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语文课本有变化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变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课文数量有所减少,但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同时在第一单元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栏目,使得阅读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有效。

2. 打破了传统的先学拼音再学汉字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学习了一些常用字之后,再进行汉语拼音的系统学习。

3. 传统文化的篇目大大增加,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

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4. 倡导亲子阅读,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本学期,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材正式亮相。

经过近五年的研发,材在大开本排版和水墨画插图方面进行了优化,更加美观大方。

在教材内容上,材有许多变化,包括调整教材板块、识字与拼音比重、选文内容和字种等方面。

首先,教材板块进行了调整。

原版教材第一单元是拼音教学,而新版教材第一单元则是识字教学。

这个改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连接儿童的学前生活,使识字难度低于学拼音的难度。

同时,新版教材的拼音教学由原来的4单元减少到目前的2单元,而识字则从原来的8课增加到现在的10课。

这样的调整体现了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并且明确了拼音为识字服务的定位。

其次,选文内容也进行了调整。

新版本教材共有14篇课文,保留了原来5篇课文,增加了9篇课文,如《秋天》、《江南》、《青蛙写诗》等。

选文突出了经典性和时代性,选用文质兼美、适宜教学的内容,同时按照“双线”组织单元教学,将“内容主题”和“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题设计之中。

最后,材将字种调换为儿童使用的高频字,如《小小的船》要求会写“月、儿、白、里”,而《画》要求会写“水、去、来、不”。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先学写高频字,容易而有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能够带动后面的研究。

总的来说,材的调整和减少并不意味着教学总量的减少,反而更加丰富和有效。

教师们应该准确把握材的特点,切实使用好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改写建议:2、识字量减少为了降低初入学的难度,放缓研究进度,减轻学生负担,新版语文教材将识字量从原来的400个减少到300个,呵护孩子的研究天性。

三)、增1、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

新版语文教材新增了《金木水火土》、《江南》、《春节童谣》、《剪窗花》等内容,这些精选的文本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2、语文园地增加了“识字加油站”和“和大人一起读”两个栏目。

新版语文教材的8个单元中,有6个“识字加油站”,通过多种方式教授生字,分担了课文识字的教学任务,共完成31个会认、6个会写的任务。

2024年秋季学期语文1~6年级新教材内容变化

2024年秋季学期语文1~6年级新教材内容变化

2024年秋季学期语文1~6年级新教材内容变化
1年级语文教材变化
一、选文变化较大,选文编排顺序变化较大,原“课文”单元改为“阅读”单元,突出阅读重要性。

1.我上学了单元新增“我爱我的祖国”一课
2.新增一课“两件宝”
3.删去课文“画”
4.删去课文“大小多少”
5.删去课文“青蛙写诗”
6.删去课文“明天要远足”
7.删去课文“大还是小”
8.删去课文“项链”
9.删去课文“小蜗牛”
二、“口语交际”栏目移入语文园地里面、原有4个单元口语交际,增加1个单元到6篇口语交际。

三、大小字及语文园地内容均有变化
2年级上册教材变化
一、选文变化。

明确分出八个单元,原“课文”单元改为“阅读”单元,突出阅读重要性。

1.课文“曹冲称象”替换为“彩虹”(原一下课文)。

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信息

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信息

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信息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发生了一些变动。

这些变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首先,教材内容进行了更新和优化。

新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课文选择上,增加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和优秀童话故事,如《红楼梦》、《西游记》、《小红帽》等。

这些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其次,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每个单元中增加了写作训练环节,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在课堂上也会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并且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此外,教材还增加了一些与时代发展相关的内容。

比如,在课文中增加了一些关于科技、环境保护、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最后,教材还增加了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资源。

比如,在教材中增加了一些配套的电子课件和互动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和参与。

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在线学习平台,供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

总之,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变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通过更新内容、培养写作能力、关注时代发展以及提供互动性强的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并且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这样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信息

