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 超高层

合集下载

多(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工法

多(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工法

多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工法介绍在现代建筑中,钢管混凝土柱广泛应用于建筑的结构体系中。

它可以有效地抵抗垂直和侧向荷载,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耐震性和强度。

多(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工法是一种施工技术,它可以快速、经济地完成钢管混凝土柱的建设。

工法设计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钢管混凝土柱的尺寸、间距、墙厚、钢筋配筋等信息。

此外,还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质量要求,以确保该项目的成功实现。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钢管•混凝土•钢筋•模板•脚手架施工步骤1.钢管的加工在施工之前,需要将钢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

钢管应根据整体的结构体系及承受荷载的大小进行切割和焊接。

同时,在钢管的内部应设置好钢筋及拉杆,保证结构的强度。

2.安装安装钢管之前,应先按照设计要求搭建好模板和脚手架。

在钢管的底部安装钢板,以便固定钢管并确保稳定性。

在钢管上方设置受力的支墩,在钢管的四周打上支撑条。

接着,在钢管的上部用钩子将搭设好的钢筋与钢管相连并定位。

定位好后,在钢管的内部灌注混凝土,并静置一段时间,使混凝土充分固化。

3.拆模混凝土充分固化后,开始进行拆模。

此时,应仔细检查柱体的外形和质量,以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

4.后续处理在柱体拆模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如表面抹灰、刷涂料等等。

总结多(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工法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施工技术,可以快速建造出高强度、高稳定性的钢管混凝土柱。

在施工之前,需要精确制定设计方案,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柱体的后续处理,以确保施工质量。

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产业发展也进入到了快速提升时期。

各类产业的生产和办公对于办公地点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超高层结构办公楼以及住宅楼的出现,使得企业的生产与办公以及人们生活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进行。

在办公楼的建设过程当中,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被普遍运用。

本文对于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行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建筑技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办公楼以及住宅楼的设计和建设也紧跟时代潮流。

在现代建筑物的具体设计建造过程当中,普遍超高层的方案。

当前的建筑建设工程当中对于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

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来讲,探索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新发展方向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主流的课题。

超高层结构设计建设如果出现不合理的成分,将会对建筑主体造成十分明显的影响,从而威胁楼体整体结构和安全性。

1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点1.1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钢管壁的稳定性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得以加强,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技术,强度方面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另外,该类结构的抗形变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除此以外,混凝土对于钢管结构的约束作用还使得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对于钢管壁本身来讲,由于材料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其可塑性比较强,当出现较大承载负荷时,会使得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有较大的损失以及其他不良的后果。

这些不良后果往往会表现在结构的整体承载力下降。

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结构,有着非常强的抗压能力,但是在抗弯能力的表现上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如果能够将两种材料的优势加以结合,形成钢管混凝土结构来作为超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选择,能够使得建筑整体的抗压能力和抗弯能够都得到巨大的提升,并且也能够显著提升结构的承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建筑质量,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1.2具备良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材料在静电负荷的环境下所展示出的抗变性能力即为材料的延性,抗形变能力的强弱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的质量。

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配制与应用

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配制与应用

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配制与应用结合青岛市国际航运中心项目的施工难点,介绍了顶升自密实钢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从泵送设备的选择、混凝土浇筑、泵管清洗等方面,阐述了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及现场施工要点,达到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0引言随着建筑理论的深入研究和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钢管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钢管混凝土是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使钢管内的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钢管内部的混凝土又可以有效地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将两种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两者的特点与优势。

目前,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种:1)高位抛落免振捣法,钢管分成多段,将自密实混凝土从顶部浇筑,该施工方法可能导致管内混凝土不连续、整体性差,且施工时间长,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同时存在较大的施工安全隐患。

2)泵送顶升浇筑法,该施工方法是在管柱下部开临时浇筑孔,利用混凝土输送泵自下向上浇筑混凝土,该施工方法能较好的避免高抛法的各种弊端,是目前浇筑钢管混凝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文所述的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采用泵送顶升法浇筑。

1工程背景青岛市国际航运中心项目位于市北区连云港路66号,建筑面积160057.13m2,主楼塔高为254.4m,主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结构由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

平面共布置了15根钢管混凝土柱,钢管柱最大直径为1400mm,最小直径为1000mm,钢柱最大壁厚为35mm。

本工程主楼竖向钢管柱采用超高层自密实混凝土顶升法施工,自密实混凝土等级为:C60(顶升高度6层~24层),C50(顶升高度25层~56层)。

2施工难点1)钢管内加肋。

本工程外框架由钢结构圆管柱和钢梁组成,钢管柱内灌注混凝土,为加强钢管柱的刚度,在钢管柱内设置横向加劲肋,因此给混凝土施工带来极大难度。

2)超高层泵送。

本工程最大泵送高度为256m,泵管总长度大于320m,因为泵送高度大,泵送距离长,因此该工程对泵送设备的可靠性,泵管的直径、壁厚以及泵管的设置、固定均有较高的要求。

