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应用巴德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

合集下载

腹壁切口疝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腹壁切口疝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腹 壁 切 口疝 是 腹 部 手 术 并 发 症 之


其 发生率 列各 种腹外 疝第 3 位 ,约
开 。 常规 抗 感 染 治疗 ,术 后 拆线 1 0~
l 6 天 ,平均 1 4 天。 结 果
少 引起 切 口感染 发生 的诱发 因素 :① 术 中严格 无菌操作 ,保证切 口创面完善 止 血 ,减 少 渗 出 。② 避免 电凝 过 深 、过 多 ;缝 合前 清 洁伤 口 ;做 到严 密缝 合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6 1 4 x . 2 0 1 3 . 1 9 . 2 8
行腹腔 内C o mp o s i x 复 合 补 片修 补 ,手
术 均 用 张 力 缝 线 。 术 后 均 以 腹 带 绑 扎 保 护 腹 部 , 以 防 止 因 张 力 过 高 而 裂
开 是疝 形成 的重要 原 因。疝 一旦 发生 ,
所有手 术患者均痊 愈 出院 ,术后 随 访2 ~8 年 ,随访期 内无 1 例复发。
讨 论
不 残留死腔 ,防止积液 。③ 对切 口易渗
血 或 皮 下 脂 肪 丰 富 的肥 胖 患 者 , 因 易 发
生切 口渗液存 留 ,可行皮 下置橡皮 片引 流 ,术 后 2 4~3 6 小时拔 除。④腹 腔引流
同步放化 疗组 总有 效率 8 6 . 5 7 %,明显 高 于单纯放 疗组 的 6 1 . 4 9 %。同步放化 疗组
因素 :切 口疝 多 发 生 于前 腹膜 、鞘膜组 织
的纤 维 方 向多 为 横 向 , 纵 向 切 口必 然 要
口 I期愈合 。⑤ 合理使用抗 生素 。( 4 ) 腹

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护理配合发表时间:2016-07-29T15:40:22.98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期作者:吴恩霖叶小月陈丽云[导读] 随着腹腔镜技术、器械及材料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吴恩霖叶小月陈丽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总结26例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以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

主要通过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手术相关知识介绍、洗手和巡回护士的手术配合方法的形式,认为护士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以取得配合,充分的物品准备,提高手术配合熟练度是手术顺利进行,医生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与技术保障。

【关键词】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护理;手术配合【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159-02随着腹腔镜技术、器械及材料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疝内环修补的患者来说具有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优点而备受青睐[1]。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独到的优势:(1)具有相对较宽的适应证,适用于各类腹股沟疝;(2)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3)对于复发疝,不需从原入路进入,降低了对精索和神经组织损伤;(4)术后复发率大大降低;(5)对于双侧疝,尤其手术中可以发现隐匿性疝和复合疝,可同时修补,并不增加手术切口。

本院自2015年来进行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无张力巴德3Dmax补片修补手术26例,均取得较好效果。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5年期间26例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无张力巴德3Dmax补片修补手术的患者资料。

其中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岁。

1.2 手术方法患者在气静麻醉下,仰卧头低脚高位,术者于患者脐部下方做1cm切口显露腹直肌后鞘,用手法、镜头和球囊扩张建立隧道,置入10mmTracar建立气腹,压力12mmHg。

复合补片在巨大腹壁切口疝手术中的应用

复合补片在巨大腹壁切口疝手术中的应用

个 孔 引 出 。将 所 有 预 置悬 吊缝 线 引 导
公 司 生 产 ) 和 笔 者 自行 研 制 的 多 功 能 缝 合 。
至 皮 肤 外 拉 紧 , 查 补 片 已完 全 展 开 、 检 腹
合 针 治 疗 1 6例 巨 大 腹 壁 切 口疝 患 者 . 13 手 术 方 法 :本 组 1 _ 6例 巨 大 腹 壁 切 壁 与 补 片之 间无 肠 壁 或 大 网膜 夹 人 腹 壁 取得 满意 疗 效 。现 报 道 如 下 。 口疝 修 补 均 采用 硬膜 外 麻 醉 + 麻 。 完 与补 片 已 贴 紧 无 误 时,将 所 有 悬 吊线 一 全 行 全 开 放 式腹 腔 内修 补 方 法 , 原 切 口 2 : 距
1 资 料 与 方 法

打 结 把 补 片 安 全 固定 于腹 壁 .再 以 疝
3 c 沿 原 切 口切 开 皮 肤 、 下 组 织 和 疝 环 边 缘 与 补 片 的 聚丙 烯 层 做 适 当 的间 断 m 皮
11 一 般 资 料 : 组 1 . 本 6例 , 1 男 3例 , 3 囊 , 意 避 免 损 伤 疝 囊 内粘 连 的 肠 管 。 女 注 并 缝 合 固定 ,在 补 片 前 放 置 引流 管 做 负 压 例 ; 龄 4 ~ 2岁 , 中 大 于 6 年 88 其 0岁 1 2例 不 需要 对疝 囊进 行 过 多 游 离 和 切 除 多 余 引 流 。然 后 , 将 疝 囊 f 膜 ) 补 片 的 聚 再 腹 与
面 , 体 聚 四 氟 乙 烯 面 涂上 几 丁糖 。用 多 吸 收 , 均住 院 1 . 。 访 3 3 膨 平 56天 随 ~ 5个 月 ,
对 于 多 段 骨 折 手 术 时 机 及 固定 方 法

