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技术(1)-简介
显微外科技术-简介
分离组织
缝合伤口
使用显微手术器械精细分离组织,需要耐 心和细致,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使用精细的缝合线进行伤口的缝合,确保 伤口愈合良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技巧与注意事项
无菌原则
显微外科手术需要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下进 行,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
免感染的发生。
精细操作
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需要高超 的技巧和经验,医生需要经过专业
显微外科技术-简介
• 显微外科技术概述 • 显微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 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实例 • 显微外科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结论
01
显微外科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显微外科技术是一种在显微镜下 进行精细手术操作的技术,主要 应用于修复和重建细小的组织结 构。
特点
高精度、高成功率、低创伤、恢 复快。
显微外科技术使得手术医生能 够在微观尺度上进行操作,提 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
由于操作更加精细,显微外科技术 可以减少手术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适用于多种手术
显微外科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 手术领域,如整形、眼科、神 经外科等。
改善患者预后
由于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 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将进一 步拓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05
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的重要地位
医学领域的关键技术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显微外科技术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 的关键技术之一,尤其在手术操作和 修复重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使得许多手术操 作更加精细,减少了创伤和术后并发 症,有助于患者更快地康复,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显微外科
第六节显微外科显微外科是利用光学放大设备,提高视觉对组织的分辨能力,使用精细的显微外科器械和显微缝线,进行细致的组织分离、切割、缝合或吻合的外科技术。
它不是某一个专科所独有的,而是手术学科各专业都可以采用的一门外科技术。
骨科常用显微外科技术1.皮瓣转移利用软组织移植修复组织缺损的一种方法。
2.断趾(指)再植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趾(指),在光学放大镜的助视下,重新接回原位,恢复血液循环,并作骨、血管、神经、肌腱及皮肤的整复,使之成活并恢复一定功能的高精度手术。
3.足趾移植再造手指通过血管、神经、肌腱和骨骼的结合,将足趾直接移植到缺损部位来再造拇指或其他手指的整复途径。
一. 皮瓣转移皮瓣也称带蒂移植皮肤。
现代观点认为,皮瓣是由皮肤和皮下组织构成的组织块,可以从身体的一处向另一处转移。
在转移过程中有一个或两个蒂部相连接,也可暂不连接,移植后再进行血管吻合。
适应症:(一)修复有肌腱、骨、关节、大血管、神经干等组织裸露的新鲜创面或陈旧性创伤。
对有深部组织(肌腱、大血管、神经)缺损或外露的创面,不稳定疤痕紧贴骨面或合并有溃疡的瘢痕,为了加强局部软组织的厚度,或为后期进行肌腱、神经、骨、关节等组织的修复,都应该施行皮瓣修复。
(二)增强局部血运改善营养状态如放射性溃疡,褥疮等,局部营养贫乏,伤口很难愈合,通过皮瓣输送血液,改善局部营养状态,因而这种皮瓣最好是局部轴型皮瓣或岛状皮瓣,且不需作断蒂手术,这样不仅可以保持修复区的良好血供,并可望有较好的感觉恢复。
护理常规一.病情观察皮瓣观察时应与邻近的皮肤组织作对照,根据皮肤的颜色、指压反应及张力作出判断。
观察部位应是皮瓣的远端,单蒂皮瓣的远端是距离蒂部最远的边缘,双蒂皮瓣的远端是皮瓣的中段,勿使蒂部受压、扭转、牵拉。
术后1~2日,每1小时观察1次,术后3~5日每2~4小时观察一次。