超高层办公楼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案

超高层办公楼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案

超高层办公楼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方案选择 (8)四、施工方法 (12)五、劳动力组织 (14)六、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15)七、工期安排及保证措施 (15)八、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16)九、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一、编制依据1、**广场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4:994、《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 28:9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7、国家、广东省以及广州市有关安全、文明施工规范和规定二、工程概况1 **广场本工程主楼共有12根钢管混凝土圆柱,最大高度302.7m,平面位置及设计参数如表2.1-1所示;**广场钢管柱立面布置如图2.1-1。

表2.1-1 钢管柱平面布置及设计参数斜撑框架南立面斜撑框架北立面斜撑框架东立面 斜撑框架西立面图2.1-1 钢管柱立面布置2 钢管柱典型节点本工程钢管柱主要有3种节点,见表2.1-2。

表2.1-2 钢管柱典型节点内衬管板厚10mm框架梁内衬管板厚10mmbeam section 1梁截面1b e a m w i d t h内衬管板厚10mmbeam section 1梁截面1b e a m w i d t h3 钢管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布按照设计,钢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随高度的变化有所不同,详见下表:三、施工方案选择3.1 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法的优化选择3.1.1施工方法的比较目前,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法有顶升法、高抛自密实法及人工振捣法,下面将这几种方法适用范围及特点描述如下:表3.1-1钢管柱施工方法及施工适用范围比较法兰与钢埋入与2 高抛自密实法+辅助性振捣法通过一定的抛落高度,充分利用混凝土坠落时的动能及混凝土自身的优异性能达到振实的效果。

浅谈超高层中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质量控制

浅谈超高层中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质量控制
能。
直 接 贯 通 叠 合柱 的核 心 区 , 于 核 心 区 内的 长 度 ( 叠 合 柱柱 置 从 面算起 ) 2dd 0 ( 为纵 向钢 筋 的 直 径 ) 梁 的 纵 向钢 筋 宜 采 用 高 ;
强 度 品 种和 直 径 大 的 钢 筋 , 量 减 少 钢 筋 根 数 : 的 纵 向 钢筋 尽 梁
刘 尧 强
( 庆 建 新 监理 公 司 重庆 4 0 1 ) 重 0 0 5
摘 要 : 控 制好 超 高层 钢 管 混 凝 土 叠合 柱 的 质 量 , 当严 格 按 照 相 关 的依 据 、 定 的 制 度 和程 序 , 过 相 应 的 质 量 控 制 方 式 与控 制措 施 , 欲 应 一 通 对其
进 行 全 过 程 和 全方 位 的 质 量控 制 。
关 键 词 : 高层 钢 管 混 凝 土 : 超 叠合 柱 ; 量 ; 制 质 控
中图 分 类号 : U7 5 文 献 标识 码 : T 4 A文章 编 号 : 6 1 9 0 ( 0 0 0 — 0 2 0 17 — 17 2 1 )7 04 — 2 A s rc :nod rob n d r o t lh u l o miae ou s ntee c s ds u trs f g - ihr eb i ig c nr ln au , b t tI e r g n e nr e ai f a n t c lmn ae rcu e me ahg — s ul n ,o t l gmes ms a r t i u c ot q  ̄ l d i h n t o i d oi
接 头 不宜 设 置 在核 心 区 内 : 同一 叠 合 柱 的 梁一 连 接 方式 宜 相 柱
同。
应 选 用 满 足钢 管 刚 度 , 、 结合 好 , 便 施 工 , 便 于 保 梁 柱 方 且 证 施 工 质 量 的梁 柱 节 点 转换 方 式 。如 : 、 节 点 处 钢 管 转换 梁 柱 设 置 成 双 梁形 式 , 管 贯通 连 接 , 钢 方便 施 工 , 刚度 也 不会 削弱 ; 或 在 满 足 钢管 的刚 度 时 , 梁 筋 的 位 置 开 圆孔 , 梁 筋 伸 入钢 在 将

超高层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高效施工工法(2)

超高层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高效施工工法(2)

超高层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高效施工工法超高层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高效施工工法一、前言超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结构安全和施工效率是关键问题。

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在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超高层建筑的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高效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如下:1. 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2. 通过预制构件和模块化施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3. 结构体系较轻,减小施工负荷,降低基础要求。

4. 施工过程中采用数字化技术,提高施工精度和控制水平。

5. 工法经过实践验证,成熟可靠,能够提供指导意义。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等需要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的建筑结构。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将钢管和混凝土相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坚固的结构系统。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包括预制构件制作、模块化施工、数字化控制等。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负荷、保证施工质量。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钢筋制作和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钢筋,并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安装。

2. 模板制作和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制作模板,并将其安装在墙体上。

3. 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中,并采取振动措施使混凝土密实。

4. 钢管安装:将预制的钢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形成组合剪力墙结构。

5. 钢管与混凝土连接:采取专用的连接装置,将钢管与混凝土进行连接,提高整体的承载能力。

6. 后续工序:包括拆除模板、检测验收等。

六、劳动组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合理组织劳动力,确保施工工期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需要的机具设备包括:1. 钢筋切割机:用于对钢筋进行切割和加工。

2. 模板安装设备:用于模板的安装和拆卸。

3. 振动设备:用于混凝土的振动和密实。

超高层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方案

超高层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方案

超高层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重庆新闻传媒中心一期工程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同茂大道和秋城大道相交处西北侧,同时也位于轨道交通五、十号线交汇处的西北侧,即重庆空港新城两路组团F-132-1地块。

