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沈铭贤教授简历

合集下载

十名优秀校友简介

十名优秀校友简介
1993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7 年被评为北京市跨世纪人才,1999 年被评为首 都师范大学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5 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首批创新拔尖人才。
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他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其教学成果《新型综合性大学 中文系的古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获 1993 年度青岛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应 用型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教学内容的新建设》获 1993 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优 秀教学成果奖;1998 年主持承担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 21 世纪教学改革项目――高 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其成果《高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 方案》获得 2001 年北京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教学研究方面有独特建树,主持多项研究课题国内领先。其中,《协同教学实验 研究》课题填补了沈阳市科研项目空白,被确定为沈阳市“九五”重点科研课题并被评 为“九五”优秀科研成果;编写了一百多万字的校本教材;主持学校学科整体教学改革, 构建了“3+1+X+Y”教学模式,成果作为教改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撰写了多篇有关 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著有学术专著《中学教育创新与发 展研究》。
从 2001 年至今长达 17 年间,课堂天天开放,随时有本校及其他学校的老师听课学 习,在指导青年教师成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年都积极承担市级以上观摩课、教学研 讨讲座、送教等具体的教学工作,在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5 年底抚顺二中专门为 其建立了个人工作室,2016 年底工作室推出公众号。
张振忠
6月
9月
6月
教授
辽宁省人 民政府参 事、辽宁 省政协常

辽宁省 政府
张振忠,男,1952 年 6 月生人,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2 届毕业生。现任辽宁省 人民政府参事,辽宁省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沈 阳师范学院教授、中文系副主任,社会学系主任。后从事教育管理工作,曾任沈阳市教 育局副局长、沈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沈泽民[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党员之一]

沈泽民[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党员之一]

沈泽民[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党员之一]沈泽民其他百科词条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党员之一沈泽民(1900年-1933年)浙江桐乡人,学名德济,笔名成则人、风、罗美、李清扬,浙江桐乡人,作家,翻译家,是中共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也是中国早期女权主义理论重要的译者,鄂豫皖边区的创立者,沈德鸿(茅盾)之弟,是在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是党的革命文艺的倡导者,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委员执行委员,中央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鄂豫皖省委书记中央分局书记等职务。

他将自己短暂而闪光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文学事业,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妇女评论》、《学生杂志》等报刊发表了《呆子》、《阿文和他的姊姊》、《五月》、《发动机》等白话文小说、白话诗和一些科学小品,并翻译了大量国外文化科学论文、小说及苏联十月革命文艺方面的文章,如《近代的丹麦文学》、《塞尔维亚文学概况》、《俄国的批评文学》、《俄国的农民歌》等等,为推动我国新文化运动健康发展而摇旗呐喊。

基本信息别名学名德济,笔名成则人、风、罗美、李清扬出生日期1900年出生地乌镇相关合集历史上兄弟关系的著名共产党人共16个词条2.4w阅读林育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林育南林育南(1898年12月-1931年2月7日),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长期从事中国工人运动,历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秘书主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主任、湖北全省总工会宣传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代理书记、全国苏维埃中央准备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1921年7月16日,与恽代英等成立共产主义性质的革命团体共存社。

中共一大后,恽代英、林育南宣布解散共存社,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职业革命家。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31年1月17日离奇被捕,同年2月7日在上海牺牲。

劳动与工业人类学家:沈原人物简介

劳动与工业人类学家:沈原人物简介

• 形成了独特的劳动与工业人类学研究方法
• 为劳动与工业人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为劳动与工业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沈原的主要学术著作与论文
沈原的学术著作丰富
• 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 在劳动与工业人类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声誉
• 对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沈原的代表性学术著作
• 《劳动与工业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 《全球化与劳动:中国劳动市场的变迁与挑战》
• 《工业社会的劳动者: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03
沈原在劳动与工业人类学领域的主要观点与思想
沈原对劳动与工业关系的理解与探讨
沈原认为劳动与工业关系是劳动与工业人类学领域的核心议题
• 对劳动与工业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 提出了劳动与工业关系的理论框架
• 他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 他的实践性研究为劳动者的权益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 他的学术成果促进了劳动与工业人类学领域的国际化进程
02
沈原的主要研究领域与成果
沈原对劳动与工业人类学的理论贡献
沈原对劳动与工业人类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提出了劳动与工业人类学领域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 专注于劳动与工业人类学的理论研究
• 对劳动、工业和全球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体系
沈原的学术成果丰硕
• 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 在劳动与工业人类学领域具实践性
• 他关注劳动者的权益和社会地位
•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DOCS
• 为劳动与工业人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沈家”三沈“指的是哪3个人?都是大师!

