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函数专题复习知识点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专题训练-附带有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专题训练-附带有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3f739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4.png)
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专题训练-附带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A.y=x2+1x B.y=12x(x-1) C.y=-2x-1 D.y=x(x2+1).2.抛物线y=(x−2)2−3的顶点坐标是()A.(2,−3)B.(−2,3)C.(2,3)D.(−2,−3)3.把抛物线y=5x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A.y=5(x−2)2+3B.y=5(x+2)2−3C.y=5(x+2)2+3D.y=5(x−2)2−34.函数y=ax2与y=﹣ax+b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5.函数y=kx2-6x+3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3 B.k<3且k≠0 C.k≤3且k≠0 D.k≤36.若A(−5,y1),B(1,y2),C(2,y3)为二次函数y=x2+2x+m的图象上的三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1<y2<y3B.y2<y3<y1C.y2<y1<y3D.y3<y1<y27.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直线x=1.下列结论:①b>0;②当x>0,y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③(a+c)2﹣b2<0;④a+b≥m(am+b)(m为实数).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A.4个B.3个C.2个D.1个8.某服装店购进单价为15元的童装若干件,销售一段时间后发现:当销售价为25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件,而当销售价每降低2元时,平均每天能多售出4件,为使该服装店平均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则每件的定价为()A.21元B.22元C.23元D.24元二、填空题9.将二次函数y=x2-2x化为y=(x-h)2+k的形式,结果为10.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是(-1,0),(3,0),则此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11.将二次函数y=x2﹣4x+a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若得到的函数图象与直线y=2有两个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12.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y (单位:m)关于滑行时间t (单位:s)的函数解析式是y=60t-65t2,从飞机着陆至停下来共滑行米.13.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y=kx+n相交于点A(−52,74)、B(0,3)两点,则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kx+n的解集是三、解答题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x−7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2=2x2+bx+c的图象交于A(1,−5)、B(3,t)两点.(1)求y1与y2的函数关系式;(2)直接写出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3)点C为一次函数y1图象上一点,点C的横坐标为n,若将点C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刚好落在二次函数y2的图象上,求n的值.15.某品牌服装公司新设计了一款服装,其成本价为60(元/件).在大规模上市前,为了摸清款式受欢迎状况以及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价格x(元/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市场调查,部分信息如表:销售价格x(元/件)80 90 100 110日销售量y(件)240 220 200 180(1)若y与x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请直接写出函数的解析式(不用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若该公司想每天获利8000元,并尽可能让利给顾客,则应如何定价?(3)为了帮助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公司决定每卖出一件服装向希望小学捐款10元,该公司应该如何定价,才能使每天获利最大?(利润用w表示)16.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N,过A点的直线:l:y=−x−1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y=−x2+bx+c的另一个交点为D(5,−6),已知P点为抛物线y=−x2+bx+c上一动.点(不与A、D重合).(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在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时,过P点作PE∥x轴交直线l于点E,作PF∥y轴交直线l于点F,求PE+PF的最大值;(3)设M为直线l上的动点,以NC为一边且顶点为N,C,M,P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M点坐标.17.如图是北京冬奥会举办前张家口某小型跳台滑雪训练场的横截面示意图,取某一位置的水平线为x轴,过跳台终点作水平线的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中的抛物线C1:y=−18x2+32x+32近似表示滑雪场地上的一座小山坡,某滑雪爱好者小张从点O正上方A点滑出,滑出后沿一段抛物线C2:y=−14x2+bx+c 运动.(1)当小张滑到离A处的水平距离为8米时,其滑行高度为10米,求出b,c的值;(2)在(1)的条件下,当小张滑出后离的水平距离为多少米时,他滑行高度与小山坡的竖直距离为是5米?2(3)若小张滑行到坡顶正上方,且与坡顶距离不低于4米,求b的取值范围.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4与x轴交于A(4,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①,点D是x轴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且不与点C重合.设点D的横坐标为m,以O、A、C、D 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为S,求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②,连结BC,点M为线段AB上一点,点N为线段BC上一点,且BM=CN=n,直接写出当n为何值时△BMN为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D 6.B 7.B 8.B9.y =(x −1)2−1 10.x =1 11.a <5 12.75013.x <−52或x >014.(1)解:把点A(1,−5)代入y 1=kx −7得−5=k −7 ∴y 1=2x −7;把点B(3,t)代入y 1=2x −7中,得t =−1 ∴A(1,−5)把点A 、B 分别代入y 2=2x 2+bx +c 中,得{−2=2+b +c−1=18+3b +c 解得{b =−6c =−1∴y 2=2x 2−6x −1; (2)x <1或x >3(3)解:∵点C 为一次函数y 1图象上一点,∴C(n ,2n −7)将点C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点C ′(n +2,2n −3) 把C ′代入y 2=2x 2−6x −1,得2n −3=2(n +2)2−6(n +2)−1 解得n =±1 所以n 的值为1或-1 15.(1)y=-2x+400(2)解:由题意,得:(x −60)(−2x +400)=8000解得x 1=100,x 2=160 ∵公司尽可能多让利给顾客 ∴应定价100元(3)解:由题意,得w =(x −60−10)(−2x +400)=−2x 2+540x −28000 =−2(x −135)2+8450∵−2<0∴当x =135时,w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8450. 答:当一件衣服定为135元时,才能使每天获利最大. 16.(1)解:∵直线l :y =−x −1过点A∴A(−1,0)又∵D(5,−6)将点A ,D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可得:{−1−b +c =0−25+5b +c =−6 解得{b =3c =4.∴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3x +4. (2)解:如图设点P(x ,−x 2+3x +4) ∵PE ∥x 轴,PF ∥y 轴则E(x 2−3x −5,−x 2+3x +4),F(x ,−x −1) ∵点P 在直线l 上方的抛物线上∴−1<x <5∴PE =|x −(x 2−3x −5)|=−x 2+4x +5,PF =|−x 2+3x +4−(−x −1)|=−x 2+4x +5 ∴PE +PF =2(−x 2+4x +5)=−2(x −2)2+18. ∴当x =2时,PE +PF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8.(3)符合条件的M 点有三个:M 1(4,−5),M 2(2+√14,−3−√14), M 3(2−√14,−3+√14). 17.(1)解:由题意可知抛物线C 2:y=−14x 2+bx+c 过点(0, 4)和(8, 10) 将其代入得:{4=c10=−14×82+8b +c解得 ∴b=114,c=4(2)解:由(1)可得抛物线Cq 解析式为: y=−14x 2+114x+4设运动员运动的水平距离为m 米时,运动员与小山坡的竖直距离为52米,依题意得: −14m 2+114m +4−(−18m 2+32m +32)=52解得: m 1=10,m 2=0(舍)故运动员运动的水平距离为10米时,运动员与小山坡的竖直距离为为52米. (3)解:∵抛物线C 2经过点(0, 4) ∴c=4抛物线C 1: y=−18x 2+32x +32=−18(x −6)2+6 当x=6时,运动员到达坡项 即−14×62+6b+4≥4+6. ∴b ≥15618.(1)解:把A(4,0)、B(−3,0)代入y =ax 2+bx −4中 得{16a +4b −4=09a −3b −4=0解得{a =13b =−13∴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 =13x 2−13x −4. (2)解:当x =0时y =−4∴C(0,−4)当−3<m <0时S =S △ODC +S △OAC =12×4×(−m)+12×4×4=−2m +8当0<m <4时S =S △ODC +S △OAD =12×4×m +12×4×(−13m 2+13m +4)=−23m 2+83m +8. (3)解:n =52,n =2511,n =3011.。
初中函数试题讲解及答案
![初中函数试题讲解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ae994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d.png)
初中函数试题讲解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函数y=2x+3中,当x=1时,y的值为多少?
A. 2
B. 5
C. 8
D. 10
答案:B
解析:将x=1代入函数y=2x+3,得到y=2*1+3=5。
2. 已知函数y=-3x+4,下列哪个点不在该函数的图像上?
A. (0, 4)
B. (1, 1)
C. (2, -2)
D. (-1, 7)
答案:C
解析:将选项中的x值代入函数y=-3x+4,计算得到y值,只有选项C 的计算结果与选项不符。
二、填空题
3. 函数y=x^2-4x+3的顶点坐标为______。
答案:(2, -1)
解析:将函数y=x^2-4x+3转化为顶点式y=(x-2)^2-1,可知顶点坐标
为(2, -1)。
4. 若函数y=kx+b的图像经过点(1, 5)和(2, 8),则k和b的值分别
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3,2
解析:将点(1, 5)和(2, 8)代入函数y=kx+b,得到两个方程:5=k+b
和8=2k+b,解得k=3,b=2。
三、解答题
5. 已知函数y=2x-1,求当y=7时,x的值。
答案:x=4
解析:将y=7代入函数y=2x-1,得到7=2x-1,解得x=4。
6. 画出函数y=x+2的图像,并标出与x轴和y轴的交点。
答案:交点坐标为(-2, 0)和(0, 2)。
解析:令y=0求x轴交点,得到x=-2,令x=0求y轴交点,得到y=2。
图像为一条斜率为1,截距为2的直线。
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函数》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函数》专项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24384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f.png)
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函数》专项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A层·基础过关1.(2024·南宁模拟)若直线y=kx(k是常数,k≠0)经过第一、第三象限,则k的值可为( )A.-2B.-1C.-1D.222.(2024·玉林模拟)将直线y=5x+1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A.y=5x-2B.y=5x-1C.y=5x+3D.y=5(x-1)3.(2024·崇左模拟)已知一次函数y=(m+1)x+5,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B.m>-1C.m≥-1D.m<-14.(2024·桂林模拟)如图,直线y=ax+b过点A(0,2)和点B(-3,0),则方程ax+b=0的解是( )A.x=2B.x=0C.x=-1D.x=-35.(2024·北海模拟)直线y=kx+3经过点A(2,1),则不等式kx+3≥0的解集是( )A.x≤3B.x≥3C.x≥-3D.x≤06.(2024·青海)如图,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A,则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 )A .(-32,0) B .(32,0) C .(0,3) D .(0,-3)7.对于某个一次函数y =kx +b (k ≠0),根据两位同学的对话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k >0B .kb <0C .k +b >0D .k =-12b8.一种弹簧秤最大能称不超过10 kg 的物体,不挂物体时弹簧的长为12 cm,每挂重1 kg 物体,弹簧伸长0.5 cm,在弹性限度内,挂重后弹簧的长度y (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 (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A.y =12-0.5xB.y =12+0.5xC.y =10+0.5xD.y =0.5x9.(2024·包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请写出一个符合该条件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10.(2024·包头)如图是1个碗和4个整齐叠放成一摞的碗的示意图,碗的规格都是相同的.小亮尝试结合学习函数的经验,探究整齐叠放成一摞的这种规格的碗的总高度y(单位: cm)随着碗的数量x(单位:个)的变化规律.下表是小亮经过测量得到的y与x之间的对应数据:x/个1234y/cm68.410.813.2(1)依据小亮测量的数据,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说明理由;(2)若整齐叠放成一摞的这种规格的碗的总高度不超过28.8 cm,求此时碗的数量最多为多少个?B层·能力提升x+3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将△OAB绕着11.(2024·桂林模拟)如图,直线y=-32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CAD,则点B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A.(2,5)B.(3,5)C.(5,2)D.(√13,2)12.(2024·柳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A2,A3,A4…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1,B2,B3…在直线y=√3x(x≥0)上,若点A1的坐标为(2,0),且3△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则点B2 025的坐标为.13.在“探索一次函数y=kx+b的系数k,b与图象的关系”活动中,老师给出了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点:A(0,2),B(2,3),C(3,1).同学们画出了经过这三个点中每两个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并得到对应的函数解析式y1=k1x+b1,y2=k2x+b2,y3=k3x+b3.分别计算k1+b1,k2+b2,k3+b3的值,其中最大的值等于.C层·挑战冲A+14.(2024·广州)一个人的脚印信息往往对应着这个人某些方面的基本特征.某数学兴趣小组收集了大量不同人群的身高和脚长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身高y和脚长x之间近似存在一个函数关系,部分数据如表:脚长x(cm)…232425262728…身高y(cm)…156163170177184191…(1)在图1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x,y);(2)根据表中数据,从y=ax+b(a≠0)和y=k(k≠0)中选择一个函数模型,使它能近似地x反映身高和脚长的函数关系,并求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不要求写出x的取值范围);(3)如图2,某场所发现了一个人的脚印,脚长约为25.8 cm,请根据(2)中求出的函数解析式,估计这个人的身高.参考答案A层·基础过关1.(2024·南宁模拟)若直线y=kx(k是常数,k≠0)经过第一、第三象限,则k的值可为(D)A.-2B.-1C.-1D.222.(2024·玉林模拟)将直线y=5x+1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B)A.y=5x-2B.y=5x-1C.y=5x+3D.y=5(x-1)3.(2024·崇左模拟)已知一次函数y=(m+1)x+5,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D)A.m≤-1B.m>-1C.m≥-1D.m<-14.(2024·桂林模拟)如图,直线y=ax+b过点A(0,2)和点B(-3,0),则方程ax+b=0的解是(D)A .x =2B .x =0C .x =-1D .x =-35.(2024·北海模拟)直线y =kx +3经过点A (2,1),则不等式kx +3≥0的解集是(A) A .x ≤3 B .x ≥3 C .x ≥-3 D .x ≤06.(2024·青海)如图,一次函数y =2x -3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点A ,则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A)A .(-32,0) B .(32,0) C .(0,3) D .(0,-3)7.对于某个一次函数y =kx +b (k ≠0),根据两位同学的对话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C)A .k >0B .kb <0C .k +b >0D .k =-12b8.一种弹簧秤最大能称不超过10 kg 的物体,不挂物体时弹簧的长为12 cm,每挂重1 kg 物体,弹簧伸长0.5 cm,在弹性限度内,挂重后弹簧的长度y (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 (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B)A.y=12-0.5xB.y=12+0.5xC.y=10+0.5xD.y=0.5x9.(2024·包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请写出一个符合该条件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x+1(答案不唯一).10.(2024·包头)如图是1个碗和4个整齐叠放成一摞的碗的示意图,碗的规格都是相同的.小亮尝试结合学习函数的经验,探究整齐叠放成一摞的这种规格的碗的总高度y(单位: cm)随着碗的数量x(单位:个)的变化规律.下表是小亮经过测量得到的y与x之间的对应数据:x/个1234y/cm68.410.813.2(1)依据小亮测量的数据,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说明理由;【解析】(1)由表中的数据,x的增加量不变∴y是x的一次函数设y=kx+b由题意得:{k+b=62k+b=8.4,解得:{k=2.4 b=3.6∴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2.4x+3.6;(2)若整齐叠放成一摞的这种规格的碗的总高度不超过28.8 cm,求此时碗的数量最多为多少个?【解析】(2)设碗的数量有x个,则:2.4x+3.6≤28.8,解得:x≤10.5,∴x的最大整数解为10答:碗的数量最多为10个.B层·能力提升x+3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将△OAB绕着11.