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读书笔记《营销的本质》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023992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6.png)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以营销的本质》读后感。
《以营销的本质》是一本关于营销的经典著作,作者通过对营销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营销的核心原则和方法。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营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作者在书中强调了营销的本质是满足顾客需求。
他指出,营销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或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这一观点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营销不是一味地推销产品,而是要通过理解顾客的需求,为他们创造价值,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忠诚。
其次,作者强调了营销的本质是建立关系。
他认为,营销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交易,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期的关系,与顾客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互动。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营销的目的不仅是获取一次性的销售,更重要的是要与顾客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通过持续的交流和互动,不断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营销的本质是创造价值。
他指出,营销不仅仅是推销产品或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为顾客创造价值。
只有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顾客的认可和信赖。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营销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只有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品牌的价值,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和竞争优势。
总的来说,读完《以营销的本质》,我对营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识到,营销的本质在于满足顾客的需求,建立长期的关系,创造价值。
只有不断地强化这些核心原则,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会将书中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营销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营销人员,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读后感
![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e105c0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c.png)
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读后感篇一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读后感哎呀,读了这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我真是感慨万千呐!你说这营销,它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拼命地吆喝,把东西卖出去。
但读了这部分内容,我觉得也许没那么简单。
就比如说,书里提到的那些案例,有些公司看似营销做得风生水起,广告打得震天响,可最后产品却卖不动。
这让我不禁想问:难道营销只是表面功夫?也许不是!营销可能更像是一场心理战,要抓住消费者的心,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
我想起之前有个很火的奶茶品牌,刚出来的时候那宣传,真是铺天盖地,人人都在说。
可我去尝了一次,味道也就那样,价格还死贵。
这是不是就说明,光靠宣传,没有实实在在的产品质量,营销也白搭?再想想我自己买东西的时候,有时候就是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装和广告词吸引了,买回来发现根本不实用。
这是不是也证明了,我们消费者有时候也很容易被营销“忽悠”?但反过来想,这也说明营销的力量确实强大。
不过,这也让我觉得有点纠结。
一方面,好的营销能让好产品被更多人知道;另一方面,又可能让一些不咋样的东西混水摸鱼。
我觉得营销的本质可能就是在这种矛盾中找到平衡,既要吸引人,又要实实在在。
总之,读了这一节,我脑子像炸开了锅,各种想法乱窜。
但也许这就是读书的魅力吧,让我不断思考,不断纠结,也不断成长。
篇二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读后感嘿,朋友!今天来聊聊我读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的感受,这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啊!一开始,我满怀期待地翻开这一节,心想:“说不定能找到营销的秘籍,让我也成为营销大师!”可看着看着,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书里讲的那些营销理论,一会儿让我觉得“哇,好有道理”,一会儿又让我怀疑“真的是这样吗?”比如说,它说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这谁不知道啊?但怎么真正去了解,却没有说清楚,让我有点抓瞎。
也许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吧。
然后讲到品牌塑造,说要有独特的价值主张。
我就在想,那像那些网红品牌,突然就火起来了,是因为独特价值主张吗?还是纯粹运气好?这让我很迷茫啊!我自己也有过被营销“坑”的经历。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bb0160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6d.png)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营销的本质》读后感范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营销的本质》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1互联网正在深深地改变得我们的生活方式,书中说凡是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事情,一定会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既然需要我们改变工作方式,那我们应该如何改呢?什么是对的事情,怎么把事情做正确?书中通过福特、通用、丰田的案例,回顾了这一段波澜壮阔的产业发展历史,从大量销售方式到深度分销方式,再到社区商务方式,并且告诉我们深度分销的方式已经走到尽头,未来一定是社区商务方式,哪个企业能够率先组织起数字化生活的人群,他就奠定了未来成功的基础,通过小米的案例就可以印证包老师的理论是正确的。
这就是正确的事情。
未来的成功来源于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只有逻辑上说得通的事情才有可能做得成。
德鲁克说:企业只有一个恰当的定义,那就是创造客户。
所以企业只有两个最重要的职能,一个是营销一个是创新!营销是关乎企业命脉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只能通过营销才能构建起企业和客户的一体化关系,我们也知道当今社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由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带来的,在专业化分工的同时造成了供求的背离,供应者找不到需求者,需要者找不到供应者,在深度分销模式的影响下,商家一手托两端,压榨生产企业,生产企业为了活着,不得不以次充好,以塑代钢,所以导致了中国制造的商品假冒伪劣横行,我们连买一个马桶盖都会跑到日本去。
我们的企业当前要做的,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把我们的客户组织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的缓解供求矛盾!了解了什么是正确的事情,我们还得知道,如何把事情做正确。
读完营销的本质我们发现,其实营销和管理是一对概念,书中第二章,讲了营销的两种协调方式,未来一定是内部社区营销化,外部社区管理化。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doc资料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doc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ce85a3ef524ccbff021848d.png)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
读了《营销的本质》这本书,感觉里面讲到的许多都是我工作中遇到并能在我接下来的工作中用到的,真是阅读越喜欢!
书中说凡是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事情,一定会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既然需要我们改变工作方式,那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呢?书中通过福特、通用、丰田的案例,回顾了这一段波澜壮阔的产业发展历史,从大量销售方式到深度分销方式,再到社区商务方式的变化,真实具体地告诉我一个道理——深度分销的方式已经走到尽头,未来一定是社区商务方式,哪个企业能够率先组织起数字化生活的人群,他就奠定了未来成功的基础。
未来的成功来源于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
企业有两个最重要的职能,一个是营销,一个是创新!营销是关乎企业命脉的事情!因为只能通过营销才能构建起企业和客户的一体化关系。
书中第二章,讲了营销的两种协调方式,未来一定是内部社区营销化,外部社区管理化。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我们的企业内部要通过流程,通过营销的方式,达到上下管到底、左右管到边的效果,从而打破原来的层级结构,打破部门墙。
我们的外部客户,在营销的时候应该发挥组织的力量,让企业内部员工统一起来为客户做出贡献。
通过这样的一体化关系的建立,从而形成真正的社区,最终做成社区商务方式!