疝修补片产品研究报告

疝修补片产品研究报告

疝修补片产品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材料学的迅猛发展,各种疝修补材料已广泛应用到临床中,使得疝的治疗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国际上已被广泛用于疝修补的合成材料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不可吸收的聚酯补片、聚丙烯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第二类为复合补片;复合型疝修补片是将多种材料综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优点,使补片的性能更趋于完善;临床产品主要有两类:1聚丙烯+不吸收材料;2聚丙烯+可吸收材料;目前,国外疝修补片产品多,品种丰富,种类齐全,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疝外科手术治疗和修复;我国国内生产厂家少,产品品种单一,均集中在对单纯聚丙烯经编疝修补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余疝修补片仍以进口为主,价格昂贵;疝修补片的发展方向是附加值高的可吸收疝修补片、复合疝修补片、专一用途疝修补片以及代表着今后发展方向的轻量疝修补片、新材料疝修补片;在产品中更注重:1超薄轻质疝修补片:材料更轻、更薄,部分可吸收,以确保相对小的永久性植入物,柔韧性好、炎症反应轻、术后慢性疼痛减少、腹壁顺应性好;2高组织相容性,降低慢性感染、慢性排斥发生率;3长效抗感染,以能应用于污染或感染部位;市场前景补片主要用于疝的修补和子宫修复;临床上应用的补片主要是人工合成材料,主要企业有贝朗、强生、赫美、巴德以上为聚丙烯补片、戈尔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等国外公司,以及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圣保罗药业公司,常州三联星海医疗器械公司,合肥金宁医疗器械公司以上为聚丙烯补片等8个国内公司;目前每片市场价为1000~3500元,目前,市场容量12-15亿元;产品分析国内疝修补材料汇总分析:目前国内疝修补材料主要以聚酯、聚丙烯材料为主,为不可吸收材料;北京天助推出的善释系列修补片为聚丙烯+可吸收材料,折射出目前疝修补材料发展的方向;进口疝修补材料汇总分析:进口疝补片仍以聚酯、聚丙烯非吸收材料为主;总结:目前,市场上疝补片以非吸收材料为主,复合材料聚酯/聚丙烯+可吸收材料为新的发展方向;器械RD2014年11月24日星期一。

人工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35例临床疗效分析

人工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35例临床疗效分析

人工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35例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人工材料修补腹壁切口疝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8年间收治的3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人工补片行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

随访6~60个月,平均28个月,无复发,疗效满意。

结论:应用人工补片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合理、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也是治疗该病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补片;疝修补术【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118-02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发生率在2~11%,感染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达23%,单纯疝环缝合修补术后复发率达25~55%。

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8年8月应用美国强生公司聚丙烯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35例,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19例,女16例。

年龄42~76岁,平均61岁。

上腹正中切口疝12例,下腹正中切口疝3例,右上腹肋缘下切口疝8例,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疝12例。

初次切口疝21例,复发疝14例。

疝环直径5~10cm者15例,11~20cm者20例。

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1例,高血压17例,前列腺增生10例,糖尿病6例,习惯性便秘7例,过度肥胖9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2例,切口感染者9例。

发病时间术后1年以内者25例,1年以上者10例。

根据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提出的腹部手术切口疝分类标准,本组有15例大切口疝,20例巨大切口疝。

1.2 材料:应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聚丙烯补片。

该材料为人工合成的不可吸收的聚丙烯丝网,无色透明,可用高温、高压消毒,最大面积30×30cm.1.3 术前准备:腹壁切口疝病人多为老年人,并存病多,故术前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①疝内容物可能为肠管,术前需行常规肠道准备。

浅议应用巴德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

浅议应用巴德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

浅议应用巴德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疝,腹; 巴德复合补片; 腹壁切口疝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后如未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其包块会逐渐增大,腹壁缺损会加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甚至会发生嵌顿及绞窄而危及生命,而手术治疗是腹壁切口疝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根据腹壁缺损的大小,可直接缝合腹壁缺损,或应用人工材料修复腹壁缺损。

应用巴德复合补片(Bard Composix)进行修补为腹壁切口疝修补的方法之一,该补片是由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2种材料制成的双面复合补片,具有良好的抗张力及防粘连等优点,由于直接与腹膜缝合,降低了切口张力,同时补片外有肌肉及筋膜覆盖,肉芽组织易于长入网孔内,有利于切口的愈合[1]。

自2004年以来应用Bard Composix修补腹壁切口疝11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11例患者,男3例,女8例;阑尾切除术5例(麦氏切口4例,右中下腹直肌切口1例),胆道手术2例(右上腹肋缘下切口1例,右上腹直肌切口1例),脐疝术后复发1例,剖腹探查术2例(左、右中腹直肌切口各1例),腹主动脉-髂股动脉旁路术(左侧腹直肌旁正中切口)1例;缺损最大直径5~12 cm。

1.2 手术方法11例均为开放式手术,术中发现疝囊及腹腔内有不同程度的粘连,2例因粘连严重在分离过程中致小肠损伤,予修补后再用抗生素盐水冲洗。

分离粘连直至显露正常的腹膜结构,取可裁式Bard Composix 补片裁剪后用单股不吸收缝线间断缝合固定于腹膜上,于补片前放置引流管一根,术后保持负压吸引。

1.3 治疗结果复发1例,复发原因经再次手术证实为补片固定不到位;补片上层切口裂开1例,经反复换药及Ⅱ期切口缝合仍未治愈; 1例术后腹壁有束缚感,考虑与补片缝合张力过大有关。