(2024·桂林模拟)如图,直线y=-32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CAD,则点B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C)A.(2,5)B.(3,5)C.(5,2)D.(√13,2)12.(2024·柳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A2,A3,A4…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1,B2,B3…在直线y=√3x(x≥0)上,若点A1的坐标为(2,0),且3△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则点B2 025的坐标为(3×22 024,√3×22 024).13.在“探索一次函数y=kx+b的系数k,b与图象的关系”活动中,老师给出了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点:A(0,2),B(2,3),C(3,1).同学们画出了经过这三个点中每两个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并得到对应的函数解析式y1=k1x+b1,y2=k2x+b2,y3=k3x+b3.分别计算k1+b1,k2+b2,k3+b3的值,其中最大的值等于5.C层·挑战冲A+14.(2024·广州)一个人的脚印信息往往对应着这个人某些方面的基本特征.某数学兴趣小组收集了大量不同人群的身高和脚长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身高y和脚长x之间近似存在一个函数关系,部分数据如表:脚长x(cm)…232425262728…身高y(cm)…156163170177184191…(1)在图1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x,y);【解析】(1)描点如图所示:(2)根据表中数据,从y=ax+b(a≠0)和y=k(k≠0)中选择一个函数模型,使它能近似地x反映身高和脚长的函数关系,并求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不要求写出x的取值范围);【解析】(2)∵y=kx(k≠0)转化为k=xy=23×156≠24×163≠25×170≠…∴y与x的函数不可能是y=kx故选一次函数y=ax+b(a≠0),将点(23,156),(24,163)代入解析式得:{23a+b=15624a+b=163,解得{a=7 b=−5∴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7x-5.(3)如图2,某场所发现了一个人的脚印,脚长约为25.8 cm,请根据(2)中求出的函数解析式,估计这个人的身高.【解析】(3)当x=25.8时,y=7×25.8-5=175.6.答:脚长约为25.8 cm时,估计这个人的身高为175.6 cm.。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cd1d0231b765ce04081452.png)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及答案解析一、二次函数1.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 1=-的抛物线()2y ax bx c a 0=++≠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A 点的坐标为(-3,0).(1)求点B 的坐标;(2)已知a 1=,C 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①若点P 在抛物线上,且POC BOC S 4S ∆∆=,求点P 的坐标;②设点Q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作QD ⊥x 轴交抛物线于点D ,求线段QD 长度的最大值.【答案】(1)点B 的坐标为(1,0).(2)①点P 的坐标为(4,21)或(-4,5).②线段QD 长度的最大值为94. 【解析】【分析】(1)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直接得点B 的坐标.(2)①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从而可得点C 的坐标,得到BOC S ∆,设出点P 的坐标,根据POC BOC S 4S ∆∆=列式求解即可求得点P 的坐标.②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由点Q 在线段AC 上,可设点Q 的坐标为(q,-q-3),从而由QD ⊥x 轴交抛物线于点D ,得点D 的坐标为(q,q 2+2q-3),从而线段QD 等于两点纵坐标之差,列出函数关系式应用二次函数最值原理求解.【详解】解:(1)∵A 、B 两点关于对称轴x 1=-对称 ,且A 点的坐标为(-3,0), ∴点B 的坐标为(1,0).(2)①∵抛物线a 1=,对称轴为x 1=-,经过点A (-3,0), ∴2a 1b 12a 9a 3b c 0=⎧⎪⎪-=-⎨⎪-+=⎪⎩,解得a 1b 2c 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x 2x 3=+-.∴B 点的坐标为(0,-3).∴OB=1,OC=3.∴BOC 13S 1322∆=⨯⨯=. 设点P 的坐标为(p,p 2+2p-3),则POC 13S 3p p 22∆=⨯⨯=. ∵POC BOC S 4S ∆∆=,∴3p 62=,解得p 4=±. 当p 4=时2p 2p 321+-=;当p 4=-时,2p 2p 35+-=,∴点P 的坐标为(4,21)或(-4,5).②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点A ,C 的坐标代入,得:3k b 0b 3-+=⎧⎨=-⎩,解得:k 1b 3=-⎧⎨=-⎩.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x 3=--.∵点Q 在线段AC 上,∴设点Q 的坐标为(q,-q-3).又∵QD ⊥x 轴交抛物线于点D ,∴点D 的坐标为(q,q 2+2q-3).∴()22239QD q 3q 2q 3q 3q q 24⎛⎫=---+-=--=-++ ⎪⎝⎭. ∵a 10<=-,-3302<<-∴线段QD 长度的最大值为94.2.童装店销售某款童装,每件售价为60元,每星期可卖100件,为了促销该店决定降价销售,经市场调查发现: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10件,已知该款童装每件成本30元,设降价后该款童装每件售价x 元,每星期的销售量为y 件.(1)降价后,当某一星期的销售量是未降价前一星期销售量的3倍时,求这一星期中每件童装降价多少元?(2)当每件售价定为多少元时,一星期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1)这一星期中每件童装降价20元;(2)每件售价定为50元时,一星期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4000元.【解析】【分析】(1)根据售量与售价x (元/件)之间的关系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设每星期利润为W 元,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问题.【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60﹣x )×10+100=3×100,解得:x =40,60﹣40=20元,答:这一星期中每件童装降价20元;(2)设利润为w ,根据题意得,w =(x ﹣30)[(60﹣x )×10+100]=﹣10x 2+1000x ﹣21000=﹣10(x ﹣50)2+4000,答:每件售价定为50元时,一星期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4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构建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利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y ax bx c =++交x 轴于点()4,0A -、()2,0B ,交y 轴于点()0,6C ,在y 轴上有一点()0,2E -,连接AE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D 为抛物线在x 轴负半轴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DE ∆面积的最大值; (3)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E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33642y x x =--+;(2)当23x =-时,ADE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503;(3)P 点的坐标为()1,1-,(1,11-,(1,219--. 【解析】分析:(1)把已知点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2)根据函数解析式设出点D 坐标,过点D 作DG ⊥x 轴,交AE 于点F ,表示△ADE 的面积,运用二次函数分析最值即可;(3)设出点P 坐标,分PA =PE ,PA =AE ,PE =AE 三种情况讨论分析即可.详解:(1)∵二次函数y =ax 2+bx +c 经过点A (﹣4,0)、B (2,0),C (0,6), ∴16404206a b c a b c c -+=⎧⎪++=⎨⎪=⎩,解得:34326a b c ⎧=-⎪⎪⎪=-⎨⎪=⎪⎪⎩,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33642x x --+; (2)由A (﹣4,0),E (0,﹣2),可求AE 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 =122x --, 过点D 作DN ⊥x 轴,交AE 于点F ,交x 轴于点G ,过点E 作EH ⊥DF ,垂足为H ,如图,设D (m ,233642m m --+),则点F (m ,122m --), ∴DF =233642m m --+﹣(122m --)=2384m m --+, ∴S △ADE =S △ADF +S △EDF =12×DF ×AG +12DF ×EH =12×DF ×AG +12×DF ×EH =12×4×DF =2×(2384m m --+) =23250233m -++(), ∴当m =23-时,△ADE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为503. (3)y =233642x x --+的对称轴为x =﹣1,设P (﹣1,n ),又E (0,﹣2),A (﹣4,0),可求PA 29n +PE 212n ++()AE 16425+=,分三种情况讨论:当PA =PE 时,29n +=212n ++(),解得:n =1,此时P (﹣1,1); 当PA =AE 时,29n +=16425+=,解得:n =11±,此时点P 坐标为(﹣1,11±);当PE =AE 时,212n ++()=16425+=,解得:n =﹣219±,此时点P 坐标为:(﹣1,﹣219±).综上所述:P 点的坐标为:(﹣1,1),(﹣1,11±),(﹣1,﹣2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会求抛物线解析式,会运用二次函数分析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会分类讨论解决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的存在问题时解决此题的关键.4.二次函数y=x 2-2mx+3(m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a ,0)和点B (a+n ,0)(n >0且n 为整数),与y 轴交于C 点.(1)若a=1,①求二次函数关系式;②求△ABC 的面积;(2)求证:a=m-;(3)线段AB (包括A 、B )上有且只有三个点的横坐标是整数,求a 的值.【答案】(1)y=x 2-4x+3;3;(2)证明见解析;(3)a=1或a=−.【解析】试题分析:(1)①首先根据a=1求得A 的坐标,然后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得m 的值即可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②根据解析式确定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从而确定三角形的面积;(2)将原二次函数配方后即可确定其对称轴为x=m ,然后根据A 、B 两点关于x=m 对称得到a+n-m=m-a ,从而确定a 、m 、n 之间的关系;(3)根据a=m-得到A (m-,0)代入y=(x-m )2-m 2+3得0=(m--m )2-m 2+3,求得m 的值即可确定a 的值.试题解析:(1)①∵a=1,∴A (1,0),代入y=x 2-2mx+3得1-2m+3=0,解得m=2,∴y=x 2-4x+3;②在y=x 2-4x+3中,当y=0时,有x 2-4x+3=0可得x=1或x=3,∴A (1,0)、B (3,0),∴AB=2再根据解析式求出C 点坐标为(0,3),∴OC=3,△ABC 的面积=×2×3=3;(2)∵y=x 2-2mx+3=(x-m )2-m 2+3,∴对称轴为直线x=m,∵二次函数y=x2-2mx+3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和点B∴点A和点B关于直线x=m对称,∴a+n-m=m-a,∴a=m-;(3)y=x2-2mx+3(m>)化为顶点式为y=(x-m)2-m2+3(m>)①当a为整数,因为n>0且n为整数所以a+n是整数,∵线段AB(包括A、B)上有且只有三个点的横坐标是整数,∴n=2,∴a=m-1,∴A(m-1,0)代入y=(x-m)2-m2+3得(x-m)2-m2+3=0,∴m2-4=0,∴m=2,m=-2(舍去),∴a=2-1=1,②当a不是整数,因为n>0且n为整数所以a+n不是整数,∵线段AB(包括A、B)上有且只有三个点的横坐标是整数,∴n=3,∴a=m-∴A(m-,0)代入y=(x-m)2-m2+3得0=(m--m)2-m2+3,∴m2=,∴m=,m=-(舍去),∴a=−,综上所述:a=1或a=−.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2x+a﹣3,当a=0时,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A,将点A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1)求点B的坐标;(2)将抛物线在直线y=a上方的部分沿直线y=a翻折,图象的其他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记为图形M,若图形M与线段AB恰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a的取值范围.【答案】(1)A(0,﹣3),B(4,﹣3);(2)﹣3<a≤0;【解析】【分析】(1)由题意直接可求A,根据平移点的特点求B;(2)图形M与线段AB恰有两个公共点,y=a要在AB线段的上方,当函数经过点A时,AB与函数两个交点的临界点;【详解】解:(1)A(0,﹣3),B(4,﹣3);(2)当函数经过点A时,a=0,∵图形M与线段AB恰有两个公共点,∴y=a要在AB线段的上方,∴a>﹣3∴﹣3<a≤0;【点睛】本题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函数与线段相交的交点情况是解题的关键.6.(10分)(2015•佛山)如图,一小球从斜坡O点处抛出,球的抛出路线可以用二次函数y=﹣x2+4x刻画,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数y=x刻画.(1)请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2)小球的落点是A,求点A的坐标;(3)连接抛物线的最高点P与点O、A得△POA,求△POA的面积;(4)在OA上方的抛物线上存在一点M(M与P不重合),△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答案】(1)(2,4);(2)(,);(3);(4)(,).【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配方法抛物线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即可求出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2)联立两解析式,可求出交点A的坐标;(3)作PQ⊥x轴于点Q,AB⊥x轴于点B.根据S△POA=S△POQ+S△梯形PQBA﹣S△BOA,代入数值计算即可求解;(4)过P作OA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连结OM、AM,由于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根据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得△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b,将P(2,4)代入,求出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3.再与抛物线的解析式联立,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M的坐标.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y=﹣x2+4x=﹣(x﹣2)2+4,故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为(2,4);(2)联立两解析式可得:,解得:,或.故可得点A的坐标为(,);(3)如图,作PQ⊥x轴于点Q,AB⊥x轴于点B.S△POA=S△POQ+S△梯形PQBA﹣S△BOA=×2×4+×(+4)×(﹣2)﹣××=4+﹣=;(4)过P作OA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连结OM、AM,则△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b,∵P的坐标为(2,4),∴4=×2+b,解得b=3,∴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3.由,解得,,∴点M的坐标为(,).考点:二次函数的综合题7.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以A(﹣1,4)为顶点,且过点B(2,﹣5)(1)求该函数的关系式;(2)求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3)将该函数图象向右平移,当图象经过原点时,A、B两点随图象移至A′、B′,求△O A′B′的面积.【答案】(1)y=﹣x2﹣2x+3;(2)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1,0)(3)15.【解析】【分析】(1)已知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用顶点式设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将B 点坐标代入,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函数解析式,令x=0,可求得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令y=0,可求得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3)由(2)可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别在原点两侧,由此可求出当抛物线与x轴负半轴的交点平移到原点时,抛物线平移的单位,由此可求出A′、B′的坐标.由于△OA′B′不规则,可用面积割补法求出△OA′B′的面积.【详解】(1)设抛物线顶点式y=a(x+1)2+4,将B(2,﹣5)代入得:a=﹣1,∴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4=﹣x2﹣2x+3;(2)令x=0,得y=3,因此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3),令y=0,﹣x2﹣2x+3=0,解得:x1=﹣3,x2=1,即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1,0);(3)设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M、N(M在N的左侧),由(2)知:M(﹣3,0),N(1,0),当函数图象向右平移经过原点时,M 与O 重合,因此抛物线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故A'(2,4),B'(5,﹣5),∴S △OA′B′=12×(2+5)×9﹣12×2×4﹣12×5×5=15.【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图形面积的求法等知识.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求解方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求解方法等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已知直线y kx 6=-与抛物线2y ax bx c =++相交于A ,B 两点,且点A (1,-4)为抛物线的顶点,点B 在x 轴上。
2023年中考数学解答题专项复习:二次函数(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数学解答题专项复习:二次函数(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88bd1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f.png)
2023年中考数学解答题专项复习:二次函数1.(2021•牡丹江)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3,0)和点C(0,3).(1)求此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顶点D的坐标;
(2)若过顶点D的直线将△ACD的面积分为1:2两部分,并与x轴交于点Q,则点Q 的坐标为.
注: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坐标(﹣)
2.(2021•嘉兴)已知二次函数y=﹣x2+6x﹣5.
(1)求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
(2)当1≤x≤4时,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多少?
(3)当t≤x ≤t+3时,函数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若m﹣n =3,求t的值.3.(2021•湘潭)如图,一次函数y=x﹣图象与坐标轴交于点A、B,二次函数y=x2+bx+c图象过A、B两点.
