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论材料题训练
唯物辩证法习题

唯物辩证法习题唯物辩证法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2.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
这一事实说明()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的发展3.在工作中防止“过”和“不及”的关键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5.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6.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是()A.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C.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7.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8.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9.生物物种的遗传和变异表明事物内部存在着()A.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B.质变和量变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0.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 )A.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B.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C.对立面的相互排斥D.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1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 )A.均衡论B.一点论C.重点论D.二元论12.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哲)材料分析题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材料分析题 11.下面是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哲学家们的不同回答的有关材料。
材料1: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
”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材料2:笛卡儿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
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材料3: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
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
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有什么区别,错在何处?(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有何错误?[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
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元,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2)材料2属典型的二元论。
错误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终仍然导致唯心论。
物质和精神只是在何者为第一性这个范围内才是绝对对立的,超出这个范围,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
世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3)材料3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它力图克服笛卡儿的二元论,但具有“物活论”的倾向,而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并没有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下面是关于世界本原的一组材料。
(1)德谟克利特说:“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2)拉美特利说:“在整个宇宙里,只有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
”(3)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辩证唯物论测试题

A
• 11、依据人物性别、年龄、身份、职业、性格和 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同,京剧的行当可以划分 为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都有不同的脸 谱造型,这些脸谱是对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 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后的艺术加工。用哲学的语言 来说 ( ) • A.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作 B. 客观现实以艺术作为摹本 • C.艺术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 客观现实是对艺术的再创造
B
• 21、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拍摄制 作的月球全图,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为清晰、 完整的月球影像图。这体现的哲理有( ) • ①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对客观 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 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④人们对月 球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向 前推移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④ D.①③④
B
• 16、“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 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 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 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 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D
• 10、2009年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 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 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 表明( )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B
• 29、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为什么要提高全民 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是消费观?(6分
高二政治辩证唯物论练习题(二)

辩证唯物论练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
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
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
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
这里包含的道理有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式。
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
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①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③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
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
这表明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5.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辩证唯物论典型主观题例题

辩证唯物论典型主观题例题1某乡政府根据县相关部门的意见,要将该乡各村的部分耕地和果园挖成养殖水产的鱼塘,以增加水产养殖,但绝大部分村的农民反对这样做。
他们认为,该乡离市区近,蔬菜、柑桔销路好,又有种植蔬菜和柑桔的经验。
乡政府通过进一步论证后,决定根据该乡的具体情况增强对农民培育蔬菜的技术指导,并指导农民对橘园实行“三荒一改”,从而使农民种菜植橘经济效益可观。
⑴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论的什么哲理?⑴上述材料包含的哲理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在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准确的意识能够促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防碍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准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⑵该乡政府的决定如何体现这个哲理的?①该乡政府具体分析了该乡的实际情况,即离市区近,蔬菜、柑橘销路好,又有种植经验,对农民增强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
这是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体现。
②该乡准确决策并对农民实行技术指导,使农民种菜植橘取得客观经济效益。
这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准确意识能够促动客观事物的发展的体现。
人们走进市场的时候,越来越感到犹豫不决了。
以至有的媒体提出:我们究竟能吃什么?的开发利用,加上工业活动造成的世界变暖,未来的水资源已经受到严重威胁。
(1) 使用唯物论相关知识,说明出现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述问题的原因。
(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准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防碍作用。
上述材料的问题反映了人们在错误的意识指导下,为了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违背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了自然,受到自然的惩罚。
(2)使用唯物论知识,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2)自然界的存有和发展是客观的。
它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这是准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2025年高考政治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材料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0题)

2025年高考政治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材料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0题)一.材料题(共10小题)1.(2022•天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过去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形成了“以粮为纲”的粮食观。
现在通过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等手段,有了更多获取食物的途径。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
这就要求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从“以粮为纲”到“大食物观”,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大食物观的形成过程。
2.(2024•江苏)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
作为一项试图改造人类自身、增强人类能力的新兴生命技术,基因编辑、辅助生殖、生命延展等人类增强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如何在技术发展中找到一剂既不至于承担较大风险又可以汲取技术福利的良方,是当前新兴生命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
有学者提出要以“负责任停滞”的创新方式发展人类增强技术。
这一范式主张在道德责任的约束下,放缓或暂停不可预见和可能带来危险后果的创新活动,待其融入社会的效果扩散和呈现后,进行更加准确的风险评估,对技术加以改进和完善。
“停滞”不是停止创新的步伐,而是要给人类增强技术发展系上“安全带”,让人类增强技术得到更为妥善的应用。
某班同学围绕“人类增强技术:不确定的未来与“负责任停滞,”展开讨论。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审慎对待人类增强技术”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关知识;②紧扣主题,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60字左右;不得出现个人信息。
3.(2024•吉林四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
辩证练习题

