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翻译简史第一部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翻译简史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
西方翻译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

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

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

到了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和希腊戏剧作品。

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后世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来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次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

因此,在较早时期就有人将《圣经》译成拉丁语,到公元四世纪达到高潮,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译本,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翻译高潮中世纪中期,即11-12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了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深远。

第四次翻译高潮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

特别是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普遍展开的16世纪及随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翻译活动深入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国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语言,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

在法国文学家阿米欧先后用十七年(1542-1559)的时间,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成为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翻译史上一部不朽的文学译作。

在英国诺斯于1579年译出《名人传》,查普曼于1598年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洛里欧于1603年译得蒙田的《散文集》,都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被誉为“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成为英国惟一家喻户晓、人手一册的经典作品,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文艺复兴时期乃是西方翻译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同时也表明翻译对民族语言、文学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第五次翻译高潮文艺复兴后,从17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的翻译继续向前发至,涌现大量译作。

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了很大兴趣。

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哥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第六次高潮西方翻译的第六个大发展是第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

这一新时期的翻译从范围、规模、作用直至形式,都与过去任何时期大不相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首先好是范围的扩大。

传统的翻译主要集中在文学、宗教作品的翻译上,这个时期的翻译扩大到其他领域,尤其是科技、商业领域。

其次是翻译规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

过去,翻译主要是少数文豪巨匠的事业;而今,翻译已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

再者,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
不可企及。

特别是联合国和欧盟形成后,西方各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密切,翻译在期间的作用越来越大。

最后,翻译事业发展的形式也有了很大变化和进步,主要体现在:兴办高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打破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这三点实际上是新时期翻译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

一.古代翻译
主要包括古罗马时期的拉丁语翻译,自公元前三世纪共和国中期起,迄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覆灭止。

西方古代第一部重要的译作是用希腊语翻译的《圣经旧约》。

公元前285-249年间,有72名高贵的犹太学者云集在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从事这项翻译。

这是翻译史上第一次集体合作,译本称为《七十子希腊文本》(Septuagint)。

在翻译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成了第二原本,有时甚至取代希伯来文本而登上第一原本的宝座。

公元前六世纪,罗马从原始公社进入了奴隶社会,建立奴隶制贵族共和国,后来逐渐取代希腊在地中海的统治地位,称为强大的帝国。

希腊有着极其灿烂的文化遗产,从公元前三世纪起,即在共和国的鼎盛时期,罗马人开始将希腊文化移植本土,大规模地翻译、汲取希腊的典籍,通过翻译模仿和继承希腊文化,从而形成了翻译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希腊作品为罗马译者奉为至宝,在翻译中亦步亦趋,紧随原文,唯一目的在于传递原文内容,照搬原文风格。

这是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译家。

公元250年,翻译了荷马史诗《奥德赛》,成为第一首拉丁诗,也是第一篇译成了拉丁语的文学作品。

这部译作最大特点是在翻译希腊神学的名字时,译者不采用音译,而是用类似罗马神的名字取代原名。

如希腊的宙斯译成罗马人的朱庇特,希腊的赫尔墨斯译成罗马人的信使墨丘利等。

这是一种文化移植,促进罗马神与希腊神的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起了丰富罗马神的性格以至丰富罗马文化的积极作用。

第一个把古代希腊史诗和戏剧介绍给罗马社会并使希腊的诗体,韵律适合于拉丁语言。

通过他和许多其他同时代翻译家和后人的努力,古希腊的喜剧风格对后世欧洲的喜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安德罗尼柯后的著名翻译家、剧作家和诗人主要有涅维乌斯(Gnaeus Naevius)和恩尼乌斯(Quintus Ennius),与安德罗尼柯齐名,有人称为古罗马文学创作和翻译方面的三大创业元勋。

早期翻译家的目的主要是介绍希腊文化,西塞罗则打破了翻译不问理论的局面,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因而是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位理论家。

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43),翻译家,同时又是古罗马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哲学家和修辞学家。

他对翻译理论的阐述,主要见于《论最优秀的演说家》和《论善与恶之定义》。

他在《论最优秀的演说家》中说:“我不是作为解释员,而是作为演说家来进行翻译的,保留相同的思想和形式……,但却是用符合我们表达习惯的语言。

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没有必要在翻译时字当句对,而是保留了语言的总的风格和力量。

