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一、物质的分离1.1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学会运用物理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1.2 教学内容:(1) 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适用范围及操作原理:了解各种分离方法适用的范围和操作原理。
1.3 教学活动:(1) 讲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物理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1.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物质分离方法的理解程度。
二、除杂和提纯2.1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运用化学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2.2 教学内容:(1) 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了解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如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等。
(2) 适用范围及操作方法:了解各种除杂和提纯方法适用的范围和操作方法。
2.3 教学活动:(1) 讲解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化学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2.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除杂和提纯方法的理解程度。
三、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3.1 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2) 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1) 常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常用的提纯方法: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电解等。
3.3 教学活动:(1) 讲解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及其应用。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操作技巧。
3.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常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理解程度。
四、实验操作技巧4.1 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学会运用实验操作技巧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掌握常见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物质的分离1.1 物质的分离概念1.2 常见的分离方法:过滤、沉淀、蒸馏、萃取等1.3 分离方法的选用原则第二章:除杂2.1 除杂的概念2.2 常见的除杂方法: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2.3 除杂方法的选用原则第三章:提纯3.1 提纯的概念3.2 常见的提纯方法:结晶、蒸发、蒸馏等3.3 提纯方法的选用原则第四章:实验操作技巧4.1 实验操作的基本原则4.2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4.3 实验操作技巧的培养第五章:实际应用案例分析5.1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工业中的应用5.2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5.3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2. 实验法: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技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3.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评估学生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提供详细的知识点和实例。
2.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教学辅助工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1课时5. 第五章:1课时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掌握常见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六章:物质的检测与分析6.1 物质的检测概念6.2 常见的检测方法: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6.3 检测方法的选用原则第七章:物质的纯度评价7.1 纯度评价的概念7.2 常见的纯度评价方法:光学纯度、化学纯度、物理纯度等7.3 纯度评价方法的选用原则第八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综合应用8.1 综合应用的概念8.2 常见的综合应用案例:制药工业、食品工业、环境监测等8.3 综合应用的策略与方法第九章:实验设计与操作9.1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9.2 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9.3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十章:新技术在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中的应用10.1 新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常见的新技术:膜分离技术、色谱技术、纳米技术等10.3 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质的检测与分析、纯度评价、综合应用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离1.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过滤、沉淀、蒸馏等方法进行物质分离1.2 教学内容:物质分离的定义和意义过滤原理及应用沉淀法及其应用蒸馏法及其应用1.3 教学活动:演示过滤实验,让学生观察过滤过程学生分组进行过滤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沉淀法原理,并进行沉淀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沉淀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蒸馏法原理,并进行蒸馏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练习操作技巧第二章:物质的除杂2.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除杂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进行物质除杂2.2 教学内容:物质除杂的定义和意义吸附法及其应用离子交换法及其应用膜分离法及其应用2.3 教学活动:讲解吸附法原理,并进行吸附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吸附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离子交换法原理,并进行离子交换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离子交换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膜分离法原理,并进行膜分离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膜分离实验,练习操作技巧第三章:物质的提纯3.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提纯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结晶、蒸馏、吸附等方法进行物质提纯3.2 教学内容:物质提纯的定义和意义结晶法及其应用蒸馏法及其应用吸附法及其应用3.3 教学活动:讲解结晶法原理,并进行结晶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结晶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蒸馏法原理,并进行蒸馏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吸附法原理,并进行吸附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吸附实验,练习操作技巧第四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设计4.1 教学目标:学会设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4.2 教学内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3 教学活动:讲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操作技巧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和指导第五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2 教学内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工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实际案例分析5.3 教学活动: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工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实际中的意义和价值第六章:混合物分离提纯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并解决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案例6.2 教学内容:分析不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案例6.