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校情校史
师范校史讲述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大家讲述我们师范学校的辉煌校史。
这所学校,如同一位饱经风霜而又充满活力的长者,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师生的成长与奋斗。
我们的学校始建于XX年,当时正值国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
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学识、高尚品德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教师。
数十年来,学校秉承这一理念,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艰苦的创业时期,我们的前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学校的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学校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岁月如歌,时光荏苒。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经历了无数辉煌的时刻。
以下,就让我带领大家回顾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一、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的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自建校以来,学校引进了一批批优秀教育人才,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这些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
我们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示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三、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同时,学校还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四、社会服务与贡献学校始终坚持“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办学宗旨,积极投身社会服务。
我们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学校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江西师范大学招收二本吗
江西师范大学招收二本吗江西师范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一所以师范类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作为江西省的重点高校之一,江西师范大学一直以来受到了广大考生的关注。
对于考生而言,了解一个学校的招生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有许多考生会关心江西师范大学是否招收二本生。
本文将从江西师范大学的概况、招生情况等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江西师范大学的概况江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40年,前身为江西省立师范学院。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所拥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层次的完备教育培养体系的大学。
学校下设18个学院,并且拥有广泛的学科门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领域。
江西师范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培养高素质、创新能力强、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其教育质量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声誉,被誉为“江西的教育摇篮”。
江西师范大学的招生情况江西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不仅拥有本科层次的招生,还设有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
本文主要关注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招生情况。
根据江西师范大学历年的招生政策和公告,江西师范大学招生分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其他招生录取方式。
其中,本科一批是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考核进行录取的,通常分数线较高。
而本科二批是相对来说录取分数线较本科一批略低的招生批次。
此外,江西师范大学还会根据文体特长生、港澳台招生政策以及其他特殊招生政策录取部分学生。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招生政策会因年度而有所变动,具体以每年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招生政策为准。
因此,对于考生而言,及时关注江西师范大学及招生政策的官方网站,了解最新的录取要求和政策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综上所述,江西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层次的教育培养体系。
就本科招生而言,江西师范大学通常会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录取,其中包括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
江西2024年度前十名大学排名(名单一览)
江西2024年度前十名大学排名(名单一览)2024江西大学最新排名整理省内排名学校名称办学层次1南昌大学中国一流大学2江西财经大学中国一流大学3江西师范大学中国高水平大学4江西理工大学中国高水平大学5江西农业大学区域一流大学6南昌航空大学区域一流大学7华东交通大学区域一流大学8景德镇陶瓷大学区域一流大学9东华理工大学区域一流大学10井冈山大学区域高水平大学11江西中医药大学区域一流大学12赣南师范大学区域知名大学1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区域高水平大学14南昌工程学院区域知名大学15宜春学院区域知名大学注:以上内容****于网络,仅供参考。
2024江西比较好的大学介绍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紫阳大道99号。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0年的瑶湖师范学校。
学校现有本科、硕士、博士3级教育体系,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门类。
江西师范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四大类”高校,是江西最好的师范大学之一,以培养人民满意的教育专家为己任。
在江西大学中排名第3。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拥有较高声誉的综合性省属大学,创建于1935年,坐落于江西省九江市。
学校本着“服务农业,造福人民”的宗旨,重视合作与传承,在农业、食品科技领域拥有主流研究力量。
学校曾孵化出康美药业等多个明星企业,为江西省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江西大学中排名第5。
