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以天津、青岛、大连为例

合集下载

什么是生态城市-以大连为例

什么是生态城市-以大连为例

32
大连市生态市建设的目标
目标:基于全域生态的理念,构建“一条南北绿色中
脊,多个山海开放廊道”的生态格局;将大连建设成 为生态系统健康协调,城市布局科学合理,人居环境 优美舒适,经济运行高效平稳,人民生活健康富裕, 基础设施齐全便利,支撑体系健全有力,居民生态意 识和文化素质良好的国际知名生态宜居城市;生态、 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循环经济高度发展,能源、 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持续协调发展,达到“生态 文明”高度发达的最终目标。
12
国内外生态(城)市 规划和建设案例
13
国际视野下的生态城市
无论北美、欧洲、亚洲;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土
地集约化利用是城市建设的一种共识,公共交通体系 建设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小规模的城市区域或者住宅区以实践生态环境技术为 主;大城市的生态化是以集约化土地利用和公共交通 为主导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生态人居建设。
23
24 24
社会 系统 消费 系统 产业 系统
自然生 态系统
城市功 能系统
25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内生态(城)市小结
“生态市”:以国家生态市指导为蓝本,突出指标和
目标,规划方案常常过于宏观而缺乏可操作性,忽视 与城市建设的结合和生态技术的应用。
“生态城市”:“生态新城”建设,理念与实践错
位,选址本身有问题,更多的开发目的。
扩展性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参考指 标* ≥50 2008 达标年 1
清洁能源比例 基本生态控制范围占 国土面积比例 自然岸线占海岸线比 例 中水回用率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 (金州以南)
%
4.68
2015年
2 3 4 5
% % % %

基于城市重心转移的大连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基于城市重心转移的大连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基于城市重心转移的大连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分析王美娟【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发展,城市重心以及内部空间结构不断的发生变化与调整。

本文运用重心转移、区位商以及实证的数学方法,研究大连市城市重心转移与大连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得出大连市人口重心与人口空间趋于郊区化,产业重心与产业空间中二产趋向城市近郊区与远郊的发展方向,第三产业则在市区中心集聚发展,居住重心与居住空间在原有市区发展的基础上同样也趋于郊区化。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al and other factors, the city center of gravity and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adjustment. In this paper, with emphasis, location quotient and empirical mathematical methods, the research focus of Dalian and Dalian city urban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s, it is concluded that population center of gravity and the popula-tion space in Dalian to suburbanization, industrial center of gravity and the second industry trend to be suburbanization and to be outer suburbs, the third industry is in the center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residential center of gravity and living space,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urban development also tend to be suburbanization; In Dalian city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 after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and finally make a summary and discussion.【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重心转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大连【作者】王美娟【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21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核心研究内容。

基于城市文化的大连市形象塑造与传播

基于城市文化的大连市形象塑造与传播

基于城市文化的大连市形象塑造与传播一、城市文化的内涵大连市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具有多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

大连市的先民创造了辽东文明,打破了汉文化在东北的封闭,开创中朝文化的繁荣时期;同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和融合,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元素。

现代社会的大连市,则承继了这些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大连市的城市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海洋文化:大连市是一个海洋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灿烂的海洋文化。

鸟乐山、星海公园、海事博物馆等在大连市广泛流传的文化景区,都充满了海洋文化的魅力。

2. 东北文化:大连市属于东北地区,既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又吸收了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塑造了独特的东北文化。

3. 工业文化:大连市长期以来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无数的企业和工人为大连这座城市创造了丰富的工业文化。

4. 城市化文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连市的城市化文化逐渐形成,如大连市的公共场所建设等都展示了城市化文化的特征。

1. 弘扬海洋文化形象大连市以其丰富的海洋文化为特色,因此在形象塑造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海洋文化的弘扬。

