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40张PPT)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词类活用+课件34张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词类活用+课件34张](https://img.taocdn.com/s3/m/cdbf073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3.png)
文 文言词类活用
9.是罔民也 __名词作动词,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__1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__名词作动词,种植__11.五十者可以 衣帛矣 __名词作动词,穿__1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__名词 作动词,称王__
活用为名词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
意动用法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使动用法 ➢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文 文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类型 数词
②活用为动词
①名词+②数词 ①数词+②名词/ 动词
活用为动词
①活用为形容词/名词 ➢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活用为形容词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活用为名词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用词
类
必
活
修
上
册
境词 中类 ,活 临用 时是 具指 有某 的些 某实 种词 新在 的特 语定 法的 功语 能言 。环
文 文言词类活用
《劝学》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__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__2.其曲中规 __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弧度__3.故木受绳则直 __形容词作动词,变直__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名词做状语,每 天__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__形容词作名词,高处__6.假舆马者,非 利足也 __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走得快__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__名词作动词,游水__8.积善成德 __形容词作名词,善事__9.上食 埃土,下饮黄泉 __名词做状语,向上;向下__10.用心一也 __数 词作形容词,专一__
(公开课课件)文言文词类活用.ppt
![(公开课课件)文言文词类活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d94c07a8956bec0975e363.png)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若处在主语、宾
例如:
语的位置时,活用为名词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铁甲;锐:锐利的武器。
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故:旧知识。新:新知识。
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红:花。
众妙毕备 《口技》
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
六王毕,四海一。
数作动,统一
蚓无爪牙之利……用 数作形,专一 心一也。
学以致用
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意思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高:形作名,高处
2、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形作动,擅长
3、稍出近之。
近:形作动,靠近
4、与先君子善。
善:形作动,交好
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形意动,认为……小
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 峻的大山。
2、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有时也不 带),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 词。
例如: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 近。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 疏远。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 爱。
6、敌人远我。 7、尔安敢轻吾射?
远:形作动,远离 轻:形作动,轻视
谢 谢 观 看 !
6、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 齐王纳谏》
军:名作动,驻军 王:名作动,称王
水:名作动,游泳
刃:名作动,杀 天:一天天地,月: 一月月地 闻:动词使动用法, 使……听到。
7、沉鱼落雁 8、拳打脚踢 9、不翼而飞 10、抱头鼠窜 11、汗牛充栋
高中语文文言词类活用ppt
![高中语文文言词类活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a9cca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5.png)
规律: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就活用为动词。
《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疏远。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 我者,私我也。 偏爱。
《陋室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显灵。
《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幕
渗湿或沾湿。
规律:数词直接处在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 而食也。
行千里
六王毕,四海一。
《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使……变绿
《小石潭记》凄神寒骨:
使……感到凄凉 ,使……感到寒冷。
《爱莲说》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劳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疲劳。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相关的动作、行为等。
衣冠禽兽:衣冠,穿着衣戴着帽。衣冠禽兽常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如 同禽兽的人。
莫名其妙:名,说出。 不毛之地:毛,长庄稼。 不人不鬼:人、鬼,像人、像鬼。 华而不实: 华、实,名词作动词,开花、结果。
①名词连用,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二者是主谓、动宾关 系,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面:当面。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等。 《愚公移山》 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箩筐)。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与朱元思书》横柯(kē)上蔽: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下见小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