东华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幸福大道1号。
学校前身为东华理工学院,近年来不断调整整体发展的布局,共建“一流工程”重点行业,构建以“特色、优势、品牌”为主体的专业体系。
学校一直强调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办学和师资队伍互联互通,取得长足发展。
在江西大学中排名第9。
2023江西师范大学排名第150位江西师范大学2023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150位,本省大学排名第2位。
2023大学排名学校名称省市2023本省排名类型150江西师范大学江西2师范江西师范大学历年排名江西师范大学2021年全国本科大学排名第151位,2020年排名第163位,2019年排名第163位。
民国初年江西的高等教育及其特点
民国初年江西的高等教育及其特点2005年10月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第26卷第5期林容赵缓江西近代新式教育起步较晚。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在国内开始倡导实施,而江西的近代新式教育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开始兴起。
民国初年,随着新教育制度的确立,近代新式教育在江西得到了普及与发展。
一、民国初年江西高等教育概况江西的高等教育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1月,由江西巡抚李兴锐将原豫章书院改制创办的江西大学堂。
到清末,全省陆续设立高等学堂10所,除6所官办学堂外,萍乡医学堂、豫章法政学堂和江西法政学堂为民间所办,南伟烈大学属教会所办。
这10所高等学校中,南伟烈大学根据清廷学部“凡是外国人在国内开设学堂,毋庸立案”之规定未办理立案,其它9所高等学堂均经过学部备案。
受师资和尘源的影响,各类高等学堂在招生中均作了变通,大都是先办预科(或别科),再陆续开办本科(或正科)。
[1]。
民国元年(1912年),江西优级师范学堂奉教育部令改名为江西高等师范学校。
民国七年(1918年),江西优级师范学校停办(是时全国高等师范学校一所不剩,原国立2所高等师范学校已改办大学。
江西高等学校降为5所。
民国元年(1912年),因战争急需大量军医,留日学生西医王若伊、王若宜(惠奇)等人申请,江西省政府特准在军队卫戍医院里设立军医学校,次年更名为“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后因经费困难,民国四年(1915年)停办。
民国十年(1921年),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创办于南昌。
1922年,江西教育家熊育锡先生在心远中学的基础上,划分校舍,开办心远大学。
到民国十五年(1926年),江西仅有7所高等学校。
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私立豫章法政专门学校和私立江西法政专门学校的校舍被军队所占,两校遂合为私立章江法政专门学校,并经省政府同意,将原高升巷私立江西法政专门学校校舍归还该校。
二、民初江西高等教育的特点民初江西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但民初江西的高等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我们今天思考与借鉴。
江西师范大学校庆七十周年志愿者感言
江西师范大学校庆七十周年志愿者感言2010年10月31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日子。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弦歌依旧,七十载薪火相传,七十载风雨历程。
2010年10月31日,将是学校校庆七十周年的辉煌日子,届时,学校将通过举办校庆这一活动来回顾办学历史、展示办学成就、丰富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发展。
通过举办校庆活动,学校在回望历史中梳理和洗炼出大学精神、学府文化、爱国传统,并凭藉校庆加以培植和弘扬,最终形成吸引万千学子向往的大学文化之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拳拳之心,脉脉深情。
江西师大是红土地上的大学,代表着江西人民的形象、关系着江西教育的声誉。
任何一位心怀江西崛起之憧憬、心系高等教育之发展的人士特别是江西师大的莘莘学子,都会关注我们这所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学校的发展动向并为学校的发展奉献力量。
为了在全校师生当中营造参与校庆、分享校庆、为校庆做贡献的浓厚氛围,增强广大学生“校兴我荣”、“爱校荣校”的主人翁意识,学校在全校范围内统一招募学生志愿者,担任校庆活动的礼仪、接待、导游、会务、秩序维护等工作。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我的青春将在这里留下了脚印,那将是我点点滴滴不尽的回忆。
校庆志愿者——光荣的校庆服务者,能够成为一名校庆志愿者我们感到十分的骄傲,能在学校七十周年校庆的大好日子里为学校做点事,做为一名师大人我们同样感到非常的自豪。
志愿者服务是庄严而神圣的,特别是为学校七十周年校庆活动服务,我们展示的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培训、精心准备。
爱校必先知校,知校方能荣校。
因此,加强校史校情的了解,熟悉学校七十年发展历史至关重要。
陶家柳老师的“七十回眸”中对校史校情的讲解使我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国立中正大学的创办,到校址的两次迁徙、校名三次更名,陶教授以此为主线介绍了当时的历时背景,期间谈及学校发生的奇闻异事,让我们对学校七十年的风雨历程有系统的认识,也由此使我们对学校产生了愈加深厚的感情。
2010年校史校情知识竞赛题库(第四部分)
321、1995年学校成立了健康科学与教育中心,计算机软件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周易研究所。
322、1996年学校成立了区域社会资料研究中心。
323、1997年学校成立了人事人才研究所,乡村政治研究所,计算机信息工程研究所。
324、1998年学校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325、1999年学校成立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化工研究中心,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
326、1992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97项。
327、国家自1986年实施“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
自1992年起,学校有4项研究课题获准列入国家“863”计划。
328、1992年以来,学校教师出版专著289部、译著3部,教材105种,公开发表论文4432篇。
329、1992年以来,学校先后修订和制定了10多项管理制度,使学校在科研经费、科技统计、科研成果管理、成果评奖、课题立项等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30、1998年12月14日至1999年1月15日,学校开展第一届“科研与学科建设项目活动”。
331、1988年4月,建立江西省外语培训中心。
332、1988年6月,成立“江西师范大学出国外语考试中心”,与江西省外语培训中心合署办公。
333、1993年建立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南昌考试中心。
334、1996年12月,南昌市人事局设立的南昌市继续教育外语培训基地挂靠在外语培训中心。
335、1994年9月,江西省教委下文,批准我校对外招收留学生。
336、1998年底,市文明委授予我校“南昌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标志着我校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337、1994年,我校教工给希望工程捐款5万多元,被评为江西省捐资助学先进单位。
338、校医院的前身是江西师范学院医务所。