(1)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点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点C,点P是对称轴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1 页共25 页。
初中中考数学函数基础28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中考数学函数基础28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b6fa5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2.png)
初中中考数学函数基础28道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1.已知关于x 的方程 mx+3=4的解为 x=1,则直线 y=(m−2)x−3一定不经过().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A.解析:∵关于x的方程mx+3=4的解为x=1.∴m+3=4.∴m=1.∴直线y=(m−2)x−3为直线y=−x−3.∴直线y=(m−2)x−3一定不经过第一象限.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2.如图,把直线y=−2x向上平移后得到直线AB,直线AB经过点(a,b),且2a+b=6,则直线AB解析式是().A. y=−2x−3B. y=−2x−6C. y=−2x+3D. y=−2x+6答案:D.解析:∵直线AB经过点(a,b),且2a+b=6.∴直线AB经过点(a,6−2a).∵直线AB与直线y=−2x平行.∴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2x+b1.把(a,6−2a)代入函数解析式得:6−2a=−2a+b1.则b1=6.∴直线AB的解析式是y=−2x+6.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一次函数平移变换.3.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答案:x>23.解析:∵函数y=2x过点A(m,3).∴2m=3.解得:m=23.∴A(32,3).∴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x>23.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4.若函数y=x−a(a为常数)与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2,1),则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y=a2x+y=b的解是.答案:{x=2y=1.解析:因为函数y=x−a(a为常数)与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2,1).所以方程组{x−y=a2x+y=b的解是{x=2y=1.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5.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与y轴交于A,另一个一次函数y=kx+b与y轴交于B,两条直线交于C,C点的纵坐标是1,且S△ABC=5,求k、b的值.答案:(2,1).解析:由题意知C(2,1).过C作CD⊥y轴,CD=2.·AB·CD=5.S△ABC=12∴AB=5.∴B(0,2)或(0,−8).x+2.当B(0,2)时,y=−12x−8.当B(0,−8)时,y=−92考点:函数——一次函数——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6.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且与x轴交于点(2,0),求关于x的不等式a(x−1)−b>0的解集.答案:x<−1.解析:∵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b>0,a<0.把(2,0)代入解析式y=ax+b得:0=2a+b.解得:2a=−b.b=−2.a∵a(x−1)−b>0.∴a(x−1)>b.∵a<0..∴x−1<ba∴x<−1.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7.如果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点、B点,点M在x轴上,并且使以点A、B、M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样的点M有().A. 3个B. 4个C. 5个D. 7个答案:B.解析:一次函数y=−x+1中令x=0,解得y=1.令y=0,解得x=1.∴A(1,0),B(0,1),即OA=OB=1.在直角三角形AO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分四种情况考虑,如图所示:当BM1=BA时,由BO⊥AM1,根据三线合一得到O为M1A的中点,此时M1(−1,0).当AB=AM2时,由AB=√2,得到OM2=AM2−OA=√2−1,此时M2(1−√2,0).当BA=AM3时,由AB=√2,得到AM3=√2,则OM3=OA+AM3=1+√2,此时M3(1+√2,0).当M4A=M4B时,此时M4与原点重合,此时M4(0,0).综上,这样的M点有4个.故选B.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综合题——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结合.8.如图①,在梯形ABCD中,AD∥BC,∠A=60°,动点P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A→B→C→D的方向不停移动,直到点P到达点D后才停止.已知△PAD的面积S(单位:cm2)与点P移动的时间(单位:s)的函数如图②所示,则点P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秒(结果保留根号).答案:4+2√3.解析:由图②可知,t在2到4秒时,△PAD的面积不发生变化.∴在AB上运动的时间是2秒,在BC上运动的时间是4−2=2秒.∵动点P的运动速度是1cm/s.∴AB=2cm,BC=2cm.过点B作BE⊥AD于点E,过点C作CF⊥AD于点F.则四边形BCFE是矩形.∴BE=CF,BC=EF=2cm.∵∠A=60°.∴BE=ABsin60°=2×√3=√3.2AE=ABcos60°=2×1=1.2∴1×AD×BE=3√3.2×AD×√3=3√3.即12解得AD=6cm.∴DF=AD−AE−EF=6−1−2=3.在Rt△CDF中,CD=√CF2+DF2=√√32+32=2√3.所以,动点P运动的总路程为AB+BC+CD=2+2+2√3=4+2√3.∵动点P的运动速度是1cm/s.∴点P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4+2√3)÷1=4+2√3(秒).故答案为:4+2√3.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应用.四边形——梯形.的图像上,OA长为2且∠1=60°。
初中函数专题试题及答案
![初中函数专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7d359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4.png)
初中函数专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函数中,哪一个是一次函数?A. \( y = x^2 \)B. \( y = 2x + 3 \)C. \( y = \frac{1}{x} \)D. \( y = x^3 - 2x \)答案:B2. 函数 \( y = 3x - 5 \) 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A. \( (0, -5) \)B. \( (5, 0) \)C. \( (-5, 0) \)D. \( (0, 5) \)答案:C3. 如果函数 \( y = 2x + 1 \) 在 \( x = 2 \) 时的值为5,那么\( x = 1 \) 时的值是:A. 3B. 4C. 2D. 1答案:A4. 函数 \( y = -\frac{1}{2}x + 3 \) 的斜率是:A. \( \frac{1}{2} \)B. \( -\frac{1}{2} \)C. \( \frac{3}{2} \)D. \( -3 \)答案:B5. 函数 \( y = 4x^2 \) 的顶点坐标是:A. \( (0, 0) \)B. \( (0, 4) \)C. \( (2, 0) \)D. \( (0, -4) \)答案:A6. 函数 \( y = x^2 - 6x + 9 \) 可以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A. \( (x - 3)^2 \)B. \( (x + 3)^2 \)C. \( (x - 3)^2 + 3 \)D. \( (x + 3)^2 - 3 \)答案:A7. 函数 \( y = 2x^2 - 8x + 7 \) 的最小值是:A. 1B. 3C. 7D. 无法确定答案:A8. 函数 \( y = \frac{1}{x} \) 的图象是:A. 一条直线B. 两条直线C. 一个双曲线D. 一个抛物线答案:C9. 函数 \( y = 3x^2 + 2x - 5 \) 的对称轴是:A. \( x = -\frac{2}{3} \)B. \( x = \frac{2}{3} \)C. \( x = -1 \)D. \( x = 1 \)答案:B10. 函数 \( y = 2x + 3 \) 和 \( y = -x + 1 \) 的交点坐标是:A. \( (-2, -1) \)B. \( (2, 5) \)C. \( (-1, 1) \)D. \( (1, 3)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函数 \( y = 2x + 1 \) 在 \( x = -1 \) 时的值为 _______。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f6b99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74.png)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2.【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试题解析:要使分式有意义,即:x-2≠0,解得:x≠2.【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答案】C.【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故选C.【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3.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答案】x≥﹣1【解析】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D放置在第一象限,且AB∥x轴.直线y=-x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被平行四边形截得的线段长度l与直线在x轴上平移的距离m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ABCD面积为()A.4B.4C.8D.8【答案】C.【解析】根据图象可以得到当移动的距离是4时,直线经过点A,当移动距离是7时,直线经过D,在移动距离是8时经过B,则AB=8-4=4,当直线经过D点,设交AB与N,则DN=2,作DM⊥AB于点M.∵y=-x与x轴形成的角是45°,又∵AB∥x轴,∴∠DNM=45°,∴DM=DN•sin45°=2×=2,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AB•DM=4×2=8.故选C.【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2,3)为顶点任作一直角∠PAQ,使其两边分别与x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P、Q,连接PQ,过点A作AH⊥PQ于点H,设点P的横坐标为x,AH的长为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应用特殊元素法和排他法求解:如图1,当点P与点O重合时,x=0,y=2.故可排除选项C;如图2,当点Q与点O重合时, y=3.故可排除选项A;如图3,当x=2时,∵AH⊥PQ,∴,即,故可排除选项B.故选D.【考点】1.动态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2.勾股定理;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户4.特殊元素法和排他法的应用.6.函数y=+3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知:x-1≥0解得:x≥1.故选B.【考点】1.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7.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8.如图1,AB是半圆O的直径,正方形OPNM的对角线ON与AB垂直且相等,Q是OP的中点.一只机器甲虫从点A出发匀速爬行,它先沿直径爬到点B,再沿半圆爬回到点A,一台微型记录仪记录了甲虫的爬行过程.设甲虫爬行的时间为t,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为y,表示y 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微型记录仪可能位于图1中的()A.点M B.点N C.点P D.点Q【解析】D.应用排他法分析求解:若微型记录仪位于图1中的点M,AM最小,与图2不符,可排除A.若微型记录仪位于图1中的点N,由于AN=BM,即甲虫从A到B时是对称的,与图2不符,可排除B.若微型记录仪位于图1中的点P,由于甲虫从A到OP与圆弧的交点时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y逐渐减小;甲虫从OP与圆弧的交点到A时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y逐渐增大,即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只有两个趋势,与图2不符,可排除C.故选D.【考点】1.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2.排他法的应用.9.如图1,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从点B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若P,Q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C.当0<t≤10时,D.当时,△PBQ是等腰三角形【答案】D【解析】(1)结论A正确,理由如下:分析函数图象可知,BC=10cm,ED=4cm,故AE=AD﹣ED=BC﹣ED=10﹣4=6cm.(2)结论B正确,理由如下:如图,连接EC,过点E作EF⊥BC于点F,由函数图象可知,BC=BE=10cm,,∴EF=8。
中考数学复习----《一次函数之定义、图像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一次函数之定义、图像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782b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7.png)
中考数学复习----《一次函数之定义、图像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知识点总结1. 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0≠+=k b k b kx y 是常数且,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2.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不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3.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坐标公式为:⎪⎭⎫ ⎝⎛−0 ,k b;与y 轴的交点坐标公式为:()b ,0。
专项练习题1.(2022•沈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x +1的图像是( )A .B .C .D .【分析】依据一次函数y =x +1的图像经过点(0,1)和(1,0),即可得到一次函数y =﹣x +1的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解答】解:一次函数y =﹣x +1中,令x =0,则y =1;令y =0,则x =1, ∴一次函数y =﹣x +1的图像经过点(0,1)和(1,0), ∴一次函数y =﹣x +1的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 故选:C .2.(2022•安徽)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ax +a 2与y =a 2x +a 的图像可能是( )A .B .C .D .【分析】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解答】解:∵y=ax+a2与y=a2x+a,∴x=1时,两函数的值都是a2+a,∴两直线的交点的横坐标为1,若a>0,则一次函数y=ax+a2与y=a2x+a都是增函数,且都交y轴的正半轴,图像都经过第一、二、三象限;若a<0,则一次函数y=ax+a2经过第一、二、四象限,y=a2x+a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且两直线的交点的横坐标为1;故选:D.3.(2022•辽宁)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1x+b1与y=k2x+b2的图像分别为直线l1和直线l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k1•k2<0B.k1+k2<0C.b1﹣b2<0D.b1•b2<0【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k1x+b1与y=k2x+b2的图像位置,可得k1>0,b1>0,k2>0,b2<0,然后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答】解:∵一次函数y=k1x+b1的图像过一、二、三象限,∴k1>0,b1>0,∵一次函数y=k2x+b2的图像过一、三、四象限,∴k2>0,b2<0,∴A、k1•k2>0,故A不符合题意;B、k1+k2>0,故B不符合题意;C、b1﹣b2>0,故C不符合题意;D、b1•b2<0,故D符合题意;故选:D.4.(2022•六盘水)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随x增大而增大B.图像经过第三象限C.当x≥0时,y≤b D.当x<0时,y<0【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图像得:图像过一、二、四象限,则k<0,b>0,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A、B错误,由图像得:与y轴的交点为(0,b),所以当x≥0时,从图像看,y≤b,故C正确,符合题意;当x<0时,y>b>0,故D错误.故选:C.5.(2022•兰州)若一次函数y=2x+1的图像经过点(﹣3,y1),(4,y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y1≥y2【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3<4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一次函数y=2x+1中,k=2>0,∴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点(﹣3,y1)和(4,y2)是一次函数y=2x+1图像上的两个点,﹣3<4,∴y1<y2.故选:A.6.(2022•凉山州)一次函数y=3x+b(b≥0)的图像一定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函数y=3x+b(b≥0)中,k=3>0,b≥0,∴当b=0时,此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当b>0时,此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则一定不经过第四象限.故选:D.7.(2022•济宁)已知直线y1=x﹣1与y2=kx+b相交于点(2,1).请写出一个b值(写出一个即可),使x>2时,y1>y2.【分析】由题意可知,当b>﹣1时满足题意,故b可以取0.【解答】解:直线y1=x﹣1与y2=kx+b相交于点(2,1).∵x>2时,y1>y2.∴b>﹣1,故b可以取0,故答案为:0(答案不唯一).8.(2022•上海)已知直线y=kx+b过第一象限且函数值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请列举出来这样的一条直线:.【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写出符合条件的函数关系式即可.【解答】解:∵直线y=kx+b过第一象限且函数值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k<0,b>0,∴符合条件的函数关系式可以为:y=﹣x+1(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y=﹣x+1(答案不唯一).9.(2022•无锡)请写出一个函数的表达式,使其图像分别与x轴的负半轴、y轴的正半轴相交:.【分析】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再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分别与x轴的负半轴、y轴的正半轴相交可知k>0,b>0,写出符合此条件的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一次函数的图像分别与x轴的负半轴、y轴的正半轴相交,∴k>0,b>0,∴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可以为:y=x+1(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y=x+1(答案不唯一).10.(2022•湘潭)请写出一个y随x增大而增大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分析】根据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时,比例系数k>0即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解答】解:在y=kx+b中,若k>0,则y随x增大而增大,∴只需写出一个k>0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即可,比如:y=x﹣2,故答案为:y=x﹣2(答案不唯一).11.(2022•宿迁)甲、乙两位同学各给出某函数的一个特征,甲:“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减小”;乙:“函数图像经过点(0,2)”,请你写出一个同时满足这两个特征的函数,其表达式是.