其余痊愈,随访无复发。

2 讨论2.1 充分正确的显露腹膜结构。

巴德Kugel补片在腹股沟疝及

巴德Kugel补片在腹股沟疝及

2021/7/13
3
Bard Kugel Patch
Fibroblastic Apertures (纤维长入孔)
定位指袋 Positioning Pocket
Conforming Edges (防皱裙边)
Double Layer Mesh (202双1/7层/13聚丙烯网片)
Memory Recoil Ring 记忆弹性环
同时Kugel补片也适合中小型腹壁切口疝无 张力修补术
具有无需全麻和特殊器械、术后恢复快、异 物感轻、对精索和神经干预少的优点。
2021/7/13
20
Thank You
2021/7/13
21
1. 90例病人无一复发 2. 术后无慢性疼痛不适, 3. 异物感轻, 4. 1例浆液肿,穿刺3次后痊愈 5. 20例病人性功能
好转/无变化(主观) 阴茎血流图正常(客观)ຫໍສະໝຸດ 2021/7/1319
结论
后进路Kugel疝修补术是一种开放性腹膜 前微创无张力疝修补术式,能同时修补伴 发的隐匿性复合疝.
1.内缘超过耻骨结节2cm左右
2.下部顺骨盆的弧度呈弓形弯曲,下缘覆盖 到髂血管上,以确保封闭股环,缩小髂血 管周围过大的间隙。
3.腹壁下血管、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应位于补 片的浅表面,使之“腹(盆)壁化”。
2021/7/13
11
下部 补片呈穹顶样
2021/7/13
12
腹股沟疝的开放式腹膜前修补术
4
巴德Kugel补片材料特点
整体加强肌耻骨孔区( Myopectineal Orifice, MPO),将内环、海氏三角和股环 同时覆盖,就像从内侧修补轮胎一样,牢牢 地加固了腹壁。
与网塞或平片相比,Kugel更为牢固,尤其 是腹壁薄弱巨大疝, 隐匿性复合疝。

腹腔镜下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应用体会

腹腔镜下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应用体会
缝合较 小的造 口旁疝 。经常 单纯依靠缝 线缝合腹壁
区疼痛 不适 ,对 症治疗 后缓解 。本组未 发生术 区感 染 。 院时间 5~1 , 住 4d 平均 7 。术后随访 1年 , .d 6 除 1例 复发后行 再次手术外 , 均未见 复发 。
讨 论
查及 C T检 查等 ,尽量调 整前 列腺肥 大排尿 困难 等
导致 腹压 增大 的疾 病 。术前 还需 作清 洁肠 道 准备 ,
h n a M ehod To nv s g t 8 eri . t s i e t ae paint o lp o c p c i t s f a ars o i m e h e i o p r so l e s r par f a a tma he n a rm r i fo S tm b r 2 7 o epe e 00 t Ap i 0 0 rl2 1 .To v l t pr c d r e auae o e u e, t e o t p r tv c m p iai n a d e u r nc . h p so e a ie o lc to s n r c re e Re u t La a o c pi e h r p ro a a tm a e n a wa u ce sul e or e n 8 pai ns s ls p r s o c m s e ai fp r so lh r i s s c s f ly p r m d i te t.Th e n f em a
[ e o d ] L p rso y P rs m l en ; Mehrp i K yw rs a aoc p ; aat a h ri o a s a e r
造 口旁 疝是 结肠及 小肠 造 口术后 常见 的最并 发

腹壁切口疝修补材料的选择

腹壁切口疝修补材料的选择
为微 孑 L 性 生物 材料 ( 1 0 m ) , 优 点为 与腹 腔脏 器接 触 时不 易形 成粘 连 。但成纤 维 细胞及 巨噬细胞 不易 掺 和 进补 片 中 , 故修补 后 的牢 固性 及抗 感染 能 力也 不 及 聚 丙烯 和 聚酯 补 片 , 此 补 片一 旦 感染 , 大 部 分需 移 去补 片 。 目前 国内外 已逐渐减 少此 补片 的使用 。
( 二) 生 物补 片
要 因法 国外科 医师喜欢使用 。近年随着聚酯补片的 改进 , 其应用 范 围 已有所 扩 大 , 目前 国内也 有 此类产
品 。聚酯 补 片多为 多丝股 补片 , 与 聚丙 烯补 片相 比 ,
1 9 9 8 年 问世 , 由 人 源 和 动 物 源 细 胞 外 基 质 组 成 。与 可 吸收 合成 补 片 理念 类 似 , 生 物补 片 也 是 为
或生 物可吸 收 ( B i o a b s o r b a b l e ) 补片 , 在 人 体 组 织 内 完 全 可 吸收 , 最 终无 异 物存 留。该 类 补 片 主要 成 分
据文献报道可应用 于疝修补 的补片有 2 0 0 余
种, 然 而归 纳起 为二大类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一) 合成 材料 补片 1 . 聚丙 烯类 补 片 : 这是 应 用 于疝 修 补 最早 和 最 广泛 的补 片 。经 过 5 0多年 的改进 , 该类 补 片演生 出 了重量 聚 丙 烯 补 片 ( 含7 0 % 以上 聚丙 烯 ) 、轻 重 量
丙烯补片 ( 含 1 7 %~ 3 0 %聚丙烯 ) 。 人 的 正 常腹 壁 生理 张力 大约 1 6 N / e m , 而 上述 三类补 片抗 张力强 度 均 明显 高 于 1 6 N / c m。补 片 内含 聚丙烯 成分 越多 , 组 织炎 陛反应 就越 重 , 形 成 的补片纤 维板 越硬 , 影 响修 补 区腹 壁 的顺 应性 。反之 亦 然 , 轻质 和 超 轻质 补 片

腰疝的诊治及文献综述

腰疝的诊治及文献综述

腰疝的诊治及文献综述金戈;徐智【摘要】@@ 腰疝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腹外疝.本院1984~2008年共收治2例.回顾病历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如下.【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08(017)010【总页数】2页(P639-640)【关键词】文献综述;腰疝;诊治;背部肿物;腹部CT;术前诊断;腹外疝;国内外【作者】金戈;徐智【作者单位】10000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0000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腰疝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腹外疝。