因为我认为不应当像数硬币一样把原文词语一个个‘数’给读者,而是应当把原文‘重量’‘称’给读者”。

这段话成了西方翻译界的传世名言,特别是其中关于解释员式翻译与演说家式翻译的区分,成为西方翻译理论起源的标志性语言。

的帝国,收拢人心,加紧了对基督教的利用。

此阶段的宗教翻译构成了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二
大高潮。

这一时期翻译家最有影响力的认为乃是哲罗姆和奥古斯丁。

在405年,哲罗姆翻译出包括《旧约》和《新约》在内的拉丁文《圣经》,称为《通俗拉丁文本圣经》即Vulgate。

这次翻译获得了巨大成功,它结束了拉丁语中《圣经》翻译混乱现象,使拉丁文读者有了第一部标准《圣经》译本,并在后来成为罗马天主教承认的唯一文本。

在古代翻译家中,以哲罗姆的翻译方法最系统最严谨。

他陈述的原则和方法归纳为:1.翻译不能始终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的原则。

2.应区分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可以而且应当采用易于理解的风格传达原作的思想。

但在《圣经》翻译中,则不能一概采用意译,而主用直译。

3
但对语言学问题颇有研究。

他的理论大致如下:
1)译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通晓两种语言;熟悉并“同情”所译题材;具有一定校勘能力。

2)翻译中必须注意三种风格:朴素,典雅,庄严。

其选用主要取决于读者的要求。

启蒙的采用朴素的风格;给受过教育的读者重点颂扬上帝时采用典雅的风格;给所有读者翻译重在规劝、指引的采用庄严的风格。

3)翻译中必须考虑“所指”“能指”和译者“判断”的三角关系。

如果所用译词与原词能
追溯到同一个所指或基本相同的所指,那就达到了翻译中的对等。

4)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词。

奥古斯丁比哲罗姆更倾向于直译,把着眼点落在词形式和结构上。

5)《圣经》翻译必须依靠上帝的感召。

西方古代翻译,公元前三世纪罗马帝国鼎盛时期,迄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覆灭。

经过七百多年,出现两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荷马史诗和戏剧首次介绍到罗马,从而促进了罗马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阶段即大规模的宗教翻译阶段中,《圣经》等神学著作翻译取得与世俗文学翻译并驾齐驱的地位,并在以后较长时间里超过了世俗文学翻译,成了西方翻译的主流。

西方最早对翻译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追溯到这个时期。

西塞罗明确提出直译和活译的问题,文学家和翻译家们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先后形成了以西塞罗、贺拉斯为代表的活译派,以斐洛和奥古斯丁为代表的直译派,以哲罗姆为代表的活译直译兼用即折中派。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西方的翻译也逐渐转入低潮而过渡到中世纪。

二.中世纪翻译
中世纪历史,一般从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至15世纪文艺复兴时止。

就翻译史而论,主要有三大标记:初期翻译家波伊提乌,中期的托莱多“翻译院”和末期的名族语翻译。

中世纪初期,拉丁语仍是翻译创作的语言,翻译的内容已开始脱离古代后期清一色的宗教内容。

新兴封建地主阶级提倡翻译介绍古希腊哲学著作。

中世纪初期,翻译领域的中心人物是波伊提乌。

治家、哲学家和翻译家。

代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对基督教的一些基本教义加以否定,转向希腊哲学寻找精神食粮。

他把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原则介绍到西欧,引起一股研究探讨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热潮,对中世纪的学术界、理论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尽管波伊提乌对翻译问题发表过一些观点,但他更倾向于翻译实践,主张翻译凭经验而不是凭理论。

于是西方翻译发生了一大转折:古代奥古斯丁等人的理论被埋没,继之以长达五六百年之久的严格的客观和实用主义,直至中世纪末,翻译理论问题的研究才又成为学者
们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随着东罗马帝国的兴盛,教会势力进一步扩大。

教会为了垄断欧洲的文化,加强对各国人民的精神控制,一方面在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大批迫害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另一方面向各新生国家派遣传教士。

传教士带来了基督教,使普通老百姓更多地接触到《圣经》。

由于不懂拉丁文,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用民族语翻译《圣经》。

民族语的翻译便应运而生。

800年前,出现了第一部《圣经》德译本,这就产生了最早的德语翻译,译文也成为德语最早的文章。

尽管在波伊提乌之后和中世纪末期这段时间里,翻译理论研究没有大的起色,但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作品里,仍可看到中世纪早期翻译中较为流行的观点。