上:在上面。 西:向西。 下:向下。 中军:在中军帐里。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三峡》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朝辞白帝彩云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高中文言文语法现象词类活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高中文言文语法现象词类活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e6988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05.png)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 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 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 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 词用。
词类活用七种类型
1、名词活用作动词 2、名词用作状语 3、动词活用作名词 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 5、使动用法 6、意动用法 7、为动用法
名词活用作动词
1、腰白玉之环
山:(地点名词)→(状语)沿着山路
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地点名词放在动 词前(且并非该动作的主语),活用作状语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用船
(工具)
2、失期,法皆斩 法:按照律法 (根据)
3、吾得兄事之 兄:以兄长之礼、像对待兄长一样
(待人的方式、对人的态度)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 (使用的工具)
名词放在动词前(且并非该动作的主语),表 该动作产生时的状态时,活用作状语。
名词用作状语小结:
1、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地点名词放在动词 前(且并非该动作的主语),活用作状语
2、名词放在动词前(且并非该动作的主语), 表该动作产生时方式、方法、工具时,活用作状 语。
3、名词放在动词前(且并非该动作的主语), 表该动作产生时的状态时,活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时间名词)→(状语)每天
2、东临碣石
东: (方位名词)→(状语)在东面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时间名词)→(状语)一天比一天
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5、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内、外:(方位名词)→
(状语)在内(外)
6、山行六七里
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 出的
谓语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不是主语具有的,而 是宾语具有的
高考复习文言文的词类活用PPT (共24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的词类活用PPT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b722fdb9f3f90f76c61bda.png)
(6)用连词“而”或“以”,“且”
(8)根据语境判定独立的名词活用 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动词使其宾语产生 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 例:序八州而朝同列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翻译模式:(主语) +以(把)+宾语+为(或看成或当作)+ 表意动的名词 (以 + 种树 + 为 + 职业) 例:驼业种树
至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 法,需要从语意上去判断。 如果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 种性质,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如果表示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 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就 称之为意动用法
例:会盟而谋弱秦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数词的词类活用
数词可活用为动词,也可活用 为名词,由其在句中的位置决一般动词
(1)名词后面带有代词(通常为之), 代词充当宾语 例: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2)名词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例:秦地可尽王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与所字组成短语的名词用于动词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
(4)名词后面带补语(通常为介宾短语)
例1:六王毕,四海一。 例2: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例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高考文言文阅读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 实用课件(共47张PPT)
![高考文言文阅读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 实用课件(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b923bd1eb91a37f0115cc9.png)
分析:“舞”“泣”均为不及物动词,但分别带了宾 古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
语“潜蛟”“嫠妇”,故“舞”“泣”为使动词,分别译为 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
“使……起舞”“使……哭泣”
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了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分析:“愚”为形容词,但让后面的宾语“黔首”具有了“愚 昧”的状态,故“愚”为使动用法,译为“使……愚昧”
宾语前置句的类型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大王来何操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用之或是为标志强调宾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成语中心词定语者句求人可使报秦者中心词之定语者句中心词而定语者句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中心词之定语句蚓无爪牙之利中心词数量词句军书十二卷在文言文语句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构成状语与中心词的修饰关系,译为“像翅膀一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分析:“箕畚”为名词,放在动词“运”之前,构成状语与 中心词的修饰关系,译为“用竹筐”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翻译时要在活用 的名词前加上介词“用”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分析:“日”为时间名词,与动词“笃”构成状语与中心词的 修饰关系,故“日”用作状语,译为“一天天地”