地下5段(含基础段,除基础段,其余每段为一层高度),地上22段,共27段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每层14根,最大钢管混凝土柱高度(地下/地上)-20.7m/99.9m。

施工高度高,难度大,工艺复杂。

钢柱与结构层间砼梁的连接采用环板+牛腿的方式,其节点大样如下图1所示。

钢管柱分布、规格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下表1所示:表1 钢管柱分布、规格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序号分布区域楼层规格备注1 16轴-19轴/F轴-K轴基础、-4F~3F(含3F)φ1200*30钢管柱内浇筑素混凝土强度等级:1段-23段为C60ZY;24段-27段为C50ZY2 16轴-19轴/F轴-K轴4F~10F(含10F)φ1200*253 16轴-19轴/F轴-K轴11F~22F(含22F)φ1200*20图一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A型节点图二 1-1剖面图三 A型节点A-A剖面图图四 2-2剖面图五梁与钢柱节点典型实物图2、钢管柱制作2.1 钢管柱制作工艺流程:施工图→原材料复检→钢板号料→自动切割下料→钢板坡口加工→钢板卷制→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打底焊→碳弧气刨清根→焊钢管直焊缝→超声波探伤检验→校正→钢管对接、拼装→焊钢管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检验→焊内衬环、耳板→除锈、涂装→检验合格出厂。

2.2制作前的准备(1)技术准备:在充分、详实的审图基础上,依据设计交底、设计变更及规范要求等绘制加工详图,明确加工工艺要求、技术规定《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质保体系等;(2)主材准备: 钢管柱的钢管及预埋环板采用Q345-B钢材(镇静钢), 锚栓、耳板采用 Q235-B 钢材(镇静钢)。

焊条选用E4315、E4316和E5015、E5016型系列焊条;(3)统一量具:所有参加与制作及质检人员所使用的一切量具,不仅要统一厂定、统一校核,而且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或自行严格校核,使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4)模具制作:本工程的钢管卷制采用3辊卷板机进行卷制,由于卷板机的相邻两滚轮中心轴线间的距离达350mm,故钢管卷制后,此范围内是平直段,满足不了钢管应有的圆度。

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摘要:超高层建筑过程中,整体工艺较为复杂,需要各个工种的全面配合,才能完成建设任务。

钢结构就是最为主要的内容,钢结构强度高、自重轻、节能环保、施工速度快,成为了越来越多超高层建筑的首选。

文章主要通过对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特性进行论述,全面提出测量、吊装、焊接等超高层钢结构关键技术。

关键词: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施工特性;技术准备;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引言随着城市的全面发展,更多的超高层建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严格,标准较高,只有全面做好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安全稳定。

钢结构是超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施工内容,进行钢结构施工过程中,要科学合理控制加工与安装流程,有效保证建筑的稳定牢固,作为超高层建筑中的重要施工环节,要全面做好质量控制与流程管理,做好钢结构施工相关工作,不仅可使超高层建筑工程质量有所保障,更能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1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特点钢管混凝土是新型的组合结构,根据形状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圆钢管混凝土、方钢管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薄壁钢管内部填充混凝土,形成牢固的整体结构。

对混凝土材料和钢管进行组合能够结合钢材的抗拉性能和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提升结构整体的工程性能。

钢管混凝土结构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结构整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构的延展性和抗震性也得到有效提升。

钢管混凝土三向受压,对提升该结构的整体抗压强度具有重要意义,可提升结构塑形、抗压的能力。

钢管混凝土的结构设计特点如下:(1)使用钢管混凝土进行超高层建筑施工,能够提高结构的抗压、抗剪承载力。

(2)钢管混凝土柱比钢筋混凝土柱截面面积减少60%,能够显著扩大建筑物的使用空间。

(3)使用钢管混凝土结构能减少建筑整体结构的截面面积和自重,有助于提升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

(4)钢管混凝土柱中的混凝土可以吸收大量热能,所以该结构比传统钢柱具有更高的耐热性。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方案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方案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方案1。

0工程概况1。

1由中建二局承建的深圳赛格广场是一座以高科技电子配套市场为主,集办公、会展、商贸、金融、证券、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智能型超高层建筑。

该工程占地面积9653m ²,建筑面积171203 m ²,地上72层,直升飞机停机坪标高291.60m ,建筑物总高353。

80m ,地下4层,深19.5m.结构采用有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构成的框筒结构体系.平面呈八角形的塔楼沿周边布置了16根钢管混凝土外框柱,直径由下而上分别为1.60m ,1.50m ,1.40m ,1。

30m ,核心筒每边布置8根直径分别为0。

80米和1.10米的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连接形成框式筒壁结构.见下图:核心筒柱塔楼结构平面示意图核心筒内纵横两个方向各布置了4道劲性混凝土剪力墙,使核心筒形成了大厦坚强的抗侧力构件.核心筒与外框柱之间是焊接工字型钢梁,在钢梁上铺设压型钢板,并在钢梁上翼缘上焊接抗剪栓钉,其上浇注钢筋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的组合结构楼面。

