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文献综述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以近五年国内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资料为主
179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以近五年国内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资料为主作者简介:王倩,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研究方向: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减负、翻转课堂。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以近五年国内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资料为主王倩(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摘要: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与趋势。
近五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发展路径与模式构建五个方面。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与梳理,笔者发现,本课题相关文献数量较丰富,质量也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缺乏针对性,措施可操作性不强,与国外研究对比较少等。
可以从与国外理论的对比借鉴、发展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等层面进行研究上的突破。
关键词:高校教师 专业发展 我国 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179-02在21世纪,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课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现有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于本课题的研究中。
基于此情况,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近五年(2013—2018年)为时间限度,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核心期刊的检索,共检索到369篇文献。
笔者根据文献总结了此课题的成果与不足,并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
一、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虽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历程,但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这一概念的形成发展是动态变化的,它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
(1)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研究。
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观点从群体角度出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专业”的发展,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的要求。
其中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
[1]而另一种观点则与之不同,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的“专业发展”。
国外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
国外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对国外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梳理相关文献,总结其发展路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综述,希望能够为我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对国外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进行概念界定,明确其发展内涵和特点。
接着,从发展路径、影响因素、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外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还将对国外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进行评价和反思,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本文将对国外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二、国外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概述在国外,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向“教育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对教师教育者职业角色的重新定位,也是对教师教育专业性的提升和追求。
从教师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来看,他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成为了教育研究的积极参与者。
他们不仅关注教学实践,也致力于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这种角色的转变使得教师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素养来看,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从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路径来看,他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这包括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参与教育研究项目、开展教育实践、与其他教育者交流等。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文献综述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命题,各种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学术报告比比皆是,行内外的专家学者也加入进来,形成了较大阵容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团队。
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无疑有促进作用。
但是,在条件比较艰苦农村地区,学校布局欠佳,教育资源匮乏,公平教育在短期内很难实现,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一直不尽人意,直接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进行。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一、有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近年来,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很多教育家,学者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及研究。
2011年“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项目组对全国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各级各类中小学专任教师11 190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师的一般信息、教学与评价、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工作状况与学校管理四个方面。
调查结果发现,教师性别比例趋向平衡,但城镇间差异显著;中青年教师占主体;教师资格基本达标,农村小学阶段存在通科教师;教师职称晋升与教龄密切相关。
提升教师的入职资质和学历层次依然是改革发展的重心之一,要建立和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制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教师工作压力;进一步理清和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与教科研视野;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规范和推动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关注教师一般教育能力和信念的增强,全面提升教师效能【1】。
霍礼强(2011)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策略中指出,农村教师专业缺乏政策与制度的保障,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
农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能力不强,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2】。
周红(2010)在分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不乐观,表现在教师资格标准偏低,职后学历提高培训“学教不一致”现象严重,教育观念陈旧,专业发展意识不强,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整体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论教师职业特点文献综述怎么写
教师职业特点文献综述一、概述教师是社会上非常重要的一裙人,他们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重要任务。