二.用药护理遵医嘱给药,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如输液反应、有无皮疹及凝血障碍等,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液并及时通知医生。
显微外科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提高手术成功率:通过放大 手术视野,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减少手术过程 中的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手术时间长,对医生技术要求高 手术费用高,患者负担重 术后恢复时间长,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 手术风险高,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
临床应用:拓展显微外科技 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范围
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显微外 科技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手术效果: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更精确地操作,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恢复时间:显微外科技术可以缩短恢复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美观性: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外观和功能 安全性:显微外科技术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安全性
满意度调查:了 解患者对显微外 科技术的满意度
反馈收集:收集 患者对显微外科 技术的反馈和建 议
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确保显微外科技术的安全和有效
加强医生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生对显微外科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举办国际研讨会,分享最新 研究成果和技术
建立国际合作平台,促进各 国专家交流经验
加强国际培训,提高医生技 能和素质
推动国际标准制定,提高全 球妇科疾病治疗水平
汇报人:XX
备人才
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显微外科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案例
培训教育:组织专业培训课程,提高医生对显微外科技术的认识和 技能 建立示范中心:设立显微外科技术示范中心,展示技术的实际应用效 果
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显微外科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范围和 标准 建立和完善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保障患者和医生的合法权益
研究合作:加强与其他学科 的合作,推动显微外科技术
的创新与发展
培训教育:加强显微外科技 术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生
外科学课件15.显微外科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随着科技的发展,显微外科将不断创新手术技术,提高手术效
率和精度。
拓展应用领域
02
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不仅限于手外科、整形
外科等领域,还将应用于其他医学领域。
加强基础研究
03
未来显微外科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深入了解显微外科
的原理和机制,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05 案例分析
发展历程
1 2
起源
20世纪50年代,随着光学和显微镜技术的进步, 显微外科开始起步。
初期发展
60-70年代,开始应用于手外科、整形外科等领 域。
3
成熟期
80年代以后,技术逐渐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应用领域
整形外科
修复先天缺陷、重 建组织器官。
眼科
治疗视网膜脱离、 重建眼球结构。
手外科
修复手部创伤、重 建手部功能。
显微血管吻合术案例
总结词
复杂精细的手术
详细描述
