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农村居民客观生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农村居民客观生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1 农村居民客观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1.1 经济发展

在中国现阶段,经济因素在人们的生活中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是生活质量提高的物质基础。研究生活质量的客观方面,经济发展对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是不可省略的。经济因素是制约生活质量变动的根本因素,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因素包括宏观的经济运行、农民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等方面。人民生活需求的满足必须以国家社会所提供的经济保障这一物质条件为基础。例如,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客观生活质量低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收入,不仅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取决于收入,而且人力资本的投资也受收入的制约,而这最终又会影响到收入水平本身的提高。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人们的生活需求满足程度最终取决于他们的消费状况和消费结构。

3.1.2 生活条件

作为个体生存、发展基本要求的生活条件水平,是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条件的高低直接影响这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生活条件与人类活动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人自身的发展和人类改造自然等实践活动的开展。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不仅是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而且能为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有力的保证。很难想象一个污水横流、破屋烂瓦的地区,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生活条件不仅包括住房条件,还应当包括家庭电气化、交通便利情况、饮用水的卫生程度以及环境质量状况等。房屋、交通、通讯、电气等的方便丰富程度是生活质量的直接表现。

3.1.3 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建国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国情,削弱了农业资本的积累,阻碍了农村的发展,使得农村的整体发展情况严重落后与城市。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长期以来以种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习性使得他们在天灾人祸面前更显得更加的力不从心。这就要求国家政策更多的向农民、农村倾斜,加大财政支农以及扶贫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社会越向前发展,公共政策和公共产品供给倾向农村的力度越大,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就越大。

3.1.4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两个层面,具体体现为健康和教育两方面。健康和教育状况不但能直接反映农村居民的客观生活质量,而且对客观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创造性劳动的积累才能不断提高客观生活质量,而健康的身体是劳动的前提。如果没有文明的农民,就没有文明的乡风,也就直接影响“三农”工作的高效运行,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只有提高农民素质,把各种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农民群众,提高他们创业增收本领,才能够推动社会朝着文明化、秩序化的方向前进,才能使整个人类社会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3.2 农村居民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设计

3.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农村居民客观生活质量指标的选择,必须将农村居民客观生活质量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客观的反映出来。客观性是整个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和根本依据。

全面性原则。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客观方面应该能被选取的指标体系全方位的反映出来。客观生活质量是一个需要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探讨的复杂的、多层面的概念,指标体系应该全面地包含农村居民客观生活质量的各要素,体现其内在属性的完整性,即完备性。

层次性原则。要保证一级指标和次级指标不会出现在同一级系统中。农村居民客观生活质量评价系统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即总目标层为客观生活质量指数层;第二层是子系统发展指数层;第三层是各子系统的构成要素层。

与时俱进原则。科学研究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的某些指标已经不能恰当的描述农民的生活质量了,应该针对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的变化,纳入一些新的合理的指标

可操作性原则。所选择的指标要有完整的概念,明晰的内涵,能被社会各界普遍的接受,在现实应用中和统计监测中具有可操作性。由于本文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其中某些指标的周密计算或数据的获得是及其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选取指标时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尽量客观地反映最真实的农村居民客观生活质量。

3.2.2 指标体系的内容

遵照以上原则,并参照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特点,本文从经济发展、生活条件、社会环境、人口素质四个方面遴选了23个评价指标,给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和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来对农村居民客观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具体指标体系如表3-1。

表3-1 农村居民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Tab. 3-1Index system of objective life quality of rural residents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说明

经济发展

X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1 单位:元

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X12 第二三产业人员/从业人员*100 城镇化水平X13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14 单位:元

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X15 单位:元

消费价格指数X16 同比指数,逆向指标

恩格尔系数X17 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逆向指标,

单位:%

生活条件

X2

人均居住面积X21 单位:平方米/人

平均住房价值X22 单位:元/平方米交通及通讯支出比重X23 单位:%

每百户拥有家用计算机数量X24 单位:台

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量X25 单位:部

每百户拥有电冰箱的数量X26 单位:台

农村自来水受益率X27 饮用自来水的农村居民/农村总人口,单

位:%

森林覆盖率X28 森林面积/国土面积,单位:%

社会环境

X3

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X31 参保人数/农村总人口,单位:% 每千人拥有医生和卫生人员数

X32

单位:人

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占农业GDP的

比重X33

农村低保支出/农业GDP,单位:% 政府支农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

X34

支农支出/农业GDP,单位:%

人口素质

X4

人均预期寿命X41 单位:年

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X42 受教育年限做系数,单位:年医疗保健支出比重X43 单位:%

文教娱乐支出比重X44 单位:%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体现的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反映综合经济实力。作为提升生活质量和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基础,它是一个必选的最具可比性的生活质量对比指标。

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2009年农业GDP占全国GDP的10.74%,并且还在不断缩小。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非农产业实际上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发展非农产业,不但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而且能促进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采用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来反映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情况。

城镇化水平。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比城镇居民低,不仅仅是由于农民多从事体力劳动,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而且还因为农村的交通、服务业等不发达,不能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便利。城镇化水平不仅能反映一国的工业化进程,也能体现该国居民生活质量所处的阶段。城镇化水平,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满足农民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而且是反映全面小康的核心指标。它体现了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及改善生活的能力。

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外出务工收入随着“民工潮”的涌现已经成为农民家庭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民在外务工收入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方面有着不能忽视的影响。外出务工收入主要体现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农村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的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它体现了农村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公式为:居民食品支出/消费总支出。统计学家恩格尔发现,一个家庭收入越低,那么它用于食品等必需品的支出比例越大,相反则这个比例越小。这就是“恩格尔定律”。根据这个定律得出的比例系数就是国际上认可的反映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指标恩格尔系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判定居民生活阶段的一般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