【分析】根据甲、乙两位同学给出的函数特征可判断出该函数为一次函数,再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k<0,b=2,取k=﹣1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减小,且该函数图像经过点(0,2),∴该函数为一次函数.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k≠0),则k<0,b=2.取k=﹣1,此时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故答案为:y=﹣x+2(答案不唯一).12.(2022•甘肃)若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k=(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值).【分析】根据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值的增大而增大得到k>0,写出一个正数即可.【解答】解:∵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值的增大而增大,∴k>0,∴k=2(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2(答案不唯一).13.(2022•柳州)如图,直线y1=x+3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和点C,直线y2=﹣x+3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B和点C,点P(m,2)是△ABC内部(包括边上)的一点,则m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A.1B.2C.4D.6【分析】由于P的纵坐标为2,故点P在直线y=2上,要求符合题意的m值,则P点为直线y=2与题目中两直线的交点,此时m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故可求得.【解答】解:∵点P(m,2)是△ABC内部(包括边上)的一点,∴点P 在直线y =2上,如图所示,当P 为直线y =2与直线y 2的交点时,m 取最大值, 当P 为直线y =2与直线y 1的交点时,m 取最小值, ∵y 2=﹣x +3中令y =2,则x =1, y 1=x +3中令y =2,则x =﹣1, ∴m 的最大值为1,m 的最小值为﹣1.则m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1)=2. 故选:B .14.(2022•遵义)若一次函数y =(k +3)x ﹣1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值可能是( ) A .2B .23C .﹣21 D .﹣4【分析】根据一次项系数小于0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y =(k +3)x ﹣1的函数值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k +3<0, 解得k <﹣3.所以k 的值可以是﹣4, 故选:D .15.(2022•包头)在一次函数y =﹣5ax +b (a ≠0)中,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且ab >0,则点A (a ,b )在( ) A .第四象限B .第三象限C .第二象限D .第一象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确定自变量x 的系数﹣5a 的符号,再根据ab >0,确定b 的符号,从而确定点A (a ,b )所在的象限.【解答】解:∵在一次函数y =﹣5ax +b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5a >0,∴a <0. ∵ab >0, ∴a ,b 同号, ∴b <0.∴点A (a ,b )在第三象限. 故选:B .16.(2022•眉山)一次函数y =(2m ﹣1)x +2的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 (﹣m ,m )所在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求出m 的范围,再根据每个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判断P 点所处的象限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y =(2m ﹣1)x +2的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m ﹣1>0, 解得:m >,∴P (﹣m ,m )在第二象限, 故选:B .17.(2022•天津)若一次函数y =x +b (b 是常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b 的值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可知b >0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y =x +b (b 是常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b >0, 可取b =1,故答案为:1.(答案不唯一,满足b >0即可) 18.(2022•邵阳)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23,m ),点B (27,n )是直线y =kx +b(k <0)上的两点,则m ,n 的大小关系是( ) A .m <nB .m >nC .m ≥nD .m ≤n【分析】根据k <0可知函数y 随着x 增大而减小,再根>即可比较m 和n 的大小.【解答】解:点A (,m ),点B (,n )是直线y =kx +b 上的两点,且k <0,∴一次函数y 随着x 增大而减小, ∵>,∴m <n , 故选:A .19.(2022•株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5x +1的图像与y 轴的交点的坐标为( ) A .(0,﹣1)B .(﹣51,0) C .(51,0) D .(0,1)【分析】一次函数的图像与y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是0,当x =0时,y =1,从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当x =0时,y =1,∴一次函数y =5x +1的图像与y 轴的交点的坐标为(0,1), 故选:D .20.(2022•绍兴)已知(x 1,y 1),(x 2,y 2),(x 3,y 3)为直线y =﹣2x +3上的三个点,且x 1<x 2<x 3,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x 1x 2>0,则y 1y 3>0 B .若x 1x 3<0,则y 1y 2>0C .若x 2x 3>0,则y 1y 3>0D .若x 2x 3<0,则y 1y 2>0【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各个选项中的条件,可以判断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直线y =﹣2x +3,∴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y =0时,x =1.5,∵(x 1,y 1),(x 2,y 2),(x 3,y 3)为直线y =﹣2x +3上的三个点,且x 1<x 2<x 3, ∴若x 1x 2>0,则x 1,x 2同号,但不能确定y 1y 3的正负,故选项A 不符合题意; 若x 1x 3<0,则x 1,x 3异号,但不能确定y 1y 2的正负,故选项B 不符合题意; 若x 2x 3>0,则x 2,x 3同号,但不能确定y 1y 3的正负,故选项C 不符合题意;若x 2x 3<0,则x 2,x 3异号,则x 1,x 2同时为负,故y 1,y 2同时为正,故y 1y 2>0,故选项D 符合题意; 故选:D .21.(2022•盘锦)点A (x 1,y 1),B (x 2,y 2)在一次函数y =(a ﹣2)x +1的图像上,当x 1>x 2时,y 1<y 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建立不等式计算即可.【解答】解:∵当x1>x2时,y1<y2,∴a﹣2<0,∴a<2,故答案为:a<2.22.(2022•永州)已知一次函数y=x+1的图像经过点(m,2),则m=.【分析】由一次函数y=x+1的图像经过点(m,2),利用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2=m+1,解之即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一次函数y=x+1的图像经过点(m,2),∴2=m+1,∴m=1.故答案为:1.。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专项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专项测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32440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b.png)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专项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如图所示,抛物线L:y=ax2+bx+c(a<0)的对称轴为x=5,且与x轴的左交点为(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C(9,0);②b+c>-10;③y的最大值为-16a;④若该抛物线与直线y=8有公共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a≤ 1 2.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2.若y+3与x-2成正比例,则y是x的()A.正比例函数B.不存在函数关系C.一次函数D.以上都有可能3.关于函数y=2x﹣1,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当x<0时,则y<0B.当x>0时,则y>0C.图象必经过点(0,1)D.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4.关于一次函数y=x+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随x的增大而减小B.经过第一、三、四象限C.与y轴交于(0,2)D.与x轴交于(2,0)5.点P(3,y1)、Q (4,y2)是二次函数y=x2−4x+5的图象上两点,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为()A.y1>y2B.y1<y2C.y1=y2D.无法确定6.快、慢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行驶,两车在途中相遇时都停留了一段时间,然后分别按原速度原方向匀速行驶,快车到达乙地后休息半小时后,再以另一速度原路匀速返回甲地(掉头的时间忽略不计),慢车到达甲地以后即停在甲地等待快车.如图所示为快、慢两车间的距离y (千米)与快车的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则下列说法:①两车在途中相遇时都停留了1小时;②快车从甲地去乙地时每小时比慢车多行驶40km;③快车从乙地返回甲地的速度为120km/h;④当慢车到达甲地的时候,快车与甲地的距离为400km.其中正确的有()A.4B.3C.2D.17.如图,动点A在抛物线y=−x2+2x+3(0≤x≤3)上运动,直线l经过点(0,6),且与y轴垂直,过点A做AC⊥ l于点C,以AC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则另一对角线BD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A.2≤BD≤3B.3≤BD≤6C.1≤BD≤6D.2≤BD≤6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y=−2x的图像交于A,B两点,过A作y轴的垂线,交函数y=3x的图像于点C,连接BC,则ΔABC的面积为()A.2B.3C.5D.69.如图是抛物线y1=ax2+bx+c(a≠0)图象的一部分,抛物线的顶点是A,对称轴是直线x=1,且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B(4,0);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mx+n(m≠0).下列结论:①2a+b=0;②abc>0;③方程ax2+bx+c=mx+n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④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是(﹣1,0);⑤当1<x<4时,则则y1>y2,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⑤C.①④D.①④⑤10.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点P从A点出发,按A→B→C的方向在AB和BC上移动,记PA=x,点D到直线PA的距离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大致图象是()A.B.C.D.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ΔA1A2A3,ΔA3A4A5,ΔA5A6A7,…都是等边三角形,其边长依次为2,4,6,…,其中点A1的坐标为(2,0),点A2的坐标为(1,−√3),点A3的坐标为(0,0),点A4的坐标为(2,2√3),…,按此规律排下去,则点A2020的坐标为()A.(1,−1009√3)B.(1,−1010√3)C.(2,1009√3)D.(2,1010√3)12.如图,二次函数y=-x2+bx+c 图象上有三点A(-1,y1 )、B(1,y2) 、C(2,y3),则y1,y2,y3大小关系为()A.y1<y3<y2B.y3<y1<y2C.y1<y2<y3D.y2<y1<y3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13.点P(1,1)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后恰好位于双曲线y=k x上,则k=.14.将二次函数y=−x2+3的图像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15.如图,已知A1(1,0),A2(1,1),A3(﹣1,1),A4(﹣1,﹣1),A5(2,﹣1)…,则点A2021的坐标为.16.请写出一个二次函数,使它的图象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开口向下,②与y轴的交点是(0,1),你写出的函数表达式是.17.若点P(n,1),Q(n+6,3)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请写出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18.在−3,−2,−1,4,5五个数中随机选一个数作为一次函数y=kx−3中k的值,则一次函数y=kx−3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概率是.三、综合题(共6题;共67分)19.3−√(−3)2+|√3−2|(1)计算:(−1)2021+√16+√−27(2)如图所示的是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旗杆的位置是(−1,2),实验室的位置是(2,3).①根据所给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食堂,宿舍楼和大门的位置.②已知办公楼的位置是(−2,1),教学楼的位置是(3,1),在①中所画的图中标出办公楼和教学楼的位置.20.汽车出发1小时后油箱里有油40L,继续行驶若干小时后,在加油站加油若干升(加油时间忽略不计).图象表示出发1小时后,油箱中剩余测量(y)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关系.(1)汽车行驶h后加油,中途加油L;(2)求加油前油箱剩余量y与行驶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3)若加油前后汽车都以80km/h匀速行驶,则汽车加油后最多能行驶多远?21.凤凰单丛(枞)茶,是潮汕的名茶,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潮汕人将单丛茶按香型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鸭屎香等多种.清明采茶季后,某茶叶店准备购买通天香和鸭屎香两种单丛茶进行销售,已知若购买4千克通天香单丛和3千克鸭屎香单丛需要2500元,购买2千克通天香单丛和5千克鸭屎香单丛需要2300元.(1)求通天香、鸭屎香两种茶叶的单价分别为多少元?(2)茶叶专卖店计划购买通天香、鸭屎香两种单丛茶共80千克,总费用不多于26000元,并且要求通天香茶叶数量不能低于10千克,那么应如何安排购买方案才能使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应为多少元?22.为落实“双减”政策,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某学校计划到甲、乙两个体育专卖店购买一批新的体育用品,两个商店的优惠活动如下:甲:所有商品按原价8.5折出售;乙:一次购买商品总额不超过300元的按原价付费,超过300元的部分打7折.设需要购买体育用品的原价总额为x元,去甲商店购买实付y甲元,去乙商店购买实付y乙元,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分别求y甲,y乙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两图象交于点A,求点A坐标;(3)请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选择去哪个体育专卖店购买体育用品更合算.23.直线y=kx+b经过A(0,-3))和B(-3,0)两点.(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画出图象,并根据图象说明不等式kx+b<0的解集.24.“龟兔首次赛跑”之后,输了比赛的兔子没有气馁,总结反思后,和乌龟约定再赛一场,下面的函数图象表示“龟兔再次赛跑”时,则乌龟所走路程y1(米)和兔子所走的路程y2(米)分别与乌龟从起点出发所用的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龟兔再次赛跑”的路程是米,兔子比乌龟晚走了分钟,乌龟在途中休息了分钟,“龟兔再次赛跑”获胜的是.(2)分别求出乌龟在途中休息前和休息后所走的路程y1关于时间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乌龟和兔子在距离起点米处相遇.参考答案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114.【答案】y =−x 2−2 15.【答案】(506,﹣505)16.【答案】y =−x 2+x +1 (不唯一) 17.【答案】y =13x 18.【答案】3519.【答案】(1)解:原式=−1+4−3−3+2−√3=−1−√3(2)解:①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食堂(−4,4),宿舍楼(-5,1),大门(1,−1) ②办公楼和教学楼的位置如图所示.20.【答案】(1)4;35(2)解: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t+b 把(1,40)和(4,10)代入得{k +b =404k +b =10解得 {k =−10b =50∴加油前油箱剩余油量y 与行驶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y =﹣10t+50(3)解:由图象知,汽车加油前行驶了3小时,则用油40﹣10=30(L ) ∴汽车行驶1小时耗油量为 303=10(L/h )加油后邮箱中剩余油量45L ,可以行驶 4510 ×80=360(km ).∴汽车加油后最多能行驶360km .21.【答案】(1)解:设通天香茶叶每千克为x 元,鸭屎香茶叶每千克为y 元,根据题意,得{4x +3y =25002x +5y =2300解得{x =400y =300∴通天香茶叶每千克为400元,鸭屎香茶叶每千克为300元.(2)解:设购买通天香茶叶m 千克,鸭屎香茶叶(80-m )千克,总费用w 元 根据题意,得400m +300(80−m)≤26000 解得m ≤20 ∵m ≥10∴m 的取值范围是:10≤m ≤20总费用w =400m +300(80−m)=100m +24000 ∵100>0∴w 随着m 的增大而增大∴当m =10时,则w 最少,w 最少=1000+24000=25000(元)∴通天香茶叶购进10千克,鸭屎香茶叶购进70千克,总费用最少为25000元.22.【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y 甲=0.85x ;乙商店:当0≤x≤300时,则y 乙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乙=x ; 当x >300时,则y 乙=300+(x-300)×0.7=0.7x+90 由上可得,y 乙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乙={x(0≤x ≤300)0.7x +90(x >300)(2)解:由{y 甲=0.85xy 乙=0.7x +90,解得{x =600y 乙=510点A 的坐标为(600,510);(3)解:由点A 的意义,当买的体育商品标价为600元时,则甲、乙商店优惠后所需费用相同,都是510元 结合图象可知当x <600时,则选择甲商店更合算; 当x=600时,则两家商店所需费用相同; 当x >600时,则选择乙商店更合算.23.【答案】(1)解:将A(0,−3),B(−3,0)代入y =kx +b 得{b =−3−3k +b =0解得:k =−1,b =−3∴y =−x −3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3. (2)解:作图如下:由图象可知:直线从左往右逐渐下降,即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x =−3时∴kx +b <0的解集为:x >−3.24.【答案】(1)1000;40;10;兔子(2)解:设乌龟在途中休息前所走的路程y 1关于时间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1=kx ∴600=30k ,解得k =20∴乌龟在途中休息前所走的路程y 1关于时间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1=20x (0≤x≤30) 设乌龟在途中休息后所走的路程y 1关于时间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1=k′x+b∴{40k ′+b =60060k ′+b =1000,解得{k ′=20b =−200∴乌龟在途中休息后所走的路程y1关于时间x的函数解析式为y1=20x﹣200(40≤x≤60);(3)750第11页共11。
中学函数试题及答案
![中学函数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1e264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4.png)
中学函数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一次函数?