结合自己工作,原来我们一直专注于的是“销售”而非“营销”,销售是“产品—货币”的转化,而营销是构建“企业—客户”的关系。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把推荐产品、服务、产品品牌作为了主要的工作内容,忽略了在互联网蓬勃发展,新技术快速涌现,产品出现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创造客户价值才应该是我们要深刻思考的事情!
与书为伴,方可提升个人修养与管理能力,感谢领导推荐的书,给予我获得提升的通路,使我受益颇多。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3ab93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7d.png)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1最近有幸拜读了杰克韦尔奇先生写的《商业的本质》一书。
获益匪浅,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获得了一些想法和今后做事的方法。
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发现了我在我日常的企业管理中比较严重的问题。
第一条:当读到韦尔奇先生关于团队目标设立的时候。
忽然发现,自己在日常管理中经常强调,我们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是一家人,都应该一起合力,抓成一个拳头来奋斗。
我们整个是一体的,我是头,大家是四肢等等。
但是恰恰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居然没有设立一个明确的企业的目标,而且也没有告诉所有的员工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
这样如何才能叫所有的员工有所目标的努力奋斗啊,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企业的情况,没有一点的危机意识。
忽然就汗如雨下啊,这是犯了多么愚蠢的错误啊!第二条:员工犯错没有及时指出,而且并没有及时的告诉员工对的是什么。
而且为了顾及员工的面子,并没有告诉其他员工,他做错了,是如何错的,对的是什么样子。
还有就是做的好的员工,赞扬和奖励也不够及时。
综上所述,通过对韦尔奇先生《商业的本质》的学习,特别制定出了今后具体的改进和应用。
面对第一条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一月一次的员工大会上直接使用6张ppt,首先明确企业的目标,并且多次重复强调记忆。
通过ppt直观的叫所有员工了解企业的运行状态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并了解双方的市场地位和市场潜在的一些变化因素。
面对第二条的解决方案:员工如果犯错,及时指出,并告诉员工如何做是对的。
并及时告知所有人。
员工如果做的好,就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及时的奖励以及告诉其他的所有员工。
经过以上两条长期的潜移默化,所有的员工就会逐渐形成适合于我们企业的是非观,知道什么东西是对的,什么东西是错的。
《营销的本质》学习体会
![《营销的本质》学习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5cad84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f.png)
《营销的本质》学习体会时代变革下的新业务角色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迁,万物的更新演衍,促使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发生或即将剧烈发生“大的变革”。
这些变革体现在生活,甚至是生存的方方面面。
在这种大势将至的情况下,真的是很幸运能够有机会拜读和学习包政老师《营销的本质》这本书,更准确的说是有幸领会新时代的精神。
为适应和创造新时代而充实自己。
今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思潮下,谈及营销学更多的是谈论营销的手段: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开拓新市场?如近几年兴起的微信营销、二维码营销、内容营销、大数据营销等营销新方式,利用社交媒体技术逐步颠覆传统营销方式,但营销的本质改变了吗?没有,尽管营销的观念可能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演进,但营销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营销的本质可能就是价值驱动,对于艾.里斯而言,营销的本质可能是定位。
不同学术观点并没有改变营销的本质,反而我觉得“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最能说明营销的本质,没有吸引顾客的能力,企业没有营收,一切商业活动都是白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能否认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组织与管理方式,与此同时,营销的本质也在随着互联网的思潮在改变,从最初的大批量方式、深度分销方式到社区商务方式的转变,并指出社区商务方式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新出路。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营销的本质是如何演变,并用一些经典的案例分析在不同历史时代,营销的本质对营销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新时代社区商务方式的兴起意义。
首先,为了认识营销的本质,必须对营销本身的定义有所认识,实际上营销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AMA(美国营销学会)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对营销重新定义,以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一书的定义:“市场营销是企业的一种活动,旨在识别目前尚未满足的需求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求量的大小,选择和决定本企业能最好地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
”在这里他明确指出营销是一种策略、一种观念、一种方法,但是本书作者却恰恰相反,他认为营销是一项职能,既不是策略也不是观念。
营销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营销读书笔记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b04923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b.png)
营销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营销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篇1儿时曾有的梦想,便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过着我是boss我怕啥谁,只手遮天的日子,到时开个股东大会,记者发布会什么的,露张脸,自己就可以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地躺着赚钱了,可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经过这一段时间对营销之道的学习,我有着深刻的感慨。