通过加强文化路线的建设,如海洋文化节、海洋艺术博览会等,为海洋文化形象的塑造提供全面的文化氛围,让市民和游客体验到大连的海洋文化魅力。

2. 发挥东北文化特色大连市位于东北地区,具有浓厚的东北文化特色。

通过制定和实施大连市的旅游规划,挖掘富有文化元素的景点进行开发和推广,如开办关于耐肯、英州湾的展览等,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大连市的东北文化。

3. 推进城市形象化建设大连市正在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塑造城市形象。

特别是在城市公共设施与规划中,要把文化融入到设计中,例如建造有戏剧、音乐等文化活动中心,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展示城市特色和文化内涵。

三、大连市形象传播的策略1. 广泛利用新媒体新媒体可以帮助大连市快速、便捷地传播城市形象信息。

基于文化视角下的生态城市设计研究

基于文化视角下的生态城市设计研究

基于文化视角下的生态城市设计研究摘要:上海市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新型城市区块如商务区、写字楼、多功能区等迅速增长,本文以上海市七宝生态商务城市设计为目标,以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设计生态城市的相关理论基础为主,以文化的视角进行建设生态城市空间的布局设计,主要体现设计疏密有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体现人景合一,构建公共空间系统等理念,在设计时本文提出设计生态城市相关操作建议,以期使本项目能够优化设计、体现人文、生态的现代化城市设计特征。

关键词:文化视角;生态城市;设计研究城市社会问题不断滋生。

如何在城市精神培育中运用城市精神解读国家意志、城市行政意志、市民意志、城市历史和境界,事关城市的科学发展,事关中国特色和谐文化的科学构建。

本文就城市精神培育问题,以真善美为聚焦点,对城市与文化、文化制度与城市精神、城市精神中的重要文化制度区域进行了文化角度的探讨,分析了城市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精神科学培育的原则和研究视点。

一、城市文化与生态城市在约九千五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地星罗棋布的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内容和形式。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城市并不是鬼斧神工的天然造物,而是人类为满足需要,按照自己的“尺度”,不断反思自然与自身关系的有意识的文化自然的实践产物。

“城”作为人类的意志形式,正是人类人化自然及自身自然属性的文化产物,是按着人的意志(美的规律)来进行的。

“美的规律”透视出“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两者共同形成了人类人化自然的实践依据,“城”便是人类在实践中建造而成的文化物之一。

文化以城市设计为载体,为城市发展提供可能,为城市生态化设计提供依据。

笔者所参与设计的七宝生态商务区是经批准的上海市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是闵行区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枢纽功能,挖掘七宝历史文化,融入现代文化要素,有效整合知识、信息、技术资源。

透视与内嵌:城市空间转向及其实践——理论探讨和三个案例

透视与内嵌:城市空间转向及其实践——理论探讨和三个案例

透视与内嵌:城市空间转向及其实践——理论探讨和三个案例方琦;王伯承【摘要】城市空间转向是空间理论与实践探讨聚焦点.研究基于空间理论发展脉络,对上海市"析出街道"三个案例进行观察,发现城市空间转向在西方历经了生态本位到经济本位转变,并在中国展现出政治本位向社会本位过渡.社会本位的城市空间转向,将以建构生活空间、文化空间、治理空间等三大空间为具体呈现.【期刊名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9)004【总页数】7页(P89-95)【关键词】空间转向;社会本位;析出街道【作者】方琦;王伯承【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 200237;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 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2.81空间是相对时间的一个实体化概念,最早在自然科学中广泛运用。

自20世纪以来,空间概念及议题被不断抽象化,成为人文社会学科讨论焦点。

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世界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诸多社会问题,以列斐伏尔、卡斯泰尔、哈维等人为代表的研究者,在城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城市社会学理论,凭借对空间概念思考尝试解决当时城市问题。

