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答案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 ( )A.原子核外N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B.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C.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为小于或等于7的奇数的元素D.原子核外N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2、2016 年,《Nature》期刊报道了CH3OH、O2 在聚合物催化下的原电池,其工作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B 的电极反应为:O2 +2e-+H+=HO 2-B.电解质溶液中H+由电极B 流向A 极C.电极A 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D.外电路中通过3 mol 电子,生成CO2 11.2 L3、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平衡向右移动时,K值不一定移动C.K值有变化,平衡一定移动D.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的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增大2倍,K值也增大两倍4、下列各反应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HCO3-﹣+H2O H3O++CO32-B.HCO3﹣-+H2O H2CO3+OH-C.HCO3-﹣+OH-﹣=H2O+CO32-D.HCO3-+H3O+=2H2O+CO2↑5、分子式为C9H10含有苯环(不含其它碳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A.7种B.6种C.5种D.4种6、25℃时,在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醋酸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中,错误..的是A.在A点:c(Na+)>c(OH-)>c(CH3COO-)>c(H+)B.在B点:c(OH-)=c(H+),c(Na+)=c(CH3COO-)C.在C点:c(CH3COO-)+c(CH3COOH)=2c(Na+)D.在A、B、C点:c(Na+)+c(H+)=c(OH-)+c(CH3COO-)7、下列各项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C.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8、脑白金可以调整人体生物节律,达到改善睡眠的作用,是一种良好的保健品。
山东省曲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 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曲师大附中度上学期高二阶段测试化学试题(理倾向)说明:1.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 考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用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Ⅱ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16 S-32 CI-35.5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 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 固体氯化钾B 、 液态氯化氢C 、气态硝酸D 、 作电极的碳棒2. 下列对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体系的有序性越高,其熵的值就越低B 、自发过程发生时,体系的熵不一定增大C 、对同一种物质来说,气态时熵值最大D 、冰融化的过程是熵减小的过程3. 在含有酚酞是0.1mol/L 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 4Cl 晶体,则溶液颜色A 、变蓝色B 、变深C 、变浅D 、不变4. 下列属于正确的水解离子方程式的是( )A 、4232NH H ONH H O H +++⋅+ B 、223H O H O H O OH +-+ C 、23223CO 2H O H CO 2OH --++ D 、323Fe 3H O Fe(OH)3H +++↓+5. 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 、加入一种反应物B 、升高温度C 、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D 、使用催化剂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C 、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放热还是吸热D 、吸热反应只有加热时才能发生反应7. 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A 、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B 、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C 、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D 、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的转移8.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 、用铜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铜C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 、把铁片放入盛有盐酸是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9. 对于:2C 4H 10(g)+13O 2(g)=8CO 2(g)+10H 2O(l) △H=-5800KJ/mol 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5800KJ/mol ,是放热反应。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代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①合成氨②塑料③医药④合成橡胶⑤合成尿素⑥合成纤维⑦合成洗涤剂A.②④⑦B.②④⑥C.①③⑤D.④⑤⑥2、25℃时,向20mL0.1mol•L-1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溶液,溶液中pH与pOH(pOH=一lgc(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消耗氨水的体积为20mLB.PH>7时,溶液中都一定有:c(NH4+)>c(Cl-)>c(OH-)>c(H+)C.a点和c点所示溶液中水所电离出的c(OH-)分别为10-9mol•L-1和10-5mol•L-1D.ab段所示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关系可能为:c(NH4+)>c(Cl-)>C(NH3·H2O)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B.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C.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D.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4、化学中有许多的“守恒或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满足守恒或相等的是A.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B.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C.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D.溶液中,稀释前溶质质量与稀释后溶质质量5、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三种醇分子里的羟基数之比为()A.3∶2∶1 B.3∶6∶2 C.2∶1∶3 D.3∶1∶26、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Al,其他均为C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Ⅱ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2e- =Cu7、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3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附答案)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一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 :4 O:16 C:12 S:32 Na:23 Cl:35.5 K:39 N-14注意事项: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2.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A.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离子与未电离的分子共同存在B.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D.熔化时不导电3. 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发生水解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Na2CO3:CO32-+2H2O H2CO3+2OH-B. NH4Cl:NH4++2H2O NH3·H2O+ H3O +C. NaF:F-+H2O HF+OH-D. CuSO4:Cu2++2H2O Cu(OH)2+2H+4.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
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b 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 = bB.混合溶液的pH = 7K mol/LC.混合溶液中,c(H+) =WD.混合溶液中,c(H+) + c(B-) = c(OH-) + c(A-)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盐溶液不是促进就是抑制水的电离B.弱酸对水的抑制作用就比强酸弱得多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 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是因为电离大于水解6.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A.AlCl3B.KHCO3C.Fe2(SO4)3D.NH4HCO37、反应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A+B→X (△H >0)②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8.当CH3COOH H+ + CH3COO-已达平衡,若要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和溶液的pH都减小,应加入的试剂是()A.CH3COONaB.NH3·H2OC.HClD.H2O9.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用右图装置量取7.13mL高锰酸钾溶液B.用干燥的PH试纸测气体酸碱性,可以减小误差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D.用25mL碱式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碳酸钠溶液21.70mL二、不定向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试卷(选考含解析)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平第二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试卷(选考,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12 Ag:108 Cu:64一、选择题(共18小题,其中1-10题,每题2分;11-18题,每题3分。
共44分)1、近年来,多地公共汽车大部分采用天然气或燃料电池作为动力,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B.降低成本C.防止石油短缺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石油中含较多杂质如硫元素的杂质,燃烧后硫被氧化,生成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杂质较多时,碳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多;而天然气含有杂质少,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 2 CO2+2H2O,所以采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的燃料,燃烧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少对空气污染小。
考点:考查了化石能源的相关知识。