突出的有两个:阿尔弗列德国王和阿尔弗里克。

学者,组织一批人把大量的拉丁语作品翻译成英语。

本人也是一名多产的译者,他对原作采取一种随心所欲的态度,按照他的观点,译者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取舍。

赋予翻译以极大的灵活性。

创作可看做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活译”。

另一位较有成就的翻译家和理论家。

用英语译出《圣经创世纪》、《圣徒传》等作品。

他的翻译实践类似与阿尔弗烈德,采用面向民众的原则和方法。

他多用意译,少用逐词对译。

他的的目标是使译文“简单易懂”,他不用华丽的词藻,也不用人们不熟悉的词语,只用“属于民族语言,意思清楚明了的词语”。

在翻译《圣经》时,他提出拉丁习语必须让位于英语习语的原则。

他提出这些主张,显然是要译者时刻考虑读者,尽可能使作品富有吸引力。

为了使译文通俗易懂,常常有意删减原文的内容。

七八世纪,阿拉伯人向外扩张,征服了希腊。

大批叙利亚学者来到雅典,把希腊作品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

然后又把一些希腊原作译成阿拉伯语。

阿拉伯学者从各地来到巴格达研究西方文化,翻译希腊作品,使巴格达获得阿拉伯“翻译院”的称号,成为阿拉伯人的学术中心。

所以,公元9世纪和10世纪,巴格达城是一项浩大翻译事业的中心,其目标是将古希腊的科学和哲学著作译为阿拉伯语。

这一活动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带来这地区当时的文化和思想剧变。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中世纪阿拉伯学术的兴起,应归功于希腊文化。

而这一时期的阿拉伯著作又被后来的欧洲学术界翻译成拉丁文,并进而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

11世纪中叶,阿拉伯语作品大量涌向西班牙,西班牙的托莱多,成为欧洲的“翻译院”,从阿拉伯语将大量的希腊作品译成拉丁语。

如果说公元9世纪的巴格达是阿拉伯的“翻译院”,那么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的托莱多就是西方的“翻译院”了。

(通常我们所说的“托莱多翻译院”曾被用来特指12世纪和13世纪西班牙繁荣的翻译活动主要集中在托莱多)。

西班牙历史古城托莱多是西欧宗教与文化中心之一,曾一度置于穆斯林统治下,成为穆斯林文化重镇。

从11世纪中叶起,西方各国学者纷纷前往托莱多,从事拉丁语的翻译活动,到12世纪初形成高潮。

翻译活动主要集中于希腊和阿拉伯世界的哲学和科学成就:医药、数学星象学。

托莱多翻译院三大特点:
翻译活动始终得到教会的资助;
翻译的作品主要是希腊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其次是阿拉伯语原作和希腊原作;
托莱多是当时西班牙的教育中心和穆斯林学术中心。

托莱多大规模翻译的历史意义:
标志着基督教和穆斯林教之间罕有的一次友好接触。

带来了东方人思想,传播了古希腊文化,活跃了西方的学术空气,推动了西方文化发展。

由于许多译者同时也是学者,在托莱多讲授各种知识,托莱多成为当时西班牙以至西欧的教育中心,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西班牙中北地区第一所大学的前身。

托莱多翻译院对科学和哲学传入中世纪的欧洲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疑,这个时期的译者彻底改变了西方的知识结构。

对亚里士多德的重新发现激发了新兴大学的学术思想。

对阿拉伯重要学术著作的引介拓宽了欧洲的知识广度,从而使他们对世界有了更综合性的看法。

西方世界通过翻译逐渐了解了阿拉伯命数法、代数学、托勒密的天动说等,同时还有希腊和阿拉伯的医学体系。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翻译与创造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时期产生了对知识的更新和生长的动力。

托莱多翻译活动代表了西方翻译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可视为西方翻译史上第三个高峰。