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信息

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信息摘要:一、2023 年秋季1—6 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概述二、教材变动具体内容1.一年级上册2.二年级上册3.三年级上册4.四年级上册5.五年级上册6.六年级上册正文:【2023 年秋季1—6 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概述】2023 年秋季1—6 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旨在优化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阅读能力。

本次教材变动涉及各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包括一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

【教材变动具体内容】【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在课文选篇、生字词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拼音能力,同时通过有趣的插图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在原有基础上,对部分课文进行了替换和新增。

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优美的文字和形象的描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在课文选篇、练习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对部分课文进行了替换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在课文选篇、练习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优化。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和文化传承,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对部分课文进行了调整,以满足学生升学的需求。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2023 年秋季1—6 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变动体现了教育部门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重视。

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信息

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信息

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信息摘要:1.2023 年秋季1-6 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信息概述2.详细变动内容a.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b.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c.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d.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e.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f.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正文:2023 年秋季1-6 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信息随着2023 年秋季学期的临近,教育部门对1-6 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动。

那么,这些变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将分别详细了解各个年级的教材变动情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在2023 年秋季将有以下变动:1.删除了部分过时的课文,如《小小的船》、《月亮船》等;2.增加了一些新的课文,如《上学歌》、《可爱的小猫》等;3.对部分课文进行了修订,调整了课文的难度和结构。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在2023 年秋季将有以下变动:1.删除了部分过时的课文,如《春天的故事》、《小红帽》等;2.增加了一些新的课文,如《小蝌蚪找妈妈》、《秋天的童话》等;3.对部分课文进行了修订,调整了课文的难度和结构。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在2023 年秋季将有以下变动:1.删除了部分过时的课文,如《卖油郎独占花魁》、《狼来了》等;2.增加了一些新的课文,如《草原》、《海底两万里》等;3.对部分课文进行了修订,调整了课文的难度和结构。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在2023 年秋季将有以下变动:1.删除了部分过时的课文,如《夜宿山寺念奴娇》、《静夜思》等;2.增加了一些新的课文,如《鸟的天堂》、《小矮人和巨人》等;3.对部分课文进行了修订,调整了课文的难度和结构。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在2023 年秋季将有以下变动:1.删除了部分过时的课文,如《桃花源记》、《醉翁亭记》等;2.增加了一些新的课文,如《草船借箭》、《狼山脚下》等;3.对部分课文进行了修订,调整了课文的难度和结构。

一年级语文教材新教材和旧教材的不同

一年级语文教材新教材和旧教材的不同

一年级语文教材新教材和旧教材的不同今后,一年级小朋友的学习问题或许不再让爸妈太伤脑筋了。

语文教材发生了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学拼音不再是语文第一课,学生们将从简单汉字学起继而再过渡到学拼音。

此外,新版教材对识字量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识字量由旧版的400个减少到新版的300个,口语交际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新版教材增加不少儿童诗以往,小学新生在语文课上第一大拦路虎便是拼音,不少家长表示为了让孩子学好拼音,“猫妈”“羊爸”也不得不变成“虎妈”“狼爸”。

新版教材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压力。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新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图文编排疏落有致,版面比旧版教材要大些。

新旧版教材在内容上的对比明显,新版教材新增《升国旗》、《小书包》等课文,保留了《四季》、《口耳目》等课文。

从篇目来看,新版教材保留、新增的课文不少是儿童诗,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

与旧版教材对比,新版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学习拼音和识字的先后顺序。

旧版教材目录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识字二、课文;而新版教材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

也就是说,新版教材是先让学生认识一部分字,再学习拼音。

让学生翻开书本从主观意识到,中国富有文化底蕴的方块字,关注到孩子的需求。

识字量新版教材减少100个识字量新版教材比旧版教材减少了100个,由原来的400个减到300个。

在识字的第一课,首先要小学生学会的六个字是:天、地、人、你、我、他。

南都记者随机问几名准备读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基本能认出其中两三个字。

可见新版教材在一般的识字层面对孩子难度不大,基本选择的生字都在日常生活中,如动画片、绘本、广告标语等可以看到。

同时,新版教材传递出一个信号,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例如刚开始学习的“天、地、人”三个字,也被称为“三才之道”。