2、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A.硝酸铵 B.生石灰 C.氯化镁 D.食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硝酸铵与水混合时,吸收热量,故A错误;B、生石灰(CaO)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故B正确;C、氯化镁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C错误; D、食盐溶于水也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了常见的放热和吸热反应的相关知识。
3、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 mol C(S)和1 mol H2O(g)的能量总和大于1mol H2(g)和1mol CO(g)的能量D.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在表述热化学方程式时,应表述出物质的状态,故A错误;B.、反应热量变化需要说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状态不同,反应能量变化不同;故B错误;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故D正确;故选:D。
山东省济宁市曲师大附中平行班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师大附中平行班高二(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单选,共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请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KClO3分解制取O2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CaCO3高温分解⑦CO2+C2CO⑧Ba(OH)2•8H2O与固体NH4Cl混合⑨C+H2O(g)CO+H2⑩Al与盐酸反应.A.②④⑥⑦⑧⑨ B.①②④⑥⑦⑧⑨C.①③④⑤⑥⑧⑩D.①②④⑧⑨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3.已知在101kPa,25℃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 O2(g)△H=+242 kJ/molB.2H2(g)+O2(g)=2H2O (l)△H=﹣484 kJ/molC.H2(g)+ O2(g)=H2O (g)△H=﹣242 kJD.2H2(g)+O2(g)=2H2O (g)△H=+484 kJ/mol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H=﹣57.3 kJ/mol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2H2(g)+O2(g)=2H2O(l)△H=﹣571.6 kJ/mol 则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C.已知2C(s)+O2(g)=2CO(g)△H=﹣221.0 kJ/mol 则C(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D.已知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 kJ/mol 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6.高温时在催化剂作用下,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 CO+H2OB.恒温下缩小容积,平衡不发生移动,H2的浓度也不变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8.把足量铝条放入盛有一定体积的稀盐酸的试管中,可使反应速率降低且不影响H2产生量的操作是()A.加入适量CH3COONa溶液B.加入适量KNO3溶液C.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D.加入适量Na2SO4溶液9.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2v(A2)正=v(AB)逆D.A2、B2、AB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1:2的状态1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11.反应2X(g)+Y(g)⇌2Z(g),△H<0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13.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3 C.1:4 D.2:314.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15.已知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依次为﹣a kJ•mol﹣1、﹣b kJ•mol﹣1、﹣c kJ•mol ﹣1、(a、b、c均大于0).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与水蒸汽或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备C0和H2:CH4(g)+CO2(g)=2CO(g)+2H2(g)△H1CH4(g)+H2O(l)=CO(g)+3H2(g)△H2试推算等于()A.B.C.D.16.下列叙述中能判断某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A.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改变B.平衡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改变C.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了D.平衡体系中气体压强发生改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6=52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17.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填序号)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②S(g)+O2(g)=SO2(g)△H3; S(s)+O2(g)=SO2(g)△H4③H2(g)+O2(g)=H2O(g)△H5; 2H2(g)+O2(g)=2H2O(g)△H6④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18.已知:①C(s)+O2(g)=CO2(g)△H1=﹣393.5kJ/mol②CO(g)+O2(g)=CO2(g)△H2=﹣283.0kJ/mol求:C(s)+O2(g)=CO(g)的反应热△H3= .19.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各物质为气体)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0.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①试比较:K1K2(填“>”、“=”或“<”)②400℃时,其逆反应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值为:.21.恒温恒容时,在该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与3mol H2 ,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mol NH3 ;相同条件下,充入amol N2、b mol H2 、1mol NH3,若达到平衡时也生成了1mol NH3,则a= ;b= .22.(1)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表:①试比较:K1 K2(填“>”、“=”或“<”)②400℃时,其逆反应2NH3(g) 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值为:(2)恒温恒容时,在该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与3mol H2 ,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mol NH3 ;相同条件下,充入amol N2、b mol H2 、1 mol NH3 ,若达到平衡时也生成了1mol NH3 ,则a= ;b= .(3)恒温恒容时,向(2)中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 N2,则N2的转化率将;H2的转化率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已知:2NO2(g)⇌N2O4(g)△H=﹣52.7kJ/mol,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了如下两组实验:Ⅰ.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烧瓶A和B,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夹子夹紧,并将A和B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和NH4NO3固体.请回答:(1)A中的现象是气体颜色(填“加深”或“变浅”,下同);B中的现象是气体颜色;(2)由此可知,降低温度,该化学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Ⅱ.在三支容积均为30cm3针筒中分别抽入10cm3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1)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推至5cm3处,此时气体的颜色变深,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了,但仍比第一支针筒气体的颜色深.①最初推进针筒后颜色变深的原因是:②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的原因是:增大压强后该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2)将第三支针筒活塞拉至20cm3处,在此过程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过程是NO2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24.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 mol/L )随反应时间( min )的变化情况见表.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中,反应在10min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v(A)为mol/(L•min);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是,B的浓度是;800℃时,该反应2A(g)⇌B(g)+D(g)的平衡常数数值是;若同温下,另一个恒容密闭的容器中也在发生该反应,某时刻A、B、D的浓度均为2mol/L,则该时刻v(正)v(逆)(填“>”“=”或“<”).(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1= mol/L,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填“>”“=”或“<”),且c2 1.0mol/L (填“>”“=”或“<”).(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师大附中平行班高二(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单选,共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请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KClO3分解制取O2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CaCO3高温分解⑦CO2+C2CO⑧Ba(OH)2•8H2O与固体NH4Cl混合⑨C+H2O(g)CO+H2⑩Al与盐酸反应.A.②④⑥⑦⑧⑨ B.①②④⑥⑦⑧⑨C.①③④⑤⑥⑧⑩D.①②④⑧⑨【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BA: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双氧水分解是放热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反应(如铵盐和强碱),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④KClO3分解制取O2、⑥CaCO3高温分解等属于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而⑦CO2+C2CO、⑨C+H2O(g)CO+H2等属于以C、氢气为还原剂的吸热反应;⑧Ba(OH)2•8H2O与固体NH4Cl混合,为吸热反应;①液态水汽化、③浓硫酸稀释为物理变化,不是吸热反应,也不是放热反应;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⑩Al与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A.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考点】B6: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BA: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BB:反应热和焓变;BF: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中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化学反应速率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外界反应条件,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关.