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艺术特色
三顾茅庐具体语言赏析
三顾茅庐具体语言赏析三顾茅庐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传说的典故,它讲述了诸葛亮三次前去拜访刘备的故事。
这个典故被后人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之一。
三顾茅庐的故事情节简单却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忠诚和信仰,更是对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在现代社会,三顾茅庐的精神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道德榜样,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诸葛亮是刘备的忠实臣子,他深知刘备的雄才大略,希望能够为他效力。
于是,他三次前去拜访刘备,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愿望。
第一次,他到了刘备的府邸,但被门卫拒之门外;第二次,他写信给刘备,但被刘备的侍从马谡嘲笑;第三次,他冒着风雪,穿越千山万水,终于见到了刘备。
刘备被他的忠诚和才华所打动,于是任命他为军师,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的合作。
三顾茅庐的故事情节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内涵却是非常丰富的。
首先,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忠诚的崇尚。
诸葛亮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愿望,不惜冒着风雪,穿越千山万水,三次前去拜访刘备。
这种忠诚的精神,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所崇尚的,也是现代社会所应该学习的。
在当今社会,诚实守信、忠诚守信的品质已经成为了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其次,三顾茅庐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在古代中国,人们讲究的是礼义廉耻,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诸葛亮三次前去拜访刘备,不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更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诚意和忠诚。
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人们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三顾茅庐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化的交往方式,即以诚相待,以忠相待,以信相待。
最后,三顾茅庐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诸葛亮为了能够为刘备效力,不惜冒雪穿越千山万水,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执着。
刘备被他的忠诚和才华所打动,于是任命他为军师,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的合作。
这种忠诚和执着的情感,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所崇尚的,也是现代社会所应该学习的。
三顾茅庐抑扬顿挫的赏析
三顾茅庐抑扬顿挫的赏析“三顾草庐”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章节。
从第35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司马徽推荐诸葛亮起,至第39回《博望坡军师初用兵》止,都与“三顾草庐”有关,占了整整五回,相当于《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中的二十四分之一。
《三国演义》何以用这么多篇幅写“三顾草庐”呢?这是因为,诸葛亮是三国时代的重要人物,《三国演义》的中心人物,正是诸葛亮的“出山”辅助刘备,才使刘备先取得荆州作为根据地,后进取四川建立了蜀国。
可以说,没有诸葛亮的“出山”就没有刘备的基业,没有后来的蜀国,也就没有三国时代。
抓住这样一件大事,罗贯中着力描写,单是这一点,就显示了罗贯中高超的历史眼光和卓越的艺术构思。
从第35回起,罗贯中即为“伏龙、凤雏是何许人”设立了悬念。
刘备为蔡瑁所逼,跃马过檀溪,脱离了危险,来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庄院。
司马徽一见刘备,就从刘备的气色中测知“公今必逃难至此”,表明司马徽是个非凡人物。
而后由司马徽提问刘备:“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遇耶?”刘备归之于“命途多蹇,所以至此”。
司马徽否定了刘备的回答,直接了当地指出:“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
”刘备不服,与之抗辩说:“备虽不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竭忠辅相,颇赖其力。
”认为他左右有文有武,不能说没有人才。
司马徽再进一步否定了刘备的回答:“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
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也就是说,在司马徽看来,关羽、张飞、赵云的确是“万人敌”的武将,但孙乾、糜竺、简雍这些人不过是“白面书生”,并非规划政治、匡治天下的大政治家、大战略家,凭这些“白面书生”是不能建功立业的。
刘备听说后,才承认这一事实,但又诿之于客观:“备亦尝侧身以求山谷之遗贤,奈未遇其人何!”司马徽接着告诉他:“‘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何谓无人?”有大才能的人是有的,就看你是不是访求他们:“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
三顾茅庐赏析
《三顾茅庐》赏析
本文略写了刘备前两次拜访,详写第三次拜访。
文章特点明显:
1、运用了鲜明的对比。
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捆来,刘备生气责备。
这一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2、精妙的比喻。
本课共有三个精妙的比喻句,比喻句的结构大体相似。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刘备听了顿时茅塞顿开,像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我得到了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3、本课最精彩的部分是第三自然段,精彩在哪?其一,是细节描写。
作者按顺序娓娓道来,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进,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与虔诚。
精彩之二,环境烘托。
本段开头有一段秀丽的环境描写。
如“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巧妙地衬托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一,《三国演义》是许多人从小就熟悉的故事。
其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节可谓是数一数二的经典场景。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刘备三顾茅庐呢?