与此同时,伴随着新城市社会学崛起,空间转向(Spatial Turn)也成为了理论研究中的新议题,以福柯、德里达、布迪厄、哈贝马斯、吉登斯等为代表的后现代社会学家为空间转向研究描绘了新蓝图,将现实空间问题转向虚拟空间,给空间理论研究带来了新契机①何雪松:《空间、权力与知识:福柯的地理学转向》,《学海》,2005年第6期。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城市空间转向层面研究著述颇为丰富,主要聚焦在以下层面。

一是对空间转向的哲学探讨,如通过哲学本位中主客体二元对立进一步认识时空变化,突破二元对立世界认识,对空间进行审视并建构多样态空间进行谱系认识及研究等②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

石家庄新胜利大街地下空间利用工程方案设计

石家庄新胜利大街地下空间利用工程方案设计

[] 侯 6
7 城 J. 鑫. 于文化 生 态 学的城 市 空 间理论—— 以天 津、 基 青 [ ] 戚路 辉. 市 步行 空 间人 性 化 设 计 要 点 [ ] 山 西 建筑 ,
2 1 3 ( 6 :.. 00。6 1 ) 45
岛、 大连研 究为例 [ . M] 南京 : 东南大学出版社 ,0 6 7 -4 2 0 :3 . 7
充分发 挥覆 土空 间的作用 , 六线 隧道 上方 进 在 方 地 面 布 置影 响 最 小 的 城 市 公 共 绿 地 , 划 绿 地 宽 度 与 六 线 隧 道 下空间综合开发 , 规 行地下空间开发建设 , 既能降低 单体 地下 空间开 发建设 成 本 , 又 结构 等宽 , 4 约 0m。绿地 两侧 为规划道路 红线 宽度为 5 0m的 双 减 增 幅新 胜利大街地 面道路 。两 幅道路 东西 两侧 红线间 总宽 度将 达 能通过地下空间吸 引人 流 , 少城市 空 间割裂感 , 加地 面绿 地 人气, 使之真正成为石家庄城市核 心区城市地下空 间开发 建设 的 到 10m 左 右 。 4
石 家 庄 新 胜 利 大 街 地 下 空 问 利 用 工 程 方 案 设 计
棣 页 &
( 上海市政 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集团 ) 限公司 , 有 上海 209 ) 0 0 2

要: 针对石家庄市新胜利大街地下空间利用工程进行 了介绍 , 出该 工程充分利 用六线 隧道上 方覆 土空 间进 行立体化地 下空 指
功能性较弱 。 中心 区穿越 的铁 路 主干线 网迁至 地下 , 称之 为铁路 入地 工程 , 在 中央分 隔带 , 3 被 忽 略 的覆 土空 间 。 ) 地下形 成主线为 6组轨 道 的通行 区 间 ( 称 六线 隧道 ) 总 长约 后 ,

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与空间形态结构研究

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与空间形态结构研究

专题研究三: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与空间形态结构研究一、城市创新空间的概念诠释今天,在经济领域正经历着工业革命后的又一场变革。

“新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也逐步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智力资本”被认为是和“金融资本”并重的经济发展的支撑。

这种“新经济”现象,也常被称为“知识经济”或“创新经济”。

总部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在1996年10月8日发表了一份《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概念: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包括:教育、研究开发、传播、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光学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和可携带能量等领域。

报告提出了知识经济体系中的重大要素,包括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开发(R&D)、信息和通信技术、劳动技能素质以及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与构成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图5—3知识经济的特点和城市创新空间发展示意图资料来源:改绘自刘敏、刘蓉:《科技工业园区的新发展——软件园及其规划建设》。

“城市创新空间”就是为了推动知识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物质空间形式,其发展也必然体现出知识经济的特质和它给传统工业生产空间带来的变化。

其特点简单来说就是创新空间内创造性的研究开发活动总量超越低创造性的生产加工活动总量(图5—3)。

1 城市创新空问的概念诠释1.1何为城市创新空间城市创新空间是“知识经济”或“创新产业”①在空间上的集群。

它是聚集创新产业活动的空间场所。

在这个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创新”,一个是“城市”。

“创新”是知识经济主导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而“城市”则是知识经济或创新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正如一些经济学者的论断:城市是高新技术产业天然的孵化器。

