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纪念馆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4年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本____年____月____日,我参加了大队____的参观铁人纪念馆活动。
大家共同重温铁人精神,大庆精神。
参观当日,我们充满着缅怀与敬仰的心情共同来到位于大庆让胡路区铁人广场对面的铁人纪念馆。
当同志们随着纪念馆解说人员的讲解和带领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铁人王进喜带领上万人开发我们大庆油田时的会战场景。
在展厅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响亮口号与“宁肯少活____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萦绕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令人感慨万分;那一幅幅铁人王进喜在发生井喷的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壮烈画面,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大庆油田企业员工的责任与使命。
铁人王进喜病重时还嘱咐身旁的同志要将大家看望他留下的钱一定要交给党____,他年仅____岁就与世长辞,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我们伟大的石油开发事业。
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名同志,也深刻地教育了我。
参观后,队里____召开了座谈会,就参观铁人纪念馆让同志们发言谈观后感。
有的同志就引用铁人王进喜说的一句话:“干,才是____主义;不干,半点____主义也没有。
”在实际工作中,我要将铁人精神真正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为创建百年油田、为实现“轻烃上产____万、天然气集输____亿”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准备队:陈丽红____年____月____日《铁人》观后感电影《铁人》以刘烨扮演的新一代劳模为贯穿影片的一根主线,进行细腻的人物刻画,再以黑白的场景再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人为建设祖国、为祖国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感人事迹。
那时候搬运设备不足,他就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
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____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____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铁人纪念馆是一个展示中国共产党初期领导人毛泽东的生平和事迹的地方,通过展示各种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向人们展现毛泽东的伟大思想和领导风范。
观看完铁人纪念馆后,我深深感受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和影响,也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在观看展示内容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艰辛和付出,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
展览中的文字和图片向我展示了毛泽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形象和思想,让我更加了解他作为中国伟大领导人的伟大品质和智慧。
通过参观铁人纪念馆,我不仅加深了对毛泽东及其时代的了解,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
这次观看让我对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铁人纪念馆让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传统和前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发了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和信心。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范文

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下面给大家分享铁人纪念馆,一起来看看吧!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1北方有座小城叫大庆,大庆有种精神,叫铁人精神。
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来到了大庆市铁人纪念馆参观学习,这里传承的不仅仅是铁人精神,更是每一位劳动者的灵魂。
身穿皮袄,手握刹把,目光刚毅,巍然挺立。
一走进纪念馆广场,这幅王进喜的铁汉写真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
拾阶而上47个台阶,代表着穿越了铁人47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
一瞬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一句句铿锵的誓言,跨过时空,在我的耳畔回响。
我迫不及待的走进纪念馆,迎面是一组国内最大的铸铜雕像《石油魂》,它气势磅礴,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脚步,走向新生活!进入展厅内,通过解说员姐姐的讲解,和文史资料、图片视频记录、场景再现等丰富的感官体验,我感受铁人爷爷当年工作的情景,感受到他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受到他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祖国的发展强大无私奉献的英雄气概。
铁人爷爷火热的激情和蓬勃的干劲儿一点点在我胸臆中蔓延开来;一个个复原场景,一句句传世名言,爷爷无私的奉献和忘我的拼搏洗涤着我的心灵。
此刻才真正的感悟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什么才是难……走过一个个展馆,也穿越了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和后备力量,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建设、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2大庆这个地方,开采石油是一大风景。
在早年开发打井时杰出的王进喜,更是引人注目,于是我们去参观了铁人纪念馆。
一进馆门,一幅大型石雕像映入眼帘,这是一支以王进喜为首的打井队伍,在两旁的墙上,写着醒目的大字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接着,我们进入到馆内,讲解员为我们介绍王进喜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小时侯生活十分艰苦,连草鞋都是破烂不堪,被选中做国家的第一批石油工人以后,他带领这支队伍在北大荒地区打井,分别打出了松潘一井、松潘二井、松潘三井。
铁人纪念馆参观心得

铁人纪念馆参观心得走进铁人纪念馆,就仿佛走进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一踏入那扇门,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看着那一幅幅铁人王进喜的照片,那一个个充满故事的场景还原,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当年的豪情壮志。
