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家经典看儒学宗教观念

合集下载

儒学中的宗教性探析

儒学中的宗教性探析

儒家的宗教性探析宗教在其最宽泛的意义上说是一种方法,通过这一方法,认识到现象界之局限性的人类,可以采取具体的步骤,在某种宇宙视野的观照下进行自我转化。

这不单单是一个过程或表面文章,而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们当然可以把儒家思想视为一种宗教,因为儒家在行为的一开始就要求,在宇宙变化进程中,首先要建立道德反映和精神觉悟。

Mary Evelyn Tucker, “Religious Dimensions of Confucianism:Cosmology and Cultivation”, i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48, no.1, 1998.Herbert Fingarette认为,儒家思想的宗教性主要表现在它对礼的重视上,在他看来:不像在基督教那里一样,一个人和其他人皆绝对属于上帝,人只是上帝一个“碎片”,而在(儒家)这里人并不神圣,也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开花结果,而是在遵守礼仪的过程中,仁的开花与结果。

Herbert Fingarette, Confucius: The Secular as Sacred. New Y ork: Harper & Row, 1972在主张儒家思想无神论的同时,安乐哲(Roger Ames)认为,根据约翰·杜威(John Dewey)所说的,“(宗教意识就是)在既依赖又支持的过程中,人与想象中的周围世界结合为一个宇宙(整体)的意识”,儒家思想仍然具有深刻的宗教性。

Roger T Ames, “Becoming Practically Religious: A Dewey and Confucian Context for Rortian Rel igiousness”, in Huang Y ong (ed.), Morality, Human Nature, and Metaphysics: Rorty Responds to Confucian Critics. New Y ork: Global Scholarly Publications, 2007. Paul Rule认为,儒学,特别是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具有宗教性,因为它重视“敬”。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论语》、《大学》、《中庸》等被誉为儒家经典,不仅在中国古代影响深远,而且对整个东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经典的翻译涉及到各种隐喻,其中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是其中之一。

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是指儒家经典中蕴含着的一些具有宗教性质的隐喻,在传承中被加入了一些宗教的元素。

例如,在《论语》中,“君子不器”,“唯德是能”,这些语言中,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宗教的概念,但却有着明显的宗教化的意味。

这种意味不仅指明了儒家思想对政治和社会伦理的影响,也表明了儒家思想对个人精神修养和道德考量的影响。

对于儒家经典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可以采用翻译策略进行处理。

首先,翻译者要认识到儒家经典所涵盖的宗教元素,如道、德、命、天等。

其次,翻译者要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信仰倾向,尽可能增强目标语读者对译文涵义的把握。

最后,翻译者要注意语言风格的统一性,以确保翻译质量的一致性。

例如,《论语》中“为政以德”一语,表达了“以仁爱之德治政”的主张,其翻译可以采用“政治以道德为基础”或“用德行政”等表述。

这样的翻译,不仅保留了原文中的道德和德行等宗教元素,同时也符合了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信仰倾向。

在翻译儒家经典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时,还需要注意到隐喻的多样性和动态性。

隐喻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而且其意义也可能随时间和背景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翻译儒家经典中的隐喻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背景对其实际意义进行分析和理解,以达到准确传达信息的目的。

总之,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是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需考虑到其宗教和文化元素,并结合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信仰倾向进行翻译处理。

同时,注意到隐喻的多样性和动态性,翻译需要仔细分析和理解得出准确的翻译。

从学理层面浅析“儒教是宗教”

从学理层面浅析“儒教是宗教”

从学理层面浅析“儒教是宗教”摘要儒教创立于东汉时期,它是儒家学派的发展,所以儒教崇拜孔子。

儒教正式创立之后,经过与王权的结合,以及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思想家的发展,渐成体系并成熟,成为我国2000多年来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近代以来,儒教逐渐丧失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渐趋衰落,只在民间存在。

在中国本土封建历史中一直就有儒、释、道三教并流的局面,只是到了16世纪随着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来华传教提出了儒家不是宗教的观点,特别随着近代西方列强利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仁人志士们为了革新图强,以接受西方文明科技,而对儒教甚至是儒学产生了怀疑乃至否定。

但笔者认为近代到现代关于“儒教是否宗教”的争论并不能改变历史上儒教增经作为国教的地位,儒教在中国本土文化领域内仍然是一种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宗教。