本院1984~2008年共收治2例。

回顾病历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1 病例1 男性,78岁,偶然发现右侧腰背部肿物1月余,肿块于站立或弯腰时明显,用手挤压后消失。

无其他症状。

无外伤、手术史,无特殊病史。

体检可见右侧腰背部约6 cm×6 cm包块,突出体表,边界欠清,质软无压痛。

腹部CT发现右肾后脂肪囊经同侧竖脊肌外侧向外疝出。

术前诊断腰疝。

手术采用右侧腰背部肋缘下切口,探查疝环口位于腰上三角,直径约3 cm,还纳疝出的脂肪组织,4号慕丝线缝合关闭腹横筋膜缺损,7号慕丝线缝合关闭背阔肌。

术后恢复好,随访2年无复发。

1.2 病例2 男性,71岁,发现右侧腰部肿物2周入院,肿块于站立或弯腰时明显,用手挤压后消失。

无其他症状。

无外伤、手术史,无特殊病史。

体检见右侧肋脊角外侧约10 cm处肿物,大小约10 cm×7 cm,椭圆,边界欠清,活动差,质软,无压痛;嘱病人屏气加腹压时肿物略有增大。

初步诊断脂肪瘤,但因患者工作原因未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1月后患者返院,症状体征无明显进展,腰椎MR提示右后腹壁肌间隙内半球形信号,边界清,光滑,部分与腹腔内脂肪组织相连。

术前诊断腰疝。

手术采用右侧腰背部肋缘下切口,探查疝环口位于腰上三角,直径约2 cm,结扎切除疝出的脂肪瘤样组织,4号慕丝线缝合腹横筋膜缺损,关闭疝环口。

术后恢复好,随访1年无复发。

应用人造复合补片修补腹外疝的体会

应用人造复合补片修补腹外疝的体会
切 口仍 未 完 全 愈 合 。 3 4 手术 后切 口下 积液 而易 致切 口感 染是 众 所周 知 的 , 蝮 壁切 口 . 而 疝 因使 用 了人造 复合 补片 , 旦有 积液形 成 则更 容 易感 染 , 然 人 造复 合 一 虽

口疝 2 , 例 脐疝 术后 复发 1 , 右腹 直 肌 切 1疝 各 1 , 侧 腹 直 肌 旁 例 左 : 3 例 左
后可 放置充 填 物保 证无 空隙 , 填物 与 内环 口平 齐 , 围与 内环 固定 4 充 周 针 左右 , 起精 索将 裁 剪好 的平 片 置 于深 面后 , 建 内环 口后 , 补片 平 铺 提 重 将 后 周 围 固定 于 四周 的腱性 组织 上 。切 口疝 患 者术 中发 现 疝囊 及 腹 腔 内组 织 有不 同程 度 的粘 连 。2例 因粘 连 较 为 严 重在 分 离 过 程 中致肠 管 损伤 , 经 过修 补后 再用 稀释 的碘 伏溶 液 冲洗 , 细分离 粘 连 , 露正 常 腹 壁解 剖 仔 显 结 构 。取可 裁式 人造 补片 裁剪合 适 后用不 可 吸收缝 线 间 断缝 合 固定 于腹 膜 等腱 性组 织上 , 在补 片前放 置 引流管 一根 , 后保 持 引流通 畅 。 术
【 图 分 类 号 ] 5 . 中 R6 6 2 【 献标 i ] 文 R ̄ B 【 章 编 号 ] 0 6 1 5 ( 0 0 1 - 0 1 一 O 文 1 0 — 992 1 )I 1 5 l
根 据腹 壁缺 损的 大小 , 可行传 统疝 修补术 修 复腹 壁 缺 损 , 应 用人 造 或
正 中 切 口 疝 1例 。 1 2 手术 方法 :0 . 1 8例 均 为 开 放式 手 术 。 以腹 股 沟 疝 为 例 , 口同 切 传统 疝修 补术 , 充分 游离腹 外斜 肌腱 膜深 面 , 容纳 补 片 。仔 细找 到 疝 囊 能 后, 如疝 囊较 小 可 以充分游 离 , 达疝囊 颈部 ; 到 如疝 囊 比较 大 , 以减 少 组 织 创伤 及术后 血 肿 的发生 , 要 求 先 打 开疝 囊 , 断 疝囊 , 端 疝 囊 止 血 后 则 横 远 留置 原位 , 游 离近 端疝囊 至疝 环处 , 建疝 囊 。然后 再 根 据疝 环 和 疝囊 再 重 大小 裁剪 网塞 大小 合适 , 将 疝 囊底 与充 填 物尖 端 固定 , 再 以防 移 位 , 翻 内

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5-06-29T11:29:05.4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作者:肖远扬[导读] 腹部切口疝是一种常见的腹部手术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0%,修补复发率高达50%。

肖远扬(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 430081)【摘要】目的分析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后复发的临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 例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后复发再次治疗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7.83±2.83)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为(3.54±1.24)d,平均随访时间为(18.93±6.22) 个月。

均无疝复发。

结论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后复发再取手术治疗,应全面考虑复发疝位置、既往选取的修补方法与类型等,以确保较高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切口疝;复发疝;疝修补;补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053-01 腹部切口疝是一种常见的腹部手术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0%,修补复发率高达50% [1]。

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后复发率逐年增长,这类疝的再次手术治疗难度较高。

因此,为了降低切口疝的复发率,必须将补片材料应用于疝修补中。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 例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后复发再次治疗患者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收治的60 例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后复发再次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25 例,年龄为35 ~ 86 岁,平均(42.33±5.37)岁。

