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23届河南省名校青桐鸣大联考高三4月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Sc—45 Ti—4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细胞增殖方式通常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成熟红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会出现纺锤体B.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中存在DNA复制C.通常选用蝗虫卵巢观察减数分裂过程的图像D.三种细胞增殖方式均具有细胞周期2.如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₂吸收量和释放量情况,其中B、C两点分别表示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点对应的CO₂释放量可以表示植物在黑暗环境中细胞呼吸强度B. B点的含义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C. C点的含义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最小光照强度D.若该植物生存环境中的CO₂浓度下降,则B点会右移,C点会左移,D点会右上移3.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的症状之一是高血糖。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生理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人检测出高血糖,则其一定是糖尿病患者B.胰岛B细胞受损会导致胰岛A细胞增加C.胰岛素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可能与某些细胞膜上缺少受体有关D.血糖升高后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该过程仅存在体液调节4. 已知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和激活脂肪组织处的交感神经均可以促进脂肪组织的分解,为验证瘦素通过激活脂肪组织处的交感神经促进脂肪分解,科研人员用生长状况相似的小白鼠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中添加物质甲后进行检测1,继续添加物质乙后进行检测2,表中字母处填写的添加物质错误的是( )C.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D.生理盐水5.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碳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碳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②鸭粪中的有机物被植物体吸收后能促进物质循环③喷施农药消灭害虫体现了化学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④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一定只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⑤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来源于第一营养级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⑥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A.①②④⑤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④⑤⑥6. 番茄(雌雄同花)的果肉颜色有红、橙、黄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黄色肉与橙色肉番茄植株杂交,F₂全是红色肉,F₂自交,F₂中果肉颜色及比例为红色肉:黄色肉:橙色肉=9: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番茄果肉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₂红色肉番茄中纯合子占1/9B.亲本黄色肉和橙色肉番茄植株的基因型应分别为AAbb和aaBBC. F₂所有橙色肉番茄植株随机授粉,F₂表现型全为橙色肉D. F₂所有红色肉番茄植株随机授粉,F₂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肉:黄色肉:橙色肉=64:8:97.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省博物院中馆藏许多珍贵文物,它们都记载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下列文物不属于合金制品的是 ( )杜岭方鼎玉柄铁剑剑身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莲鹤方壶称8.下列实验中,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 )A.图1装置:蒸发硫酸镁溶液,获得硫酸镁晶体B.图2装置: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备乙烯C.图3装置:提纯混有氯化钠杂质的淀粉胶体D.图4装置:配制0.50 mol/L的碳酸钠溶液9. 当药黄素来源于龙胆科藏茵陈,属矮小草本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利胆、祛风除湿等功效,用于肝炎、胆囊炎、急性黄疸、消化不良、流行性感冒、发烧等症,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药黄素的分子式为C₂₂H₂₄O₁₀B.1mol当药黄素与足量H₂发生反应,最多可消耗7 mol H₂C.当药黄素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可产生CO₂气体D.当药黄素与浓溴水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可以发生加成反应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4年全国高考真题新课标理综生物试卷(山西、河南、云南、新疆)
(3)白刺瓜受消费者青睐,雌性株 产量高。在王同学实验所得杂交子代中,筛选出白刺雌性株纯合体的杂交实验思路是________。
11.某研究小组将纤维素酶基因(N)插入某种细菌(B1) 基因组中,构建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B2)。该小组在含有N基因的质粒中插入B1基因组的M1与M2片段;再经限制酶切割获得含N基因的片段甲,片段甲两端分别为M1与M2;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将片段甲插入B1的基因组,得到菌株B2。酶切位点(I~Ⅳ)、引物(P1~P4)的结合位置、片段甲替换区如图所示,→表示引物5'→3'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
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
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
2.干旱缺水条件下,植物可通过减小气孔开度减少水分散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片萎蔫时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会降低
B.干旱缺水时进入叶肉细胞的 会减少
C.植物细胞失水时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
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3.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
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2023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2023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人体的呼吸道主要包括()。
a. 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
b. 口腔、食道、胃和肝脏
c. 眼睛、耳朵、鼻腔和喉咙
d. 四肢、躯干、头部和脑部
2. 下列哪个物理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对水的浮力大小?