关键词:宗教、儒学、天命、终极关怀、宗教意识儒教的历史起源儒教学说创立之初的确只是一种学说,并非宗教。

但它对终极关怀的关注,为它日后的宗教化提供了内在根据。

它的政治主张,又为它日后的国教化准备了条件。

到汉代,经过董仲舒的努力,入学完成了初步的神学化。

同时,儒学也被官府定为治理国家的意识形态,确立了统治中国思想达2000年之久的国教地位。

隋唐时期,儒学经历了佛教和道教的不断交融,及至宋明,以儒家伦理为中心,吸取了佛教﹑道教的一些宗教修行方法的宋明理学终于出现。

宋明理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儒教的完成。

从两汉时期的经学和谶纬之学,到魏晋时期的玄学,从唐代的“道统”说,到宋明的理学和心血,儒学的宗教特征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所发展,其神学理论也愈发系统而完整。

清朝初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强盛期之一,儒教也随着国家的强大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反过来说,儒教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以及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强大也有促进作哟个。

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没有西方文明的冲击,可能没有人怀疑儒学的儒教性质。

在中国传统中,自唐代起就有儒释道三教并称得说法,外国人一般也认为儒学就是儒教。

古代文学中的宗教思想和哲学观点

古代文学中的宗教思想和哲学观点

古代文学中的宗教思想和哲学观点古代的文学作品始终承载着人们对于宗教和哲学的思考与解读。

这些作品通过表达人们内心的纷繁复杂以及探索生死、世界、宇宙等大问题,展现了古代文学中丰富而深刻的宗教思想和哲学观点。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探究在作品中如何体现出不同宗教思想和哲学观点。

一、宗教思想在古代文学中的体现1. 儒家思想在《论语》中的表现《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作,体现了儒家思想在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其中,孔子的言行展现了宗教思想中的教化和仁的理念。

例如,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人们要以仁爱之心与他人相处。

这种教化的宗教思想使《论语》成为古代文学中重要的儒家经典。

2. 佛教思想在《西游记》中的呈现《西游记》以取经之路为主线,通过师徒四人的历险和修行,展现了佛教理念在古代文学中的独特表达。

在小说中,行者为人处事本着“舍小我,成大我”的佛教观念,一路上克服各种困难,修善积德,最终得到佛祖的善果。

这种宗教思想的体现使得《西游记》成为中国文学中具有深刻佛教色彩的作品之一。

3. 道家思想在《庄子》中的体验《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代表性的道家著作,其中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自然观、生命观等观点。

庄子通过讲述自由自在的草木昆虫和道家智者的故事,展现出追求无为而治、接纳自然的思考方式。

这种哲学观点的表达使得《庄子》成为古代文学中道家哲学的重要标志。

二、哲学观点在古代文学中的体现1. 悲剧哲学在《红楼梦》中的思辨《红楼梦》通过展现贾宝玉、黛玉等主要人物的命运起伏及爱情、功名等诸多挣扎,体现了悲剧哲学思想在古代文学中的大胆探讨。

小说中刻画了人生的无常和人性的苦难,凸显了悲剧命运的现实主义倾向。

这种哲学观点的体现赋予了《红楼梦》独特的人生思考与哲学意味。

2. 程朱理学在《水浒传》中的显现《水浒传》是古代文学中一部代表性的英雄小说,其中体现了程朱理学的哲学观点。

小说中展现了人物们对于忠诚、义气等价值观的坚守,并探索了人性本善、隐喻等概念。

论儒学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

论儒学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

论儒学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摘要】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思想体系,既具有哲学思想,又蕴含着深厚的道德宗教色彩。

在儒学的哲学思想方面,强调仁、义、礼、智为核心,强调人伦关系和个人修养。

在道德价值观方面,儒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仁爱和孝道。

儒学还具有宗教特征,尊崇祖先、祭祀礼仪等为其表现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在政治、教育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影响深远。

当代,儒学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儒学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不可忽视,也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哲学与道德宗教的结合体现。

【关键词】关键词:儒学、哲学、道德宗教、起源、发展、思想、价值观、宗教特征、地位、影响、当代意义、中国文化、贡献、世界哲学史、结合。

1. 引言1.1 儒学的起源与发展儒学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传统认为其创始人是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儒家的核心理念,强调人们应该以礼义廉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追求仁爱和道德完善。

儒学逐渐发展壮大,在孔子之后的儒家先贤陆续涌现,如颜氏、孟子、程颢、程颐等人,他们对儒学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流派。

儒学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儒学复兴,隋唐时期的鼎盛时期,宋明清时期的复兴与变革。

儒学从起初的治国安邦的学术思想,逐渐演变成了涉及生活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思想体系,被广泛应用于政治、教育、家庭伦理、礼仪习惯等方面。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不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东亚各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学的核心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被奉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表征,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

2. 正文2.1 儒学的哲学思想儒学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关于人性、伦理道德、政治治理等方面的思考和理论。