城市创新空间作为聚集创新活动的场所,是以创新、研发、学习、交流等知识经济主导的产业活动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空间系统。

文脉传承视角下的城市更新研究——以青岛里院为例

文脉传承视角下的城市更新研究——以青岛里院为例

2023年12月Vol.39,No.4Dec.2023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第39卷第4期[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L2023Z04190703)[收稿日期]2023-10-18[作者简介]王元英(1975- ),女,山东青岛人,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

文脉传承视角下的城市更新研究—以青岛里院为例[摘 要]城市更新行动是重塑城市功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文脉是城市的灵魂,我国当前的城市更新必须注重保护、传承城市文脉。

里院作为青岛特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是青岛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里院更新是青岛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脉传承的视角下,青岛市结合里院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里院更新“真实保护、完整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传承文脉、复兴活力”为路径,成功打造了大鲍岛街区等老青岛里院,为我国城市更新实践提供了典型经验。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脉传承;青岛里院;更新策略;更新原则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3)04-0113-06Research on urban renew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xt inheritance— a case study of Qingdao LiyuanWANG Yuan-ying 1,ZHANG Gui-xia 2(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China ;2. EditorialOffi ce of Journal <Social Sciences>,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China )Abstract:The urban renewal campaign aims to reshape the urban functions and promote the urban development effi ciently. Urban context is the soul of a city. China ’s current urban renewal must pay attention to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urban context. As a unique form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 in Qingdao ,Liyua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inheritance of Qingdao ’s urban context ,and the renewal of Liyua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Qingdao ’s urban renew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xt inheritance ,the city of Qingdao has followed the principle of “intact and adequate preservation for sustainable use ”for the renewal of Liyuan in combination with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With the path of “improving people ’s livelihood ,inheriting cultural heritage and revitalizing vitality ”,it has successfully renewed some old Qingdao Liyuan such as Dabaodao District ,which served 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experience for China ’s urban renewal practice.Key words:urban renewal ;context inheritance ;Qingdao Liyuan ,renewal strategy ;renewal principle○ 王元英1,张桂霞2 (1.青岛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2.青岛科技大学 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山东 青岛 266061)一、引言我国城市发展已从快速建设阶段进入精细化建设与城市更新阶段。

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讨研究分析

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讨研究分析

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讨研究分析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生态城市设计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本文将对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研究分析。

一、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一)生态学原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原理为生态城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例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规律,启示我们在城市设计中要建立高效的资源利用和循环系统,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能源的浪费。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强调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生态城市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实现城市的长期繁荣和稳定。

(三)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关注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

在生态城市设计中,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可以合理规划城市的绿地系统、水系和生态廊道,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稳定性。

二、生态城市设计的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优化能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2、环境质量的改善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为居民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3、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保护和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

4、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促进社会公平,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幸福感。

(二)原则1、整体性原则将城市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实现系统的协同发展。

2、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特点,制定适合本地的生态城市设计方案。

3、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保护和修复,将生态因素纳入决策的首要考量。

211179394_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我国城市更新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_的计量分析

211179394_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我国城市更新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_的计量分析

摘要:文化生态学自引入我国至今,内涵日益扩展,应用实践愈渐丰富,不断指导着城市更新的规划与实践。

城市更新作为城乡规划学界的持续议题,在以品质提升为核心的存量发展背景下,基于文化生态视角进行文献分析,考察存量时段城市更新的理念创新和理论方法的研究进程及其对我国城市更新的贡献。

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1999年至2021年发表的366篇文献作为基础数据,采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 对采集文献的主题、关键词等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通过发文量、热点知识图谱等多维度梳理与评析进而梳理其研究趋势。

