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 说课稿
爱莲说说课稿10篇
![爱莲说说课稿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4df397a26925c52dc5bfd9.png)
爱莲说说课稿10篇爱莲说说课稿1一、说教材。
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
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和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文章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并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三、说教学重难点: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
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作为本课的重点。
把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结构方式作为本文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巩固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
朗读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
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
要能自然成诵才行。
”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
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
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
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1fb8bb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2.png)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1说教材内容、目标及重难点:《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小品文,它文质兼美,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情操的人生追求。
本文语言精炼、句式骈散相间,修辞多样,仅用119个字就创造出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品,令人赞叹,耐人寻味。
由此,确立了本课的四个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积累优美的语言;2、品析重点语句;3、采用多种方式的诵读,积累文言精品;4、通过对莲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高尚情操形象的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读出文章韵味,体会文章审美情趣,理解托物言志写法。
难点:衬托手法的运用。
说教法与学法:朗计教学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它与其它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
朗读又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手法,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这篇古诗文我准备采用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品析美点、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在朗读中,主要从把握基调、读出节奏、读出感受三个方面,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在读中提高认识、增强体会。
在品析美点、合作探究中,充分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做到有思有讲、有讲有评、合作学习、交流心得。
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中,吸引学生走进文本。
(二)、朗读指导,突出重点1、师范读,也可听录音或配乐朗诵,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朗读:第一轮:初读,读准音,把握基调。
第二轮:再读,读出轻重快慢。
第三轮:用心读,读出感受。
通过这反复朗读,学生对文章内容已有大概的了解。
进入第三个环节——(三)、品析美点,合作探究1、品析段落,积累词语。
梳理重点词语,用白话文连贯翻译。
2、品析写法,突出重点。
《爱莲说》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
![《爱莲说》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51435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5.png)
《爱莲说》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爱莲说》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爱莲说》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1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
根据相关的教学理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一、说教材研究好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所以,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爱莲说》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九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花之君子”。
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借写莲花来写人,寄寓了自己不慕虚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说”这种文体,且文中含有一些文言现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二、说学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节课,我所面对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掌握了简单的文言知识和修辞手法,逻辑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提炼概括能力有所增强。
然而,他们阅读的文体较少,没接触过“说”这种文体,生活阅历不够,很难理解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和学情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要求,我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说”这种文体,准确、流畅地背诵《爱莲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朗读,掌握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背诵《爱莲说》,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难点:体会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精神,培养学生“出淤泥而不染”的思想意识。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a8f37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7.png)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爱莲说》,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能力,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一篇散文,全文短短六句,以赞美莲花的品质,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分析莲花的象征意义,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2.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联系实际生活,体会作者的道德观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观。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标记生字词。
3.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中莲花的象征意义,联系实际生活,谈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3.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分析莲花的象征意义,阐述作者的人生态度。
3.5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3.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小测,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发展。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爱莲说》课文文本。
5.2 辅助材料相关注释资料、参考译文、教学PPT等。