距离上次补片修补手术间隔时间平均为(9.83±1.24) 个月。

切口类型:腹正中切口29例、侧腹部切口21 例。

合并疾病:高血压21 例、糖尿病20 例、其它19 例。

患者均符合中华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分型[2],取聚丙烯网片、Gore-Tex Dualmesh 网片、 Bard Composix E/X 网片;实施Onlay 法、Sublay 法、Inlay 法、IPOM 法等。

复合补片腹腔内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体会

复合补片腹腔内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体会

至死亡。
产前 IP的处 理是广 大医务者 较为棘 手 的, C 特别是 终止 妊娠时机 的选 择和 终止 妊娠 方式 的选 择 。需 掌握 IP分度 C
原 因是新生 儿窒 息 、 生儿 颅 内出血 , 新 生长受 限 , 早产 等 。剖
宫产手术 分娩 方式 6 1例 (2 2 ) 手术 原 因主要有 胎儿 窘 6.% ,
两端不是从一个 穿刺 点通过 。将所 有悬 吊缝线 向外拉 紧 , 使 补片充 分展 开 , 使其 与腹 腔内腹壁贴 紧 , 并 将所 有悬 吊缝线 打
结于皮下组织 内。补片前放置闭式引流 , 位另戳孔引出 , 低 然
后再 缝合 疝囊 、 皮下组织和皮肤。
2 8例为 腹 腔镜 手术 。根据 切 口疝 位 置选 择 穿刺 点 , 第 1 1 r a 个 2 mm To r在 直 视 下 穿 刺 , O e C 气 腹 压 力 为 1 ~ 2 1 i H ( i H =0 13 P ) 5 rn g 1ml g . 33 k a 。置入腹 腔镜观察 腹腔 内 a l 粘连情况 , 另穿刺 2~ 3个 5mm Toa。各穿刺孑 之间要有一 r r c L 定的距离并远离原切 口及疝环边 缘 4c 以上 。用剪 刀、 m 超声

436 ・ 8
吉林 医学 2 1 0 2年 7月第 3 第 2 3卷 0期
画定 穿刺 点和缝线悬 吊点 , 一般视缺损及补片的大小选择 8~
游离破 坏腹壁 组织 , 最大限度 的保 留腹 壁强度 。③ 人工气 腹
1 2个穿 刺点。然后在补 片上预缝置 1 —0号普 理灵缝 线作为 悬 吊缝线 , 注意缝 针不要 穿透可 吸收性薄膜 层 。将补 片置人 腹腔, 用穿线针依 照 已定 位 的穿刺点将 补片上 已预置 的悬 吊

巨大腹壁切口疝应用补片修补30例体会

巨大腹壁切口疝应用补片修补30例体会
疝 的 有效 方 法 。 关键 词 :疝 , 腹部 ; 手 术 ; 科 手 术 再 外 中 图分 类 号 :R 5 . 66 2 文献 标 识 码 :B
d i1 . 9 9] i n 1 0 —5 1 .0 9 0 .3 o: 0 3 6 / . s . 0 1 8 7 2 0 . 2 0 4 s
文章 编 号 :10 —5 1 (0 9 0 —0 1 —0 0 1 8 72 0 )2 2 1 1
切 口疝是腹部手术后 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 占腹外疝 的第 三 位 【 。传统的修补 方法存 在较高 的复发率 。其 中巨大腹壁 切 l 1
口疝 更 是 复 发率 高 。 两 院 自 19 9 9年 6月 2 0 年 5 共 诊 治 08 月 巨大 腹 壁 切 口疝 3 O例 , 果理 想 , 报告 如 下 。 效 现 l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 料 3 . 0例 中男 1 6例 , 1 , 龄 3 ~8 女 4例 年 8 5岁 , 平 均6 4岁 。疝 环 最 大 距 离 1 -2 c , 均 1 .c 0 3r 平 n 4 8m。初 次 切 口疝 2 0例 , 复发疝 l 0例。发病 时间为术 后 2 5个月。病人合 并 ~1 慢性支气管炎 5 , 例 糖尿病 6例 , 良性前列腺增 生 4例 , 慢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3例 , 蛋 白血 症 4例 。修 补 材 料 为 美 国 巴德 公 司 低 生 产 的 C mts o x i 片和 Mal  ̄x补 r x网片 。 e 12 手术方法 3 . 0例病 例 采 用 硬膜 外 麻 或全 身麻 醉 。 切 除 疝 表 面原 手 术 切 口瘢 痕 , 露 疝 环 , 其 边 缘 清 楚 地 解 剖 出 腹 壁 显 沿 各层组织 。经腹直肌切 口发生 的切 口疝的处理是 : 游离腹横 筋 膜与腹直肌后鞘间的间隙 , 超过 疝环边缘 3 c 游离腹 直 使 ~5m, 肌前鞘 腹侧至疝环外 2 c 回纳疝囊 , -3m, 将适 当大小补片平 铺 在腹 横 筋 膜 与 腹 直 肌 后 鞘 之 间 环 周 边 1 c 处 用 l 疝 ~2m 一0 Po n 线 将 腹直 肌 前 、 鞘 与 补 片 缝 合 固 定 。 彻 底 止 血 , 下 rl e e 后 皮 与补片间放置闭式负压引流管 , 口旁另戳孔引出。 切 I3 术后 处理 所 有 病 人 术后 卧床 休 息 5 . ~8天 , 规 使 用 抗 常 生素 5 ~7天 , 中 5例 因 体 温 持 续 3 ℃ 以 上 而 延 长 使 用 抗 生 其 8 素 , 予 适 当 营 养支 持 。术 后 常 规 腹 带 加 压 包 扎 1 3个 月 , 给 ~ 密 切 监 测 呼 吸 、 环及 胃肠 道 功 能 变 化 。其 中 9例 因 为 腹 胀 明显 循 给 予 胃肠 减 压 。 l 术 后 3 6例 ~5天 拔 除 引 流 管 , 6例 由 于 引 流 量 >3 ml 而 到 术 后 5 0 / d ~9天 才拔 除 引 流 管 。 2 结 果 本组 3 0例病人术后恢复顺利 , 切 口感染 , 无 未出现补片排 异 反 应 。平 均住 院 l . 6 3天 ( o 4天 ) 随 访 l l i ~2 。 ~ 5个 月 , 无 复发 , 死亡。 无