儒学认为人性本善,提倡仁爱之道,强调人的修身养性和道德修养。

从儒家的天人观看其宗教思想与实践

从儒家的天人观看其宗教思想与实践

从儒家的天人观看其宗教思想与实践宗法性传统宗教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是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一以贯之的“正宗大教”。

儒学作为官学,与官方宗教经常是并行发展,“虽有时交叉,但决不合一,”①使宗法性传统宗教这一“正宗大教”几千年来一直在祭政合一、祭族合一的轨道上行进,虽然其祭祀典制不断完备,却始终没有形成一套内在的神学体系。

论文从儒家天人观的角度对儒家的宗教思想与实践进行分析,从哲学的高度探寻儒学与官方宗教“虽有时交叉,但决不合一”的思想深层原因。

论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在对儒家天人观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后得出结论:儒家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天人之学”,儒家站在宇宙的高度将自然、社会和人类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遵循共同的规律,在天称为“天道”,在人称之为“人道”,“天道”是“人道”的来源,人类的思维和活动只要能上达天道既符合人道,即“天人合一”。

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的研究结论,从儒家天人哲学的高度对儒家宗教思想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儒家“以人为本”的天人哲学思想,使儒家的宗教思想具有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特点。

第三部分在第一、第二部分的研究基础上,对儒家的宗教实践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儒家关注人生和人的主体意识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精神传统,决定了儒家的宗教实践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

儒家“神道设教”的宗教实践既讲人,又讲神,神道的目的在于完善和加强人道,倡导的是一种与神道对立的人道的观念和人道精神。

儒家宗教实践的本质是人文的、世俗的和非宗教的。

儒家宗教实践的外在形式是宗教牲的,内在心理体验是人文性的,两者在礼乐文化体系中自然融合。

“礼”是儒家宗教思想与实践的载体,“礼”成为宗法社会秩序的象征。

最后,儒学“以人为本”的天人哲学本质上是人学,儒家以“神道设教”,借神道弘扬人道,致力于承担“敦厚以崇礼”的教化,以求建立理想的大同社会。

封建统治者借敬天祭祖来显扬其至上的王权和威仪,维护其宗法统治。

从儒释道文化的角度看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

从儒释道文化的角度看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

从儒释道文化的角度看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一、儒家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儒家文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因此,儒家文化强调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积极应对,这又需要一定的宗教信仰的支持,来提供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

在儒家文化中,祭祀和宗教信仰的功能主要是在于满足心理上的需求,促进社会和家庭和睦、温馨,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水平。

儒家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先天性之神”、“后天性之神”、“三清道教”和“佛教”。

他们都是对社会正义、生命意义、人伦关系和精神世界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儒家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关系则是:宗教信仰的存在使个人更加肯定自我价值,从而培养一种务实、自信的生活态度;从现实中汲取智慧和意义,全面理解社会和人性的本质,推崇诚实、忠恕、宽厚、勤俭、智慧等为生活标准;努力实践个人、家庭、国家和世界和谐的理想,为社会作出贡献,从而实现个人完善和社会和谐。

二、佛教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佛教文化认为人生苦难无止境,必须通过积累善功、知识和智慧,才能摆脱尘世的困扰,获得生命的真谛。

在佛教文化中,信仰被看作是一个需要长期修持和体验的过程,是人生自我超越的源动力和基石。

佛教文化中的生活方式更加关注内在和精神的净化,通过消除人的内心烦扰和痛苦,从而达到人生的真正目的。

佛教以“八正道”来支配生命,其中重点关注八部分:右见、右思、右语、右行、右命、右精进、右念和右定。

这些意味着更加谨慎、自律而有意义的生活态度,强调克制自己的欲望,充分发挥智慧,在生活中不断地积极探索和发现生命的可能性。

三、道家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道家文化将生命视为道德治理和自我修养的过程,重视具有道德意义的个体表现和人类文化价值体系。

在道家文化中,宗教信仰的作用是让人们清晰认知道德的意义和价值,提高自己的自律和才智,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道家注重天人合一和无为而治的生活理念,认为只有通过民族和历史的发展,人类的心灵与天地之间才能实现平衡。

中国古代的宗教与信仰体系

中国古代的宗教与信仰体系

中国古代的宗教与信仰体系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宗教多元与信仰丰富的国家。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信仰着各种各样的宗教,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宗教与信仰体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你介绍中国古代的宗教与信仰体系,包括儒家、道家和佛教等。