5.3 教学设施黑板、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6.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6.2 讨论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和个人感悟的理解。
6.3 探究法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深入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思想。
6.4 案例分析法选取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说课稿【优秀7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说课稿【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72c5a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2.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说课稿【优秀7篇】本课主要采纳朗读法,质疑探讨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是白话文的我为您带来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说课稿【优秀7篇】,假如能帮助到您,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篇一:《爱莲说》说课稿篇一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语文老师。
我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说课内容共分六个环节。
1教材分析《爱莲说》是繁花似锦的古代散文园地里的奇葩。
它选自九年义务教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与本课另一篇短文《陋室铭》相像,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但又与其有很大的区分:《爱莲说》的句式更富于改变,语言讲究骈散结合。
全文119字,虽然篇幅短小,却字字珠玑,笔笔传神,句句融情。
《爱莲说》写“莲”是实,写“爱”是虚,以实托物,以虚言志,境界深邃,读之如品香茗,唇齿留香。
二、学情分析莲在齐市很少见,学生知之甚少,因此,课前需收集有关“莲”的学问信息,以此培育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实力。
八年级大部分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相识、了解,能利用工具书,教材的注解,理解大意。
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实力。
学生受年龄和阅历地影响,理解主题会有难度,我将结合时代背景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通过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动身,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一)、学问与技能1、朗读并背诵课文2、积累文言字词3、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怀(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向文本质疑的方法2、在朗读赏析的过程中,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三)、情感、看法、价值观相识作者不慕名利,明哲保身的生活看法,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培育学生对正直人格的仰慕教学重点:1. 学习向文本质疑的方法2、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四、教法学法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学生“观赏文学作品,”“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爱莲说》说课稿
![《爱莲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0159f0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d.png)
《爱莲说》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本文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从语文知识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篇文言文,语言简练,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对于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人文教育的角度来看,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能够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大意,但对于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
在学习态度方面,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需要进一步激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疏通文意。
(3)学生能够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2)学生能够领悟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疏通文意。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e57c9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0.png)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爱莲说》全文。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文章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境。
学会通过诗句理解人物情感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莲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爱莲说》全文的学习与理解。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文章主题和意境的把握。
2.2 教学难点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来把握人物情感。
文章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在课堂上多次朗读《爱莲说》,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妙和韵律。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朗读,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3.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来把握人物情感。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3 讲解法对生字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书写。
对文章的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莲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莲花的美。
引出《爱莲说》这篇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朗读与讨论让学生多次朗读文章,感受语言的美妙和韵律。
分组讨论,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来把握人物情感。
4.3 讲解与学习讲解生字词,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书写。
讲解文章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背诵《爱莲说》。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背诵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比较学习选取其他描写莲花的古诗词,让学生与《爱莲说》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表达手法和情感。
引导学生探讨不同作者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表达方式。
6.2 文化探究让学生深入了解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9279d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5.png)
教案: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爱莲说》是唐代文学家周敦颐的一篇散文,被选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本文以莲为主题,通过对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教学本文,旨在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莲的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莲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分析莲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1. 莲的象征意义及其与作者思想感情的联系。