首先,从情节上来看,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节设计得非常巧妙。
刘备在此前多次向诸葛亮求贤若渴,而诸葛亮则一直潜心研究典籍,不露锋芒。
这时,刘备故意前往草庐,利用三顾之情,让诸葛亮自愿成为他的谋士。
这种反转和情节设计的巧妙,使得整个情节紧凑有趣,令人印象深刻。
其次,从角色塑造上来看,刘备三顾茅庐还呈现了刘备和诸葛亮两个角色的特点。
刘备表现出了他的果敢和坚定,他毅然前往茅庐三次,为自己的大业不懈追求。
而诸葛亮则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深度思考,他通过天文、地理、人情等方面的发掘,得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为刘备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才华。
最后,从文化价值上来看,刘备三顾茅庐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这个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重视人才的传统,也折射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国理念。
这种思想观念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刘备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段经典情节,它通过精心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才观念和治国理念。
- 1 -。
《三顾茅庐》写作特征解读
《三顾茅庐》写作特征解读首先,该诗的描写手法简练明快,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感。
首联“人生好比寄宿鳞鲤,"这句话用了一个简单的比喻,将人生的坎坷和艰难与寄宿的鳞鲤进行了类比,通过生动的比喻使诗意一下子展开,引起读者的共鸣。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诸葛亮的才智和刘备的信任,让读者耳目一新。
其次,该诗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刘备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第二联“中山靖王,世代杰出一人”,第三联“天星斗突显,孔明何其难寻”,分别强调了刘备和诸葛亮的非凡之处,使人对他们的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刘备和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和才能。
再次,该诗创造了一种悬念和紧迫感。
第四联“前番慧眼,握时之柄,卧费推三顾,舍家难得,天意常偏,为尔调贤,诚哉此谓有他难?!”这一组描写创造了一个悬念,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气氛。
读者在阅读中产生了想要知道刘备在三次茅庐之行中的命运的欲望,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最后,该诗展示了刘备的坚定信仰和勇气,以及诸葛亮深藏不露的才华和智慧。
第五联“三顾诸葛,却为天子,留待先生,卧疾知须”,第七联“骥龙喷辞郁金香,难得作诗玩巧童”,通过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刘备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坚持和勇气,以及诸葛亮深藏不露的才智和智慧。
这种展现人物内在特质的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令人动容。
总的来说,该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悬念和紧迫感的营造展现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坚定的信仰和勇气,以及诸葛亮深藏不露的才华和智慧。
通过这种手法,诗歌令人印象深刻,展现了人物形象和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三顾茅庐的语言技巧分析
三顾茅庐的语言技巧分析
“三顾茅庐”是指刘备三次来到草庐拜访诸葛亮。
这个典故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达成某个目标,经过多次尝试和努力。
其语言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拜访诚恳:刘备的态度非常诚恳,表示自己需要一个能够辅佐自己的人才,而且非常希望能够得到诸葛亮的帮助。
2. 表达需求:刘备在每次拜访中都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即希望诸葛亮能够辅佐他,共同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3. 赞美对方的能力:刘备在每次拜访中都赞美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卓越能力。
这样的赞美对别人来说往往是一种鼓舞和认可,能够增加对方帮助自己的意愿。
4. 诚意与坚持:刘备通过多次拜访表达了自己的诚意,并且不放弃,坚持不懈地向诸葛亮求助。
这种诚意和坚持往往能够打动对方,让对方对自己产生认同感,并增加自愿地帮助自己的可能性。
5. 言辞恳切:刘备在每次拜访中的言辞都非常恳切,表达了自己的迫切需求和对诸葛亮的强烈期望。
这样的言辞能够让对方感受到自己对其帮助的重要性,从而更愿意提供帮助。
总之,“三顾茅庐”的语言技巧在于以诚待人,表达明确的需求,赞美对方能力,
诚意与坚持,并通过恳切的言辞打动对方,从而获得对方的帮助。
这些技巧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运用,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互动。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9 名著阅读(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9 名著阅读1.【2018年中考广西桂林卷】名著阅读回得五庄观,那大仙又让道童抬一大锅油出来,架起干柴,发起烈火。
顷刻间,那油锅热腾腾。
大圣见那台下西边有一个石狮子,便咬破舌尖,把石狮子喷了一口,叫声“变”,变作他本身模样。
油锅滚透后,大仙说:“把孙行者抬下去!”二十个小仙扛将起来,往锅里一掼,“砰”的一声响,溅起些滚油点子,把那小道士们脸上烫了几个燎浆大泡!只听得烧火的小童喊道:“锅漏了!”原来是一个石狮子在锅里。
以上文字出自《西游记》,这位大仙是_______(名字),他惩治唐僧师徒四人是因为___________。
【答案】(1)镇元大仙;(2)孙悟空推倒(毁掉)了人参果树。
2.【2018年中考广西柳州卷】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在《格列佛游记》描述的小人国里,如果重要职位出缺,候补人员就会通过绳上跳舞比赛来决定谁接任这个官职。
B.《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宋江等好汉诱使杨志上钩而全然不露痕迹,体现了宋江的足智多谋。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印第安人乔最后死在山洞里。
汤姆和哈克挖出海盗埋在山洞的金银并分了那一大箱金子,汤姆和哈克都成了富人。
D.“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她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一生恪守的人生原则。