一、儒家的宗教与信仰体系儒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宗教与信仰体系。

儒家强调人的伦理道德修养与社会秩序的维护。

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仁”包括了对他人的关爱和慈悲,“义”强调了道德准则和责任,“礼”讲究社会礼仪和规范,“智”代表智慧和学问,“信”则强调了忠诚与信任。

儒家的宗教信仰包括了对先贤的崇拜与祭祀,如对孔子及其弟子的敬仰,以及对各种神灵的信奉。

此外,儒家也注重思想修养和个人的道德实践。

他们通过读书学习儒家经典来提升自己的修养与智慧,并将这些道德准则运用于日常生活。

二、道家的宗教与信仰体系道家是中国古代另一种重要的宗教与信仰体系。

道家注重个人的自然与自由,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道可道,非常道”。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追求虚无与自然之道。

道家信仰中的重要元素包括了对道教神仙的崇拜与祭祀,以及对于自然与气功的修炼。

他们通过各种仪式和修炼方法追求长生不老和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道家注重锻炼身体,修炼内丹,以及研究自然现象和宇宙之道。

三、佛教的宗教与信仰体系佛教是中国古代的另一大宗教与信仰体系。

佛教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并与本土信仰融合。

佛教强调出离苦难和追求解脱的境界。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谛八正道”,即苦、集、灭、道与正见、正思维、正语言、正业、正命、正修、正念、正定。

佛教的宗教信仰包括了对佛陀及其弟子的崇拜与供养,以及对于菩萨与护法神的信奉。

佛教注重修行与修福积德,并通过默念佛号、念经、禅修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境界。

他们追求涅槃的境界,即超越轮回与苦难,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总结:中国古代的宗教与信仰体系多种多样,并且相互影响、融合。

儒家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秩序,道家强调虚无与自然,佛教强调出离苦难和解脱。

中国的宗教与信仰体系

中国的宗教与信仰体系

中国的宗教与信仰体系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宗教与信仰体系。

这一体系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宗教与信仰体系,并展示其多元性与和谐共存的特点。

一、儒家思想与孔子信仰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该思想以儒家经典《论语》为代表,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传统中国文化的基石。

孔子信仰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之一,它将孔子视为至高无上的圣人和伟大的教育家。

许多中国人信奉孔子并尊重其思想,他们在孔庙中祭拜孔子,希望能够获得他的庇佑和智慧。

孔子信仰与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智慧的源泉。

二、佛教的传入与融合佛教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宗教之一,它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并与当地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深入的融合。

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对佛教进行了吸纳、研究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独创性地融合了佛教的教义与中国的哲学思想,例如道教的道家思想和儒家的仁义道德。

这种融合为中国佛教赋予了独特的气质,并使其在中国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可与接纳。

如今,中国的佛教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并吸引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崇敬。

三、道教的神秘与超自然信仰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信仰,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道家哲学思想。

道教强调追求长生不老和修行达到超越人性境界的目标。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道教对中国文化和宗教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道教的信仰体系包含了丰富的神灵观念、仙人信仰和超自然现象的探索。

道教寺庙成为人们寻找平和心灵及精神指引的场所,被广大信徒用作宗教仪式和冥想的场所。

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传播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分别在7世纪和16世纪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宗教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儒学宗教性浅析

关于儒学宗教性浅析

关于儒学宗教性浅析关于儒学是否是宗教学术界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那儒学是否是中国的宗教?我也不知道,不不过既然谈到宗教问题,我想我们最少应先了解一下到底何为宗教?作为宗教究竟需要有些什么必要条件?虽然我们都知道各个国家由于文化差异对宗教的定义各不相同,就比如说:《大英百科全书》给宗教(religion)一词这样5个意义:(1)对上帝或其他超然力量的服从和崇拜;(2)对宗教信仰和教规得承认和信奉;(3)宗教观点、信仰和实践的个人趋向或制度体系;(4)古时候指良心;(5)热爱和信仰某种事业、原则或信仰体系;《大美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宗教是以…终极‟、…至上‟和…神‟为核心的一种信仰和礼仪的模式,人们企图由此凭借通常的现实经验与来世相通,并希望获得有关来世的灵性感受。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的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是感到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因而企求某种超越的力量作为命运的依托和精神归宿。

”等等。

虽然不同文化,不同名族对宗教定义在语言表述上有一定差异,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宗教的几个本质的属性,比如:肯定有一个信仰对象,终极追求目标,信奉体系,信奉团体组织。

那儒学到底是不是宗教呢?或者说从从何种意义上讲它是宗教?当然儒学建立最初是完全与宗教性沾不上边的,只是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政治伦理学说,它和诸子百家争鸣。