沿塔楼竖向,从裙房顶开始每隔15层设置一道加强层,在加强层内、核心筒与外框柱之间设置了16 榀钢桁架,并在该层的外框柱周边又设置了周边钢桁架。

加强层形成了相对刚性的整体,增强了塔楼外框架与核心筒的共同工作性能,构成强大的空间抗侧力结构体系,承担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

1.2施工技术概述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由两个部分组成。

其一是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包括钢管的制作与安装、钢梁的制作与安装、构件节点的焊接与栓接、钢结构的涂装等;其二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包括钢管内核芯混凝土的浇灌,楼面压型钢板及钢筋混凝土楼面板,劲性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和楼梯间等。

中建二局在赛格广场施工中,重点开发了地下室(层数:4层)逆作法施工技术,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高抛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推广应用了劲性混凝土楼面无支撑吊模施工技术,核心筒电梯井工具式整体提升模板施工技术,集中搅拌及商品混凝土技术,粗钢筋冷挤压连接技术,地下室外墙表面渗透型刚性防水技术,大体积混凝土自动测温电脑控制系统等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

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技术摘要:超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的标志建筑,其高度和复杂程度较普通建筑有着明显的差别。

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钢管混凝土柱被广泛应用。

钢管混凝土柱是指由钢管和混凝土组成的柱子,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因此成为超高层建筑中的重要承载构件。

本文将从钢管的选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介绍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技术前言:在施工前,对使用的钢管和混凝土等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特别是混凝土的强度检测,要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中,对钢管的焊接质量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定期进行非破坏性检测,检查焊缝和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专业标准进行操作,避免出现不良工艺和操作失误。

一、钢管选择在超高层建筑中,钢管的选择对于柱子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钢管选择可以保证柱子的结构稳定和可靠性。

一般来说,无缝钢管和螺旋焊管是常见的选择,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可靠性。

在选择钢管时,除了材质之外,还要考虑钢管的直径和厚度。

一般来说,直径为300mm至1200mm、厚度为10mm至60mm的钢管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直径较大的钢管可以提供更大的承载能力,而厚度足够的钢管可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应对超高层建筑在风荷载和地震力作用下的挤压和弯曲力。

此外,在选择钢管时,还要考虑到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情况。

不同的超高层建筑可能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而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可能有一些限制条件,如现场的设备和工艺能力等。

因此,在确定钢管的直径和厚度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权衡。

在钢管选择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对于每一批次的钢管材料,需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钢管的焊接质量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以确保钢管混凝土柱的质量和安全[1]。

钢管柱混凝土在超高层结构中的优势以及混凝土的浇筑及质量控制

钢管柱混凝土在超高层结构中的优势以及混凝土的浇筑及质量控制

钢管柱混凝土在超高层结构中的优势以及混凝土的浇筑及质量控制摘要:最近几年来,许多超高层建筑施工工程增加了对钢管柱混凝土浇筑工艺的关注与分析,并且对工艺的运用理念、特点与关注要点等做出了深入的探讨,进一步给工程的顺利实施进行有利的准备。

钢管混凝土柱拥有着承载重量大、防震功能强等优点,在如今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得逐渐广泛起来,但对具体情况下完成的工程钢管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品质检验方式和准确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对钢管混凝土柱检验方法进行阐述,对处于测试阶段的施工计划和整个实施环节进行了分析,达到借助测试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例、浇筑技术和建立措施等的具体标准,希望可以给业内的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管柱;混凝土;技术前言科学技术在如今这个社会环境中成为了第一生产力,也在现代改造客观世界的环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钢管混凝土的由来就是把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为的是增强钢管的力度和硬度,而钢管柱混凝土浇筑工程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环节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全面的增强了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坚固性。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大多数超高层施工工程项目都对钢管柱混凝土浇筑操作中关联到的工艺进行重视与分析。

一方面是因为以往的浇筑工艺已经无法达到现阶段超高层建筑施工标准,得将新型的浇筑工艺引入到其中。

另一方面是因为钢管柱混凝土浇筑工艺在具体应用环节中,会遭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状况,需要施工队伍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或控制计划,用来提升工程整体水准。

1.钢管混凝土柱的技术结构钢管混凝土的工程操作框架一般涵盖钢管的生产和安装、钢管内部混凝土浇筑和钢管外部外钢筋混凝土的操作等三个关键的组成方法。

三大部分的施工应该在实际的测验施工环节中呈现无形的格局,经过相互关联与密切结合,把混凝土柱的实际价值和工艺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探究其中的原理应具体表现为彼此之间产生的一种粘合力的牵制作用,在整个施工建设的系统中也让产品的稳固程度大大提高了。

钢管混凝土柱在国内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现状与优化

钢管混凝土柱在国内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现状与优化

钢管混凝土柱在国内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现状与优化摘要: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T)柱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具有承载能力高、延性好、构件尺寸小、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将其应用到高层建筑中,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同时,有效节省使用空间,因此钢管混凝土柱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柱在超高层建筑中应用的发展与现状,对国内采用CFT柱的超高层建筑进行调查统计,提出了钢管混凝土柱的优化设计思路,希望对今后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超高层建筑;发展;优化Applicationand optimization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 in domestic super high-rise buildingQianfang Zhao Yufeng Zhang(Zunyi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563000)(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ivil Engineering and Water Resources Institute ,150030 )Abstract: As a new type of building structur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bearing capacity, good ductility, small size and good seismic performance. It can be used in high-rise building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earing capacity, and can effectively save the use of spa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s in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Some optimization suggestion were proposed by analyzingdomestic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with CFT column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design.Key words: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引言近几十年来,随着结构设计的创新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超高层建筑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超高层 钢管混凝土检测方案(专家论证)

