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时(十一)明清时期的政治【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十一)明清时期的政治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北宋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管理财政的“三司”成为正式的宰相机构。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这表明宰相制度()
A.演变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因素
B.在中国古代史上越来越完善
C.变化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D.发展使皇权与相权矛盾消失
解析:选A题干中反映在五代十国时期、北宋、清朝雍正年间,枢密院、三司、军机处因军事、经济、政治因素分别起了中枢机构的作用,故A项正确;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2.唐朝六部尚书不能参与决策,仅作为尚书省下执行机关的首脑,而明朝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明朝()
A.中央政府精兵简政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宰相的权力被削弱D.国家权力的下移
解析:选B明朝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了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明朝废丞相并非精兵简政,而加强君主专制是权力的上移,故A、C、D三项错误。
3.明代以后不再设置宰相的官职,实际上执行宰相之职的是殿阁大学士。而明清时期,大多皇帝对臣下上奏的批答都像命令仆从一般,言语粗暴。这说明()
A.内阁大学士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B.明清的君主专制独裁程度极高
C.内阁权力不来源于皇帝
D.明清所有君主亲自批阅所有奏折
解析:选B内阁大学士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实,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明代以后不再设置宰相的官职,这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体现,而明清时期,大多皇帝对臣下上奏的批答都像命令仆从一般,言语粗暴,更能说明明清的君主专制独裁程度极高,故B项正确;内阁权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给予他们多少权力,故C项错误;明清所有君主亲自批阅所有奏折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4.明代史料记载:“内阁之职同于古相,所不同者,主票拟而不身其事。如(大学士)
高拱之经掌吏部等,俱出拟启事,入而调旨。”这反映了()
A.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工具
B.内阁并不直接总理政务大权
C.内阁已拥有对国事的部分决策权
D.六部演化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解析:选B题干论述的是内阁的职责,不涉及皇权问题,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及题干中“主票拟而不身其事”“俱出拟启事,入而调旨”,可知内阁并没有直接总理政务的权力,故B项正确;内阁拥有部分的国事决策权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六部问题,故D项错误。
5.明朝初年,地方行政沿用元朝的行省制度。但在省级行政上,明朝实行三司分治的制度,即布政司掌理民政、按察司掌理监察地方和刑名司法、都司掌理卫所军政,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提高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
C.确保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D.解决废除丞相制度所带来的弊端
解析:选A通过题干可知明朝的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控制,故A项正确;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6.有学者认为,由于明代以后实行分区或分省定额录取进士,各地考上的官员参与“廷议”,许多科举出身者未做官而成为乡里或地方与官府打交道的代言人,这类似于西方的代议制度。据此推知,科举制()
A.避免了考官与考生结党营私现象
B.有利于社会重学重教风气的形成
C.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
D.起到了调动知识精英参政的作用
解析:选D材料强调了科举制下士人参与政治的热情,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对教育风气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有关科举制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考上的官员参与‘廷议’”“科举出身者未做官而成为乡里或地方与官府打交道的代言人,这类似于西方的代议制度”可知,无论科举做官,还是科举未做官者,都积极
参与政治,故D项正确。
7.(2019·石家庄模拟)“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
A.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
B.朱元璋具有极为强烈的小农意识
C.皇权强化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
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
解析:选C材料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变化趋势,与中央集权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与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无关,故B 项错误;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涉及宰相制度的废除,故D项错误。
8.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A.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
C.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D.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选C“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可见中枢决策效率得到提高,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从体现,排除。
9.清代人口由清初的不足一亿,到1850年已达到约四亿三千万。对于科举考试而言,从清初的顺治年间到清末的光绪年间,乡试的举人名额一般都在1 000到1 500名之间波动。这表明()
A.清代人口总数的持续增长B.考试制度逐步完善
C.科举制没有适应社会发展D.社会的流动性增强
解析:选C材料的主旨是清代科举制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在清代的不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科举考试的乡举,显然没有依据人口的发展而发展,故C项正确;科举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自然就会减弱,故D项错误。
10.(2019·日照校际考试)清朝时,政府的行政文书以汉文、满文为主,但也涵括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