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陕西高考理综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详解

2007年陕西高考理综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详解
2007年陕西高考理综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详解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e 20 C u 64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6分。)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 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

(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 . 效应

B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 . 效应B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 .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 .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 型

B . 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 .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 . 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

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 --------+++++-------- --------+++++-------- ++++++++-----++++++++ S ++++++++-----++++++++ --------+++++-------- --------+++++-------- ++++++++-----++++++++

S ++++++++-----++++++++ --------+++++-------- --------+++++-------- ++++++++-----++++++++ S ++++++++-----++++++++ --------+++++-------- --------+++++-------- ++++++++-----++++++++ S

放 射 性 颗 粒 数

/%

B . 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 . 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 . 发酵液PH 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

料在细胞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 2的量

B .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 .P H 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 一定小于7的是()

A .PH =3的盐酸和PH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 .PH =3的盐酸和PH =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C .PH =3的醋酸和PH =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D .PH =3的硫酸和PH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 ,则阴极上析出

Cu 的质量为( )

A. 0.64g

B. 1.28g

C. 2.56g

D.5.12g

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 、H 2、O 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

放 射 性 颗 粒 数 /% 0 放

射 性 颗 粒 数 /% 0 放

射 性 颗 粒 数 /% 0 C D

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P(Ne)>P(H2)>P(O2) B.P(O2) >P(Ne)>P(H2)

C.P(H2)>P(O2)>P(Ne) D.P(H2)> P(Ne) >P(O2)

10.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

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0mol B.11mol C.12mol D.13mol

11.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B.KMnO4(加热)

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HgO(加热)

1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A.4 B.5 C.6 D.7

13.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

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

....

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

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Ⅱ时浓度不相等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0.5

B、2

C、3.2

D、4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0C)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

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释放了热量

1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

(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

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

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A、r

B、1.5r

C、2r

D、2.5r

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v1、v2、v3、v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A、v1

B、v2

C、v3

D、v4

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力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力在此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侧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

A、△n=1,13.22 eV

B、△n=2,13.22 eV

C、△n=1,12.75 eV

D、△n=2,12.75 eV

20.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

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是20V,b点的电势是24V,d点的电势是4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A、4V

B、8V

C、12V

D、24V

21.如图所示,LOO’L’为一折线,它所形成的两个角∠LOO’和∠OO’L‘均为450。折线的右边有一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OO’的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0时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以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时间(I—t)关系的是(时间以l/v为单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小题,共174分22.(17分)

实验题:

(1)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把

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

○1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

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

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

围,应调节钮或

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

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

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2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应将钮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

(2)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力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 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上述实验中,

○1P点是平均位置,

M点是平均位置,

N点是平均位置。

○2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3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系?

23.(15分)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 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2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球与质量为M=19m的金属球并排悬挂。现将绝缘球拉至与竖直方向成θ=600的位置自由释放,下摆后在最低点与金属球发生弹性碰撞。在平衡位置附近存在垂直于纸面的磁场。已知由于磁场的阻尼作用,金属球将于再次碰撞前停在最低点处。求经过几次碰撞后绝缘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小于450。

25.两屏幕荧光屏互相垂直放置,在两屏内分别去垂直于两屏交线的直线为x和y轴,交点O为原点,如图所示。在y>0,0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O点出有一小孔,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沿x周经小孔射入磁场,最后打在竖直和水平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亮。入射粒子的速度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7T/12,其中T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试求两个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不计重力的影响)。

26.(15分)

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

①W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

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

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

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

⑴W元素是;Z元素是。

⑵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和。

⑶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和。

⑷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15分)

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

阳离子Na+ Mg2+Al3+ Ba2+

阴离子OH- Cl- CO32- SO42-HSO4-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据此推断它们是

A:B:C:D:E:

28.(15分)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一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 盛浓H 2SO 4的装置用途是 ,

盛NaOH 溶液的装置用途是

(2) 仪器B 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仪器C 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其目的是

(4) 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ab-

(5) 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CO 的依据是

(6) 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H 2的依据是

29.(15分)

下图中的A 、B 、C 、D 、E 、F 、G 均为有机物

224

据上图回答问题:

⑴D 的化学名称是 。

⑵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⑶B 的分子式是:

A 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⑷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 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个