【解答】解:A、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故A错;B、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故C正确;D、根据△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该反应的△H相同,故D错.故选:C.3.已知在101kPa,25℃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 O2(g)△H=+242 kJ/molB.2H2(g)+O2(g)=2H2O (l)△H=﹣484 kJ/molC.H2(g)+ O2(g)=H2O (g)△H=﹣242 kJD.2H2(g)+O2(g)=2H2O (g)△H=+484 kJ/mol【考点】BE: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4kJ/mol;B.生成水的状态错误,应该为水蒸气;C.焓变的单位错误,应该为kJ/mol;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应该为负值.【解答】解:A.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H=﹣242kJ/mol,故A正确;B.生成水的状态应该为气态,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4kJ/mol,故B错误;C.焓变的单位不合理,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H=﹣242kJ/mol,故C错误;D.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0,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4kJ/mol,故D错误;故选A.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H=﹣57.3 kJ/mol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考点】BD:中和热.【分析】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状态为“aq”;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一般要测三次温度;C.铜导热性能强于玻璃;D.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应使一方过量,而不是使二者物质的量相等.【解答】解: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H=﹣57.3 kJ/mol,故A错误;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一般要测三次温度,故B错误;C.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金属铜的导热效果好于环形玻璃搅拌棒,所以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故C正确;D.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应使盐酸充分反应,需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减少盐酸的挥发,减少误差,故D错误;故选C.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2H2(g)+O2(g)=2H2O(l)△H=﹣571.6 kJ/mol 则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C.已知2C(s)+O2(g)=2CO(g)△H=﹣221.0 kJ/mol 则C(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D.已知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 kJ/mol 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考点】BE: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分析;C、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分析;D、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解答】解:A、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C(石墨,s)=C(金刚石,s);△H>0,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能量高,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已知反应2H2(g)+O2(g)=2H2O(l);△H=﹣571.6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故B正确;C、由2C(s)+O2(g)=2CO(g)△H=﹣221.0 kJ/mol,1mol碳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继续放出热量,故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 kJ,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故C错误;D、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 kJ/mol 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故D错误;故选B.6.高温时在催化剂作用下,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 CO+H2OB.恒温下缩小容积,平衡不发生移动,H2的浓度也不变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考点】C8: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某反应达到平衡,由K=,可知该可逆反应为CO2+H2 CO+H2O,恒容时,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K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由K的表达式可知反应为CO2+H2 CO+H2O,故A正确;B.恒温下缩小容积,H2的浓度增大,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则压强增大,平衡不发生移动,故B错误;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C错误;D.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热为正值,故D错误;故选A.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考点】CK: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根据图象的曲线变化判断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及反应速率、转化率的计算,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0.079mol/(L•s),故A 错误;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mol/L,故B错误;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故C正确;D.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10s时,△n(X)=0.79mol,△n(Y)=0.79mol,△n(Z)=1.58mol,则△n(X):△n(Y):△n(Z)=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g)+Y(g)⇌2Z(g),故D错误;故选C.8.把足量铝条放入盛有一定体积的稀盐酸的试管中,可使反应速率降低且不影响H2产生量的操作是()A.加入适量CH3COONa溶液B.加入适量KNO3溶液C.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D.加入适量Na2SO4溶液【考点】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反应的实质是2Al+6H+=2Al3++3H2↑,铝足量,降低H+的浓度而不改变其物质的量,则可使反应速率降低且不影响H2产生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加入适量CH3COONa溶液,生成醋酸,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但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故A选;B.加入适量KNO3溶液,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不生成氢气,故B不选;C.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减少了氢气的生成,故C不选;D.加入适量Na2SO4溶液,降低H+的浓度而不改变其物质的量,则可使反应速率降低且不影响H2产生量,故D选;故选AD.9.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2v(A2)正=v(AB)逆D.A2、B2、AB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1:2的状态【考点】CG: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平衡时应有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故A错误;B、两边气体的计量数相等,所以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不变,故B错误;C、2v(A2)正=v(AB)正=v(AB)逆,故C正确;D、只要反应发生就有A2、B2、AB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1:2的状态,故D错误;故选C.1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考点】CF: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是压强对其影响导致的,属于可逆过程,故A不选;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不可逆,所以不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选;C.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Cl2+H2O⇌ClO﹣+2H++Cl﹣,由于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相当于氯气溶于水的反应中增加了大量的生成物氯离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氯气溶解量减小,所以可以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有利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B.11.反应2X(g)+Y(g)⇌2Z(g),△H<0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考点】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解答】解:根据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T1>T2;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P1>P2,故选C.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考点】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而增大压强、增大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但百分数不变,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升高温度,可使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A正确;B.增大压强,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但百分数不变,故B错误;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但百分数不变,故C错误;D.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D错误.故选A.13.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3 C.1:4 D.2:3【考点】5D: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n==5mol,设H2与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代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计算热量即可解答.【解答】解: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n==5mol,设H2与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2H2(g)+O2(g)=2H2O(l)△H=﹣571.6kJ•mol﹣1,2 571.6kJx 285.8x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1 890kJy 890ykJ则,解得x=1.25mol,y=3.75mol,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5mol:3.75mol=1:3,故选B.14.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考点】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由图象可知,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结合影响因素来解答.