显微血管吻合术是一种高难度的手术,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对手术技术和操作精度要求极高。案例 中介绍了一例显微血管吻合术的成功实施过程,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手术后护理等方面的详 细介绍。
显微神经吻合术案例
总结词
恢复神经系统功能的关键手术
VS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淋巴管负责引流淋巴液回流到血液中,对于维持免疫功能和组织液平衡具有重要 作用。显微淋巴管吻合技术能够精确修复损伤或断裂的淋巴管,恢复淋巴液的正 常流动,对于预防和治疗淋巴水肿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显微肌腱吻合技术
总结词
显微肌腱吻合技术是显微外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用于修复肌腱的损伤或断裂。
显微外科介绍
骨关节的处理
缩短骨端:目的是为了清创和便于神经、肌腱和血管 的修复。至少要达到神经及肌腱能对端吻合,皮肤 没有张力。 骨折固定:尽量少剥离,尽量不用钢板。一般宜用髓 内钉或克氏针、螺丝钉固定,骨膜剥离少,愈合快。 前臂: 断腕:腕关节多已破坏,可锯去部分尺、桡骨,尺骨 宜短1厘米,以利恢复前臂旋转功能。如作腕关节融 合术,可将舟骨去除软骨面后与桡骨融合于腕功能 位,缝合关节囊,可保留部分腕部活动功能。 远侧断掌: 小腿中下部断肢:
技术条件:避免或减少因技术原因造成的再植失败 或再植成活后肢体无功能恢复等问题。
断肢再植技术
术前准备和麻醉 纠正休克。 麻醉:上肢用连续臂丛麻醉,下肢用硬膜外麻醉。 清创术 完善和彻底的清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清创要求较一般外伤更为严格。如损伤污染不严重,伤后6小 时内彻底清创。彻底清创与保留肢体长度二者是矛盾的,为 了保留肢体,就必须彻底清创。
断肢灌注
先用肝素生理盐水,再用新鲜肝素血液。在 断手用血约 50 毫升,在小腿及前臂可用血 200毫升。其效用: 冲出代谢产物及小血管中的凝血块。 扩大痉挛关闭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网,恢复 毛细血管的虹吸作用。 用肝素血灌注,可提供断肢营养,延长离体 组织生存时间。 可以判断断肢血管网的流通情况。断肢血管
松放动脉夹时间
血管痉挛的处理
如血管痉挛而无栓塞或断裂,可用小动脉夹夹住痉 挛的两端,用针头穿入管腔,加压注入生理盐水, 使其扩张,即可克服。 在动脉断端痉挛时,可用小动脉夹夹住痉挛段以外 的部分,将平头针从断端放于管腔内,用手捏住断 端,向痉挛段推入生理盐水,使其扩张。 在血管壁或断端滴入1~2滴罂粟碱,解痉效果明显。
术后处理
功能活动 : 术后 2 ~ 3 周拔出临时固定钢针, 练习手指、掌指关节被动活动, 6 周后在远 侧断掌应去除外固定,不断练习指间关节、 掌指关节活动。并适当练习腕关节及前臂旋 转活动。小腿或足断肢,应注意固定足部于 功能位,注意防止足跖屈、内翻等畸形。 应用抗凝剂:修复血管时局部应用肝素,要认 真仔细完善地修复血管,防止血栓形成。不 用全身抗凝剂。如果血管清创不足或血管缝 合不完善,虽然使用全身抗凝剂,并不能防
显微外科
因,细胞变性、分解,产生大量毒素,吸收入血引起中 毒。环境温度愈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就愈旺盛,断 肢缺血耐受时间就愈短。离断平面高,肌肉丰富的肢体, 耐受缺血的时间较短。对经过低温保存,离断平面较低 的断肢,再植的时间指征可以适当放宽,但也不能没有 限度。
技术条件:避免或减少因技术原因造成的再植失败 或再植成活后肢体无功能恢复等问题。
23/50
断肢再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首先处理休克或重要脏器损伤,断肢可冷藏保存。 局部条件:要求断离肢体有一定的完整性。如果重 要神经、血管、骨骼、肌肉等严重损伤,则不能再 植。大腿丰富的肌肉组织缺血、变性、坏死,分解 出有害物质,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属禁忌症。
再植的时限与环境温度:肢体离断时间过长,因缺氧等原
小血管吻合的3点牵引
11/50
较大血管的端端吻合
a-在相距 180°的两 点作两针外 翻缝合
b-用单丝双针 缝线从一端开 始分别向两侧 作连续缝合
c-褥式连续 外翻缝合
d-褥式间断 外翻缝合
12/50
血管端侧吻合法(两血管口径相差较大时采用)
13/50
缝合血管的注意事项
缝合针数:
两点间断缝合,确保不漏的情况下尽量少缝针数
31/50
血管本身的清创
挫伤部分表现为栓塞,内外膜下有血斑和内 膜分离等,都应切除。 应完全去除病变部分,不应姑息。 如血管清创后缺损过大,可采用自体静脉移 植。
32/50
移植静脉的管径问题