辩证练习题一、辩证法基本原理1.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什么?2. 质量互变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3. 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是什么?4.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什么规律?5.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 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3.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什么?4.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什么?5. 认识与真理的关系是怎样的?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 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是什么?2. 事物的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3. 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是怎样的?4. 事物发展的矛盾是什么?5.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四、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3. 生产方式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4. 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5.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方略是什么?5.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应用1. 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现实问题?2. 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实践活动?3.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党的建设?4.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哲学研究?5.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文化发展?七、辩证法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1. 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如何体现辩证法?2. 生物进化论如何运用辩证法解释物种的演变?3. 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如何体现辩证法?4. 天文学中的宇宙膨胀理论如何与辩证法相联系?5. 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如何从辩证法角度理解?八、辩证法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1.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经济危机?2. 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改革?3. 国际关系中的辩证法分析:合作与竞争的关系?4. 历史事件中的辩证法分析:转折点与趋势?5. 文化多样性中的辩证法分析:冲突与融合?九、辩证法在哲学史上的发展1. 古希腊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哪些?2.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有何特点?3.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有何创新?4. 20世纪辩证法在哲学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5. 当代哲学中的辩证法研究有哪些新进展?十、辩证法与逻辑学的关系1. 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区别是什么?2. 辩证法在逻辑学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3.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逻辑矛盾?4. 辩证逻辑在哲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5. 辩证法对逻辑学发展的贡献有哪些?十一、辩证法与日常生活1.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家庭关系?2. 如何运用辩证法处理职场冲突?3. 如何运用辩证法看待个人成长?4. 如何运用辩证法理解社会现象?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自我反思?十二、辩证法与教育1.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教育教学?2. 如何运用辩证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课程设计?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教育评价?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教育改革?十三、辩证法与艺术创作1.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文学创作?2.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音乐创作?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绘画创作?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戏剧创作?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电影创作?十四、辩证法与科技发展1. 如何运用辩证法推动科技创新?2.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科技发展趋势?3. 如何运用辩证法解决科技伦理问题?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科技项目管理?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科技政策制定?十五、辩证法与法律1.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法律条文?2. 如何运用辩证法处理法律冲突?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法律解释?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法律改革?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法律教育和培训?十六、辩证法与政治1.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政治现象?2.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政治决策?3. 如何运用辩证法处理国际政治关系?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十七、辩证法与经济管理1.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企业战略规划?2.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市场变化?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供应链管理?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经济政策制定?十八、辩证法与心理1.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心理现象?2.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心理咨询?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心理治疗?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心理研究?十九、辩证法与生态1.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生态问题?2.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环境保护?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可持续发展?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生态修复?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生态教育?二十、辩证法与伦理1.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道德冲突?2.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伦理决策?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伦理教育?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伦理实践?二十一、辩证法与宗教1.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宗教现象?2.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宗教研究?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宗教对话?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宗教伦理分析?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宗教教育?二十二、辩证法与历史研究1.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历史分析?2.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历史解释?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历史比较?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历史预测?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历史编纂?二十三、辩证法与未来学1.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未来趋势预测?2.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未来社会结构?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未来技术发展评估?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未来教育模式设计?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未来城市规划?二十四、辩证法与军事战略1.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军事战略规划?2.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战争中的矛盾运动?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军事指挥?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军事外交?二十五、辩证法与人力资源管理1.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员工招聘?2.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员工培训?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绩效考核?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员工激励?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团队建设?二十六、辩证法与市场营销1. 如何运用辩证法分析市场环境?2.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产品定位?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品牌管理?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广告策略?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二十七、辩证法与公共管理1.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公共政策制定?2.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公共危机管理?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公共服务优化?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公共资源配置?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公共治理创新?二十八、辩证法与新闻传播1.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新闻报道?2.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新闻评论?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新闻策划?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新闻伦理分析?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新闻媒体管理?二十九、辩证法与艺术批评1.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艺术作品分析?2.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艺术流派评价?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艺术创作指导?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艺术市场分析?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艺术教育研究?三十、辩证法与哲学方法论1.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哲学研究?2.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哲学批判?3.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哲学创新?4.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哲学史研究?5. 如何运用辩证法进行哲学方法论探讨?答案一、辩证法基本原理1.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唯物论考试题及答案