a. 重力
b. 摩擦力
c. 密度
d. 电阻
3. 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哪种水质状况是人们所希望的?
a. 酸性水
b. 中性水
c. 碱性水
d. 重金属污染水
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 化学反应中会发生原子的重新组合
b. 反应物中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c. 化学反应可以释放或吸收能量
d. 化学反应可以改变物质的物理状态
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水
d. 线粒体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 描述光的传播路径。
2. 请简述生物中的光合作用发生的过程。
3. 请解释为什么地震会产生地面上的震动和声音。
4. 如果你发现周围环境中有明显的异味,你会怎样判断这个异味是有害的?
5. 描述DNA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
注意:答案可根据知识进行回答,保证内容准确、简明扼要,不涉及任何具体网址、超链接和电话。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真题
端。实验中电流传感器测得的两管上流过漆包线的电流 I 随时间 t 的变化分别如图(b)和图 (c)所示,分析可知( )
学科网(北京)股份 有限公司
A. 图(c)是用玻璃管获得的图像 B. 在铝管中下落,小磁体做匀变速运动 C. 在玻璃管中下落,小磁体受到的电磁阻力始终保持不变 D. 用铝管时测得的电流第一个峰到最后一个峰的时间间隔比用玻璃管时的短 18. 如图,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xOy 平面)向里,磁场 右边界与 x 轴垂直。一带电粒子由 O 点沿 x 正向入射到磁场中,在磁场另一侧的 S 点射 出,粒子离开磁场后,沿直线运动打在垂直于 x 轴的接收屏上的 P 点;SP = l,S 与屏的距
. 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条件下能生成 Ag2CrO4 沉淀,也能生成 AgCl 沉淀
B
b
点时,c(Cl-)=c(CrO
2 4
),Ksp(AgCl)=Ksp(Ag2CrO4)
C. Ag2CrO4+2Cl-
2AgCl+CrO
2 4
平衡常数 K=107.9
D. 向 NaCl、Na2CrO4 均为 0.1mol·L-1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AgNO3 溶液,先产生 Ag2CrO4 沉
D. 从 M 点运动到 N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始终不做功 20. 黑箱外有编号为 1、2、3、4 的四个接线柱,接线柱 1 和 2、2 和 3、3 和 4 之间各接有 一个电阻,在接线柱间还接有另外一个电阻 R 和一个直流电源。测得接线柱之间的电压 U12= 3.0V,U23= 2.5V,U34= -1.5V。符合上述测量结果的可能接法是( )
球,小球仅在重力和该点电荷电场力作用下在竖直面内运动,其一段轨迹如图所示。M、N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 .牛顿最早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成功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D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5.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当每一段足够小时,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A .由速度的定义t x v ∆∆=,当△t 非常小,tx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 B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C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16.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动力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将与空间站在B 处对接, 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图中航天飞机正加速飞向B 处B .航天飞机在B 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必须点火减速C .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D .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空间站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17、质量为m 的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F=2mg ,从静止开始以2g 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高度h ,则该过程中A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2mghB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2mghC .小球及周围空气产生热量为mghD .拉力做功mgh18.如图所示,a 、b 为竖直向上的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质点在a 点由静止释放,沿电场线向上运动到b 点恰好速度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质点在a 点受的电场力向上,在b 点受的电场力向下B.带电质点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电势能大C.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电场强度小D.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电势低19.如图所示,在场强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负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 点。
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真题试卷物理及答案
眉山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1—14小题为化学;15—26小题为物理)第Ⅱ卷(非选择题:第一部分物理,27—38小题;第二部分化学,39—44小题)。
全卷共1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C1—35.5 Ba—137第Ⅰ卷(选择题1—26小题,共6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个小题,1—14每小题2分,15—26每小题3分,共计6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中华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 “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 “忽闻岸上踏歌声”,“歌声”任何时候都属于乐音在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闻犬吠”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 周六,小龙同学又开始了他的家庭实验:他在桌面上放一个空碗,碗内底部放一枚硬币,让弟弟看过去,没有看见硬币如图甲;弟弟保持不动,小龙慢慢往碗中倒水,弟弟突然看见碗中出现了一枚“硬币”如图乙。
对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看见硬币,说明硬币是光源B. 没有看见硬币,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C. 看见的“硬币”,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 看见硬币,表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3. 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和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
2023 年高考理综(全国甲卷)及答案
2023Äê¸ß¿¼Àí×Û£¨È«¹ú¼×¾í£©(物理部分)1.一同学将铅球水平推出,不计空气阻力和转动的影响,铅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A.机械能一直增加B.加速度保持不变C.速度大小保持不变D.被推出后瞬间动能最大2.在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中141778X N Y O +→+、73Y Li 2X +→,X 和Y 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以Z和A 分别表示X 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则()A.1Z =,1A = B.1Z =,2A = C.2Z =,3A = D.2Z =,4A =3.一小车沿直线运动,从t =0开始由静止匀加速至t =t 1时刻,此后做匀减速运动,到t =t 2时刻速度降为零在下列小车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中,可能正确的是()A. B.C. D.4.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其所受合力的大小与轨道半径的n 次方成正比,运动周期与轨道半径成反比,则n 等于()A.1B.2C.3D.45.在一些电子显示设备中,让阴极发射的电子束通过适当的非匀强电场,可以使发散的电子束聚集。