ⅰ)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 ⅱ)与B 有相同官能团、ⅲ)不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⑸G 是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 的一种的工业用途

30.(26分)

回答下列I 、II 小题:

I .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照光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

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染成____________________,被染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由此可知,玉米属于_______________植物,小麦属于________________植物。

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出: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_______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用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

(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___________,避免扦插枝条干枯。

31.(16分)

回答下列I、II问题:

I.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______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______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

II.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分别为X B X B、X B Y B、X b X b和X b Y b 的四种果蝇。

(1)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

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刚毛雌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C

6. A

7.C

8.B

9.D 10.B 11.A 12.B 13.C

14.B 15.A 16.AC 17.C 18.C 19.AD 20.B 21.D

22.(1)①竖直位移或↑↓ 衰减或衰减调节 y 增益

② 扫描范围 1k 挡位 扫描微调

(2)①P 点是在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

M 点是小球1与小球2碰后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

N 点是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

②小球从槽口C 飞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假设为 t,则有

10op v t =

1OM v t =

2ON v t =

小球2碰撞前静止,即200v =

2110200v v ON OM ON OM e v v OP OP

---===-- ③OP 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 和ON 与小的质量有关

23. 解:(1)设经过时间t ,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vt-vt/2=13.5

将v=9代入得到:t=3s,

再有 v=at

解得:a=3m/s 2

(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

则:s=at 2/2

代入数据得到 s=13.5m

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

24.解:设:小球m 的摆线长度为l

小球m 在下落过程中与M 相碰之前满足机械能守恒:201(1cos )2

mgl mv θ-= ① m 和M 碰撞过程满足:01M mv MV mv =+ ②

22201111222

M mv mv MV =+ ③ 联立 ②③得:10m M v v m M

-=+ ④ 说明小球被反弹,而后小球又以反弹速度和小球M 发生碰撞,满足:

112M mv MV mv =+ ⑤

222121111222

M mv mv MV =+ ⑥ 解得:21m M v v m M

-=+ ⑦ 整理得:220(

)m M v v m M -=-+ ⑧ 所以:0()n n m M v v m M

-=+ ⑨ 而偏离方向为450的临界速度满足:021(1cos 45)2

mgl mv -=临界 ⑩ 联立① ⑨ ⑩代入数据解得,当n=2时,2v v >临界

当n=3时,3v v <临界

所以,最多碰撞3次

25 解:对于y轴上的光屏亮线范围的临界条件如图1所示:带电粒子的轨迹和x=a相切,此时r=a,y轴上的最高点为y=2r=2a ;

对于 x轴上光屏亮线范围的临界条件如图2所示:左边界的极限情况还是和x=a相切,此刻,带电粒子在右边的轨迹是个圆,由几何知识得到在x轴上的坐标为x=2a;速度最大的粒子是如图2中的实线,又两段圆弧组成,圆心分别是c和c’由对称性得到 c’在 x轴上,设在左右两部分磁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和t2,满

足1

22 5

t

t

=

12

7 12

t t T +=

解得

11 6

t T

=

2

5 12

t T

=由数学关系得到:32

R a

=

OP=2a+R

代入数据得到:

3 OP=2(1+)

3

a

所以在x 轴上的范围是

3 2a x2(1+)a ≤≤

26.(15分)

⑴钙,氧

⑵CaS CaC2

⑶SO2SO3

⑷CO2+CaO=CaCO3

27.(15分)

A:Na2CO3 B: Al2(SO4)3C: MgCl2 D: Ba(OH)2 E: NaHSO4(或Mg(HSO4)2) 28.(15分)

⑴除去水蒸气除去CO2

⑵氧化铜(CuO)CuO+H2

══Cu+H2O CuO+CO

══Cu+CO2

⑶无水硫酸铜(CuSO4)检验H2O

⑷(g-ab)-kj-hi-cd(或dc)-fe-lm

⑸原混合气中的CO2已被除去,其中CO与CuO反应生成的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⑹原混合气中的H2O已被除去,其中H2与CuO反应生成的H2O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29.(15分)

29.(15分)⑴乙醇

⑵CH3COOH+C2H5OH 浓H2SO4

———→

△CH3COOC2H5+H2O

⑶C9H10O3

CH2COOC2H5

CH2OOCCH3水解反应

COOH

CHCH3

OH

CH3

CH—COOH

OH

COOH

CH2CH2OH

⑷ 3

(填写其中一个结构简式即可)