你看那王进喜在井架上拼搏的身影,像不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向着困难勇敢地冲刺?纪念馆里展示的那些老物件,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啊!那把破旧的铁锹,是不是见证了铁人们无数个挥汗如雨的日夜?还有那顶安全帽,上面仿佛还残留着他们奋斗的气息。
这些东西虽然已经陈旧,但它们背后的精神却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
我不禁在想,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他们难道就不知道累,不知道苦吗?可再看看我们现在,稍微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这怎么能行呢?铁人们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在一个展区里,我看到了铁人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的场景再现。
那一瞬间,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他怎么能有那么大的勇气,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这就是铁人精神啊,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惜一切代价。
这就好像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大火,有人会毫不犹豫地冲进去救人,这是一种怎样的高尚品质啊!在纪念馆里慢慢走着,我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在沸腾。
那些感人的故事,那些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我对铁人们充满了敬佩之情。
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灯塔。
我们难道不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吗?走出铁人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回头望去,那座纪念馆依然庄严肃穆。
它就像是一座丰碑,永远铭记着铁人们的功绩。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奋斗过的人们。
我们要像铁人们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我们要让铁人精神在我们这一代继续传承下去,让它永远熠熠生辉。
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这不是我们必须做的吗?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5月12日中心党支部主题党日,我认真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参观不是最终目的,参观的根本是为了开阔视野、更新思想、丰富理论、提升能力。
中心党支部的“劝学”金石可镂,“促学”用心良苦。
此次参观,眼中看到的是当年铁人王进喜的艰辛,当年物资的匮乏及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精神。
但心中读到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代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革命意志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
三千年读史学习有归期,九万里悟道践行无穷期。
只有把态度刻在心上,把效果扛在肩上,把作风抓在手上,不负人民不负党,这才是此次参观学习的真正意义。
积力之所举则胜,众智之所为则成。
下一步,我将结合自身实际,从档案管理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是学会“择重在服务大局“远”与“近”上相结合。
“择重”就是要选择重点、突显关键,把时间、心思、精力用在档案管理最重要的论点上,善于抓住档案管理的主要思想和重要精神的主要方面,以收到举重若轻、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善于观察,要站在中心的高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既要善于观察分析宏观形势,从中把握大的发展走向,又要善于观察分析微观现象,尽可能掌握多方面的情况;既要善于观察分析领导的言行,从中搜寻决策的前沿信息,又要善于听民声、察民情,在“结合”上做好文章,保证档案管理的高度和深度。
二是学会“综合”,在监督辅政“面”与“点”上相统一。
“综合”就是把所有因素综合起来,然后得出一个结论或认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树牢每日研究意识,注意研究经济,研究数字,研究政策,特别是对全年重点工作要跟踪调查,掌握进度,这样档案管理、指导监督、数字化建设才有较强的真实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大而空。
同时,要紧跟知识更新步伐,不间断进行知识补充、更新和积累,做到吃透新政策、掌握新动向、了解新情况、提供新信息。
三是学会“深思”,在创新管理“质”与“效”上相促进。
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还算不错的日子里,我走进了铁人纪念馆。
说实话,去之前,我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期待,想着不过就是看看展览,听听故事呗。
可当我真正踏入那扇门,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一进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把我给镇住了。
但我很快调整了心态,告诉自己,放轻松,好好感受。
展览从王进喜的出生开始讲起。
我站在那些老照片和旧物件前,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他小时候生活的艰苦环境。
你能想象吗?那是一个贫穷到让人揪心的地方,吃了上顿没下顿,冬天冷得能把人骨头冻裂。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王进喜长大了,长成了一个有骨气、有决心的汉子。
我看到了他当石油工人时用过的那些工具,破破烂烂的,却被他视若珍宝。
讲解员说,那时候条件艰苦啊,没有先进的设备,全靠人力。
王进喜带着工友们,就那么用双手,用肩膀,一点点地挖,一点点地扛。
我看着那些工具,心里头一阵发酸。
这得付出多少汗水和力气,才能挖出石油啊!有一个场景的展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在一个狂风呼啸的夜晚,井架上的零件出了问题。
王进喜二话不说,甩掉棉袄,跳进泥浆池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搅拌泥浆。
我的天呐,那泥浆多冷啊,多脏啊,可他就那么跳进去了,眼睛都不眨一下。
我当时就在想,这得是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啊!换做是我,估计早就吓得腿软了。
还有一张照片,是王进喜和工友们一起吃饭的场景。
他们端着大碗,蹲在地上,脸上满是油污和汗水,可眼睛里却透着光。
那光,是对未来的希望,是对石油事业的坚定信念。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好久,心里头五味杂陈。
他们吃的那么差,干的却是最累最苦的活儿,可他们却笑得那么开心,那么满足。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钻井平台前。
那上面的机器轰鸣着,仿佛把我带到了当年的油田现场。
我能感觉到那股热气,那股冲劲儿,就好像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就在我身边,正喊着号子,拼命干活儿。
参观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脚步越来越沉重。
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心里头装的东西太多了。
王进喜的事迹,一桩桩,一件件,都像重锤一样砸在我的心上。
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汇总5篇