下列4幅图中带箭头的实线表示电场线,如果用虚线表示电子可能的运动轨迹,其中正确的是()A.B.C. D.6.用水平拉力使质量分别为m 甲、m 乙的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两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和μ乙。
甲、乙两物体运动后,所受拉力F 与其加速度a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A.甲乙<m mB.m m >甲乙C.μμ<甲乙D.μμ>甲乙7.光滑刚性绝缘圆筒内存在着平行于轴的匀强磁场,筒上P 点开有一个小孔,过P 的横截面是以O 为圆心的圆,如图所示。
2022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S32Ca40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钙在骨骼生长和肌肉收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晒太阳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有以无机离子形式存在的钙B.人体内Ca2+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C.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D.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易出现抽搐现象2.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
现将a、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
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B.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C.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3.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
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
关于该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B.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C.脱落酸合成途径受阻D.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4.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含答案全文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卷(含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特殊平板置于水平地面上,平板与水平地面BO
间动摩擦因素µ=0.1,质量为m=0.1kg的小物块B位于平板上方O处,距水
平虚线PQ高h1=5m,PQ距平板上表面高h2=0.5m,物块在PQ以下空间时h1
始终受平板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现将物块B从O处从静止开始释放,与此
(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
色长尾=4∶2∶2∶1.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为YyDd
B.F1中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
C.F1中只有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死亡
D.F1中黄色长尾基因型是Yydd,灰色短尾的基因型是yyDd或yyDD
A.H2O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与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速度B.该细胞吸收这种物质与ATP的水解反应有直接关系
C.该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间隙进入细胞D.该细胞对这种物质的吸收速度与核糖体的功能有关
3.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浓度
A.造血干细胞中不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细胞分化后形成的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一般有相同的mRNAC.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D.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6g乙醇的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4.48LCCl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8NA
C.常温下,5.6gFe与足量浓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常温常压下,4.4gCO2与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_理科综合(化学部分)_真题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全国甲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化学部分为第7~13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C.SO 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D.维生素C 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2.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结构如下。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C.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3.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10.1000mol L -⋅的NaCl 溶液。
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①天平②温度计③坩埚④分液漏斗⑤容量瓶⑥烧杯⑦滴定管⑧酒精灯A.①②④⑥B.①④⑤⑥C.②③⑦⑧D.①⑤⑥⑧4.A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50mol 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A6.5N B.标准状况下,32.24LSO 中电子的数目为A4.00N C.1.0LpH 2=的24H SO 溶液中H +的数目为A0.02N D.11.0L1.0mol L -⋅的23Na CO 溶液中23CO -的数目为A 1.0N 5.W 、X 、Y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 层电子数相等,WX 2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 W>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 Z<C.Y 与X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Z 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弱酸6.用可再生能源电还原2CO 时,采用高浓度的K +抑制酸性电解液中的析氢反应来提高多碳产物(乙烯、乙醇等)的生成率,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析氢反应发生在IrO Ti x -电极上B.Cl -从Cu 电极迁移到IrO Ti x -电极C.阴极发生的反应有:22422CO 12H 12e C H 4H O +-++=+D.每转移1mol 电子,阳极生成11.2L 气体(标准状况)7.下图为33Fe(OH)Al(OH)、和2Cu(OH)在水中达沉淀溶解平衡时的pM pH -关系图(()()1pM lg M /mol Lc -⎡⎤=-⋅⎣⎦;()51M 10mol L c --≤⋅可认为M 离子沉淀完全)。