教师职业具有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教研、教学、师德和师能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职业特点的文献综述,深入探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之处,为教师裙体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教师职业特点的内涵1. 义务性质教师作为一种公共服务职业,其本质是公益性和专业性的结合。
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继承着传统文化、传播着科学知识、引导着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
2. 尊重性教师职业是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
教师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教师具有独特的尊重性,这也是教师职业的特殊之处。
3. 知识性教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传授、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性。
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钻研,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社会、科技的发展需求。
4. 人文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挑战,需要有较强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
教师需要具备理解和包容学生、耐心和爱心等品质,这也是教师职业的一大特点。
三、教师职业特点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教师职业特点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在国内,教育学界关于教师职业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教学行为、品德修养、职业压力等方面;在外国,也有一些关于教师职业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专业素养、工作生活平衡等方面。
四、教师职业特点的启示和展望1. 启示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公益性的职业,具有独特的特点,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情怀。
教师裙体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弘扬师德师风,做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2. 展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职业的特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新的教师职业特点,如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跨文化责任感等特点。
这些新的特点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动力,也将为教师裙体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
名师指导 Famousteacherguidance96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文/褚秀蝶摘要:我国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内容集中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阶段、影响因素、途径方法与政策等向度。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终极目标式的阶段划分复杂多元,缺乏动态性;影响因素发生了从外部到内部、从边缘到中心、从外塑到内发的转变,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成就动机、主观能动性等对其专业发展更重要;“文化模式、能力模式、反思研究模式”等三种途径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但缺乏层次性、连续性与动态性。
教师的专业发展整体上表现出知识型、能力型、合作型、实践型和反思研究型等价值取向,并趋向于“实践型和反思研究型”。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发展阶段;影响因素;途径方法;价值取向教育的质量离不开教师,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
保证个体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同个体与发展阶段教师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是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1 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阶段研究1.1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终身学习的过程,是教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指一个教师从开始任职,个体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各方面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它是动态的、连续不断的。
1.2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存在各自的标准与看法,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是以职业生涯的发展划分,例如钟祖荣“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和创造期”的阶段划分和罗琴“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的四个阶段;二是以教师个体本身的发展状况划分,如白益民以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为标准,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化分为“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自我更新关注”等阶段、殷凤按照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程度“新教师、有经验的教师、成熟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划分等。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
低水平。教师素质的研究一直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最
教育发展的呼应。
值得关注的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从刚开始的 0 篇,
从课程设置与教学角度来看, 研究主要集中在这
直线上升并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充分地说明
几点: 一是研究者们对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
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从不同层面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
了分析, 并揭示了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对
实施教学改革及关注学生反馈等等。
为教师搭建平台。另一方面, 通过对教师培训工作的
课程设置与教学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但是已
思考、针对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试图
有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方面, 研究者只是从自己
探索一些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 如隐性知识显性化、
的角度出发提出要开设什么课程, 而没有认识到, 若
穷于应付, 所采取的措施是割裂式的, 而不是将职前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理 论 的 研 究 , 其 在 2003 年 和 2005 年 都
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缺乏在职前教育这个完整
达 到 了 一 定 的 水 平 , 而 在 2004 年 却 遽 然 下 降 到 接 近 最
的大背景下通盘考虑改革的整体性, 以及缺乏与职后
教师在职教育阶段论文数量内容项目2003焦2004钲2005年合计比例教师专业发展理论159234718教师素质12121l3513教师个体发展1927358l3l校本教师培训273l248231教师专业发展学校0712197合计7386105264100内容项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论文所涉及的5个主要内容来看校本教师培训和教师个体发展方面的论文最为集中各占3l它们成为各个时期研究者所关注与讨论的重点但是两者的发展趋势又有很大的不同
教师专业化研究文献综述
教师专业化研究文献综述本文将全面深入地探讨国外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相关文献并总结现有成果。
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研究背景和意义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研究旨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教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学校教育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外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研究者们对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影响因素、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