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汇总5篇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汇总5篇自古英雄多孤单,命运难济随人好,花照开,人不见。
自古英雄出吾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黄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篇13月20日下午我们红岗总园领导带领职工参观了铁人纪念馆,参观后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灵魂的震撼。
整个参观过程大家都被铁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爱国、无畏的精神、英雄的事迹所感动。
我们无不由衷地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铁人为榜样,勤奋、刻苦、敬业、创新、求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是的,铁人精神曾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
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处于一个与铁人生前完全不一样的时代环境,产生于特殊年代的铁人精神到底离我们这一代有多远?对于我们8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它又蕴育着怎样的内涵?大庆在创业之初曾提出,人就是要有一股气,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有民气;对一个群众来讲,就要有士气;对一个人来讲,就要有志气。
细细品位这段话的含义,对我触动很大。
是呀,人总得有一种精神,为什么说一些人死了可他们还活着,而另一些人虽然活着可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死了,这其中的原委就是有的人有一种精神,他虽死犹生,而有的人确如同行尸走肉,虽生犹死。
能够说,铁人精神就是这种令人虽死犹生的精神,它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群众实现自己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势不可挡的意志。
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一种奋发进取的力量:有了它就会前进;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就应在以下几方面多下功夫、多动脑筋:一是要加强学习,要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刻和机遇去和书本学,和老职工学,和实践学。
当然学习是件苦差事,这对于从小一步一步走过独木桥的我们来说,是太有体会了,用往事不堪回首来形容我觉得并不是言过其辞,但是为什么我们最后能以胜利者的身份从那个艰难时期走过来呢?一句话,就是有一种压力在敦促我们,它犹如悬在梁上的绳索,刺在身上的尖刀。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观后感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宛如一座精神的丰碑,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示着铁人王进喜的伟大事迹和不朽精神。
一踏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进喜那坚毅的雕像。
他目光坚定,仿佛在凝视着远方,又似乎在思索着如何为祖国的石油事业拼搏奋斗。
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带领着工友们为了开采石油而日夜奋战的场景。
沿着展览的路线前行,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陈旧的工具、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如同电影画面一般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王进喜和他的队友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冲天的干劲,硬是在荒原上竖起了井架,打出了石油。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人拉肩扛运钻机”的场景。
在没有吊车和拖拉机的情况下,王进喜带领工人们硬是靠着人拉肩扛,把几十吨重的钻机运到了井场。
他们的肩膀被压得红肿,脚底磨出了血泡,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早日为祖国甩掉“贫油”的帽子。
这种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深受震撼。
还有“破冰取水保开钻”的故事,也让我动容。
在寒冬腊月,为了保证钻井能够正常进行,王进喜带领工人跳进冰冷刺骨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他们的身体在寒冷中颤抖,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无畏。
这种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王进喜生前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物品,这些简单而朴实的东西,见证了他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却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走出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王进喜的事迹和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艰苦奋斗,什么是无私奉献。
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科技水平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写铁人纪念馆的观后感

写铁人纪念馆的观后感写铁人纪念馆的观后感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
小编收集了写铁人纪念馆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写铁人纪念馆的观后感【一】这天早晨,我迫不急待地吃完早餐,立刻和妈妈、姥姥就去了铁人纪念馆参观,天空灿烂的阳光抚摸着我们的脸。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正中间是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草地和前头一面一个的雕像,铁人纪念馆旁边各有二座雕像。
说了半天,还没说铁人是谁呢!告诉你吧,就是王进喜爷爷。
铁人纪念馆的外面台阶也很有学问的,一共是47个灰颜色的台阶,王爷爷也活到了47岁,怎样样,有意思吧!在铁人纪念馆里进去一眼就看见了,王爷爷领着一帮战士们向前去。
向左转,就进入了一个展区。
我看见了这样一个牌子,上方写道:王进喜6岁拉着盲人父亲去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
王进喜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
当我看完这张牌子后,我不禁联想到了此刻这完美的生活环境,就在这种环境下,却没有一个能像王爷爷这样的人。
我想:我长大了争取也做王爷爷那样的人才,为祖国做贡献。
他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1923年10月8日出生的。
他经常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
1970年11月15日病逝,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正堂一室,那一年他才47岁。
铁人精神享誉中外,历史弥新,影响同愈深远。