【答案】B3.【2018年中考广西梧州卷】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僧师徒四人行至五庄观,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各自偷吃了一个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咽下肚,不知是啥滋味,于是央求悟空再去给他摘。
B.“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此诗出自冰心的《繁星》,歌颂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的世界。
C.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靠顽强的毅力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
《三国演义》中对于“三顾茅庐”的艺术特色赏析
《三国演义》中对于“三顾茅庐”的艺术特色赏析作者:王雯洲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34期摘要: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塑造成一个贤德的明君形象,作为一个封建君王,“三顾茅庐”体现了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诚恳态度。
而在“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是一个充满抱负和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是作者政治理想的化身。
在“三顾茅庐”中,不仅在全书中是情节发展的经典章节,同时也具有不可多得的艺术特色,起着关键性意义。
关键词:三国演义三顾茅庐艺术特色赏析《三国演义》是我国首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小说围绕着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展开,是了解我国明清白话小说的重要突破口。
《三国演义》表达了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表达了对于明君、仁君的赞美和对暴君苛政的批判。
《三国演义》全书中,对诸葛亮的形象塑造尤为突出,他出山辅佐的刘备集团的兴衰是全书的线索所在,诸葛亮的活动占了全书一半的篇幅。
正如很多学者在研究三国演义时所说,《三国演义》同时也是诸葛孔明的人物传记。
[1]一、《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艺术特色的赏析“三顾茅庐”中,刘备三次前往茅庐诚心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并向他请教了平定天下的办法,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就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
诸葛亮答应了他的请求。
并为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作者在这一段描写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得“三顾茅庐”成为了经典的章节。
作者主要是采用了衬托和抑扬顿挫的艺术手法,增强了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和可读性,使得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三顾茅庐》文本解读一
【文本解读】《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蓄势艺术探析唐明生【襄樊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元明清文学和古代戏剧理论】《三国演义》将蜀汉作为全书描写的重点,而作者全力贯注的中心人物则是诸葛亮。
在诸葛亮没有出场之前,刘备尽管有关羽、张飞这样的世之虎将,也打了一些胜仗,但实际上是失利居多,一直没有稳固的地盘,经常栖栖皇皇。
他急需一个高级谋士,而这个谋士就是可以帮助刘备成就功业的诸葛亮。
那么诸葛亮的出场就显得至关重要,罗贯中就是运用了蓄势艺术,使得诸葛亮在一出场就占据了读者的心灵。
包世臣在《艺舟双楫·文谱》中说:“文有垫拽之法,所谓垫拽者,为其立说之不足耸动也,故垫之使高;为其抒议之未能折服也,故拽之使满。
高则其落也峻,满者其发也疾。
”这里说的垫拽艺术,是指在议论性的文章中为了使所说之理能够服人,必须垫高拽满,以加强论证的力量。
这种垫高,犹如关闸蓄水,水位提高后,一打开闸门,水势就会更加凶猛;这种拽满,犹如射手把弓拉满,等力量积蓄足够之后,箭发出去就会更加强劲。
在古典优秀长篇小说中,作家为了塑造某个人物形象,为了突出这个形象的鲜明的特征,总是浓墨重彩,极力渲染烘托,等到把文势推向顶端的时候,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从正面亮出所要描绘的形象,或者说是作家到这个时候才把他那隐藏极深的一笔告诉读者。
这种写法,如同蔡东藩在评点自己编著的《元史演义》第二回所说的:“如看山然,下有要穴,则上必有层峦叠嶂;如观水然,后有洪波,则前必有曲涧重溪。
”这“上”为“下”,“前”为“后”的写作艺术,我把它称之为蓄势艺术。
蔡东藩在《元史演义》第三十五回中有一句评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蓄势艺术,他说:“层层翻跌,亦文中蓄势的法。
”布瓦洛解释蓄势艺术曰:“剧情的纠结必须逐场继长增高,发展到最高度时轻巧地一下解掉,要纠结的难解难分,把主题重重封裹,然后再说明真相,把秘密揭破”。
文学作品中采用蓄势艺术,目的是为了使“剧情”“纠结的难解难分”,把所埋下的秘密“重重封裹”,等到故事情节“发展到最高度时轻轻地一下解掉”,作家这才“说明真相”,揭破“秘密”。
《三国演义》“好看”的原因探析——从《三国演义》之“三顾草庐”看叙事艺术对阅读心理的完美契合
《三国演义》“好看”的原因探析——从《三国演义》之“三顾草庐”看叙事艺术对阅读心理的完美契合摘要:《三国演义》历来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三顾草庐”一回更是其中的华美篇章。
《三国演义》作为明代时期的小说,之所以到现在依然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实则和其中的叙事艺术对阅读心理的完美契合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阅读心理;三顾草庐;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作品围绕着魏、蜀、吴三国之间矛盾冲突的展开。
作者在小说中,主要表现的人物或者说作者偏爱的人物莫过于刘玄德所代表的正统的皇室的血亲。
因此,对于刘备的第一谋士孔明,也是作者重点叙述的对象。
孔明的登场是在刘玄德“三顾茅庐”之时,因此,“三顾茅庐”这一回的叙述作为诸葛亮正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当读者读完“三顾草庐”之后,也都会不约而同发出感慨,认为这一回罗贯中不论是在故事的叙写还是在技巧的运用上,都是非常华美的一次。
因此,对于“三顾草庐”,历来就有很多的人进行研究,来探析这一回让人看了之后不禁拍案叫绝的原因。
很多人从罗贯中所运用的欲盖弥彰、欲扬先抑、侧面描写、反衬等角度,分析了罗贯中在写这一回时所运用到的叙事技巧和表现艺术。
这些分析固然到位并且很细致,但是我认为一部好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并在几百年后依然堪称经典,就不仅仅是运用这些基本技巧上的功底所能够承载的。
一部小说的产生,如果要受到关注,必定需要一定量的读者群,而只有拥有了一定量的读者群,这部小说才能够堪称是一部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由读者和作者两方面构成的,读者对于作品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对于一部小说,我认为要分析它的成功之处的话,更应该从读者和作者两方面来分析这部作品。
《三国演义》作为明代的小说,已经开始走向通俗文学,小说的受众群本就是市井街头的小市民等。