339、创办于1954年的江西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是我省一所是知名的重点中学,学校多次被评为江西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
介绍学校校史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校史。
我们的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一所以“求实创新,立德树人”为校训,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校风的优秀学府。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学校的历史。
我校始建于1912年,原名“XX师范学校”,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师范学校之一。
自成立以来,学校始终秉持“教育报国,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在百年历程中,学校历经风雨,见证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20世纪20年代,学校迁至现址,并更名为“XX学院”。
这一时期,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全面发展,特长突出”。
在此期间,学校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校友,他们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秉承“开放办学,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本科专业76个。
在校师生总数超过2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1.8万人,研究生3000余人。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设有各类社团100余个,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体育节等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一代代辛勤耕耘的老师们。
正是你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学校的辉煌成就。
同时,我也要感谢亲爱的同学们,是你们的勤奋学习、团结友爱,让我们的学校更加充满活力。
展望未来,我们学校将继续秉承“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江西师大研究生院
江西师大研究生院江西师大研究生院是江西师范大学下设的研究生教育单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54年建校的江西省师范专科学校。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研究生院已成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作为江西省首批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江西师大研究生院致力于培养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院设有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体育学、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等一系列学科门类。
覆盖了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体育学、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等领域。
研究生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有利的科研环境和资源支持。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导师团队,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
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各类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和研究平台。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在江西师大研究生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学院在标准化管理、课程设置、导师团队建设、科研项目引进等方面不断创新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培养水平。
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走上了学术研究、教育教学、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江西师大研究生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同时,学院也不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合作平台。
江西师大研究生院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机构,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院将继续秉持“明德、博学、审问、笃行”的校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研究生,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1957年全国高等学校229所分布情况
南京大学
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
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
南京航空专科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
苏北师范专科学校(扬州大学)
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6.57年创建)
(徐州师范学院更名江苏师范大学)
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
西北俄文专科学校(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音乐专科学校(1956年改建)
西安美术专科学校(1956年改建)
西安体育学院(1954年创建)
甘肃(4)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畜牧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
兰州医学院(1954年兰大医独立)
宁夏(0)
青海(1)
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57年创建)
14
16
15
浙江
4
5
8
安徽
3
4
5
福建
7
4
4
山东
5
6
7
中南区
共计
36
33
45
江西
9
4
4
河南
2
3
7
湖北
11
11
18
湖南
2
5
6
广东(海南)
12
7
7
广西
4
3
3
西南区
共计
42
19
28
四川(重庆)
36
14
21
贵州
3
3
3
云南
3
2
4
西藏
0
0
江西农业大学校史概1
江西农业大学校史概述1、胡先骕,江西新建县人,1894年生。
1940年10月至1944年5月任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1968年逝世。
2、肖蘧,江西泰和县人,1897年生,1944年5月至1947年5月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
1948年逝世。
3、魏东明,天津人,1915年生,1950年2月任国立南昌大学党组书记。
1982年逝世。