铁人的形象不仅仅铭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还有留在文学、摄影、美术、邮票、展览和影视作品的记忆中,持续深入形式各异的宣传。
铁人精神绽放着光芒,她已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
写铁人纪念馆的观后感【二】进入暑期以来,各地中小学生、大学生、企事业单位青工等,或有组织,或自发地来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他们深受铁人等老一代石油工人热爱祖国、艰苦创业精神所鼓舞,纷纷表示发扬铁人精神,争做铁人的好后代。
7月26日,大庆石化公司组织180多名新入厂青工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观后感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宛如一座历史的丰碑,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及铁人王进喜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一踏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进喜那高大而坚毅的塑像。
他目光坚定,仿佛在诉说着对石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坚定信念。
在塑像前,我不禁驻足良久,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动。
沿着参观路线,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陈旧的工具、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将我带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
王进喜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但他并没有被命运打倒,反而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20 世纪 50 年代末,王进喜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到了大庆石油会战之中。
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没有现代化的设备,没有充足的物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十分匮乏。
然而,王进喜和他的队友们并没有退缩。
他们凭借着人拉肩扛的方式,硬是将几吨重的设备运到了工地;他们在冰天雪地中,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
这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王进喜写下的豪迈誓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用生命去践行的承诺。
为了早日拿下大油田,他日夜奋战在井场,废寝忘食,积劳成疾。
但他从未抱怨,从未放弃,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王进喜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无私奉献。
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奋勇前行。
在当今社会,我们虽然身处和平年代,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但铁人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压力而感到疲惫,会因为挫折而想要放弃。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观后感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宛如一座历史的丰碑,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及铁人王进喜那震撼人心的奋斗故事。
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展览厅内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文字,仿佛将我带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却又充满希望的年代。
王进喜,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然而,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
在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中,王进喜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充足的物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十分匮乏。
但王进喜带领着他的队友们,没有丝毫退缩,凭借着人拉肩扛的方式,硬是将钻井设备运到了工地。
他们住地窝子,吃野菜窝头,却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仍在我的耳边回响。
它充分体现了王进喜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
为了早日打出石油,王进喜不顾自己的身体,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他的这种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在那个年代,国家急需石油,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他们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气概,为国家的石油事业付出了一切。
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看着纪念馆中展示的那些老照片,我仿佛看到了王进喜和他的队友们在寒风中奋力劳作的身影;看到了他们在井架下挥汗如雨的场景;看到了他们在取得成功后那喜悦的笑容。
这些画面,让我对他们的敬意油然而生。
王进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劳动模范,更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他以身作则,带领着广大工人群众,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
参观铁人纪念馆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

参观铁人纪念馆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范文(一)假期我和妈妈参观了铁人纪念馆,参观后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灵魂的震撼。
整个参观过程大家都被铁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爱国、无畏的精神、英雄的事迹所感动。
我们无不由衷地说:在今后的学习中,以铁人为榜样,勤奋、刻苦、敬业、创新、求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是的,铁人精神曾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
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处于一个与铁人生前完全不一样的时代环境,产生于特殊年代的铁人精神到底离我们这一代有多远大庆在创业之初曾提出,“人就是要有一股气,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有民气;对一个群众来讲,就要有士气;对一个人来讲,就要有志气。
”细细品位这段话的含义,对我触动很大。
是呀,人总得有一种精神,为什么说一些人死了可他们还活着,而另一些人虽然活着可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死了,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有的人有一种精神,他虽死犹生,而有的人确如同行尸走肉,虽生犹死。
