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
2019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公告
2019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公告尊敬的农民朋友们:根据农业农村部及相关机构的要求,经过层层评审和专家评估,现将2019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公告如下:一、审定目的与意义农作物品种审定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农作物种植品种选择,保证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之一。
审定结果的公告,意在向广大农民充分介绍国家认可的先进农作物品种,供农民朋友们参考和选用,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普及。
二、品种审定结果2019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包括主要农作物的若干新品种,各品种及其主要特征介绍如下:1.玉米品种:品种名称:优秀美玉1号主要特征: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旱能力强,产量高,籽粒饱满,营养丰富。
2.水稻品种:品种名称:超级稻龙主要特征:生长快,抗病抗虫能力强,耐寒性好,产量高,米粒饱满圆润,煮粥口感好。
3.小麦品种:品种名称:金秋大麦主要特征:抗寒性强,适应性广,耐脆性好,产量稳定,蛋白质含量高,口感细腻。
4.大豆品种:品种名称:丰收大豆201号主要特征: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虫害,产量高,营养丰富,香味浓郁。
5.蔬菜品种:品种名称:绿色早熟西红柿主要特征:抗虫性强,生长快,品质好,产量高,味道鲜美,口感独特。
6.水果品种:品种名称:红宝石苹果主要特征:果实饱满,口感好,味道甜美,耐储藏性强,产量稳定,颜色鲜艳。
以上所列举的农作物品种为国家农业农村部经过专家审核而决定的2019年新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抗病虫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在不同地区种植,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三、推广与应用国家农业农村部鼓励广大农民将以上审定的农作物品种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农业农村部将组织专家团队赴各地区进行技术推广和培训,通过现场指导和讲座等方式,向农民传授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帮助农民利用新品种提高生产能力,实现增产增收。
山东主推小麦品种附简介
一、小麦品种(一)水浇地类型品种1.济麦22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0号选育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935024/935106,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抗冻性一般。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9天,比鲁麦14号晚熟2天;株高71.6厘米,株型紧凑,抽穗后茎叶蜡质明显,较抗倒伏,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100.7万,亩有效穗41.6万穗,分蘖成穗率41.3%,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3.6克,容重785.2克/升;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
2006年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中抗至中感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中感至感秆锈病。
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13.2%、湿面筋(14%湿基)35.2%、沉淀值(14%湿基)30.7毫升、出粉率68%、面粉白度73.3、吸水率60.3%、形成时间4.0分钟、稳定时间3.3分钟。
产量表现:在2003-200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37.04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0.85%;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24公斤,比对照济麦19增产4.0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9月28-10月15日。
适宜播量每亩基本苗12万左右。
开始分蘖后及时划锄,适时浇冬水,并追施尿素每亩5公斤。
春季第一水宜在拔节期,同时追施尿素15公斤或碳酸氢铵30公斤。
浇好孕穗水和灌浆水。
抽穗后及时防治蚜虫,适时收获,机械收获适期为完熟期。
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2.良星99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49号选育单位:山东省良星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91102/鲁麦14号//PH85-16,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抗冻性较强。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鲁麦14号晚熟1天;株高75.6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上冲,较抗倒伏,熟相中等;亩最大分蘖94.5万,亩有效穗40.6万穗,分蘖成穗率43.0%,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数35.4粒,千粒重43.3克,容重789.4克/升;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
山东省适合种植什么
山东省适合种植什么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和果树。
以下是山东省适合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和果树的介绍。
一、主要农作物:1.小麦:山东省是中国主要的小麦产区之一,特别是在东北部地区。
这里的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小麦种植。
尤其是济南、烟台、潍坊等地,小麦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
2.玉米:山东省是中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之一,尤其是在济南、青岛、泰安等地。
这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适宜玉米的生长,且玉米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山东省丰富的水资源也为玉米种植提供了便利。
3.大豆:山东省是中国重要的大豆产地之一,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
这里的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适宜大豆的生长。