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应用体会

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应用体会

【 bt c】 0 j t e o v utt r r e eec uept e r tet fnu A s at r be i T a a e ug y x rne f g c i t e m n o i i cv e l eh s e p i oK la hnh ta g-
D I1 .8 7 c ..sn 17 9 X.0 0 .0 O :0 3 7 /maji .6 43 2 2 1.4 0 8 s 1
肌腱膜。游离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 游离并保 护髂 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游离精索后 , 先不 寻找 疝囊 , 而是 自相 当于 内环位 置 向耻 骨 结 节 方 向切 开 腹横筋膜 , 暴露 出腹膜外脂肪组织。在 内环 内侧 的 腹膜外脂肪组织 中找到腹壁下血管, 予以适当游离 并加 以保 护 。提起 腹 壁 下 血 管 , 其 后 方 用 手 指 或 在 纱布钝性分离腹膜前脂肪组织 , 显露耻骨肌孔 , 创建 个上 界 超 过 内环 上 方 2c 下 界 超 过 Coe m, opr韧
3 o7 mi ue ,a e a e wa 5 miu e ,p so eai e h s i l sa s 5 d y . Al t e w u d e e 0 t 5 n ts v r g s4 n ts o tp r t o p t ty wa a s v a l h o n s w r
K gl ue补片 7 例 , 8 均取得 良好效果 , 现报告如下。
资料 与方 法

、 一
般 资料
本组 7 8例 , 6 男 4例, 1 女 4例。年 龄 3 7~ 7 岁 。斜疝 5 6 4例 , 疝 l 直 O例 , 股疝 4例 , 复合疝 1 例 。初发疝 6 例 , 0 4 复发疝 1 例 , 4 复发疝前次手术 均为 B sn 修补术 。有合并症 1 例 ( as i i 6 糖尿病 4例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5例 , 慢性支气管炎合 并肺气肿 2例, 良性 前 列 腺增 生 4例 , 严重 便 秘 1 ) 例 。根据 20 03年 中华 医学会 外 科 学 分会 疝 和 腹 壁外 科学 组所 确定 的成人 腹股 沟疝 分型 标准 : 本

无张力修补在治疗腹壁切口疝中的应用

无张力修补在治疗腹壁切口疝中的应用

疗 措 施 。 2 对 于巨大 切 口疝 病 人 , () 由于其腹 腔 内容 物 突 出 时 间长 、 大 , 成 腹 腔容 量 减 小 , 内压下 降 。 量 造 腹
仍居高不下 , 2 ~1 为 % 1 。对 于腹壁切 口疝 。 特别 是 巨大 的切 口疝 。 统手 术 方 法 的复 发 率 高达 2 % ~ 传 5 5 %_, 5 2 治疗棘手 , _ 复发率高 , 对机体影 响严重 , 常给患 者造 成极 大 的痛 苦 与不便 。我 院 2 0 年 3月至 2 0 01 06 年 1 收治 2 2月 5例腹 壁 切 口疝 患 者 。 用 复合 补 片 或 采 巴德补 片 行 切 口疝 修 补术 。 疗 效果 满 意 。 治

张 玉新
要 目的 : 讨 腹 壁切 口疝 的 病 因 、 疗 及 围手 术期 处 理 。 方 法 : 顾 性 分 析 我 院 20 年 3月 至 20 探 治 回 01 0 6年
1 2月收治的 2 5例腹壁切 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 . 所有 患者采 用复合补片或 巴德补 片行切 口疝修补 术。结果: 5例 患 者 采 用 复合 补 片 行 切 口疝修 补 术 。0例 患 者 采 用 巴德 补 片行 切 口疝修 补 术 。 随 访 6个 月 一6年 , 复 发 , 效 满 2 无 疗
( ) 7 9 7 5 3 :8 - 9 .
射学分册 , 0 3 2 ( ) 14 1 6 20 ,6 2 : 1— 1 . [0 sia aH,KmuaT,O aA,e a.A piai fit l kn 1 ]Ihkw i r y t 1 p l l no ne o ig c o rc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 资料 本组 2 例 患者 。 1 例 。 9例 。 . 5 男 6 女 年龄 3 ~7 岁 , 4 8 平均 5 6岁。经腹 直肌切 口 1 例 。 3 腹 部正中切 口 9 , 例 麦氏切 口 2 , 例 肋缘下切 口 1 根 例。 据 疝环 缺损 的大小 分 为 [:( ) 切 口疝 。 环 最 大距 , 1小 疝 离 <3c ( ) m;2 中切 口疝 , 环 最 大距 离 3~5c ( ) 疝 m:3 大 切 口疝 , 环 最 大距 离 5~1 m;4 巨大 切。中切 口疝 3例 。大 切 口疝 1 0c 7 例 , 大切 口疝 5例 。 次切 口疝 1 , 发疝 6例 。 巨 初 9例 复 发 病时 间 为术 后 6~1 月 ,半 年发 生 者 1 4个 6例 . 7~ 1 2个月者 8 ,2个月 以上 者 1 。发病原 因为 切 口 例 1 例 感染 l 3例 , 嗽 、 秘 致 腹 内 压 升 高 7例 , 尿 病 3 咳 便 糖 例, 长期应用激素 2 例。患者合并糖尿病 5 。 例 前列腺 肥大 7 , 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例 , 低蛋 白血症 3 。 例 肾功能不全 1 ,肝功能不全 2 例 例。采用聚丙烯平片 ( 巴德补片) 0 , 2 例 超过 1 0 m而腹膜不能闭锁的选用 c 聚丙烯 一 膨化聚四氟 乙烯复合补片( 戈尔补片 ) 例。 5 1 术前准备 ( ) . 2 1 因腹壁切 口疝 病人多为 老年 患 者, 并存病多 , 故术前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 化治