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讲解 (下)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
• 词类活用就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 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 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 去推断。
•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 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了相应的动词,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文言词类活用》课件
![《文言词类活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1363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a.png)
文言词类活用的教学与学习建
05
议
重视文言文的语境与整体理解
语境是理解词类活用的关 键
在教授和学习文言词类活用时,应注重文言 文的语境,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和 用法。
整体理解有助于把握词类 活用
通过整体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结构,可以更 好地把握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从而加深对
文言文的理解。
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与规律
熟悉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在教授和学习文言词类活用时,应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 现象,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
理解词类活用的规律
通过学习词类活用的规律,可以更好地掌握词语的用法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多读、多写、多练,提高文言文阅读与写作能力
多读文言文,培养语感
通过大量阅读文言文,可以培养对文 言文的语感,加深对词类活用的理解 和运用。
解释
在文言文中,一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充当其他 类型的词。这种词性的临时改变,旨在满足句子表达的需要,使句子更加通顺 、完整。
特点
01
临时性
词类活用是一种临时现象,在特定的语境下发生,离开 这个语境,该词则恢复原有的词性。
02
功能性
词类活用后,该词会具备新的语法功能,服务于句子的 整体构造和意义表达。
《文言词类活用》 ppt课件
目录
• 文言词类活用的定义与特点 • 文言词类活用的类型 • 文言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 文言词类活用的意义与作用 • 文言词类活用的教学与学习建议
01 文言词类活用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定义
文言词类活用是指古代汉语中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原有 的词性,从而具备了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 PPT精品课件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 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6533355f0e7cd184253693.png)
省 略 句
2.省略谓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 )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一鼓作气,再( 鼓 )而衰,三( 鼓 )而竭。
3.省略宾语。
(1)昔者先王以( 之)为东盟主。
(2)与(客)坐谈,问之客曰
4.省略介词。
将军战( 于 )河北
1.“于”表被动 ⑴而君幸于赵王 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马上练一练(请你指出活用的类型)
• • • • • • • • • • • • • • • •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渔人甚异之。 异:觉得很奇怪,以……为异,意动用法 王:统治,名词活用为动词 ⑤沛公欲王关中 ⑥有泉侧出 侧:从侧面,名词活用为状语 目:示眼色,名词活用为动词 ⑦范增数目项王。 水:游泳,名词活用为动词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⑨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使动用法 斗:使……争斗,使动用法 ⑩外连横而斗诸侯 ⒒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2、而其见愈奇。 见:所见到的景象,动词活用为名词 13、乃我困汝。 困:使……处于困境,使动用法 14、头发上指。 上:向上,名词活用为状语 15、吾得兄事之。 兄:像兄弟一样,名词活用为状语 16、手巾掩口啼 巾:(用手巾),名词活用为状语。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 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 的句子。
应满足以下三Biblioteka 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关系。 2.要作出判断。 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常用判断句式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者,......也。”
《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 (共56张)
![《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 (共56张)](https://img.taocdn.com/s3/m/6fa5920f71fe910ef02df85e.png)
“(主语)使(宾语)怎
B、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 C、故远人不服,则修
样”,活用为有“使”“令”
B\走:使(之)逃跑。意义的动词。动词和它的宾
C\使……来。
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 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表示
文德以来之 . 《季氏将伐颛顼》
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 表示的动作行为。翻译时要 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一般来
第三、表示处所。 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
译为:在……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为:用(乘,凭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翻译要具体对待 第六、表示时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为:每天[或在……,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 答案:
D、名作状,在夜里。
5、下列选项中属于数词活用动词的一项是()A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与楚也。 •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C、 吾从而师之。 • D、朝歌夜弦 。
动
动词 活用为
词
名词
不及物 动词活用
为使动
及物 动词活用
为使动
动词 活用为
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 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译为:到的人。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为:埋伏的人(伏兵)。