⑸CH2=CH2+H2O —CH2—CH2—

n

催化剂

或CH2=CH2+H2O 催化剂

———→CH3CH2OH(写任一个合理的反应式均可)

30.叶肉细胞蓝色均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C4

C3 C3和C4两四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

II.(1)得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比方说10-8、10-4、10和蒸留水,分别处理相同扦枝入土端,生根较多的为最适宜浓度。(2)减少蒸腾作用,湿度31.雌雌X Y X b Y b X B X B、X B Y b X b X b、X b Y b X B X b

P:X b X b×X B Y B

↓↓

X b X B Y B

X b Y B

X b X b×X b Y B

↓↓

X b X b Y B

X b X b X b Y B

2017陕西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解析

陕西省2017 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Word版) (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某种细胞有 4 条染色体,且两对等基因分别谓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 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2.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 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 2 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 T 2 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 培养基中的32 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 噬菌体的核酸中 2 D.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 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值过程相同 3.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酶有催化活性 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4.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洗白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 A 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 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4h 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 0 ~1h 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 2 ~3h 内物质 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 0 ~1h 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5.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 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 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色转化为褐色素; 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 均为黄色,F2 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 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 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10份合集)陕西省高考理综模拟试题试卷合集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的加工与内质、高尔基体有关 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主要场所 C.所有细胞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膜蛋白有关而与磷脂分子无关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B.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 C.在暗反应阶段,C3可被[H]还原为C5和糖类 D.温度的变化不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某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右图所示的细胞 图像,并作出如下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A.根据细胞的形态可以判断观察部位是分生区 B.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较少,因为分裂期时间相对间期短 C.视野中细胞分散较好是解离和压片的结果 D.视野中被标注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果树进行打顶处理,可使其树形开展、多结果 B.用乙烯处理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可抑制其伸长 C.用脱落酸处理成熟的豌豆种子,可促其萌发 D.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无需发芽就产生淀粉酶 5.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基本骨架由C、H、O、N、P等元素组成 B.连接磷酸与五碳糖的化学键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断裂 C.DNA的片段都有遗传效应,可控制生物的性状 D.DNA的复制和转录都能在细胞质中进行 6.人类β型地中海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β链发生了缺损,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β珠蛋白基因有多种突变类型。甲患者的β链17~18位缺失了赖氨酸、缬氨酸;乙患者β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

2013年全国高考试卷-理综

2013年理科综合新课标卷1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29(11分)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30(10分)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

2013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陕西卷)

2013高考新课标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24 S 32 K39 Mn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 10H 18 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W2-、X+ B. X+、 Y3+ C. Y3+、 Z2- D. X+、 Z2-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 2 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 2 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 + 3Ag 2S = 6Ag + A1 2 S 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 2 S转化为白色AgCl 11.己知 某溶液

2020-2021学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模拟考试(三)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模拟试题 7.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船舶外壳装上锌块,是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金属防腐 B.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相同 C.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是烃类,是城市推广的淸洁燃料 D.2016年9月,中国太钢集团造出的圆珠笔头,可完全替代进口笔尖,该笔尖钢为合金, 且具有良好的切削性 8.绿原酸是从金银花中提取出的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有机物,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分子中有4种含氧官能团 B.绿原酸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和氧化反应 C.绿原酸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均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D.l mol绿原酸与足量钠反应,可生成4 molH2 9.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方案目的 A 验证氧化性::Cl2>Br2 B 验证溶解度:AgCl>Ag2S

C 检验SO2、CO2混合气体中有 CO2 D 比较乙醇中羟基氢原子和水 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10.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N2 NH3 NH4Cl2(aq) B.AgNO3OH(aq) Ag C.SiO2SiCl4Si D.MgCO3MgCl2(aq) Mg 11.常温下,盐酸和硫酸铵溶液中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如下表所示: 盐酸(NH4)2SO4溶液 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1.0×10-a mol·L-1 1.0×10-b mol·L-1 A.盐酸中水的离子积大于(NH4)2SO4溶液中水的离子积 B.盐酸和硫酸铵溶液均抑制了水的电离 C.盐酸的pH = a D.在(NH4)2SO4溶液中:c(NH4+) +c(NH3·H2O)=2c(SO42-) 12.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是,能用该结构简式表示的M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12 种 B.16 种 C.20 种 D.24 种 13. A、B、C、D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质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A 和C同主族,B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1卷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试题WORD版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 甲、乙、丙、 丁为某实验 动物感染 HIV后的情 况,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 敏感 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 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B、X+ Y3+ C、Y3+Z2-D、X+Z2-