【解答】解:A.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应为增大压强,故A错误;B.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则为使用了催化剂,故B正确;C.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为减小压强,故C错误;D.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应为减小生成物浓度,故D错误;故选:B.15.已知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依次为﹣a kJ•mol﹣1、﹣b kJ•mol﹣1、﹣c kJ•mol ﹣1、(a、b、c均大于0).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与水蒸汽或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备C0和H2:CH4(g)+CO2(g)=2CO(g)+2H2(g)△H1CH4(g)+H2O(l)=CO(g)+3H2(g)△H2试推算等于()A.B.C.D.【考点】5D: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先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写出热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盖斯定律求出CH4(g)+CO2(g)=2CO(g)+2H2(g)△H1;CH4(g)+H2O(l)=CO(g)+3H2(g)△H2中的反应热,最后求出比值.【解答】解: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依次为﹣a kJ•mol﹣1、﹣b kJ•mol﹣1、﹣c kJ•mol ﹣1①CH4(g)+2O2(g)=CO2(g)+2H2O(l)△H=﹣a kJ•mol﹣1②H2(g)+O2(g)=H2O(l)△H=﹣b kJ•mol﹣1③CO(g)+O2(g)=CO2(l)△H=﹣c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③×2﹣②×2得:CH4(g)+CO2(g)=2CO(g)+2H2(g)△H1=(﹣a+2c+2b)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③﹣②×3得:CH4(g)+CO2(g)=2CO(g)+2H2(g)△H1=(﹣a+c+3b)kJ•mol﹣1则=,故选D.16.下列叙述中能判断某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A.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改变B.平衡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改变C.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了D.平衡体系中气体压强发生改变【考点】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分析条件的改变会导致哪些量的变化,是否引起速率变化,如果速率不变,平衡一定不移动.如果速率改变,平衡不一定移动:(1)改变程度相同[V(正)=V(逆)],平衡不移动;(2)改变程度不相同[V(正)≠V(逆)],平衡移动.【解答】解:A、如果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而保持各组分的含量不变时,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B、对参与反应的都是气体物质在定容的体系中反应,密度始终不变,故B错误;C、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了,则化学平衡一定发生化学平衡移动,故C正确;D、如果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则压强对平衡无影响,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6=52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17.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③④(填序号)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②S(g)+O2(g)=SO2(g)△H3; S(s)+O2(g)=SO2(g)△H4③H2(g)+O2(g)=H2O(g)△H5; 2H2(g)+O2(g)=2H2O(g)△H6④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分析】①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②生成物相同,反应物中S的状态不同,气态比固态能量高;③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焓变为负;④前者为吸热反应,后者为放热反应.【解答】解:①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前后放热多,焓变小,故不选;②生成物相同,反应物中S的状态不同,气态比固态能量高,前者放热多,焓变小,故不选;③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焓变为负,则后者放热多,后者焓变小,故选;④前者为吸热反应,后者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焓变为正、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则焓变前者大于后者,故选;故答案为:③④.18.已知:①C(s)+O2(g)=CO2(g)△H1=﹣393.5kJ/mol②CO(g)+O2(g)=CO2(g)△H2=﹣283.0kJ/mol。
山东省曲阜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实验班)
2016-2017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卷(实验班)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 单选,共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请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 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KClO 3分解制取O 2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⑥CaCO 3高温分解 ⑦CO 2 + C ====== 2CO⑧Ba(OH)2•8H 2O 与固体NH 4Cl 混合 ⑨C + H 2O(g) ====== CO + H 2 ⑩Al 与盐酸反应A.②④⑥⑦⑧⑨B.①②④⑥⑦⑧⑨C.①③④⑤⑥⑧⑩D.①②④⑧⑨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D. 同温同压下,H 2(g )+Cl 2(g )=2HCl (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3、已知在101 kPa ,25℃条件下,2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的热量,下列 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 2O (g ) = H 2(g ) + 1/2 O 2 (g ) △H = +242 kJ/molB .2H 2(g ) + O 2 (g ) = 2H 2O (l ) △H = -484 kJ/molC .H 2 (g ) + 1/2 O 2 (g ) = H 2O (g ) △H = -242 kJD .2H 2 (g ) + O 2 (g ) = 2H 2O (g ) △H = +484 kJ/mol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 +(l) + OH -(l) = H 2O(l) ΔH = -57.3 kJ/molB .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 .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 .若稀酸溶液中H +与稀碱溶液中OH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已知C(石墨,s) = C(金刚石,s) ΔH >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 .已知2H 2(g)+O 2(g) = 2H 2O(l) ΔH=-571.6 kJ/mol 则H 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C .已知2C(s)+O 2(g) = 2CO(g) ΔH=-221.0 kJ/mol 则C(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高温 高温D.已知2NaOH(aq)+H2SO4(aq) = 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 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6、高温时在催化剂作用下,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 c(CO)·c(H2O)c(CO2 )·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
曲阜师大附中高中2015级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卷(2016。
11)命题人:韩鲁 审题人:高二化学备课组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单选,共16个小题,1~10小题,每题3分;11~16小题,每题4分,共54分。
请将答案涂到......选择题...答题卡上....。
) 1、化学家借助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和热能,用空气和水作原料成功地合成了氨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合成中所有的电能和热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B 。
该合成氨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C. 空气、水、太阳能均为可再生资源D. 断裂N 2中的N≡N 键会释放出能量2、已知:Fe 2O 3(s )+3/2C (s)=3/2CO 2(g )+2Fe (s) △H=+234.1 kJ/mol ; C (s)+O 2(g )=CO 2(g )△H= —393。
5 kJ/mol则2Fe (s )+3/2O 2(g )=Fe 2O 3(s)的△H 值是( )A 。
-824。
4 kJ/molB 。
-627。
6 kJ/molC 。
-744.7 kJ/molD 。
—169.4 kJ/mol3、在一定温度下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 2(g )+3H 2(g)CH 3OH(g )+H 2O (g) △H<0,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
CO 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 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mol H2,同时生成0。
4mol H2OD。
反应中H2O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且保持不变4、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
将稀H2SO4改为98%的浓H2SO4与Zn反应制取H2C. 在H2SO4与NaOH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质检(月考)试题及答案(精校版,精选题,典型题,经典题)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总分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2.有效碰撞是指()①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②反应物活化分子间的碰撞③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④反应物活化分子间有合适取向的碰撞A.①B.②C.②③D.③④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稀溶液中,1 mol酸和1 mol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B.在101 kPa时,1 mol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C.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D.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4.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SO2为0.25mol/L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5.下列变化中一定为放热反应的是A.H2O(g)===H2O(l)ΔH=−44.0 kJ·mol−1B.N2(g)+O2(g)===2NO(g)ΔH=+182.6 kJ·mol−1C.形成化学键过程中放出862 kJ热量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6.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打开雪碧的瓶盖,立即有气体逸出B.由H 2、I 2、HI 三种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 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 2D.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气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8.把下列4种X 的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 mL 2 mol · L −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 释到50 mL ,此时X 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理综化学 Word版含答案