在教材编排方面,增加“快乐阅读吧”、“和大人一起读”。

教材第一单元的入学教育中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语文园地栏目中新增“书写提示”。

人教版2024年全新改版一年级语文

人教版2024年全新改版一年级语文

《人教版2024 年全新改版一年级语文》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人教版2024 年全新改版的一年级语文哟!
新改版的语文书变得更有趣啦!有好多好看的图画,就像一个个小故事。

比如说,有一幅画是一群小动物在森林里玩耍,可好玩了。

而且课文也更简单易懂,像“小小的船”,读起来朗朗上口。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个小朋友拿到新课本,高兴得不得了,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读给爸爸妈妈听。

小朋友们,咱们一起好好学新课本里的知识吧!
《人教版2024 年全新改版一年级语文》小朋友们,咱们来看看人教版2024 年全新改版的一年级语文呀!
这新版的语文书里,字都变得大大的,可清楚啦!还有好多好玩的儿歌,唱起来可带劲了。

比如说“上学歌”,让我们知道上学是件快乐的事情。

我有个小伙伴,他特别喜欢新版语文书里的小故事,每天都要让妈妈给他讲好几遍。

小朋友们,新版语文书是不是很棒呀?
《人教版2024 年全新改版一年级语文》
小朋友们,咱们一起瞧瞧人教版2024 年全新改版的一年级语文哟!
新版语文书里的颜色可鲜艳啦,就像一个彩色的世界。

有绿色的树叶,红色的花朵,看着可漂亮了。

课文也变得更有意思,像“画”这篇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读起来特别好玩。

我听说有个小朋友,因为喜欢新版语文书,每天都主动要求多学一会儿。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在新版语文书里快乐学习吧!。

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信息

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动信息

根据最新的消息,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将出现一些变动,本文将对这次变动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一、教材的调整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将进行全面调整,主要是对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更新和完善。

教材内容将更贴近时代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将充分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力求做到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

二、教材内容的调整1. 文言文的删减: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言文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范围已经大大减少。

在新的教材中,文言文的内容将进行一定程度的删减,删减的内容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

2. 白话文的增加:相对于文言文,白话文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在新的教材中,将增加一些经典的白话文作品,并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教学,以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 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新的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将更加注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注重对古诗词、经典作品的传授和解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能够了解和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教学资源的调整1. 增加多媒体教学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新的教材将增加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增加互动教学环节: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新的教材将增加一些互动教学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3. 优化教学辅助材料:除了教材内容的调整外,新的教材还将优化教学辅助材料,如教师用书、学生用书、练习册等,以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教学和学习。

四、教材的实施新的教材在实施上将采取分步骤、分阶段的方式,以确保教学过渡平稳,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适应新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2023年秋季1—6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变动将会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更加注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重磅】人教版语文课本改版啦!这些不为人知的改版细节你知道吗?

【重磅】人教版语文课本改版啦!这些不为人知的改版细节你知道吗?

【重磅】人教版语文课本改版啦!这些不为人知的改版细节你知道吗?小学一年级和初一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大变脸引发全民热议。

新教材有哪些变化?面对语文教材改革,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新年级、新阶段、新教材的学习?小学语文教材变化1小学一年级语文:激发兴趣、提倡阅读小学一年级新教材最重要的变化,包括先学“天地人”,再学“a/o/e”(调整课序,先识字再学拼音),降低识字量(由旧版的400个减少到新版的300个),提倡阅读教育(设置“快乐阅读吧”和“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强调口语交际(口语表达更强调“交往”、“参与”)、替换过半课文(增加《秋天到了》《江南》《明天要远足》《小蜗牛》等充满童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课文)。

无论是对课序的调整、降低识字量要求,还是提倡阅读教育、强调口语交际、替换课文,都可以看出,本次语文教材改革,其主要目的是降低课程难度,提高趣味性,减少孩子们学习时的挫败感,增加学习兴趣,并培养从小热爱阅读、善于倾听的习惯,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知识、心理基础。