超高层  钢管混凝土检测方案(专家论证)

第一章 钢管混凝土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外框筒由30根巨型钢管混凝土柱斜交组成,共分成17个区域。

其中构件1~7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0,8~17区为C60;节点JA ~JG 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90,JH ~JP 区为C80,JQ 区为C60。

各区域钢管柱倾斜角度为8.06°~17.07°(钢管柱中心线与大地垂线的夹角)。

构件区单根混凝土浇筑量为7~43m 3,单个节点混凝土浇筑量为2~47m 3。

(构件区)(构件区)(构件区)(构件区)二、检测目的评价钢管混凝土浇筑质量。

三、检测依据《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

四、钢管混凝土的检测为确保钢管砼的浇筑质量,拟从以下方面进行控制和检查:1、在钢管混凝土施工之前,进行钢管砼1:1现场模拟试验,以验证浇筑工艺及混凝土浇筑质量;2、项目部抽取10%钢管柱进行现场超声波检测;3、所有钢管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均采用敲击法进行检查,初步检查管内混凝土的质量,针对有异常的部位,采用超声波法进行进一步检查质量。

另根据广州市有关规定,质监站将对本工程钢管砼进行10%抽检。

(一)、超声波检测抽取10%钢管砼进行超声波检测,拟选定构件区2和JB节点、构件区14和JN节点。

构件区2钢管规格为1800×35,长度约13~20m,JB节点钢管规格为1750×50(55);构件区14钢管直径为1000×26,长度约15~25m,JN节点钢管规格为1000×35。

超声波检测采用径向对测剖面法,在钢管外径的一端安装发射换能器,直径另一端安装接收换能器。

1、在构件区2分别选取3根钢管柱进行检测,如下图所示:A1、A2、A3选择轴向1200mm 范围,每300mm 布置一周测点,每周布点6点,具体检测部位分别如下图所示:检测点构件区二检测点布置图2、构件区14选择3根钢管进行检测,如下图所示:B1、B2、B3选择轴向1200mm范围,每300mm布置一周测点,每周布4点,具体检测部位分别如下图所示:检测点3、节点JB和JN检测方法:、检测。

超高层建筑中的钢管砼

超高层建筑中的钢管砼

超高层建筑中的钢管砼一、钢管砼的结构特点钢管砼在高层建筑工程中,主要是作为受压管柱的建筑构件使用,与钢梁和梁柱节点等共同构成建筑物的框架结构体系。

钢管砼柱因其结构特征,同时具备了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性质。

即管柱外部包裹钢管材料,管柱内部充填混凝土材料,因钢管壁对管内混凝土形成的刚性拘束作用,防止了管内混凝土的脆性破坏。

实验和理论分析证明,钢管混凝土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钢管的轴向和径向受压而环向受拉,混凝土则三向皆受压,钢管和混凝土皆处于三向应力状态。

三向受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大大提高,同时塑性增大,其物理性能上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来的脆性材料转变为塑性材料。

正是这种结构力学性质的根本变化,决定了钢管砼的基本性能和特点,并作为新型的第五种建筑组合结构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在高层建筑中,钢管砼的特征与优势如下:1、钢管砼柱的抗压和抗剪承载力高,相当于钢管和混凝土二者之和的2倍以上;2、钢管砼柱截面比钢筋混凝土柱可减少60%以上,轮廓尺寸也比钢柱小,扩大了建筑物的使用空间和面积;3、柱子截面减小,自重减小,有利于结构抗震,相当于设防烈度下降一级;4、钢管砼柱自重减少,减轻了地基承受的荷载,相应降低了地基基础造价;5、钢管壁薄便于选材、制造与现场焊接,是施工最为快捷的建筑结构;6、钢管砼柱内的混凝土可大量吸收热能,其耐火性优于钢柱,从而比钢柱可节省耐火涂料50%以上;7、钢管砼具有的核心混凝土三向受压特性,利于刚刚问世的C60~80高强度混凝土安全可靠地推广应用。

由于上述各项优点,采用钢管砼柱时可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且素混凝土无须振捣,施工方便,工期短。

根据计算,与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可节约混凝土60~70%,同时降低造价。

若与全钢结构的钢柱相比,则可节约钢材50%,其工程造价也可降低45%。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钢管砼柱可以仅控制长细比而不必限制轴压比。

此外因其整体性能好,还克服了普通钢结构钢柱存在的局部失稳的缺点。

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及环梁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及环梁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及环梁施工技术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的同时,对于我国人们生产生活的改善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内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不仅缓解了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

超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物相比施工难度更大,对施工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在初期就应该做好钢管混凝土柱及环梁施工,其质量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环梁施工技术引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其建设技术和建设规模已经遥遥领先其他发展中国家,加速我国其它行业的发展速度,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抗震性能好、承载能力高及施工便捷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实际工程中。