因此,要想自己的小说作品得以普遍流传的话,受众群对这部作品的反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罗贯中可谓是深谙此道,在叙写“三顾草庐”这一事件时,在我看来,他做到了叙事艺术对阅读心理的完美契合。
谈谈《三顾茅庐》的衬托艺术
谈谈《三顾茅庐》的衬托艺术苏教版四下《三顾茅庐》的故事出自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一一《三国演义》,主要讲的是,刘备诚心诚意地去请诸葛亮出山,希望他能够帮助其成就霸业。
后来故事传为佳话,渐成典故,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对学生而言,课文的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都不难理解,只要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难的是要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即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明白“说什么”,再由“说什么”到理解“怎样说” 的过程。
这里的“怎样说”直接指向文章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所说的“语言文字运用”。
那么,《三顾茅庐》这一课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突破口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就在理解和运用衬托之处。
衬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写实的作文技法,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让笔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新鲜感。
按主要事物和陪衬烘托事物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系上的不同,衬托一般可以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类。
所谓正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类似的次要形象从正面衬托主要形象。
正衬可以是人物之间的映衬,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衬托。
《三顾茅庐》中的正衬主要表现在环境描写方面,作者通过描写与心理、气氛、形象等相似的环境,从正面烘托想要塑造的人物。
比如文中对于卧龙冈一段的环境描写,就是正衬。
诸葛亮住所周围环境如何?山冈蜿蜒好像卧龙、松林梳疏朗朗、溪流清澈见底、竹林青脆欲滴。
你看,这条卧龙,不正暗示这里正生活着一位等待时机大展宏图的诸葛先生吗?而松林疏疏朗朗,溪流清澈见底,竹林青翠欲滴、秀丽宜人,这些美丽的词语所描绘的一幅秀美的风景画,不管你怎么读、怎么看都让人神清气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定是胸怀宽广的,一定是聪颖灵慧的,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啊!这段的环境正衬对于烘托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主题都有帮助,此为一"衬"。
再说反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的形象。
《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艺术特色
《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艺术特色作者:曹琼文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07期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经典的四大文学名著,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成功刻画了诸多经典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本文就是来探讨《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三国演义;三顾茅庐;诸葛亮;艺术《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经典的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成功的塑造了曹操、诸葛亮、关羽等经典人物形象,《三国演义》描述的是中国汉末的一段分裂动荡历史时期,是一部成功的战争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意义重大,与《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并称中国文学四大名著。
1. 《三国演义》以及“三顾茅庐”典故《三国演义》是我国战争类小说的经典之作,除了其所描绘的宏大的战争场面,更多的是对人物的刻画,人物刻画的精彩,使得后来其中的经典人物的经典桥段被演义成多种题材的艺术形式。
《三国演义》开头提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真理性的句子,就对整个作品起到一个铺垫作用。
故事中讲述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之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相抗衡,故事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作者在充分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历史之后,进行了自己的改编,虚实相结合的手法,为我们演义出这一幅精彩绝伦的三国争雄的画面。
故事中塑造了近百种人物形象,曹操、孙权、吕布、关羽、诸葛亮等都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色,每个人都有人性的优点与缺点。
“三顾茅庐”指的是三国中称雄的一方蜀国的领袖刘备,承担着“复兴汉室”的宏愿,而去寻求世外高人诸葛亮的帮助的故事,然而高人总是有自己的个性,刘备作为一个领袖,一次去找他,不成,又去,又不成,第三次再去,终于成功了,诸葛亮愿意助刘备一臂之力。
于是“三顾茅庐”就成了一段任用贤臣的佳话。
2. “三顾茅庐”所凸显的艺术特色作者对于“三顾茅庐”这一段的描写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得“三顾茅庐”成了一段精彩的让人难忘的片段。
三顾茅庐人物形象特点
三顾茅庐人物形象特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顾茅庐这个典故被广为传颂,描绘了一位忠臣的智慧、坚定和忠诚,同时也展现了一位君主的明智和审慎。
在这个故事中,主要涉及到了两个关键人物:刘备和诸葛亮。
他们的形象特点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刘备这个形象在三顾茅庐中展现出的特点。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蜀汉的开国皇帝。
在这个故事中,刘备展现出的形象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仁德之君:刘备被描述为一个仁德之君,他心怀仁义,待人宽厚,深受人民敬爱。
在求贤若渴的过程中,他没有因为诸葛亮的年轻和默默无闻而轻视他,而是三番五次地前去拜访,展现了他的宽容和仁爱之心。
2.能德兼备:刘备被塑造为一个兼具仁义和智慧的君主。
他不仅在政治上勇于担当,敢于争霸,还在待人接物上诚信待人,不忘本分。