此前曾有民族语翻译的《圣经》和世俗文学,但仅仅是开始。

用民族语从事大规模的翻译到中世纪末期(13-15世纪)才出现。

12世纪之时,教会谴责甚至镇压来禁止人们阅读民族语《圣经》,以期置民族语翻译于死地。

但随着人文主义兴起,无论世俗文学的民族语翻译还是《圣经》的民族语翻译,从13世纪起已在欧各国开始形成高潮。

从另一方面说,大规模的民族语翻译是随着中产阶级的出现和民族主义的高涨而开始的。

出的是尼古拉.欧雷斯米(Nicholas Oresme),于1377年译的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地当时法国的翻译界和哲学界影响很大。

《论俗语》中,但丁对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等问题做了精辟阐述,对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和用民族语从事翻译的问题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飨宴》中除了盛赞俗语优点,还对翻译问题做了明确论述,得出了文学作品不可译论。

这是最早关于文学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的讨论。

布鲁尼最受欢迎的作品是用拉丁语翻译的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同时他还对理论问题卓有建树,除在各种译序中谈论翻译外,还发表一篇《论正确的翻译方法》的论文,对翻译理论问题做专门论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布鲁尼作为中世纪末、文艺复兴初期西方翻译理论的权威地位。

他的见解主要如下:
1)译者应当尽可能模仿原作风格,像亚里士多德用希腊语写作那样,用译语进行创作。

2)任何语言都可用来进行有效的翻译;(认为语言差异在翻译中不可逾越的障碍是译者用来掩盖自己能力低下而放出的烟幕。


译者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才能做好翻译。

翻译的实质是把一种语言里写的东西正确的转移到另一种语言。

要做好翻译,译者的第一任务就是获得对所译语言的知识。

译者第二任务,是掌握译入语言,获得完全驾驭译入语言的能力。

概括而言,布鲁尼以译者、译文语言为中心,强调译者在处理原作方面的自由,这实际上是人文主义思想在翻译中的显现,因此,布鲁尼也可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人文主义的最早代表人物之一。

语是教会、大学和文学家的语言。

德国的文学家们模仿拉丁语的“高雅”风格而不用朴素的风格写作,占主导的是逐词对译对译,拉丁语中独立成分的运用、动名词等语法范畴便是这一时期通过翻译、模仿而移植到德语中的。

最突出的是维尔。

1478出版的译文集,有篇论述翻译原则和方法的序言,是德国早期翻译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他引用名家言论来印证自己观点,为逐词对译辩护,其翻译观要点是:
1)准确翻译拉丁语能得出最优美的德语风格。

2)逐词对译能推广拉丁语。

3)为了忠实原文,宁可牺牲译文的易懂性。

但当时主张意译的大有人在。

意译派主张发展民族语的风格,实用人民大众活的语言,直译派则主张模仿拉丁风格,实用“高雅”的贵族的“文书腔”。

意译派关于翻译中应使用人民大众的通俗语言的方法,真正代表了德语的发展方向,在16世纪路德的翻译中达到顶峰。

.乔叟。

1381年,他把薄伽丘的《菲洛斯特拉托》翻译改编成长诗《特罗伊勒斯和克丽西达》。

后来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又以薄伽丘的作品为基础,改编了《骑士的故事》、《弗兰克林的故事》、《法庭差役的故事》和《大学生的故事》。

此外,他还译出《玫瑰传奇》、《贞洁女人传奇》和波伊提乌的全部作品。

由于这些译作或者说这些经过改写、重新创作的译作,乔叟当时被人誉为“翻译大师”。

乔叟的翻译为英国翻译打开了广阔前景,并为确立英语成为文学语言,对英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时期最重要的译作之一是威克利夫倡导翻译的英语《圣经》。

14世纪英国著名神学家,哲学家,作为英国宗教改革奠基人,他从1380年主持翻译英语《圣经》,于1382年译出。

这是一部完整的《圣经》英译本,他倡导翻译的英语《圣经》引发激烈争论,第一它是威克利夫异教思想的鼓舞下翻译的;第二它面向平民百姓,成为他们反对教会当局的武器。

但他的观点和英译本也受到教会日益强烈的反对。

但到十五世纪威克利夫的译本广为流传,成为当时唯一的英译本。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
文艺复兴运动于14世纪末始于意大利,15、16波及至欧洲特别西欧各国。

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和科学的重新发现和振兴。

它是一场思想和文化上的大革命,以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涉及到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

它不仅标志着文学艺术上的大发展,同时也是翻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德国翻译与路德:
16世纪德国翻译的主流仍然是古典文学和宗教作品的翻译,对文学研究采取新方法、翻译理论提出新见解的杰出代表之一是伊拉斯谟。