大理州2023 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第1页(共16页)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11月11日 9∶00 — 11∶30】大理、丽江、怒江2023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N −14 O −16 Mn −55 Fe −56 Cu −64 Cl −35.5第Ⅰ卷(共13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奶茶、烤肉等是当今年轻人生活娱乐中的常见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多种糖类、蛋白质、脂肪等,可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糖类、蛋白质均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B .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时,后者耗氧量更高 C .糖类和脂肪都含C 、H 、O 元素,可以相互大量转化 D .糖类、脂肪是能源物质,蛋白质不是能源物质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的分离B .施莱登与施旺在建立细胞学说的过程中使用了不完全归纳法C .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时设置了对比实验D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构建模型的方法3.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图2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据图1可知,若茎弯曲生长时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A 点对应的浓度,则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应是大于A 点、小于C 点对应的浓度范围B .图2实验过程中,所用扦插枝条的生理状况、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的时间等为无关变量C .据图2可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8~12 ppm 之间D .图1和图2可说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长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第2页(共16页)图1图24.下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 的某高等动物进行细胞分裂时的模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的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
2023高考全国乙卷理综化学试题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全国乙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应用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B .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C .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D .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8.下列反应得到相同的产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①OOHHOOO ++②OOHOO +H +A .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 .反应②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C .产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产物的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9.下列装置可以用于相应实验的是A .制备CO 2B .分离乙醇和乙酸C .验证SO 2酸性D .测量O 2体积10.一种矿物由短周期元素W 、X 、Y 组成,溶于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W 、X 、Y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简单离子X 2-与Y 2+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 的常见化合价有-1、-2B .原子半径大小为Y>X>WC .YX 的水合物具有两性D.W单质只有4种同素异形体11.一些化学试剂久置后易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化学方程式可正确解释相应变化的是A硫酸亚铁溶液出现棕黄色沉淀6FeSO4+6O2+2H2O===2Fe2(SO4)3+2Fe(OH)2↓B硫化钠溶液出现浑浊颜色变深Na2S+2O2===Na2SO4C溴水颜色逐渐褪去4Br2+4H2O===HBrO4+7HBrD胆矾表面出现白色粉末CuSO4·5H2O===CuSO4+5H2O12.室温钠-硫电池被认为是一种成本低、比能量高的能源存储系统。
一种室温钠-硫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
将钠箔置于聚苯并咪唑膜上作为一个电极,表面喷涂有硫磺粉末的炭化纤维素纸作为另一电极。
工作时,在硫电极发生反应:1 2S8+e-→12S2-8,12S2-8+e-→S2-4,2Na++x4S2-4+2(1-x4)e-→Na2S 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充电时Na+从钠电极向硫电极迁移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流动的方向是a→b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Na++x8S8+2e-→Na2S xD.炭化纤维素纸的作用是增强硫电极导电性能13.一定温度下,AgCl与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高考理综全国卷含答案完整
高考理综全国卷含答案完整完整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再猜告知、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Na23AI27P31S32CLCa40Fe56Zn65Br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含答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40 Fe 56 I 127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惟独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至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A .P 和Q 都带正电荷B .P 和Q 都带负电荷C .P 带正电荷,Q 带负电荷D .P 带负电荷,Q 带正电荷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发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 ,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 ,则它在1 s 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 .1.6×102 kgB .1.6×103 kgC .1.6×105 kgD .1.6×106 kg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A .2FB .1.5FC .0.5FD .0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硬驱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的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先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定,要求字休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第小题6分。
共12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N 14 O 16 Mn 551.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
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
加工修饰的场所是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C.内质网和核粮体D.溶酶体和核糖体2.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冶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技术。
自体骨髓干细胞植人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包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B.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C.胰腺组织微环境千百万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D.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列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3.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C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与t1相比,t2时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B.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县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报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 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 可能直接 A . 