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得到了能力出众的诸葛亮的青睐,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3.忠诚坚定:刘备对待自己的忠臣更是以信任和坚定为主要特点。
在三顾茅庐的这一过程中,刘备并未因为别人的反对或者怂恿而怠慢诸葛亮,而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最终得到了诸葛亮这位能臣的加入。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诸葛亮这一形象在三顾茅庐中表现出的特点。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刘备的谋士和忠臣。
在这个故事中,诸葛亮展现出的形象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才华横溢:诸葛亮作为一个能吏和奇才,深受人们的称赞。
在三顾茅庐的这一过程中,他的才华得到了刘备的认可,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聪明才智。
他的谋略和智谋成为了刘备在征讨天下时的得力助手。
2.心系国家:诸葛亮除了聪明才智之外,还展现出了他对国家民众的忠诚和担当。
在刘备三番五次来拜访的过程中,诸葛亮看出了刘备的品质和诚意,也看到了他的使命和责任,于是最终决定加入刘备的阵营,助其一展抱负,拯救天下。
3.忠诚信义:诸葛亮是一个忠贞不渝的臣子,他对刘备忠心耿耿,甘愿为其效命付出一生。
《三顾茅庐》课文赏析
《三顾茅庐》课文赏析《三顾茅庐》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讲述了刘备三次前往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的经过。
这个故事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特点、主题思想、艺术手法、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情节结构《三顾茅庐》的情节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故事以刘备三次前往茅庐请诸葛亮为主线,通过铺垫、发展和高潮等环节,使情节紧凑且跌宕起伏。
特别是刘备第三次前往茅庐的描写,高潮迭起,使读者在感受刘备诚意的同时,也为诸葛亮的才华所震撼。
二、人物塑造在《三顾茅庐》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
刘备的仁爱诚恳、求才若渴,诸葛亮的睿智冷静、深藏不露等性格特点都被深刻地刻画出来。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也使读者对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语言特点《三顾茅庐》的语言质朴自然,用词简练精准。
作者通过对话、叙述和描写等手法,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富有韵律感。
四、主题思想《三顾茅庐》的主题思想深刻而独特。
故事表达了“人才难得,求贤若渴”的主题,强调了个人才华和集体力量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尊重和信任的重要性。
这种主题思想的深入探讨使得故事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
五、艺术手法《三顾茅庐》的艺术手法多样而独特。
作者通过对比、象征、暗示等手法,将情感融入到景物描绘中,使得整个故事的情感表达更加自然真挚,感人肺腑。
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伏笔和照应等手法,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加出人意料、引人入胜。
六、文化内涵《三顾茅庐》的文化内涵深厚而丰富。
故事融入了儒家思想中尊重人才的理念,同时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韬光养晦的智慧。
这种文化内涵使得故事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七、历史背景《三顾茅庐》的历史背景也是该故事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顾茅庐》写作特征解读
《三顾茅庐》写作特征解读首先,从叙事结构上看,《三顾茅庐》采用了“三而竭”的叙事手法。
通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展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追求和坚持,同时也突出了诸葛亮的深藏不露和高傲的性格特点。
这种叙事结构的设置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跌宕起伏感,也表现了刘备为了自己的事业不懈努力的决心和毅力。
其次,人物形象塑造是《三顾茅庐》的一大特点。
诸葛亮被塑造成了一个聪明、机智、睿智而又谦逊低调的形象。
文中多次提及诸葛亮“匡扶汉室”的志向和对刘备的赞许,使其形象更加高大和令人敬佩。
而刘备则被塑造成一个睿智、英明、坚决信仰正义的形象。
在他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中,既展现了他的才智和智慧,也表现了他的决心和毅力。
这种对人物形象的精心塑造,使得读者更能够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性和内在的复杂性。
再次,意象运用是《三顾茅庐》的又一特点。
茅庐作为诸葛亮平时隐居的地方,被赋予了象征意义。
茅庐是一个简陋的房屋,暗示着诸葛亮深藏不露的聪明才智。
而刘备三次拜访茅庐,则象征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坚定追求。
同时,茅庐也成为了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象征性场景,突出了刘备为追求自己的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和执着。
最后,语言运用也是《三顾茅庐》的一大亮点。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笔朴实、生动,更具有感染力。
例如文中提到的“小苍头”,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谦逊和低调;而“猴子戴金冠”,则夸张地表达了诸葛亮深藏不露的智慧和才华。
这些生动的语言运用,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也使作品更贴近读者,更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
综上所述,《三顾茅庐》这一古代文学名篇具有叙事结构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意象运用巧妙、语言运用生动等特点。
这些写作特征共同构成了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使之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从《三顾茅庐》看刘关张三人性格特点
从《三顾茅庐》看刘关张三人性格特点三顾茅庐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已经成了一个广为人知、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
罗贯中主要采用衬托、反衬、顿挫等多种艺术手段对三顾茅庐进行描写,摇曳生姿、一波三折,在艺术上造诣颇深,将诸葛亮,刘,关,张等人物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三顾茅庐中的人物形象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寄托着古代文人的共同抱负与理想。
本文以三顾茅庐为切入点,对小说所呈现的角色进行剖析,从而对该作品增添了自我理解。