山东省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全国前列。
4.棉花:山东省北部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棉花的种植。
尤其是滨州、德州等地,是山东省重要的棉花产区。
这里的棉花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
5.菜籽油:山东省是中国主要的菜籽油产区之一。
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油菜的种植,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山东省的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全国前列。
二、主要果树:1.苹果: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苹果的种植。
烟台、潍坊等地的苹果产量较高,且质量优良。
2.梨:山东省是中国重要的梨产地之一。
烟台、潍坊等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适宜梨树的生长,尤其是以水果梨为主。
这里的梨产量较高,品质上乘。
3.葡萄: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葡萄的种植。
烟台、潍坊、青岛等地是山东省主要的葡萄产区。
这里的葡萄种植面积较大,品质优良。
4.樱桃: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樱桃的种植。
烟台、潍坊等地的樱桃产业发展较快,品种丰富,口感鲜美。
5.桃子: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桃子的种植。
烟台、潍坊等地的桃子品种多样,口感甜美,成熟期较短。
总结起来,山东省适宜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菜籽油等;适宜种植的主要果树包括苹果、梨、葡萄、樱桃、桃子等。
山东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名称
大豆
12、夏大豆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高油型:齐黄28、齐黄31、高丰一号;
高产型:菏豆12号、菏豆13号、山宁12号;
高蛋白型:鲁豆12号。
棉花
13、常规抗虫棉晚播防衰技术
14、杂交抗虫棉“精稀简”种植技术
中熟杂交棉:鲁棉研15号、鲁Rபைடு நூலகம்-1、鲁棉研20号、鲁棉研23号;
水稻
7、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
普通品种:圣稻301、临稻4号、临稻10号、阳光200;
香稻品种:香粳9407。
甘薯
8、优质鲜食甘薯配套栽培技术
北京553、济薯18号、鲁薯8号。
夏谷
9、夏谷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济谷12号、济谷13号。
油
料
纤
维
类
花生
10、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术
11、花生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大花生品种:花育21号、花育22号、丰花3号、潍花6号、潍花8号、花育16号、花育17号、丰花1号;
(一)中熟杂交品种:鲁棉研15号、鲁RH-1
(二)中熟常规品种:鲁棉研21号、鲁棉研22号、鲁棉研18号
(三)早熟常规品种:鲁棉研19号、
蔬
菜
类
瓜菜
14、日光温室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15、生姜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16、越夏蔬菜设施栽培技术
17、出口菠菜、大蒜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
18、有机蔬菜生产技术
食用菌
19、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杏鲍菇、双孢菇高效配套技术
果茶类
茶叶
20、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
果树
21、苹果品种更新及密植园改造技术
22、苹果设施栽培新技术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19年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的通知-鲁农科教字〔2019〕8号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19年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的通知正文:----------------------------------------------------------------------------------------------------------------------------------------------------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19年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申报2019年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的通知》(鲁农科技字〔2019〕1号),经有关单位申报、材料审核、第三方会议评审,确定“天敌昆虫防治设施蔬菜主要害虫技术”等69个项目为2019年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见附件)。
商省财政厅同意,现下达项目并提出如下要求:一、科学编制任务计划。
项目承担单位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根据工作基础、团队优势、保障条件、资金数额等,科学编报任务计划书。
任务计划书须组织专家论证,确保目标定位明确、任务分工合理、落实举措有力。
项目任务书内容确定后,原则上不得变更。
专家论证情况以项目任务书附件形式一并报省农业农村厅。
二、加强项目实施管理。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项目主持人对项目实施情况负总责,要建立推进项目实施的制度机制,加强全过程有效管理,做到有任务部署、有分工落实、有督导检查、有追责办法,确保按进度高质量完成研发任务。
项目实施期间,实行年度报告制度,每年12月31日前向省农业农村厅报告实施情况。
三、严格资金管理使用。
项目资金参照《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要根据任务分工,合理区分项目承担单位和协作单位的经费使用比例,科学编报经费开支预算。
经费预算经财务部门把关并盖章确认后与任务计划书一并上报。
资金支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单独立账,专款专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项目任务计划书1式3份,A4纸双面打印,正文4号字体,于8月31日前报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
农业部推介发布80个主导品种
l l 优航 1号
徽、 江、 浙 江苏的长 江流域稻 区( 陵 山区除外 ) 武 以及 河南南 部的 白叶枯病轻发区作 一季中稻种植 。 丰两优一号 适宜在广 西 中北 部 、 福建 中北部 、 江西 中
南部 、 南中南部 、 江南部 的稻瘟 病轻 发的双 季稻 区作 晚 湖 浙 稻 以及 安徽 、 湖北西 南 山区以外地 区 、 南南部作 一季 中稻 河
中稻 种 植 。