辩证唯物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A. 客观存在的实体B. 人的主观意识C. 抽象的概念D. 社会关系的总和答案:A2. 辩证唯物论中“辩证”的含义是指:A. 事物是孤立的、静止的B. 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C. 事物是单一的、不变的D. 事物是主观的、随意的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 事物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C. 事物的发展是直线上升的D.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答案:C4. 辩证唯物论认为,意识对物质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物质C. 意识与物质无关D. 意识与物质相互独立答案:A5. 辩证唯物论中的“矛盾”是指:A. 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B. 事物之间的简单对立C. 事物的绝对同一性D. 事物的绝对差异性答案:A6. 辩证唯物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A. 由外力推动的B. 由内因决定的C. 由主观愿望决定的D. 由偶然因素决定的答案:B7. 辩证唯物论中“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A. 事物的发展是简单的重复B. 事物的发展是循环的C.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 事物的发展是直线上升的答案:C8. 辩证唯物论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最终目的C. 认识的唯一标准D. 认识的唯一形式答案:A9. 辩证唯物论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说明:A. 事物的变化总是突然发生的B. 事物的变化总是逐渐发生的C. 事物的变化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D. 事物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答案:C10. 辩证唯物论认为,真理是:A. 绝对的、不变的B. 相对的、发展的C. 主观的、随意的D. 客观的、永恒的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具有以下哪些特性?A. 客观实在性B. 可知性C. 无限多样性D. 永恒不变性答案:ABC2. 辩证唯物论中的“联系”包括:A.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B. 事物之间的联系C. 事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D. 事物自身的孤立性答案:ABC3. 下列哪些是辩证唯物论中“矛盾”的基本属性?A. 对立性B. 统一性C. 排他性D. 斗争性答案:ABD4. 辩证唯物论认为,实践具有以下哪些作用?A.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B. 认识发展的动力C. 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 认识的唯一来源答案:ABCD5. 辩证唯物论中“质量互变”规律表明:A. 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B.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 事物的变化是无序的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辩证唯物论中“实践”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有关唯物辩证法的时事政治材料题

高二政治唯物辩证法主观题专题练习一、材料:创立于1998年11月的腾讯公司,曾经举步维艰。
马化腾带领他的团队四处寻求出路。
“高交会”及时为企业发展解困,为“小企鹅”插上腾飞的翅膀。
同时,公司紧盯市场,通过革新技术,让QQ登陆手机等无线即时通讯设备,拓展QQ的生存空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009年,公司市值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市值全球排名第三的互联网公司。
腾讯公司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形成了政府、企业、消费者多赢的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腾讯公司是如何进行创新发展的。
1.(1)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腾讯公司在举步维艰的困境中积极寻找出路,为“小企鹅”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所以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腾讯公司从创立到抓住“高交会”的机遇,促进自身成长壮大,成为市值全球第三大的互联网公司,实现了质的飞跃。
2.中科院院士蒋民华写给上海长宁中学学生杨阳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干一番事业,要成才,需千锤百炼。
在攀登科学高峰崎岖的山路上,在生活的激流中尤其要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锻炼,才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
希望你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也从中培养自己的兴趣。
干事业如入‘万山圈子’,‘一山方出一山拦’,需要没完没了的攀登。
”3.材料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物的辉煌。
2025年高考政治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材料题):辩证唯物主义(10题)