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几个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案例,如工业废水处理、药品制备等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分离提纯方法及原理第七章: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学会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7.2 教学内容: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常用统计方法介绍,如平均值、标准差等7.3 教学活动:教师演示如何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教师讲解如何使用常用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学生分组处理实验数据,练习分析与处理技巧8.1 教学目标:8.2 教学内容:实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8.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实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和指导第九章:实验安全与环保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实验安全意识学会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措施9.2 教学内容:实验安全知识介绍,如防护用品的使用、紧急处理等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如废弃物的处理等9.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实验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演示学生了解并掌握实验安全知识和环保措施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践实验安全与环保措施第十章:综合实践与探究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10.2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项目设计科学探究方法介绍,如观察、实验、分析等10.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几个综合实践项目,如水质分析、空气质量监测等学生分组选择项目,进行实践与探究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物质的分离方法及操作技巧补充和说明:在讲解物质的分离方法时,重点关注过滤、沉淀、蒸馏等基本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鉴别
六、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
归纳整理
物质及重要离子的鉴别是化学知识在一个较高层次的巩固和应用,是学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化学学科重要且独特的考试形式。重要物质及离子的鉴别是经久不衰的考查热点,其考查形式的不断变化又是其亮点所在。
1.重要物质的鉴别
(1)被鉴别的物质:①涉及到物质的类属:气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②涉及到物质的体系:同类物质的鉴别;不同类物质的鉴别;同一体系中不同物质的鉴别;不同体系中不同物质的鉴别。
续表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化学方法 化气法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 除Na2SO4中Na2CO3,可加适量稀H2SO4:Na2CO3+ H2SO4=Na2SO4+ CO2↑+ H2O
沉淀法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适量的BaCl2:Na2SO4+ BaCl2==BaSO4↓+2NaCl
(2)考查形式:判断离子共存;确定离子的组合方法;确定物质的组成;对鉴别方案或结论的评价等。
现将有关要点归纳如下:
1、应注意几个“不”
⑴不能“玉石俱焚”。即试剂一般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但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需要和保留物质反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PPT课件
物质的除杂
[命题解读]物质的除杂是中考常见的考点,主要以文字叙述的形式 出现在选择题中,主要命题点有:①气体杂质的去除;②金属杂质的去 除;③酸、碱、盐物质杂质的去除等。
【例2】(2015,宜宾)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 法不正确的是( A )
选项 A B C D
物质 CO N2
聚焦中考
物质的分离 [命题解读]物质的分离是中考常见的考题,主要以文字叙述或流 程图的形式出现在填空题中,主要命题点有:①粗盐的提纯;②常见 酸、碱、盐物质的分离;③金属的回收等。 【例1】(2016,湘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 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 如下操作方案,结合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溶解、过滤、蒸发 加入适量 Ca(NO3)2 溶液,过滤 取样,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
A.A
B.B
C.C
D.D
聚焦中考
4.(2015,广州)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B ) A.Zn粉中含少量的ZnO: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 B.Cu(NO3)2溶液中含少量AgNO3:加入足量Cu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C.Na2SO4溶液中含少量H2SO4:加入足量Ba(OH)2充分反应后过滤 D.CaCO3固体中含少量Na2CO3:加入足量稀HCl充分反应后过滤
聚焦中考
6.(2014,厦门)氯化钾固体样品中混有少量碳酸钾和硫酸钾两种杂质。 为了获得纯净的氯化钾,将样品溶解,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已知 试剂I为氯化钡溶液,B、C为固体难溶物,每步骤加稍过量的试剂。
(1)固体难溶物B中含有碳酸钡和__硫__酸__钡__(_或__B_a_S_O_4)_; (2)检验步骤①已除去杂质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是__取__少__量__A_溶__液__,_ _滴__加__氯__化__钡__溶__液__,__如__果__没__有__白__色__沉__淀__生__成__,__则__说__明__硫__酸__钾__和__碳__酸__钾__已__除___ _去__(_其__他__合__理__答__案__也__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Ⅱ中溶质的化学式:__K_2_C_O_3 _,试剂Ⅲ的名称是___稀__盐__酸___; (4)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操作名称是___蒸__发__结__晶___。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3. 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方法。
2. 除杂:如何去除混合物中的杂质。
3. 提纯:如何通过分离和除杂得到纯物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分离方法、除杂原则、提纯技巧。
2. 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以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种分离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设备: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酒精、碘酒、苯等。
3. 教学课件: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离方法、除杂原则和提纯技巧。
3. 实验演示:演示各种分离方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
4. 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介绍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探讨新型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九、安全与环保:1. 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防护用品、遵守实验规程等。
2. 教育学生节约实验试剂,减少废物产生。
物质的除杂和分离4.9
分离、除杂常用的物理方法
方法 过滤 适用对象 实例
固体不溶物与液体分离;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性差异较大的物质分 分离KCl与MnO2 离 溶质与溶剂的分离; 海水晒盐;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 分离NaCl与KNO3 同的可溶物分离 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石油分馏 离
区别:分离得到的是多种纯净物; 除杂只得到一种纯净物。
除杂和分离的原则
不增,不减,易分
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 易分: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 淀,气体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
思考与讨论
回忆我们学习过程中有哪 些混合物分离的事例?并讨论 混合物分离通常有哪些方法?