根据研究主题演变与节点变化,分析表明存在 3个主要发展阶段特征。

同时对高频被引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出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我国城市更新研究的重点领域:文化生态系统建构、多维价值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最后,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理论实践等层面总结了城市更新演变脉络,并剖析了文化生态学的相关应用研究特征及其理论价值。

Abstract: Cultural ecology has gained wider connotations and richer practice since being introduced into China, which constantly guides the planning and practice of urban renewa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improvement, urban renewal as a continuous issue in urban planning, the review on its progr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can help us to focus on urban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analyze stag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data of 366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1999 and 2021, CiteSpace was used to make statistics on the data of topics and keywords of the collected literatures. Multi-dimensional sorting and evaluation were carried out, including the publication number and co-keywords. This paper divides Chinese urban regeneration process into three main stages based on the topic evolution and node change. Meanwhi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ighly cited literatures and sorts out three key points of urban renew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ecology, multi-dimensional urban renewal, historical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volution of urban renewal from the aspects of background, methods,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analyzes its theoretical value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ecology.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城市更新;研究进展;数据可视化;CiteSpaceKeywords: cultural ecology; urban renewal; research progress; data visualization; CiteSpace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反思——以青岛为例的开题报告

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反思——以青岛为例的开题报告

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反思——以青岛为例的开题报告一、背景与问题提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致力于打造生态城市,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然而,人们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和实践仍存在着许多争议。

同时,生态城市建设不仅仅是技术性问题,更需涉及到城市空间、社会属性、人文精神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青岛是一座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近年来,青岛致力于打造国际生态城市,在建设中推崇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等理念。

然而,在青岛的生态城市建设中,人们是否真正理解了生态城市的本质?生态城市建设是否需考虑到当地的社会人文背景?如果青岛有不足,如何优化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因此,本文以青岛为例,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反思。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当前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然而,生态城市建设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需要在哲学层面进行深入反思,理解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探究生态城市建设的本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哲学支撑。

本文旨在以青岛为例,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反思,具体目的如下:1. 探究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与实践,理解生态城市建设的本质。

2. 分析当下青岛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青岛的生态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矛盾和困难。

3. 在哲学层面对青岛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反思,提出思路和方法来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4. 推进青岛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理念,引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一) 研究内容1. 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和实践。

2. 青岛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哲学反思。

4. 推进青岛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理念。

(二)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

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城市的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生态城市设计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旨在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高效利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

本文将对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一、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生态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等。

其中,生态学为生态城市设计提供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解和尊重,强调城市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城市规划学则关注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生态城市的规划提供了框架和方法。

景观生态学则注重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有助于优化城市的景观格局,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此外,生态城市设计还借鉴了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系统论强调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协同作用。

可持续发展理论则要求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为生态城市设计提供了长远的目标和指导原则。

二、生态城市设计的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将生态保护和修复置于首位,保留和恢复城市中的自然生态要素,如河流、湖泊、森林、湿地等,构建完整的生态网络。

2、资源节约原则倡导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消耗,推广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技术。

3、以人为本原则关注居民的需求和生活质量,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创造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空间。

4、多样性原则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营造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同时鼓励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5、区域协调原则考虑城市与周边区域的生态联系,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和生态平衡,避免城市发展的孤立性。

三、生态城市设计的实践案例1、新加坡新加坡以其出色的城市绿化和环境管理而闻名于世。

通过严格的规划和法规,新加坡保留了大量的绿地和公园,建设了完善的雨水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自给自足。

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_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

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_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

生态城市规划E c o l o g i c a l P l a n ni n g10【摘要】阐述对生态概念的理解,指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示范意义,采用了“先底后图”的规划方法和生态主导型规划方法,从公共政策、平面布局理念、控制导则3个层面突出“生态”的主导地位,在“自然生态格局、用地布局模式、绿色交通理念、生态社区模式、文化保护理念、水资源利用理念和能源利用理念”7个方面总结平面布局理念的创新点。