曲阜师范大学附中高中2012级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把选择题答案填涂在选择题答题卡上,第Ⅱ卷做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时只交选择题答题卡和第Ⅱ卷的答题纸。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3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35分)7、对于反应:A(s)+B(g)2C(g)△H=a,(a﹤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B.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v(正)增大、v(逆)减小C.A(s)与B(g)的总能量高于2C(g)的总能量D.反应:2A(g)+2B(g) 4C(g)△H﹥2a,(a﹤0)8、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C.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9、将0.01 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100 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①Na2O2②Na2O ③Na2CO3④NaCl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10、25℃,pH=3的醋酸溶液(I)和pH=ll 的氢氧化钠溶液(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和II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01mol•L﹣1B.将I稀释l0倍,溶液中c(CH3COOH)、c(OH﹣)均减小C.I和II溶液混合,若c(OH﹣)>c(H+),则氢氧化钠过量D.I和II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H3COO﹣)>c(Na+)>c(H+)>c(OH﹣)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无色溶液中:K +、Na +、Cu 2+、SO 42-B .水电离产生的c (H +)=10-13 mol·L -1的溶液中:Na +、Cl -、NO 3-、SO 42-C .c (OH -)=10-13 mol·L -1的溶液中:Al 3+、NO 3-、I -、Cl -D .0.1 mol·L -1FeSO 4溶液中:K +、NH 4+、MnO 4-、ClO -12、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Si 和SiO 2都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 .NH 4F 溶液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C .向FeCl 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D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1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是( )①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降低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H c 之比为2:1③Na 2CO 3和NaHCO 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2c (CO 32-)+c (OH -)+ c (HCO 3-)=c (H +)+c (Na +)④44HSO NH 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溶液pH=7,则)(2)(24-+=SO c Na c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 a ;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 h ;水的离子积为K w ;则三者关系为w K K K h a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 是乙溶液pH 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 可能等于7A .③⑤⑥B .③④⑥C .④⑤⑥D .①②④二、非选择题(共65分)29、(18分) 铁、铝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在化工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平行班)
曲阜师大附中高中2016-2017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卷(2016.9)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 单选,共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请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 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KClO 3分解制取O 2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⑥CaCO 3高温分解 ⑦CO 2 + C ====== 2CO⑧Ba(OH)2•8H 2O 与固体NH 4Cl 混合 ⑨C + H 2O(g) ====== CO + H 2 ⑩Al 与盐酸反应A.②④⑥⑦⑧⑨B.①②④⑥⑦⑧⑨C.①③④⑤⑥⑧⑩D.①②④⑧⑨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D. 同温同压下,H 2(g )+Cl 2(g )=2HCl (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3、已知在101 kPa ,25℃条件下,2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的热量,下列 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 2O (g ) = H 2(g ) + 1/2 O 2 (g ) △H = +242 kJ/molB .2H 2(g ) + O 2 (g ) = 2H 2O (l ) △H = -484 kJ/molC .H 2 (g ) + 1/2 O 2 (g ) = H 2O (g ) △H = -242 kJD .2H 2 (g ) + O 2 (g ) = 2H 2O (g ) △H = +484 kJ/mol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 +(l) + OH -(l) = H 2O(l) ΔH = -57.3 kJ/molB .准确测量中和热的一次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 .环形玻璃搅拌棒的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 .若稀酸溶液中H +与稀碱溶液中OH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已知C(石墨,s) = C(金刚石,s) ΔH >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 .已知2H 2(g)+O 2(g) = 2H 2O(l) ΔH=-571.6 kJ/mol 则H 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C .已知2C(s)+O 2(g) = 2CO(g) ΔH=-221.0 kJ/mol 则C(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D .已知2NaOH(aq)+H 2SO 4(aq) = Na 2SO 4(aq)+2H 2O(l) ΔH=-114.6 kJ/mol 则该反应 高温 高温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6、高温时在催化剂作用下,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 c(CO)·c(H2O)c(CO2 )·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曲阜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试题1.木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共48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52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第I卷选择越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氢能是一种高效洁净的新能源,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备受青睐。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
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氢能是易燃烧、热值高,原料来源广;但储存困难、制备成本高,①②正确,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故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D.物质燃烧放出热最的多少与外界条件有关【答案】D【解析】A.CO燃烧是放热反应,错误;B. 在101 kPa时,1 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错误;C.任何剧烈的发热发光的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例如钠在氯气中燃烧,错误;选D.3,在可逆反应中,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的限度关系正确的是A.K越大,反应程度越大B.K越大,反应程度越小C. K的大小与反应程度无关D.K越大,反应程度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答案】A【解析】A、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正确;B、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错误;C、平衡常数是衡量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错误;D、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平衡常数是利用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所以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错误;选A.4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是L-×A.醋酸的浓度达到1 mol1L-×B.的浓度达到0.5 mol1L-×C.醋酸分子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的浓度均为0.5 mol1D.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醋酸分子的速率相等.将1 mol冰醋酸加人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1L溶液。