〖反馈练习〗
除去下列质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1、KNO3 溶液
(KCl) 适量AgNO3溶液,过滤
2、FeSO4溶液
思考:
(CuSO4) 过量铁粉,过滤
加入用于除杂的试剂时,一般对 用量有哪些要求?
思考归纳:
2、用量 适量(或不再产生气体、沉淀也可) 过量/足量
判断:下列除杂所加试剂的用量是否正确(括号内
为杂质)
1、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2、CaCl2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CaCO3 3、C粉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
思考归纳:
3、试剂、用量都明确后,还应注意根据所要提 纯的物质的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 例如:除去括号内杂质 NaCl(Na2CO3)
一零七中学
李永东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 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大多数都 是混合物。人们为了研究一些 物质的性质或将其中的一些成 分分离出来,都需要对混合物 进行除杂和分离。
专题三物质的除杂、分离与鉴别
通过测量物质离子的质 荷比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如质谱仪等。
综合鉴别策略部署
01
02
03
04
初步筛选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初步 筛选,缩小鉴别范围。
化学反应验证
对初步筛选后的物质进行化学 反应验证,进一步确认物质种
类。
仪器分析确证
对于难以通过化学反应鉴别的 物质,采用仪器分析方法进行
确证。
蒸馏原理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 沸点的不同,通过加热使 部分组分汽化并冷凝,达 到分离的目的。
分馏原理
在蒸馏的基础上,通过分 馏柱将不同沸点的组分进 一步分离。
设备介绍
主要包括蒸馏烧瓶、冷凝 管、分馏柱、接收瓶等, 需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 的设备。
萃取与洗涤操作技巧
萃取原理
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 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从一 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了解除杂原理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及存在的问 题。
实践应用
将除杂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科研中,提高产品质量和科研水平。例如, 在制药工业中,通过除杂技术提高药品的纯度和稳定性;在环保领域,利用除 杂技术处理废水、废气等污染物,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02 分离技术及应用
蒸馏与分馏原理及设备介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估
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 源,如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
物质等。
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确定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发
生概率。
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 案,降低危险源带来的风险。
个人防护措施建议
根据工种和作业环境,为工作 人员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护服、手套、眼镜等。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包括过滤、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使学生掌握除杂和提纯的原则,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实验。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除杂和提纯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尽量减少物质的损失。
3. 实验操作:如何进行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除杂和提纯的原则。
2. 难点:实验操作,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材料:食盐水、酒精、碘酒、石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介绍物质分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讲解除杂和提纯的原则。
3. 演示实验:进行过滤、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的演示实验。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实验。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物质分离方法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练习。
2. 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包括正确使用实验室用具和遵循实验步骤。
3. 评估学生对除杂和提纯原则的运用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和问题解答。
七、教学拓展:1. 介绍现代物质分离技术,如色谱法、质谱法等。
2. 探讨物质分离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分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八、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和教学视频。
2.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试剂清单。
3. 相关科学文章和研究报告。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中考化学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知识要点: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学科王(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l2+ Na2CO3=BaCO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
BaCO3+2HCl =BaCl2+H2O+CO2↑。