沈家”三沈“指的是哪3个人?都是大师!

沈家”三沈“指的是哪3个人?都是大师!三沈雕塑'三沈' 即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兄弟,“三沈”昆仲少年立志,勤学苦读,弱冠之后,游学中外,学贯古今,成为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享誉国际的文化大师。

三沈纪念馆位于汉阴县县城以西古城墙边的城新街。

三沈纪念馆左至右: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沈士远沈士远(1881年-1955年),著名学者,庄子专家。

1881年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

曾任北京大学预科乙部教授、庶务部主任、校评议会评议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燕京大学教授。

“五四”运动中,曾任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书记。

后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浙江省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湖北省教育厅长、民国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主任。

沈尹默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祖籍浙江湖州人,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

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

沈尹默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

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

”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

沈氏三贤堂沈兼士沈兼士(1887年-1947年),名坚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沈尹默之弟。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教育学家。

1887年7月31日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1905年19岁时与兄沈尹默自费东渡日本求学,入东京物理学校。

时章太炎先生居东瀛,沈兼士拜其门下,并加入同盟会。

归国之后,先后任教于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辅仁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

1922年在北京大学创办研究所国学门,任主任。

绍兴名人调研报告

绍兴名人调研报告

绍兴名人调研报告一、简介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名人。

本调研报告将介绍绍兴市的一些著名名人。

二、文化界名人1. 袁亚湘(1902-1978):袁亚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散文作家和翻译家,他的散文作品饱含深情,言之有物,为中国文学贡献卓著,被誉为“散文之王”。

2. 邹韬奋(1895-1944):邹韬奋是中国现代教育家、文化名人和社会活动家,他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倡导新教育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科学界名人1. 钟南山(1936-):钟南山是中国著名呼吸病学家,被誉为“中国SARS抗击战的总指挥”。

他在抗击SARS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沈肇基(1941-):沈肇基是中国著名生物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脂代谢病研究奠基人”。

他为中国生物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艺术界名人1. 苏雁(1914-1996):苏雁是中国现代舞蹈艺术的奠基者之一,被誉为“舞王”。

他创造了许多富有个人特色的舞蹈作品,对中国舞蹈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

2. 曹禺(1910-1996):曹禺是中国著名剧作家,被誉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为主,深入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弱点,对中国戏剧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体育界名人1. 孙彦泽(1956-):孙彦泽是中国射击队前教练,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射击运动员。

他多次执教的选手获得奥运会和世界杯的金牌,对中国射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 王仕鹿(1924-2003):王仕鹿是中国著名足球教练和球员,他是中国足球史上的传奇人物。

他在场上场下均有出色表现,对中国足球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结语绍兴市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名人,包括文化界、科学界、艺术界和体育界的代表人物。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中的杰出人物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中的杰出人物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中的杰出人物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中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他们在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人物:1.赵忠贤(1933年-2011年)赵忠贤被誉为中国计算机科学的“精神领袖”。

他是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学会首任理事长,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创始人之一。

赵忠贤在中国计算机教育、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倡导了“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战略思想,对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李四光(1931年-2010年)李四光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

他是中国最早一批从美国留学归国的计算机专家之一,为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1960年代中期回国后,在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后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创建了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机”。

他还在中国科学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性能计算机“银河一号”,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奠定了基础。

3.邓稼先(1925年-2019年)邓稼先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主持研制并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红旗一号”。

他在计算机研究、设计和应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丁文江(1938年-)丁文江是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丁文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网络计算机”概念,并是中国最早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的专家之一。

他还在中国推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5.刘家昌(1933年-)刘家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家之一。

他在中国计算机和半导体器件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领导了中国第一台大规模集成电路(ASIC)的研制和生产,为中国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在中国推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育和研究。

校庆已毕业的学生个人简介100字

校庆已毕业的学生个人简介100字

校庆已毕业优秀学生简介
于兆宣:
于兆宣,2020级人朝中学校友,北京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英国剑桥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硕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现担任快计君国际金融集团总裁。

他于2022年被中国《金融管理》杂志评选为全球金融行业的“30位30岁以下精英于2023年上榜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毕一茗:
毕一茗,2020级人朝学校校友,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学博士。