4、刘乾才,江西宜丰县人,1908年生,1950年2月任国立南昌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校长助理——许斌华江西农业大学,前身为国立中正大学,自1940年办学至今,春秋更替,风雨沧桑,历经1949年更名的国立南昌大学,1952年以南昌大学农学院为主体成立的江西农学院和1958年创立的受到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发展成为今天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理、工、农、经、管、文、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至今已走过了68年的发展历程,是江西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
在江西农业大学各个办学时期学习和工作过的校友和同仁们,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忠诚国家,献身教育,服务人民,建设家乡”,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奉献。
他们做出的成绩与贡献,铸就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一、国立中正大学国立中正大学创建于1940年10月,是以蒋介石(蒋中正)的名字命名的中央教育部直属高校。
校址设在当时江西省国民政府所在地——江西省泰和县,后因战乱迁校至宁都长胜,抗日战争胜利后迁校于南昌市望城岗。
国立中正大学创办时分设三处三院一部,即教务处、训导处、总务处、;文法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和研究部。
学校设校务委员会,由校长、“三处”处长、“三院”院长和各系主任及教授代表若干人组成,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
1940年10月初,由国民政府任命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者胡先肃为国立中正大学的首任校长。
胡先肃,早年留学美国,获加州柏克莱大学农学学士学位,后又出国深造,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植物分类学家。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回顾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回顾心理学院胡竹菁执笔一心理学在1998年以前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我校心理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0年的国立中正大学。
1978年后杨鑫辉、漆书青等老一辈学者在心理学科重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杨鑫辉教授于1987年开始招收和培养普通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由他领衔与漆书青教授等学者一起于1990年申报并获批普通心理学(后更名为基础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他们还曾于1993年联合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南开大学乐国安教授等国内著名心理学专家一起申报普通心理学博士点,主要因江西师范大学当时仅有七个硕士学位授予权,未达到申报单位至少要有八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最低要求等原因而未获批准。
1994年,学校宣布组建由漆书青任院长,戴海琦任院党委书记的教育科学学院。
在他们的领导下,心理学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成就为1998年以后的发展典定了坚实的基础:1“普通心理学”于1996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2 1997年成立心理学系并开始招收和培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3 以漆书青、戴海琦和丁树良三位教授为主要骨干的“教育与统计测量”科研队伍逐渐得到包括张厚粲先生、车宏生教授、张华华教授、侯杰泰教授等国(境)内外心理测量学家的广泛认可;4当原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学术带头人杨鑫辉教授于1997年2月正式调到南京师范大学工作后,及时地决定将心理学学科发展的重任交由胡竹菁博士担任(经教育科学学院推荐,学校和江西省教育委员会批准,胡竹菁博士于1998年5月起正式被确定为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 1998年6月邀请时任国务院学位办心理学科评议组组长、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沈徳立先生来访,让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邹道文教授与沈先生建立起良好的工作互动关系。
沈徳立先生在来访期间,一方面对学校邹道文副校长和学院漆书青教授两级领导指出了心理学应如何发展的具体意见,另一方面也对邹道文副校长作出了帮助江西师范大学大学进行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允诺;6协助杨鑫辉教授将我国著名心理学学术期刊《心理学探新》杂志于1994年重新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主办单位向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申请内刊号并成功获批,在主编杨鑫辉教授于1997年调离我校、1997年8月第一次申请正式刊号未被批准、江西省委宣传部已经发文要求所有内刊停刊的艰难情况下,及时将《心理学探新》的编辑发行工作调整由胡竹菁博士负责。
校史校情类
1、章开沅主要研究的__辛亥革命___方面的历史。
2、我校的办学任务是:以育人为己任3、邓小平是_中原大学____的创始人之一。
4、图书馆的新馆于__2010年___年竣工。
5、___ 1997年__年,华师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
6、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7、华中师范大学第一任校长为:章开沅8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成立于1991年9、我校坚持以师范为亮点的办学特色10、1953年10月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成为一所文理科综合性师范大学。
华师校歌是《南湖秋月》11、华师最美宣传片是《爱在华师》12、华师校园有中华民国已故大总统黎元洪的墓13、华中师范大学校庆定于10月2日14、2005年,学校正式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15、华师的办学理想为“以生为本,以师为先”16、110周年校庆主题为“传承百年学府文化,凝聚四海校友情谊”17、三博”文化气象是指“博爱、博学、博雅”18、我校发展战略是“一体两翼”19、我校设有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20、现任校长:杨宗凯现任党委书记:马敏21、音乐学院前身是华中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组,1932年4月举办首次年度音乐会。
4.音乐学院1953年成立音乐系,1986年恢复重新,2004年建院。
现设有钢琴、器乐、声乐、理论、舞蹈系、一个音乐研究所和一个行政办公室。
有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两个本科专业和舞蹈方向(音乐学专业),并拥有音乐学与舞蹈一级硕士学位点。
22、历史文化学院设有历史系、文化学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所、楚学研究所、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