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
在句子中,具明显的表示人与
A、殚其地之出,竭其 A\出:出产的东
庐之入。(《捕蛇者 西;入:收入的
文言文词类活用共66张PPTppt课件下载(高考复习总复习教学课件)
![文言文词类活用共66张PPTppt课件下载(高考复习总复习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b816d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3.png)
文言文词类活用共66张PPTppt课件下载(高考复习总复习教学课件)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文言文词类活用(共66张PPT),适用于高三文言文复习。
. 上传者:hxx )相关课件:课件简介:ppt制作,转发课件, 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文言文专题-词类活用(共61张PPT),对词类活用的类别和用法作了详细解说。
. 上传者:hxx 「下载次数:169」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2016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块一文言文阅读题的两大突破口2 文言文翻译怎样精细到位课件. 上传者:wangzhezhiqi 「下载次数:199」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课件,适用于高三总复习。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上传者:wangzhezhiqi 「下载次数:234」课件简介:ppt制作,转发课件,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之专题七:文言文阅读,431张PPT,21页word文档,打包下载。
. 上传者:hxx 「下载次数:170」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本课件有条理的讲解了文言文翻译的六个技巧,非常的适合高三老师上文言文复习课使用. 上传者:AAAAAA123456 「下载次数:166」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文言实词1.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 虽趣舍万殊(趋:趋向,取向) 2、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 上传者:yyz627 「下载次数:609」课件简介:ppt制作,转发课件,新课标语文2017年高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共1117张ppt,内容丰富细腻的要命,供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使用,本站吐血推荐。
. 上传者:hxx 「下载次数:261」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本课件适合高三总复习,是人教版高二文言文单元的复习,这个课件集针对性和有效性于一体。
. 上传者:tanker97 「下载次数:259」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对于毕业班学生在文言文知识总复习这一块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助于在中考中更有判断力.. 上传者:徐丽华19860511 「下载次数:279」课件简介:ppt制作,转发课件,夫子,对不起!--文言句意误解原因分析及对策,转发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84d28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a.png)
4 名词作状语
❖ 状语是用在动词 形容词前面;起修饰 限制作用的 现 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当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到副词的作用 有 的翻译时需要加上适当的介词
❖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 状 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 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 3 西举巴蜀 过秦论 西——向西
❖ 4 东割膏腴之地 六国论 东——向东
❖ 5 北收要害之郡 过秦论
北——向北 ❖ 6 仓皇东出 伶官传序
东面——向东 ❖ 7 汶水西流 登泰山记
西面——向西 ❖ 8 济水东流 登泰山记
东面——向东 ❖ 9 东犬西吠 项脊轩志
西面——朝西
❖ 10 骊山北构而西折 阿房宫赋 北面——从北面西面——向西面
特点: 1 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 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例如:鞭;本是名词;但在公子怒;欲鞭之中受能愿动 词欲 修饰并且带了宾语;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因 此;我们说在这个句子中;鞭活用作动词;离开了这个句子或 语言环境它仍然是普通名词
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
名 词
•1 一般动词 •2 使动用法
天——每天 ❖ 3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天——一天天地
二 动词的活用
❖1 动词活用为名词 ❖2 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3 动词活用为为动用法
1 动词活用为名词
❖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 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 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 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 词 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 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或之字;被定语修 饰 如: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词活用为动词
5、六王毕,四海一。 6、“士也罔极,二三其 德。” 《诗经 氓》
处于谓语位置, 前后无其他动 词充当谓语。
数词+宾语
罔(wǎng )极:反复无常,没有准则。罔:无。极: 准则。 二三其德:言其行为再三反复,三心二意,德行 不专。二三:反复变化,作动词。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 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临时具有某些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 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 有的还变了读音。
●
文 言 词 类 的 活 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状语
●
●
● ● ● ● ● ●
动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数词活用作动词 使 动 用 法 意 为 动 动 用 法 用 法
意动用法就是 形容词、名词带 宾语,活用作有 “认为” “以为” 形容词 意义的动词 ,表 活用为 名词 示 “(主语)认 意动 活用为 为(宾语)怎样” 意动 或“(主语)把 (宾语)当作什 意动用法的翻译格式: 么”。 (1)“认为(觉得)……怎么样”
意动 用法
(2)“把……当作……看待” (3)“对……感到怎么样”
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 廉 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终于在朝堂上召见相如,完成礼节后把他送 回赵国。]