现在外交部任职。

在校期间,曾获得1项国际奖项、3项国家荣誉,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季军、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全国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十大杰出青年。

王艺蒽:
王艺蒽,2020级人朝学校校友,2021年提前一年本科毕业。

本科期间担任上外模拟APEC社社长、卓越学院学生会主席、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班长;2018年曾赴美国乔治城大学、中国香港岭南大学进行短期交流,目前在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中国办公室担任项目协调助理,以联合国本国志愿者的身份,通过自己的岗位行动助力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2019公需)1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2019公需)1

1 .沈尚贤教授,浙江嘉兴人,是我国()领域的奠基者。

∙A.自动控制∙B.电子工程∙C.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D.电气工程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2 . 2016年,邱爱慈教授在学校“青年论坛”上做()专题报告,用“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教诲勉励青年教师与学子。

∙A.科学与人生∙B.科学与技术∙C.科学与生活∙D.科学的精神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3 .谢友柏,我国机械学设计及理论、摩擦学专家,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摩擦学研究成为了西安交通大学的优势研究方向,并建设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A.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B.现代设计及摩擦研究∙C.摩擦学∙D.机械学设计及理论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4 . 1983年,陶文栓教授根据在美国进修时的体会,把()实验室建成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个对研究生全天候开放的实验室。

∙A.热工实验室∙B.热力实验室∙C.电力实验室∙D.电器实验室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5 . 201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题为“先进制造与3D打印”的国务院专题讲座,西安交通大学哪位教授受邀主讲()∙A.徐宗本∙B.卢秉恒∙C.陶文栓∙D.何雅玲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6 .汪应洛教授是我国管理工程学科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最早提出()理念,推动了国内培养具有双学位和MBA高级管理人才的教育。

∙A.从管理人才中培养工程师∙B.从工程师中培养管理人才∙C.同时培养管理与工程师人才∙D.培养卓越管理人才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7 . 1985年,俞茂宏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更为全面的()理论,被视为对强度理论的重大突破。

∙A.双剪强度理论∙B.结构强度理论∙C.多维强度理论∙D.统一强度理论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8 .朱楚珠是国家关爱女孩行动发起人、推动者和实践者,创立了(),是中国女性人口学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

浙江近百年来人才辈出

浙江近百年来人才辈出

浙江近百年来人才辈出浙江近百年来人才辈出,其中许多人都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力。

尤其是文人,他们对近代中国文化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我所了解的部分解除人物及其简介。

希望大家都来添加!!~为家乡浙江而自豪,更为中华民族而自豪!~浙江省近现代名人录(非严格分类):文人: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茅盾(1896-1981)作家,政治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

浙江桐乡人。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文学家。

祖籍浙江嘉兴。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近代中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

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櫆寿,后改名槐树,字启明,起孟,号知堂。

浙江绍兴人。

鲁迅之二弟。

现代散文家、诗人。

艾青(1910-1996),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

梁实秋(1903-1987年)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

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

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

原名乃熙,字端先。

浙江杭州人。

中国电影事业拓荒者。

章太炎(1869-1936年),学者,清末民初的革命家。

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更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复,生于浙江宁海,现代作家。

俞平伯(1900-1990)著名昆曲研究家、昆曲活动家、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

中国本土的数学家

中国本土的数学家

中国本土的数学家
中国本土数学家是指中国国籍的数学家,他们是世界上数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

以下是一些中国本土的著名数学家:
1. 赵忠贤(1930年-201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特等奖。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代数几何和数学物理。

2. 丘成桐(194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得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

3. 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陈省身:曾经是中国国内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他致力于普及数学教育,被尊称为“数学家陈省身”。

4. 钱学森(1911年-2009年):著名的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也是一位数学家。

他在航天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数学有深入的研究。

5. 张益唐(194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包括代数学、数论和代数几何。

他是中国数学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也在国际数学界有很高的声誉。

以上只是中国本土一些著名的数学家,中国在数学研究领域有着众多杰出的学者和科学家。

这些数学家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贡献,推动了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并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安静娴院士事迹材料

安静娴院士事迹材料

安静娴先生生平安静娴,女,1929年2月12日生于辽宁大连,原籍山东省烟台市。

安静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制药专家,中国制药工业企业第一位院士,东北制药高级工程师、终身员工。