在小组成立时,我便荣幸地担任了本公司,即一切向钱看的CEO了,可以说是手握大权,单肩荣辱,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自豪的感觉。
很快,游戏开始了,经过一季度的试运营,我们觉得多开发一些市场有利于以后进一步的发展,即使前期亏损了,在后面的有效决策和管理下还是有着很大的利润空间的,于是一次性开发了华东、华南、华中、国际市场和互联网,过多的市场开发导致了后期产品进一步开发时的资金短缺,而且刚开始设计了两款手机进行第一季度生产并销售,想率先占领市场,而这两款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成本不是很高,导致了负责市场部的同学觉得资金过多,在最后决策前夕临时增加了1万广告,进一步导致了后期资金不足。
第一期大体上便是如此。
以第五名的成绩进入了第二季度,在本季度对游戏规则的不熟悉而导致了严重的决策失误,而奠定了过早的破产,在华东和华南开设了专卖店,虽然配备了销售人员以及产品,但是却忘记了对专卖店进行装修,而在游戏规则中却很无情地规定了没有装修的专卖店是无法进行销售的,结果便惨然至极,线下的一件产品都没有销售出去,只能靠互联网的少量的销量维持公司生计。
在后面进一步的分析中,我们也发现了产品的定价过高,超过了人们的预期范围,也是线下颗粒无收的很重要的原因。
在第三季度后,我们吸取了上两期的失败的原因,认真研究决策,在对专卖店进行专修后很无奈地发现了几乎无法生产新的产品,对华中和国际市场的成功开发只能划上个无奈的句号了。
在配送了少的可怜的新产品后,制定了很便宜的价格,只希望能够清仓来缓解公司财务危机,但事实却再次打击我们,线下仍然是颗粒无收,公司被动地进行了紧急贷款,岌岌可危,破产迫在眉睫。
【优质文档】营销的本质,读后感-范文word版 (5页)
![【优质文档】营销的本质,读后感-范文word版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dfd8c6f928ea81c758f5788d.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篇一:《经营的本质》读后感从《经营的本质》一书中得到的启示最近公司向我们推荐了一本新书,名为《经营的本质》,读过以后感到又说受益,明白了一些道理,得到了一些启示,这是一本对大家都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好书。
接下来就谈谈我的几点收获。
启示一、对于“经营”这个词,在经济在理解上是模糊的,往往就认为经营就是经济。
通过阅读本书才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区别:“经济”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这是经济学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
而经营与经济最大的差异在于,经营是用有限的资源,创造一个尽可能大的附加价值,再用附加价值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
也就是说,经营较之经济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就是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
启示二、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元素之一,究其本质而言,企业应当贴近客户,应该满足客户的需求。
因为真正影响企业持续成功发展的主要重心不是公司的战略目标,也不是发展战略和运营管理的流程,而是专注集中焦点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力量,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客户价值”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战略思想,是一种准则,这个准则和思维用另外一种方式表示就是“以顾客为中心”。
用***几十年的发展时间也可以证实只一点是对的,我们正是坚持了以客户为中心,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才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支持,才(来自:WWw. :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 )有了如今的持续向前发展的***。
启示三、优质服务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是企业寻求营销创新的一个有效方法。
很多企业以服务取胜,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适当的实施服务战略可以带来更大的利润,就目前的***码头而言,尤其重视开展优质服务工作,视优质服务工作为生命线,努力提高服务工作质量,提高可和满意度,才拥有了大批的辛劳客户,进而增加了货流、增长了收入,提高了经营成果—利润。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bc5bdb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1.png)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精选14篇)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 1我看书之前就在想,《商业的本质》这本书到底是讲什么的?讲管理的、讲做营销的、还是做产品,还是其他?看书之前,我认为商业的本质是,你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你是否不可替代。
任何商业,都是创造了一种价值,满足了某种需求。
看完杰克韦尔奇这本书,我才发现,其实他讲的,就是他上一本书的名字「赢」,以他的理念,商业的本质就是「赢」。
"商业的本质是一项团队运动,强调"团队"两个字。
同时,既然是运动,目的就是要去赢。
杰克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赢的态度,是通过抓住管理学和商业上最本质的东西走向赢的路径。
"围绕着要"赢"这个目标,去构建你的系统,从领导力和协作力两大方面,不断的推进使命的达成。
关于领导力,晓松已经讲得很到位了,我说说我对协作力的看法。
协作力,是重构你的使命,让你的行动把使命落地,并且跟进你的结果。
学以致用,联系到书友会,我们尝试定义我们的方向。
我们使命:让读书与商业紧密结合,让读书分享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的行动:根据兴趣爱好分组,分读书组、文体组、财经组、创业者俱乐部等,大家在自己喜欢的小组提升自己。
每天线上读书分享,每周二线下读书分享,现金流游戏、领导力沙盘游戏等践行一些商业规则和管理常识,未来还可能孵化一些商业项目,在创业者俱乐部发现团队一起去实践。
我们如何考核结果:不可量化的东西,说出来可能高高在上,没有落地和考核也没有效果。
我们最开始能够做的,就是读书,坚持独立思考,把思考放在书友会公众号上,让公众号,传承书友智慧。
结合一些商业的实践,我们会感受很多书本上的知识是没有用的,如果读书无法改变自己,无法提升职场竞争力或者提升创业者公司业绩,那读书有什么用?所以我们提倡学以致用。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19b528d102de2bd9705880a.png)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
经营的基本元素:明确的顾客价值、有竞争力的合理成本、有效的规模和深具人影关怀的赢利。
从企业的属性来说,盈利是它的根本。
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社会期望价值的途径表现出来:星巴克的“透过咖啡所创造的交往与和平”中国移动的“沟通从心开始”都是深具人性关怀的展现。
经营是用有限的资源,创造一个尽可能大的附加价值,再用附加价值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