由于外围钢管对内填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该类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且钢管混凝土柱屈服后仍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抗震性能优越。

1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超高层建筑是指建筑达40层以上,高度达到100以上的建筑,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衡量建筑水平的重要标志。

超高层建筑设计及技术通常都相对复杂,也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安全保障,同时也要做好整体结构的科学布局。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和核心内容是通过抗侧力构件来提高整个结构的延性,因为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水平承载力,还要充分考虑建筑各方面的荷载,也包括竖向承载力。

超高层结构主要考虑水平抗力。

现阶段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如何保证超高层建筑的抗侧力,提高整个建筑的舒适性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有好的结构方案,才能有效地保证建筑物的舒适性。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各种结构方案进行充分的比较和选择,在尽可能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效果的前提下,应考虑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合理性。

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平面时,尽量使建筑物之间保持安全的防火距离。

在人员集中的区域,应保持良好的人员疏散条件以便将人群及时疏散。

超高层外包钢管柱薄壳混凝土施工技术

超高层外包钢管柱薄壳混凝土施工技术

超高层外包钢管柱薄壳混凝土施工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超高层建筑建设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其钢管柱建设质量则是影响超高层建筑质量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本文依据某工程实例,分析了超高层外包钢管柱薄壳混凝土施工难点及相应措施。

标签:超高层;外包钢管柱;钢管混凝土;施工技术一、工程概述某超高层建筑高度达到了318米,地下共有6层,地上共建有71层,采用的是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环梁+框架核心筒结构。

整栋建筑外框柱设计为钢管混凝土,钢管柱内浇筑C60混凝土,钢管柱外包混凝土厚度可分为15厘米与5厘米两种,钢管中C60混凝土和人防部位设计外包15厘米厚混凝土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而外包5厘米厚度的混凝土需在主体结构建设完毕且验收合格之后才可浇筑。

本文主要分析5厘米厚外包混凝土施工技术。

二、施工难点及解决措施(一)外包高流态混凝土配制本工程中外包混凝土采用的是C20混凝土,且厚度为5厘米,中间配置有钢板网,混凝土截面尺寸为25毫米,一次澆筑高度可达到3.3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则是影响混凝土泵送浇筑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多次实验之后,采用以下方案:1、选用高流态混凝土配制方案,水泥中使用的是复合硅酸盐水泥、直径为5到10毫米的碎石、细砂,选用聚羧酸KNF-3B作为高效减水剂。

实验发现,将水灰比控制在0.52,坍落度控制在23到24厘米,扩展度控制在54到57厘米,则可保证混凝土符合浇筑施工要求;(2)由于本项目外包混凝土方量较小,泵送位置较多,因此需选择现场搅拌混凝土方式。

(二)优化外包混凝土模板在此项目中,外包混凝土柱总共有77层,单层最高高度可达到15.6米,截面尺寸将变化十多次,怎样在保证薄壳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同时,保证其美观性,则是施工人员选择外包混凝土模板时需重视的问题。

研究发现,钢模板较为坚固,加工较为简单,然而由于钢模板质量较大,并不利于高空运输,且施工成本较高,因此在选用外包混凝土模板时并不选用钢模板。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概述深圳赛格广场位于深圳西部的南山区,是一座超高层建筑,总高度为246米,共有63层,其中包括53层的办公区和10层的裙楼。

该建筑采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具有较高耐震性和安全性的结构体系,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指以钢管为形框支撑构造外墙的混凝土结构,此种结构体系具有抗震性强、耐久性好、可塑性大等优点。

不但结构稳定,而且便于制造和施工,施工效率高。

本文将详细介绍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的综合施工技术。

钢管混凝土概述钢管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是利用钢管形框支撑构造外墙的混凝土结构。

钢管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1.抗震能力强:由于钢管形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使得构造整体较为牢固,抗震能力较强。

2.耐久性好:钢管混凝土的钢管防腐能力很强,使得建筑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久。

3.可塑性大:由于可随意剪切曲线的钢管形框先支撑起构造外形,溢出混凝土模板,直接浇筑成型,因而可塑性比较大。

深圳赛格广场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的施工流程钢管制作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的设计图纸制作钢管框架。

在钢管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管体的加工、连接孔的布置、消防栓的设置等一系列加强措施。

特别是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需要对钢管进行更加严格的加固,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钢管支撑对于钢管混凝土结构来说,钢管是承担建筑结构重量的主要承重部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钢管的起吊和支撑。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对钢管的支撑系统进行严格计算和规划。

混凝土浇筑在钢管的制作和支撑完毕后,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混凝土浇筑是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采用深层振捣的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与钢管形框的贴合性。

加固处理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加固处理。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将浇筑处的混凝土进行切割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同时,钢管混凝土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加固处理措施,如加装钢筋等。

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具有结构刚度大、承载力高、韧性好、施工效率高等优点,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所广泛采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施工和检测上的难度。

通过对钢管混凝土不同施工方法的分析和对比,给出了不同情况下钢管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路线和检测方法。

一、钢管混凝土结构及其特点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按截面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圆形、正方形、矩形和多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等,其中圆形截面和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较为广泛。

钢管混凝土充分利用了钢管和混凝土2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即钢管对其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在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同时,也使其塑性和韧性得到改善。