2.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莲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莲的象征意义。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莲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莲的象征意义,交流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4. 讲解分析讲解课文内容,解释古汉语词汇和句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案: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续)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莲的象征意义。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莲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2. 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4.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a48b3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f.png)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5篇)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莲花是友情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殊不知,莲花还是高洁的象征呢,这唯恐得归功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吧,今日我们—起来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
(二)出示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表现手法,初步提高同学们观赏文学作品的力量。
③领悟主旨,提升同学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先学环节(15分钟)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依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开头自学。
(一)出示自学指导带着导学目标,仔细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把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留意语速、语气、停顿、重读。
相关学问链接(1)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先生,谥(shì)号元公,北宋闻名哲学家,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
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谈论、抒情,但一般以谈论为主,说明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3)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衬,这种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能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亮,给人以深刻感受。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二)自学检测反应要求:独立完成自学检测,书写要仔细、标准,然后一对一用红笔批阅并纠错。
1、《爱莲说》的“说”是一种,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课文的,是时闻名的家。
2、熟读课文,给以下字注音。
蕃()濯()涟()亵()噫()鲜()3、解释划线的字词:1)得意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香远益清()5)亭亭净植()6)可远观而不行亵玩()7)花之隐逸者也()8)花之君子者也()9)陶后鲜有闻()10)宜乎众矣()4、初译课文,并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爱莲说》说课稿
![《爱莲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d00c7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4.png)
《爱莲说》说课稿一、选题背景《爱莲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绝,名为《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部分,语言简练、优美,被誉为“千古绝唱”。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爱莲说》的诗意、格律及韵律形式;2.了解现代诗歌中“莲花”这一意象的运用情况,探究“莲花”在诗歌中所代表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注重感性体验,鼓励学生通过欣赏和品味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情和意蕴,激发学生的文学情感。
2.运用现代思维方式,通过比较《爱莲说》和现代诗歌中的莲花意象,探究“莲花”这一意象在文学中的变化和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爱好文学、热爱生活的意识和情感;2.形成尊重、欣赏和借鉴文学遗产的价值观念。
三、课堂教学设计1.导入部分:展示莲花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与体验部分:a.诵读《爱莲说》,感受文学语言的优美和诗意的深刻。
b.学习诗歌的格律和韵律形式,掌握古诗的韵律之美。
c.通过现代诗歌中莲花意象的运用,比较莲花在文学中的传承和变化。
d.结合文本分析,探究“莲花”这一意象在诗歌中所代表的情感和意义。
3.巩固与反思部分:a.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b.给学生留下思考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用PPT或图片展示莲花,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识别莲花,描述莲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学习与体验部分a.听取《爱莲说》诵读请学生齐诵《爱莲说》,感受文学语言的优美和诗意的深刻。
教师可以重点讲解文中的文学修辞手法和表达的特殊情感。
b.学习《爱莲说》的格律和韵律形式教师讲解《爱莲说》的格律和韵律形式,包括诗句的长度、韵脚的押韵方式等内容。
c.比较现代诗歌中莲花意象的运用引导学生对现代诗歌中莲花的意象进行比较,涉及现代诗人如余光中、舒婷等人所作诗中的莲花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d.探究莲花在诗歌中所代表的情感和意义分析《爱莲说》中对莲花的描写,让学生探究其中所蕴含的莲花象征意义。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d0b50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2.png)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一、教材分析《爱莲说》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北宋文学家周敦颐的《周元公集》。
本文以莲为喻,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质。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感受文中深刻的哲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3)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会运用莲的品质来感悟人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2. 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的理解;3. 课文大意的把握和主题思想的领悟。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特殊的句式和用词;2. 莲的品质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莲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莲的品质。
通过展示莲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对莲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莲的品质,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莲的品质与人生哲理的联系。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6. 总结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莲的品质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熟练朗读和背诵,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莲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莲的美丽和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莲的品质与人生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2024《爱莲说》说课稿范文