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得顾客的认同和市场的回馈,就是要取得经营成效,取得投入产出的有效性。
产品是企业生命与品牌承载体,对于企业而言,产品既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又是企业存活的根本原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企业能够提供产品(服务)。
所以能够带领企业离开竞争的第一个选择的方向是专注于产品:海尔以质量取胜的选择使海尔在中国家电行业中脱颖而出。
品牌是能力而非梦想,品牌是结果而非资源。
品牌之所以具有巨大的魅力,是源于品牌就是顾客体验的总和,是顾客内心所引发的共鸣。
企业是要不断变化的,产品和服务也在周而复始地改变,而顾客体验最终会定义品牌。
环境的不确定影响着企业的发张,但是总有企业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可以获得发展和持续,能够超越环境,自己决定增长和持续的企业一定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时代会抛弃一切落伍者。
营销的本质--读书笔记
![营销的本质--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df471724431b90d6d85c757.png)
营销的本质--读书笔记-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营销的本质》读书笔记第一章营销是什么社区/社群:基于共同目标或者具有相同需求的人构成的一个群体。
序言:未来营销的变化1.需求为导向,需求驱动整个产业组织方式,谁占据了消费者,谁就占据了制高点。
2.产业链整合,整个产业链重新融合。
(行业内低价促销模式过时)。
3.基于互联网的社群经济兴起。
4.基于技术进步的人类大规模协助变为可能,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组织分散化。
所谓“营销”(Marketing),就是构建“企业—客户”的关系,用学术一些的话说,“营销”是企业商务活动领域中的一项专业职能,也是企业维持再生产循环的一项核心职能,以构建“企业—客户”之间的关系。
营销不是销售:营销是销售的基础,销售是最后一个动作,营销是开路。
营销职能则在另一个层面上,或者说,在更高的层面上,对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施加影响,构建、维持或深化“企业—分销商、零售商乃至消费者”的关系。
营销、销售与市场区别1.销售:成交的最终和直接者;市场:制定达成销售的策略,包括宣传路径,市场动向;营销:企业核心部门之一,部署企业生产体系顺利运作推动力。
三种商务领域营销方式1.大量营销模式:产销分离;以销售为主导,把东西推销给客户2.深度分销模式:距离消费者市场更近3.社区商务模式:第二章供求一体化的分离:社会分工的结果(发挥优势、生产出更多产品)。
分工后组织在一起:自组织、政府组织。
营销的诞生和分工有关,产销的分离,决定了必须有组织进行资源的协调,让物流链和价值链运作起来。
市场各方关系的协调组织,最终结果均是遍及成本与边际收益相同,价值链的组织是利益机制相互协调后的最终结果。
营销不是促销,不是拼命的把顾客不需要的东西硬要卖给客户。
第三章福特的大量销售方式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
规模经济的结果:企业对资本投入品的依赖。
《营销的本质》读书笔记
![《营销的本质》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cf695f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a.png)
《营销的本质》读书笔记营销的本质1、营销的本质:跨越一切中介,持续经营用户关系并获得认可。
这就是从大量销售方式到深入分销方式,再到社区商务活动方式。
2、营销与销售:营销是“种庄稼”,销售是“收割”。
销售是“开车”,营销就是“开路”,有路才能开车。
营销是在企业客户关系层面,销售是在产品货币层面。
3、大量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扩张改变供求关系,提高消费者和商家地位。
4、深度分销方式的内在矛盾:厂商利益的不一致。
5、消费升级:发现并满足市场的潜在欲望。
而在不同的时代和市场阶段,不同行业发展阶段,这种欲求是不同的,如何把握很重要。
6、打造爆品与引导需求个性化怎么衡量与选择?7、事业部制与扁平化组织结构,到无边界的平台加小团队,如何选择?8、到底什么叫社区商务方式?丰田这样的?还是罗辑思维这样的9、企业一体化战略要么是扎根市场要么扎根技术,小米与华为第一章营销是一项商务职能1、销售只是把产品卖出去,营销才是命脉上的事情,营销是持续销售的基础。
销售活动的结果是销量,营销活动的结果是深化联系。
2、营销在企业组织中的位置:立足商务活动领域,构建供求一体化关系,构建“企业-客户”的关系。
而销售仅仅是“产品-货币”的关系。
3、商务活动方式的演变(1)大量销售方式:销售职能处于主导地位,市场职能处于辅助地位,营销职能基本被销售职能取代。
(2)深度分销方式:降低销售重心,把商务活动的触角延伸出去,通过经销商延伸到零售门店,以此来提高销售效率,扩大销售数量。
特点是:把分销商和零售商组织起来,形成一体化关系体系,包括利益关系和分工关系,就是厂家和商家联手,做大产销规模,共享规模经济的好处。
(3)社区商务方式:对B2B企业来说,就是走进用户的价值链;对B2C企业来说,就是走进消费过程,走进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从生产者的推销员,转向消费者的采购员。
构建“企业-消费者”的社区关系,继而在社区交往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独特的商务,具体的做法是调动自己的资源、手段、关系和条件,为社区的消费者及其生活方式做贡献,由此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商务机会。
【最新】营销的本质读后感-精选word文档 (5页)
![【最新】营销的本质读后感-精选word文档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67cbc5c9941ea76e58fa0466.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篇一:《经营的本质》读后感从《经营的本质》一书中得到的启示最近公司向我们推荐了一本新书,名为《经营的本质》,读过以后感到又说受益,明白了一些道理,得到了一些启示,这是一本对大家都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好书。
接下来就谈谈我的几点收获。
启示一、对于“经营”这个词,在经济在理解上是模糊的,往往就认为经营就是经济。
通过阅读本书才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区别:“经济”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这是经济学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
而经营与经济最大的差异在于,经营是用有限的资源,创造一个尽可能大的附加价值,再用附加价值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
也就是说,经营较之经济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就是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
启示二、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元素之一,究其本质而言,企业应当贴近客户,应该满足客户的需求。
因为真正影响企业持续成功发展的主要重心不是公司的战略目标,也不是发展战略和运营管理的流程,而是专注集中焦点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力量,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客户价值”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战略思想,是一种准则,这个准则和思维用另外一种方式表示就是“以顾客为中心”。