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学科王一、选择题:1.(2013厦门市)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用硫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B 鉴别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或闻气味C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2.(2013厦门市)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3. (2013兰州市)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所用试剂A N2O2灼热的铜网B CO2H2O 浓硫酸C CaO CaCO3适量的稀盐酸D NaCl溶液Na2CO3适量的稀盐酸4.(2013佛山市)单一净化水的以下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5.(2013佛山市)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①铁粉②四氧化三铁③氧化铁④氧化亚铁⑤氢氧化亚铁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4.(2013揭阳市)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选项物质(杂质)操作方法A CO2(H2O)将气体通过盛有火碱的干燥管B Cu(CuO)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C Na2SO4(Na2CO3)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D FeCl2(CuCl2)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5. (2013南宁市)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B.MnO 2粉末(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FeSO 4溶液(CuSO 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D.Na 2SO 4溶液(NaCl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9. (2013百色市)在化学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很重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生成物中有气体(气泡)产生 B . 排水集气法: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还不能收集气体C.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即可D . 检查装置气密性:导气管伸入水中,手握容器外壁,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好10.(2013海南省)下列方法能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A.过滤B.静置C.蒸馏D.吸附11.(2013海南省)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12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流程图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流程图一、物所的分离和提纯(除杂)1.原理物质的分离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各成分物质彼此分开,得到纯净物,并使纯净物变回原来的状态;而物质的提纯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中的少量除去,以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乂称除杂。
2.方法[1)物理方法(2)化学方法3.原则(1)“不增Z不增加新杂质;(21不减”;不减少主要成分;(3/易分,、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4.除杂的几个优化原则(1)若同时有几种方法能除去杂质,则选用步骤简单、操作简便、除杂最干净的方法;12)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主体物质量的方法.即“一举两得?(3)先考虑物理方法(如过滤、蒸发结晶、蒸镭、升华等),再用化学方法(如沉淀法、吸收法、转化法等)。
5.气体的净化6.固态物质的除杂(l)CuO(Cu):在空气中(或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2)Cu(F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3)Cu(Cu。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DCaOICaCOm) 士高温灼烧(3)CaCO式小。
):加入大量水,过滤(6)KC1(KC1O$):加热7.液态物质的除杂(DNaCl溶液(N龟Cd);加入适量的盐酸,蒸发(2)NaCl溶液CN.SCM:加入适量的氯化锐溶液.过滤(3)NaCl溶液(NaDH);加入足量的盐酸,蒸发(4)NaCI溶液(CuSO:):加入适量的氢氧化期溶液,过滤(5)NaCl溶液(KMO』九蒸发结晶⑹NaNd溶液[NaCl):加人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FeSO;溶液(CuSOJc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8)C^CL溶液(HO):加入足量的碳酸钙粉末,过滤(9)KCI溶液(KCOm加入适量的CK[.过滤(JO)NaOH溶液17加COCj口人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11 )NaOH溶液[Ca(([H )3]:加入适量的“配(XX •过滤(⑵KNd溶液(0Cl):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二、流程图1.题型筒介:工艺流程题的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从题干部分看一般都是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流程发生变化,这类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实验一般为制备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口2、方法指导,关注流程“三线”(去线、进线和可逆线)和“核心气如图)二原料循环利用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可总结为“读正文,找信息,灵活运用?看框内,看屉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 后全盘,逐步深入1(l )B 物质是。
专题4物质的分离和除杂(学生版+解析)
专题4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利用各种物质的性质,将混合物分离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科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粗盐的提纯实验最为常见,常考题为选择和填空与探究知识点01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分离和提纯常用的方法如下: (一)物理方法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举例过滤法① 混合物的分离② 混合物的分离粗盐的提纯结晶法 蒸发①分离②除去从含有HC1的NaCl 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降低温度 可溶性固体溶质 不同分离NaCl 与KNO 3的混合物 蒸馏法分离 的液态混合物 制取蒸馏水(二)化学方法方法适用范围或原理举例知识精讲目标导航化气法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除去Na2SO4中的Na2CO3,可加:方程式: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方程式:置换法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除去FeSO4中的CuSO4,可加:方程式:溶解法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除去C粉中的CuO粉末,可加:方程式:加热法杂质受热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除去CaO中的CaCO3,可:方程式:转化法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除去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方程式:【能力拓展】在对物质进行分离和除杂时,要首先考虑物理方法,再考虑化学方法,还应注意以下原则:①“不增”“不减”原则: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