对于新一年级的学生家长来说,面对新教材改革,应该看到,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地“学母语”,更是全面地“用母语”。

专家认为,在降低初学语文难度,强调兴趣、阅读、交流的大背景下,更应该注重提供大量适合孩子的书籍、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从小激发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变化2七年级语文:重视传统文化、强调延伸阅读此次初一新教材修订率达50%,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有古诗文等传统文化篇目。

此外,新教材正式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加强了“课外阅读延伸”和“名著选读”,强调多读书、读好书。

古诗文的比例由以往的三分之一增加到二分之一左右,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除了篇幅增加,体裁也更加多样,纵观初中新教材,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据了解,七年级语文教材曾在2013年进行过一次修订,2013年修订时删掉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又重新回到了2016年新版课本内。

2023年秋季语文教材变化

2023年秋季语文教材变化

2023年秋季语文教材变化摘要:一、2023年秋季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变化二、2023年秋季部编版语文教材1~9年级变化汇总三、2023年秋季高中语文教材新变化四、2023年秋季初中语文教材变动汇总正文:2023年秋季语文教材变化为广大师生带来了新一轮的教学内容调整。

在这一季度的教材更新中,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年级,旨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首先,2023年秋季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动。

一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此外,三年级至六年级的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其次,2023年秋季部编版语文教材1~9年级的变化涵盖了各个年级。

变动的内容包括插图、课文选篇以及教学重点。

新教材力求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部编版教材在选篇方面更加注重文学经典和现代文学作品,使教材内容更加立体化。

再次,2023年秋季高中语文教材发生了新变化。

新教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为核心,增加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和现代文学作品。

内容更加立体化,每单元入选篇目的体裁多样,多篇成课。

这样的编排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

最后,2023年秋季初中语文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变动。

七八九年级的教材在课文选篇、插图以及教学重点方面都有所调整。

新教材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

总之,2023年秋季语文教材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教育部门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视。

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将为广大师生带来更加丰富、实用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我国学生的语文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新教材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语文能力。

从2024秋一年级教材看语文教学的变与不变

从2024秋一年级教材看语文教学的变与不变

从2024秋一年级教材看语文教学的变与不变新学期伊始,许多语文老师都把目光投向了一年级语文教材。

我也不例外,经常关注各位名师对2024版教材的解读,在他们的见解中不断汲取营养。

这些学习过程让我对2024版教材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和启发。

2024版教材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内容的更新上,更是对教学理念的一次深刻转型。

这些变化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引发了我们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再认识。

一、从“背字词”到“用语言”:语文学习的回归2024版教材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把语文学习拉回到了语言的实际运用上。

这一点在一年级的教材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用一个生动有趣的小猴子的冒险,既抓住了孩子的兴趣,又巧妙地传递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贪多嚼不烂。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让学生记住生字词,还会设计情境让他们复述故事,或者换个角色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这样,孩子们在用语言表达时,不仅记住了词语,还能体会到语言的趣味和表达的力量。

与旧教材相比,2024版教材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多了让孩子在生活中“说出来、用起来”的设计。

语文的根本,是让孩子们把语言变成自己的工具,用它来表达、沟通、思考。

这种方式更自然,更符合语言学习的本质。

二、从“知识讲授”到“能力培养”:让学生动起来2024版教材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能力培养。

它不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是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比如,《影子》这篇课文,通过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他们去观察、描述和思考。

在教学中,我们会带着孩子们走到阳光下,看看自己的影子是怎样的,和同学们的影子有何不同。

然后回到教室,把看到的、想到的讲出来、写下来。

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对影子有了直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而是让孩子们参与进来,他们在讨论、分享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会了用语言表达。

一年级语文上册新旧教材对比

一年级语文上册新旧教材对比

一年级语文上册新旧教材对比
一年级语文上册新旧教材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对比方面:
1. 内容编排:新旧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旧教材可能按照主题或知识点进行组织,而新教材可能采用了更具综合性和连贯性的编排方式。