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标准不够明确,实证研究不足等。
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研究旨在培养具备专业化水平和能力的教师教育者,其实质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在现有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专业道德和态度的发展、专业自主权的发展等。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对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标准不够明确,缺乏统一的认识;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教师教育者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缺乏针对性等。
国外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与推进措施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都意识到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
例如,美国政府设立专门基金,鼓励教师教育者参与专业发展计划;英国政府推出“教学卓越框架”,通过评价和奖励机制,提高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水平;日本政府制定“教师教育者能力提高计划”,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教育者进行培训和指导等。
国外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对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标准与评估方法;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机制;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与策略等。
教师专业化文献综述
教师专业化的涵义与特征、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文献综述高等教育学王珊珊教师专业化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于1933年提出的。
199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地宣称,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专业(Profession)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达到一定深度的表现。
一、教师专业化的概念辨析(一)职业与专业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必须从事一定的职业,担负起不同的职责和业务。
因为这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且从事职业也是一个社会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的解释,“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而构成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同的工作方式”。
①人类的职业生活是一个历史范畴。
职业不是从来就有、永恒不变的,而是在历史上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的。
在现代社会中,职业的种类已经发展到成千上万种。
职业的种类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与各国的职业分类标准紧密相连。
中国历来有“三十六行”、“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之说。
但是现今社会日趋复杂,分工日益精密,职业结构趋于复杂,行业划分越来越细,已经不止传统的三百六十行。
2000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参照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专业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中的“专业”或者“专门职业”,英文是profession,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而教育系统的“学科专业”中的“专业”涵义是指高等教育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设置的学科门类,比如数学专业、体育专业等。
而职业则泛指有金钱酬劳、用以谋生的工作。
班主任专业化文献综述修
《班主任专业化》文献综述教科院2008级1班徐治美 20081241042一、前言中世纪末期出现了最初的班级组织,十七世纪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班主任是与班级组织相联系而出现的,没有班级组织也就没有班主任一说。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指导者,在班级建设中行使着多种职能,扮演着多种角色。
班主任在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让我们无法将其忽略,在教育研究中有不少研究学者都把目光投向了对班主任的探讨中来。
2002年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这一命题,对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认识经过了提出—疑虑—认可—深化四个过程。
班主任专业化经受住了专业的质疑,可见它的提出和发展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班主任专业化已成一个定势,我们必须不断的完善它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才能为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班主任专业化的提出是我们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但由于我国班主任专业化的提出至今才九年的时间,所以有关班主任专业化的相关研究并不是太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现有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从班主任专业化的一个比较单一的方面来研究,侧重强调班主任专业化在某一方的问题,从某一个角度除法来论述班主任专业化,略显零散,缺乏整体和综合性。
而我这篇论文是从整体上去把握班主任专业化这一命题,我将从比较全面的角度去论述班主任专业化这一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我的论述,即班主任专业化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班主任专业化,怎样进行班主任专业化。
这可以使教育教学工作者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认识“班主任专业化”,加快他们走向班主任专业化道路的步伐,丰富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研究。
理论的扩展与研究可以为班主任的职前培训提供理论基础,为其从事班主任工作提供理论帮助。
二、正文(一)相关概念界定班主任:班主任这一职业角色是随着“班级授课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国外对这一职业角色的称呼多种多样,其职责和任务与国内也不尽相同。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管理的文献综述
教师专业与教师管理的文献综述ﻭﻭﻭ1教师专业研究综述1.1教师专业研究现状ﻭ自从1955年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率先研讨教师专业问题以来,教师专业成为了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从已有的教师专业的文献我们不难看出,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教师专业的研究相当广泛,研究比较深入的有:教师专业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精神、教师专业制度、教师角色的定位与变化、教师专业的历程、教师专业的途径、教师专业的保障、教师专业的范式、教师专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教师专业与新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等。
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专业的水平成为了新课标能否顺利践行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研究热潮.国内专家、学者对教师专业的研究聚焦在下面两个领域: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的变化过程,侧重研究教师专业体现在哪些方面、各个方面经历哪些阶段等;二是教师专业的促进方式,主要研究在教师专业有关理论指导下,给教师提供哪些以及如何提供外在环境和条件,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顺利地走过专业必须经历的各个阶段.这两方面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教师成长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找出教师成长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西,总结出完善教师行为的方式和途径,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行为在较短的周期内得到优化;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有所了解,从而有效地规划自己的专业人生;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培训者依据教师成长的规律实施管理和培训,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师的专业。