山东省曲阜市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2016-2017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卷(实验班)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 单选,共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请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 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KClO 3分解制取O 2 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⑥CaCO 3高温分解 ⑦CO 2 + C ====== 2CO ⑧Ba(OH)2•8H 2O 与固体NH 4Cl 混合 ⑨C + H 2O(g) ====== CO + H 2 ⑩Al 与盐酸反应 A.②④⑥⑦⑧⑨ B.①②④⑥⑦⑧⑨ C.①③④⑤⑥⑧⑩ D.①②④⑧⑨ 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D. 同温同压下,H 2(g )+Cl 2(g )=2HCl (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 3、已知在101 kPa ,25℃条件下,2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的热量,下列 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 2O (g ) = H 2(g ) + 1/2 O 2 (g ) △H = +242 kJ/molB .2H 2(g ) + O 2 (g ) = 2H 2O (l ) △H = -484 kJ/molC .H 2 (g ) + 1/2 O 2 (g ) = H 2O (g ) △H = -242 kJD .2H 2 (g ) + O 2 (g ) = 2H 2O (g ) △H = +484 kJ/mol 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 +(l) + OH -(l) = H 2O(l) ΔH = -57.3 kJ/mol B .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 C .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 .若稀酸溶液中H +与稀碱溶液中OH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 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已知C(石墨,s) = C(金刚石,s) ΔH >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 .已知2H 2(g)+O 2(g) = 2H 2O(l) ΔH=-571.6 kJ/mol 则H 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C .已知2C(s)+O 2(g) = 2CO(g) ΔH=-221.0 kJ/mol 则C(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高温高温D.已知2NaOH(aq)+H2SO4(aq) = 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 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6、高温时在催化剂作用下,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 c(CO)·c(H2O)c(CO2 )·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
2024届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I,其中数字“53”可以表示()1、放射性同位素13153A.相对原子量B.质量数C.原子序数D.中子数2、间二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NO2取代后,其一元取代产物有( )A.1种B.2种C.3种D.4种3、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溶液中Cu2+的浓度一定始终不变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装置中有Fe2+生成4、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第一步N2O5⇌NO3+NO2快速平衡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第三步NO+NO3→2NO2快反应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v(第一步的逆反应) < v(第二步反应)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3C.第二步中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5、关于CH4和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能用组成通式C n H2n+2来表示B.互为同系物C.它们都不能跟酸性高锰酸钾、强酸、强碱溶液发生反应D.通常情况下它们都是气态烷烃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反应CO(g)+NO2(g) ⇌CO2(g)+NO(g) △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D.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7、微量元素是指其质量不到人体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
山东省济宁市曲师大附中平行班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师大附中平行班高二(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单选,共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请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KClO3分解制取O2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CaCO3高温分解⑦CO2+C2CO⑧Ba(OH)2•8H2O与固体NH4Cl混合⑨C+H2O(g)CO+H2⑩Al与盐酸反应.A.②④⑥⑦⑧⑨ B.①②④⑥⑦⑧⑨C.①③④⑤⑥⑧⑩D.①②④⑧⑨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3.已知在101kPa,25℃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 O2(g)△H=+242 kJ/molB.2H2(g)+O2(g)=2H2O (l)△H=﹣484 kJ/molC.H2(g)+ O2(g)=H2O (g)△H=﹣242 kJD.2H2(g)+O2(g)=2H2O (g)△H=+484 kJ/mol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H=﹣57.3 kJ/mol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2H2(g)+O2(g)=2H2O(l)△H=﹣571.6 kJ/mol 则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C.已知2C(s)+O2(g)=2CO(g)△H=﹣221.0 kJ/mol 则C(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D.已知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 kJ/mol 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6.高温时在催化剂作用下,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 CO+H2OB.恒温下缩小容积,平衡不发生移动,H2的浓度也不变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8.把足量铝条放入盛有一定体积的稀盐酸的试管中,可使反应速率降低且不影响H2产生量的操作是()A.加入适量CH3COONa溶液B.加入适量KNO3溶液C.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D.加入适量Na2SO4溶液9.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2v(A2)正=v(AB)逆D.A2、B2、AB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1:2的状态1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11.反应2X(g)+Y(g)⇌2Z(g),△H<0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13.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3 C.1:4 D.2:314.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15.已知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依次为﹣a kJ•mol﹣1、﹣b kJ•mol﹣1、﹣c kJ•mol ﹣1、(a、b、c均大于0).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与水蒸汽或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备C0和H2:CH4(g)+CO2(g)=2CO(g)+2H2(g)△H1CH4(g)+H2O(l)=CO(g)+3H2(g)△H2试推算等于()A.B.C.D.16.下列叙述中能判断某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A.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改变B.平衡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改变C.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了D.平衡体系中气体压强发生改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6=52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17.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填序号)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②S(g)+O2(g)=SO2(g)△H3; S(s)+O2(g)=SO2(g)△H4③H2(g)+O2(g)=H2O(g)△H5; 2H2(g)+O2(g)=2H2O(g)△H6④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18.已知:①C(s)+O2(g)=CO2(g)△H1=﹣393.5kJ/mol②CO(g)+O2(g)=CO2(g)△H2=﹣283.0kJ/mol求:C(s)+O2(g)=CO(g)的反应热△H3= .19.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各物质为气体)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0.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①试比较:K1K2(填“>”、“=”或“<”)②400℃时,其逆反应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值为:.21.恒温恒容时,在该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与3mol H2 ,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mol NH3 ;相同条件下,充入amol N2、b mol H2 、1mol NH3,若达到平衡时也生成了1mol NH3,则a= ;b= .22.(1)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表:①试比较:K1 K2(填“>”、“=”或“<”)②400℃时,其逆反应2NH3(g) 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值为:(2)恒温恒容时,在该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与3mol H2 ,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mol NH3 ;相同条件下,充入amol N2、b mol H2 、1 mol NH3 ,若达到平衡时也生成了1mol NH3 ,则a= ;b= .(3)恒温恒容时,向(2)中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 N2,则N2的转化率将;H2的转化率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已知:2NO2(g)⇌N2O4(g)△H=﹣52.7kJ/mol,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了如下两组实验:Ⅰ.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烧瓶A和B,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夹子夹紧,并将A和B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和NH4NO3固体.请回答:(1)A中的现象是气体颜色(填“加深”或“变浅”,下同);B中的现象是气体颜色;(2)由此可知,降低温度,该化学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Ⅱ.在三支容积均为30cm3针筒中分别抽入10cm3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1)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推至5cm3处,此时气体的颜色变深,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了,但仍比第一支针筒气体的颜色深.①最初推进针筒后颜色变深的原因是:②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的原因是:增大压强后该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2)将第三支针筒活塞拉至20cm3处,在此过程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过程是NO2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24.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 mol/L )随反应时间( min )的变化情况见表.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中,反应在10min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v(A)为mol/(L•min);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是,B的浓度是;800℃时,该反应2A(g)⇌B(g)+D(g)的平衡常数数值是;若同温下,另一个恒容密闭的容器中也在发生该反应,某时刻A、B、D的浓度均为2mol/L,则该时刻v(正)v(逆)(填“>”“=”或“<”).