2. 课文选择:新旧教材中的课文可能会有所替换或更新。

新教材可能会选取更贴近时代、更具代表性的文本,以反映社会和文化的变化。

3. 教学方法:新教材可能会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例如,更多的互动性、实践性活动或合作学习的机会。

4. 配图和插画:新旧教材的配图和插画可能会有所不同。

新教材可能会使用更现代化、更生动有趣的图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 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教材可能会更多地融入电子资源、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技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对比情况可能因教材版本、地区和教育机构
而有所差异。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改版了.doc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改版了.doc

使用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后的感受一年级王亚娟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改版了,翻开这本新教材,发现课本版面比原来更加美观了,内容的编排更清晰明了,课文插图画得精美细致,如同图画书一般。

一、识字教学更具生活化部编教材新增了传统蒙学内容。

传统蒙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教育意义。

识字教学的开篇《天地人》,以传统文化三字经的形式,出现儿童生活中已经学会的“天、地、人、你、我、他”。

学生接触自己学过的生字,信心很足,很感兴趣。

《金木水火土》也是一样,在朗朗上口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口耳目》以孩子们最常用的看图识字的方法,借助熟悉的人体来认识生字,每位学生都会充满兴趣。

《日月水火》以图文对照的方式学习8个象形字,从中渗透字理教学,通过感受象形文字的趣味性加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上突破了传统的借助拼音识字的模式,而是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童谣、故事等方式,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识字的方式呈现多元化。

二、扩大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重视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好课内外阅读的链接,关注学生的“语文生活”,渗透“全民阅读”,是本栏目的一个根本导向。

在第一单元开设的“快乐阅读吧”里,让学生感受“读书真快乐”,激起阅读的欲望。

本册教材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次“和大人一起读”,起到与学前教育自然融合的作用。

让学生在阅读《谁会飞》《春节童谣》等民间童谣,《小兔乖乖》《剪窗花》等趣味儿歌,《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小猴捞月亮》《拔萝卜》等经典童话故事中,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

如果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读,走出校门孩子就会模仿、迁移,和家人一起读,和邻居伙伴一起读。

在这一起读的过程中,孩子们有了伴读,减轻了阅读压力,也获得了展示与交流的愉悦,这些会促进他们多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乐事。

2023春一年级下册教材变化

2023春一年级下册教材变化

2023年春一年级下册教材的变化包括:
1. 课文有变化:原3课《一个接一个》删除,原4课《四个太阳》改为3课,后面课文次序顺排,全书21课减为20课。

2. 识字有变化:识字2/3/4/6/8、课文2/4/5/8/9/10共涉及24个生字、生词有改动。

3. 识字口语交际配图有变化。

4. 识字语文园地和课文9内容有挖改。

5. 第11/18/24/25/课共涉及79个生字、生词、拼音有改动。

6. 第3/6/10/11/13/14/17/18/20/22/23课课文内容、出处及课后题有挖改。

7. 快乐读书吧、识字3、语文园地四、语文园地六内容有修改。

8. 课文5、识字3图片有修改。

9. 第6/7/13/17/19/20/23/25/26/28课共涉及17个生字、生词,拼音有改动。

请注意,具体的变化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地区而异。

如有疑问,建议咨询教材编写者或官方教育机构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新教材有哪些变化

新教材有哪些变化

新教材有哪些变化?和旧版(左)相比,新版(右)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胖了一圈,有A4纸大小。