我想儒学慢慢具有宗教性应该是伴随着封建统一大帝国的建立和巩固逐渐进行的。

是经过董仲舒及后人改造后的儒学。

从董仲舒开始,他以公羊春秋的儒家学说为主干,广泛吸收阴阳五行黄老刑名等多种学说,形成了以“天人感应”为思想核心的理论体系,使儒学开始蒙上神的色彩。

再到宋明理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儒教的开始。

宋明理学吸收佛道的思想营养和思辨方法,使“教合流”,发展传统儒学,构建起儒学本体论学说,史称之为“新儒学”。

新儒学将儒家伦理思想和哲学整合为一,形成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本体论学说。

从宗教的角度看儒学

从宗教的角度看儒学

从宗教的角度看儒学为什么一切外来的宗教和文化不能同化中国人的精神?为什么那些“舶来品”来到中国不久,就会被中国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所同化?一个民族在她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上,必然离不开宗教对其野蛮性的陶冶。

宗教涉及的是一个民族的信仰问题,它是以人的现实存在为背景的。

宗教总是与社会伦理、政治制度等融为一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整体思维水平。

宗教的职能首先要解决人与客观世界、人与社会的矛盾。

原始宗教只是初步解决了这些矛盾,而进入文明社会的纯粹宗教需要系统性地解决人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各种问题。

哲学和宗教虽然密切相联,但一个健康发展的民族,哲学与宗教应该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

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精英阶层在某个特定历史阶段最高思维水平的代表,宗教则代表着一个民族绝大部分普通人的精神信仰。

儒家思想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精英阶层的思想,也代表着普通大众的精神信仰,并且成为皇权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立法”基础,不可不谓巧妙也!宗教的思维模式是圆圈式结构,哲学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式上升结构。

儒家思想显然是以解决礼坏乐崩之后的信仰问题为宗旨的,其思维模式显然属于宗教的范畴。

儒家思想对客观世界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刻意回避了那些理论上的难题,使人们不再对客观世界产生怀疑。

这样,儒家文化在功能上就行使了一部分宗教、哲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的职能。

儒家思想既是宗教,又非标准形态的宗教;既是哲学,又非标准形态的哲学。

如果说儒家思想是宗教,那么宗教观念中至高无上的上帝在哪里?如果说儒家思想是哲学,那么宇宙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在哪里?孔子学说中的“存在”就是那些表现在现实世界里的仁、义、礼……不过是些存在的图式、概念而已,并非存在本身。

孔子关于“仁、义、礼”的学说直接源于周礼。

周礼原本是来自原始宗教的,周公创立的礼乐制度,在仪式中透出宗教的魂魄。

这样,孔子学说很自然地就与宗教有了共通之处。

“席不正不坐。

”(《论语·乡党》)坐席不合礼制,不坐。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这些经典中所呈现的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角度出发,探讨儒家经典中的宗教元素如何渗透并影响了人们的伦理认知,以及在翻译过程中这些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如何被传递和解读。

儒家经典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首先体现在对于人与神的关系的体认上。

在儒家经典中,孔子对于天的理解和崇敬是很明显的。

《论语》中提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中孝与仁的关系就是通过对天的崇敬来说明的。

天被儒家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伦理认知隐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宗教与儒家伦理观念的内在联系。

对于儒家经典的翻译来说,在传播这种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时,需要在确保忠实原著的基础上,注重传递这种伦理观念的内在联系和宗教化特征。

儒家经典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还反映在对于人类行为规范的诠释和引导上。

《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中包含了儒家伦理观念的核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道德,亲近百姓,努力追求至善。

这种义利观、社会伦理观和个体伦理观的统一被儒家视为重要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翻译过程中,要保持原著的精神内核,注重传播这种含义丰富的伦理认知隐喻。

儒家经典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还表现在对于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引导上。

《论语》中提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强调了心灵修养与自我检讨的重要性,它要求人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认清自己的缺点,力求不断提升精神境界。

这种对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引导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与伦理观念的有机结合。

在翻译这些经典时,需要着重在语言之外,传达出其中的道德追求和精神愿景,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一直扮演着宗教和哲学的双重角色。

在儒学的传播中,儒学的宗教性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讨论,着重探讨了儒学的宗教性质及其影响,以及如何加强儒学的哲学性,以更好地发挥儒学与现代社会的作用。

一、儒学的宗教性质及其影响儒学虽然被归类为哲学学科,但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一种宗教。

在儒学的发展过程中,其教义和思想体系逐渐得到了宗教化的转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宗教传承和仪式。