根据肢体损伤部位,选择健肢小腿或股部的 大隐静脉移植,如损伤血管较粗,应取用上 部大隐静脉,用生理盐水扩张至需要的管径。 由于静脉瓣向心开放,注意移植于动脉时要 倒臵,移植于静脉时要顺臵,不要弄错。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名称】显微神经外科技术(Microneurosurgical Technique)【概述】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指在光学显微镜或放大镜下,利用特制的显微器械所进行的一种细微精巧的手术操作,而这些手术在传统的肉眼直视下则较难顺利地完成。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脑、脊髓和周围神经伤病的外科治疗中,并已成为神经外科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
1957年Kurze首次应用手术显微镜,采取颞骨下经内耳道入路切除听神经瘤。
1960年Jacobson和Donaghy在显微镜下行大脑中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颅内血管吻合术。
1964年Adam和Witt,1966年Pool和Calton,1967年Rand和Jannetta等均报道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处理颅内动脉瘤获得成功。
1967年Yasargil报道了第一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
同年Donaghy也成功地施行了相同手术。
两人为颅内外血管吻合术奠定了基础。
1969年Hardy报道了经蝶窦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垂体微腺瘤的手术。
我国开展较晚,1976年新疆医学院臧人和等首先报道应用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后,很快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和应用显微技术的高潮。
1979年北京协和医院尹昭炎等在我国最早开展了经蝶窦切除垂体微腺瘤的显微外科工作。
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等地也均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分别报道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处理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
目前全国各地区凡建有神经外科的医院,大多开展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①颅底部和脑深部肿瘤的切除,如垂体腺瘤、松果体区肿瘤、听神经瘤、蝶骨嵴脑膜瘤、颅咽管瘤、脑室和脑干肿瘤等;②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的手术,脑缺血性疾病的脑循环重建;③选择性海马和杏仁核切除、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④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等;⑤脊髓髓内肿瘤切除,脊髓前联合和脊髓前外侧束切断术;⑥周围神经粘连分离和束间吻合术等。
显微外科(1)
2.吻合神经血管的肌肉移植
• 修复肌肉损伤、坏死和失神经支配 • 胸大肌或背阔肌移植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 股薄肌或节段性背阔肌移植治疗面瘫
9-0: 吻合口径1~3mm的血管
11-0: 吻合口径小于1mm的
血管、淋巴管
精品课件
普通手术器材与显微外科器材
精品课件
三、显微外科基本手术技术
• 特点 组织放大 ----手术显微镜下的手眼配合 视野小 ----术者手的稳定性
• 基本手术技术包括:显微血管、神经、淋 巴管和肌腱的吻合或缝合
精品课件
获得成功 • 1968年Green移植血管重建冠状动脉血供 • 1972年Harii行一例游离皮瓣移植获成功 • 1974年 O’Brien首创淋巴管静脉吻合获得成功
精品课件
我国显微外科的发展
• 我国60年代开展实验显微外科 • 1963年陈中伟首次报告一例前臂离断再植获得成功 • 1965年断指再植成功 • 1966年杨东岳及汤钊猷应用足趾移植拇指再造获得成功 • 70年代始顾玉东用显微外科治疗臂丛损伤 • 1979年杨果凡设计了前臂皮瓣
精品课件
显微血管吻合术原则
• 缝接血管必须正常----彻底清创 • 有正常血流 • 无创技术 :外膜修剪、管腔冲洗 、进针
出针 、血管的夹持 • 吻合口张力适当 • 注意针距和边距
精品课件
血管吻合技术
• 针距和边距 血管口径 管壁厚薄 管腔压力
• 边距 动脉约管壁2倍厚度, 静脉约壁厚2倍以上
针距原则 • 口径大 管壁厚 压力低
精品课件
四、显微外科的应用范围
精品课件
耳鼻喉科的中耳手术
精品课件
眼科的白内障手术
精品课件
显微外科
无张力下缝合神经
选择适宜的神经缝合方法
修复后的神经应有良好的血供
显微神经缝合方法
神经外膜缝合 神经束缝合 神经外膜束联合缝合 神经粘合术
神经激光吻合术
神经外膜缝合
根据神经表面的营养血管行径、神经系膜 的位置及神经断面神经束分布、形态等情况进 行对位,然后在神经断面对称缝合2针外膜行 固定牵引、在间断缝合周边神经外膜。