能够说,铁人精神就是这种令人虽死犹生的精神,它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群众实现自我崇高梦想和奋斗目标的势不可挡的意志。
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一种奋发进取的力量:有了它就会前进;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提高的动力。
纪念馆主体建筑外形为“工人”二字组合,鸟瞰呈“工”字形,侧看为“人”字形,象征这是一座工人纪念馆。
主体建筑高度47米,正门台阶47级,寓意铁人王进喜47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
建筑顶部为钻头造型,象征大庆油田奋发向上,进取进取。
纪念馆的整体设计表现出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勇气;在建筑和布展上,纪念馆展现了“厚重、大气、质朴、昂扬、粗犷、豪放”的风格,既体现出以铁人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卓越的精神品质,又反映出新中国创业者崇高的历史地位,不失为一个建筑艺术精品。
走进纪念馆序厅,迎面是一组国内最大的铸铜雕像《石油魂》,它气势磅礴,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形象。
参观大庆铁人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大庆铁人纪念馆心得体会在参观大庆铁人纪念馆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铁人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铁人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和实物,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大庆石油工人们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精神风貌。
以下是我对这次参观的心得体会。
大庆铁人纪念馆作为一座专门展示和纪念大庆石油工人们的博物馆,展示了他们为国家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整个馆内以大庆油田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和文字介绍,向我们展示了大庆铁人的不屈精神和奉献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展览区域布局合理,每个展览区都有具体的主题,使整个参观过程有条不紊。
从石油工人们最艰苦的初创时期到如今的高度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庆铁人们的艰辛和坚持。
特别是在一些互动式展览区域,无论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的油田作业,还是真实再现的采油工人作业环境,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他们劳作的辛苦。
参观大庆铁人纪念馆还让我对铁人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无论是在艰苦的环境中还是面对巨大的困难,大庆石油工人们始终坚守岗位,勇往直前。
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不屈的毅力令我深为钦佩。
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但从不退缩,从不言弃。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奉献,大庆油田得以迅速发展,对国家能源产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参观中,我也对自己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大庆铁人纪念馆所展示的铁人精神,对我个人来说是一种强烈的精神激励。
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我们不能被各种困境所击倒,更不能背离初心。
正如大庆铁人们一样,我们要坚韧不拔,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同时,要保持团队协作的精神,通过合作共同实现更大的成就。
参观大庆铁人纪念馆后,我对铁人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铁人精神不仅是大庆石油工人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精神力量。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始终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理解到,只有具备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铁人精神,才能在如今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庆铁人纪念馆观后感(通用5篇)

大庆铁人纪念馆观后感(通用5篇)大庆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1这天早晨,我迫不急待地吃完早餐,立刻和妈妈、姥姥就去了铁人纪念馆参观,天空灿烂的阳光抚摸着我们的脸。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正中间是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草地和前头一面一个的雕像,铁人纪念馆旁边各有二座雕像。
说了半天,还没说铁人是谁呢!告诉你吧,就是王进喜爷爷。
铁人纪念馆的外面台阶也很有学问的,一共是47个灰颜色的台阶,王爷爷也活到了47岁,怎样样,有意思吧!在铁人纪念馆里进去一眼就看见了,王爷爷领着一帮战士们向前去。
向左转,就进入了一个展区。
我看见了这样一个牌子,上方写道:王进喜6岁拉着盲人父亲去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
王进喜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
当我看完这张牌子后,我不禁联想到了此刻这完美的生活环境,就在这种环境下,却没有一个能像王爷爷这样的人。
我想:我长大了争取也做王爷爷那样的人才,为祖国做贡献。
他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1923年10月8日出生的。
他经常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
1970年11月15日病逝,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正堂一室,那一年他才47岁。
铁人精神享誉中外,历史弥新,影响同愈深远。
铁人的形象不仅仅铭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还有留在文学、摄影、美术、邮票、展览和影视作品的记忆中,持续深入形式各异的宣传。
铁人精神绽放着光芒,她已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
大巴车在平坦舒适的公路上疾驰,我们一行二十多名年轻人怀着崇敬的情绪,很快来到了黑龙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分别看到了王进喜苦难的童年,看到了王进喜当石油工人的喜悦,看到了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参加大会战的自豪和奉献情怀,也看到了平凡铁人的伟人事迹……眼泪随着王进喜的成长不断的变化着,时喜,时悲。