(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1= mol/L,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填“>”“=”或“<”),且c2 1.0mol/L (填“>”“=”或“<”).(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师大附中平行班高二(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单选,共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请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KClO3分解制取O2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CaCO3高温分解⑦CO2+C2CO⑧Ba(OH)2•8H2O与固体NH4Cl混合⑨C+H2O(g)CO+H2⑩Al与盐酸反应.A.②④⑥⑦⑧⑨ B.①②④⑥⑦⑧⑨C.①③④⑤⑥⑧⑩D.①②④⑧⑨【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BA: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双氧水分解是放热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反应(如铵盐和强碱),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④KClO3分解制取O2、⑥CaCO3高温分解等属于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而⑦CO2+C2CO、⑨C+H2O(g)CO+H2等属于以C、氢气为还原剂的吸热反应;⑧Ba(OH)2•8H2O与固体NH4Cl混合,为吸热反应;①液态水汽化、③浓硫酸稀释为物理变化,不是吸热反应,也不是放热反应;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⑩Al与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A.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考点】B6: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BA: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BB:反应热和焓变;BF: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中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化学反应速率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外界反应条件,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关.【解答】解:A、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故A错;B、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故C正确;D、根据△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该反应的△H相同,故D错.故选:C.3.已知在101kPa,25℃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 O2(g)△H=+242 kJ/molB.2H2(g)+O2(g)=2H2O (l)△H=﹣484 kJ/molC.H2(g)+ O2(g)=H2O (g)△H=﹣242 kJD.2H2(g)+O2(g)=2H2O (g)△H=+484 kJ/mol【考点】BE: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4kJ/mol;B.生成水的状态错误,应该为水蒸气;C.焓变的单位错误,应该为kJ/mol;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应该为负值.【解答】解:A.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H=﹣242kJ/mol,故A正确;B.生成水的状态应该为气态,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4kJ/mol,故B错误;C.焓变的单位不合理,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H=﹣242kJ/mol,故C错误;D.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0,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4kJ/mol,故D错误;故选A.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H=﹣57.3 kJ/mol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考点】BD:中和热.【分析】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状态为“aq”;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一般要测三次温度;C.铜导热性能强于玻璃;D.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应使一方过量,而不是使二者物质的量相等.【解答】解: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H=﹣57.3 kJ/mol,故A错误;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一般要测三次温度,故B错误;C.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金属铜的导热效果好于环形玻璃搅拌棒,所以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故C正确;D.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应使盐酸充分反应,需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减少盐酸的挥发,减少误差,故D错误;故选C.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2H2(g)+O2(g)=2H2O(l)△H=﹣571.6 kJ/mol 则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C.已知2C(s)+O2(g)=2CO(g)△H=﹣221.0 kJ/mol 则C(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D.已知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 kJ/mol 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考点】BE: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分析;C、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分析;D、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解答】解:A、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C(石墨,s)=C(金刚石,s);△H>0,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能量高,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已知反应2H2(g)+O2(g)=2H2O(l);△H=﹣571.6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故B正确;C、由2C(s)+O2(g)=2CO(g)△H=﹣221.0 kJ/mol,1mol碳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继续放出热量,故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 kJ,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故C错误;D、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 kJ/mol 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故D错误;故选B.6.高温时在催化剂作用下,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 CO+H2OB.恒温下缩小容积,平衡不发生移动,H2的浓度也不变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考点】C8: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某反应达到平衡,由K=,可知该可逆反应为CO2+H2 CO+H2O,恒容时,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K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由K的表达式可知反应为CO2+H2 CO+H2O,故A正确;B.恒温下缩小容积,H2的浓度增大,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则压强增大,平衡不发生移动,故B错误;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C错误;D.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热为正值,故D错误;故选A.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考点】CK: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根据图象的曲线变化判断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及反应速率、转化率的计算,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0.079mol/(L•s),故A 错误;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mol/L,故B错误;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故C正确;D.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10s时,△n(X)=0.79mol,△n(Y)=0.79mol,△n(Z)=1.58mol,则△n(X):△n(Y):△n(Z)=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g)+Y(g)⇌2Z(g),故D错误;故选C.8.把足量铝条放入盛有一定体积的稀盐酸的试管中,可使反应速率降低且不影响H2产生量的操作是()A.加入适量CH3COONa溶液B.加入适量KNO3溶液C.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D.加入适量Na2SO4溶液【考点】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反应的实质是2Al+6H+=2Al3++3H2↑,铝足量,降低H+的浓度而不改变其物质的量,则可使反应速率降低且不影响H2产生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加入适量CH3COONa溶液,生成醋酸,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但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故A选;B.加入适量KNO3溶液,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不生成氢气,故B不选;C.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减少了氢气的生成,故C不选;D.加入适量Na2SO4溶液,降低H+的浓度而不改变其物质的量,则可使反应速率降低且不影响H2产生量,故D选;故选AD.9.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2v(A2)正=v(AB)逆D.A2、B2、AB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1:2的状态【考点】CG: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平衡时应有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故A错误;B、两边气体的计量数相等,所以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不变,故B错误;C、2v(A2)正=v(AB)正=v(AB)逆,故C正确;D、只要反应发生就有A2、B2、AB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1:2的状态,故D错误;故选C.1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考点】CF: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是压强对其影响导致的,属于可逆过程,故A不选;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不可逆,所以不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选;C.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Cl2+H2O⇌ClO﹣+2H++Cl﹣,由于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相当于氯气溶于水的反应中增加了大量的生成物氯离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氯气溶解量减小,所以可以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有利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B.11.