多部古希腊作品,他的《圣经.新约》对照本,轰动整个西欧学术界。

其译文准确,风格优美,关于翻译的观点主要如下:
1)必须尊重原作,因为任何译本都无法译出上帝的语言。

2)翻译者必须有丰富的语文知识,读懂古典文学,学习希腊语的修辞等。

3)风格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朴素语言译朴素语言,以高雅风格译高雅风格。

4)风格的性质还取决于读者的要求。

他在《新约》的译序中,写过一段常为人们引用的名言:“但愿每一个妇女都能读到圣保罗的福音和使徒行传,但愿能把它们译成所有的语言,不仅为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懂得,而且也为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懂得。

但愿农夫能在梨边吟诵《圣经》,织工能在织布机边用《圣经》驱散心头的烦闷,旅行者能用《圣经》消遣以解除旅途的疲劳。


约》,于1522年出版,后从希伯来语译出《旧约》,于1534年出版。

在翻译中,路德遵循通俗、明了、能为大众接受的原则,译文被誉为“第一部民众的《圣经》”。

它不仅对德国人的生活和宗教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创造了为民众所接受的文学语言形式,对德国语言的统一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路德的《圣经》德译本是西方翻译史上对民族语言的发展造成了巨大而直接影响的第一部翻译作品。

与古希腊的《七十子希腊文本》、古罗马第一位翻译家安德罗尼柯的《奥德赛》、哲罗姆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齐名,在西方翻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

他的翻译观点可归纳如下:
1)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

他认为,翻译中必须使用地道的德语,而不是拉丁化的德语。

“要弄清怎么讲德语,就必须去问家中母亲、街头孩童及街市之贫民百姓,观察他们怎么说话,然后照此翻译。


2)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

提倡从文字上对原文进行详尽的研究,反对凭上帝感召的说法。

3)翻译必须遵循七条原则:可以改变原文的词序;可以合理运用语气助词;可以增补必要连词;可以略去没有译文对等形式的原文词语;可以用词组翻译单个的词;可以把比喻用法译成非比喻用法,把非比喻用法译成比喻用法;注意文字上的变异形式和解释的准确性。

4)翻译必须集思广益。

认为“翻译不能独来独往,因为正确、恰当的词不总是被一个人想到”。

法国翻译和阿米欧及多雷:
法国翻译高潮从16世纪才开始。

15世纪末,但丁、比特拉克、薄伽丘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文学作品传到法国,促进了法国人文主义运动的发展。

复古之风开始盛行,学者向往古代拉丁希腊作家。

在古典文化的吸引下,人文主义者掀起了一股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的热潮,致力于古典文学作品的研究,并相继把大量的古典作品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翻译称法语。

在十六世纪法国的翻译高潮中,有两个人的贡献极为突出,“翻译之王”阿米欧和翻译理论家多雷。

响极其在翻译中追求“试与原作媲美”的豪情壮志,一般文学史上把他视为作家。

成名之作是《名人传》,译于1559年,先后花17年的功夫译成。

译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给同时代和后世法国乃至西欧其他国家的作家,如拉辛和莎士比亚,提供了创作的素材。

著名的同时代法国作家蒙田曾高度评价阿米欧的功绩,认为没有他的译作,法国人谁也不会懂得写作:“如果不是这本书把我们从泥潭里拔出来,我们这些无知的人就完了”。

阿米欧在翻译中所遵循的准则是:
1)译者必须吃透原文,在内容的移译上狠下功夫。

2)译笔必须纯朴自然,不事藻饰。

他强调内容和形式,意译和直译的统一。

他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把人民语言和学者熔于一炉。

翻译中,向希腊语和拉丁语借用并同时创造了大量政治、哲学、科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词汇,大大的丰富了法语词汇。

当时法国的语言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法兰西语,其译本对法语的纯洁化、标准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译本独具一格的文学风格,后来成为蒙田在内的十六世纪末作家仿效的对象。

十六世纪法国翻译理论方面的重要人物是多雷。

多雷在1540年发表一篇富有创见的翻译研究论文,成为西方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提出翻译理论的人。

翻译和出版了许多关于语言、历史、哲学的论著。

因被指控“曲解”柏拉图的一部著作、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