腹壁肿瘤切除术后遗留腹壁巨大缺损39例修复与重建

腹壁肿瘤切除术后遗留腹壁巨大缺损39例修复与重建

7例 , 胃癌 腹壁 转移 5例 , 壁 硬 纤 维 瘤 l 腹 0例 , 维 纤

3 ・ 中华疝 和腹壁外科 杂志 ( 6 电子 版)o 1 2月 第 5卷 第 1 Ci Hri A dmnl lSr( c n Mt n ,eray2 1 ,o 5 N . 2l 年 期 h J e a bo i l ugHet il i )Fbu r 0 lV l o n n a Wa m c ̄ i o
肉瘤 3例 , 脂肪 肉瘤 3例 , 突性皮 肤纤维 肉瘤2例 , 隆 皮肤 溃疡性基 底 细胞癌 2例 , 皮肤 鳞 状细 胞癌 1例 ,
囊癌行腹 腔镜 胆 囊 切 除术 后 穿 刺 孔 肿 瘤种 植 2例 ,
应保 持补 片平 整并 且没 有张力 。手 术创 面 要仔 细止 血, 反复 冲洗 干净 。补 片表面 常规 放置 负 压引 流 , 缝
遗留腹壁 巨大缺损 的方法 和效果 。方法 收治 的 3 腹壁 巨大肿 瘤患 者均采 取 了手术切 除治 疗。 9例
采 用直接缝合腹膜关 闭腹腔 , 并在腹膜外用 P P补片修复缺损 6例 , 采用带蒂大 网膜加 P P补片修复缺
损 1例 , 9 采用复合补片修补腹壁缺损 1 。结果 4例 3 9例中因术后 发生急性 心肌梗塞死 亡 1例 。术 后肺部感染 1 , 例 经抗感染治疗治愈 。术后 出现皮下积液 5例 , 经穿刺抽吸 , 理疗和 引流 等措施治愈 。 随访 3 4例 , 随访 时间 1~ 5年。在访的 4例结肠 癌患 者和 4例 胃癌患者术后 1 2 2— 7个 月均 因肿 瘤腹 腔 内复发及肝脏广泛转移死亡 , 术后肿瘤局部 复发 1 , 例 随访的全部患者未发生腹壁切 口疝和肠梗 阻 等并发症。结论
( 赵继革 )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 ; 罗超英 ) 通讯作者: 段绍斌 , — ald asabn iacr E m i unho i@s . o : n n

巨大腹壁切口疝应用补片修补30例体会

巨大腹壁切口疝应用补片修补30例体会

巨大腹壁切口疝应用补片修补30例体会【摘要】目的观察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经验总结。

方法分析经诊治的30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0例均痊愈出院,随访1~15个月无复发。

结论补片修补术是目前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疝腹部再手术外科手术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占腹外疝的第三位[1]。

传统的修补方法存在较高的复发率。

其中巨大腹壁切口疝更是复发率高。

两院自1999年6月~2008年5月共诊治巨大腹壁切口疝30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8~85岁,平均64岁。

疝环最大距离10~23cm,平均14.8cm。

初次切口疝20例,复发疝10例。

发病时间为术后2~15个月。

病人合并慢性支气管炎5例,糖尿病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低蛋白血症4例。

修补材料为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Composix补片和Marlex网片。

1.2 手术方法 30例病例采用硬膜外麻或全身麻醉。

切除疝表面原手术切口瘢痕,显露疝环,沿其边缘清楚地解剖出腹壁各层组织。

经腹直肌切口发生的切口疝的处理是:游离腹横筋膜与腹直肌后鞘间的间隙,使超过疝环边缘3~5cm,游离腹直肌前鞘腹侧至疝环外2~3cm,回纳疝囊,将适当大小补片平铺在腹横筋膜与腹直肌后鞘之间,疝环周边1~2cm处用1-0 Prolene线将腹直肌前、后鞘与补片缝合固定。

彻底止血,皮下与补片间放置闭式负压引流管,切口旁另戳孔引出。

1.3 术后处理所有病人术后卧床休息5~8天,常规使用抗生素5~7天,其中5例因体温持续38℃以上而延长使用抗生素,给予适当营养支持。

术后常规腹带加压包扎1~3个月,密切监测呼吸、循环及胃肠道功能变化。

其中9例因为腹胀明显给予胃肠减压。

16例术后3~5天拔除引流管,6例由于引流量>30ml/d而到术后5~9天才拔除引流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应用巴德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疝,腹; 巴德复合补片; 腹壁切口疝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后如未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其包块会逐渐增大,腹壁缺损会加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甚至会发生嵌顿及绞窄而危及生命,而手术治疗是腹壁切口疝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根据腹壁缺损的大小,可直接缝合腹壁缺损,或应用人工材料修复腹壁缺损。

应用巴德复合补片(Bard Composix)进行修补为腹壁切口疝修补的方法之一,该补片是由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2种材料制成的双面复合补片,具有良好的抗张力及防粘连等优点,由于直接与腹膜缝合,降低了切口张力,同时补片外有肌肉及筋膜覆盖,肉芽组织易于长入网孔内,有利于切口的愈合[1]。