周麦 1 适宜在黄淮冬 麦区南片的河 南中北部 、 8
安徽北 部 、 江苏 北部 、 陕西关 中地 区、 山东菏 泽高 中产
适宜在福建北部和江西 、湖南 、湖北 、 安 水肥地早 中茬种植。 烟农 1 适宜山东 每 0 6 m。 9 . 7h 产量达 4 0 0 0 0 ~5 0 k g的地块 , 江苏 、 安徽 两省 的淮北地 区 以及 山西南 部
沈单 1 6号 适宜在 辽宁 、 宁夏 、 肃 、 疆 、 甘 新 内蒙古西
浚 单 2 适宜在河南 、 0 河北 中南 部 、 山东 、 陕西 、 江苏 、 部春播 区和山东 、 河南 、 陕西 、 河北夏播区种植 。 鲁单 9 0 适 宜在北京 、 02 河北、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内蒙 安 徽 、 西 运 城 夏玉 米 区种 植 。 山
2 8黜 拗 豁
维普资讯
2 0 .5 0 80
总第 1 9期 4
豢
郑 单 9 8 适 宜在黄淮海 夏玉米 区 , 5 吉林 、 宁 、 辽 内蒙 矮花叶病和弯孢菌 叶斑病流行 区慎用 。 古及新疆等地 26 0 0 ℃以上积温地 区推广种植 。
晚稻 种 植 。
小偃 2 适宜在江苏北 部、 2 安徽北部及陕西关 中
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九)
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九)
山东省农业厅
【期刊名称】《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n技术要点:rn1.选用品种.适宜山东省种植的品种有圣稻301,圣稻13,豫粳6号,镇稻88,香粳9407等,但品种的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
【总页数】2页(P4-5)
【作者】山东省农业厅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0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J],
2.2009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J], 高中强;王克安;杨延杰
3.2011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 [J], 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技厅
4.2010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蔬菜类) [J],
5.2011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蔬菜类)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稻区主栽水稻品种及栽培技术要点
山东稻区主栽水稻品种及栽培技术要点一、品种介绍圣稻131 品种特性:由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
属直穗型品种,株型紧凑,剑叶短、厚、挺,无芒,株高95 cm左右,茎秆粗壮,籽粒饱满,椭圆形,成熟落黄好。
穗实粒数120粒左右,千粒重24.5 g。
该品种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感光性中等,不早衰,后期耐寒,高抗倒伏。
中抗苗瘟,高抗穗颈瘟(HR),对稻飞虱表现较好的抗耐性。
米质符合国家二等食用粳米标准。
2 产量表现及适宜地区:该品种亩产558.64 kg左右,具有700 kg以上的产量潜力,可在鲁南鲁西南地区做麦茬稻,鲁北做麦茬稻和春稻栽培。
圣稻141 品种特性:由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
属半直穗型品种,株型紧凑,剑叶短、厚、挺,穗抽出性较好,短芒,平均有效穗24.9万,株高85 cm左右,茎秆粗壮,籽粒饱满,椭圆形,成熟落黄好。
穗长约14.1cm,穗实粒数95.2粒左右,结实率92.0%左右,千粒重25~26 g。
全生育期144-151天,属中早熟品种,感光性较弱,不早衰,后期耐寒,高倒性强。
中抗苗瘟及穗颈瘟,白叶枯病苗期中抗、成株期中感。
米质优良,符合国家一等食用粳稻标准。
2 产量表现及适宜地区: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亩产508.0 kg 左右,比对照香粳9407增产14.4%,具有600 kg以上的产量潜力,适宜在山东沿黄稻区、临沂库灌稻区推广种植。
圣稻151 品种特性:由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
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
在黄淮地区种植,熟期适中,全生育期155.1天。
株高104.2 cm,分蘖力一般,穗长16.9 cm,每穗总粒数150.3粒,结实率85.4%,千粒重26.9 g。
苗瘟3级,叶瘟2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穗颈瘟损失率5级,综合抗性指数4.4,中感稻瘟病。
米质较优,整精米率63.3%,垩白粒率49%,垩白度3.9%,直链淀粉含量17.2%,胶稠度83毫米。
2 产量表现及适宜地区: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亩产576.6 kg左右,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1.8%,具有700 kg以上的产量潜力,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陕西关中地区种植。
农业部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农业部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2019-10-24为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进⼀步强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应⽤,引导农民科学选⽤优良品种和先进适⽤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户、到场、到⽥,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办法》,农业部组织遴选了2013年16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0项主推技术,其中包括16个畜牧品种和19项畜牧兽医技术。
2013年农业部推介的16个畜牧品种包括:(⼀)杜、长、⼤种猪:适宜在全国推⼴养殖,冬季需加以适当的保温措施,夏天需加以适当的降温通风措施。
(⼆)湘村⿊猪:适应我国各地区饲养。
(三)荷斯坦奶⽜:适宜全国各省、⾃治区、直辖市的奶⽜养殖区域。
(四)乳⽤⽔⽜:A.槟榔江⽔⽜:适宜在云南、⼴西、⼴东、贵州、湖北等南⽅地区养殖。
B.摩拉⽔⽜:适宜在⼴西、⼴东、云南、贵州、江苏等南⽅地区养殖。
(五)西门塔尔⽜:适宜在新疆、内蒙古、⼭东、河北、⼭西、河南、吉林、辽宁、四川、安徽、⽢肃等黄⽜主产区域养殖。
(六)⼤通牦⽜:适宜在我国的青藏⾼原及其毗邻⾼⼭地区养殖。
(七)⾁⽤⽜:A.夏南⽜:适宜在河南、⼭东等中原区域养殖。
B.安格斯⽜:适宜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在⽓候温和,⾬量充沛,饲草饲料充⾜的地⽅均可养殖。
C.延黄⽜:适宜在东北三省及北⽅区域养殖。
(⼋)⾁⽤⽺:A.杜泊⽺:适宜在全国推⼴养殖。
B.波尔⼭⽺:适宜在全国推⼴养殖。
C.德国⾁⽤美利奴:适宜在北⽅⽓候⼲燥地区舍饲半舍饲和围栏放牧等各种饲养⽅式。
(九)萨能奶⼭⽺:适宜在全国推⼴养殖。