A. y = 2x + 3
B. y = 3
C. y = -x + 1
D. y = 5x^2
答案:D
2. 函数y = 2x + 1的图像经过点(1,3),那么它经过的另一个点是:
A. (2, 5)
B. (0, 1)
C. (-1, -1)
D. (3, 7)
答案:A
二、填空题
1. 已知函数y = ax + b,当x = 2时,y = 5,当x = 3时,y = 8,求a和b的值。
答案:a = 3,b = -1
2. 函数y = 4x - 5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
答案:(5/4, 0)
三、解答题
1. 已知函数f(x) = 3x^2 - 6x + 5,求f(2)的值。
答案:f(2) = 3(2)^2 - 6(2) + 5 = 4 - 12 + 5 = -3
2. 已知函数g(x) = x^3 - 2x^2 + x,求g(1)的值。
答案:g(1) = (1)^3 - 2(1)^2 + 1 = 1 - 2 + 1 = 0
四、应用题
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每秒2米的速度开始加速运动,求物体在第5秒时的速度。
答案:物体在第5秒时的速度为10米/秒。
2. 一个水池的容积为100立方米,如果以每分钟10立方米的速度注水,求注满水池需要多少分钟。
答案:注满水池需要10分钟。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6a666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a.png)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x≥﹣1且x≠0.【解析】根据题意得:x+1≥0且x≠0解得:x≥﹣1且x≠0.故答案是x≥﹣1且x≠0.【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2.函数 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A.x≥0B.x≥﹣2C.x≥2D.x≤﹣2【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得x﹣2≥0,解得x≥2.故选C.【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如图,扇形OAB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B0、0A匀速运动到点A,则0P的长度y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点P在弧AB上时,OP的长度y等于半径的长度,不变;点P在BO上时,OP的长度y从半径的长度逐渐减小至0;点P在OA上时,OP的长度从0逐渐增大至半径的长度.按照题中P的路径,只有D选项的图象符合.故选D.【考点】函数图象(动点问题)4.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答案】B【解析】由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知x+2≥0,所以x≥﹣2,B正确【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5.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且x≠0【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 的范围.根据题意得:2x+1≥0且x≠0,解得:x≥-且x≠0.【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6.如图1,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从点B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若P,Q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C.当0<t≤10时,D.当时,△PBQ是等腰三角形【答案】D【解析】(1)结论A正确,理由如下:分析函数图象可知,BC=10cm,ED=4cm,故AE=AD﹣ED=BC﹣ED=10﹣4=6cm.(2)结论B正确,理由如下:如图,连接EC,过点E作EF⊥BC于点F,由函数图象可知,BC=BE=10cm,,∴EF=8。
2024年福建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综合题(含答案)
![2024年福建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综合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a1a6c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5.png)
2024年福建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综合题一.定点问题(共3小题)1.已知抛物线y=x2﹣2mx﹣3(m为常数).(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当m≥1时,求抛物线顶点到x轴的最小距离;(3)当m=0时,点A,B为该抛物线上的两点,顶点为D,直线AD的解析式为y1=k1x+b1,直线BD的解析式为y2=k2x+b2,若k1k2=﹣,求证:直线AB过定点.2.已知抛物线y=x2+bx+c关于直线x=1对称,且过点(2,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D(m,﹣1)的直线DE:y=k1x+b1(k>0)和直线DF:y=k2x+b2(k2<0)均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①求k1k2的值;②平移直线DE,DF,使平移后的两条直线都经过点R(1,0),且分别与抛物线相交于G、H和P、Q两点,若M、N分别为GH,PQ的中点,求证:直线MN必过某一定点.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l:y=x2﹣2mx﹣2﹣m(m>0)与x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设抛物线l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N,且OC=3ON(1)求m的值;(2)设点G是抛物线在第三象限内的动点,若∠GBC=∠ACO,求点G的坐标;(3)将抛物线y=x2﹣2mx﹣2﹣m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抛物线l′,设点P、Q是抛物线l′上在第一象限内不同的两点,射线PO、QO分别交直线y=﹣2于点P′、Q′,设P′、Q′的横坐标分别为x P′、x Q′,且x P′⋅x Q′=4,求证:直线PQ经过定点.二.定值问题(共2小题)4.过原点的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且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顶点为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E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连接AB,BE,AE,若△ABE的面积为4,求点E的坐标;(3)如图(2),设直线y=kx﹣2k(k≠0)与抛物线交于C,D两点,点D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为D',直线CD'与直线x=2交于点P,求证:BP的长为定值.5.已知抛物线C1:y=mx2+n与x轴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n=﹣1.(1)求抛物线C1的解析式;(2)将C1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C2,点M、N为抛物线C2上的两个动点,O为坐标原点,且∠MON=90°,连接点M、N,过点O作OE⊥MN于点E.求点E到y轴距离的最大值;(3)如图,若点F的坐标为(0,﹣2),直线l分别交线段AF,BF(不含端点)于G,H两点.若直线l与抛物线C1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设点G的横坐标为b,点H的横坐标为a,则a﹣b是定值吗?若是,请求出其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三.线段之积(共2小题)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其中A点坐标(﹣1,0);交y轴负半轴于点C,C点坐标(0,﹣3).(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若抛物线上有一点D,∠ACD=45°,求点D的坐标.(3)如图2,点P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的直线y=mx+n(n<0)与抛物线交于另外一点Q,连接AP、AQ,分别交y轴于M、N两点.若OM•ON=2,试探究m、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7.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1,0),B(2,0),C(0,﹣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D为抛物线y=ax2+bx+c上不与抛物线的顶点和点A,B重合的动点.①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D交于点F,与直线BD交于点G,点F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F′,求证:GF′的长度为定值;②当∠BAD=45°时,过线段AD上的点H(不含端点A,D)作AD的垂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求PH•QH的最大值.四.线段数量关系(共5小题)8.抛物线C:y=x2﹣2x﹣3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交y轴于点C.(1)直接写出点A,B的坐标;(2)如图1,直线y=x+1经过点A,交抛物线于另一点N,点D在抛物线上,满足△DAN的面积与△CAN的面积相等,求点D的横坐标;(3)如图2,将抛物线C向上平移,使其顶点M在x轴上,得到抛物线C1,P(x1,y1),Q(x2,y2)是抛物线C1上两点(P点在Q点左侧),直线PQ交抛物线C1对称轴于点E,过点Q作y轴的平行线分别交x轴,直线PM于F,H两点,EH交x轴于点G,求证:EG=GH.9.已知抛物线y=ax2+bx+c(a≠0).(1)若抛物线经过点(﹣1,1)且对称轴为直线x=1,求a,c所满足的数量关系;(2)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顶点为Q(2,0),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E,F两点(点E在点F的左侧).①求△EQF面积的最小值;②过点E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直线EM与直线FQ交于点N,连接PM,求证:PM∥QN.10.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A(4,0),C(﹣1,0)两点,与y轴交于点B,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B,BC,PA,PC,PC与AB相交于点Q.(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设△APQ的面积为S1,△BCQ的面积为S2.求S1﹣S2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P的坐标;(3)过点P作PD垂直于x轴于点D,与线段AB交于点N.设点D的横坐标为m,且2<m<4,PD中点为点M,AB中点为点E,若,求m的值.11.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4,0),与y轴交于点B,对称轴为,点P是x轴上一点,过点P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分别交抛物线和直线AB于点E和点F.(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E、F、P三个点中恰有一点是其它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三点重合除外)时,求点P的坐标;(3)分别过点E、F向抛物线的对称轴作垂线,交对称轴于点M、N,矩形EMNF与此抛物线相交,抛物线被截得的部分图象记作G,G的最高点的纵坐标为m,最低点纵坐标为n,当m﹣n=2OP时,求点P的坐标.12.已知抛物线y=﹣﹣2x+3n(n>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位于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1)如图1,若n=1.①则D的坐标为;②当m≤x≤0时,抛物线的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4,则m的取值范围为.(2)如图2,P是抛物线上一点,Q为射线CA上一点,且P、Q两点均在第三象限内,Q、A是位于直线PB 同侧的不同两点,若点P到x轴的距离为d,△QPB的面积为2nd.①求证:AC∥PB.②连接AP、OD、OQ、DQ,若AP=QB,PQ=4n,试判断△DOQ的形状是否随着n的变化而变化?并说明理由.五.面积问题(共5小题)13.已知抛物线C1:y=﹣x2﹣2x﹣1,抛物线C2经过点A(﹣1,0),B(m+1,0)(m>0),E为抛物线C2的顶点,M(x M,0)是x轴正半轴上的点.(1)若E在抛物线C1上,求点E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2)若抛物线C2:y=x2﹣mx+n,与y轴交于点C.①点D(m,y D)在抛物线C2上,当AM=AD,x M=5时,求m的值;②若m=2,F是线段OB上的动点,过F作GF⊥CF交线段BC于点G,连接CE,GE,求△CGE面积的最小值.1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的坐标为(﹣2,0)和原点O,将线段OA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B.(1)求抛物线解析式,判断点B是否在抛物线上;(2)连接AB,作点O关于AB的对称点O′,求四边形AOBO′的面积;(3)点P(n,0)是x轴上一个动点,过P点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N,将△ANB的面积记为S,若≤S≤,求n的取值范围.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连接AC,BC,点D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的动点(不与B,C重合),①求△BCD面积的最大值;②若∠ACO+∠BCD=∠ABC,求点D的坐标.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点和点B(4,0),与y轴交于点C,点P 抛物线上一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点,过点P作PH⊥AB,垂足为H,作PE⊥x轴,垂足为E,交AB于点F,设△PHF的面积为S1,△BEF的面积为S2,当时,求点P的坐标;(3)点N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是否存在点N,使得直线BC垂直平分线段PN?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抛物线y=x2+bx+c交x轴于A(﹣1,0),B(3,0)两点,C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直线AC交y轴于点P.(1)求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1,当OP=OA时,D是点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M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它的横坐标为m(﹣1<m<4),连接DM,CM,DM与直线AC交于点N.设△CMN和△CDN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求的最大值.(3)如图2,直线BP交抛物线于另一点E,连接CE交y轴于点F,点C的横坐标为n.求的值.2024年福建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综合题(答案)一.定点问题(共3小题)1.已知抛物线y=x2﹣2mx﹣3(m为常数).(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当m≥1时,求抛物线顶点到x轴的最小距离;(3)当m=0时,点A,B为该抛物线上的两点,顶点为D,直线AD的解析式为y1=k1x+b1,直线BD的解析式为y2=k2x+b2,若k1k2=﹣,求证:直线AB过定点.【答案】(1)(m,﹣m2﹣3);(2)抛物线顶点到x轴的最小距离为4;(3)直线AB过定点(0,﹣).2.已知抛物线y=x2+bx+c关于直线x=1对称,且过点(2,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D(m,﹣1)的直线DE:y=k1x+b1(k>0)和直线DF:y=k2x+b2(k2<0)均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①求k1k2的值;②平移直线DE,DF,使平移后的两条直线都经过点R(1,0),且分别与抛物线相交于G、H和P、Q两点,若M、N分别为GH,PQ的中点,求证:直线MN必过某一定点.【答案】(1)y=x2﹣2x+1;(2)①k1k2=﹣4;②证明见解答过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l:y=x2﹣2mx﹣2﹣m(m>0)与x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设抛物线l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N,且OC=3ON(1)求m的值;(2)设点G是抛物线在第三象限内的动点,若∠GBC=∠ACO,求点G的坐标;(3)将抛物线y=x2﹣2mx﹣2﹣m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抛物线l′,设点P、Q是抛物线l′上在第一象限内不同的两点,射线PO、QO分别交直线y=﹣2于点P′、Q′,设P′、Q′的横坐标分别为x P′、x Q′,且x P′⋅x Q′=4,求证:直线PQ经过定点.【答案】(1)m=1;(2)点G的坐标为;(3)见解析.二.定值问题(共2小题)4.过原点的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且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顶点为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E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连接AB,BE,AE,若△ABE的面积为4,求点E的坐标;(3)如图(2),设直线y=kx﹣2k(k≠0)与抛物线交于C,D两点,点D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为D',直线CD'与直线x=2交于点P,求证:BP的长为定值.【答案】(1)解析式为:y=x2﹣2x;(2)E1(0,0),E2(6,6);(3)证明见解答过程.5.已知抛物线C1:y=mx2+n与x轴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n=﹣1.(1)求抛物线C1的解析式;(2)将C1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C2,点M、N为抛物线C2上的两个动点,O为坐标原点,且∠MON=90°,连接点M、N,过点O作OE⊥MN于点E.求点E到y轴距离的最大值;(3)如图,若点F的坐标为(0,﹣2),直线l分别交线段AF,BF(不含端点)于G,H两点.若直线l与抛物线C1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设点G的横坐标为b,点H的横坐标为a,则a﹣b是定值吗?若是,请求出其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答案】(1)y=x2﹣1;(2);(3)定值1.三.线段之积(共2小题)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其中A点坐标(﹣1,0);交y轴负半轴于点C,C点坐标(0,﹣3).(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若抛物线上有一点D,∠ACD=45°,求点D的坐标.(3)如图2,点P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的直线y=mx+n(n<0)与抛物线交于另外一点Q,连接AP、AQ,分别交y轴于M、N两点.若OM•ON=2,试探究m、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y=x2﹣2x﹣3;(2)D(4,5);(3)m、n之间的数量关系为n+3m=2.理由间接性.7.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1,0),B(2,0),C(0,﹣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D为抛物线y=ax2+bx+c上不与抛物线的顶点和点A,B重合的动点.①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D交于点F,与直线BD交于点G,点F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F′,求证:GF′的长度为定值;②当∠BAD=45°时,过线段AD上的点H(不含端点A,D)作AD的垂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求PH•QH的最大值.【答案】(1)y=x2﹣x﹣1;(2)①F′G=为定值;②PH•QH的最大值为:.四.线段数量关系(共5小题)8.抛物线C:y=x2﹣2x﹣3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交y轴于点C.(1)直接写出点A,B的坐标;(2)如图1,直线y=x+1经过点A,交抛物线于另一点N,点D在抛物线上,满足△DAN的面积与△CAN的面积相等,求点D的横坐标;(3)如图2,将抛物线C向上平移,使其顶点M在x轴上,得到抛物线C1,P(x1,y1),Q(x2,y2)是抛物线C1上两点(P点在Q点左侧),直线PQ交抛物线C1对称轴于点E,过点Q作y轴的平行线分别交x轴,直线PM于F,H两点,EH交x轴于点G,求证:EG=GH.【答案】(1)A(﹣1,0),B(3,0);(2)3或;(3)见解析.9.已知抛物线y=ax2+bx+c(a≠0).(1)若抛物线经过点(﹣1,1)且对称轴为直线x=1,求a,c所满足的数量关系;(2)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顶点为Q(2,0),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E,F两点(点E在点F的左侧).①求△EQF面积的最小值;②过点E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直线EM与直线FQ交于点N,连接PM,求证:PM∥QN.【答案】(1)3a+c=1;(2)①4;②见解答.10.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A(4,0),C(﹣1,0)两点,与y轴交于点B,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B,BC,PA,PC,PC与AB相交于点Q.(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设△APQ的面积为S1,△BCQ的面积为S2.求S1﹣S2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P的坐标;(3)过点P作PD垂直于x轴于点D,与线段AB交于点N.设点D的横坐标为m,且2<m<4,PD中点为点M,AB中点为点E,若,求m的值.