相对而言,目前对教师专业实际变化过程的研究较为成熟。
1.2教师专业变化过程理论研究概述教师专业变化过程理论的研究源于职业生涯的理论与实际研究。
该理论是一种以探讨教师在历经职前、入职、在职以及离职的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规律为主旨的理论。
国外学者教师专业变化过程的主要研究成果有:福勒(F rancesFuller)的“关注阶段论”、卡茨(Katz)的“教师时期论"、伯顿(Burden)的“教师阶段论”、费斯勒(R.Fessler)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斯德菲(Steffy,B.)的“教师生涯阶段模式论”、利斯伍德(K。
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我国班主任工作得到了切实加强,班主任的专业地位得到确认,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更受重视,班主任的专业化研究逐步深入。
近年来各地还相继成立了班主任研究方面的学术组织或机构。
如2006年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全国班主任工作学术委员会,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等地的省教育学会也都成立了班主任专业委员会,这都是对班主任工作专业地位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有效探索。
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篇关于班主任专业化的文章,下载了70余篇,研读了40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班主任专业化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一.班主任专业化的意义研究,主要观点如下:1.班主任专业化有助于提高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
2.班主任专业化有助于提高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水平。
3.班主任专业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和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1.加强班主任的思想道德建设。
2.培养班主任的专业精神。
3.加强班主任的文化建设。
三.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1.班主任岗位身份难以确认,一岗多职。
2.班主任专业理论水平较低。
3.班主任专业自主意识不强。
4.专业化管理距离专业化水平有较大差距。
四.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解决策略:1.树立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
2.加强班主任专业化的制度建设。
3.激发班主任的专业情志,培养班主任的自主意识。
4.加强学习,努力缩短距离专业化水平的差距。
关于班主任专业化的解决策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地区应该提供教师培训的平台,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我们还应该在师范生的培养上多下些功夫,从源头上来提升班主任的质量,这样一来,历史的任务就落在了师范生的培养上。
参考文献:《班主任制》陈桂生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11月《班主任制:困境及破解路径》刘晓红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16期《生命关怀: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马多秀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第4期《我国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黄正平教育学术月刊2010.3《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及研究策略》林炊利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8期《班主任反的内容、维度与方法》李拉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的三个“走向”》郑去生教育与管理《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杨连山天津教育2007年第11期《班主任专业化:从自觉走向有序》王宁人民教育2006.11《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校本思考》张如栩人民教育2011.9《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探讨过程》班华人民教育2010.5《道德情感:班主任专业化的价值取向》黄正平天津教育2007年第2期《构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平台》罗孟祥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第2期《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班主任发展》刘时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392期《教育信念: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黄正平人民教育2007.23《教育智慧—班主任专业化的理想境界》杨连山班主任之友2006年第6期《文化建设:班主任专业化的灵魂》黄正平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第6期《我的班主任研究之路》王立华中小学管理2008.7《优化思维方式提升新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祁虔2011年7月《专业理念与信念—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李汉山班主任之友《专业知识—班主任专业化的基础》杨连山天津教育2007年第3期《班主任专业化:走向行动自觉》白宏太人民教育2010.10《道德建设: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黄正平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0《精神关怀: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黄正平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9月《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任务与对策》黄正平中国德育2007年9月《班主任专业制度建设的校本实践》中国德育2007年9月《提升班主任专业化的有效探索》王绪海常静中国教育学刊2008.6《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王桃英中国电力教育《专业精神: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内容》顾锐萍黄正平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班主任专业成长“三重奏”》张云鹰中国教育学刊2010.08《班主任专业化:班集体建设的关键》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让我们的工作充满智慧和快乐》张志勇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5月《班主任专业化:为什么这么难》辛治洋《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许苹基础教育参考2010.9《班主任专业化探索》杨竹芬《论班主任的自主发展》黄正平中国德育2007.9《区域分层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培养的探索》高永平中国德育 2007.10《人文取向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吴安春《职前培养在班主任专业化中的作用》薛忠英中小学校长 2010.4。
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
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依据,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已愈来愈为我国所重视。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教育的趋势与潮流,因此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从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教育阶段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愈来愈加激烈,尤其是人才的竞争,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关注如何将我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更快的融入这个多元化社会。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教育的趋势与潮流,因此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为主题词通过组合查询的方式,运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读秀知识库等检索的国内1990到2012年间有教师专业化研究方面的著作、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共搜索文献30篇,重点分析了其中的代表性文献15篇,以探求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动态,希望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化的定义多种多样,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而按照教育社会学家霍伊尔关于职业专业化的论断,又可推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专业地位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及专业实践中技能改进的过程。