例如,儒学的核心思想“仁爱”就被视为一种道德信仰,成为了中国的精神信仰之一。

此外,儒家还创立了一系列的儒教仪式和祭祀仪式,如“孔庙祭孔大典”、“八闽祭孔”等,这些仪式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宗教的一部分。

儒学作为一种宗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思想理念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儒家教育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之一。

儒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敬仰,儒家思想也对中国社会的道德和文化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如何加强儒学的哲学性1990年代以来,我国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儒学经历了一次“复兴运动”,当代新儒家在儒学的传承与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代新儒家认为,儒学在当今社会中的发展是相当必要的,由此也就需要对其进行加强和改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首先,要充分挖掘儒学的哲学性。

既然儒学需要从一个信仰系统发展成为一种哲学学科,那么儒学答案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内在价值的传递。

因此,在当代儒学中,要强调儒学文化的哲学性和人本性,强调儒学的核心理念和基础思想,将传统宗教儒学转变为一个哲学体系,并加强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

其次,要加强儒学的与时俱进性。

如今,全球化、信息化等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普遍,我们需要跨出传统束缚,用新的视角去看待儒学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赋予其以中国特色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多样的,其中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儒家、道家、佛教等宗教信仰以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哲学思想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儒家思想与宗教信仰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个体的修养和社会的和谐。

儒家不以崇拜神灵为主要形式的宗教信仰,而是通过尊重祖先和先贤,实践仁义道德来表达对伟人和先贤的崇敬。

建立“家庭至上”的价值观,提倡孝道和纲常思想,使得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道家思想与宗教信仰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与道的和谐,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我解脱。

道家思想的宗教信仰主要表现为对天地之间至高无上的“道”的崇拜,而不涉及具体的神灵崇拜或仪式活动。

道家注重个体修养,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较高的地位。

三、佛教与宗教信仰佛教源自印度,但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

佛教所宣扬的慈悲、忍辱、舍己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谦和等价值观相契合,因此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佛教的宗教信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寺庙供奉、礼佛祈福等,这些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宗教信仰形式之一。

四、儒家哲学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以孔子等先贤的经典著作为依据,强调礼、义、道、仁、智等要素的培养与实践。

儒家的思想理论体系关注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对社会的责任。

儒家思想以其明确的人伦观和社会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道家哲学思想道家哲学思想强调虚无、宇宙的变化和自然法则,主张顺其自然,追求内心自由平和。

道家思想强调个体的内在修养和实践,注重在当下的生活中体验和追求道的境界。

道家的思想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和审美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墨家与法家哲学思想墨家哲学思想以墨子为代表,崇尚兼爱、非攻、节俭等原则,主张减少战争和争斗,追求社会的和谐。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经典著作对于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伦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经典的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的现象,即将经典中的儒家思想和价值观与宗教的概念相结合,形成一种宗教化的伦理认知。

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的出现源于儒家经典对于人生意义、道德规范的探讨。

在儒家经典中,常常会使用一些宗教的概念来描述人生道德修养的目标和义务。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将其视为人生的最高道德境界。

他认为,只有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行为,才能实现心灵的和谐,达到与天地万物的和合。

这种对于道德修养的描述,与宗教信仰中对于追求与神灵的合一、超脱尘世的境界有着相似之处。

在儒家经典翻译中,往往将孔子的“仁”解释为一种宗教化的伦理认知。

这种解释认为,“仁”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宗教信仰。

它要求人们无私奉献,关爱他人,以求得个人与世界的和谐。

通过“仁”的实践,人们可以达到一种与神灵和上帝的合一状态,得到超越现世的幸福和满足。

这种解释将“仁”上升到宗教的层面,强调了人类与神灵的关系,以及个体在伦理行为中追求心灵升华的重要性。

除了“仁”之外,儒家经典中的其他概念也常常被解释为宗教化的伦理认知。

《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被解读为一种通过观察自然、追求自我认知的方法,以实现心灵的解脱和与神灵的契合。

《中庸》中的“中”则被理解为一种追求内外和谐、达到超然境界的宗教修养。

这些解读使儒家经典中的智慧和道德观念与宗教信仰相融合,形成一种宗教化的伦理认知隐喻。

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的出现既是因为儒家经典所强调的伦理生活与宗教信仰有着相似之处,也与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语言传承有关。

在历史上,儒家的思想与宗教信仰常常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儒家智者常常具有宗教的身份,他们的智慧和道德教诲常常与宗教仪式、祭祀活动相结合。