规律六: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 状语。
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 语的两项是( )。 答案: A.人皆得以隶使之 1、BE(A、隶:像对待 B.沛公欲王关中 奴隶一样,C、面:当面, D、星:像流星一样,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E、王:称王; 籍:登 D、俊才星驰 记,名作动) E、籍吏民,封府库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句)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规律:形容词位于 谓语位置,且带了 宾语。
交好
宾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上多足下,故赦足下。
多,赞美。 译文:皇上称赞您,所以赦免了您。
形容词+宾语
特殊的 动宾关系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活用作有 “认为” “以为” 意义的动词 ,表示 “(主语) 认为(宾语)怎样” 或“(主语)把(宾语)当作 什么”。
结构方式:
【动+宾】=【以】+宾+【为】+动
翻译格式: :“以……为……”、“认为……
是……”、“认为(觉得)……怎么样”、 “把……当作……” 、“对……感到怎么样”
学习词类活用知识,要注意掌握 和积累典型的例子。对于不典型的 甚至模棱两可的可不必纠缠。此外, 不能只满足于能说出来某词是什么 活用现象,还要能够准确地解释和 翻译活用词。从高考的角度说,一 般不考这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词, 考查较多的是某个词在某个句子里 面是什么意思。
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三者的区别
*使动:在客观上使宾语产生变化或造成某种结果。
(大木)匠人斫[zhuó ]而小之。[客观上使大木变小了] 主观意念的感觉,只是主观上觉得(认为) *意动: 宾语怎样了。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天下变小了”只是主观感受]
*为动:为宾语而行动。
华佗脉之。
[有替宾语怎样的意味]
七、为动用法
为(wè i)动用法,是指作谓语中心语的动词表示“主语 为(替)宾语”施行某一动作行为,即“主语为(替) 宾语怎麽样”,简言之,即主语为宾语而动。一般译 为:“给(替、为)……怎么样”。可图示为:
实施
主语 谓语中心语 宾语
为(替)
例如:等死,死国可乎?(《史记· 陈涉世家》)
译文: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二、(2)名词活用为状语(比较)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 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 当普遍的现象。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 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 时间名词、 方 位名词作状语,普通 名词很少作状语。
古代汉语: 时间名词、方位 名词、普通名词等名 词常常作状语。
例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 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 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
名词 活用为 动词
1、名词+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2、副词作状语 +名词
汉水又东。
3、能愿动词 +名词
名词处在了 动词应该处的 位置上。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名词+补语
今王鼓乐于此。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5、“所”+名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6、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 成部分之一。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 词活用为动词.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 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主语 + 【名词】 + 谓语
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
古汉语中 , 有的名词可直接放在动词前作状 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表示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的特 征和状态,可用“象……一样”的格式来翻译. 例如: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 译文:天下的人象云块一样聚集起来,象回声一 样应和着,带着粮食象影子一样跟随陈涉起义。]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规律五: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 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注:名词活用作动词或状语的区别: 看名词后是否+动词,有动词就作状语,没 有就作动词
动 词
动词 活用为 名词
及物 动词活用 为使动 不及物 动词活用 为使动
动词 活用为 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 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译为:到的人。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为:埋伏的人(伏兵)。
使 动 用 法
为动 用法
意动 用法
使动 用法
名词 活用为 动词 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
及物 动词活用 为使动
不及物 动词活用 为使动
所谓使动 用法 ,是指 谓语动词具 有“使宾语 怎么样”的 意思。它是 用动宾结构 表达使令式 的内容。
基本结构形式: 【动+宾】=【使】+宾+动
使动的翻译有两种,一种为 直译,使……;一种为意译, 用相应的及物动词代替。
名词的活用
名词
名词活用 为动词
名词活用 作状语 名词活用 为使动 名词活用 为意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名词+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 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 词。如果是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的,属 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如果是后一个 名词用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如:
舍 相如广成传舍。(《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
形容 词的 活用
形容词 活用为 名词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
形容词 活用为 意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句)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作主语
聪明的人 愚蠢的人
将军身披坚执锐
作宾语
坚固的铠甲 锐利的兵器
以小易大
作宾语
小的东西 大的东西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比较)
现代汉语: 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古代汉语: 形容词后带了宾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