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一、基础知识

(一)脑卒中的定义:

祖国医学称急性脑血管病为脑卒中或中风,突然发生的大脑血液供应障碍(缺血或出血)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口眼歪斜、抽搐、失语等称为脑卒中。

脑卒中大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的三大致死病因。大量的病人虽经救治得以存活,但其中80%的病人往往面临着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需要家庭照顾或长期住院,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对本病除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及及时的救治外,康复治疗的及早介入也是同样重要的。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二)偏瘫的定义:

由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脑炎、脑膜炎等脑内病变所引起的、以同侧上下肢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偏瘫并非独立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上下肢体的运动麻痹,可伴有偏身感觉障碍及键反射的改变,依脑损伤部位的不同,可能出现失语,视野缺损等。所以偏瘫只是脑卒中的一种综合征。

(三)偏瘫发生的原因:

一)脑内病变;脑血管病变: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二)脑外伤

(四)偏瘫常见的功能障碍:

一)运动障碍:

1、弛缓期: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不能进行自主性运动。

2、痉挛期:出现异常的姿势反射、痉挛、腱反射亢进,导致异常的运动模式。

(1)痉挛模式:常见的痉挛模式是以上肢屈肌亢进,下肢伸肌亢进为特点,具体表现为:

头:患侧屈曲,面转向键侧躯干:患侧屈曲、后方旋转

肩胛带:后撤,下沉骨盆:上抬、后方旋转

肩关节:内收,内旋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膝关节:伸展

前臂:旋前踝关节:跖屈,内翻

腕关节:掌屈,尺偏趾:屈曲、内收

(2)反射抑制性抗痉挛体位(RIP)

上肢RIP: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指、拇指外展

下肢RIP:轻度屈曲髋、膝;内收、内旋下肢;背屈踝、趾

3、恢复期:痉挛减轻,肢体出现分离运动。

二)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本体感觉和视觉障碍。

三)语言障碍:失语症:包括运动性的失语、感觉性失语、完全失语、命名性失语、阅读障碍、书写障碍

构音障碍:语音形成障碍

四)认知障碍:包括定向、注意、记忆、思维等功能障碍,及失用症和失认症等知觉障碍。

(五)偏瘫的并发症;

一)偏瘫性肩痛;

1、肩关节半脱位:多见于脑卒中病人早期,发病率高达60—70%,尤其在整个上肢处于迟缓性状态下,在开始坐或站时,由于重力作用而自然发生,一旦发生肩关节半脱位,首先应保持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其次应加强肩周围稳定肌群的活动及张力。

2、肩~手综合征:是脑外伤或脑血管疾病后产生的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手部肿痛为特征的综合征。多见于脑卒中后1—3个月内,这种现象常见于腕关节长时间屈曲受压,对手关节不恰当地过度牵拉以及意外损伤等原因所致。为此肩~手综合征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一旦进入后期,将很难改变手的挛缩和功能丧失,具体措施:保持良好的坐卧姿位,避免长时间处于手下垂;加强患侧肢体的被动和主动活动,以防关节挛缩;对于肿胀的手指可采用向心性压迫性缠绕法,

另外,也可以采用冰水疗法,必要时可口服强的松。

二)废用综合征:废用性肌萎缩、关节挛缩畸形、起立性低血压

二、脑卒中后主要的评定

(一)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上肢、躯干、下肢的功能评定以及肌痉挛的评定。

(二)平衡功能的评定:

Ⅴ:能单腿站立

Ⅳ:能单膝跪立

Ⅲ:一腿前一腿后地站着时能将身体重心从后腿移向前腿

Ⅱ—3:能双足站立

Ⅱ—2:能双膝跪立

Ⅱ—1:能手膝位站立

Ⅰ:能在伸直下肢的情况下坐着

О:伸直下肢时不能坐

(三)手功能实用能力的评定:需要准备雨伞一把、钱包一个、硬币若干、10厘米大小指甲钳一把,普通衬衫一件。

实用手A:5个动作均能完成

实用手B:5个动作能完成4个

辅助手A:5个动作能完成3个

辅助手B:5个动作能完成2个

辅助手C:5个动作能完成1个

废用手:5个动作均不能完成

(四)其他功能障碍的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精神情绪障碍的评定,语言功能障碍的评定。

三、偏瘫的康复目标与计划

恢复阶段训练目标训练计划

迟缓期预防痉挛的出现良姿位的保持

预防联合反应的出现体位转移训练

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辅助被动运动

诱发正常的运动模式主动运动

痉挛期抑制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抑制痉挛的训练

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肢体负重训练

用正常的运动模式完成基本动作躯干控制训练

双侧肢体协调训练

肢体正常的运动模式训练

恢复期出现较充分的分离运动运动协调性训练运动模式接近正常提高运动速度训练

精细运动训练

步行训练

四、康复训练的方法

(一)物理疗法:(简称PT)是应用力、电、光、声、磁和动力学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患者的方法。运动疗法是物理方法的主要部分,它应用各种运动来治疗肢体功能障碍,矫正异常运动姿势,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

一)物理疗法运动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1、训练不过量,训练次日无疲劳感。

2、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如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应暂停训练。

3、训练前、中、后,病人脉搏比平时加快30%以上;脉搏>120次/分;心律失常>10次/分,如有以上情况,病人应停止训练。

4、训练时动作应轻柔,防止产生剧烈疼痛。防止损伤皮肤,预防褥疮发生。肢体活动训练应手法准确、轻柔,防止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

5、站立行走训练时应有保护,防止跌倒。

6、训练中应结合心理交流,取得病人合作。

二)传统运动疗法;

1、维持关节活动度训练:为维持及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对病人进行的关节活动训练。

常用的几种方法:

①被动运动:患者本身无主动肌肉收缩能力,在外力作用下,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