这种宗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使得儒家经典的表达方式中常常带有宗教化的色彩。

从儒家文化思考我们是否需要宗教

从儒家文化思考我们是否需要宗教

难以捉摸的了,我们可以了解它,利用它,而不是把它当做纯粹
立观念。儒学是一种政治伦理学说体系,为帝王统治提供了较
高于我们智商的神去供奉他。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修身养性去
为合意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最终由一种民间的政治伦理学
达到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而不是需要神灵去约束我们的行为
派逐渐转化为一种国家的准宗教。儒教要求人们服从世俗政权
我们需要怀有开放的态度,不信仰宗教的人要对宗教信
等重要的地位。中世纪的西方,中所获得的心灵宁静。
到的是宗教知识。在中国,有条件接受教育的孩子最开始接触
信仰宗教的人也不要苛责没有信仰的人,他们并不是没有道
的是《四书》,即《论语》、
《孟子》、
《大学》、
59
《中庸》。这些书籍讲授
德底线,只是也许他们用哲学的手段达到了更高的自我克制
的其实就是儒家哲学的基本理念,所以所谓的启蒙教育就是哲
和修养。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CHUANGXINKEJI 2014.0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儒家思想在伦理道德方面存在比较尖锐的矛盾,不时爆发争论,
觉得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因为中国无论是儒道佛,都强
数百年间时有起伏。唐朝以后,佛教在儒家的挑战面前,节节败
调的是个人的修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说水善利万
退,妥协退让的色彩愈来愈浓烈。同时,朝廷也屡屡发布诏令,
物而不争,佛祖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日三省其身,不自见
文 / 童宛村
学启蒙。不但如此,即使是在孩童刚刚开始识字时,他们会通过
识记三字经来认字,而三字经实际上就是孟子哲学思想的体
西方人总喜欢运用信仰来抨击我们,他们说我们没有信仰,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观念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儒家经典的翻译过程中,宗教化的伦理认知隐喻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其影响着人们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和传播。

本文将从翻译的角度探讨儒家经典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揭示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和意义。

儒家经典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体现了儒家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交融。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和宗教信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交互。

儒家经典中的一些伦理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等,与宗教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共鸣,因而在翻译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宗教化色彩。

比如《孟子》中的“圣人”、“天命”等概念,在翻译时可能会采用宗教化的表达方式,以突出其中蕴含的宗教意味和神圣性。

这种宗教化的伦理认知隐喻不仅为儒家文化注入了宗教的气息,而且丰富了其内涵,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和普世性。

儒家经典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具有跨文化交流的功能和意义。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伦理道德的理解和诠释可能有所不同。

而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的引入,可以为儒家文化的传播提供一种较为通俗和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使不同文化之间达成相互理解和共鸣。

比如在将儒家经典翻译成西方语言时,可以适当引入基督教或其他宗教文化中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其中蕴含的伦理道德观念。

这种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弥合不同文化之间的认知差异,而且有利于推动儒家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

儒家经典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还可以激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其价值观念和理念的传承和发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而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的引入,则可以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比如通过宗教化的表达方式,可以使儒家经典中的伦理道德观念更为生动和形象,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认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儒家经典看儒学的宗教观念
作者简介:富察贵嘏(1983.04—),男,满族,四川省江油市,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中国儒学研究生。

(四川大学历史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宗教性的核心问题是宗教观念,本文试通过从儒家经典引经据典,从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神性观念三个方面一窥儒学的宗教属性。

关键词:宗教观念儒学文献儒家经典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026x(2012)09-0000-01
儒学是否是宗教这一问题,学术界尚无一致意见,但儒学具有宗教性是普遍的共识。

宗教性的核心问题是宗教观念,通过从儒家经典引经据典,我们可以从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神性观念三个方面一窥儒学的宗教属性。

①灵魂观念
儒学的灵魂观念也就是“鬼神”信仰中对“鬼”的理解,儒学认为“鬼”就是“归”。

《说文解字》:“人所归为鬼。

”《礼记·祭仪》:“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基于儒学的世界本源论和上古女娲造人的传说,世间万物都始于天、生于地,人也不能例外,人死后尘归尘、土归土,埋葬土中,视其为归。

儒学的鬼分为“魂”“魄”两部分,形魄归于土、魂气
归于天,这就是儒学的“灵魂二元论”。

《礼记·郊特牲》:“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

”人的魂是来自天而归于天;有了形态就是“魄”,死后归于土。

《春秋左传·昭公七年》:“子产曰:‘人生始化曰魂,既生魄’。

”孔颖达注:“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

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

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

”《孔子家语·问礼》中也提到这个问题:“形体则降,魂气则上,是谓天望而地藏也。


②神灵观念
儒学相信“万物有灵”,除了至上神——“天(上帝)”外,还有“六宗”、“山川”、“群神”。

《说文解字》:“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在儒学中,神只指天神。

《说文》的“引出万物者”,也就是《周易》中的“万物资始”;之所以不用“生”字的原因也在这里,“生”是“地”的职责。

儒学中的地神叫做“祇”,如《论语·述而》:“祷尔于上下神祇”。

儒家对“神”的理解有如下几种:
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周易·说卦》
山陵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皆曰神。