安静娴先生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同年分配到东北制药厂三分厂。

安静娴先生本着国家需要、企业需要和人民需要,坚持仿创结合、药物研究工程化,一生扎根化学制药第一线,长期从事化学制药工业研究,以丰硕的学术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历任东北制药总厂技术员、工程师、分厂副厂长、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世纪60年代,她提出并组织实施磺胺嘧啶重大技术路线的改进,使其得以顺利工业化,该项目1978年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

70年代,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主持完成了新型抗疟药“脑疟佳”的筛选和合成工作,该项目同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主持研制成功全化学合成黄连素为世界首创;80年代,组织和主持中国头孢系列药物的开发与研制,填补了国内企业头孢类抗生素的生产空白,为提高我国临床用药水平做出了主要贡献;完成脑血管用药“长春西汀”的研制工作,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993年我国药品实行专利制度,她毅然投入到创新药物研究,先后自行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结构确凿的化合物,为企业创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个女科学家,安静娴先生踏实地行进在科学发现的路上,把她一生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我国的制药事业,除了实验室,就是图书馆,满脑子都是科研,没有家庭的概念。

她毕生工作在东北制药,注重事业,淡泊名利,这个有着69年历史的红色药企,是她一生的依恋,离开这里的时候,她只带了些生活必需品,几乎把全部都留给了企业。

与她一起工作、学习过的同事、同学,无不深深折服于她卓越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她以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治学理念,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和我国医药工业的骨干力量。

高铭泽国学简历

高铭泽国学简历

高铭泽国学简历
高铭泽,男,祖籍江苏苏州,文人家庭出身,真正开创了一段新时代的国学学术研究历程,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并进行了深入的国学研究,不仅在学术上精湛,而且思想非常开放。

高铭泽的研究生涯开始于南京中央大学,当时他的论文被视为最高学术水准,其主题集中在中国国学文化的研究中。

他的科研成果被全国各大高校所重视,并在国内多所知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被中国众多学者所评价,他的研究成就备受赞誉。

此外,高铭泽在开放思想上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把它们作为学术深入研究的对象,他还在教学中加强了新的视野,通过对古代思想的深入研究,帮助学生们了解历史文化,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在实践方面,高铭泽是一位实践者,他不仅做了大量研究,还把实践作为重要部分,他发起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古代文化研讨会。

在这类活动中,他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学术成果,还与若干知名学者分享他的学术研究心得。

此外,高铭泽还做出了大量的贡献来促进中国国学的发展,他参与的著作有《国学大讲堂》、《国学研究丛书》、《国学入门》、《儒家文化赏析》等,其中《国学大讲堂》收录了他的论文,展示了他精湛的国学研究成果,受到了众多国学研究者的欢迎,这些作品成为了中国国学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

总之,高铭泽在国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的学术成就,深入的思想、实践的精神以及对国学体系建设的贡献,都为与众不同,让他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学研究者之一。

我国近代一位杰出的生理学家及其贡献

我国近代一位杰出的生理学家及其贡献

我国近代一位杰出的生理学家及其贡

中国近代有一位杰出的生理学家,名叫沈寯淇。

他是中国生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中国代谢和呼吸生理学研究的先驱。

沈寯淇的一生硕果累累,为北医生理学科、中国医学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非常重视对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研究改造以适应医学教育和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

建国初期,沈寯淇倡议并亲自主持开办了北医仪器修造厂,研制和仿制了多种实验仪器和设备,填补了当时中国在实验仪器生产方面的空白。

1931年,他设计了一种离体胃灌流装置,可用来测定胃的氧耗量。

1935年,他创造了沈氏气质分析管,该管曾长期应用于学生实验和有关气体代谢的科研工作中,替代了之前常用但是操作过于复杂的郝氏气体分析器,被中国近代杰出科学家、现代生理学主要奠基人林可胜称为“世界性贡献”。

沈寯淇通过测定阉人尿中肌酸和肌酸酐的含量,阐明了肌酸代谢与男性性机能的关系。

1930年代,他进行了肥胖症的发病机理研究。

1958年,他完成了1000余例基础代谢率等生理常数的测定,提出了中国人的生理常数。

1960年,他通过对糖尿病病人的实验观察,对糖尿病的分型提出了新的见解。

沈寯淇的论文多发表在《中国生理学杂志》上,1943年出版了生理学专著《机械人生》,1949年他与孟昭威、刘曾复合著《生理学实验指导》。

沈致隆教授与2014级新生畅谈科学与艺术

沈致隆教授与2014级新生畅谈科学与艺术

沈致隆教授与2014级新生畅谈科学与艺术来源:学生工作处时间:2014-09-03 10:34 点击:10589月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沈致隆教授莅临我校,为2014级新生做了一场题为《漫谈科学与艺术的联系与交融》的入学教育报告,与新同学们畅谈了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科学和艺术是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但沈致隆教授却用自己多年的研究经历和大量鲜活的事例阐述了他们密不可分的关系。