用***几十年的发展时间也可以证实只一点是对的,我们正是坚持了以客户为中心,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才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支持,才有了如今的持续向前发展的***。
启示三、优质服务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是企业寻求营销创新的一个有效方法。
很多企业以服务取胜,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适当的实施服务战略可以带来更大的利润,就目前的***码头而言,尤其重视开展优质服务工作,视优质服务工作为生命线,努力提高服务工作质量,提高可和满意度,才拥有了大批的辛劳客户,进而增加了货流、增长了收入,提高了经营成果—利润。
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视线里优质服务工作带来的价值。
营销的本质和功能(包政)
![营销的本质和功能(包政)](https://img.taocdn.com/s3/m/09254bc289eb172ded63b710.png)
今天我们要谈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是要回到原点上,也就是说营销的本质是什么,以及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我认为今后中国人将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我到欧洲去旅游,首先跑到希腊这种地方,他们已经不干活了,又顺着走到了意大利,又到法国,一直走到德国科隆,我就发现中国未来有20年,乃至于更长时间的后发优势。
因此未来我们只要能够抓住根本的问题把它做好,那么我们今后的发展形势是喜人的,这就是中央领导说的,我们有一个战略大机遇。
我们跟欧洲相比未来在什么问题上需要认真考虑?我认为是组织,如果建立起一个大的组织,对这个组织进行管理,建立起营销组织,对营销组织进行管理是我们一个核心问题。
在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当中,就像西方在信教之后,他们放弃了过去那种清贫乐道的生活方式,转向了经济发展。
西方同时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欲望,欲望被经济学称之为经济的原动力;第二个问题也称之为叫兴教伦理,职业的概念。
中国在1978年以后也被点燃了欲望,因此这种欲望我们甚至于看到最基层的民工,他们脸上都写着,所以经济的动力已经有了,如果进行大组织,我们并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就是职业化的问题。
因此我们还不能在分工专业化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协同,并产生强大的组织,这是我们今后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下面在这个背景下我来谈营销的本质和职能问题。
整个演讲的提纲大概五个部分:第一讲营销的本质,我认为对于中国来讲,我们还要回到原点,营销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交易或者实现商品的价值,而是要奠定持续交易的基础;第二是营销的第一项职能,奠定市场基础;第三是营销的第二项职能,键入客户价值链;第四是营销的第三项职能,导入市场需求知识;第五是营销的第四项职能强化内部价值链。
我想把营销的职能在今天突出出来,因为德鲁克讲过一句话,欧洲在今天这个时代以这么大的规模和这么快的速度恢复经济,得益于他们把营销当作企业的一项核心职能。
这句话告诉我们,营销不仅仅是一种策略,而所有这些策略都应该跟我们的职能连在一起,跟我们的能力连在一起,跟我们的营销组织系统联系在一起。
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读后感
![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1e8781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31.png)
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读后感篇一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读后感读完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呐!这部分内容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说起来,它里面提到的一些观点,就像一道道闪电,猛地劈开了我之前对营销那模模糊糊的认识。
比如说,它强调了用户需求的重要性,这不是啥新鲜事儿,可讲得那叫一个透彻!我就在想,也许以前我觉得自己懂了,其实根本就是半瓶子醋晃荡,根本没摸到精髓。
但是呢,有些地方我又觉得可能不太对劲儿。
比如说,它把某些因素说得太过绝对了,难道真就没有一点例外?我觉得吧,这世界变化这么快,啥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哪能一刀切呢?不过话说回来,这一节里讲的案例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就像看一场精彩的电影,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在我眼前展开。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商家在市场上摸爬滚打,有的成功了,风光无限;有的失败了,灰头土脸。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是我,能做得比他们好吗?这读书的过程中,我一会儿兴奋得像打了鸡血,觉得自己发现了新大陆;一会儿又愁眉苦脸,担心自己理解得不到位。
这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
总的来说,这一节内容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也让我知道自己在营销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也许未来我还会碰到更多的难题,但谁怕呢?我觉得我能行!篇二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营销的本质第六章第二节,我这脑袋里简直像开了一场热闹的派对!一开始,我还觉得这能有多深奥,不就是讲讲营销嘛。
可看着看着,我发现自己太天真啦!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它说营销要抓住用户的心,就像谈恋爱一样,得懂对方想要啥。
我就在想,这话说得真对呀!可我又琢磨着,难道只要懂了用户需求就能成功?也许没那么简单吧。
现在的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光懂需求还不够,还得有创新,有独特的卖点,不然怎么能脱颖而出呢?这一节里提到的那些成功的营销案例,让我惊掉了下巴。
哇塞,人家咋就那么聪明,能想出那么绝妙的点子?我要是能有他们一半的本事,那该多好!可反过来一想,他们成功的背后,得付出多少努力和汗水啊。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第一章第二章-周杰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第一章第二章-周杰](https://img.taocdn.com/s3/m/46d3eb33ccbff121dd368389.png)
自然分工与组织——读后感内蒙办-周杰分工的结果是“供求分离”,组织的结果就是“供求一体化”。