当时记不清是身体的自然反应,还是被铁人的精神所征服,我的心中的肃然起敬冉冉升腾!我最感动铁人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在油井井喷时,如不及时堵住井喷,就会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千钧一发时刻,王进喜跳进水泥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水泥浆。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通用5篇)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铁人纪念馆观后感(通用5篇)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铁人纪念馆观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1紧张的石油检验培训终于迎来难得的休息日,更让人兴奋的是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大庆参观铁人纪念馆,早就听说:在大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
铁人不就是大庆工人的凯模吗?一种崇拜感由然而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坐着飞快的客车抵达目的地。
一下客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造型别致、气势雄伟的雕像,那正是投身工作废寝忘食、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铁人王进喜。
他的后面是那象征着王进喜47岁的47个台阶,我走过去,一步、两步、三步……我终于寻找到了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沿着四十七级台阶,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了纪念馆。
在铁人的手记前,看着铁人工整的字迹,让我想到在那种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铁人还能时刻不忘记学习,这种精神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再向里走,我看到了一辆摩托车,那是王进喜生前一直陪伴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摩托车,据讲解员说:那时王进喜的住处离工作的地方很远,每天都要走二十多里路就是靠这辆摩托车在工地奔波,每天起的早,睡的很晚,永不知疲倦。
我摸了摸它,此刻我的感触还在蔓延,已不能用言语表达……通过这次的参观让我体会到了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踩着历史的足迹,前人的肩膀,工作生活在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中,是这些前辈为我们创造了这一切,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2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铁人纪念馆参观。
我很小就知道大庆有个“铁人”,但那时不太明白,是一个铁做的人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铁人”是谁,怎么回事了。
今天,我要好好去看看铁人的那个时代。
铁人纪念馆的门口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铁人王进喜。
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了铁人。
1959年,一列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
2023年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体会

2023年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体会2023年,我有幸参观了位于中国上海的铁人纪念馆。
这个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一个伟大的英雄人物——钱学森而建立的。
我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国家元勋有着深深的敬意,因此我对这次参观心存敬畏之情。
在这次参观中,我不仅了解到了钱学森的生平和成就,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无私奉献和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上面刻有钱学森的名字和他的一些重要成就。
这座纪念碑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钱学森的伟大,也让我思考起自己的人生意义和责任。
进入纪念馆的展览区,我看到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钱学森从小到大的成长轨迹和他在科学研究上的辛勤付出。
这些照片展示了钱学森的家庭背景和他受到的良好教育,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在展厅的中央,摆放着钱学森的一些重要科研成果和发明创造,比如他的火箭技术和宇航员飞行训练设备等。
这些展品无一不体现了钱学森的卓越智慧和创造力。
我感受到了科学的伟大和钱学森对科学精神的高度追求。
据介绍,钱学森之所以被称为“铁人”,是因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作时的坚强意志和无私奉献。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一段珍贵的视频资料,记录了他在艰苦环境下工作的情景。
他不畏艰难,用自己的毅力和智慧攻克了一个个科学难题,为国家的发展和科学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纪念馆的角落,有一面墙上挂满了钱学森收到的感谢信和奖项,这些都是对他无私奉献的肯定和赞扬。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一封来自一个不知名的村民的信,他感谢钱学森为他家乡带来的改变和发展。
这封信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奉献可以对一个地方乃至整个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观铁人纪念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钱学森的伟大和他对祖国、人类的深深情怀。
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我,并让我思考起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或许无法像钱学森那样取得惊人的科研成果,但我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4年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体会样本(2篇)

2024年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体会样本铁人纪念馆是新时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____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它以详实的史料生动地再现了大庆油田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突出反映了大庆油田会战的优良传统和以“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的感人事迹。
抵达纪念馆后,小组成员怀着崇敬之情,依次步入馆内,驻足凝视高大的铁人塑像。
此后,大家进入多功能报告厅,聆听来自铁人的真实的声音,并观看铁人的纪录片。
通过纪录片的观看,我们看到了铁人艰辛的童年生活,对于他不断成长、奋斗的一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并为之感动。
其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铁人为了制服井喷,奋不顾身的跳入泥浆池中的事迹,在场的人都被铁人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这也让王进喜同志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壮丽人生,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英雄形象,更加熠熠生辉。