讲座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和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名言为开场白,讲述了沈致隆教授研究科学与艺术交融的灵感来源。

他将拉瓦锡、邓稼先、郭永怀等若干中外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取得的成就和爱国主义精神,与若干艺术家的生平及其作品加以比较,说明了科学与艺术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需要献身精神、创新意识和美学追求,阐述了科学求真也求美,艺术求美也求真的论点和论据。

沈致隆教授始终强调,“科学也需要灵感和想象,艺术也需要逻辑和科学”。

特别是针对我校理工学科专业为主的情况,沈致隆教授尤其强调了解艺术、钻研艺术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人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关键作用。

在讲座最后,沈致隆教授说,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更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础,接受“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并重” 的理念是十分有益的。

沈致隆教授讲座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美学、医学、音乐、绘画、雕塑、电影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理论、实验及作品,融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浅显易懂,引人入胜。

沈致隆教授在讲座中思维缜密,调理清晰,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其中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运用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实例和他本人的亲身经历。

同学们对讲座显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场内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沈致隆教授幽默风趣的讲座风格又时而引得同学们开怀大笑。

讲座之后,许多同学感觉意犹未尽,又纷纷在课下继续向沈致隆教授请教。

沈致隆教授简介:沈致隆,物理化学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系主任、国家教育部第四届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成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兼艺术教育中心名誉主任,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高级访问学者。

沈尚贤教授生平

沈尚贤教授生平

沈尚贤教授生平
叶德璇
【期刊名称】《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年(卷),期】1992(000)002
【摘要】沈尚贤教授是我国自动控制和电子工程领域中著名专家.1909年生于浙江嘉兴.1931年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后,赴德国留学,在德律风根和西门子公司实习电机工程,同时在柏林高等工业学校选课肄业.1934年归国,先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任教.1938年任教授,当时教师奇缺,因而一人教授“电讯原理”、“无线电工程”、“电照明技术”、“电报学”等课程,并指导实验.曾参加我国1956年至1967年12年科
【总页数】1页(P65-65)
【作者】叶德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4
【相关文献】
1.忠烈沈门留苗裔吴江春壶有传承——记上海市名中医沈丕安教授 [J], 楼绍来
2.谭敬书教授生平及学术思想简介——为悼念谭敬书教授而作 [J], 李凡成;徐绍勤;谭奕
3.武汉教授生平简介及学术思想探讨——纪念武汉教授诞辰百年 [J], 陈金鑫
4.沉痛悼念于仲元教授——于仲元教授生平 [J],
5.以沈晋教授为榜样为西北水电做出贡献──贺沈晋教授执教55年暨80华诞 [J], 王宝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唤“内心的自由”

呼唤“内心的自由”

呼唤“内心的自由”
沈铭贤
【期刊名称】《科学(上海)》
【年(卷),期】2012(064)003
【摘要】“幸会第七龙年,同感天赐安康;惊异闲暇自由,渔人大海夕阳”。

内蒙古大学罗辽复教授在其大作《生命和量子》的文末,附上他祝贺陆琰院士八十华诞的六言古诗,并且特别指出:“亚氏三条件对于今日中国学术界颇有振聋发聩针砭时弊之作用”,令人感慨良多。

【总页数】2页(P1-2)
【作者】沈铭贤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031
【相关文献】
1.时代呼唤自由时代呼唤创新——解读电影《录取通知》 [J], 路华;王小丁
2.追求自由,呼唤人性--基于人性哲学解读《野性的呼唤》 [J], 李一飞
3.《荒野的呼唤》与自由的呼唤——从巴克的角色嬗变析作品的主题 [J], 张西芳
4.一条自由而昏暗的河流——谈诗歌意识流、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手法 [J], 李小宁
5.一条自由而昏暗的河流——谈诗歌意识流、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手法 [J], 李小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沉痛悼念林仲贤教授