②易分离原则:即提纯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易分离。
③不污染环境原则: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
④"变废为宝”原则:尽量选择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的试剂。
【即学即练1】实验中除杂的思路有两种:一是将杂质除去,二是将有用物质提取出来,以下除杂方法与后者的思路一致的是()A.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B.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C.加热蒸发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D.用适量石灰石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即学即练2】(2019九上·海宁月考)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洗气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金属铜过滤C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稀盐酸蒸发结晶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水过滤A.AB.BC.CD.D能力拓展考法01 混淆蒸发与蒸馏的异同点蒸馏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蒸发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的过程。
第17讲物质的分离与除杂(原卷版+解析)
第17讲物质的分离与除杂1.物质的分离2.物质的除杂与除杂方法一.物质的分离方法1.物质的分离:通过特定的方式将不同的物质分开的过程。
2.物质的除杂:利用特定的方式除去原物质中的杂质。
3.除杂的原则:(1)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注意适量等关键词(2)不减:不减少被除杂的物质(主要是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可能会减少)(3)简单易分离:操作尽可能简单,分离尽力简单(4)除尽:杂质需要彻底清除干净二.除杂的方法:1.物理方法:(1)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如氯化钙溶液中有碳酸钙(2)冷却结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的,如硝酸钾中有氯化钠蒸发结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小的,如氯化钠中有硝酸钾(3)磁铁吸引:分离有无磁性的物体,如铜粉中有铁粉(4)挥发或汽化:加热除去溶液中的HCl,蒸干得到固体(5)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工业制氧)(6)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性(7)物理吸收:浓硫酸和固体氢氧化钠或氯化钙吸水2.化学方法:(1)热分解法:加热分解固体如碳酸钠中有碳酸氢钠,氧化钙里有碳酸钙(2)洗气法(最干净的除气体杂质):利用化学物质吸收,如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氢,二氧化碳(3)化气法:将杂质变成气体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有碳酸钠,加盐酸(4)沉淀法:将杂质变成沉淀除去,如氢氧化钠溶液中有碳酸钠,加氢氧化钙(5)溶解法:将杂质溶解,如硫酸钡中有碳酸钡,加盐酸使其溶解(6)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需要的物质,如氢氧化钙中有氧化钙,加水3.常见的除杂方式总结考点一:物质的分离【例1】便携式户外净水器能够除去河水中的铅离子、汞离子等微粒并软化水质,以下有关此净水器工作原理的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A.软化水质的原理是蒸馏B.活性炭的作用主要是吸附杂质C.除去铅离子、汞离子的原理是静置沉淀D.出水和入水的位置互换可增强净水效果【例2】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蒸馏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B.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C.蒸馏海水获取淡水是应对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D.蒸馏烧瓶中水的硬度比锥形瓶中的大考点二:物质的除杂与除杂方法【例1】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采取的方法正确的是A.NaCl溶液(CaCl2):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B.Cu(NO3)2溶液(AgNO3):足量铜粉,过滤C.CaCO3(CaO):高温煅烧D.KNO3(MnO2):用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例2】下列分离提纯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具体操作A氧化钙固体(CaCO3)加热B CO2(CO)点燃C 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D MgCl2溶液(NaCl)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A.A B.B C.C D.D1.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
初中化学中物质的除杂与分离
初中化学中物质的除杂与分离物质的除杂与分离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工业生产中自来水的净化,石油的炼制;农业生产中的脱粒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洗衣服等都离不开物质的除杂与分离的有关知识。
物质的除杂就是除去某种物质中混有的其他物质。
除杂方法有物理方法如洗涤、溶解、过滤、蒸发、吸附等;化学方法如一定条件下加入某种化学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反应掉或将杂质转化成所要保留的物质。
除杂要求是能除去杂质,但不混入新杂质,并且不破坏要保留的物质。
在实际操作中,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常常是联合使用。