观看纪录片后,我们跟随讲解员自由参观展馆。
“铁人精神”不仅仅是“铁人”一个人的精神,而是那个时代老一辈创业者多种精神在“铁人”身上的集中体现。
随着讲解员的叙述,我们仿佛回到了那荒原一片、艰苦卓绝的年代。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被铁人生前那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所感染;被那种不顾伤痛,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住井喷的奉献精神所震撼;被那种“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所鼓舞。
2024年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体会样本(2)____年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体会____年,我有幸参观了位于中国的铁人纪念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让我对这位伟大的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庄严的场所里,我陶醉在铁人的崇高精神中,感受到了他的伟大成就和对中国的巨大贡献。
以下是我对于我的参观心得和体会的总结,我希望通过这些文字可以将这次难忘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一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我就被一股庄严的气氛所包围着。
大门两旁耸立着两尊高大的铜像,正是铁人的形象。
2024年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体会根据油田公司《关于开展廉洁从业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的总体部署,我们于____年____月____日,满怀崇敬之情,前往铁人纪念馆,深切缅怀王进喜同志的卓越事迹,深入学习他的崇高精神。
铁人精神,作为____性质和宗旨的深刻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展现,它传承并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传统美德,是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在新时代的自然延续与时代映照。
王进喜同志,以铮铮铁骨之躯,书写了既轰轰烈烈又平凡感人的壮丽篇章,实现了从平凡人向高尚人的蜕变,以“宁可少活____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铸就了他非凡的人生;他完成了从普通党员到优秀党员、模范党员的跨越;他更实现了从普通干部到人民公仆、领导干部楷模的升华。
学习铁人王进喜,就是要立志成为品德高尚、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典范。
王进喜同志对党忠诚不渝,他常以“一切成绩和荣誉归功于党和人民,自我反思应聚焦差距”为座右铭,强调“讲成绩不忘党恩,讲荣誉不忘群众,讲职工不忘大多数,讲缺点不忘自省,讲现在不忘历史根源”,“工作成果需经得起历史检验,为油田发展负责到底”。
他一生简朴,勤俭节约,为全国人民用上国产油而不懈奋斗,深刻践行了党的艰苦奋斗精神。
他事业至上,无惧艰难困苦,展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脚踏实地,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祉;他以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为祖国石油事业贡献力量。
他身体力行地验证了“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足,再大困难也无阻”的壮志豪情。
学习王进喜,就是要成为领导干部的楷模,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王进喜同志,其人格高尚且纯粹,其事迹真实且可学。
他如同一面鲜明的旗帜、一面明亮的镜子,激励着我们以他为镜,自我审视,自我鞭策。
王进喜的形象丰满而生动,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为官、自律、敬业、用权。
作为机关干部,我们应时常反思自身思想的不足与差距,从现在做起,扎根岗位,热爱事业,无私奉献;进一步强化“事业高于家庭,任务重于生命,使命至上”的责任担当,积极践行“____”的崇高理念,努力成为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跨世纪油田机关干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心得体会
大庆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他就是被誉为“铁人”的王进喜爷爷。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铁人纪念馆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1
紧张的石油检验培训终于迎来难得的休息日,更让人兴奋的是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大庆参观铁人纪念馆,早就听说:在大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
铁人不就是大庆工人的凯模吗?一种崇拜感由然而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坐着飞快的客车抵达目的地。
一下客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造型别致、气势雄伟的雕像,那正是投身工作废寝忘食、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铁人王进喜。
他的后面是那象征着王进喜47岁的47个台阶,我走过去,一步、两步、三步……我终于寻找到了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沿着四十七级台阶,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了纪念馆。
到了馆内,犹如走进了一座神圣的殿堂,首先是一个硕大的屏风,上面刻的是王进喜带领工人们奋斗的场面,对面是王进喜和其他同志大步向前迈进的雕像。
进入展区,讲解员详细动情地
讲述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时代之中,看着那一幅幅生动的相片和宝贵的影像资料,我深刻的感受着当时艰苦工作环境。
“盆端桶提”保开钻的复原场景前,我被工人们在冰天雪地中,战天斗地,不畏严寒、不畏困难,保证开钻的场景所深深吸引。
会战之初,广大妇女同志也参加到了战斗中来,那种势气无不让在场的人动容,面对国家的需要,铁人发出了铿锵誓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面对种种困难,铁人王进喜立场坚定:“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种精神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力量,推动了会战的进程,推动了大庆的发展,当我看见相片上他们打出第一眼油井,脸上流露灿烂的笑容那开心的样子时,我的嘴角也流露出一丝笑意,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时代,但是仿佛我就在他们身边。
随着讲解员来到了铁人生活和居住的房间,看见那简陋的陈设,心理感觉有些酸楚!在随后看到的铁人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的纪实短片时,在场的人都被铁人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了,大家神情凝重,纷纷感慨道:“铁人一生心里只装着祖国的石油事业,唯独没有他自己,真是了不起!要是所有人都能向铁人一样,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祖国会更加强大!”