除了一年级上册,其余年级在售的语文课本,仍然是旧版。

新教材有哪些变化?一、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再开始学拼音。

这绝对是新版教材最大的变化。

现在的70后、80后爸妈,一定还记得自己小学语文第一课,学的是a、o、e这三个拼音吧。

但是从今年起,一年级小学生学语文,要先认“天、地、人”这三个常用字。

二、第一册识字量减少,由400字减少到300字。

像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就比旧版第一单元要少一些。

而且新版课本里要求小学新生认识的,全部是常用字,除了“天、地、人”,还有“你、我、他”等等,孩子们在童话书、绘本,包括动画片里都可以看到。

反倒是旧版课本里的一些字,尽管结构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多,比如“叉”字等。

这些与孩子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基本上没有出现在新版语文第一册上。

三、语文园地新增两个栏目,一个是“书写提示”,另一个是“和大人一起读”。

“书写提示”讲的是笔顺规则,包括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等等。

说白了,新教材就是想告诉一年级的小朋友,写字是有规律的,按规律写,字能写得更顺手更漂亮。

尽管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孩子并不是只会打字就可以,写字也不能弱化。

“和大人一起读”有像《小兔子乖乖》这样的儿歌,还有像《小松鼠找花生》这样的趣味故事。

语文老师认为,新教材此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

“大人”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也可以邻居家的哥哥姐姐等。

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表达是不一样的,有人比较精炼,有人比较口语化,儿童听到的故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

四、新增“快乐读书吧”栏目。

这一栏目设在新教材第一单元末尾,有四幅图画,分别是和爸妈阅读、和同伴讲故事、在书店看书和在图书馆看书,主题是“读书真快乐”。

这是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由此可见,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阅读,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2023年春部编版1-6年级语文教材变动一览表

2023年春部编版1-6年级语文教材变动一览表

2023年春部编版1-6年级语文教材变动一览表一年级1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的故事内容和配图由《老鼠嫁女》换为《小猫种鱼》。

2将原第二单元第三课《一个接一个》删除,后面课文按次序顺排,全书课文由21课变为20课。

3第五单元《动物儿歌》,增加笔顺“横折折撒”。

4第八单元“和大人一起读” 《小熊住山洞》第二段和第三段内容有挖改。

5部分课文出处、图片、标点、习题有调整。

6“识字表”变化:增加18个,删去17个,多音字3处变动;“写字表”变化:增加14个,删去14个:“常用偏旁名称表”变化:删去单耳旁及例字。

二年级1将原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删除,原25课《羿射九日》调为24课,25课增加新课文《黄帝的传说》。

2第10、18、20、22课及“识案”课文内容有挖改。

3《快乐读书吧》、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八单元语文园地部分内容有修改。

4部分课文中个别字的注音有增减,部分课文出处、课后习题、图片有调整。

5删去16个,增加16个,多音字1处变动;删去10个,增加10个:删去15个,增加12个。

三年级1第13、19、28课的课文内容有挖改。

2第一单元习作、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第五单元习作、第六单元语文园地、第七单元语文园地部分内容有修改。

3部分课文中个别字的注音有增减,部分图片、课后题有修改。

4“识字表”变化:删去3个,增加2个,多音字2处变动:“写字表”变化:删去1个,增加1个,1处位置变动;“词语表”变化:删去1个。

四年级1将原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与原24课《黄继光》位置对调。

《黄继光》由略读改为精读课文。

2第21课增加一处注释。

3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第二单元语文园地、□语交际、《快乐读书吧》、第四单元习作、第六单元语文园地,第七单元语文园地,第八单语文园地部分内容有修改。