![2024《爱莲说》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846f5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b.png)
2024《爱莲说》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爱莲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文课文,属于文言文阅读和鉴赏的内容。
这篇作品是唐代文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以描写荷花的美丽和高洁为主题。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能够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言文表达能力。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通过学习《爱莲说》,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掌握古文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优秀的古文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追求,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爱莲说》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掌握古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是:把握古文的意境和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多种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导读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等。
三、说教学准备严禁复制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爱莲说》的课文材料、古文鉴赏分析的范例,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
同时,我还会准备一些课堂练习题和阅读材料,以便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张描绘荷花的图片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和高洁。
然后,我将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对荷花有什么了解?你觉得荷花与人的美丽和高洁有何联系?通过这些导入,为学习《爱莲说》的内容做好准备。
2.讲解课文通过分段讲解和解读课文的方法,逐步向学生介绍《爱莲说》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我会注重培养学生对古文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解读其中的比喻手法和修辞方法。
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对荷花所表达的美的追求。
3.学生讨论针对《爱莲说》中的一段或几段重点内容,我将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b373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d.png)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式,翻译并解释重点句子。
(3)分析莲花的象征意义,了解作者对莲花的赞美和向往。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朗读和背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莲花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式,翻译并解释重点句子。
(3)分析莲花的象征意义,了解作者对莲花的赞美和向往。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莲花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欣赏教学法: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莲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莲花的美丽。
(2)简要介绍作者周敦颐及其作品《爱莲说》。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节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和句式的理解问题。
3.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式,翻译并解释重点句子。
(2)示范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语气和节奏。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谈谈对莲花的印象和感受,引导他们理解莲花的象征意义。
(2)分析作者对莲花的赞美和向往,感受作者的情感。
5. 课堂小结: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精神。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五篇]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75b7e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9.png)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五篇]第一篇: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我的说课分四步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方法三、教学过程四、教学预测一、教材分析《爱莲说》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散文,作者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文章文字优美,意味深远,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旨在托“莲”以表达自己不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讽喻了当时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世风依据大纲初中学生能疏通文意、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的规定,我设计了以下三个课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诵读课文,掌握文言字词的意义(2)、能力目标:诵读能力;把握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的手法(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良好品质目标(1)为重点,目标(2)为难点二、教学方法依据初二学生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现象以及对“莲”这种事物不熟悉的事实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方法1、“小组提问答疑法”,由小组同学之间相互提问,相互答疑,疏通课文的字词句,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小组合作展示法”:托物言志对比衬托手法是教学难点,我设想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及现代多媒体的手段,为学生设计问题,制作教具(莲花瓣),鼓励学生上讲台展示成果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3、“迁移练习法”通过课堂练笔加深对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以及促使其良好品质的形成三、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一)、导入新课(二)、教授新课(三)、谈收获和疑问(四)、教师总结(五)、板书设计(一)、导入新课依据初二学生对有关莲知识的积累和本文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莲花的美令人赞叹,唐代诗人李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代诗人王昌龄说:“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宋代诗人杨万里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都反应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外形美,其实真正值得赞叹的还是他的内在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莲内在品质、显示作者高尚情操的精美散文《爱莲说》此导语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莲的品格,以便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老师们,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势在必行为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方法,着眼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让他们把课堂当作能力展示的天地,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据此我把整个教授新课的环节用“小组合作展示法”来让学生从5个方面分析课文,通过小组内合作探究,将问题答案写到老师制作的教具上(荷花瓣),然后由小组代表到讲台上展示讲解教师做评价小结(二)、教授新课1、认识“爱莲”人借助多媒体展示问题:内容是文体和作者此环节的目的是:检查预习,让学生了解“说”这种体裁的`特点,获得有关作者的信息了解创作背景2、诵读“爱莲”文依据大纲对学习文言文反复诵读领会其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5步诵读训练,来完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a.