还有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条件和培训体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也有人认为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
总的来说,教师专业化或称教师专业社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
教师发展文献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学者们开始关注和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这些研究也逐渐在欧美盛行。
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教育领域的学者才开始真正研究这个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很丰富,我国学者对其的认识主要可归纳成两类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教师专业化的过程,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教师职业,重视教师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1 。
此外,该观点的学者关注和研究教师专业的发展历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守则等,研究目标在于教师外在和专业性等方面的提升。
正如霍伊尔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掌握良好的专业实践所获取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发展过程”2。
第二种观点主要强调教师的个体发展,重视教师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提升,研究目标是实现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专效情意等方面的内在培养3。
如学者哈格里夫斯和富兰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通过在职教育或者培训获取特定方面的发展,特别是促进教师在教学技能、目标意识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4。
在阅读众多文献之后,不难发现,更多的学者倾向于从第二种观点出发来诠释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比如有的学者通过分析专业、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三个概念,来诠释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由一位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5 。
也有学者在其文章中提到,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据,并规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延6。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和终身的过程,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与锻炼,不断更新自我专业知识,提高全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努力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那末,这一发展过程是如何进行的,遵循着何种规律与原则。
对此,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路向。
我国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与年龄密切相关。
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
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摘要]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对国内外近八年来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专业的特征、教师专业化标准;教师专业化的认识过程;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方式等研究。
[关键词] 专业特征;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促进方式。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成长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关注的焦点,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都有了很大突破,我国教育研究人员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目前,从研究内容来看,教师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即教师专业发展经历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的研究。
①1.教师专业发展经历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
主要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各个方面要经历哪些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否有关键期等。
这类研究比较成熟,研究成果很多,是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研究的基础和重要依据。
2.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的研究。
主要侧重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为教师提供哪些内容以及如何提供外在环境、条件和机制,如何激发教师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显然,这两方面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规律性的研究是专业发展有效促进方式的基础和重要依据。
相对来说,现阶段对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的研究较为成熟,成果也比较丰厚,诸如职业生命周期研究、教师社会化研究、认知发展研究、关注研究等已经颇有影响。
但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从价值取向、制度安排、政策选择等方面来思考,如何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则显得比较薄弱。
研究规律才能认识规律,认识规律才能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也才能出现理想的结果。
这正是教师专业化研究在教师教育中的价值所在,也是教师专业化研究逐步成为国内外教师教育研究中蓬勃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的根本原因,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目前急需弄清的问题是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已进行了哪些重要研究,取得了哪些重要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意义如何。
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文献综述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教师专业化是当前国际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但我国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却不容乐观。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学者有关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内容主要涉及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概述,影响因素,基本阶段以及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途径和策略一、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概述1。
教师专业发展刘湘溶在《简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中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个人成为教学的专业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的一个转变过程”。
[1]周慧霞在《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究》一文中提到:“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下教育改革实践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是适应当今时代潮流与改革潮流的。
”[2]2.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参考很多资料以及国内外的一些文献研究得出:就专业发展而言,语文教师应有什么不同数学教师之处,小学老师应有什么不同之于中学老师之处,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这方面可资利用的研究成果,而这样的分学科分学段的教师专业发展更有助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
周慧霞主要从语文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来阐述小学语文的专业发展。
她认为,语文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要真切地体会到语文学科所具有的深厚的人文魅力;再次语文教师要树立言语本位的教学观和语文教学的实践观。