三顾茅庐作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在《三国演义》的整个篇幅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深刻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三顾茅庐”中的人物和美术特点的分析,来加深大家对它的认识。
一、三顾茅庐刘备的人物形象分析关于刘备的人物形象,我们先来看看三顾茅庐的“第一顾”;刘备首次到隆中看望诸葛亮,结果扑了一场空。
在刘备和诸葛亮相遇的这段过程里,这是他的第4次顿挫。
诸葛亮的小童告诉他,诸葛亮已经离开了,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很显然,诸葛亮是在刻意地躲开刘备。
由于徐庶在离开之前,特意去过诸葛亮的府邸,所以诸葛亮是知道刘备早晚会来找他。
他之所以这么做,其一是为了试探一下刘备的诚意;其二是抬高自己的身份。
诸葛亮知道如果自己主动向刘备投靠,或是在家等刘备,这样就会引起刘备的轻视从而影响自身的价值。
其做法会让人认为是急功近利、自轻自贱的,自然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刘备一行在归程的路上,偶遇一位风姿英迈、容貌轩昂的男子,单从神态和相貌来判断,绝非凡夫俗子,刘备便认为此人就是诸葛亮了。
经过一番交流,他才知道这人不是诸葛亮,而是他好友——崔州平。
这是刘备和诸葛亮相遇的第5次顿挫。
刘备第二次到隆中看望诸葛亮,听闻路旁客栈中有一人吟唱,其歌语义不凡,于是刘备就认为这一定本次的目标人物诸葛亮。
但是,他又说错了,这首诗并非出自诸葛亮之手,而是出自诸葛亮的好友石广元和孟公伟。
在刘备和诸葛亮相遇的这段过程里,这是第6次挫折。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艺术特色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艺术特色《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作品围绕着魏、蜀、吴三国之间矛盾冲突的展开,着重表现了作者对于群雄鏖战及暴君苛政的不满与谴责;对于和平统一及明君仁政的政治理想的追求与赞扬。
这部一百二十回的长篇巨著,以刘备集团的兴衰过程作为全书的主要线索。
作者歌颂的理想人物主要是刘备集团的君臣,特别是以刘备与诸葛亮为代表的明君贤相。
其中,诸葛亮的形象尤为突出。
诸葛亮的活动,占全书的二分之一以上,诚如郑振铎先生所说:“〈三国演义〉实际上是一部〈诸葛孔明传〉。
”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中“三顾茅庐”是诸葛亮出场文字。
在这一片段中,字字句句都渗透了作者的心血,寄托着作者的理想。
这部长篇,“三顾茅庐”之前的全部情节,是诸葛亮出山前的政治形势的介绍,如果把这些都看成诸葛亮出场的远铺垫,那么“元直走马荐诸葛”、“司马徽再荐名士”两段故事,则是直接的铺垫。
紧接在后面的“博望坡军师初用兵”,记录了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一段照应的文字。
“三顾茅庐”在这部小说中所占的地位由此可见。
这一章的内容可分为“刘玄德三顾茅庐”与“定三分隆中决策”两部分。
刘备作为一个贤明的封建仁君,他的“三顾茅庐”,侧重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至诚精神。
刘备马跳檀溪后遇到司马徽时就听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在他心里,便已播下了访贤求士的种子。
但究竟向何处寻找,却如在云雾之中。
经徐庶、司马徽一再举荐,刘备得知伏龙的真实姓名与隐居地址后,便决心亲往隆中求谒诸葛亮,“三顾茅庐”便从这里开始。
二“一顾茅庐”未能遇上,却遇上崔州平。
崔州平认为:天下正值由治入乱,“欲使孔明斡旋天下,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
”刘备觉得自己负有“匡扶汉室”的重任,他不为人言所感,必欲觅得贤才,以求安邦定国之策。
“二顾茅庐”,虽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刘备却顶风冒雪再去寻访,不料,这次遇到的是石广元、孟公威二位隐士和诸葛亮的弟弟、岳丈,仍没有见到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艺术特色共4页
《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艺术特色《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经典的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成功的塑造了曹操、诸葛亮、关羽等经典人物形象,《三国演义》描述的是中国汉末的一段分裂动荡历史时期,是一部成功的战争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意义重大,与《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并称中国文学四大名著。
1. 《三国演义》以及“三顾茅庐”典故《三国演义》是我国战争类小说的经典之作,除了其所描绘的宏大的战争场面,更多的是对人物的刻画,人物刻画的精彩,使得后来其中的经典人物的经典桥段被演义成多种题材的艺术形式。
《三国演义》开头提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真理性的句子,就对整个作品起到一个铺垫作用。
故事中讲述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之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相抗衡,故事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作者在充分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历史之后,进行了自己的改编,虚实相结合的手法,为我们演义出这一幅精彩绝伦的三国争雄的画面。
故事中塑造了近百种人物形象,曹操、孙权、吕布、关羽、诸葛亮等都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色,每个人都有人性的优点与缺点。
“三顾茅庐”指的是三国中称雄的一方蜀国的领袖刘备,承担着“复兴汉室”的宏愿,而去寻求世外高人诸葛亮的帮助的故事,然而高人总是有自己的个性,刘备作为一个领袖,一次去找他,不成,又去,又不成,第三次再去,终于成功了,诸葛亮愿意助刘备一臂之力。
于是“三顾茅庐”就成了一段任用贤臣的佳话。
2. “三顾茅庐”所凸显的艺术特色作者对于“三顾茅庐”这一段的描写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得“三顾茅庐”成了一段精彩的让人难忘的片段。
作者主要是采用了顿挫、衬托等的手法,使得故事精彩绝伦,层层铺垫,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作者在“三顾茅庐”前后,运用了十余种抑扬顿挫的艺术手法,这样的艺术手法,增加了读者对于即将登场的诸葛亮的期待,读者充满了期待,小说才能更加的引人入胜。
《三顾茅庐》写作特征解读
《三顾茅庐》写作特征解读
张泽军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小教版)》
【年(卷),期】2016(000)009
【摘要】《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这篇课文是如何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解读这篇课文的写作特征。
一、研读描写方法。
体悟人物特征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艺术手段更加多样化。
《三顾茅庐》通过多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征,使人物的特征更加凸显出来。
多种表现手法使《三顾茅庐》的人物特征跃然纸上。
【总页数】1页(P8)