自2004年以来应用Bard Composix修补腹壁切口疝11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1例患者,男3例,女8例;阑尾切除术5例(麦氏切口4例,右中下腹直肌切口1例),胆道手术2例(右上腹肋缘下切口1例,右上腹直肌切口1例),脐疝术后复发1例,剖腹探查术2例(左、右中腹直肌
切口各1例),腹主动脉-髂股动脉旁路术(左侧腹直肌旁正中切口)1例;缺损最大直径5~12 cm。

1.2 手术方法
11例均为开放式手术,术中发现疝囊及腹腔内有不同程度的粘连,2例因粘连严重在分离过程中致小肠损伤,予修补后再用抗生素盐水冲洗。

分离粘连直至显露正常的腹膜结构,取可裁式Bard Composix 补片裁剪后用单股不吸收缝线间断缝合固定于腹膜上,于补片前放置引流管一根,术后保持负压吸引。

1.3 治疗结果
复发1例,复发原因经再次手术证实为补片固定不到位;补片上层切口裂开1例,经反复换药及Ⅱ期切口缝合仍未治愈; 1例术后腹壁有束缚感,考虑与补片缝合张力过大有关。

其余痊愈,随访无复发。

2 讨论
2.1 充分正确的显露腹膜结构。

Bard Composix补片必须固定于缺损边缘的壁腹膜上,并超过腹膜边缘3~5 cm,这样可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同时避免术后因补片挛缩而留下空隙[2~4]。

切口疝患者,由于疝囊壁为纤维组织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非真正的腹膜结构,缺乏良好的抗张力作用,其与腹膜在直观下很相似,不仔细辨认则难以区别,如果将补片与之缝合,不能获得良好的抗张力效果,术后难免会复发。

因此,术中必须充分解剖显露正常腹膜结构,勿将补片固定于前述之纤维膜上。

2.2 缝合固定补片时,缝针尽可能不要穿透膨化聚四氟乙烯层,
因为该层有防止粘连的作用,而聚丙烯层则易与肠管粘连,如果缝合时穿透了膨化聚四氟乙烯层,则会使聚丙烯层暴露于腹腔内,从而导致肠粘连甚至肠瘘的发生;缝合前边缘应修整成斜面,避免过长的聚丙烯纤维暴露于腹腔内。

补片大小裁剪应适当,因Bard Composix补片缺乏足够的弹性,因此缝合时应使补片自然展平在舒适无张力的条件下缝合,避免将补片绷得过紧,这样病人术后可能会有腹部受限、紧缩感等不适。

本组有1例术后腹壁有束缚感。

使用单股不吸收缝线更好,可减少术后异物反应及感染的机会。

2.3 补片固定结束后,应尽可能将裂开的肌肉或筋膜结构缝合,这样除恢复腹壁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张力外,更重要的是可消除皮下组织与补片间的间隙,使补片与肌肉组织接触,有利于肉芽组织长入网孔内,减少感染的机会,如缝合张力大,可于腹膜外加减张缝合避免裂开。

本组有1例右侧腹直肌切口疝患者,术后因剧烈咳嗽而致前鞘及肌肉再次裂开,补片直接暴露于皮下,虽经长期换药,切口未愈合反而出现皮肤裂开,后经反复多次缝合,切口仍未完全愈合。

2.4 术后切口下积液而易致切口感染是众所周知的,而腹壁切口疝因使用了人工合成补片,一旦发生积液则感染机会增加,尽管Bard Composix补片的聚丙烯层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而膨化聚四氟乙烯覆膜层上亦有很多细小网孔以利引流,但这些网孔易被凝血块等阻塞,且术中由于分离广泛,创面渗出较多,积液难以避免,因此,术中放置引流管术后充分引流更显重要[5]。

我们的经验是术中于补片前放置引流管,另戳孔引出,术后用负压吸引。

2.5 腹壁切口疝患者,肠管与腹膜、疝囊间常有粘连,有些甚至很严重,术中因需显露足够的腹膜而须分离粘连的肠管,在分离过程中如发生肠管损伤,应尽量避免污染范围扩大,并及时修补破损肠管,减少肠内容物外溢,分离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及抗生素盐水充分冲洗术野。

本组有2例曾发生此种情况,常规使用补片后未发生感染。

亦有在污染情况下使用网片修补腹壁切口疝未发生感染的报道[6]。

2.6 使用Bard Composix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符合腹壁的解剖结构,疗效肯定,但并发症亦存在,如复发、感染、肠粘连、肠瘘、腹腔间膜室综合征等。

轻微感染通过充分引流、换药等可治愈,而严重的感染处理较棘手,最终可能须取出或部分取出补片而致手术失败。

感染的发生与多重因素有关,因此预防是关键,术前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提高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术中、术后处理好每个细节,包括严格无菌术、避免过多使用电凝止血、正确预防使用抗生素等。

术前应作腹腔容积训练,避免术后腹腔间膜室综合征发生[7]。

【参考文献】
[1] 王新波,朱维铭.腹壁切口疝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877-880.
[2] Amid PK,Shulman AG,Lichtenstein LL,et al.Biomaterials for abdominal wall hernia surgery and principles of their applications[J].Langenbecks Arch Chir,1994(379):168-171.
[3] 李基业.疝修补材料类型及有关并发症[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687-689.
[4] 朱云祥,叶启发,倪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疼痛的防治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4):112.
[5] 朱健,孙雄,穆家盛.腹壁切口疝64例治疗体会[J].腹部外科,2005(18):337-338.
[6] 龚少敏,朱岭,彭开勤,等.腹壁切口疝网片无张力修补术[J].临床外科杂志,2002(10):156-157.
[7] 钱敏,陈革,唐健雄,等.巨大腹壁切口疝的补片修补治疗(附23例报告)[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434-4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