2025年高考政治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材料题):辩证唯物主义(10题)一.材料题(共10小题)1.(2023•北京)诗歌,是诗题和诗句的统一体,“先赋诗”和“先立题”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路径。
有些诗歌是即兴而作,诗人有感而发,赋诗之后再为其立一标题,有的诗歌则是因题而起,诗人先定立诗题,然后围绕题目构思诗歌的格律和内容,无论是“先赋诗而后立题”,抑或“先立题而后赋诗”,最终都指向诗题与诗句的契合。
从哲学角度,分析“赋诗”和“立题”的关联。
2.(2023•天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特产貌似普通,内有乾坤。
缺了“土”,产业根基不稳,失去“特”竞争优势不足,没有“产”,发展难以持续。
做好“土特产”文章,要立足“土”,善用村里的山水草木、传统手艺等本土资源;突出“特”,既要扎根本地找亮点,还要跳出本地比较周边和全国;形成“产”,从源头种养延伸至加工、包装、销售等多个环节,从深耕一产拓展至三产融合。
结合材料,用联系的观点阐述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
3.(2023•浙江)近年来,我国各大盐碱地集中区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从自身的水盐条件出发,进行分类改造,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
松嫩平原因季节性降雨不均,土地盐碱化严重,故采用培育耕层、以稻治碱、连通河湖的方法,涵养生态,沃土好水种出了优质稻。
内蒙古河套灌区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耕地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但不同地块的盐碱化程度不同,故分别采用“留”“用”“改”方法,科学灌溉,解开了次生盐碱化症结。
新疆地区盐碱地全年干旱少雨,于是推广有机肥还田,培育种植“吃盐植物”,收效同样明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盐碱地与可耕地相互转化的条件。
(2)运用《哲学与文化》其他知识,就如何综合利用盐碱地提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4.(2023•山东)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精神家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专题练习(一)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一)唯物辩证法一、热点试题测一测1.2016年9月15日,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将为我国后续空间站建设和运营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③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④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6年10月27日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作风建设方面要明确“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下列与“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蕴含哲理相似的是()①禁微则易,禁末者难②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③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④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在2016减贫与发展国际论坛上,我国国家领导人指出: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解决了贫困问题,扶贫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材料表明()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事物发展的趋势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③对扶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要有思想准备④事物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6年6月份第47届全球顶级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新鲜出炉,中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荣登榜首,其速度比去年榜首的中国“天河二号”快2倍,效率更是其3倍。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将对更新生产工具和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辟更广阔的劳动对象产生重大影响。
这表明()A.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B.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创新推动了人类素质不断提高D.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更新5.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论部分测试

辩证唯物论部分测试考查知识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距北京奥运会开幕1000天之际,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亮相在世界面前。
“福娃”传递着“北京欢迎你”的心声,开创了一种新的拟人化设计方式,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
回答1—3题。
1、右图,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好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由此产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这告诉我们,福娃的观念()A.其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B.是人们良好愿望的反映C.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反映D.由人们主观愿望决定的2、“福娃”设计组的负责人韩美林说:“我要设计出一种形象,表现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表达出中国人民的热情,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里,我要让福娃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揉进…中国‟这两个字。
”从哲学上看,艺术创作()A.不受客观存在的制约B.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C.是意识能动性的充分体现D.说明意识具有主观随意性3、在处理中西方艺术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摆正两者的位置。
立足国情,中西结合,以中为主。
这体现了()①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②对立统一的关系原理③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④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4、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
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
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
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C.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舟先后六次升空,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引导、带动和辐射效应。
2024年高考政治必修四辩证唯物论典型主观试题及答案

2024年高考政治必修四辩证唯物论典型主观试题及答案一、试题题目: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在某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中的成功经验。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某地区在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中,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材料二:该地区在恢复植被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选择了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和草种。
材料三:在恢复工程中,当地政府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水源等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材料四: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空气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二、答案1.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1)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在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中,我国某地区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了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和草种,体现了这一原则。
(2)辩证唯物论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该地区在恢复工程中,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体现了这一观点。
(3)辩证唯物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在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中,该地区遵循了自然规律,采取了科学合理的措施,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
2. 分析我国在某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中的成功经验:(1)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2)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和草种,实现植被的恢复。
(3)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形成人人关心、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4)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生态环境恢复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绿色发展共识。
唯物论和辩证法测试题