(⼗)绒⽑⽤⽺:A.辽宁绒⼭⽺B.内蒙古⽩绒⼭⽺:内蒙古⽩绒⼭⽺(阿尔巴斯型)主要集中在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等地;内蒙古⽩绒⼭⽺(⼆狼⼭型)主要集中在乌拉特前、中、后旗及磴⼝县等地;内蒙古⽩绒⼭⽺(阿拉善型)主要集中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
全国养绒⼭⽺的地区都适宜。
C.新吉细⽑⽺:适于在我国西北、东北等牧区、半农半牧区采⽤放牧饲养或放牧加舍饲饲养。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 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汇报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汇报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是指推广应用那些在当地具有较高适应性和推广潜力的农作物品种。
在农业生产中,主推适宜当地气候、土壤和种植条件的优质品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汇报则是对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报告,以评估推广效果和改进措施。
本文将就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进行汇报和分析,以及对这一实践的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探讨。
一、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背景和意义1.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背景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
通过推广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品种,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能力,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意义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意义在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产品供给,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汇报1.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品种选择在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农业主导品种的甄选和推广对象的确定。
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结构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取适应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农作物品种进行主推。
2.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技术推广方式技术推广方式包括示范推广、种子培育、培训宣传等多种形式,以确保农民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另外,还需要加强技术支持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推广效果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推广效果应该得到客观评估。
主要考察指标包括作物产量增加情况、品质改善情况、农民收入增加情况等。
只有经过实际验证的有效推广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4.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改进措施根据实际推广效果和农民的反馈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推广措施。
农业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doc
农业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2012年农业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第一部分160个主导品种水稻(30个)一、长江流域(一)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二)新两优6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三)丰两优香一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四)丰源优299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五)南粳44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六)秀水134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七)株两优819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江西全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
(八)中嘉早17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九)中早39适宜在浙江省作双季早稻种植。
(十)天优华占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白叶枯病轻发区和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中等肥力田块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十一)珞优8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十二)内5优8015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附3、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主导品种及主推技术简介一、主导品种简介T优167品种简介优点:丰产性较好,后期落色好。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三系杂交迟熟早籼,在我省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16天左右。
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松散适中,茎杆坚韧,耐肥抗倒,叶色淡绿,剑叶直立,叶鞘无色,后期落色好。
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22万穗左右,每穗总粒数115粒以上,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6克左右。
产量表现: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在我省作双季早稻栽培,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2-15公斤左右,每亩大田用种量公斤;采用薄膜育秧或软盘抛秧技术;薄膜秧控制秧龄25天以内,软盘抛秧控制叶龄在“3叶1心”之内。
亩栽2万蔸,每亩基本苗9-10万。
应施足底肥,早施追肥。
及时晒田控蘖,后期实行湿润灌溉,抽穗扬花后不要脱水过早,保证充分结实灌浆。
