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毛概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引言

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口号已经喊了很长时间,但即使作为社会思想非常活跃的大学校园,创新思维依然对于很多大学生比较陌生与遥远。现在大学中有关创新的组织社团不在少数,同时各种创新平台也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方式。我通过自身经历及调查了解了同济大学的现状:现在同济的社团组织中有校团委科技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学校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同时有些小型社团也在围绕某些特定方面有创新活动,如我校汽车协会等。作为材料学院团学联科技部的一员,我和团队其他同学也会和相关院系,比如机械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一些科技节等活动来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但这些组织社团等主要是作为一个组织联系或提供服务平台来鼓励学生创新,本身缺乏专业性。这些活动多数都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在整个同济的影响不大。

再看各种平台,如上海市创新实践项目,挑战杯,陈嘉庚杯,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SITP)等有关创新的竞赛或项目等,虽然报名学生数量或项目数量很多,但最后结题率很低,而竞赛得奖也只是凤毛麟角,在大学中的影响力还是很有限。所以我想通过自身创新体会及对学校创新制度的分析来给出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普遍培养方式的建议。

二、分析原因

在引言中提到,我校在学校组织方面主要由校团委科技服务中心负责,本人曾是该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一个团委服务部门,校团委科技服务中心主要是负责组织一些科技活动及参与到各项竞赛答辩的宣传及后期工作中,其面对的受众主要是对科技创新有兴趣的学生。由于资金有限,在组织活动方面也会感到力不从心,能力有限。绝大部分学生无法以学校组织活动的形式培养创新意识。

再看对创新较为热情的同学:以材料学院为例,第五期SITP项目中申报的项目数多达50多个,但最后能够完成项目答辩并最终结题的仅有不到十个。之后我又针对这个学期的上海市创新实践项目做了一个网上问卷调查,发现有高达50.4%的项目来自于本专业导师的引导,20.8%的项目来自于相关过去的未完成项目,仅有不到30%的项目是来自于学生自己的创新想法。又通过分析学生报名参加该项目的动机发现,大多数学生是以跟风的态度报名参加的,参与人数中60.1%的同学是完全参与到立项人的活动中,起初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有13.2%的参与学生称自己有自己的创新想法并进行了本次实践。这样的创新实践能有多大作用值得怀疑。可见即使去参加有关创新活动的同学其创新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再将视野转向全校,我调查了身边的一些同学,他们对于创新的看法让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以下是摘取的一部分回答记录:刘同学(我院奖学金获得者):“创新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把考试考好,绩点上去才是硬道理”;

王同学(同寝室的同学):“创新就是那些对科技感兴趣的学生做

的嘛,又不是大家都得创新”;

郑同学(机械学院好友):“创新挺难的,我们专业知识这么缺乏,能有什么创新?”

唐同学(原传播与艺术好友):“我们文科专业,创新点少,你们理工科应该努力创新啊!”

在被问到他们的创新意识怎么样时,他们几乎全部回答很少有创新意识,理由就如上面回答中所言。有的认为创新只针对科技;有的认为创新没必要,没动力;有的认为自己专业知识少,很难创新;也有的认为自己专业不适合创新。

这些同学的回答可以反映出我们现在绝大部分大学生十分缺乏创新意识,一方面是他们对于创新意识的理解有些狭隘,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地激励方式或制度来促使所有大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创新。

经过分析,笔者认为由于大学未能把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纳入到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标准或所占比重太小才是根本原因。同时由于现实社会的影响,大学生依然未能摆脱大学之前的应试教育影响,在考试的制度瓶颈下越陷越深,对创新意识理解有误,这些原因也直接导致了大学教育方式的扭曲及创新思维教育的缺陷。要想真正实现大学生创新意识及思维的普遍提高,必须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考核纳入学分范畴,通过各种方式综合评估出学生创新学分的绩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活跃大学校园,使大学的思想更富创新精神。下面我将以个人经验及经历为线索,分析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创新意识,同时改革大学创新制度,将学生的日常创新思

维表现体现在具体的学分上。

三、解决方案

(一)主科必修课增加“联想学分”

【个人经历】:

我经常在必修课中听到老师由此学科产生的种种联想。就以本人所学专业材料类为例,有一门必修课叫工程力学。其中讲到梁的受力分析时老师结合社会实际说,我们要想做国家的栋梁,就要学会弯曲,只有弯曲才能产生力的作用,造福国家,对社会产生影响。短短的一句话就让学生了解了梁的弯曲受力使其产生力的作用的原理。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我们要先学会适应社会才能真正对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道理,如果不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如何展现自己的力量?另一个例子,在学大学物理有关熵变化这节的内容时,我知道了一个自然规律,就是一切自发的反应变化都是熵增变化的,即从有序到无序是自然变化的,而从无序到有序则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才能发生的。笔者以此联想到社会亦是如此:国家发挥的作用就是提供外在的能量使社会变得有序,但这种方式归根到底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在“毛邓三”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社会性质的最高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是真正“无序”的,这个“无序”是说人们自由,无需用国家机器外在提供限制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这也与老子思想中“无为而治”的终极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也许笔者的想法有待进一步探讨,但这种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而联想创新的思维习惯却是很重要的,但

现在很多大学生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以上两例中第一例让同学们上课感觉平添乐趣,将哲理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使同学们的听课效率提高,而笔者自己的一例则给自己也带来了无尽快乐,后来与物理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他也认为这种方式很好,真正理解了自然万物相通的原理。

【具体操作】:

于是我想,为何不可以增加一个主科或必修课的创新联想学分,每门科目0.5学分。具体操作是可以在学期末让学生将本学期学的这个科目知识的相关创新联想以书面形式交给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给出成绩。提倡跨学科联系,也可以是本学科知识的延伸探究或与生活中的联系等。这个学分可以算,也可以不算,属自由学分。如果学生交了此作业,便将其学分增加0.5计算。也许会有人认为这0.5学分不值一提。其实不然。以我大二上学期主课为例,工程力学,C++,电工学,大学物理(下),线性代数(“毛邓三”由于学分较大,奖励方式可另行计算)共计5门课,对应也有2.5个学分,这对于想出国或保研的同学来讲至关重要,也许可以为他们的奖学金提高一等。同时这种方式可以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用上之前学生的有趣联想,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跃,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另外这种分散学分给予主体的方式可以避免出现学分成绩造假等现象,并且给有余力的同学更多发挥他们创新思维的空间,或许一些想法就是未来科技创造的源动力。

(二)文理兼修,提倡通识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