在铁人的手记前,看着铁人工整的字迹,让我想到在那种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铁人还能时刻不忘记学习,这种精神让我
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再向里走,我看到了一辆摩托车,那是王进喜生前一直陪伴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摩托车,据讲解员说:那时王进喜的住处离工作的地方很远,每天都要走二十多里路就是靠这辆摩托车在工地奔波,每天起的早,睡的很晚,永不知疲倦。
我摸了摸它,此刻我的感触还在蔓延,已不能用言语表达……
通过这次的参观让我体会到了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踩着历史的足迹,前人的肩膀,工作生活在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中,是这些前辈为我们创造了这一切,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继往开来为我们的石油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更加体会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铁人精神值得我们世代传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铁人为楷模,学习他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精神,学习他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努力完成坚决不退缩的大无畏精神。
铁人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需要,人民的愿望,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神圣使命!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2
一直以来都想找机会去参观铁人纪念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完成这个心愿,就在这时候我的公司步长药业给了我这次机会,公司举行集体参观活动,这天下午我们来到了我盼望以久的王进喜铁人纪念馆!我们进入馆内以后映入眼帘的是王进喜同志和其他同志大步向前迈进的雕像,两侧一边写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另一面写着:宁可少活20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进入展区有讲解员带领我们为我们详细的讲解王进喜的铁人事迹!在讲解员认真深情的讲述时大家也仿佛都沉入了哪个时代之中,看着那一幅幅生动的相片和宝贵的影响资料深刻的感受到了当时艰苦工作环境,但是不管怎么样的环境下铁人都没有退缩而是坚毅的监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看见相片上他们打出第一眼油井那脸上流露灿烂的笑容那开心的样子时我的嘴角也流露出一丝笑意
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时代但是仿佛我就在他们身边,随着讲解员来到了铁人生活和居住的房间,看见那简陋和窘迫的样子,心理感觉有些酸楚!随后又来到了一个珍贵的影响资料面前就是有名的铁人跳进冰冷的泥浆池中用身体来搅拌在铁人的带领下大家纷纷跳进了池中,看到这里心理不有自主的出现一种激动的心情,为了国家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故自身安慰不求一丝回报的人能够这样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精神远远的超越了我们这几代人,真是值得反思,浏览这些事迹感觉时间总是过的好快,这时已经来到了王进喜生病的展区,看着他那张相片已经是满脸的病态非常憔悴的样子还依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监守职责,一直到自己不能在站立起来,还念念不忘时时牵挂着油田的开发与进展,听到讲解员说道他去世的年纪还不到50岁,心中为他惋惜之时又一次产生酸楚与敬仰! 之后又看到了全国宣扬铁人精神,也看到了大庆油田也不断的发展壮大!,希望看到今天的大庆他在天上也会笑的。
通过这次的参观让我更加体会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代时代相传承的,在以后的工作之中也要学习铁人的精神,不怕吃苦不怕艰难,在工作之中遇到在大的困难也要想尽办法努力完成坚决不退缩,要印证铁人的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学习的他的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之中不断的完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工作提供必要条件,不断的钻研观察我的目标客户的喜好与需求,来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要时时刻刻维护公司与客户的共同利益,也要学习铁人不断的自我挑战,制定有效的计划努力完成!
公司已经分配给我指定的工作地点,一定不辜负公司对我的期望,也不辜负自己!时刻想着铁人的工作态度与热情!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3
紧张的石油检验培训终于迎来难得的休息日,更让人兴奋的是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大庆参观铁人纪念馆,早就听说:在大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
铁人不就是大庆工人的凯模吗?一种崇拜感由然而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坐着飞快的客车抵达目的地。
一下客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造型别致、气势雄伟的雕像,那正是投身工作废寝忘食、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铁人王进喜。
他的后面是那象征着王进喜47岁的47个台阶,我走过去,一步、
两步、三步……我终于寻找到了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沿着四十七级台阶,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了纪念馆。
到了馆内,犹如走进了一座神圣的殿堂,首先是一个硕大的屏风,上面刻的是王进喜带领工人们奋斗的场面,对面是王进喜和其他同志大步向前迈进的雕像。
进入展区,讲解员详细动情地讲述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时代之中,看着那一幅幅生动的相片和宝贵的影像资料,我深刻的感受着当时艰苦工作环境。
“盆端桶提”保开钻的复原场景前,我被工人们在冰天雪地中,战天斗地,不畏严寒、不畏困难,保证开钻的场景所深深吸引。
会战之初,广大妇女同志也参加到了战斗中来,那种势气无不让在场的人动容,面对国家的需要,铁人发出了铿锵誓言:“宁可少活20__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面对种种困难,铁人王进喜立场坚定:“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种精神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力量,推动了会战的进程,推动了大庆的发展,当我看见相片上他们打出第一眼油井,脸上流露灿烂的笑容那开心的样子时,我的嘴角也流露出一丝笑意,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时代,但是仿佛我就在他们身边。
随着讲解员来到了铁人生活和居住的房间,看见那简陋的陈设,心理感觉有些酸楚!在随后看到的铁人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的纪实短片时,在场的人都被铁人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