【关键词】生态;生态城;生态规划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ECO CITY PLANNING WITH MASTER PLAN OF SINO-SINGAPORE ECO CITY IN TIANJIN AS AN EX-AMPLE YANG Baojun; DONG Ke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of ecology and indicates the demonstra-tion significance of Sino-Singapore Eco City in ing making planning target based on local resources and supporting conditions and ecology-leading plan-ning methods,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the ecology in the aspects of public policies,layout planning and control guideline. And it pre-sents seven creative points in layout planning includ-ing natural and ecological pattern, land use planning,green transportation, eco-community, cultural conservation, utilization of water and energy.KEYWORDS: ecology; eco city; ecological planning 1 前言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突出表现在对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能源的低效率使用,以及对自然和人文历史景观的不同程度破坏;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试论城市文化景观的演化与构建——以大连市为例

试论城市文化景观的演化与构建——以大连市为例
脉 传 承 , 造 协 调 的非 物 质 文 化 景 观 。 构
关键词 : 化 景 观 ; 化 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层 ; 化 景 观 演 化 ;文 化 景 观 构 建 ; 连 市 文 文 文 大
中 图 分 类 号 : 9 24 C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0 1 5 (0 0 0 —0 4 0 1 0 - 7 1 2 1 ) 50 1 —6
Ab ta t As o e o h s m p ra tc mp n n s o u n g o r p y r s a c s r c : n ft e mo ti o t n o o e t fh ma e g a h e e r h,c lu a a d c p s a c mp e f s ra e u t r lln s a e i o lx o u f c
c lur lp no e . Dif r n e on lc t r s f r a i sc t a a ds a u t a he m na fe e tr gi a ulu e o m v rou ulur ll n c pe,a d n neoft m n c t s s a ildif r n e n a yo he idia e p ta fe e c a e po alc ntnua in. Re e r h o u t r lhit r n u t a a ds a s o e t i p t c O t e pr e to nd c — nd t m r o i to s a c n c lu a s o y i c lur ll n c pe i fgr a m oran e t h ot c in a on
s r c i n o u r l a d c p .Ta i g Dain a n e a l ,t i t e i r b s t e e o u i n s a e fc lu a a d c p n t u t fc hu a n s a e o l k n l s a x mp e h s h ss p o e h v l t t g s o u t r l n s a e a d a o l p t o wa d s me c u t r a u e O c n tu tu i u n a mo i u u t r ll n s a e isl ,s a d o t u b n c lu a u s f r r o o n e me s r s t o s r c n q e a d h r n o s c lu a a d c p :f ty t n u r a u t r l r c a a t rs i o e t r i i g n e sf i g p o e t n a d g v n u lp a o is t u im u c in;s c n l ,p o e e a r h r ce it fW s e n Bu l n ,i t n i n r t c i n i ig f l ly t t o rs f n to c d y o e o dy r p rrp i

构建城市生态休闲新高地——以青岛浮山生态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构建城市生态休闲新高地——以青岛浮山生态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构建城市生态休闲新高地——以青岛浮山生态公园景观设计为例潘吴鹏;田禹;任宏【摘要】山地地形是城市空间重要构成元素之一,本文以青岛浮山生态公园景观设计为例,提出以生态及休闲功能营造为核心,通过形式多样的景观设计手法,探索满足人们多元化活动空间需求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设计模式.【期刊名称】《城市住宅》【年(卷),期】2018(025)009【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城市;山地公园;生态公园;低影响开发;景观设计【作者】潘吴鹏;田禹;任宏【作者单位】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我国是多山国家,全国约一半人口居住在山地,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属于山地区域,故城市山地公园分布广泛。

随着市民休闲需求多样化发展,各方都在寻求更多的城市绿地空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憩活动需求,山地郊野公园被纳入日常健身场所。