反应2X(g)+Y(g)⇌2Z(g),△H<0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考点】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解答】解:根据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T1>T2;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P1>P2,故选C.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考点】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而增大压强、增大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但百分数不变,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升高温度,可使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A正确;B.增大压强,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但百分数不变,故B错误;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但百分数不变,故C错误;D.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D错误.故选A.13.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3 C.1:4 D.2:3【考点】5D: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n==5mol,设H2与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代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计算热量即可解答.【解答】解: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n==5mol,设H2与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2H2(g)+O2(g)=2H2O(l)△H=﹣571.6kJ•mol﹣1,2 571.6kJx 285.8x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1 890kJy 890ykJ则,解得x=1.25mol,y=3.75mol,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5mol:3.75mol=1:3,故选B.14.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考点】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由图象可知,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结合影响因素来解答.【解答】解:A.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应为增大压强,故A错误;B.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则为使用了催化剂,故B正确;C.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为减小压强,故C错误;D.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应为减小生成物浓度,故D错误;故选:B.15.已知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依次为﹣a kJ•mol﹣1、﹣b kJ•mol﹣1、﹣c kJ•mol ﹣1、(a、b、c均大于0).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与水蒸汽或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备C0和H2:CH4(g)+CO2(g)=2CO(g)+2H2(g)△H1CH4(g)+H2O(l)=CO(g)+3H2(g)△H2试推算等于()A .B .C .D .【考点】5D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先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写出热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盖斯定律求出CH 4(g )+CO 2(g )=2CO (g )+2H 2(g )△H 1;CH 4(g )+H 2O (l )=CO (g )+3H 2(g )△H 2中的反应热,最后求出比值.【解答】解: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依次为﹣a kJ•mol ﹣1、﹣b kJ•mol ﹣1、﹣c kJ•mol ﹣1①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H=﹣a kJ•mol ﹣1②H 2(g )+O 2(g )=H 2O (l )△H=﹣b kJ•mol ﹣1③CO (g )+O 2(g )=CO 2(l )△H=﹣c 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①﹣③×2﹣②×2得:CH 4(g )+CO 2(g )=2CO (g )+2H 2(g )△H 1=(﹣a+2c+2b )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①﹣③﹣②×3得:CH 4(g )+CO 2(g )=2CO (g )+2H 2(g )△H 1=(﹣a+c+3b )kJ•mol ﹣1则=,故选D .16.下列叙述中能判断某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A .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改变B .平衡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改变C .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了D .平衡体系中气体压强发生改变【考点】CB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分析条件的改变会导致哪些量的变化,是否引起速率变化,如果速率不变,平衡一定不移动.如果速率改变,平衡不一定移动:(1)改变程度相同[V (正)=V (逆)],平衡不移动;(2)改变程度不相同[V (正)≠V (逆)],平衡移动.【解答】解:A、如果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而保持各组分的含量不变时,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B、对参与反应的都是气体物质在定容的体系中反应,密度始终不变,故B错误;C、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了,则化学平衡一定发生化学平衡移动,故C正确;D、如果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则压强对平衡无影响,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6=52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17.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③④(填序号)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②S(g)+O2(g)=SO2(g)△H3; S(s)+O2(g)=SO2(g)△H4③H2(g)+O2(g)=H2O(g)△H5; 2H2(g)+O2(g)=2H2O(g)△H6④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分析】①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②生成物相同,反应物中S的状态不同,气态比固态能量高;③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焓变为负;④前者为吸热反应,后者为放热反应.【解答】解:①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前后放热多,焓变小,故不选;②生成物相同,反应物中S的状态不同,气态比固态能量高,前者放热多,焓变小,故不选;③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焓变为负,则后者放热多,后者焓变小,故选;④前者为吸热反应,后者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焓变为正、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则焓变前者大于后者,故选;故答案为:③④.18.已知:①C(s)+O2(g)=CO2(g)△H1=﹣393.5kJ/mol②CO(g)+O2(g)=CO2(g)△H2=﹣283.0kJ/mol。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中2012—2013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1~5 CDBCA 6~10 CABAD11~15 DCBCA 16~19 CDBD20.(11分)(1)0.003(2分)(2)ce (2分)(3)①平衡(1分) 大于(2分)②d (2分) a (2分)21.(19分)(1)①0.18 (2分) 40%(2分) 1(2分)②A (2分)(2)<(1分)(3)90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再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
(2分)(4)放热(1分) )kJ/mol E (E 21--(2分) 409kJ/mol (2分)(5)(g)N O(g)2H (g)CO (g)2NO (g)CH 22224++=+ 867kJ/mol ΔH -=(3分)22.(10分)(1)A (1分)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时,电离程度小,)c(OH )c(H -+、小(2分)(2)10:1(2分) 11(2分)(3)<(1分)(4)=(2分)23.(8分)(1)是(1分) 0.010 1L mol -⋅氨水的pH =10,说明O H NH ,L mol 10)c(OH 2314⋅⋅=---没有完全电离(3分)(2)a b 2)(a <<-(2分)(3)浅(2分)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1~5 CDBCA6~10 CABAD 11~15 DCBCA16~19 CDBD20.(11分)(1)0.003(2分)(2)ce (2分)(3)①平衡(1分) 大于(2分)②d (2分) a (2分)21.(19分)(1)①0.18 (2分) 40%(2分) 1(2分)②A (2分)(2)<(1分)(3)90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再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
(2分)(4)放热(1分) )kJ/mol E (E 21--(2分) 409kJ/mol (2分)(5)(g)N O(g)2H (g)CO (g)2NO (g)CH 22224++=+ 867kJ/mol ΔH -=(3分)22.(10分)(1)A (1分)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时,电离程度小,)c(OH )c(H -+、小(2分)(2)10:1(2分) 11(2分)(3)<(1分)(4)=(2分)23.(8分)(1)是(1分) 0.010 1L mol -⋅氨水的pH =10,说明O H NH ,L mol 10)c(OH 2314⋅⋅=---没有完全电离(3分)(2)a b 2)(a <<-(2分)(3)浅(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C
2、C
3、B
4、B
5、D
6、C
7、C
8、D
9、A 10、D
11、A 12、D 13、B 14、C 15、A 16、D 17、B 18、C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46分,每空均为2分;不带单位或单位写错均不
得分)
19、吸热 +196.6 KJ/mol
20、(1) 2220 KJ/mol
(2)1:1
(3)4725.8KJ
(4)C
3H
8
(g)+5O
2
(g)==3CO
2
(g)+4H
2
O(g);△H= —2044KJ/mol
21.⑴
⑵产物为氮气和水,无污染
⑶N
2H
4
(l) + 2H
2
O
2
(l) == N
2
(g)+4H
2
O(g);△H= —641.6KJ/mol,⑷408.8KJ
⑸ 2N
2H
4
(g) + 2NO
2
(g) == 3N
2
(g)+4H
2
O(g);△H= —1135.7KJ/mol,
22.(1)P(s)+3
2
Cl
2
(g)===PCl
3
(g);△H=-306kJ·mol-1,
(2)PCl
5(g)===PCl
3
(g)+Cl
2
(g);△H=+93kJ·mol-1,
(3)-399kJ·mol-1;等于。
23.(1)0.015 mol·L-1·min-1
(2)0.045 mol,0.009 mol·L-1·min-1
24.(1)不变(2)加快(3)不变(4)减慢
25.附加题(选做,10分)(1)因化学反应的快慢既可以用反应物的消耗速率表示,又可以用生成物的生成速率表示,所以金属的腐蚀速率可以用其氧化物的生成速率来表示
(2)直线抛物线
(3)Ni 据(2)可知,y′随时间t增长比y随时间t增长得慢,故Ni的耐氧化腐蚀性比Mg好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MgO膜厚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y=0.05at;NiO膜厚y′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y′=b t,即可知MgO膜厚y属直线型,而NiO膜厚y′属抛物线型。
此题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了数学函数知识去分析化学问题,有一定的新颖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