——《礼记·祭法》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尽心下》
将儒学鬼神观抽象化后用于教化的孔子对鬼神的看法是:“人生
有气有魂。

气者,神之盛也。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鬼。

魂气归天,此谓神。

合鬼与神而享之,教之至也。

骨肉毙于下,化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此神之著也。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合鬼与神而享之”一句,王肃注为:“合神鬼而事之者,孝道之至。

孝者,教之所由生也。


儒家的天神经过了一个从人格形态逐步抽象化的过程。

从对自然现象无知的敬畏逐步转化到注重教化功能的“神”的作用。

《诗经·小雅·小明》:“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荀子非常看重神的教化作用,《荀子·劝学篇》:“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除了自然神,儒学中另一类神就是“祖先神”。

祖先神信仰就是祖先崇拜,与对自然现象的人格化或神化相同,祖先崇拜就是对祖先亡灵的人格化或神化。

《礼记·祭法》:“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大则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凡祖者,创业传世之所自来也。

宗者,德高而可尊,其庙不迁也。

······祖者,祖用功;宗者,宗有德,其庙世世不毁也。

”这种对“祖德宗功”的崇拜是祖先神信仰的一大特征。

《礼记·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侯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尚书·盘庚》:“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

” --!>
③神性观念
儒学的神性观念主要是天命观,而天命观随儒学由非伦理型宗教向伦理型宗教的转化也相应发生了由人格化向抽象化的转变。

最初的“天命”指的就是万物皆始于天,天主宰世间万事万物,世间万事万物也必须顺天而行,顺承天命。

《尚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


《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天)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天上孚佑下民,罪人黜服,天命弗僭,贲若草木”,等等。

《尚书·商书·大甲》:“故諟天之明命。

”《礼记·大学》引用此句,《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注:“天之明命,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得者也。

常目在之,则无时不明矣。


随着儒学鬼神观念的抽象化,儒学天命观也一应变化。

这主要是强化了“天”作为道德规范的制定者、监督者和裁判者的功用,利用了“天”的绝对权威,顺天则昌、逆天则亡。

由此,“天”也具备了政治和道德属性,而其政治属性也是基于其道德属性的。

①《论语·尧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是否能成为君子,“知命”与否成为了一条判定标准,孔子对“天命”的重视程度也可由此略见一二。

儒家相信人与天是可以沟通的,正所谓“天人感应”。

只有通过这种沟通和感应,人才能顺天而动,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
境界。

《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孔子也说到:”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

”(《孔子家语·在厄》)。

和孔子这句类似,《周易·坤卦·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很明显,人的善恶因天之赏罚从而得到的祸福是可以相对应的。

又如《孔子家语·六本》:“《诗》云:‘皇皇上天,其命不忒。

’天之以善,必报其德;祸亦如之。


《尚书·虞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在这里明确指出了只有道德的力量才能感动天神,无论多远都能达到。

②另外还有:“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体”(《尚书·商书·太甲中》),“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书·商书·咸有一德》),“惟天监下义,典厥义”(《尚书·商书·高宗肜日》),“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尚书·商书·高宗肜日》)等。

下面这段话典型地说明了天帝崇拜把统治秩序神圣化的作用:“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尚书·周书·泰誓上》)。

不仅是天帝崇拜,就连一般的自然崇拜也可以演化出政治属性。

《孔子家语·辨物》:“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

社稷之守为公侯,山川之祀者为诸侯,皆属于王。


基于这种道德属性,儒家“天命观”的教化作用也被相应扩大。

《礼记·中庸》开篇便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教。

”天命到教化的转化是通过“性”“道”作为媒介。

人受命于天,始得其性之自然;循性而行,即为当行之道;然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圣人因人物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


不仅“天命观”,儒家鬼神观也被孔子赋予了教化导向。

《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在朱熹看来,“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

……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

‘为德’,犹言性情功效。

”④
综上所述,儒学中的宗教观念古已有之、代代相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

通过宗教观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儒教问题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判断。

注解:
①赖永海.宗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9-100.
②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m].长沙:岳麓书社,2006:30.
③朱熹.中庸章句[m]// 四书章句集注.长沙:岳麓书社,2008:25-26.
④朱熹.中庸章句[m]// 四书章句集注.长沙:岳麓书社,2008: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