混凝土对钢管的约束作用避免和延缓了钢管过早地发生局部屈曲,从而提高了结构的可靠度和强度。

因此钢管混凝土具有承载高、塑性和韧性好、施工方便、经济性好等优点。

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钢管混凝土柱由于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管混凝土结构可解决高层建筑结构中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底部的柱截面大的问题和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柱的脆性破坏问题;与钢结构相比,钢管混凝土结构可以减少钢材用量,提高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和降低结构自重,可以减小基础的负担,降低基础的造价。

同时在目前发展较快的全逆作法、半逆作法施工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钢管混凝土的应用优势更加明显。

因此,在近十几年中,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二、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钢管混凝土在本质上属于套箍混凝土,钢管可以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模板。

因此采用钢管混凝土就无需支模和拆模等工序,从而简化了施工工序和措施,加快了施工的进度。

目前比较成熟的钢管混凝土浇筑方法主要有:泵送压入浇筑法、立式手工浇筑法、立式高位抛落无振捣法等3种。

1、泵送压入浇筑法:即在钢管接近地面或某楼层板处安装一个带闸门的进料管,直接与泵的输送管连接,由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连续不断地自下而上压人钢管。

超高层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案

超高层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安排 (5)3.1 施工目标 (5)3。

2 项目管理小组 (6)3.3 施工流水段和施工顺序 (6)3。

4 重点和难点 (7)四进度计划 (7)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0)5。

1 施工准备计划 (10)5.2资源配置计划 (10)六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2)6。

1 施工方法 (12)6.2 工艺流程 (13)6。

3 质量检查验收标准 (13)6。

4钢管混凝土浇筑安全保证措施 (14)一编制依据1 ****结构施工图(报审版)2 国家等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见表1-1。

表1—1 主要标准、规范二工程概况**************************************************************************************************************************************地下3层,裙房8层,办公塔楼68层,共21万㎡,结构体系为混合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本工程外框筒由16根钢管混凝土柱组成的竖向支撑体系,平面布置见图2。

1-1。

*****************************************************************图2.1—1 塔楼钢管柱平面布置图钢柱的截面尺寸为负三层~62层由,1300*40递减至,800*20,62层以上为400*400*20的箱型柱,单节柱最长长度12。

16m,最小长度为3.5m(详见钢管柱分节表),钢管柱无内环板,仅在上下节柱接头位置有30mm宽衬环板。

如图2。

1—2所示。

图2.1—2 钢管柱内衬环板示意图单根混凝土浇筑量4.4m3~14。

2m3,钢管内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C40。

表2。

1-1 钢管柱分节表混凝土强度等级见表2。

1-2.根据设计说明,钢管混凝土柱中的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混凝土的配合比,除应满足强度指标外,尚应考虑施工中所采用的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层建筑中的钢管砼
摘要:人类建筑史上传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木结构、砖石(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四类。

关键词:高层结构设计钢管砼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近20年来又推出了第五种结构类型,即全新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该种新型建筑结构,充分发挥了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及优点,按其组合方式又可分为:钢管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梁、外包钢组合结构和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四种。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之一的钢管混凝土(即钢管砼-CFST),就是在钢管中充填素混凝土制成的建筑构件。

它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节约钢材和施工简捷等突出优点,因而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其推广与发展的速度十分迅猛,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一、钢管砼的结构特点
钢管砼在高层建筑工程中,主要是作为受压管柱的建筑构件使用,与钢梁和梁柱节点等共同构成建筑物的框架结构体系。

钢管砼柱因其结构特征,同时具备了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性质。

即管柱外部包裹钢管材料,管柱内部充填混凝土材料,因钢管壁对管内混凝土形成的刚性拘束作用,防止了管内混凝土的脆性破坏。

实验和理论分析证明,钢管混凝土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钢管的轴向和径向受压而环向受拉,混凝土则三向皆受压,钢管和混凝土皆处于三向应力状态。

三向受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大大提高,同时塑性增大,其物理性能上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来的脆性材料转变为塑性材料。

正是这种结构力学性质的根本变化,决定了钢管砼的基本性能和特点,并作为新型的第五种建筑组合结构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在高层建筑中,钢管砼的特征与优势如下:
1、钢管砼柱的抗压和抗剪承载力高,相当于钢管和混凝土二者之和的2倍以上;
2、钢管砼柱截面比钢筋混凝土柱可减少60%以上,轮廓尺寸也比钢柱小,扩大了建筑物的使用空间和面积;
3、柱子截面减小,自重减小,有利于结构抗震,相当于设防烈度下降一级;
4、钢管砼柱自重减少,减轻了地基承受的荷载,相应降低了地基基础造价;
5、钢管壁薄便于选材、制造与现场焊接,是施工最为快捷的建筑结构;
6、钢管砼柱内的混凝土可大量吸收热能,其耐火性优于钢柱,从而比钢柱可节省耐火涂料50%以上;
7、钢管砼具有的核心混凝土三向受压特性,利于刚刚问世的C60~80高强度混凝土安全可靠地推广应用。

由于上述各项优点,采用钢管砼柱时可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且素混凝土无须振捣,施工方便,工期短。