23、历史文化学院有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古代史课程列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24、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从事教育信息技术以及教育信息化领域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研究开发机构,是华中师大教育信息学科和人文数字化研究的平台。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
范大学 建成一 所特 色鲜 明 的高水 平 教学 研究 型 师 范大 学 , 合 实 力 与 总体 水 平居 于 省 内高校 前列 、 综 地方 师
范大学 前 1 0位 , 牢牢 占据省 内一 流 、 地方 师范大 学先进 的地 位 . 全校 上 下要 紧 紧 围绕 这一 总 体 目标 , 聚人 凝
性强的学校 , 发展江西高等教育, 优化全省高校结构、 层次布局 , 建设 良性平衡的江西高教生态体 系, 给学校 创 造 了很 大空 间 .
江 西师范 大学虽 然有 悠久 的办 学历 史 , 近些年 发展 比较 快 , 但是 从 现 实情 况看 , 展 的基 本 面并 没 有 改 发
变, 仍然属于一所发展 中大学 , 跳出师大看师大 , 站在全 国看师大 , 还存在不小差距 . 在学科建设方面, 如果 按一 级学科 博 士点排 名 , 校在 全 国 和地 方 师 范 院校 分 别 排 第 2 和 第 l ; 果 按 一 级学 科 硕 士点 排 学 2位 6位 如 名, 学校 在全 国和地方 师 范院校 分别 排第 1 6位和第 1 . 0位 在人 才培养 方面 , 按教 学 质量工程 项 目数 量 排名 ,
年 ) 的大好形 势下 , 2 世 纪第 二个 十年到 来之 际 , 西师 范大学 迎来 了建 校 7 年华诞 . 》 在 l 江 0周 回顾 过去 , 望 展 未来 , 西师 范大学要 在科 学发 展观 指导 下 , 江 重新 审 视办 学定 位 与发 展 思路 , 入 思考 和 回答 “ 深 办什 么 大学 、
怎样 办学 ” 的战略 问题 .
1 进位 赶 超 : 时 期 工 作 方 针 新
办学 定位 是学校 办学 指导 思想 的核 心 内容 , 学 校 发展 具 有 统 领 和 引导 作 用 , 一 所 学 校发 展 的方 向 对 是 标. 江西 师范大 学在谋 划 改革发 展 的历程 中走过 了一 条不 同 寻常 的轨 迹 .94年 , 校第 五 次 党代会 提 出 了 19 学 “ 足江 西 、 向全 国 、 向世界 ” 立 面 走 的战略构 想 以及“ 成为 一所 多 科类 、 层 次 、 多 多功 能 、 多形 式 的师 范 大学 , 以 跻 身于全 国 同类 学校 的先进 行列 ” 的总体 目标 .03年 , 校五 届 三次教 代 会 确定 了 “ 20 学 建设 成 为 一所综 合 性 、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简介江西师范大学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会城市南昌,现有瑶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400亩,建筑总面积140余万平方米。
学校缘起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改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 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
经过一代又一代江西师范大学学人的薪火相传,学校砥砺出“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校训,孕育了“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的办学思想和“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文化铸校、和谐荣校”的办学理念,弘扬“爱国荣校、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师大精神,现已发展成为一所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于一体,师范与非师范并举,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填补了我省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学位点的空白)、80 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含一级学科带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63个本科专业;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5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软件科学(高校工程、实验示范)技术中心。
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近4万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00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5000余人。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8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10余人。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为45.5%,研究生比例为59.6%,3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47.7%。
学校有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博士生导师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8人,江西省跨世纪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7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8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9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9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9人。
江西师范大学校史馆观后感
江西师范大学校史馆观后感
我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关于江西师范大学校史馆的简介和评价。
江西师范大学校史馆是一座集校史文化、人文历史、红色文化、自然生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江西师范大学本部校园内。
校史馆建筑面积达3,200平方米,分为四个展厅,展示了江西师范大学百年兴衰、历史沿革、先进人物等方面的历史文化内容。
此外,校史馆还收藏了大量历史文物、图书、音像等珍贵文化遗产。
据了解,江西师范大学校史馆的展览质量和细节做得非常出色,陈列精美、设计新颖、展示手法丰富多样,让观众有一种沉浸式的参观感受。
同时,校史馆还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和活动,吸引了大量师生和社会人士前来参观和学习。
总的来说,江西师范大学校史馆是一座值得推荐的博物馆,对于了解江西师范大学和江西省的历史文化,以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师范大学位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会城市南昌,学校缘起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你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省本科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