在绿地稀缺的城市,山地公园开发建设成为城市绿地发展的新趋势,但地形复杂、高差大,可供开发的平地少,给山地公园开发建设带来一定难度。

当前,城市山地公园开发建设亟需创新设计,探索多元化发展空间,在传统山地公园景观设计基础上,挖掘地域文化,营造特色主题,赋予山地公园新的生命力。

1 项目概述图1 浮山区位示意浮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地跨3个城区,南临黄海,向东20km为著名的崂山风景区(见图1)。

浮山面积7.5km2,主峰海拔368m,为青岛市区最高的山峰。

登临山顶可俯瞰青岛全景,风景秀丽,游人如织。

降雨后,海雾升腾,云罩峰顶;雾漫大山时,可见“浮山戴帽”奇观。

山上绿植较多,各类树木云集,最多的树种是黑松、刺槐,春季杜鹃花、槐花盛开,阵阵飘香。

崂山区由过去“山体封闭、生态养护”进入“山海联动、景城一体、生态涵养”新阶段。

“主城三山”成为崂山区新常态背景下重点发展的精品绿色示范区。

以空间整合为导向的总体设计——天津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思考

以空间整合为导向的总体设计——天津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思考

以空间整合为导向的总体设计——天津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思考程宇光摘要:本文以天津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从整合城市空间入手,探讨总体城市设计的工作方法。

在深刻认识天津市这座尺度巨大、时间叠加、空间混杂的城市生命体,以及全面总结和反思天津城市规划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遵循秩序法则、系统运行法则和平衡法则,以人的感知为核心,整合空间秩序,梳理城市系统,平衡空间资源,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通过总体城市设计,建立一个开放融合、持续探索的规划设计平台,促进社会管理不断进步,滋养城市生命体的不断成长。

关键词:空间整合,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空间秩序1.天津中心城区——成长中的城市生命体天津市中心城区为外环线及外环绿化带所围合的区域,具有清晰明确的边界,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30平方公里。

经过600年的时代变迁,中心城区逐步演变,从传统封建社会时期的“一城一市”,到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沿河发展的九国租界,再到圈层式扩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城市犹如一个生命有机体,随着时代变迁不断生长演进,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风貌特色。

如以十四片历史街区为代表,形成中式的十字方街、日式井字格网、英式微曲自由街道等拼贴并置的空间格局;尺度宜人、绿树成荫的路网街巷;以及姿态万千,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

这些空间特色随时代变迁逐渐生长,展现了丰富多元空间特征,为城市留下了宝贵的特色资源。

但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建设进程的跳跃时发展,城市生长的自然进程也被认为的加快。

原有城市空间尺度与用地规模被放大数倍,以步行为主的生活街道被以汽车通勤的快速交通性道路所环绕,开放且丰富的历史街区被封闭单一的大街阔居住区所包围。

在市民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城市空间生长的逻辑被逐步弱化,城市系统的连续性受到破坏。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心城区的发展面临从增量到存量的发展新常态,即有的发展模式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

如城市存量土地的建设与空间结构的关系不够紧密,造成城市结构松散,整体秩序不明确;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持续存在;快速发展中新的建设项目控制引导不足,对整体的城市活力和空间质量带来影响;忽视社区生活和邻里环境的营造,街道活力不足。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共3篇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共3篇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共3篇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1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通过文化生态学这一理论构建起的城市空间理论则成为了研究城市空间的一个新方向。

文化生态学是指通过文化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来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强调了文化、环境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而且着眼于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的影响和塑造。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认为,城市空间既包括了人造环境,也包括了自然环境。

在城市建设中,人们需要考虑这两种环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

城市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环境,而且是一个包括了人、文化和自然环境的整体。

这一理念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城市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使城市成为一个更加和谐、可持续的空间。

在城市空间规划和设计中,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首先,它强调了文化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和塑造。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为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通过深入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地理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建设需求,并为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具有文化特色的方案。

其次,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还强调了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和塑造。