特别要注意对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选育单位: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T优705品种简介优点:熟期早,米质优,米饭适口性好;耐肥抗倒。
丰产性、稳产性好。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三系中熟杂交早籼组合,在我省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8天左右。
株高84厘米左右,株型松散适中,剑叶直立,剑叶角度中间类型,叶色深绿,叶鞘、稃尖无色,茎杆坚韧,耐肥抗倒。
熟期落色好,不早衰。
综合表现丰产性、稳产性较好。
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2 3—25万穗,每穗总粒数118粒左右,结实率70%左右,千粒重克。
产量表现:一般亩产450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 3月底4月初播种。
每亩秧田播种量10-15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公斤。
采用薄膜育秧或软盘抛秧技术;薄膜秧控制秧龄28天以内,软盘抛秧控制叶龄在“3叶1心”之内。
亩栽2万蔸,每亩基本苗8-10万。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及时晒田控蘖,后期湿润灌溉,抽穗扬花后不要脱水过早。
注意病虫害特别是稻穗瘟的防治。
选育单位: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德农早6号品种简介该组合是湖南德农独农经营的早稻中熟偏早的优质高产新组合。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06.09.26•【字号】鲁农发计字[2006]41号•【施行日期】2006.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农业厅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鲁农发计字〔2006〕41号)各市农业局(农委):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着眼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省传统产业比重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不突出,优势产品规模小等问题依然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进一步升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因此,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展开,加快培植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新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1.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市场和环境资源对农业的约束不断加剧。
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搞好产业布局,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2.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力地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
但是,从全省情况看,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棉主产区,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因此,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对增加农民收入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业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关联越来越密切。
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农业部
附件1: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农业部)一、主导品种(一)水稻(30)1、长江流域Y两优1号、中嘉早17、湘晚籼17号、Q优6号、金优458、丰源优299、云光17号、泰优99、天优华占、川江优527、株两优819、珞优8号、淦鑫2032、东南沿海天优998、博优998、徐稻3号、南粳44、天优3301、宁粳3号、粤晶丝苗2号、广优2643、秋优998、淮稻9号、宜优6733、东北平原垦稻12、龙粳21、吉粳88、辽星20、辽星1号、长白19号(二)小麦(24个)1、黄淮海地区百农AK58、济麦22号、郑麦9023、西农979、郑麦366、周麦22号、皖麦52号、周麦18、师栾02-1、烟农19、邯61722、长江中下游地区扬麦16、郑麦9023、扬麦13、鄂麦18、宁麦133、西南地区川麦42、内麦114、西北地区宁春4号、新冬20号、新春6号5、东北地区克丰10号、垦九10号、龙麦30(三)玉米(26个)1、黄淮海地区郑单958、浚单20、鲁单981、金海5号、京单28、中科11号、蠡玉16、沈单16、永玉3号、锐步1号2、西南地区川单418、渝单19号、云瑞8号、正大619、黔兴201、登海11号、成单30、中单808、3、北方地区郑单958、吉单27、辽单565、龙单38、绥玉10、兴垦3、益丰294、特用玉米新美夏珍(四)大豆(18)1、东北地区华疆4号、垦鉴豆27(疆莫豆1号)、黑河38号、北豆5号、蒙豆14号、合丰50、合农45、绥农28、黑农48号、吉育47号2、黄淮海地区冀豆17、晋遗30、郑92116、菏豆13、中黄13、皖豆28、3、南方地区南豆12、华夏3号(五)棉花(14个)1、长江流域中棉所63、鄂杂棉10号、湘杂棉10号、苏杂3号(原名:宁杂602、SGKz9)2、黄淮海地区鲁棉研28号、中棉所70、中植棉2号、中棉所50、鲁棉研21号、冀棉9583、西北内陆地区新陆早33号、新陆早42号、新陆中35、中棉所49号(原名:中287)、(六)油菜(10个)中油杂11、宁杂11号、中双11号、秦优10号、南油12、川油36、中油杂12、华油杂13、渝油21、青杂5号、(七)马铃薯(2个)同薯20号、中薯3号(一)综合技术(8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稻田生态种养结合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二)农机化综合技术(5项)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机械化植保技术和其它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三)水稻(7项)1、长江流域及华南稻区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水稻轻简栽培技术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2、北方平原地区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粳型超级稻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四)小麦(9项)1、黄淮海地区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晚茬小麦“四补一促”栽培技术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