沉痛悼念林仲贤教授

心理学报 2011, Vol. 43, No.7, 725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1.00725725 沉痛悼念林仲贤教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我国杰出的心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心理学会第六届理事长林仲贤教授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 于2011年6月3日23时31分在北京逝世, 享年79岁。

林仲贤教授1931年出生于广东恩平, 195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工作。

历任助理研究员(1962)、副研究员(1979)、研究员(1985); 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心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职称评定委员会主任、《心理学报》主编等职。

1993年当选为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2004年获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2006年当选为中国心理学会会士。

林仲贤教授还曾担任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亚非心理学会执委等职。

林仲贤教授毕生致力于心理科学的研究工作, 成绩卓著。

林仲贤教授曾从事航空心理学、高山生理心理学、知觉心理学、儿童发展、记忆心理学、颜色视觉及颜色标准化等研究工作, 尤其在彩色电视及中国人肤色测量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

林仲贤教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0篇, 著作(含主编)11部; 代表性著作有《视觉及测色应用》、《实验心理学》, 代表性论文有《高原低氧对脑功能的影响》、《中国人肤色色度测定》、《中国学前儿童颜色命名及知觉辨别》等。

林仲贤教授还积极开展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工作, 他主持或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包括《反射式彩条测试图》(1987)、《反射式肤色测试图》(1987)、《透射式彩条测试图》(1987)、《透射式肤色测试图》(1987)、《彩色电视接收白场色温及其宽容度》(1989)、《灯光信号颜色》(1987)、《同色异谱的目视评价方法》(1995)以及《中国颜色体系》(1995)等。

沈西林名释义

沈西林名释义

沈西林名释义一、沈西林简介沈西林(1902年-1971年),字云生,江苏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文史学家、词学家、高级教师。

沈西林研究诸葛亮和杜甫等历史文化名人的词作成就举世瞩目,被誉为”当代杜词之最”、“当代亮词之最”。

沈西林的名字,经常出现在中国文学史和词学研究的相关文献中。

二、沈西林的诗词研究成就1. 杜甫词学研究沈西林对杜甫的词作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杜甫词的艺术特点和意境进行解读。

他通过对杜甫的词作进行分类分析,揭示了杜甫在词作中所表现出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特别是杜甫擅长描绘社会风俗和民生疾苦的特点得到了他的充分肯定。

2. 诸葛亮词学研究沈西林对诸葛亮的词作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诫子书》和《将赴吴兴,许放吴館》等著名词作。

他将诸葛亮的词作与其思想和政治生涯相结合,探讨了诸葛亮在词作中所表达的政治抱负和治国理念。

他认为诸葛亮的词作体现了孔子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治国方略,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三、沈西林的教育理念沈西林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他有着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主张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启发式教学沈西林主张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获得知识和理解。

他认为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会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2. 开放式教育沈西林提倡开放式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

他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和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才艺。

3. 培养社会责任感沈西林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能够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他主张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和困难,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学者沈铭贤教授简历
沈铭贤,男,1938年6月生,福建省永定县人。

1960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

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国家人类基因主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主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伦理学委员会主席、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职。

1985-1990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羡慕《科学哲学导论》,今年主持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两种文化与科技论理》、上海市科委项目“人类基因主和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2001-2003年参加中法关于克隆人的伦理与法律问题研讨,2000、2002、2004年参加国际生命论理研讨会,2005年组织东方科技论坛:“研究性科隆与胚胎管理的论理法律问题”。

1986年因《爱因斯坦与当代科学哲学》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

1999年因主编《科学哲学导论》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

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和论文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优秀论文奖。

专著:
1、《新科学观》,江苏科技出版社,1987
2、《科学哲学导论》(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生命伦理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创新是一种文化》,上海出版社,2001
5、《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观》
论文:1,<爱因斯坦与当代科学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 1985.5
2,<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及其当代趋势> <哲学研究> 1992.10
3,《不能只呼吸一种文化空气》《世界科学》1995.12
4,中国古代的生?观及其现代意义》《学术季刊》1997.2
5,《爱因斯坦和李约瑟:两种不同的回答》《学术月刊》1994.6
6,《从克隆人之争看生命伦理学》《文汇报》2004.1.4(新华社转载)7,《促进科技与伦理的良性互动》文汇报2005.10.10
8,《胚胎干细胞研究能否得到论理辩护》《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6
上课时间:一11-13 地点J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