高三政治X科8月月考试卷(唯物论和辩证法)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题2分共48分。
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A 所有物质现象的总和B 万事万物的总和C 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D 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2、从唯物论角度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了()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C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D 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加深扩展的3、目前人们已经制造出“基因鱼”、“基因猪”等新型物种。
但是如果没有业已存在的物种,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基因变化规律,新的物种也不可能制造出来。
这说明A、基因鱼和基因猪是人制造出来的(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C、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物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D、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4.“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这证明()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反作用于物质C、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D、物质依赖于意识5. 巴甫洛夫说:“无论鸟翼是多么完美,但如果不凭借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
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你们如果不凭借事实,就永远也不能飞腾起来。
”这主要说明()A.物质离不开意识B.意识依赖于物质C.意识是人脑的反映D.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6. 科学家对日食和月食的预报一再被实际的观测结果所证实,这表明()A.自然现象与人的活动有一定的联系B.人的认识能够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C.人能够认识和掌握规律D.成功的预测取于事物本身7.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
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袭,溺死者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从哲学讲,荆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没有了解实际情况C.不懂得实际情况是变化发展的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回答8-9题。
唯物辩证法练习题

唯物辩证法练习题唯物辩证法练习题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它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推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下面我将提出一些唯物辩证法的练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方法论。
1. 请解释什么是矛盾?并举出一个例子说明。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这些对立的方面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互相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例如,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是光与暗的矛盾。
光和暗是相互对立的,但又相互依存,没有光就没有暗,没有暗就没有光。
光和暗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相互转化,推动了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
2. 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是如何推动事物的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推动的。
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面,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互相转化。
矛盾的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矛盾的斗争,事物不断地从一个质变到另一个质变,实现了事物的发展。
例如,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矛盾推动的,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3. 请解释唯物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的含义。
否定之否定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
它认为,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线性前进,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否定和肯定的过程。
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内部的矛盾会引发否定,旧的事物被否定,新的事物产生。
但是,新的事物又会继承旧事物的一些积极因素,得到肯定。
这样,事物在不断的否定和肯定中发展壮大。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之否定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然后被社会主义社会否定,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肯定。
4. 唯物辩证法如何应用于科学研究?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方法论,可以应用于科学研究中。
它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分析和综合考虑,注重研究对象内部的矛盾和发展规律。
科学研究要求我们从事物的矛盾和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和解释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在生物学研究中,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从细胞的矛盾和发展规律出发,探索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辩证唯物论试题精选

辩证唯物论试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从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
”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论断说明A.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性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D.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2).对于人能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他面临的生产力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人们面对的都是业已形成的生产力水平,只能在原有水平上推进一步②每一代人面对的前一阶段形成的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都是客观的③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2他面临的生产力水平④生产力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A.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意识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恩格斯说:“一切观点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
据此回答4——5题。
(4).对上述观点正确的认识是B.A.不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要经过客观世界的检验B.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C.有人脑再加上现实就等于意识D.观念等于经验,经验等于意识,所以意识来源于人脑的观念(5).不同意识之间最重要的差别是cA.正确意识与错误意识的差别B.是否是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差别C.对客观事物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的差别D.是世界观或方法论的差别(6)孟子说:“心之官则思。
”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
”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
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C)A.意识活动的形式是主观的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人脑。
C.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D.心和脑都是思维的器官(7)“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唯物辩证法材料题训练