根据计算,与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可节约混凝土60~70%,同时降低造价。

若与全钢结构的钢柱相比,则可节约钢材50%,其工程造价也可降低45%。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钢管砼柱可以仅控制长细比而不必限制轴压比。

此外因其整体性能好,还克服了普通钢结构钢柱存在的局部失稳的缺点。

因此,与钢筋混凝土柱相比,截面设计可以减少60%以上。

例如,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塔楼的原结构设计由美国提供,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设计尺寸为2200×2200mm,十分庞重。

后改用了国内的钢管混凝土设计方案后,钢管砼柱的截面仅为φ1400×30mm,截面面积减少了2/3。

全国闻名的深圳赛格广场大厦,采用了钢管砼结构设计,其钢管砼柱最大截面仅为φ1600×28mm,若用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则应为2400×2200mm,柱截面面积减少了63%,粗略估算使整个大厦增加了使用面
积八千多平方米。

显然,采用钢管砼结构的高层建筑,其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二、钢管混凝土的发展前景与工程应用
我国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学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1988年创立的"国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合作研究协?quot;,其首届与第二届主席,即由我国的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理事长、博士及博士后导师、著名的建筑钢结构专家和学者、哈尔滨建筑大学钟善桐教授担任。

现已82岁高龄的钟善桐教授,至今仍担任着该国际学术组织的名誉主席。

与此同时,钟善桐教授居世界领先创立了"统一理论",并将其应用于钢管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与工程设计方面,使钢管混凝土结构演变成一个完整和独立的建筑新学科。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设计公式,并就钢管混凝土柱及节点的优化设计创编了CFST软件,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当中。

钢管混凝土的实际工程应用,最早见于19世纪80年代,曾用作桥墩,以后渐渐用于建筑物支柱的建造,并且其用途日益拓宽。

20世纪50年代始,前苏联、美国、日本和欧州部分先进国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在一些房屋建筑和桥梁工程中得到应用。

我国钢管混凝土的研究开发始于60年代中期,首例应用为北京的地铁工程,并成功地用于“北京站”和“前门站”站台柱的建造,之后环线地铁工程的站台柱全部采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

70年代以后,我国的钢管混凝土逐渐应用于单层和多层工业厂房、高炉和锅炉构架、送变电构架及各种支架结构中,建成的建设工程超过百项。

80年代初,日本率先采取了先进的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进行钢管柱的混凝土浇灌复杂工艺问题,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降低了工程造价,从而促使钢管混凝土结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相继建成了一些钢管混凝土的高层建筑和拱桥。

80年代末至90年代,我国的钢管混凝土工程应用也进入成熟阶段,并居世界前列将其拓展为公路与城市拱桥和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两大工程应用领域。

近10年来,我国达百米和超过百米的钢管砼结构的高层建筑已有20多座。

其中最高的是深圳72层的赛格广场大厦,结构高度291.6米,堪称世界之最。

至20世纪末,钢管混凝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工程应用,我国均已处于世界前列。

三、钢管砼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典型实例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联邦中心大厦
这是澳大利亚第一次采用钢管砼结构的高层建筑物, 钢管砼管柱50×8~16mm,为一座46层的办公大楼,于1991年建成。

美国西雅图的联合广场大厦
这是一座58层、高220米的的建筑物,在核心筒中采用四根φ3050mm钢管砼管柱,建筑物的用钢量仅为58公斤/平方米,于80年代末建成。

美国西雅图的太平第一中心大厦
这是一座44层高的建筑物,在核心筒中采用八根φ2300mm钢管砼管柱,周边采用φ760mm钢管砼管柱,于90年代初建成。

与全钢结构相比,该建筑物大致节约一半钢材左右。

日本琦玉县雄师广场高层住宅楼
这是日本第一座最高的采用钢管砼结构的高层建筑,设计55层、高185.8米,于1998年建成。

中国福建泉州市邮局大楼等15座高层建筑
中国福建泉州市的邮局大楼,是我国第一座采用钢管砼结构的高层建筑,16层,高87.5米,于1992年建成。

随后的短短的数年里,国内采用钢管砼结构先后建成了二十几幢高层建筑,主要有:厦门阜康大厦,25层,高86.5米,1994年建成;
厦门金源大厦,地下水层,30层,高96米,1995建成;
广州好世界广场,地下3层,地上22层,高116.3米,1995年建成;
天津工商银行办公大楼,地下2层,地上36层,高125.5米,1996年建成;
福州环球广场,地下3.5层,地上38层,1997年建成;
福州侨益大厦,地下2层,地上32层,高115.7米,1997年建成;
天津今晚报大厦,地下2层,地上38层,高137米,1997年建成;
北京世界金融中心大厦,地下3层,地上33层,高156米,1998年建成;
深圳邮电信息枢纽中心大厦,地下3层,地上48层,高180米,1998年建成; 广州新中国大厦,地下5层,地上43层,高200米,1999年建成;
重庆环球广场大厦,地下2层,地上31层,高110.6米,1998年建成;
昆明邦克大厦,地下3层,地上36层,高126.1米,1998年建成;
重庆世界贸易中心,地下5层,地上55层,高210米,1999年建成;
深圳赛格广场大厦,地下4层,地上72层,高291.6米,1999年建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