【答案】(1)y=﹣x2+3x+4;(2)S1﹣S2的最大值为,点P的坐标为:(,);(3)m=.11.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4,0),与y轴交于点B,对称轴为,点P是x轴上一点,过点P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分别交抛物线和直线AB于点E和点F.(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E、F、P三个点中恰有一点是其它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三点重合除外)时,求点P的坐标;(3)分别过点E、F向抛物线的对称轴作垂线,交对称轴于点M、N,矩形EMNF与此抛物线相交,抛物线被截得的部分图象记作G,G的最高点的纵坐标为m,最低点纵坐标为n,当m﹣n=2OP时,求点P的坐标.【答案】(1);(2)(﹣1,0),,;(3)P(6,0).12.已知抛物线y=﹣﹣2x+3n(n>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位于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1)如图1,若n=1.①则D的坐标为(﹣1,4);②当m≤x≤0时,抛物线的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4,则m的取值范围为﹣2≤m≤﹣1 .(2)如图2,P是抛物线上一点,Q为射线CA上一点,且P、Q两点均在第三象限内,Q、A是位于直线PB 同侧的不同两点,若点P到x轴的距离为d,△QPB的面积为2nd.①求证:AC∥PB.②连接AP、OD、OQ、DQ,若AP=QB,PQ=4n,试判断△DOQ的形状是否随着n的变化而变化?并说明理由.【答案】(1)①(﹣1,4);②﹣2≤m≤﹣1;(2)①证明见解析过程;②△DOQ的形状不会随着n的变化而变化,理由见解析过程.五.面积问题(共5小题)13.已知抛物线C1:y=﹣x2﹣2x﹣1,抛物线C2经过点A(﹣1,0),B(m+1,0)(m>0),E为抛物线C2的顶点,M(x M,0)是x轴正半轴上的点.(1)若E在抛物线C1上,求点E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2)若抛物线C2:y=x2﹣mx+n,与y轴交于点C.①点D(m,y D)在抛物线C2上,当AM=AD,x M=5时,求m的值;②若m=2,F是线段OB上的动点,过F作GF⊥CF交线段BC于点G,连接CE,GE,求△CGE面积的最小值.【答案】(1)E(m,﹣m2﹣m﹣1);(2)①m=3﹣1;②6﹣6.1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的坐标为(﹣2,0)和原点O,将线段OA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B.(1)求抛物线解析式,判断点B是否在抛物线上;(2)连接AB,作点O关于AB的对称点O′,求四边形AOBO′的面积;(3)点P(n,0)是x轴上一个动点,过P点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N,将△ANB的面积记为S,若≤S≤,求n的取值范围.【答案】(1)y=x2+x;点B在抛物线上,理由见解答过程;(2)2;(3)≤n≤﹣或≤n≤或≤n≤.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连接AC,BC,点D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的动点(不与B,C重合),①求△BCD面积的最大值;②若∠ACO+∠BCD=∠ABC,求点D的坐标.【答案】(1)y=x2﹣2x﹣3;(2)①△BCD面积的最大值为;②D(,﹣).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点和点B(4,0),与y轴交于点C,点P抛物线上一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点,过点P作PH⊥AB,垂足为H,作PE⊥x轴,垂足为E,交AB于点F,设△PHF的面积为S1,△BEF的面积为S2,当时,求点P的坐标;(3)点N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是否存在点N,使得直线BC垂直平分线段PN?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2+x+4;(2);(3)存在点N,使得直线BC垂直平分线段PN;N的坐标是或.17.抛物线y=x2+bx+c交x轴于A(﹣1,0),B(3,0)两点,C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直线AC交y轴于点P.(1)求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1,当OP=OA时,D是点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M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它的横坐标为m(﹣1<m<4),连接DM,CM,DM与直线AC交于点N.设△CMN和△CDN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求的最大值.(3)如图2,直线BP交抛物线于另一点E,连接CE交y轴于点F,点C的横坐标为n.求的值.【答案】(1)y=x2﹣2x﹣3;(2);(3).。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9dfe5eccbff121dd3683b0.png)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Rt△ABC中,D为斜边AB的中点,∠B=60°,BC=2cm,动点E从点A出发沿AB 向点B运动,动点F从点D出发,沿折线D﹣C﹣B运动,两点的速度均为1cm/s,到达终点均停止运动,设AE的长为x,△AEF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图象大致为()A.B.C.D.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P和点Q分别从点B和点C出发,沿射线BC向右运动,且速度相同,过点Q作QH⊥BD,垂足为H,连接PH,设点P运动的距离为x (0<x≤2),△BPH的面积为S,则能反映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为()A.B.C.D.3.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剪去一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CEFG,动点P从点A出发,沿多边形的边以A→D→E→F→G→B的路线匀速运动到点B时停止(不含点A 和点B),则△ABP的面积S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象大致为()A.B.C.D.4.小亮饭后散步,从家中走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看10分钟的报纸后,用15分钟返回家中,下列图形中表示小亮离家的时间与离家的距离之间关系的是()A.B.C.D.5.如图①,动点P从正六边形的A点出发,沿A→F→E→D→C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C,图②是点P运动时,△ACP的面积y(cm2)随着时间x(s)的变化的关系图象,则正六边形的边长为()A.2cm B.cm C.1cm D.3cm6.如图①,在▱ABCD中,∠B=120°,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D→A运动至点A 停止,如图②是点P运动时,△P AB的面积y(cm2)随点P运动的路程x(cm)变化的关系图象,则图②中H点的横坐标为()A.12B.14C.16D.7.如图所示的是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千米/时)与时间(分)之间的变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是因变量,速度是自变量B.汽车在1~3分钟时,匀速运动C.汽车最快的速度是30千米/时D.汽车在3~8分钟静止不动8.小苏和小林在如图1所示的跑道上进行4×50米折返跑,在整个过程中跑步者距起跑线的距离y(单位:m)与跑步时间t(单位:s)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B.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C.小苏前15s跑过的路程大于小林前15s跑过的路程D.在折返跑过程中(不包括起跑和终点),小林与小苏相遇3次9.小聪步行去上学,5分钟走了总路程的,估计步行不能准时到校,于是他改乘出租车赶往学校,他的行程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假定总路程为1,出租车匀速行驶),则他到校所花的时间比一直步行提前了()分钟.A.16B.18C.20D.2410.如图1,动点K从△ABC的顶点A出发,沿AB﹣BC匀速运动到点C停止.在动点K 运动过程中,线段AK的长度y与运动时间x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点Q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若△ABC的面积是5,则图2中a的值为()A.B.5C.7D.3二.填空题11.小亮早晨从家骑车到学校先上坡后下坡,所行路程y(m)与时间x(min)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返回时上坡、下坡的速度仍与去时上坡,下坡的速度分别相同,则小亮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min.12.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20°,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 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cm,△P AB的面积为ycm2,y关于x的函数的图象如图②所示,则图②中H点的横坐标为.13.如图1,点O为正六边形对角线的交点,机器人置于该正六边形的某顶点处,小宇操作机器人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图1中给出的线段路径上运行,他将机器人运行的时间设为t秒,机器人到点A的距离设为y,得到的函数图象如图2.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可以得到下列推断:①机器人一定经过点D;②机器人一定经过点E;③当t=3时,机器人一定位于点O;④存在符合图2的运行路线,使机器人能够恰好经过六边形的全部6个顶点;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14.在课本的阅读与思考中,科学家利用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这个函数模型来测算岩石的年,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这样半衰的现象.请思考下面的问题:一个皮球从16m高处下落,第一次落地后反弹起8m,第二次落地后反弹起4m,以后每次落地后的反弹高度都减半.试写出表示反弹高度h(单位:m)与落地次数n的对应关系的函数解析式.皮球第次落地后的反弹高度是m?15.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运动会期间,小明和小欢两人打算匀速从教室跑到600米外的操场参加入场式,出发时小明发现鞋带松了,停下来系鞋带,小欢继续跑往操场,小明系好鞋带后立即沿同一路线开始追赶小欢小明在途中追上小欢后继续前行,小明到达操场时入场式还没有开始,于是小明站在操场等待,小欢继续前往操场.设小明和小欢两人相距s(米),小欢行走的时间为t(分钟),s关于t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明和小欢第一次相距80米后,再过分钟两人再次相距80米.三.解答题16.王教授和他的孙子小强星期天一起去爬山,来到山脚下,小强让爷爷先上山,然后追赶爷爷,如图所示,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米)与爬山所用时间(分)的关系(小强开始爬山时开始计时),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爷爷比小强先上了多少米?山顶离山脚多少米?(2)谁先爬上山顶?小强爬上山顶用了多少分钟?(3)图中两条线段的交点表示什么意思?这时小强爬山用时多少?离山脚多少米?17.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1),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m)与摆动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是否为关于t的函数?请说明理由;(2)结合图象回答:①当=0.7s时,h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②秋千摆第二个来回需多少时间?18.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航班挡风玻璃在高空爆裂,机组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顺利返航,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下表给出了距离地面高度与所在位置的温度之间的大致关系.根据下表,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上表反映的两个变量中,是自变量,是因变量?(2)若用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y表示表示温度,则y与h的之间的关系式是:;当距离地面高度5千米时,所在位置的温度为:℃.如图是当日飞机下降过程中海拔高度与玻璃爆裂后立即返回地面所用时间关系图.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3)返回途中飞机再2千米高空水平大约盘旋了几分钟?(4)飞机发生事故时所在高空的温度是多少?19.如图1,在△ABC中,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将线段AD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DE,连接BE.若已知BC=8cm,设B,D两点间的距离为xcm,A,D两点间的距离为y1cm,B,E两点距离为y2cm.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函数y1,y2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请补充完整.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的几组对应值.(1)按照下表中自变量x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与x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y1),(x,y2),并画出函数y1,y2的图象;(3)结合函数图象(如图2),解决问题:①当E在线段BC上时,BD的长约为cm;②当△BDE为等腰三角形时,BD的长x约为cm.20.小凡与小光从学校出发到距学校5千米的图书馆看书,途中小凡从路边超市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如图反应了他们俩人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时间t(分钟)的关系,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l1和l2中,描述小凡的运动过程;(2)谁先出发,先出发了分钟;(3)先到达图书馆,先到了分钟;(4)当t=分钟时,小凡与小光在去学校的路上相遇;(5)小凡与小光从学校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千米/小时?(不包括中间停留的时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在Rt△ABC中,D为斜边AB的中点,∠B=60°,BC=2cm,∴AD=DC=DB=2,∠CDB=60°∵EF两点的速度均为1cm/s∴当0≤x≤2时,y=当2≤x≤4时,y=由图象可知A正确故选:A.2.解:过点H作HE⊥BC,垂足为E.∵BD是正方形的对角线∴∠DBC=45°∵QH⊥BD∴△BH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Q•HE=BH•HQ∴HE=∴△BPH的面积S=BP•HE=x=∴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二次函数,且二次函数图象开口方向向上;因此,选项中只有A选项符合条件.故选:A.3.解:当点P在线段AD上时,面积是逐渐增大的,当点P在线段DE上时,面积是定值不变,当点P在线段EF上时,面积是逐渐减小的,当点P在线段FG上时,面积是定值不变,当点P在线段GB上时,面积是逐渐减小的,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4.解:依题意,0﹣20分钟散步,离家路程增加到900米,20﹣30分钟看报,离家路程不变,30﹣45分钟返回家,离家路程减少为0米.故选:D.5.解:如图,连接BE,AE,CE,BE交AC于点G由正六边形的对称性可得BE⊥AC,易证△ABC≌△CDE≌△AFE(SAS)∴△ACE为等边三角形,GE为AC边上的高线∵动点P从正六边形的A点出发,沿A→F→E→D→C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E时△ACP的面积y取最大值设AG=CG=a(cm),则AC=AE=CE=2a(cm),GE=a(cm)∴2a×a÷2=(cm)∴a2=3∴a=(cm)或a=﹣(舍)∵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20°∴∠ABG=×120°=60°∴在Rt△ABG中,=sin60°∴=∴AB=2(cm)∴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cm故选:A.6.解:图②显示,当BC=4时,y=6,即y=×AB×BC sin60°=AB×4×=6,解得:AB=6,点H的横坐标为:BC+CD+AD=4+4+6=14,故选:B.7.解:速度是因变量,时间是自变量,故选项A不合题意;汽车在1~3分钟时,速度在增加,故选项B不合题意;汽车最快速度是30千米/时,故选项C符合题意;汽车在3~8分钟,匀速运动,故选项D不合题意;故选:C.8.解: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先后到达终点,小林先到达终点,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图象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小林先到达终点,小苏后到达终点,小苏用的时间多,而路程相同,所以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由函数图象可知:小苏前15s跑过的路程小于小林前15s跑过的路程,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在折返跑过程中(不包括起跑和终点),小林与小苏相遇3次,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9.解:小聪步行的速度为:÷5=,改乘出租车后的速度为:(﹣)÷(7﹣5)=,小聪到校所花的时间比一直步行提前的时间=﹣5﹣=20(分钟),故选:C.10.解:由图象的曲线部分看出直线部分表示K点在AB上,且AB=a,曲线开始AK=a,结束时AK=a,所以AB=AC.当AK⊥BC时,在曲线部分AK最小为5.所以BC×5=5,解得BC=2.所以AB==.故选:A.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由图可得,去校时,上坡路的距离为3600米,所用时间为18分,∴上坡速度=3600÷18=200(米/分),下坡路的距离是9600﹣36=6000米,所用时间为30﹣18=12(分),∴下坡速度=6000÷12=500(米/分);∵去学校时的上坡回家时变为下坡、去学校时的下坡回家时变为上坡,∴小亮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6000÷200+3600÷500=30+7.2=37.2(分钟).故答案为:37.212.解:由图象可知,当x=4时,点P到达C点,此时△P AB的面积为6,∵∠B=120°,BC=4,∴×2×AB=6,解得AB=6,H点表示点P到达A时运动的路程为4+6+4=14,故答案为:14.13.解:由图象可知,机器人距离点A1个单位长度,可能在F或B点,则正六边形边长为1;①所有点中,只有点D到A距离为2个单位,故①正确;②因为机器人可能在F点或B点出发,当从B出发时,不经过点E,故②错误.③观察图象t在3﹣4之间时,图象具有对称性则可知,机器人在OB或OF上,则当t=3时,机器人距离点A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机器人一定位于点O,故③正确;④由②知,机器人不经过点E,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③.14.解:表示反弹高度h(单位:m)与落地次数n的对应关系的函数解析式h=(n为正整数).=,2n=16×8=27,n=7.故皮球第7次落地后的反弹高度是m.故答案为:h=(n为正整数),7.15.解:由题意小欢的速度为40米/分钟,小明的速度为80米/分钟,设小明在途中追上小欢后需要x分钟两人相距80米,则有:80x﹣40x=80,∴x=2,此时小欢一共走了40×(2+2)=160(米),(600﹣160﹣80)÷40=9(分).即小明和小欢第一次相距80米后,再过9分钟两人再次相距80米.故答案为:9三.解答题(共5小题)16.解:(1)由图可知,爷爷比小强先上了100米,当小强爬了10分钟,爬了300米∴小强的速度300÷10=30米/分,∴山高30×15=450米;(2)小强先到山顶,小强爬了15分钟;(3)图中两条线段的交点表示小强和爷爷相遇的时候,这时小强爬山用时10分钟,离山脚300米.17.解:(1)h是t的函数是两个变量、每一个时间t的确定值,高度h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故变量h是否为关于t的函数;(2)①当t=0.7s时,h=0.5m,它的意义是:秋千摆动0.7s时,设地面的高度为0.5m.②从图象看前两个来回用时2.8,后面两个来回用时5.4﹣2.8=2.6,再后面两个来回用时7.8﹣5.4=2.4,为均匀减小,故第一个来回应该是1.5s,第二个来回2.6s.18.解:(1)根据函数的定义:距离地面高度是自变量,所在位置的温度是因变量,故答案为:距离地面高度,所在位置的温度;(2)由题意得:y=20﹣6h,当x=5时,y=﹣10,故答案为:y=20﹣6h,﹣10;(3)从图象上看,h=2时,持续的时间为2分钟,即返回途中飞机在2千米高空水平大约盘旋了2分钟;(4)h=2时,y=20﹣12=8,即飞机发生事故时所在高空的温度是8度.19.解:(1)当x=0时,a=AD=7.03≈7.0,b=3.0;(2)描绘后表格如下图:(3)①当E在线段BC上时,即:x=y1+y2,从图象可以看出,当x=6时,y1+y2=6,故答案为6;②当BE=DE时,即:y1=y2,此时x=7.5或0,故x=7.5;当BE=BD时,即:y2=x,在图上画出直线y=x,此时x≈3;当DE=BE时,即:y1=x,从上图可以看出x≈4.1;故答案为:3或4.1或7.5.20.解:(1)由图可得,l1和l2中,l1描述小凡的运动过程,故答案为:l1;(2)由图可得,小凡先出发,先出发了10分钟,故答案为:小凡,10;(3)由图可得,小光先到达图书馆,先到了60﹣50=10(分钟),故答案为:小光,10;(4)小光的速度为:5÷(50﹣10)=千米/分钟,小光所走的路程为3千米时,用的时间为:3÷=24(分钟),∴当t=10+24=34(分钟)时,小凡与小光在去学校的路上相遇,故答案为:34;(5)小凡的速度为:=10(千米/小时),小光的速度为:=7.5(千米/小时),即小凡与小光从学校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0千米/小时、7.5千米/小时.。