最后,要实现这些观念的转变,首先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扮演,努力在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周慧霞认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一定的专业发展背景支持下,通过反思基本认同或形成新的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并不断扩充、更新原有专业结构,主动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教师作为主体性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要实现如理论上所提倡的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实的影响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小编整理)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小编整理)第一篇: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近几年,理论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的界定呈现多样化。
产生了与“教师专业发展(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相关的概念,如教师专业成长、职业成熟、教师培训、在职教育等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更注重的是教师发展的过程,而专业成长关注的是发展的结果。
按照各拉特霍恩的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实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成熟可以是专业发展的一个阶段,而旨在促进教师成长的在职教育和教师培训,这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途径。
目前存在几种关于教师专业结构研究的不同的分析:叶澜教授(1998)提出了教师的专业结构应该包括专业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三方面。
艾伦(1991)提出了学科知识、行为技能、人格技能共同构成专业结构;林瑞钦(1990)提出所教的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能、教育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结构的组成部分;曾荣光(1984)认为,专业知识和服务理想构成教师的专业结构。
从这些理论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知识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同时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信念则是教师内在专业发展的动力。
国内外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关的理论。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学者弗兰西丝•富勒(Frances Fuller,1996)编制的《教师关注问卷》,研究勒教师所关注的事物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更迭。
提出勒在成为教师过程中教师关注的4个阶段发展模式。
包括: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景关注、关注学生。
70年代的卡茨(Katz)采用访谈和问卷法研究学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她把教师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求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和成熟时期。
70年代末,以伯顿(Burden)为首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批学者,对处在不同教学生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勒大样本的访谈研究,提出了教师生涯循环发展理论。
民办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
民办教师的学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部分教师 学历不达标的情况。
民办教师专业素质现状
教育教学能力
民办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与公办教师存在一 定差距,但也在不断提高。
科研能力
民办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强科研培 训和学术交流。
职业道德素养
民办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整体较高,但也存在个 别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情况。
民办教师专业发展 文献综述
汇报人:XX 20XX-01-14
目 录
• 引言 • 民办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 民办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民办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 民办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与反思 • 民办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教育改革推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民办教育 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民办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提升教育 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因素
01
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意等 素养,是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内在 因素。
02
教师自我发展意识
教师是否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 动力,能否主动寻求发展机会和 资源,对其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03
教师学习与反思能 力
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有 助于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提升自我。
社会因素
,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多元化发展
民办教师需要适应学生多元 化的需求,具备跨学科教学 、个性化教学、创新教育等 能力。
对策与建议
加强教师培训
通过定期的教师培训,提高民办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
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机制,激发民办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专业化的涵义与特征、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文献综述高等教育学王珊珊教师专业化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于1933年提出的。
199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地宣称,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专业(Profession)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达到一定深度的表现。
一、教师专业化的概念辨析(一)职业与专业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必须从事一定的职业,担负起不同的职责和业务。
因为这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且从事职业也是一个社会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的解释,“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而构成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同的工作方式”。
①人类的职业生活是一个历史范畴。
职业不是从来就有、永恒不变的,而是在历史上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的。
在现代社会中,职业的种类已经发展到成千上万种。
职业的种类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与各国的职业分类标准紧密相连。
中国历来有“三十六行”、“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之说。
但是现今社会日趋复杂,分工日益精密,职业结构趋于复杂,行业划分越来越细,已经不止传统的三百六十行。
2000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参照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专业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中的“专业”或者“专门职业”,英文是profession,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而教育系统的“学科专业”中的“专业”涵义是指高等教育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设置的学科门类,比如数学专业、体育专业等。
而职业则泛指有金钱酬劳、用以谋生的工作。
