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自觉的比较文学意识
摘要: 鲁迅十分关注和探究近代西方文化、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自觉的比较文学意识贯穿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等小说及许多杂文中,从而形成了鲁迅自己的比较文学思想体系。鲁迅以自己宏富精深的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起着开辟与奠基的作用。
关键词: 鲁迅;自觉;比较文学意识;《摩罗诗力说》
随着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汇的不断扩大和深入,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发展,实际上也就不可能封闭式地进行,而必须是要在与整个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来获得自身发展的新方向,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而鲁迅就是这样一位大家,他不甘于中国文化的封建闭塞,主动走出国门去寻找中国文学的活力。作为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奠基人之一的鲁迅,在置身于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汇的特定历史时期,他就率先完成了自身思想文化观念的现代转换,在大力倡导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当中,对中国文学的观念、功能、结构、范式、语言、文体等一系列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并亲自进行创作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自觉的比较文学意识理念。
鲁迅十分关注和探究近代西方文化、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他不主张将中国新文学的建构局限在单纯的文学自身范畴内,而是认为由于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汇,必将导致文学自身的变异与转换机制的形成。因此,新文学的建构与发展,必须在文化母系统中获得新的功能、新的结构、新的范式,就应成为一种新的机制。他认识到,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汇的发展趋势,导致了文化语境的改变,引发了文学的结构性大变动。思想文化热点向文学领域扩展,也就会使文学的建构获得新的生成空间。于是,过文化母系统的契入点,鲁迅自觉地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和精神,来认真审视中国文学的传统、历史,思考中国新文学的建构与发展。与此同时,鲁迅还运用比较文学的原理,提出了文学平行性发展的新原则,即在新文学的建构当中,不仅仅只注意到中西两种文化碰撞、两种文学交流影响
而导致文学话语的改变,文学结构与范式的变异,同时还应注意到任何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学都具有可比性这一特定的现象。与此同时,鲁迅还把影响研究应用于写作实践中,即探索作家与域外作家,作家与域外思想家之间的关系。以此看来,鲁迅堪称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鲁迅作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并非仅仅在于他创建了许多关于比较文学的理论,还在于他撰写了我国第一篇比较文学论文,更在于体现于他全部著述中的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
190年,26 岁的鲁迅在日本求学的时候, 写下他第一篇文艺研究专论《摩罗诗力说》,它集中反映了鲁迅早期的文艺思想和美学观点。这是我国第一篇评价19世纪外国进步浪漫主义诗人的论文。《摩罗诗力说》是鲁迅早期文艺理论的代作,在鲁迅早期的著作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摩罗诗力说》最充分地体现出鲁迅的文学观。
《摩罗诗力说》一文就是平行研究的生动实践。最为典型一例就是第五节关于拜伦与易卜生之间,并无明显的影响性联系。但鲁迅却发现他们两人对世俗社会的观照与认识是相同的:拜伦曾言,“凡有事物, 无不定以习俗至谬之衡,所谓舆论,实具大力,而舆论则以昏黑蔽全球也。此其所言,与近世诺威文人伊孛生所见合。”然而这导致了两人创作主题的相同:“愤世俗之昏迷, 悲真理之匿耀。”这正是平行比较中常用的“主题学”研究。主题常通过人物形象来昭示, 鲁迅于是又将两者代表作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并探其同异。显而易见,这是一种相当典型的平行研究。
《摩罗诗力说》一文也是影响研究的生动实践。探讨拜伦与欧洲各国文学的关系,鲁迅运用了典型的影响研究方法。影响研究本系法国学派所极力倡导的方法。它所关注的是研究不同国家的作家之间在作品、灵感、乃至生活方面的事实性联系,找出其“来源”和“影响”,分析“相同”和“类似”的文学史实。早在本世纪初,鲁迅于《摩罗诗力说》文中所进行的影响研究,就对法国学派之具体作法有所悖离:不独考察影响性联系之事实本身,更于比较中评判作家作品的“价值和质量”。鲁迅深刻地分析了两者之异,而在影响研究中用美学观点阐释作品,更是法国学派所坚决反对而为美国学派所主张者。于此可见,鲁迅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伊始,即突破法国学派之樊篱,使自己的影响研究涵有美国学派所
倡导之平行研究质素,从而呈现出将两者予以结合的态势。
不仅如此,《中国小说史略》及其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鲁迅对于中国比较文学事业又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各国神话的平行比较,探讨了小说的起源问题。鲁迅认为:“在古代,不管小说或诗歌,其要素总离不开神话。印度、埃及、希腊都如此,中国亦然。”“‘街谈巷语’自生于民间,固非一谁某之所独造也,探其本根,则亦犹他民族然,在于神话与传说。”这样,就驳斥了“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的传说,恢复了文学发展史的真相。
然而富于自觉比较意识的鲁迅,在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还充分注意到异质文化的负面影响。鲁迅明确指出,中国小说中因果报应思想,是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毒害。鲁迅写道:“《续金瓶梅》……乃是对于《金瓶梅》的因果报应之说……这样的讲到后世的世情的小说,如果推演开去,三世四世,可以永远做不完工,实在是一种奇怪而有趣的做法。在鲁迅看来,“比较”是认识事物本质、作出正确评判的根本方法。在《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一文中,他提出“多翻”才能比较,只有比较“硫化铜”与“真金”,才能“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在《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中,对不同文字进行比较,一一揭示其各自特质。《集外集拾遗补编·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中,亦有相关论述。所有这些都可汇入鲁迅的比较文学思想体系中。
总之,鲁迅以自己宏富精深的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起着开辟与奠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纷繁的作品中,他的《摩罗诗力说》更是融合了鲁迅的比较文学理论。他的自觉的比较文学意识完美地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 参考文献]
[ 1]李怡郑家建鲁迅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
[2] 张隆溪. 比较文学译文集[ A]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 29.
[ 3] 赵瑞燕. 鲁迅< 摩罗诗力说> 注释·今译·解说[ A] .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289—290.
[ 4]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第一讲; 第五讲[ A]
[5] [ 日] 北冈正子. 摩罗诗力说[A]. 材园考[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6] 鲁迅. 摩罗诗力说[A]. 鲁迅作品集[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