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57390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e.png)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1,将正方形ABCD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D边在x轴上,其余各边均与坐标轴平行,直线L:y=x−3沿x轴的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该直线被正方形ABCD的边所截得的线段长为m,平移的时间为t(秒),m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图2中a的值为()A.7B.9C.12D.132.弹簧挂物体会伸长,测得弹簧长度y(cm)(最长为20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有下面的关系:x/kg01234…y/cm88.599.510…A.x与y都是变量,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B.所挂物体质量为6kg时,弹簧长度为11cmC.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y=8+0.5xD.挂30kg物体时,弹簧长度一定比原长增加15cm3.甲、乙、丙、丁四个人步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按平均速度计算.走得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4.如图1,在矩形ABCD中,点E在CD上,∠AEB=90°,点P从点A出发,沿A→E→B的路径匀速运动到点B停止,作PQ∠CD于点Q,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PQ长为y,若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当x=6时,PQ的值是()A.2B.95C.65D.15.将水匀速滴进如图所示的容器时,能符合题意反映容器中水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对应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6.函数y= √x−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7.在函数y=√x+2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 )A.x≥-2B.x<-2且x≠0C.x≥-2且x≠0D.x≠0.8.如图反映的过程是:小强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除草,然后回家.如果菜地和玉米地的距离为a千米,小强在玉米地除草比在菜地浇水多用的时间为b分钟,则a,b的值分别为()A.1.1,8B.0.9,3C.1.1,12D.0.9,89.某烤鸭店在确定烤鸭的烤制时间时,主要依据的是下表的数据:鸭的质量/千克0.51 1.52 2.53 3.54烤制时间/分406080100120140160180 A.140B.138C.148D.16010.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1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的是().A.y=1√x−1B.y=√x−1C.y=1√x−1D.y=1√1−x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枣庄某学校利用周未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活动.如图反映的过程是:小强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除草,然后回家.如果菜地和玉米地的距离为a千米,小强在玉米地除草比在菜地浇水多用的时间为b分钟,则a,b的值分别为()A.1.1,8B.0.9,3C.1.1,12D.0.9,8二、填空题13.一棵树现在高60cm,每个月长高2cm,x月之后这棵树的高度为hcm,则h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1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匀速行驶,当乙车到达A地后,继续保持原速向远离B的方向行驶,而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掉头,并保持原速与乙车同向行驶,经过15小时后两车同时到达距A地300千米的C地(中途休息时间忽略不计).设两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距A地千米.15.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问题中,自变量是.,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6.已知函数y= √2x+1x−21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在第一象限,且AB∠x轴.直线y=﹣x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平移,被平行四边形ABCD截得的线段EF的长度y与平移的距离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8.甲、乙两地相距360km,一辆货车从甲地以60km/ℎ的速度匀速前往乙地,到达乙地后停止在货车出发的同时,另一辆轿车从乙地沿同一公路匀速前往甲地,到达甲地后停止.两车之间的路程y(km)与货车出发时间x(ℎ)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的折线CD−DE−EF所示.其中点C的坐标是(0,360),点D的坐标是(2,0),则点E的坐标是.三、综合题19.我国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部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如图1).图2中l1、l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海里)与追赶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问题:(1)直线l1与直线l2中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A与B比较,速度快;(3)l1与l2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S1=k1t+b1与S2=k2t+b2中,k1、k2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并直接写出两个具体表达式(4)15分钟内B能否追上A?为什么?(5)当A逃离海岸12海里的公海时,B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能否在A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为什么?20.为迎接元旦,某食品加工厂计划用三天时间生产某种糕点600斤,其库存量稳定增加,从第四天开始停止生产,进行销售,每天销售150斤,图中的折线OAB表示该糕点的库存量y(斤)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1)B点坐标为,线段AB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2)在食品销售期间,某超市提前预定当天这种糕点150斤的销量,并搭配活动将这批糕点分甲乙两种方式售卖,甲种方式每斤8元,乙种方式每斤12元,同时为了保证甲种方式的数量不低于乙种方式,求该超市卖完全部糕点销售总额的最大值.21.已知y是x 的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 >0,下表是y与x 的几组对应值.x···123579···y··· 1.98 3.95 2.63 1.58 1.130.88···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写出:①x=4对应的函数值y约为;②该函数的一条性质:.22.沙沙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某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 以下是他本次上学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沙沙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2)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沙沙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多少米/分?(3)沙沙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4)本次上学途中,沙沙一共行驶了多少米?23.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1),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m)与摆动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是否为关于t的函数?(2)结合图象回答:①当t=0.7s时,h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②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多少时间?24.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了广大青少年不断追求“科学梦”的热情.小明在周末从家骑自行车到晋中市科技馆探索科技的奥秘,他骑行了一段时间后,在某路口等待红绿灯,待绿灯亮起后继续向科技馆方向骑行,在快到科技馆时突然发现钥匙不见了,于是他着急地原路返回,在刚刚等红绿灯的路口处找到了钥匙,使继续前往科技馆.小明离科技馆的距离(m)与离家的时间(min)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晋中市科技馆的距离是m;(2)小明等待红绿灯所用的时间为min;(3)图中点C表示的意义是;(4)小明在整个途中,哪个时间段骑车速度最快?,最快速度是m/min.(5)小明在整个途中,共行驶了m.参考答案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h=60+2x 14.【答案】100 15.【答案】时间 16.【答案】x≥﹣12且x≠217.【答案】12 18.【答案】(3,180) 19.【答案】(1)直线l 1(2)B(3)由题意可得k 1、k 2的实际意义是分别表示快艇B 的速度和可疑船只的速度 S 1=0.5t ,S 2=0.2t+5; (4)15分钟内B 不能追上A理由:当t =15时,S 2=0.2×15+5=8,S 1=0.5×15=7.5 ∵8>7.5∴15分钟内B 不能追上A ; (5)B 能在A 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 理由:当S 2=12时,12=0.2t+5,得t =35 当t =35时,S 1=0.5×35=17.5∵17.5>12∴B能在A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20.【答案】(1)(7,0);y=-150x+1050(2)解:设该超市卖完全部糕点销售总额是y元,甲种方式售卖x斤,则乙种方式售卖(150−x)斤根据题意得:y=8x+12(150−x)=−4x+1800∵甲种方式的数量不低于乙种方式∴x≥150−x∴x≥75而−4<0∴y随x的增大而减小∴x=75时,y最大为−4×75+1800=1500答:该超市卖完全部糕点销售总额的最大值是1500元.21.【答案】(1)解:如下图:(2)2(2.1到1.8之间都正确);该函数有最大值(其他符合题意性质都可以).22.【答案】(1)解:根据图象,学校的纵坐标为1500,小明家的纵坐标为0故沙沙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2)解:根据图象,12≤x≤14时,直线最陡故沙沙在12分钟到14分钟最快,最快的速度是1500−60014−12=450米/分(3)解:根据题意,沙沙在书店停留的时间为从8分到12分,12-8=4故沙沙在书店停留了4分钟.(4)解:读图可得:沙沙共行驶了1200+600+900=2700米.23.【答案】(1)解:∵对于每一个摆动时间t,都有一个唯一的ℎ的值与其对应∴变量h是关于t的函数。
中考复习专题二次函数分类讲解复习以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复习专题二次函数分类讲解复习以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59fd0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e.png)
1、二次函数的定义定义: y=ax2 + bx + c a 、 b 、 c 是常数, a ≠ 0 定义要点:①a ≠ 0 ②最高次数为2 ③代数式一定是整式练习:1、y=-x2,y=2x2-2/x,y=100-5 x2,y=3 x2-2x3+5,其中是二次函数的有____个;2.当m_______时,函数y=m+1χ - 2χ+1 是二次函数2、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例2:已知二次函数1求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M 的坐标;2设抛物线与y 轴交于C 点,与x 轴交于A 、B 两点,求C,A,B 的坐标;抛物线 顶点坐标 对称轴 位置 开口方向 增减性 最值y=ax2+bx+ca>0y=ax 2+bx+ca<0由a,b 和c 的符号确定由a,b 和c 的符号确定 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在对称轴的左侧,y 随着x 的增大而在对称轴的左侧,y 随着x 的增大而⎪⎪⎭⎫ ⎝⎛--a b ac a b 44,22⎪⎪⎭⎫ ⎝⎛--a b ac a b 44,22abx 2-=直线abx 2-=直线23212-+=x x y3x为何值时,y随的增大而减少,x为何值时,y有最大小值,这个最大小值是多少4x为何值时,y<0x为何值时,y>03、求抛物线解析式的三种方法1、一般式:已知抛物线上的三点,通常设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y=ax2+bx+ca≠02,顶点式:已知抛物线顶点坐标h, k,通常设抛物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求出表达式后化为一般形式.y=ax-h2+ka≠03,交点式: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x1,0、x2,0,通常设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求出表达式后化为一般形式.y=ax-x1x-x2 a≠0练习:根据下列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图象经过0,0, 1,-2 , 2,3 三点;2、图象的顶点2,3, 且经过点3,1 ;3、图象经过0,0, 12,0 ,且最高点的纵坐标是3 ;例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最大值是2,图象顶点在直线y=x+1上,并且图象经过点3,-6;求a、b、c;解:∵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2∴抛物线的顶点纵坐标为2又∵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y=x+1上∴当y=2时,x=1∴顶点坐标为 1 , 2∴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2+2又∵图象经过点3,-6∴-6=a 3-12+2 ∴a=-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2+2即: y=-2x2+4x4、a,b,c符号的确定抛物线y=ax2+bx+c的符号问题:1a的符号: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确定2C的符号: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确定.3b的符号:由对称轴的位置确定4b2-4ac的符号:由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确定5a+b+c的符号:因为x=1时,y=a+b+c,所以a+b+c的符号由x=1时,对应的y值决定;当x=1时,y>0,则a+b+c>0当x=1时,y<0,则a+b+c<0当x=1时,y=0,则a+b+c=06a-b+c的符号:因为x=-1时,y=a-b+c,所以a-b+c的符号由x=-1时,对应的y值决定;当x=-1,y>0,则a-b+c>0当x=-1,y<0,则a-b+c<0当x=-1,y=0,则a-b+c=0练习1、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b、c的符号为A、a<0,b>0,c>0B、a<0,b>0,c<0C、a<0,b<0,c>0D、a<0,b<0,c<02、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b、c的符号为A、a>0,b>0,c=0B、a<0,b>0,c=0C、a<0,b<0,c<0D、a>0,b<0,c=03、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b、c 、△的符号为A、a>0,b=0,c>0,△>0B、a<0,b>0,c<0,△=0C、a>0,b=0,c<0,△>0D、a<0,b=0,c<0,△<0熟练掌握a,b, c,△与抛物线图象的关系上正、下负左同、右异4.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经过原点和二、三、四象限,判断a、b、c的符号情况:a 0,b 0,c 0.5.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经过原点,且它的顶点在第三象限,则a、b、c满足的条件是:a 0,b 0,c 0.6.二次函数y=ax2+bx+c中,如果a>0,b<0,c<0,那么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必在第象限先根据题目的要求画出函数的草图,再根据图象以及性质确定结果数形结合的思想7.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⑴a+b+c=0 ⑵a-b+c﹥0 ⑶abc ﹥0 ⑷b=2a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4个要点:寻求思路时,要着重观察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的位置,抛物线与x轴、y轴的交点的位置,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5、抛物线的平移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练习⑴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可得到y=2x2-3的图象; 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可得到y=2x-32的图象; ⑵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先向 平移 个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可得到函数y=2x+12+2的图象;引申:3由二次函数y=x2的图象经过如何平移可以得到函数y=x2-5x+6的图象.y=x2-5x+66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b2-4ac 的关系我们知道:代数式b2-4ac 对于方程的根起着关键的作用.二次函数y=ax2+bx +c 的图象和x 轴交点的横坐标,便是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0的解;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和x 轴交点有三种情况: 1有两个交点b2 – 4ac > 0 2有一个交点b2 – 4ac= 0 3没有交点 b2 – 4ac< 0若抛物线y=ax2+bx+c 与x 轴有交点,则b2 – 4ac ≥0例1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2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____,此时抛物线 y=x2-2x+m 与x 轴有____个交点.2已知抛物线 y=x2 – 8x +c 的顶点在 x 轴上,则c=____.y=x 24125(2--=x y .2422,1aacb b x -±-=∴3一元二次方程 3 x2+x-10=0的两个根是x1= -2 ,x2=5/3, 那么二次函数y= 3 x2+x-10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7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1.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抛物线y=-x2-3x+7的形状相同,顶点在直线x=1上,且顶点到x轴的距离为5,请写出满足此条件的抛物线的解析式.解:抛物线y=ax2+bx+c与抛物线y=-x2-3x+7的形状相同a=1或-1又顶点在直线x=1上,且顶点到x轴的距离为5,顶点为1,5或1,-5所以其解析式为:1 y=x-12+52 y=x-12-53 y=-x-12+54 y=-x-12-5 展开成一般式即可.2.若a+b+c=0,a0,把抛物线y=ax2+bx+c 向下平移 4个单位,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所到的新抛物线的顶点是-2,0,求原抛物线的解析式. 分析:1由a+b+c=0可知,原抛物线的图象经过1,0 2 新抛物线向右平移5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即得原抛物线练习题1.直线y =3 x -1与y =x -k 的交点在第四象限,则k 的范围是………………A k <31 B 31<k <1 C k >1 D k >1或k <1 提示由⎩⎨⎧-=-=k x y x y 13,解得⎪⎪⎩⎪⎪⎨⎧-=-=.23121k y k x 因点在第四象限,故21k ->0,231k -<0.∴ 31<k <1.答案B .点评本题应用了两函数图象交点坐标的求法,结合了不等式组的解法、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征等.2.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个数是…………1abc <0; 2a +b +c <0; 3a +c >b ; 4a <-2b . A1 B2 C3 D4 提示由图象知a <0,-ab2>0,故b >0,而c >0,则abc <0.当x =1时,y >0,即a +c -b >0;当x =-1时,y <0,即a +c -b <0. 答案B .点评本题要综合运用抛物线性质与解析式系数间的关系.因a <0,把4a <-2b 两边同除以a ,得1>-ab 2,即-a b 2<1,所以4是正确的;也可以根据对称轴在x =1的左侧,判断出-a b 2<1,两边同时乘a ,得a <-2b ,知4是正确的.3.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 x -m =0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 =m +1x +m -1的图象不经过…………………………………………………………………………………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提示由=4+4 m <0,得m +1<0,则m -1<0,直线过第二、三、四象限. 答案A .点评本题综合运用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注意,题中问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不经过的象限.4.