两者有严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事专门职业需要长期的专门训练,有着较高的学历要求;而从事普通职业则主要靠经验积累和个人体验;(2)从事专门职业需要专门的知识技能为基础,而从事普通职业则主要是按例规行事;(3)专门职业需要有专门的从业资格和职业道德规范,而普通职业则无明显的内行与外行之分;(4)专门职业需要把服务与研究融为一体,通过行动研究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而普通职业仅是提供一种服务,没有研究的意识;(5)专门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有强烈的事业感、职业投人感,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普通职业的从业人员仅仅把自己的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以收入的高低作为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
“专业”一词最早是由拉丁语演化而来,原始的意思是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信仰。
凯尔.桑德斯(A.M.Carr-Saunders)认为,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之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
②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5页.②转引自《教师专业》,台湾师大书苑1992年版,第1-18页日本学者石村善助认为,所谓专门职业,是指通过特殊的教育或训练掌握了已经证实的认识(科学或高深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的特殊技能,从而按照来自非特定的大多数公民自发表达出来的每个委托者的具体要求,从事具体的服务工作,借以为全社会利益效力的职业。
③近代西方哲学家怀特海认为,专业是一种行业,其活动有理论的依据,有科学的研究,可以验证,并且能从理论分析与科学验证中积累知识来促进这个行业的活动。
尽管当前国际社会对教师职业是否是一个完全专业还有不同的意见,但普遍认为教师这个行业正处于从半专业、准专业向完全专业道路不断前进的过程当中。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
事实上,专业群体的共同性是十分明显的,即作为一种专业,它必须具备的。
核心特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具备一套“专业知识”,二是具备一种专业自主权,三是具备一个服务理想或一种服务集体或集体取向,(二)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与专业性职业这一概念的两个维度相关,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也有两个维度:地位的改善与实践的改进。
前者作为满足一个专业性职业的制度,进而从地位方面要求的过程,关注的是将教师职业作为一个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作为专业性职业的地位问题。
后者作为通过改善实践者的知识和能力来改进所提供服务的质量的过程,关注的是教师在实施教育行为时使用了多少专业知识技术问题。
前者一般包括提高学历要求、建立自我管理团体等要素,后者的专业化实际上等于教师专业发展。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因此对它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将其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指教师专业成长过程。
如霍伊尔(Hoyle.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学职业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佩里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富兰(Fullan.M.)和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既指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特定方面的发展,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格拉特霍恩(Glatthorn.A.)认为:“教师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即:“教师由于经验增加和对教学系统审视而获得的专业成长”;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乃是教师为提升专业水准和专业表现而经自我抉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程,以期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能”。
第二类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如利特尔(Little.J.W.)指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路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教师专业一词含义的两方面:其一是教师掌握教室复杂性的过程。
这些研究主要特别关注特定的教学法或课程革新的实施,同时也研究教师是如何学会教学的,他们是如何获得知识和专业成熟,以及他们如何长期保持对工作的投入等。
其二③转引自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41页是侧重于研究影响教师和学习机会的组织和职业条件;斯帕克斯和赫什表示在文章中把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教师培训(staff development)、在职教育(inservice education))相互代替,台湾学者罗清水也指出专业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一般常与专业成长(professional growth)教师的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和教师培训(staff development)等交互使用。
第三类是指第一类与第二类兼有的。
如威迪恩(Wideen, M.指出,有以下五层含义:1.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技巧的训练。
2.学校改革整体活动,以促进个人最大成长,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学习效果。
3.是一种成人教育,增加教师对其工作和活动的了解,不只是停留在提高教学效果成果上。
4.是利用最新的教学成效的研究,以改进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
5.专业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协助教师在受尊敬的、受支持的、积极的气氛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专业化所谓教师专业化(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其学科的专业性,也包括其教育的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学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叶澜认为,专业性职业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规定:第一,作为专业的职业实践必须有专业理论知识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第二,作为专业的职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第三,作为专业的职业,在本行业内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
就后者而言,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化包含两层含义:教师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以及教师成为专业人士的过程。
前者主要是从外在的“体制”“制度”层面进行探讨,后者则从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来研究。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大多数研究者是从“教师个体专业化”角度展开论述的。
例如中国教育学会第15次学术讨论会综述提到,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认为,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也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专业化和狭义的专业化。
广义的专业化指的是改善专业人员的能力,使他们的知识合理化,它主要关心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行为时运用了多大程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它将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审视教师专业化得问题,关注教师的“任务”、“角色”、“实践”;狭义的专业化指的是从集体的前途和战略出发,提高一种专业的社会地位,它着眼于教学工作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作为专业性职业的地位。
从教师专业化这一术语本身来看,“化”既包含了过程涵义,又包含了性质涵义。
一个是一种过程,另外的就是一种结果。
一个大家完全认同一致的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但是根据以上对专业化的理解,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指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教师个体专业化与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
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它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经过终身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和社会承认形式,因此,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