【作者】张泽军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松涛玉柴希望小学 641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解读刘备"三顾茅庐" [J], 聂杭军
2.寻找诗意的密码——《三顾茅庐》写景片段解读及教学设计 [J], 徐洪权
3.教学视角下《三顾茅庐》的文本解读 [J], 王贇
4.基于评价理论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特征分析 [J], 方娜
5.语言修辞视角下对霍桑《红字》写作特征的解读 [J], 仇海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顾茅庐艺术手法
三顾茅庐艺术手法嘿,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三顾茅庐”这事儿里藏着的艺术手法。
你想想,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那可是不辞辛苦,三次登门拜访。
这就好比你特别想吃一家超级有名但很难排队的美食店,一次去没吃上,两次去还没吃上,可你就是不甘心,非得去第三次,这种执着劲儿是不是很感人?这“三顾茅庐”啊,首先它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
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啥也没捞着;第二次去,又扑了个空,可刘备的决心那是一点儿没动摇;到了第三次,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这过程就像爬山,一步一步越来越艰难,但山顶的风景也越来越美。
这不就把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吗?再说这情节的设置,那叫一个巧妙!每一次拜访都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细节。
第一次去,简单介绍了一下环境和人物的态度;第二次呢,增加了一些人物的交流和心理描写;第三次,好家伙,直接迎来了高潮,诸葛亮终于现身,两人一番畅谈,定下了天下大计。
这就像一部精彩的电视剧,一集比一集精彩,让你看得欲罢不能。
还有啊,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把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展现得活灵活现。
刘备的诚恳、执着,关羽张飞的急躁、不满,诸葛亮的淡定、睿智,都通过这一次次的拜访表现得明明白白。
这就好像一幅人物群像画,每个人的表情、姿态都清晰可见,让你仿佛能走进画里,和他们面对面交流。
你说,要是刘备第一次去就把诸葛亮请回来了,那还有这么精彩吗?肯定没有啊!正是这一次次的波折,才让这个故事充满了魅力,让人回味无穷。
咱们再类比一下现实生活,找工作的时候,你一次次面试,不放弃,最终得到理想的职位,这是不是和刘备三顾茅庐有点像?或者追求心爱的人,一次表白不行,两次不行,坚持不懈,最终抱得美人归,这难道不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说啊,“三顾茅庐”这艺术手法真是绝了,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精彩的历史故事,还能从中领悟到很多人生的道理。
这不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吗?咱们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把这些精华都学到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艺术特色《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作品围绕着魏、蜀、吴三国之间矛盾冲突的展开,着重表现了作者对于群雄鏖战及暴君苛政的不满与谴责;对于和平统一及明君仁政的政治理想的追求与赞扬。
这部一百二十回的长篇巨著,以刘备集团的兴衰过程作为全书的主要线索。
作者歌颂的理想人物主要是刘备集团的君臣,特别是以刘备与诸葛亮为代表的明君贤相。
其中,诸葛亮的形象尤为突出。
诸葛亮的活动,占全书的二分之一以上,诚如郑振铎先生所说:“〈三国演义〉实际上是一部〈诸葛孔明传〉。
”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中“三顾茅庐”是诸葛亮出场文字。
在这一片段中,字字句句都渗透了作者的心血,寄托着作者的理想。
这部长篇,“三顾茅庐”之前的全部情节,是诸葛亮出山前的政治形势的介绍,如果把这些都看成诸葛亮出场的远铺垫,那么“元直走马荐诸葛”、“司马徽再荐名士”两段故事,则是直接的铺垫。
紧接在后面的“博望坡军师初用兵”,记录了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一段照应的文字。
“三顾茅庐”在这部小说中所占的地位由此可见。
这一章的内容可分为“刘玄德三顾茅庐”与“定三分隆中决策”两部分。
刘备作为一个贤明的封建仁君,他的“三顾茅庐”,侧重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至诚精神。
刘备马跳檀溪后遇到司马徽时就听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在他心里,便已播下了访贤求士的种子。
但究竟向何处寻找,却如在云雾之中。
经徐庶、司马徽一再举荐,刘备得知伏龙的真实姓名与隐居地址后,便决心亲往隆中求谒诸葛亮,“三顾茅庐”便从这里开始。
二“一顾茅庐”未能遇上,却遇上崔州平。
崔州平认为:天下正值由治入乱,“欲使孔明斡旋天下,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
”刘备觉得自己负有“匡扶汉室”的重任,他不为人言所感,必欲觅得贤才,以求安邦定国之策。
“二顾茅庐”,虽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刘备却顶风冒雪再去寻访,不料,这次遇到的是石广元、孟公威二位隐士和诸葛亮的弟弟、岳丈,仍没有见到诸葛亮。
到了第二年新春,刘备决心选择吉期,斋戒三日,熏沐更衣,第三次走访卧龙。
通过三顾茅庐作品突出地表现了刘备谦恭大度、礼贤下士的君王风度。
这一描写,反映了作者罗贯中的愿望。
他希望统治者重视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因此,整个作品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
“定三分隆中决策”充分表现了诸葛亮对于当时政治形势的深刻了解和对未来发展的正确预见。
他根据客观情况,提出争取荆、益二地,利用魏、吴矛盾,造成鼎足之势,然后再谋图中原,进而实现统一的方针。
这就决定了诸葛亮出山后的政治格局。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的感召下,终于答应出山辅佐刘备共图霸业。
“三顾茅庐”里的诸葛亮,是作者罗贯中所仰慕和歌颂的知识分子形象,他熔铸着作者的理想与抱负。
罗贯中多么期望能有一个像刘备那样的明主,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补缀乾坤。
因此,整个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感情色彩。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关于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记述,原不过是“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而已。
元刊本《三国志评话》里,开始出现了“三谒诸葛亮”的情节,这是罗贯中再创作的重要依据。
但《三国志评话》所写,不仅文字粗糙、情节简单,而且在诸葛亮的形象塑造上,也有许多欠缺。
《三国志评话》里的诸葛亮不仅是一个“面如傅粉,唇似涂朱”的白面书生,而且还是一个“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的神仙。