2、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稻茬麦免(少)耕栽培技术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3、西北地区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栽培技术4、东北地区深松蓄水保墒耕作技术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五)玉米(6项)1、黄淮海地区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玉米晚收增产技术2、西南地区西南玉米雨养旱作增产技术3、北方地区玉米密植早熟增产技术玉米中耕深松蓄水保墒增产技术玉米病虫综合防控技术(六)大豆(4项)1、东北地区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大豆窄行密植技术2、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免耕节本栽培技术3、南方地区南方大豆间、套作栽培技术(七)棉花(6项)1、长江流域杂交棉增密技术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棉花基质育苗移栽轻简新技术2、黄淮海地区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3、西北内陆地区棉花超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高密度膜下滴灌植棉技术(八)油菜(3项)稻田双低油菜免耕栽培技术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旱地双低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九)马铃薯(2项)南方冬种马铃薯早熟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旱作马铃薯节水保墒丰产栽培技术(十)蔬菜(2项)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十一)果树(2项)果树优质综合农艺节水技术柑橘留树保鲜综合技术附件2: 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山东省)注:▲表示农业部2010年已推介发布。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3.07.20•【字号】鲁农科教字〔2023〕24号•【施行日期】2023.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鲁农科教字〔2023〕24号各市农业农村(畜牧兽医)局,沿海市渔业主管局: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23〕14号),为深入指导各地落实人员培训、集成示范、指导服务等任务,充分发挥补助项目强队伍、推技术、带小农的基础支撑作用,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持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水平,满足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需求,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现就做好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回归主业,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等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重大任务,组织引导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履行好促转化、推技术、做示范等公益性职能,支持推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发展,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方式方法,集成组装先进技术模式,加大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展示和推广力度,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提供综合技术解决方案,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坚强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实施原则(一)聚焦重点,服务大局。
聚焦大豆玉米等主要粮油作物,打造技术集成创新平台,以县域为单元筛选推广适宜品种、形成综合技术解决方案,落实大豆玉米等推技术提单产技术要求。
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技厅关于发布2011年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
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技厅关于发布2011年全省农业主推
技术和主导品种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科技与农机
【发文字号】鲁农科技字[2011]16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发布日期】2011.04.11
【实施日期】2011.04.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技厅关于发布2011年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的通知
(鲁农科技字〔2011〕16号)
各市农业局(农委)、科技局、农科院(所),省农科院、农业高等院校,厅属有关单位:
为加快我省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步伐,引导广大农业生产者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省农业厅、科技厅在全省广泛征集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的基础上,经专家筛选论证,确定2011年44项主推技术和103个主导品种,现予发布。
请各地加强对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的科技服务,切实发挥先进技术成果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
附件:1.2011年省推荐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汇总表
2.2011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内容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附件1:
2011年省推荐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汇总表。
2019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