例如,要除去固体NaOH中混有的Na2CO3,操作方法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后,并加入适量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将滤液蒸干便得到所需要的固体NaOH:Na2CO3+Ca(OH)2 === 2NaOH+CaCO3↓此题中选择除杂试剂是关键。
如果选择盐酸做除杂试剂,就会在除去Na2CO3的同时破坏了要保留的物质NaOH:Na2CO3+2HCl === 2NaCl+CO2↑+H2O,NaOH+HCl === NaCl+H2O如果选择CaCl2做除杂试剂,虽然可除去Na2CO3,但混入了新杂质NaCl:Na2CO3+CaCl2 === CaCO3↓+2NaCl所以本题不能选用盐酸或CaCl2做除杂试剂。
另外加石灰水必须适量,加少了杂质除不净,加多了剩余的石灰水又作为新杂质混入其中。
最后要将滤液蒸干,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固体NaOH,而不是它的溶液。
物质的除杂与分离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除杂是只要将杂质除去就行;而分离是将几种物质分开,几种物质都需要,且都不能破坏。
现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若将二氧化碳当杂质除去,只保留一氧化碳,这就是一个除杂问题。
可以把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2NaOH+CO2 === Na2CO3+H2O若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开,既要一氧化碳又要二氧化碳,这就是一个分离问题。
其操作方法是:先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首先收集到一氧化碳;再向刚才通过混合气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第二步收集到二氧化碳,从而间接的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离开来:CO2+2NaOH === Na2CO3+H2O,Na2CO3+2HCl === 2NaCl+CO2↑+H2O除去或转化二氧化碳用NaOH溶液,因为该反应进行彻底,转化快;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因为该反应灵敏、现象明显且有独立性。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3. 学会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4.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方法。
2. 物质的除杂:理解杂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除杂方法。
3. 物质的提纯: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提纯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物质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过程。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漏斗、滤纸、蒸发皿、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硫酸铜、碘酒、苯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制作矿泉水或清洁剂时需要分离杂质,引出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各种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和适用条件,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运用所学的分离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5. 总结: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总结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方法及其应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相关术语。
2. 学生能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3. 学生能独立完成物质的除杂和提纯实验,并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物质分离方法,如膜分离、吸附等。
2. 探讨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实际工业和科研中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于初中化学中物质的除杂与分离
关于初中化学中物质的除杂与分离1. 什么是除杂?初中化学中的除杂,是指从混合物中去除杂质,使目标物质单独存在。
混合物中的杂质往往会影响我们对目标物质的分析和应用。
2. 常见的除杂方法•漏斗法:适用于颗粒较大且密度差异较大的混合物。
•筛选法:适用于颗粒较小的混合物。
•磁选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存在磁性物质。
•离心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含有悬浮液的情况,可以通过离心来分离悬浮液和固体。
•沉淀法:适用于在混合物中加入化学试剂,形成不溶性沉淀,然后用其他方法去除。
3. 化学分离化学分离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目标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分离方法包括:•比重分离法:适用于混合物中目标物质和杂质的比重差异很大的情况。
•蒸馏法:适用于混合物中目标物质和杂质在沸点上有较大差异的情况。
•结晶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含有可溶性物质,通过结晶可以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纯化出来。
•水解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存在需要水解的物质。
•氧化还原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存在具有氧化还原性的物质。
4. 物理分离物理分离是通过物理方法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分离方法包括:•蒸发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含有易挥发性物质的情况,将混合物加热使易挥发性物质蒸发,然后再重新凝结为纯净物质。
•溶解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含有溶性物质的情况,通过溶解可以将目标物质分离出来。
•洗涤法:适用于混合物中目标物质和杂质易于分离的情况,通过重复洗涤可以将目标物质从杂质中分离出来。
5. 总结初中化学中的物质除杂与分离是化学基础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和实验中,常常需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单独的物质。
通过了解常见的化学分离和物理分离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并达到分离纯化目的的最终目的。
张振中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18
• 保留什么物质 • 去除什么物质 • 不带入新杂质 保留NaCl 去除CO32-
确定原理
• 分析物质性质 • 确定操作的原理 1.CO32-可与Ca2+结合 生成CaCO3 2.CO32-可与H+结合, 生成CO2和H2O 3.为不带入新杂质, 阴离子应该选什么?