注意:
1. 打结的松紧,过紧易导致神经束扭曲、折叠。 过松易形成间隙。 2. 缝合的松紧应以两端神经束松松对接为宜。
神经束膜缝合
神经束膜缝合是包括神经束组膜的缝合方法 概念: 神经束是由众多的神经纤维组成,部分神经 束又常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神经束组,若干个神 经束及神经束组共同组成神经干。
神经外膜束联合缝合 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合的动物实验,通畅率达90%。
61 - 62 年 Lee 和 Gonzales 进行大鼠门腔静脉分流术和
肾移植术成功。
63年陈中伟肉眼下接活右前臂,功能良好(世界第一)
Kleinert 接通手指血管; Buck 进行兔耳再植与猴拇指再
植成功。
66年上海六院第一例断指再植成功。
73年华山医院 杨东岳 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成功。
一般用于:
先将神经干周边较粗大的神经束行束组膜缝
合,再行四周神经外膜缝合。将神经外膜与邻近
的神经束组膜一起穿针联合缝合。
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科及整形外科的应用
断肢(指)在植术 足趾移植再造手、拇指或手指 皮瓣移植合肌肉或肌皮瓣移植术 神经移植术
骨移植和骨膜移植术
吻合血管的关节移植术
显微外科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
术后局部血循环的监护
皮肤颜色
显微技术概述
– Active End Effector (EndoWrist) – 3-DOF plus grip
显微外科概述
概述
显微外科(microsurgery)是利用手术显微镜或放
大镜显示组织细微结构、施行精细的手术。它是上世 纪六十年代开始发展的新技术。
这种外科技术,现已广泛地应用于手术学科的各个 专业,如骨科、手外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妇科、 泌尿外科、耳鼻喉科和眼科。
显微外科的特点是在显微镜下能够清楚地观 察和辨认细微的组织。打个比喻,过去外科手术是 在厘米范围内操作;发展到显微外科时代,就在微 米范围内操作了。包括:“五小”(小血管、小淋巴 管、小神经、小管道及小器官)等方面的修复或移植 手术。
显微手术器械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小型、轻巧,一般 长度为14~16cm,大部分采用弹簧式把柄,操作轻便、 灵活;②纤细,特别是器械的尖端;并能紧密接触,夹持 细小组织;③不反光;④无磁性。
常用的显微手术器械有:微血管钳、镊子、剪刀、持 针器、血管夹、合拢器、血管扩张器、对抗器、微型冲洗 平针头等。
其中重要的是:①镊子:其尖端应尖而不锐,边缘无棱 角,对合好,能牢固地夹住汗毛。可用来提取、分离微 细组织和夹提缝线打结。
操作越精细,对组织的损伤反应就越少,并能 完成肉眼不能做到的,例如直径1毫米以内的小血 管或淋巴管的缝合手术。
历史
1921年Nylen首次使用手术显微镜为耳硬化 的病人进行内耳手术。
1960 年 Jacobson 在 手 术 显 微 镜 下 对 直 径 1.6~3.2mm的小血管进行吻合获得了较高的通畅 率,从而使显微外科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显微外科与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
症。
血管移植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血管移植, 解决血管缺损问题,促进组织修复 。
血管重建
通过显微外科手段对复杂血管进行 重建,恢复血液流通,提高手术成 功率。
神经修复与移植
神经修复
01
在显微镜下对受损神经进行精细修复,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
复。
中的感染风险。
机器人辅助显微镜下血管吻合
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在显微镜下进行血管吻合手术,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 通过机器人的高精度操作,可以减少血管吻合过程中的并发症,如血栓形成等。
机器人辅助血管吻合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机器人辅助神经修复与移植
01
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神经修复手术,如神经吻合、神经移 植等。
组织移植
组织移植是显微外科的常用手段,主要用于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包括皮肤移植 、肌肉移植、骨移植等。这些移植手术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精细操作,确保移植组织的成 活和功能恢复。
02
CATALOGUE