附件2015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一、主推技术(53项)(一)小麦技术(6项)1.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2.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3.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4.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5.小麦深松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6.冬小麦-夏玉米节水省肥高产高效技术(二)玉米技术(5项)1.玉米“一增四改”技术2.玉米精量播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3.夏玉米高产简化栽培技术4.玉米适期晚收增产技术5.夏玉米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三)水稻技术(2项)1.水稻盘育机插秧技术2.水稻旱育稀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四)大豆技术(1项)大豆窄行密植技术(五)花生技术(3项)1.花生单粒精播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2.花生高产稳产综合配套技术3.夏直播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六)棉花技术(3项)1.棉花轻简化生产关键技术2.抗虫棉超高产栽培技术3.棉田套作高效种植技术(七)蔬菜技术(10项)1.蔬菜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2.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3.食用菌菌渣基质化和肥料化利用关键技术4.早春马铃薯早熟、丰产、高效覆盖栽培技术5.葱、姜、蒜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6.韭菜优质安全栽培关键技术7.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8.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关键技术9.食用菌夏季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10.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八)果茶技术(10项)1.苹果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技术2.果园壁蜂授粉技术3.甜樱桃防霜避雨栽培技术4.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5.甜樱桃矮化栽培技术6.名优桃品质提升技术7.苹果氮肥总量控制追肥后移技术8.茶树越冬防护技术9.名优茶生产加工技术10.大棚养蚕消毒防病技术(九)其他技术(11项)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新型包膜控释肥施用技术3.水肥一体化技术4.园艺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5.玉米“一防双减”技术6.农田节水与旱作农业技术7.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8.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9.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10.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11.菜田土壤消毒技术(十)应急技术(2项)1.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2.二点委夜蛾监测防控技术二、主导品种(51个)(一)小麦品种(13个)1.水浇地类型品种:济麦22、良星66、良星99、泰农18、临麦4号、山农20、鲁原502、山农22、鑫麦296、烟农9992.旱地类型品种:烟农21号、青麦6号、垦星1号(二)玉米品种(12个)1.夏玉米品种:郑单958、登海605、浚单20、金海5号、聊玉22号、鲁单818、天泰33号、鲁单9066、登海618、宇玉30、济玉901、农星129(三)水稻品种(5个)圣稻18、阳光200、临稻16、圣稻19、津稻263(四)大豆品种(5个)齐黄34、菏豆20、临豆10号、山宁16、潍豆8号(五)花生品种(6个)1.大花生品种:山花9号、花育35号、青花7号2.小花生品种:山花10号、潍花14号、花育33号(六)棉花品种(10个)鲁棉研28号、晋棉38号、鑫秋4号、鲁棉研36号、鲁棉研37号、K836、山农棉8号、鲁6269、瑞杂816、德棉998。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 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汇报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汇报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汇报导语: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是近年来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政策的背景、目标及其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情况。
一、背景和目标1.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政策的背景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政策是按照国家农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农产品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通过大力推广高产、高效、高抗品种,来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效益。
2.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政策的目标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政策的目标是推广和应用高产、高效、高抗的农作物品种,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和协调,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种植技术支持和服务,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民的收益。
二、推广应用情况1.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情况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各级政府加大推广力度,通过宣传教育、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等手段,将优质品种引入农村地区。
政府还鼓励农民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主导品种的有效推广和应用。
2.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政策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情况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政策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广主导品种的种植面积扩大随着政府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种植主导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2)农技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政府通过组织培训班、农技咨询站点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