文化生态学认为环境是支撑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城市空间的形态和格局。

因此,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必须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倡导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化的城市空间。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还强调了不同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因此,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融合的特点,以建设更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的城市空间。

在践行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市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以天津、青岛、大连为例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以天津、青岛、大连为例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以天津、青岛、大
连为例
侯鑫
【期刊名称】《新建筑》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面临城市空间特色的丧失和城市文化的趋同。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一直处于“西风东渐”的文化语境之下,文化的冲突在我国极为激烈。

在当代信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

如何认识与处理纷繁芜杂的城市文化类型,如何进行城市文化的继承、保护、更新,实现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总页数】2页(P136-137)
【作者】侯鑫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城市空间景观设计生态学途径探析——以太原长风文化商务区为例 [J], 史喜珍
2.港都城市在环渤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效应分析——以天津、大连和青岛为例 [J], 徐菲;张坤;许哲
3.沿海城市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探讨——以天津、青岛、大连为例 [J], 狄乾斌;张健;涂文伟
4.基于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城市空间和社会表达——以城中村为例 [J], 林玲;许洁;赵顿
5.基于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城市空间和社会表达——以城中村为例 [J], 林玲;许洁;赵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探究——以天津、青岛、
大连为例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步,城市空间的建设以及城市环境的保卫和改善成为重要问题。

作为一个茂盛的都市,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不仅仅需要思量经济进步的需要,还应该重视保卫和传承城市的文化特色。

因此,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探究对于增进城市可持续进步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中国的天津、青岛、大连三个城市为例,探讨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应用。

一、文化生态学的观点与原理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跨学科的探究领域,旨在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相干系。

它强调人类的行为和社会文化制度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以及环境对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的塑造影响。

在城市空间理论中,文化生态学把城市视为一个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互相作用的生态系统。

它重视探究城市中的文化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干系,为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二、天津、青岛、大连的城市空间特点
1. 天津:
天津位于中国的东北沿海地区,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之一。

天津的城市空间特点是现代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天津重视保卫和恢复历史建筑、传统街区以及文化遗产,如意境古街、五大道等。

这些文化资源的进步利用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还成为吸引游客和创设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

2. 青岛:
青岛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风光的城市。

城市空间的特点是海洋文化与城市景观相融合。

青岛重视保卫海洋生态环境,同时将海洋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设计,如栈桥、海洋博物馆等。

这种重视海洋文化的城市设计使得青岛成为一个具有奇特魅力的海洋城市。

3. 大连:
大连是中国东北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

城市空间的特点是新兴产业与历史文化相结合。

大连在城市规划中重视传承和保卫历史遗迹,如星海广场、旅顺口等。

同时,大连也乐观引进新兴产业和现代化设施,如软件园、金融中心等。

这种结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进步的城市空间为大连提供了良好的进步基础。

三、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应用
1. 保卫与传承城市文化遗产: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提倡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对历史建筑、传统街区等文化遗产的保卫与传承。

通过修复历史建筑、保卫传统风貌,使城市空间具备奇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游客和提升城市形象。

2. 融合自然与人文景观: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强调将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保卫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加强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城市空间兼具自然风景和文化景观。

3. 提升文化创意产业: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鼓舞城市进步文化创意产业。

通过开掘城市的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创意人才,加强文化创意
产业的进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竞争力。

结论: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以天津、青岛、大连三个城市为例,可以看出在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中,重视保卫和传承文化遗产、融合自然与人文景观、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等都是分外重要的。

这些阅历和做法对于其他城市的进步也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的应用与探究,可以增进城市可持续进步,提升城市形象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保卫与传承城市文化遗产,融合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可以实现可持续进步,提升城市形象和生活质量。

以天津、青岛、大连三个城市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其他城市可以借鉴这些阅历和做法,加强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卫与传承,融合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增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进步,从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进步,提升城市形象和生活质量。

通过进一步探究和应用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我们可以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更好的指导,为城市的进步贡献力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