有了社区及其社交关系,供求分离与供求一体化开始同步发生,一些人开始尝试着从事某项专业化作业,以响应另一些人的请求。
换言之,在自然社区的基础上,供求分离与供求一体化是同时发生的。
很久以前,我们得益于亚当.斯密的理论创新,正式发现了分工对于提升劳动者个人的生产效率、改进专用劳动工具,进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系统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种分工的魔力并未局限于组织内部,很快,社会分工也在自然而然地不断深化,人们日益享受到了组织内部分工和组织之间的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好处。
然而,为什么不可以如亚当.斯密那样,大谈分工而忘记了组织?就如同我们现在看到的,人类社会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很好地懂得了分工的妙处,充分享受到了由分工带来的劳动者的专业度提高,以及由于分工而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福利的增加。
这个世界有阴必有阳,所谓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既然人们看到了分工的益处,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分工可能导致的弊端。
书中写到:“分工的结果是‘供求分离’,供求分离之后,为了维持企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供求之间必须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组织’。
组织的结果就是‘供求一体化’”。
换言之,企业之所以必须在关注分工的同时也要关注组织,甚至在目前的情况下要特别关注于组织这件事,根源在于供应者和需求者天然具有形成为一个整体的内在需要,供求双方只有实现了这种一体化的结合,才能保证供求双方的企业再生产进入良性循环,从而才能推动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供求一体化的实质,是供求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与“利益关系”。
组织起来或供求一体化的全部难点,是如何协调供应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关系(实质是劳动关系和利益关系)”。
这句话充分阐明了供求一体化的内涵,以及如何构建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一体化关系。
然而,企业通过什么具体方式来构建供求一体化关系以达成供求一体化状态呢?随着不断地深入阅读,不难发现,企业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
冲突读后感
![冲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e29a2c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5.png)
冲突读后感冲突读后感1将冲突视为一个谈判过程,有助于我们避免“要么利益冲突,要么利益一致”的排他性的先入之见。
意在强调,双方除了在争议的变量上存在利益分歧外,他们还有极强的'共同利益来达到一种避免对双方价值造成巨大破坏的结果。
抢先亮出自己的底牌,让对方为你妥协。
一个大问题需要谈判,可以化整为零先找出一些小的问题谈判,以便双方就忠诚的长期价值形成共同的认识和必要的信心。
在对自己不利的方式移动至更糟,实际上可能提升其产出,因为可以避免被威胁,守弱可成图强之道。
默识协调(利益共同),默识谈判(利益分歧),明示谈判(倾向数字和计算的简化,先例的影响,现状恰如自然边界一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可以试着将问题打乱增加噪音)有限战争:给战争确立限制性条件(地理的限制条件或攻击目标类型的限制条件)。
较大的让步比较小的让步更有可能性。
任责是固化自身的行为,威胁是固化自身对对方行为的反应。
代理人能更好的威胁或抵制威胁。
破坏沟通的交流渠道可以阻止威胁的发生。
承诺不同于威胁,承诺在其成功时代价是高昂的,而威胁在失败时才需要付出代价。
如果承诺超出了所需限度,而且承诺成功了,则需支付超出必要成本的额外部分,但威胁过大指的是本身多余。
战略性威胁的特点是,如果威胁失败了其指涉的惩罚性行为对双方而言都是代价高昂.,其目的是为了事前的制止,而非事后的报复。
为什么行为者不是以全面战争而是以有限战争威胁来抑制进攻?一威胁有限战争也就是以“全面战争可能触发”相威胁,比全面战争威胁弱,更契合某种偶发条件。
二是在敌人误解我的意图时有助于形成一个中间期。
三是如果敌人冲动或我们误解或战争超出范围,以一定风险性(而非必然性)威胁更明智。
通过使对方遭受一个共担的风险,达到侵扰和胁迫对方的目的。
恐怖平衡当且仅当双方中任一方都无法通过抢先袭击来摧毁对方还击的能力时,平衡是稳定的。
这样,避免突袭的策略有一个最为直接而紧迫的目标,它不是人的安全,而是武器的安全。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73a66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3.png)
营销的本质读后感《营销的本质》一书,是由美国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所著,是一本经典的营销理论著作。
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营销的本质,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营销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本质来提升营销效果。
首先,营销的本质在于满足客户需求。
科特勒在书中强调了市场导向的理念,即企业应该以顾客为中心,不断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偏好,然后根据这些需求和偏好来设计产品和服务。
只有真正地满足了顾客的需求,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从而实现持续的销售和盈利。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营销不是单纯地推销产品,而是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其次,营销的本质在于创造价值。
科特勒在书中提到了价值创造的概念,即企业要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种价值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功能和性能,还包括品牌形象、售后服务等方面。
只有不断地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顾客的青睐。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营销不是单纯地销售产品,而是要通过创新和提升产品价值,来吸引顾客并赢得市场。
最后,营销的本质在于建立良好的关系。
科特勒在书中提到了关系营销的理念,即企业要与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而不是单次的交易关系。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不断地与顾客进行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从而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产品和服务。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从而实现长期的业务合作。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营销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要通过建立良好的关系,来实现长期的业务价值。