农技人员通过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种植需求,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示范推广的应用效果显著政府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围绕主导品种的种植和管理展开示范推广。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13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
( 六) 冀棉 9 5 8 : 适 宜在 河 北 中南部 , 山东, 河南 东部 、 北部 和 中部 , 江 苏、 安徽 淮河 以 北 , 山 西 南部 , 陕 西 关 中春 播 种 植 。
三、 西 北 地 区
江 沿海 的长 江流域 棉 区春播 种植 。
( 二) 鄂杂棉 l O号 : 适 宜在 江 苏 、 安 徽 淮 河 以 南
( 四) 中棉 所 5 O : 适 宜在 河北 南部 , 山 东, 河南东 部、 北 部 和 中部 , 山西南部 夏播 种 植 , 应 严 格 按 照 农
业 转基 因生物安 全证 书 允许 的范 围推 广 。
本社
摘 自农 业 部 网 站
[ 2 0 1 3 — — 3 — — 2 0 - 1
( 三) 新陆中 3 5 : 适 宜在 新 疆 南 疆 中熟棉 区
种植。
及 浙 江、 江西、 湖北、 湖南 、 四川、 河 南 南部 等 长 江流 域 中 高产棉 区作春 棉 品种 种植 , 应 严 格按 照 农 业 转
基 因 生 物 安 全 证 书 允 许 的 范 围推 广 。 二、 黄 淮 海 地 区
( 一) 鲁棉 研 2 8号 : 适 宜在 河 北 南部 , 山东, 河 南北部 和 中东部 , 江苏, 安徽 淮 河 以 北 麦 田春 套 种 植, 山 东春播 种 植 , 应 严格 按 照农 业 转 基 因生 物 安
全 证 书 允 许 的 范 围推 广 。
结合 配 套技 术 、 高效 缓释 肥施 用技 术 、 农作 物 病 虫
推广。
种和 1 0 0项 主推 技 术 , 予 以推 介 发 布 。其 中 , 推 荐 棉 花 品种 1 4个 , 分棉 区如 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2015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
一、主推技术(53项)
(一)小麦技术(6项)
1.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2.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
3.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4.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5.小麦深松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
6.冬小麦-夏玉米节水省肥高产高效技术
(二)玉米技术(5项)
1.玉米“一增四改”技术
2.玉米精量播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3.夏玉米高产简化栽培技术
4.玉米适期晚收增产技术
5.夏玉米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
(三)水稻技术(2项)
1.水稻盘育机插秧技术
2.水稻旱育稀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四)大豆技术(1项)
大豆窄行密植技术
(五)花生技术(3项)
1.花生单粒精播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
2.花生高产稳产综合配套技术
3.夏直播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六)棉花技术(3项)
1.棉花轻简化生产关键技术
2.抗虫棉超高产栽培技术
3.棉田套作高效种植技术
(七)蔬菜技术(10项)
1.蔬菜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
2.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3.食用菌菌渣基质化和肥料化利用关键技术
4.早春马铃薯早熟、丰产、高效覆盖栽培技术
5.葱、姜、蒜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6.韭菜优质安全栽培关键技术
7.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
8.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关键技术
9.食用菌夏季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10.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
(八)果茶技术(10项)
1.苹果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技术
2.果园壁蜂授粉技术
3.甜樱桃防霜避雨栽培技术
4.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
5.甜樱桃矮化栽培技术
6.名优桃品质提升技术
7.苹果氮肥总量控制追肥后移技术
8.茶树越冬防护技术
9.名优茶生产加工技术
10.大棚养蚕消毒防病技术
(九)其他技术(11项)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新型包膜控释肥施用技术
3.水肥一体化技术
4.园艺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5.玉米“一防双减”技术
6.农田节水与旱作农业技术
7.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8.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
9.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
10.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
11.菜田土壤消毒技术
(十)应急技术(2项)
1.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
2.二点委夜蛾监测防控技术
二、主导品种(51个)
(一)小麦品种(13个)
1.水浇地类型品种:济麦22、良星66、良星99、泰农18、临麦4号、山农20、鲁原502、山农22、鑫麦296、烟农999
2.旱地类型品种:烟农21号、青麦6号、垦星1号
(二)玉米品种(12个)
1.夏玉米品种:郑单958、登海605、浚单20、金海5号、聊玉22号、鲁单818、天泰33号、鲁单9066、登海618、宇玉30、济玉901、农星129
(三)水稻品种(5个)
圣稻18、阳光200、临稻16、圣稻19、津稻263
(四)大豆品种(5个)
齐黄34、菏豆20、临豆10号、山宁16、潍豆8号
(五)花生品种(6个)
1.大花生品种:山花9号、花育35号、青花7号
2.小花生品种:山花10号、潍花14号、花育33号
(六)棉花品种(10个)
鲁棉研28号、晋棉38号、鑫秋4号、鲁棉研36号、鲁棉研37号、K836、山农棉8号、鲁6269、瑞杂816、德棉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