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介绍
机器人手术系统组成
01
02
03
机械臂系统
用于执行手术操作,具有 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拓展应用领域及挑战
拓展应用领域
显微外科与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 的结合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 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整形外 科等,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技术挑战
目前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仍存在 一些技术挑战,如如何提高机器 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以及如何降低系统成本等。
法规与伦理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法规 和伦理规范也需要不断完善和调 整,以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神经外科新技术
(一)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神经系统的显微外科手术是应用神经外科显微镜、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和手术者的手术技巧进行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术,目前已经列为神经外科的手术常规,使手术更加精确、手术并发症显著减少、疗效明显提高,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可缩减。
(二) 经鼻—碟神经内镜垂体腺瘤切除技术经内窥镜垂体腺瘤切除术,是近年来发展应用的一种手术方式。
使用神经内窥镜,可避免了传统的切开方法及术后鼻腔填塞,使患者更快痊愈。
内窥镜能使术者看清蝶窦全景,避免损伤周围结构,并且通过改进照明及放大设备,能提供蝶鞍及蝶鞍上区的极佳视野。
这为彻底切除肿瘤和保存垂体功能,避免神经血管损伤提供了良好前景。
在神经外科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神经内镜手术患者感觉轻微,多数患者只须住院一周,发展前景令人鼓舞。
(三) 定向硬通道技术治疗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是长期慢性高血压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由于高血压导致脑内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的出血,并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一旦出现高血压脑出血给患者和家庭造成严重的伤害和痛苦。
传统的清除血肿的方法是大脑开颅,再加上去骨瓣减压,对患者创伤大,术后死亡率、致残率高,生存质量差。
CT引导下的脑内血肿穿刺技术使用一次性微创伤穿刺针清除颅内血肿。
不但减少脑组织再损伤,而且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通过快速建立起的工作通道,能马上排出颅内液态、半固态血肿,迅速缓解颅内压,为降低死亡率、残废率,提高生存质量打下了基础。
并且该针具还具有连续冲洗清除血肿的能力,可在治疗中保持颅内压力平稳,这点对高龄患者更为重要,可称为不开刀的手术。
(四) 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仍然是当前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公认有效方法,已被证明可以长时间缓解症状又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神经功能的治疗方法。
(五) 血管内介入技术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IVR)是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放大的影像必须是正立体像,因此必须有 两个目镜
5. 有两组双目镜供主刀与助手用,两人所见 的手术野与视场应完全相同
6. 目镜亦能进行视度调节与瞳孔间距调节
6. 目镜亦能进行视度调节与瞳孔间距调节 7. 显微镜有合适的支撑,不妨碍手术操作
手术显微镜都有两个目镜,视场才能是立体 的,称双目式。还有单人双目式,双人双目 式,和三人双目式等
常用的有7-0,8-0, 9-0,11-0,还有14-0, 有两端有针的 灭菌包装,随拆随用
显微外科缝合材料
针
规格
直径mm 长度mm
7-0 0.2
6
8-0 0.2
6
9-0 0.1
5
110 0.07 4
种类 尼龙单丝 尼龙单丝 尼龙单丝 尼龙单丝