2003年,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江西银行学校)整建制并入。
学校现有瑶湖、青山湖共青城校区是江西师大的第三个校区,面积达1038亩,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3.5亿元,可容纳学生1.5万人。
该校区将于10月20日前开工建设,201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和共青城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304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
瑶湖校区不设围墙,周围以一条5公里长的瑶河环抱,具有突出的生态人文特点。
最近十年江西师范大学校史上的第一
1、毕业生中的第一个国家杰出科学青年基金获得者--毛希安。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2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研究核磁共振方面有突出成就。
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科学青年基金资助。
2、江西省高校第一个学生国旗班--江西师范大学国旗班,成立于1998年5月。
3、校友中的第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庆元,中南大学教授,桥梁动力学专家。
1950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土木工程系。
曾庆元教授长期从事桥梁结构振动与稳定的教学和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于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江西省第一所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江西师范大学团委。
2004年12月,我校团委被命名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
5、全国普通高校第一支女子大学生军乐团--江西师范大学女子军乐团,成立于2000年3月。
女子军乐团多次参加省内外比赛。
5、校友中的第一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应明生。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2002年被清华大学聘为第四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989--1996年,应明生在我校数学系工作。
他还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
6、我校第一个973前期预研项目--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薛锦云教授承担的《形式化方法致导的软件自动化研究》,2003年。
7、在新校区入学的第一批学子--2003级6000多名学生。
2002年12月24日,瑶湖校区奠基。
校园占地面积2680亩。
8、第一个博士点--基础心理学。
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博士授予单位,基础心理学获得授予权。
9、我校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不含在校外担任博士生导师)--胡竹菁教授(教育学院)、戴海崎教授(教育学院)。
10、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是经教育部批准,按照省部共建形式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开始建设并对外开放,2007年11月通过教育部验收。
11、我校招收的第一批博士生--基础心理学专业2004级,杨莉、董圣鸿、刘声涛、周俊。
12、我校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杨文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杨文军与队友孟关良合作,夺得男子双人划艇500米项目冠军。
13、我校第一个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第一名--外国语学院2002级学生艾黎莎在2004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夺得第一名。
14、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江西省第一所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在五年内对全国本科院校进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2005年,我校接受教育部的评估,获得优秀成绩,这是我省第一所获得优秀的高校。
15、我校第一批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廖维林(化工研究中心)、朱笃(生命科学学院)。
2006年9月19日,人事部等七部委公布了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名单,廖维林、朱笃榜上有名。
16、我校第一次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2006年12月,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公布,政法学院李康平研究员、张吉雄教授撰写的专著《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获得三等奖。
目前我国人文社科领域还没有设立国家级奖励,因此,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被认为是最高级奖励。
17、第一个国家教学名师--赖大仁,文学院教授,院长,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6年,赖大仁教授当选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每年评选一次,每次不超过100人。
18、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7年8月14日,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下发文件,批准我校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同时心理学学科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人部发[2007]110号),标志着我校博士后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19、教工中第一个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徐晓泉,教务处处长,教授。
他撰写的《完备格的关系表示理论及其应用》,获得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每年评选一次,每次不超过100篇。
20、我校第一个江西“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侯豪情,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江西省实施“井冈学者”计划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创造性的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建设一支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才队伍,提高江西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档案馆陶家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