4 部分课文中个别字的注音有增减,部分课后题、图片有改动。

5删去3个,增加3个,1处删去9个,增加9个:删去1个,增加23个。

五年级①第10、17、18、19、20课的课文内容有挖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 ; 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中小学开学在即,提前拿到课本的家长发现:相比旧版,今年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 昨日,记者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 [变化] 教材教辅齐瘦身 悦悦开学就将进入闵行区平阳小学就读一年级,悦悦妈听说今年秋季上海小学生一年级语文课本将“大变身”,昨天一早就来到广东路某教材书店买来课本“先睹为快”,发现果然从课文量到认字量都大幅减少。 悦悦妈实际比对了新旧两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语文课幅长、内容深的课文,包括《小溪生病了》、《会说话的灯》、《小海马》等,仅这一项改变,小学生就能少学38个词语,识字量降低39个、写字量降低20个。 此外,新教材删除了每个章节后的“古诗诵读”部分,共有《寻隐者不遇》、《登鹳鹊楼》、《夜宿山寺》等8篇古诗被删去;原先的“笔画名称表”被删去;《识字表》与《写字表》合并为《识字写字表》,既方便学生查找,也便于复习巩固。 悦悦妈进一步详细比较发现,整本教材中的识字量从350个左右降低至296个,写字量也减少到118个,如“浪、乌、话、夜、看、意”等字都已不作写字要求。一些比较复杂的词语如“亮晶晶”、“年纪”、“空着手”等也从词语表上被删去。 此外,部分笔画复杂的字词也在新教材中作了替换或删除。比如,《看马戏》中,原先的“八哥报幕、黑熊敬礼”被删除;《三只猴子》中最后一句,原先是“痛得小猴哇哇叫”,现在将“痛”改为“咬”,而“咬”不是生字;《轰隆隆》中,原句是“喊醒小青蛙”,现在将“喊醒”改为“叫来”。 在练习上,新教材也有一些调整。如原先要求将拼音字母按顺序联线,新教材里仅要求认读;而一些读绕口令、儿歌的内容也被删除;《李白思乡》等较长的阅读文章也被删除。 经过这一修订,小一新生的认字压力大大减轻,这也让悦悦妈松了一口气。 记者发现,针对教材的变化,相关的教辅书也开始“瘦身”。华东师大出版社教辅类编辑徐平透露,最新版的《一课一练》正在印刷中,已根据教材变化进行了相应的内容删减,为学生减负。 [影响] 师生有更多时间巩固知识 对于教材的变化,杨浦区语文教研员盖敏表示,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让师生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巩固课堂内容。“以前一篇课文平均用两到三课时,有些课文有近十个生字,老师的教学任务很重,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字都读不通顺,回去要花大量时间复习。现在教材删减内容后,每篇课文平均能有三到四课时,也就是总体多出两星期的课时,教师能在课堂上把知识点教扎实,并且当堂巩固复习、检查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盖敏认为,修订教材之举不仅为学生减负,也为教师减压。 而张江高科实验小学语文老师江晓雪则认为,删除5篇长课文对学生减负的效果会非常明显。“原先教学进度很紧,即便这5篇长课文是一天一篇,如果不认真预习,孩子上新课也会非常吃力。”江晓雪透露,现在小一新生的基础差别非常大,有些家长让孩子超前学习了小学第一学年的内容,学习这些长课文自然轻松,但相比之下“零基础”的孩子就会感觉吃亏。而删除长难课文、放慢教学进度,有助于“零基础”的学生掌握知识。 但记者也发现,不少家长、老师甚至教研员都认为,此次被删除的8篇古文诵读并不难,读来朗朗上口很受学生欢迎,也会不占用太多课时,“我们或许会把一些简单优美的古文作为拓展阅读。”一位语文老师表示。[建议] 花更多时间进行兴趣阅读 记者发现,教材“瘦身”后,不少家长的共识是“小朋友认字压力小了,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巩固复习,回家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拓展兴趣阅读。” 对此,《收获》杂志副编审、作家叶开在日前的“语文教育路在何方”论坛上就表示,“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还是有不少无趣的内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阅读的动物题材小说却一篇都没有”。 儿童财商作家郑晓舟也认为,最近在微信上大热的“美国加州小学语文教材”,乍看起来体量很大,光一年级就有5册书,但以精美的绘本形式为主,由浅入深,选篇也非常有趣优美,自然能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相比之下,我们一年级课本中部分儿歌体裁的课文,既无美感又缺乏童趣,像打油诗。”在她看来,教材“减负”正是为小学生广泛阅读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兴趣读物留出了时间。 盖敏则认为,教材修订是减负的重要举措,也建议家长放平心态,“不要因为教材薄了而给孩子额外加压或提前学习,一年级第一学期最重要的是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打好,后面知识点的掌握会很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