通过阅读《营销的本质》,我对营销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营销技巧和方法。
我相信,只有深刻地理解了营销的本质,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
我会将书中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营销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营销的本质读书笔记读书文摘
![营销的本质读书笔记读书文摘](https://img.taocdn.com/s3/m/144b541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8.png)
营销的本质>> 感觉或情感是值得尊重的通用语言。
它们能真实表达你最深层的本我。
——朱迪丝·赖特(1915—2000) 澳大利亚诗人、评论家和短篇小说作>> 大脑里经常发生的是情感活动,而不是认知活动。
>> 你的才智有可能会混淆是非,但是你的情感永远不会对你撒谎。
——罗杰·埃伯特(1942—2013) 美国影评人兼编剧>> 人们不会为一个产品花很多钱,但会心甘情愿地为一种体验买单。
_________>> 奥秘就在于:爱上品牌和爱上一个人,原理是一样的。
>> 所以,要想营销成功,就要问问自己:这项活动会让消费者爱上我的品牌吗?我会与我(未来的)消费者建立起情感联系吗?这些是我想要赋予品牌的价值吗?它们的效力足够驱动品牌偏好吗?>> 消费者对这些品牌的忠诚度已经超越了理智的范畴……神秘、快感与亲昵这三种特质的结合使得至爱品牌卓尔不群……若是一般品牌被夺走,人们会找到别的牌子取而代之,而若是至爱品牌被夺走,人们就会抗议。
”>> 理智虽然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在确定目标方面却无能为力。
理智的这种局限性是怎么产生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研究激励的本质……激励是让人们寻求精神回报、逃避精神惩罚的驱动力。
”◆让人们爱上你的品牌>> 1. 不断接触这一品类的所有购买者。
永远不要缄口不言。
2. 确保这个品牌容易买得到。
3. 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留意并关注品牌亮点,从而抓住用户的心理)。
4. 刷新和重建记忆结构。
5. 建设并利用与众不同的品牌资产(让人们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你的品牌)。
6. 保持一致性(避免不必要的改变,同时保持品牌的新鲜度和趣味性)。
7. 坚持竞争(让人们容易购买到你的品牌,不给他们不买的理由)>> 第一,长期来看,品牌缺乏有效的纳新战略和战术所带来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读书笔记《营销的本质》【周四:阅读】导语:这是我们的一位微友收到《营销的本质》一书后所写的读后感,其实小编觉得这篇笔记的水平已经完全达到了可以出书的层面了,心中很是激动,每周四的读书板块,让小编认识和接触了如此多的能人和前辈,也是荣幸啊!文/孙宝炜非常高兴参加微信订阅号“管理的常识(guanlidechangshi)”的周四阅读免费申请赠书活动,得到了包政老师的“社区商务方式丛书”的第一册《营销的本质》,读后收获颇多,受益匪浅,让我对营销的认识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好东西要分享,请允许我通过自己的一些读后感来推荐包政老师的《营销的本质》及其系列丛书,让更多的人领悟到营销的本质。
今天的营销界言必谈“互联网思维”,但什么才是互联网思维呢?看了很多人的文章,都觉得是隔靴挠痒,没有讲清楚。
虽然《营销的本质》这本书没有讲互联网思维,但在总序的最后一句话,包政老师这么说:“可以说,互联网思维就是社区思维,互联网时代正遵循着自然规律向着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社区回归”。
我觉得这句话点到了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工业(城市)社会打破了之前农业社会时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的共同体关系,人们之间没有了共同情感和共享价值。
但人们内心深处依然渴望能在城市生活中享受到农业社会时那种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生活。
而互联网的技术和组织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虚拟化一个社区。
在这个社区中,人们可以寻找到农业社会时那种守望相助的感情,又能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谋取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在这个社区中,人们也不用从属某一家公司,而是根据项目策划和运营而临时组织到一起,去完成某个工作。
作者用福特、通用、丰田这三个汽车品牌此消彼长的例子,说明了大量销售方式、深度分销方式和社区商务方式的更替,说明了为什么社区商务才是企业的出路,以及社区商务该如何组织和管理。
历史长河中,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打开了工业化的大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后来又出现了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
由此造就了福特T型车的辉煌——大量生产方式:标准化产品、高效率运作、简单化工作、大规模生产。
大量生产的结果就是需要大量销售来消化库存,即“刺激消费、争夺市场”。
我们国家的很多企业,还处在这个大量销售方式的阶段。
最主要的特征就是:1、忽略“企业-客户”的关系,只重视“产品-货币”的转换;2、市场营销部门从属于销售部门。
市场营销的功能也局限在“促销”,促进“产品-货币”的转化。
福特T型车的失败,是企业经营哲学的失败,是处理“企业、竞争者和消费者”三者关系的失败。
福特在生产活动领域努力,强势管理抑制内部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低成本来提高产品性价比,忽略与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关系。
斯隆(通用CEO)在商务活动领域努力,实行事业部改造,下放权力激活内部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高性能来提高产品性价比,与经销商利益与共。
福特的大量销售方式,只关注商务活动领域的流通过程(分销商)。
而通用的深度分销方式,不仅要关注流通过程,还要关注交换过程(零售商)。
随着在商务活动领域活动的变化,市场营销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销售中心被营销中心取代,下设销售管理部,负责对分销商及其零售商的管理,还下设市场管理部,负责对消费者的管理。
在大量销售方式的年代,是“销售是营销变得多余”;而在深度分销方式的年代,则是“营销使销售变得容易”。
2003年,丰田公司的市值为1050亿美元,超过了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家公司的总和。
我和很多人一样,都认为丰田成功的原因是“精益生产方式”,但作者认为丰田真正成功的原因,是丰田公司负责全球销售业务的石坂芳男总结的“丰田的销售推广方法及市场运作模式(TWSM)”。
在深度分销方式中,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结成的是“金钱”关系。
大家并不在意产品的使用价值,只在意生产企业及其品牌是否主导着市场。
但消费者需要产品的有用性,需要产品能给自己带来价值和意义。
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是“价值”关系,而且消费者逐渐主导了市场。