插入DNA 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相起基因突变 B . 替换DNA 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 . 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 . 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5、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 、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 、DNA 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 、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6、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 、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7. 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23N(NO )(如下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N-N-N 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23N(NO )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N 、O 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氧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15.2g 该物资含有6.02×2210个原子8.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饱和氯水中 -Cl 、3-NO 、Na +、23-SO B.131() 1.010c H mol L +--=⨯⋅溶液中 65C H O -、K +、24-SO 、Br -C.2Na S 溶液中 24-SO 、K +、-Cl 、2+Cu D.pH=12的溶液中 3-NO 、-I 、Na +、3A +l9. 电镀废液中227Cr O -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4PbCrO ():227Cr O -(aq )+22+Pb (aq )+2H O (l )垐?噲?24Pb CrO (s )+2H +(aq ) ΔH< 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现象 解释或结论A过量的Fe 粉中加入3HNO , 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稀3HNO 将Fe 氧化为3+FeB Agl 沉淀中滴入稀KCl 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 比Agl 更难溶 CAl 箔插入稀3HNO 中无现象Al 箔表面被3HNO 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11.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 的第一电离能比Mg 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2CO 通入NaClO 溶液中能生成HclOW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第3页(共12页)12.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 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25105MnO +2Ag+2NaCl=Na Mn O +2AgCl 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 -e =AgCl --B.没生成1 mol 2510Na Mn O 转移2 mol 电子C.+Na 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 是还原产物13.室温下,将1.000mol ⋅1L -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 ⋅1L -氨水中,溶液pH 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由水电离出的141(H ) 1.010c mol L +--=⨯⋅B. b 点:+432(NH )(NH H O)(Cl )c c c -+⋅= C.c 点:-4(Cl )(NH )c c +=D.d 点后,容易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32NH H O ⋅电离吸热14.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
则物块 A.仍处于静止状态 B.沿斜面加速下滑 C.受到的摩擦力不便 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15.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24BCn A λλ=++,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 A.屏上c 处是紫光 B.屏上d 处是红光 C.屏上b 处是紫光 D.屏上a 处是红光(1) 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2t 。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1212122()()x t t t t t t ∆-+ B.121212()()x t t t t t t ∆-+C.1212122()()x t t t t t t ∆+-D.121212()()x t t t t t t ∆+-17.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
如图(a)所示,曲线上的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
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已速度υ0抛出,如图(b)所示。
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A.2vgB.22sinvgαC.22cosvgαD.22cossinvgαα18. 图(a)为示管的原理图。
如果在点击YY’之间所加的电压图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XX’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19. 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电阻为R、半径为L、圆心角为45°的扇形闭合导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O轴位于磁场边界)。
则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A.22BLRωB.222BLRωC.224BLRωD.24BLRω20. 如图(a )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 、B 间加有如图(b )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 处。
若在t 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 板运动,时而向B 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 板上。
则t 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A.004T t <<B. 0324T T t << C.034T t T << D. 098T T t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80分) 考生注意事项: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1.(18分)Ⅰ.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降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
实验册除了砝码的质量m 与弹簧长度l 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
(g=9.8m/s 2)(1) 作出m-l 的关系图线;(2)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Ⅱ.(1)某同学实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先把选择开关旋到“x1k ”挡位,测量时针偏转如图(a )所示。
请你简述接下来的测量过程: ① ; ② ; ③ ; ④测量结束后,将选择开关旋到“OFF ”挡。
(2)接下来采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所用实验器材如图(b )所示。
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k ,电流表内阻约为5 。
图中部分电路已经连接好,请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3)图(c )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 图,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各有两个量程。
当转 换开关S 旋到位置3时,可用来测量 ;当S 旋到位置 时,可用来测量电流,其 中S 旋到位置 时量程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