设计实验
• 设想真实场景 • 安排具体操作步骤
常用的操作——蒸发结晶
固体溶质的溶液蒸发溶剂,得到固体。
实例1
分离CO2和CO的混合气体
明确目标
• 保留什么物质 • 去除什么物质 • 不带入新杂质 保留CO2和CO
确定原理
• 分析物质性质 • 确定操作的原理
CO2的性质 • 不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 • 与水反应 • 与碱反应 CO的性质 • 可燃性 • 还原性 • 有毒
CO2的性质 • 不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 • 与水反应 • 与碱反应 CO的性质 • 可燃性 • 还原性 • 有毒
设计实验
• 设想真实场景 • 安排具体操作步骤
实例2
除去CO2中混杂的少量CO气体
设计实验
• 设想真实场景 • 安排具体操作步骤 混合气体
氧化铜
实例3
除去NaCl中混杂的少量Na2CO3
中考专项复习之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概念界定
物质的分离
概念界定
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分开, 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
物质的分离
概念界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质的除杂
概念界定
除去其他杂质, 得到混合物中的某种纯净的物质。
物质的除杂
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将混合物中各种组成成分, 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转变成不同的状态, 从而加以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方法指导: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左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溶液中除杂试剂的选择:
(1)确泄杂质离子:(2)选择除杂试剂的离子,使杂质离子转化为水、气体或沉淀:(3)根据主体成分, 确定除杂试剂的另一离子。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淸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
物质的鉴别
一、常见物质的色、味、态及常见离子的鉴别方法归纳
1、曲见物质的色、态、味性质:
(1) 白色固体(粉末):Mg0、P2O5、CaO 、NaOH 、Ca (OH ) 2、KCIO3、KCK Na 2CO 3. NaCK 无水
C11SO4; 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金属)
(2) 黑色固体(粉末):石墨、碳粉、铁粉、CuO 、\InO2、Fe 304 (3) 红色固体(粉末):Cu 、Fe2O3、红磷 硫为淡黄色
KMnO_i 为紫黑色
(4) 溶液的颜色:含Cu‘的溶液呈蓝色:含Fe‘的溶液呈戏绿色:含Fe"的溶液呈黄色:KMn ()4
溶液 为紫红色
(5) 沉淀(包括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 盐:白色沉淀:CaCOs 、BaCO 3 (溶于酸)
AgCl 、BaSOq (不溶于酸)
② 碱:蓝色沉淀Cu
(OH ) 2、红褐色沉淀Fc (OH ) 3
(6)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1、NO2、NH3、S02 (7) 有毒气体:CO 、NO 、NO2、Ch 、SO2 2、常见气体和离子的鉴别:
离子的共存
物质的共存的涵义
(1)若某些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则它们能够共存;若某些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则它们不能够共存。
回忆:哪些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即不能共存)?
(1)酸与某些金属、某些金属氧化物、碱、某些盐能发生反应(即不能共存):
(2)碱溶液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某些盐溶液能发生反应(即不能共存);
(3)盐溶液与某些金属、某些盐溶液能发生反应(即不能共存)
回忆:溶液中哪些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即不能共存)?
(1)H+: OH、CO32-. HCO3-
(2)OH-: H+、NHf、Ag+、Fe3\ C0、Mg2+. Al3+
(3)CI-: Ag+
(4)COj2-: H+、Ag\ Ca2+. Ba2+
(5)SO42■: Ba2+
注意:
(1)若题干条件中有“酸性溶液(或pHV7)"或俶性溶液(或pH>7)“,应在各待选答案中均加入“卅” 或“0H~”考虑。
(2)若题F条件中有“无色溶液”,应在各待选答案中排除有颜色的离子: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4_(紫红色)等。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一、解推断题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到解题题眼或突破口;——解题关键
然后:“顺藤摸瓜”进行顺推、逆推或顺、逆推相结合,得出结论;
最后:代入原题检验。
二、题眼分类突破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固体颜色
①黑色固体(5种):木炭C、铁粉Fc、氧化铜CuO、二氧化猛MnO?、四氧化三铁Fe3O4.