丰田的TWSM,也就是本书要说的社区商务方式。
企业专注于构建和深化“企业-消费者”之间的一体化关系。
企业商务领域的活动(市场、营销、销售)不再是销售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而是成为消费者的代言人,要求生产活动领域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提供产品;企业商务领域的活动专注于为消费者做贡献,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做贡献;企业新产品也是先将消费者的需求导入企业内部,成为研发部门的依据和前提。
本书还用两章内容分别介绍了长虹的大量销售方式和TCL的深度分销方式,ZARA的成就和以纯的创新。
尤其是对ZARA成就的分析,非常值得一读。
这本书是七册系列丛书的第一本,有些内容没有展开深入的叙述,有些内容是我看不明白理解不了,下面分享一些本书对我的启迪:1、大学期间(99-03年)就读过波特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当别人只知道波士顿矩阵是,我一直比较得意于波特的五力分析方法。
看完包政老师《营销的本质》一书,才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读懂。
《营销的本质》书中提到三大竞争战略之一的一体化战略,前向一体化是为了谋求市场扎根,后向一体化是为了谋求技术扎根,让我醍醐灌顶。
2、企业的基本活动领域分为生产活动领域和商务活动领域。
商务活动领域逐步从流通过程、交换过程延伸到消费过程。
3、商务领域的三项职能:营销(marketing)、销售(sales)和市场(market)。
由于从事了10年产品经理的工作,对市场和销售的区别还是比较清楚的。
看完本书,进一步区分的市场和营销的不同,明白了市场和销售是平行的职能,而营销则是更高的职能。
营销主要是构建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一体化关系;销售主要是推动分销商与零售商的经销(推力),市场主要是刺激消费者购买(拉力)。
4、百事可乐的机会在于“可口可乐关注的是饮料,百事可乐关注的是喝饮料的人”,或者说“可口可乐关注的是分销商及其零售商,而百事可乐关注的是最终的消费者”。
本人在康师傅饮品工作近三年(06-09),一直关注饮料行业的发展。
虽然现在看不到AC尼尔森数据了,但是我认为2015年是一个转折点,从此康师傅饮品的渠道优势(关注分销商和零售商)正在失去,统一饮品的社区商务优势(关注喝饮料的消费者)正在壮大。
统一饮料的新品海之言和小茗同学都取得了成功,而康师傅饮品则没有大卖的新品。
顺便说一下,康师傅饮品是后向一体化战略,只是饮料行业没有技术壁垒,后向一体化只是为了控制了生产和成本,却逐渐失去了市场;统一饮品是前向一体化战略,获得了市场,才能更好的协调生产和成本。
近年来,康师傅又深陷一个又一个公关危机和食品安全危机,真替老东家担心啊。
5、丰田喜一郎弄清楚了欧美汽车企业“赢得道理”是规模经济,就是更少的品种,更大的批量,更长的周期,更低的成本,更低的售价。
他反其道行之,确立了丰田的“赢得道理”,就是准时制(JIT),“注意从接到顾客订单到向顾客收账这个期间的作业时间,通过消除不能创造价值的浪费,以缩短作业时间”。
赢的道理,就是赢得逻辑,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商业模式。
推荐大家通过本书深入了解福特、通用、丰田、长虹、TCL、Zara、以纯的商业模式,在历史长河中,在纷扰现象后的本质层面上,找到自己赢得道理。
6、丰田公司是按照“消费者的寿命周期”而不是“产品的寿命周期”来更新换代汽车的。
每个人都会自然的经历生命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独特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
消费者并不需要“物美价廉”的汽车,也不在乎汽车的“安全、可靠、舒适、美观”,更不在乎汽车的“型号、油耗、扭矩、车速”。
对不同寿命周期的人来说,汽车只是自己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汽车的功能、外观、色彩等,只是实现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种手段。
这个观点值得其他行业和企业学习。
以前我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的是康师傅冰红茶。
如果一个店里面没有,也不会买统一的冰红茶或其他饮料,而是到下一家店里去买康师傅冰红茶。
但年龄过了30以后,很难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饮料,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天然水。
7、中国人最大优势和劣势在于小聪明式的变通。
只有日本人的严谨才能做到“准时制”和“精益生产”,中国人只能学到皮毛,中国人把“准时制”做到日本企业的程度,我认为这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管理成本来管理中国人的变通,那样其实已经不经济啦。
8、《营销的本质》对我最大的启迪就是颠覆了菲利普科特勒的经典市场营销理论。
经典市场营销理论以4P为基本结构。
但本书指出4P是着眼于生产企业单方面的利益,凭借生产企业的可控资源与条件,改进产品和包装,制定有吸引力的价格,选择合适的渠道与终端,强化促销或推销,以提高产品的销售效率,提高“产品-货币”的转化效率。
但这背离了消费者的利益要求,也就不是真正的市场营销。
我就是在大学期间(99-03年)读过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第九版),而放弃了会计学的本专业,献身于市场营销工作,深信《营销管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不断给其他人推荐,后来又深入研读了第13版。
看完本书,对《营销管理》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9、正如书中所言,经典4P正在从渠道策略开始,到价格策略,再到产品策略,最后到促销策略,逐渐失效,并最终发展成“劣品驱逐良品”和现金流量依赖型的“同质化、对抗性、替代性”的企业。
4P 策略演变成了4P大战。
这正是眼下国内各个行业的现状。
10、本人在国内知名茶叶企业工作过2年,深知我国茶行业企业的4P策略和4P大战。
茶企都希望从自己控制的原料优势,工艺优势,渠道优势等来做大做强,最后都陷入了“同质化、对抗性、替代性”的结局。
这就是“中国7万家茶企不如一家英国立顿”的本质原因。
看完《营销的本质》这本书,我才明白,只是已经有些晚了。
毕竟已经离开了茶叶行业,这个具有中国国家竞争优势的行业。
11、ZARA成功的本质是遵循自创的供应链范式(眼睛看不到的内在道理),以更高的品味,更好的性价比,和富于变化的时尚服装,去支持和改善目标人群的生活方式。
ZARA自创的供应链模式(眼睛看得到的外在形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市场拓展部-生产部-物流部以及IT部”构成,目标是不断提高响应市场的速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性;另一部分是由“各产品事业部-采购部-市场部-设计部”构成,目标是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提高产品的可交换性。
产品的生产性和交换性,是速度经济对于时间价值的组织与管理协调。
这种速度经济后来被哈佛大学总结为“快速时尚”。
12、ZARA的快时尚也是建立在ZARA自己的每个印染中心和剪裁中心周边,聚集着500家外协加工厂或手工作坊,并以现代化的地下物流传送带联系起来,由此形成方圆200英里的一体化集中生产加工基地的基础上的。
没有这些基础做支撑,中国人是学不会快时尚的。
13、本书还提到了财务部门如何使快时尚失去效率。
虽然是会计学本科毕业,但是我最不喜欢的就是一家企业是财务部门说了算,也认为这样的企业很难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