线
直径mm 0.06±0.02 0.05±0.01 0.04±0.01 0.018±0.004
显微血管缝合原则
1. 缝接的血管必须是正常的血管 2. 血流是正常的 3. 缝合血管的口径最好是相似的 4. 缝合的血管应有适当张力
显微血管缝合原则
1. 缝接的血管必须是正常的血管 2. 血流是正常的 3. 缝合血管的口径最好是相似的 4. 缝合的血管应有适当张力 5. 注意无损伤血管缝合技术
口径不一致的解决办法
1. 轻度不一致,如小于直径的1/5-1/4,将较小的 断端轻度扩张后缝合 2. 小于直径1/4-1/3,将较小的血管断端45度斜 切后再行缝合
口径不一致的解决办法
1. 轻度不一致,如小于直径的1/5-1/4,将较小的 断端轻度扩张后缝合 2. 小于直径1/4-1/3,将较小的血管断端45度斜 切后再行缝合 3. 不一致超过其直径的1/2----端侧缝合
一般边距为管壁厚度的2倍
对端缝合 1. 放置血管夹与背衬
对端缝合
1. 放置血管夹与背衬 2. 外膜的修剪
对端缝合
1. 放置血管夹与背衬 2. 外膜的修剪 3. 断口的冲洗与扩张
对端缝合
1. 放置血管夹与背衬 2. 外膜的修剪 3. 断口的冲洗与扩张 4. 进针的方法
对端缝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拉力g 50 50 25 10
长度m 0.3 0.3 0.3 0.1
1. 必须在显微外科实验室进行,并有专门人 员指导
1. 必须在显微外科实验室进行,并有专门人 员指导
2. 学会使用,调节手术显微镜,使物像清晰 有立体感,记住自己的瞳孔间距,学会双 目视物
3. 克服抖动
3. 克服抖动
4. 一手持镊,一手持针器,学会在显微镜下夹 针,找针,找线
手术显微镜要求
1. 放大倍率10倍左右,能在6~25倍之间转换
2. 一般工作距离为200mm,深部手术最长可达 400mm
手术显微镜要求 1. 放大倍率10倍左右,能在6~25倍之间转换 2. 一般工作距离为200mm,深部手术最长可达400mm 3. 有足够亮度的照明光源
4. 放大的影像必须是正立体像,因此必须有 两个目镜
1. 放置血管夹与背衬 2. 外膜的修剪 3. 断口的冲洗与扩张 4. 进针的方法 5. 缝合的顺序
缝合的顺序 1. 180°缝合法
缝合的顺序
1. 180°缝合法 2. Cobbett 120 °缝合法
缝合的顺序
1. 180°缝合法 2. Cobbett 120 °缝合法 3. Fujino接连的间断缝合法
显微血管缝合原则
1. 缝接的血管必须是正常的血管 2. 血流是正常的 3. 缝合血管的口径最好是相似的 4. 缝合的血管应有适当张力 5. 注意无损伤血管缝合技术 6.针距与边距
边距---进针点与血管切缘之间距离 针距---各针的间距
1mm小动脉通常缝8针,针距0.3mm, 边距0.2mm
1mm小静脉通常缝6针,针距可稍大,边距可稍大
3. 克服抖动
4. 一手持镊,一手持针器,学会在显微镜下夹 针,找针,找线
5. 在硅胶膜上操作
3. 克服抖动 4. 一手持镊,一手持针器,学会在显微镜下夹
针,找针,找线
5. 在硅胶膜上操作 6. 离体组织缝合练习
大白鼠作为实验动物 1. 尾动脉 0.3mm -> 0.5-0.6mm 2. 股动脉 0.6 – 0.9mm 3. 颈动脉 0.8 – 1.2mm 4. 腹主动脉
外科医生借助于手术显微镜的放大,使用 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和缝合材料,对较小 的组织进行精细的手术(切割、止血、缝 合、结扎),称为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不是独立的学科,而是一项技术— —显微外科技术。它涉及多学科各专业,外 科医生都应掌握它。
手术显微镜要求 1. 放大倍率10倍左右,能在6~25倍之间转换
显微血管缝合原则 1. 缝接的血管必须是正常的血管
显微血管缝合原则
1. 缝接的血管必须是正常的血管 2. 血流是正常的
显微血管缝合原则
1. 缝接的血管必须是正常的血管 2. 血流是正常的 3. 缝合血管的口径最好是相似的
口径不一致的解决办法
1. 轻度不一致,如小于直径的1/5-1/4,将较小的 断端轻度扩张后缝合
直的弯的
尖端0.3mm 0.15mm
初学者可用 钟表匠使用 的珠宝镊
2. 剪刀
弹簧式 有弯、直两种
3. 持针器
长度14cm 头部有弯、直两种
4. 血管夹
血管夹 I 型: 1. 尾部有螺旋与 弹簧 2. 可穿入方杆
血管夹
血管夹 II 型: 1. 尾部无弹簧 2. 用旋转杆套在 方螺丝上转动
血管夹
血管夹 III 型: 1. 使用最广泛 2. 可用克氏针作 滑动杆 3. 有大、中、小 三种规格
微型血管钳 微型血管冲洗器 + 冲洗平头针头 双极电凝器
显微缝合材料: 缝线一端连针称无损伤缝针 缝针弧度有1/2,3/8,1/4三种,以3/8最常用 缝针断面圆形,V形,三角形,梯形
缝线为单丝尼龙线,或可吸收缝线
手术显微镜的支架系统
1. 通用式 2. 电动升降式 3. 固定式:
天花板式,墙式,桌式和立柜式
4. 携带式
手术放大镜 1. 镜片式 2. 望远镜式 3. 额带式
显微外科器械: SSW-1型 —— 适用初学者 SSW-3型 —— 最常用 SSW-4型 —— 适用于淋巴管外科
1. 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