②红色固体(3种):红磷P、铜Cu、氧化铁Fe2O3
(2)溶液的颜色
①蓝色溶液:含有Cu2+的溶液,如:C U(NO3)2、C11CI2、C11SO4
②浅绿色溶液:含有FJ+的溶液,如Fc(NCh)2、FcCb、FeSO4
③黄色溶液:含有FU+的溶液,如F C(NO3)3、FcCb、Fe2(SO4)3
(3)火焰的颜色
S 在氧气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在氧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4)沉淀的颜色
① 有色沉淀:蓝色沉淀C U (OH )2;红褐色沉淀Fe (OH )3;
② 白色沉淀:BaSO 4: AgCl ; BaCO 3: CaCO 3; Ag 2CO 3: Mg (OH )2: A1(OH )3: 其中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有:BaSO 4: AgCl
溶于酸并有气体产生的白色沉淀有:BaCO 3: CaCO 3;
溶于酸但没有气体产生的白色沉淀有:Mg (OH )2; Al (0H )3; 2、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1)点燃:有氧气参加的反应
(2) 高赴 有四个反应•其反应吐化学方程式为: @C+CO2== 2CO ② CaCO3=S^= CaOjCOzT ③ C+2CuO=&^= 2Cu+CO 2T 3C+2Fe 2O3=S^ 4Fe+3CO 2? (3) 加热(3个)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2KMnO 4=^= K 2MnO 4+Mn O 汁 0打 ② H2+CuO=^= Cu+H 2O
③ CO+CuO=^= C11+CO2
(4) 型电,(1个)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 2O=BB=2H2T+O2T (5) 催化剂(2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血勺 MnO 2
① 2KC1O 》-^T 2KC1+3O2? ② 2H 2O 2—^2H 2O+O 2T 三种方案中罠安全、最节约直源的一种。
3、 以“反应的特征”为突破口
(1) 能使澄淸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时二氧化碳
(2) 能使黑色的氧化铜变红(或红色氧化铁变黑)的气体时氢气或一氧化碳,固体是碳
(3) 能使燃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时空气,燃饶更旺的气体时氧气,使火焰熄火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或氮
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4) 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铁
(5)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的物质是铝、镁
(6)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是碳氢化合物,如甲烷、乙醇 (7) 溶于水呈碱性的气体是氨气
(8) 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的是浓硫酸 4. 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2) 人体中含虽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下的气体是氢气
(6)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8)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10)最淸洁的燃料是氢气
(12)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水和过氧化氢: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氯化亚铁
和氯化铁
(13)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铁 (14)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铁合金
5. 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
④ 3CO+Fe 2O3=S^= 2Fc+3CO 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符合绿色化学的观念,是
(3)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
(5)相对分子质疑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7)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9)人体中含虽最多的物质是水 (11)常温下的液态金属是汞
(I)可进行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可做消毒剂的是酒精
(3)可以做食品保护气的是氮气(4)可以做高能燃料的是氢气
(5)可用于冶炼金属的是碳、一氧化碳、氢气(6)可以用于建筑材料的是破酸钙或氢氧化钙
(7)可做补钙剂的是碳酸钙
(8)是胃液的主要成分,能帮助人体消化的是盐酸
(9)可用作干燥剂的是固体氢氧化钠,氧化钙,合浓硫酸
(10)能治疗胃酸过多的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氢钠
(II)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12)能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氢氧化钙
(13)常用作复合肥的盐是硝酸钾(14)可用作燃料但是有毒的是一氧化碳、
(15)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
(16)维系人类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是氧气、水
(17)保护树木,防止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的是氢氧化钙
(18)工业上广泛的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的是碳酸钠
6、以“物质的俗名或主要用途”为突破口
(1)干冰是二氧化碳(2)火碱、烧碱、苛性钠是氢氧化钠
(3>石灰石、大理石、贝壳、蛋壳、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4)熟石灰、消石灰是氢氧化钙(6)食盐是氯化钠
(8)黄铜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锌(10)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1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5)纯碱是碳酸钠
(7)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9)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11)碳钱是碳酸氢彼
(13)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