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b.听录音,划出朗读节奏c.学生跟读,把握语气和节奏d.学生齐读课文,读正确字音,声音响亮,精神饱满e.分组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同学之间相互提问,相互答疑,理解文意诵读课文,配以中国古典乐曲,营造学习的氛围与情境用大屏幕显示课文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去感受莲花那高洁正直的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3、体会“爱莲”情借助多媒体展示问题:a、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b、表现了莲哪些品格?c、突出作者怎样的情感?4、把握“爱莲”法借助多媒体展示问题:a、作者把莲比作什么?这种借赞花来赞人的写作手法叫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b、作者还写了菊和牡丹,其用意是什么?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5、抒写“爱莲”心借助多媒体展示问题:模仿例句,引用原文句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造句造句:我爱莲花,因为它“”,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我喜欢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我设计了仿写的拓展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把握托物言志的手法,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良好品质整个教授新课环节可以让每个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以便教师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阅读体验,尊重他们任何一条不成熟的看法及观点,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表情达意的理想场所让学生即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也让本课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三)、谈收获和疑问通过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谈收获和疑问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做好教学反思和下节课的教学计划(四)、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思想上受到教育,为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设计了以下的总结语:同学们,作者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图富贵,追求名利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一个像莲那样纯洁正直的人这些话会让学生感悟一些做人的道理,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当堂背诵(五)、板书设计除了课件辅助教学以外我还设计了以下板书:爱莲说周敦颐“爱莲”人“爱莲”文“爱莲”情“爱莲”法“爱莲”心四、教学预测我感觉如此设计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培养了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获取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增长了能力好!我说课完毕,请多指教,谢谢!第二篇:《爱莲说》说课教案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爱莲说》说课稿(通用4篇)
![《爱莲说》说课稿(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2d1bd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4.png)
《爱莲说》说课稿(通用4篇)《爱莲说》篇1(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爱莲说》是八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对于九年级来说则更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知识点的整合。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3、教学重点:理解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
4、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的理想的。
(二)学生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对八年级的文言文基础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进行拓宽、拓深的练习。
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
这部分同学往往自尊心较强,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因材施教。
对于双差生要根据他们的弱点,选准切入点很啊抓基础,确保他们合格毕业。
(三)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活动安排:搜集写作背景给予本课相关的链接。
2、教师课前活动安排:准备好幻灯片和上课所用媒体;教学资料。
资料如下:写作背景《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
《宋史》上说他“博学力行”,并引用宋代著名文学家、江西诗派首领黄庭坚的话,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廉于取名而锐于取志,薄于微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虽然他一生担任过州县地方官吏,但他平时更喜欢游览各处名胜,潜心研究学问,是一个事必躬亲、处事公正、颇受时人拥戴的学者。
他厌弃封建社会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以素净、淡泊为足,以“饱暖”、“康宁”为乐。
特别喜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在江西南康郡为官期间,亲自率领部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并独出心裁地把莲池叫做“爱莲池”。
每当夏日炎炎,他漫步池畔,倾心欣赏,全神思索。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ecaf0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5.png)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一份详细的教案能帮助教师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更加生动,优秀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能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能理解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4、能感受到文学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点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结构方式。
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淤泥洗濯清涟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吗(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香远益清(4)亭亭净植(5)濯清涟而不妖(6)不可亵玩焉(7)陶后鲜有闻(8)同予者何人二、指导学习(一)情境导入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这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状况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2、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有感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
3、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能够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
(前后左右能够讨论,实在不懂的能够作上记号。
)4、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研读探究1、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综合意见,各组发表意见。
(班上发言)老师综合归纳:2、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1)貌美品美抽一学生读描述莲的文字。
(多媒体展示)讨论:读到那里我们能够联想到什么(人)(2)语言优美。