4、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 增长的世界奇迹,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温饱问题 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产业结构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矛盾进一 步加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 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近日 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统筹兼顾、协 调发展”,并把协调发展列为2004年经济工作的 一项总体要求,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保证。 请从哲学的角度简要说明党和政府为何强调我国 经济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1.财政部表示,汽车工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能源消 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近 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大幅攀升,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 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时,对汽柴油的需求 急剧增加,造成的空气污染也日益严重,随着石油对外 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能源安全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加 强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因此,针对 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的实际情况,国家决定从 2008 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提高大排量乘用车 及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调整汽车消费税政 策,旨在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 车的生产和消费,有利于降低汽油和柴油消耗,减少空 气污染,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上述做法的正确性。 (9分
哲学中材料题答题方法
第一种题型:用有关哲学道理分析材料。 答题基本思路:原理——方法论——联系材料 第二种题型:材料是如何体现有关哲理的。 答题基本思路(两方面):第一方面:——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论/辩证法/ 矛盾分析法/认识论/哲学知识/辨证唯物主义等(先回答材料体现的方法论 或者简单说一下原理,重点是把方法论写出来)——联系材料;或者先联 系材料——得出体现的方法论; 第二方面:——材料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这类题的特征——体现什么方法论,这类题有 难度) 第三种题型: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 答题基本思路:引用相关材料(抄材料)——反映的道理——方法论是什 么; 或者先写原理——方法论——引用相关材料(抄材料)。 第四种题型: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答题基本思路:方法论——分析材料(可以不写原理内容); 或者原理(简单写一下即可)——相关方法论——分析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 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 盾的需要。 •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 客观事物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企业经营 者与广大消费者的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资 源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3)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 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 规律。发展低碳经济是人们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 的体现。
• 徐州市某镇政府响应上级有关部门号召,决定在 本镇开展养殖业。但是,大学生村官小张及大部 分村民认为本地区离市区较远且没有养殖经验, 不适宜发展养殖业。他们根据本地区自然环境优 美, 在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聘请技术指导的基础上, 办起了“农家乐-农村休闲观光游”项目,带领 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 (1)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论的什么哲理?(4分) • (2)大学生“村官”小张的做法是如何体现这一 哲理的?
• (1)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在实 际工作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做到求真务实。②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 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做到求真务实。③实践是认识的 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 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大胆实 践,勇于创新,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2)①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我们做事 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 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真理。④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 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 • • • • •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 政绩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 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 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 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筹 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各项 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道理的?
• .胡锦涛同志说:“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 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 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 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 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 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 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 设之实。” •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 • (1)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强调求真务实精 神? • (2)我们应如何做到还求真务实?
• 材料1: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 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 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面应对气候变化作 出了巨大贡献。 • 材料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坚持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 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请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 力发展低碳经济?
• (1)上述材料包含了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 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 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 观符合客观。 • (2)①小张具体分析了该地的实际情况,区离 市区较远且没有养殖经验;又根据该地区优美的 自然环境,办起了“农家乐-农村观光旅游”项目。 这是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体现。② 小张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并聘请了技术指导,从而 取得了成功。这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意 识对事物发展起指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 为响应国家鼓励多种形式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的号 召,年初,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开 展主城区20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屋建设。重 庆率先开展公租房建设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在 两会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重庆的公租房模式 • 让生活在重庆的低收入群体,看到了“住有所居” 的希望。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告诉 我们,只要地方政府肯动脑筋,房价是可以控制 的。 • (1)运用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的关系, 说明“只要地方政府肯动脑筋,房价是可以控制 的”的正确性。(10分)
•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 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体现在温总理的讲话中就是要求想 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要符合国情的要求。体现在具体 行动上就是要不搞“形象工程”,要察实情、讲真话,不 虚报浮夸。 •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 误的意识。温总理要求各级政府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 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各级政府履行好职能,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3)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这就要求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就要求政府 必须要充分的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认识规律, 尊重规律,按客一种题型:用有关哲学道理分析材料。 答题基本思路:原理——方法论——联系材料 第二种题型:材料是如何体现有关哲理的。 答题基本思路(两方面):第一方面:——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论/辩证法/ 矛盾分析法/认识论/哲学知识/辨证唯物主义等(先回答材料体现的方法论或 者简单说一下原理,重点是把方法论写出来)——联系材料;或者先联系材 料——得出体现的方法论; 第二方面:——材料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这类题的特征——体现什么方法论,这类题有难 度) 第三种题型: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 答题基本思路:引用相关材料(抄材料)——反映的道理——方法论是什么; 或者先写原理——方法论——引用相关材料(抄材料)。 第四种题型: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答题基本思路:方法论——分析材料(可以不写原理内容); 或者原理(简单写一下即可)——相关方法论——分析材料。
①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越飙越 高的房价,只要要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高 房价形成的研究,掌握房地产市场的运动变化规律,制 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房价是可以控制的。(3分)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面对越飙 越高的房价,政府制定政策,应当遵循经济规律,更好 地利用经济规律促进老百姓的住房问题的解决。房地产 市场有其规律,但是在房地产市场规律失灵时,政府需 要出台应急性的政策,避免房价因炒房等因素出现疯涨, 同时更根本的手段就是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3分) ③只有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面对越飙越高的房价问题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政策措施。 比如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等。 (3分)(回答全面准确再加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