经过罗贯中的推衍加工,不仅在文字上比“三谒诸葛亮”增加了五倍;更重要的是,在作品里倾注了作者对明君贤相理想的追求,并以饱满的热情,塑造了较为完美的艺术形象,使“三顾茅庐”成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是一个“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的伟岸男子,虽然也“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但是,从主要方面来看,他已从传说中的神仙,恢复到人的地位。
诸葛亮躬耕于野,不求闻达,后来因感于刘备三顾之恩,不容不出。
这样的情节发展,既写出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又写出了诸葛亮为人的思想品德。
“隆中决策”是对诸葛亮的第一次正面描写,通过他对形势的精辟分析与准确判断,突出地描写了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盖世才能和惊人智慧,从而为他出山以后的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顾茅庐”除了描写刘备、诸葛亮,还刻画了其他文人群像,其中包括诸葛亮的密友、弟弟、岳丈等。
这些人物,无疑都是作者所肯定和赞美的;然而,他们又都不能与诸葛亮媲美。
诸葛亮不仅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经天纬地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而且还积极入世、关心时势。
他虽避乱于隆中,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对形势的发展了如指掌,并且具有一套安定天下、匡世济民的方针与韬略,表现了诸葛亮的求实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
诸葛亮在历史上,是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他是光辉照人的艺术典型,成为融合并渗透着人民理想与希望的化身。
三“三顾茅庐”不仅在全书的情节发展中具有关键意义的篇章,而且在艺术上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彩文字。
情节曲折、迭宕多姿、结构精巧、境遇奇幻,是它的特点之一。
刘备三次拜谒诸葛亮的故事,情节描写极易重复、流于平淡。
但是,罗贯中却能挥洒自如,写得生动活泼、饶有兴趣。
第一次是刘备初访,通过他一路所见,首先介绍了卧龙冈的环境:高冈流水、疏林茅庐、苍松翠竹、四时野花、清景异常、情趣幽雅。
来到茅庐,童子出应,回答不在,刘备只好暂回。
在返回途中“忽见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罗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刘备以为定是卧龙先生,及至见过以后,仔细一问,才发现原来不是孔明。
第二次访问,刘备是在打听孔明已经回家的消息之后出发的。
他冒着风雪严寒,一路上只见“山如玉簇,林似银装”。
将近茅庐,忽闻路旁酒店里,有二人对饮交替作歌,词义非凡,歌罢,抚掌大笑。
刘备以为其中必有一人是孔明。
但出乎意料,竟都不是,造成一个曲折。
及至到了卧龙冈草庐,扣门问童子,童子答曰:“现在堂上读书”;刘备大喜,随童子而入。
作者在这里故作伏笔,并不写明“先生”是谁,一直将刘备带进草堂,这时刘备与作者都以为诸葛亮真的在草堂抱膝长吟。
不料又不是,原来是是孔明的弟弟诸葛均。
正当刘备大失所望、惆怅之余,方上马欲行,忽见童子招手篱外,叫曰:“老先生来也。
”玄德视之,只见一人骑驴踏雪而来,满以为是诸葛亮归来,滚鞍下马,向前施礼,那人慌忙下驴答礼。
这时,诸葛均却在身后指正,并非卧龙,乃是卧龙的岳丈黄承彦。
这里又是一个曲折。
刘备悒悒不已,只好冒着漫天大雪,怅惘而归。
一而再、再而三的误会,每次误认的情景又有无穷的变化,这就使得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迭宕起伏,不仅引起读者浓厚的兴味,随着刘备时而喜悦、时而失望,而且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他思慕贤才、渴望见到诸葛亮的急切心情。
三顾茅庐时,作者完全改变了笔调,写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然而并不是平铺直叙地写他们见面的情况。
虽然孔明这次恰好在家,可是他正在草堂酣睡未醒,刘备毕恭毕敬地侍立在阶下。
忽见孔明翻身,似要起床,却又面朝里继续睡着。
刘备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起身,得知刘皇叔已在此等候多时,遂转入后堂更衣,又半晌,方出来会见。
变换无穷的布局,以及人物的言行、情节的安排、细节的描写,都十分贴切、合乎情理,既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四“三顾茅庐”的另一艺术特点,是作者善于运用铺垫、渲染与烘托等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为了渲染与烘托主人公诸葛亮的才智与品德,在“三顾茅庐”正文开展之前,作者写了许多伏笔,为诸葛亮的出场极力铺垫。
早在“跃马过檀溪”、“南漳逢隐沦”的两回里,就通过司马徽对诸葛亮作了隐约的介绍,他说:“伏龙、风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不仅在读者心里引起悬念,就连刘备当时也感到疑惑。
接着再写徐庶的推荐,并用徐庶的才智来烘托诸葛亮。
徐庶化名单福,辅佐刘备,智败曹仁。
曹操的谋臣程昱说:“徐庶之才倍于昱”,但徐庶在介绍诸葛亮时却说:“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
”又说:“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经过反复的铺垫,主人公孔明的形象,已经开始出现在读者的心目中。
“三顾茅庐”的开始,作者再次通过司马徽的话进一步介绍孔明与众不同的才能与抱负,说他“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张子房也。
”刘备听后叹曰:“真隐居贤士也!”这一小段,可以看作“三顾茅庐”的引子,刘玄德的赞叹,正是作者对孔明的歌颂。
对孔明的描写,除了在出场前反复铺垫之外,还刻意描写了诸葛亮的朋友、岳丈、弟弟等人物形象以作烘托。
他们都是一些超脱世俗、既高雅又有才学的人物,就连他的童子,也写得朴实可爱、不同一般。
当刘玄德第一次走访时,对童子说:“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童子的回答是“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这在封建割据、你争我夺的三国时期,对于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们,恰是一个嘲讽,同时也更进一步烘托出主人公孔明的高尚品德。
此外,还写了张飞的急躁,用以反衬刘备礼贤下士的虔诚态度。
《三国演义》主要是描写三国时期各统治集团之间政治与军事的激烈斗争,惟“三顾茅庐”的片段,别开生面,全篇充满了宁静、幽雅的气氛。
卧龙冈一带在作者笔下,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的仙境,“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这些山水景物的描写,环境气氛的渲染,都十分得体地烘托出诸葛亮的精神与品德。
而对于他“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的介绍,则又写出了诸葛亮多方面的才能与爱好,同时也正是在这些交游之中,考察、了解天下大事,分析研究形势的发展;因而才能未出茅庐即已预知天下三分的大势,并进而提出联吴抗魏的基本策略。
作者描绘的卧龙冈风情,无论是山畔荷锄耕于田间的农夫及其所唱的山歌,或是贴有“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对联的草堂,无论是拥炉抱膝长吟的诸葛均及其所吟诵的诗,或是那个骑驴踏雪而来的黄承彦及其咏唱的《梁父吟》,都表现出来一种淡雅静谧的意境,都起到了渲染并烘托诸葛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