表现的形式(1)骈散结合(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手法巧妙:讲:语言组合构成文章,怎样使语言到达最佳效果,这就靠表现技巧,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衬托的手法。
《爱莲说》说课稿
![《爱莲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31ef2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5.png)
《爱莲说》说课稿引言概述:《爱莲说》是唐代著名诗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千古名篇,以描绘莲花的妖娆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本文将从诗歌背景、结构、意境、修辞手法和主题等方面对《爱莲说》进行深入解读。
一、诗歌背景1.1 唐代社会背景: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鼎盛时期,文人雅士云集,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
1.2 诗人周邦彦背景:周邦彦是唐代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被誉为“莲花诗人”。
1.3 《爱莲说》创作背景:周邦彦在遨游莲花池时受到启示,写下了这首描写莲花之美的诗篇。
二、诗歌结构2.1 诗歌体裁:《爱莲说》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四个字,共四句。
2.2 压韵结构:每句的韵脚为“安然”、“不同”、“依依”、“翩翩”,形成为了优美的压韵。
2.3 篇章结构:整首诗通过描写莲花的妖娆之美,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感慨。
三、诗歌意境3.1 自然之美:诗中通过描绘莲花的容貌、姿态温和质,表现出莲花的高洁、纯净之美。
3.2 人生感慨:诗人借莲花之美抒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表达了对纷繁世事的超然态度。
3.3 感情抒发:诗中融入了诗人对莲花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莲花的爱慕和敬仰之情。
四、诗歌修辞手法4.1 比喻手法:诗中通过将莲花比作仙子,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莲花的高洁和漂亮。
4.2 拟人手法:诗中通过赋予莲花人性化的特征,如“安然”、“不同”,增强了莲花的神奇感和魅力。
4.3 对仗手法:诗中运用对仗手法,如“安然”、“不同”、“依依”、“翩翩”,使诗歌音韵和谐,意境深远。
五、诗歌主题5.1 自然之美:《爱莲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莲花高洁纯净之美的敬仰。
5.2 人生感悟:诗中借莲花之美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纷繁世事的超然态度。
5.3 情感抒发:诗中融入了诗人对莲花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莲花的爱慕和敬仰之情。
结语:通过对《爱莲说》的深入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诗歌中蕴含的高洁之美和深邃之意,更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敬仰。
《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c4c9e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0.png)
《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引言《爱莲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其蕴含了深厚的文艺思想,形式独特、内涵深远。
本文主要从诗歌的细节入手,详细解析《爱莲说》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文艺特点。
正文一、诗歌创作背景唐代是一个封建社会繁荣的时期,百业兴盛,文化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唐代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人情风物为主题,白居易创作《爱莲说》时正值唐朝初期,唐肃宗执政。
唐肃宗是一个喜欢莲花的皇帝,他的宠爱为莲花的兴盛作出了贡献,也间接地为白居易的《爱莲说》注入了灵感。
二、诗歌的形式特点《爱莲说》是一首绝句诗,分为三个部分,共16个字,符合唐代绝句的格式。
针对莲花,白居易运用了许多高度形象化的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使诗歌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三、诗歌的思想内涵1.莲花在诗歌中体现了养育之爱诗歌中“绿叶红花映晚照,清香扑鼻动微风”这两句是表现莲花娇艳的形象。
白居易以诗歌形式赞美了莲花之美,同时通过深化对莲花这一自然元素的审美探究,旨在令人在珍爱生命的过程中培养一种赓续关怀的情感。
2.莲花也象征了高尚的品格在李商隐《夜泊牛渚怀古》一诗中,也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其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与本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境相似,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句中的锦瑟,也有着象征高尚品格的意蕴,而植物本身即诸如莲花等花卉,同样也被认为象征着高尚的品格,虽存在不同,但他们共同的文化功能在于道德榜样的传承。
四、诗歌的艺术特点1.通过形象手法表现艺术美感《爱莲说》是一首高度形象化的诗歌,白居易成功地将文学范畴与美学范畴相结合,通过具体形象表现诗歌的美感,感染读者的心灵,是一首极具艺术性的诗歌。
2.运用多种修辞方式白居易在创作本诗时,运用了隐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式,让诗歌更加入味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
18汉语言文学本科一班牛佳欣20810011028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
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这篇讲读课文在全册古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永《陋室铭》它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语句上又讲究骈散结合,使学生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这对后面的古文学习有启下的作用。
《爱莲说》是议论文,主要通过赞美莲花,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廉正直的品质。
考虑到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词句和文言知识,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
定为: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蕃、鲜等词语的意思,理解疏通文章的文义。
3、从文中体会品味出作者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定为:
1、积累词义,理解疏通文义。
2、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定为:
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
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点拨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课堂还给学生。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
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幻灯片出示莲花图,教师配合图片解说,引导学生由图画说出与图相似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由此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入周敦颐的莲花,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可爱者甚蕃不蔓不枝濯清涟而不妖亵玩淤泥隐逸陶后鲜有闻)。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播放范读,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教师提问(关于重点字词句的理解),通过练习巩固,疏通文义。
环节三再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文章脉络。
(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教师以多媒体出示Q1,Q2(作者喜爱莲花什么特点?作者将莲花比做君子仅仅因为喜爱吗?“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什么寓意?)教师请学生先默读在分组讨论。
Q1,Q2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四了解文章中衬托手法的运用
出示练习题,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环节五总结全文,概括文义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板书整体呈现莲花状,叶子是莲花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香气体态以及其所代表的君子气节,底端是表达情感和所采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
两侧是菊花和牡丹的正反衬托。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