如图,已知A ,B 是反比例函数y =x2的图象上两点,设矩形APOQ 与矩形MONB 的面积为S 1,S 2,则……………………………………………………………… A S 1=S 2 B S 1>S 2 C S 1<S 2 D 上述A 、B 、C 都可能 提示因为S APOQ =|k |=2,S MONB =2,故S 1=S 2. 答案A .点评本题可以推广为:从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向两坐标轴引垂线,由这点及两个垂足和原点构成的矩形的面积都等于|k |.5.若点A 1,y 1,B 2,y 2,C ,y 3在反比例函数y =-xk 12+的图象上,则A y 1=y 2=y 3B y 1<y 2<y 3C y 1>y 2>y 3D y 1>y 3>y 2提示因-k 2+1<0,且-k 2+1=y 1=2 y 2=y 3,故y 1<y 2<y 3.或用图象法求解,因-k 2+1<0,且x 都大于0,取第四象限的一个分支,找到在y 轴负半轴上y 1,y 2,y 3 的相应位置即可判定. 答案B .点评本题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的应用,图象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分析时应注意本题中的-k 2+1<0.6.直线y =ax +c 与抛物线y =ax 2+bx +c 在同一坐标系内大致的图象是……A B C D提示两个解析式的常数项都为c ,表明图象交于y 轴上的同一点,排除A,B .再从a 的大小去判断. 答案D .点评本题综合运用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B 错误的原因是由抛物线开口向上,知a >0,此时直线必过第一、三象限.7.已知函数y =x 2-1840 x +1997与x 轴的交点是m ,0n ,0,则m 2-1841 m +1997n 2-1841 n +1997的值是…………………………………………… A1997 B1840 C1984 D1897提示抛物线与x 轴交于m ,0n ,0,则m ,n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1840 x +1997=0的两个根.所以m 2-1840 m +1997=0,n 2-1840 n +1997=0,mn =1997.原式=m 2-1840 m +1997-mn 2-1840 n +1997-n =mn =1997. 答案A .点评本题揭示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间的联系,应用了方程的根的定义、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点,并要灵活地把所求代数式进行适当的变形. 8.某乡的粮食总产量为aa 为常数吨,设这个乡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为y 吨,人口数为x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A B C D 提示粮食总产量一定,则人均占有粮食与人口数成反比,即y =xa.又因为人口数不为负数,故图象只能是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分支.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A 错在画出了x <0时的图象,而本题中x 不可能小于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9.函数y =12-x +11-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提示由2 x -1≥0,得x ≥21;又x -1≠0,x ≠1.综合可确定x 的取值范围.答案x ≥21,且x ≠1.10.若点Pa -b ,a 位于第二象限,那么点Qa +3,ab 位于第_______象限. 提示由题意得a >0,a -b <0,则b >0.故a +3>0,ab >0. 答案一.11.正比例函数y =kk +112--k k x 的图象过第________象限.提示由题意得k 2-k -1=1,解得k 1=2,k 2=-1舍去,则函数为y =6 x . 答案一、三.点评注意求出的k =-1使比例系数为0,应舍去.12.已知函数y =x 2-2m +4x +m 2-10与x 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2,则m =___________.提示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间距离可应用公式||a ∆来求.本题有∆=)10(4)42(22--+m m =5616+m =22,故m =-3. 答案-3.点评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间距离的公式为||a ∆,它有着广泛的应用.13.反比例函数y =xk的图象过点Pm ,n ,其中m ,n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kx +4=0的两个根,那么P 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提示Pm ,n 在双曲线上,则k =xy =mn ,又mn =4,故k =4. 答案-2,-2.点评本题是反比例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的综合应用.由题意得出k =mn =4是关键.14.若一次函数y =kx +b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2≤x ≤6,相应函数值y 的范围是-11≤y ≤9,则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提示当k >0时,有⎩⎨⎧+=+-=-b k b k 69211,解得⎪⎩⎪⎨⎧-==.625b k当k <0时,有⎩⎨⎧+-=+=-b k b k 29611,解得⎪⎩⎪⎨⎧=-=.425b k答案y =25x -6或y =-25x +4.点评因k 是待定字母,而k 的不同取值,导致线段分布象限不一样,自变量的取值与函数取值的对应关系也就不同.故本例要分k >0时自变量最大值对应函数最大值,与k <0时自变量最大值对应函数最小值两种情形讨论. 15.公民的月收入超过800元时,超过部分须依法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当超过部分不足500元时,税率即所纳税款占超过部分的百分数相同.某人本月收入1260元,纳税23元,由此可得所纳税款y 元与此人月收入x 元(800<x <1300)间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____. 提示因1260-800=460,46023=5%,故在800<x <1300时的税率为5%. 答案y =5%x -800.点评本题是与实际问题相关的函数关系式,解题时应注意并不是每个人月收入的全部都必须纳税,而是超过800元的部分才纳税,故列函数式时月收入x 须减去800. 16.某种火箭的飞机高度h 米与发射后飞行的时间t 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h =-10 t 2+20 t ,经过_________秒,火箭发射后又回到地面.提示火箭返回地面,即指飞行高度为0,则-10 t 2+20 t =0,故t =0或t =20. 答案20.点评注意:t =0应舍去的原因是此时火箭虽在地面,但未发射,而不是返回地面. 三解答题17.6分已知y =y 1+y 2,y 1 与x 成正比例,y 2 与x 成反比例,并且x =1时y =4,x =2时y =5,求当x =4时y 的值.解设y 1=k 1x ,y 2=xk 2,则y =k 1x +xk 2.把x =1时y =4,x =2时y =5分别代入上式,得⎪⎩⎪⎨⎧+=+=22542121k k k k ,解得∴ 函数解析式为y =2 x +x 2. 当x =4时,y =2×4+42=217.∴ 所求的y 值为217.点评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关键在于正确设出y 1,y 2 与x 的函数解析式.注意两个比例系数应分别用k 1,k 2 表示出来,而不能仅用一个k 值表示.18.6分若函数y =kx 2+2k +1x +k -1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求k 的值. 提示本题要分k =0,k ≠0两种情况讨论.解当k =0时,y =2 x -1,是一次函数,此时,直线与x 轴必有一个交点.当k ≠0时,函数为二次函数,此时,=4k +12-4 kk -1=12 k +4=0.∴ k =-31. ∴ 所求的k 值为0或-31. 点评注意,当问题中未指明函数形式,而最高次项系数含字母时,要注意这个系数是否为0.函数图象与x 轴有一个交点包括两种情形:当函数是一次函数时,直线与x 轴必只有一个交点;当函数是二次函数时,在=0的条件下,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19.8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 =4 x ,反比例函数y =xk.1当k 为何值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交点k 为何值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没有交点2这两个函数的图象能否只有一个交点若有,求出这个交点坐标;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解由y =4 x 和y =xk ,得 4 x 2-k =0,=16 k .1当>0,即k >0时,两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当<0,即k <0时,两函数图象没有交点;2∵ 比例系数k ≠0,故≠0.∴ 两函数图象不可能只有一个交点.20.8分如图是某市一处十字路口立交桥的横断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示意图,横断面的地平线为x 轴,横断面的对称轴为y 轴,桥拱的D ′GD 部分为一段抛物线,顶点G 的高度为8米,AD 和AD ′是两侧高为米的立柱,OA 和OA ′为两个方向的汽车通行区,宽都为15米,线段CD 和CD ′为两段对称的上桥斜坡,其坡度为1∶4.1求桥拱DGD ′所在抛物线的解析式及CC ′的长.2BE 和B ′E ′为支撑斜坡的立柱,其高都为4米,相应的AB 和A ′B ′为两个方向的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区,试求AB 和A ′B ′的宽.3按规定,汽车通过桥下时,载货最高处和桥拱之间的距离不可小于米,今有一大型运货汽车,装载上大型设备后,其宽为4米,车载大型设备的顶部与地面的距离为7米,它能否从OAOA ′安全通过请说明理由.分析欲求函数的解析式,关键是求出三个独立的点的坐标,然后由待定系数法求之.所以关键是由题中线段的长度计算出D 、G 、D ′的坐标,当然也可由对称轴x =0解之.至于求CC ′、AB 、A ′B ′的数值,则关键是由坡度的定义求解之;到底能否安全通过,则只需在抛物线的解析式中令x =4,求出相应的y 值,即可作出明确的判断.解1由题意和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0,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2+c .由题意得G 0,8,D 15,∴ ⎩⎨⎧=+=.5.52258c a c∴ ⎪⎩⎪⎨⎧=-=.8901c a∴ y =2901x -+8.又 AC AD =41且AD =, ∴ AC =×4=22米.∴ CC ′=2C =2×OA +AC =2×15+22=74米.∴ CC ′的长是74米.2∵ BC EB =41,BE =4, ∴ BC =16.∴ AB =AC -BC =22-16=6米.A ′B ′=AB =6米.3此大型货车可以从OAOA ′区域安全通过.在y =2901x -+8中,当x =4时,y =-901×16+8=45377,而 45377-7+=4519>0, ∴ 可以从OA 区域安全通过. 21.8分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抛物线G 经过-5,0,0,25,1,6三点,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2 x -3.1求抛物线G 的函数解析式;2求证抛物线G 与直线l 无公共点;3若与l 平行的直线y =2 x +m 与抛物线G 只有一个公共点P ,求P 点的坐标.分析1略;2要证抛物线G 与直线l 无公共点,就是要证G 与l 的解析式组成的方程无实数解;3直线y =2 x +m 与抛物线G 只有一个公共点,就是由它们的解析式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有一个解,求出这组解,就得P 点的坐标.解1∵ 抛物线G 通过-5,0,0,25,1,6三点, ∴ ⎪⎪⎩⎪⎪⎨⎧++==--=cb ac c b a 6255250,解得 ⎪⎪⎩⎪⎪⎨⎧===.25321c b a∴ 抛物线G 的解析式为y =21x 2+3 x +25. 2由⎪⎩⎪⎨⎧++=-=25321322x x y x y , 消去y ,得21x 2+x +211=0, ∵ =12-4×21×211=-10<0, ∴ 方程无实根,即抛物线G 与直线l 无公共点.3由⎪⎩⎪⎨⎧++=+=2532122x x y m x y ,消去y ,得21x 2+x +25-m =0. ① ∵ 抛物线G 与直线y =2 x +m 只有一个公共点P ,∴ =12-4×21×25-m =0. 解得m =2. 把m =2代入方程①,解得x =-1. 把x =-1代入y =21x 2+3 x +25,得y =0. ∴ P -1,0.点评本题综合运用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等知识,其关键是把函数问题灵活转化为方程知识求解.。
初中数学九年级总复习《函数》专项试卷含详解答案
![初中数学九年级总复习《函数》专项试卷含详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c1f251bceb19e8b8f6baea.png)
AP,当点 P 满足 DP+AP的值最小时, P 点坐标为
.
第 11 题图
第 12 题图
第 13 题图
第 14 题图
1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ABOC和正方形 DOFE的顶点 B,F 在 x
轴上,顶点
C,D 在 y 轴上,且
S△ADF= 4,反比例函数
??=
??
(
x>
0)的图象经
??
《函数》总复习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在函数 ??= √??+1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
??-2
A. x>﹣ 1 B .x≥﹣ 1 C .x>﹣ 1 且 x≠2 D .x≥﹣ 1 且 x≠ 2
2.如图,若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点 A 的坐
22. (本小题满分 10 分) 某实验学校为开展研究性学习, 准备购买一定数量的两人学习桌和三人学习 桌,如果购买 3 张两人学习桌和 1 张三人学习桌需 220 元;如果购买 2 张两 人学习桌和 3 张三人学习桌需 310 元.
(1)求两人学习桌和三人学习桌的单价; (2)学校欲投入资金不超过 6000 元,购买两种学习桌共 98 张,以至少满足
第 23-24 题每小题 12 分, 25 题 14 分,共 96 分)
17. (本小题满分 8 分)
对于给定的两个函数,任取自变量 x 的一个值,当 x<1 时,它们对应的函
数值互为相反数:当 x≥1 时,它们对应的函数值相等,我们称这样的两个
函 数 互 为 相 关 函 数 , 例 如 : 一 次 函 数 y=x-4 , 它 的 相 关 函 数 为 ??=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函数专题训练(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函数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dae7d7cd184254a35352b.png)
中考复习函数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1. 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面数kyx=(k>0,x>0)图象上的两点,BC∥x轴,交y轴于点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图中“→”所示路线)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P作PM⊥x轴,PN⊥y轴,垂足分别为M、N.设四边形0MPN 的面积为S,P点运动时间为t,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答案】A2.坐标平面上,二次函数362+-=xxy的图形与下列哪一个方程式的图形没有交点?A. x=50 B. x=-50 C. y=50 D. y=-50【答案】D3. 某广场有一喷水池,水从地面喷出,如图,以水平地面为x轴,出水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在空中划出的曲线是抛物线y=-x2+4(单位:米)的一部分,则水喷出的最大高度是( )A.4米B.3米 C.2米 D.1米【答案】D4. 某公园草坪的防护栏是由100段形状相同的抛物线组成的.为了牢固起见,每段护栏需要间距0.4m加设一根不锈钢的支柱,防护栏的最高点距底部0.5m(如图),则这条防护栏需要不锈钢支柱的总长度至少为()A .50mB .100mC .160mD .200m【答案】C5. 一小球被抛出后,距离地面的高度h (米)和飞行时间t (秒)满足下列函数关系式:61t 5h 2+--=)(,则小球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 )A .1米B .5米C .6米D .7米【答案】C二、填空题 1. 出售某种手工艺品,若每个获利x 元,一天可售出(8-x )个,则当x=________元时,一天出售该种手工艺品的总利润y 最大.【答案】42. 如图,已知函数x y 3-=与bx ax y +=2(a>0,b>0)的图象交于点P ,点P 的纵坐标为1,则关于x 的方程bx ax +2x 3+=0的解为【答案】-3三、解答题1. 如图,某广场设计的一建筑物造型的纵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抛物线的顶点O 落在水平面上,对称轴是水平线O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函数专题复习
例1. 已知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过第一、二、三象限且与x、y轴分别交于A、B两点,O 为原点,若ΔAOB的面积为2,求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例2. 小明用的练习本可以在甲商店买,也可以在乙店买,已知两店的标价都是每本1元,但甲店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本以上从第11本开始按标价的70%卖,乙店的优惠条件是:从第1本开始就按标价的85%卖。
(1)小明买练习本若干本(多于10)设购买x本,在甲店买付款数为y1元,在乙店买付款数为y2元,请分别写出在两家店购练习本的付款数与练习本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小明买20本到哪个商店购买更合算
(3)小明现有24元钱,最多可买多少本
例3. 李先生参加了新月电脑公司推出的分期付款购买电脑活动,他购买的电脑价格为万元,交了首付之后每月付款y元,x个月结清余款。
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试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首付款的数目
(2)李先生若用4个月结清余款,每月应付多少元
(3)如打算每月付款不超过500元,李先生至少几个月才能结清余款
例4. 已知抛物线中,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求
y k x x y x k
k
=+<
-
()10
27
例5.
部分,如果这个同学出手处A的坐标为(0,2),铅球路线的最高处B
6. 某商品平均每天销售40件,每件盈利20元,若每件每降阶1元,每天可多销售10件。
(1)若每件降价x元,可获的总利润为y元,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
(2)每件降价多少元时,每天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
基础题
1.抛物线y =-x 2
+2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对称轴是________,开口向________. 2.抛物线y =2(x -3)2
+5,当x <________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________,当x >________时,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________;当x =________时,y 取得最________值,最________值=________.
3.函数362
+-=x x y k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4.若二次函数2
223m m x mx y -+-=的图象经过原点,则m =_________.. 5.在函数y =
2
1-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6.抛物线y =3x 2
-6x +5化成顶点式是______________,当x 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少;当x 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7.函数y=
1
-x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x≥o (B) x>0且x≠l (C) x>O (D)x≥o 且x≠1
8.下列四个函数中,y 的值随着x 值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9.若M (21-
,y 1)、N (4
1
-,y 2)、P (21,y 3)三点都在函数y=x k (k < 0)的图
像上,则y 1 、y 2 、y 3 的大小关系为 ( ) >y 3 >y 1 >y 1 >y 3 >y 1 >y 2 >y 2 >y 1
10.当a >0,b <0,c >0时,下列图象有可能是抛物线y =ax 2
+bx +c 的是( ).
11.已知抛物线中,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求y k x
x y x k k =+<-()1027
的值。
能力提升题
1.如图,△OPQ 是边长为2
是 .
2. 一元二次方程(2)0x x -=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均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格点上.
(1)求线段AB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当02y ≤≤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将线段A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C ,请在答题卡 指定位置画出线段BC .若直线BC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 则y 随x 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
4.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cm ,点A 、C 分别在y 轴的负半
轴和x 轴的正半轴上,抛物线y =ax 2
+bx +c 经过点A 、B 和
D 2
(4,)3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果点P 由点A 出发沿AB 边以2cm/s 的速度向点B 运动,同
时点Q 由点B 出发沿BC 边以1cm/s 的速度向点C 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设S =PQ 2
(cm 2
)
试求出S 与运动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