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机会(际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
如“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语文四段)
“运用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进行图案设计。”(数学三段)
“经常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英语五级)
“制订切合实际的英语学习计划。”(英语五级)
4.普遍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这种目标的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与学习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内隐性、规范性,难以直接测评。
如“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语文四段)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数学三段)
“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英语五级)
5.能力指标的陈述方式
描述的是一种能力,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维度)。
如“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语文四段)
“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数学三段)
“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善于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英语五级)(二)陈述课程标准的句型结构
从陈述课标的句型结构来看,有以下四种类型:
Ⅰ.行为表现(行为动词+核心概念)
Ⅱ.行为表现+行为条件
Ⅲ.行为表现+表现程度
Ⅳ.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Ⅰ.行为表现(行为动词+核心概念)
第一种表述结构是内容标准的基本结构,只描述行为表现,最常见,是一个动宾结构。
其基本的结构:V + N
描述的是“学(到)什么”
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语文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