陕西省理科数学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1年陕西省理科数学高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 题5分,共50分) 1.设,a b 是向量,命题“若a b =-,则∣a ∣= ∣b ∣”的逆命题是 A .若a b ≠-,则∣a ∣≠∣b ∣ B .若a b =-,则∣a ∣≠∣b ∣ C .若∣a ∣≠∣b ∣,则a b ≠- D .若∣a ∣=∣b ∣,则a = -b 2.设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2x =-,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A .2 8y x =- B .2 8y x = C .2 4y x =- D .2 4y x = 3.设函数()()f x x R ∈满足()(),(2)(),f x f x f x f x -=+=,则()y f x =的图像可能是 4.6 (42)x x --(x ∈R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A .-20 B .-15 C .15 D .20 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 A .283 π - B .83 π- C .82π- D . 23 π 6.函数f (x )=x —cosx 在[0,+∞)内 A .没有零点 B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C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D .有无穷多个零点 7.设集合M={y|y=2 cos x —2sin x|,x ∈R},N={x||x —1 i |<2,i 为虚数单位,x ∈R},则M ∩N 为 A .(0,1) B .(0,1] C .[0,1) D .[0,1]

8.右图中, 1 x , 2x ,3x 为某次考试三个评阅人对同一道题的独立评分,P 为该题的最终得分。当126,9.x x ==p=8.5时,3x 等于 A .11 B .10 C .8 D .7 9.设(1x ,1y ),(2x ,2y ),…,(n x ,n y )是变量x 和y 的n 个样本点, 直线l 是由这些样本点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线性回归直线(如图),以 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x 和y 的相关系数为直线l 的斜率 B .x 和y 的相关系数在0到1之间 C .当n 为偶数时,分布在l 两侧的样本点的个数一定相同 D .直线l 过点(,)x y 10.甲乙两人一起去游“2011西安世园会”,他们约定,各自独立地从1到6号景点中任选4个 进行游览,每个景点参观1小时,则最后一小时他们同在一个景点的概率是 A . 136 B . 19 C . 536 D . 16 11.设若2 lg ,0,()3,0,a x x f x x t dt x >?? =?+≤???((1))1f f =,则a = 12.设n N +∈,一元二次方程2 40x x n -+=有正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 = 13.观察下列等式 1=1 2+3+4=9 3+4+5+6+7=25 4+5+6+7+8+9+10=49 …… 照此规律,第n 个等式为 。 14.植树节某班20名同学在一段直线公路一侧植树,每人植一棵,相邻两棵树相距10米。开始 时需将树苗集中放置在某一树坑旁边,使每位同学从各自树坑出发前来领取树苗往返所走的路程总和最小,这个最小值为 (米)。 15.(考生注意:请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分) A .(不等式选做题)若关于x 的不等式12a x x ≥++-存在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B .(几 何证明选做题)如图,,,90B D AE BC ACD ∠=∠⊥∠=o , 且

2020陕西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2i 12i +=- A .43i 55 -- B .43i 55 -+ C .34i 55 -- D .34i 55 -+ 2.已知集合(){} 2 23A x y x y x y =+∈∈Z Z ,≤,,,则A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9 B .8 C .5 D .4 3.函数()2 e e x x f x x --=的图像大致为 4.已知向量a ,b 满足||1=a ,1?=-a b ,则(2)?-=a a b A .4 B .3 C .2 D .0 5 .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 A .y = B .y = C .y = D .y = 6.在ABC △中,cos 2C = 1BC =,5AC =,则AB =

A .B C D .7.为计算11111123499100 S =- +-++-…,设计了右侧的程序框图,则在空白框中应填入 A .1i i =+ B .2i i =+ C .3i i =+ D .4i i =+ 8.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 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30723=+.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 A .112 B .114 C .1 15 D . 118 9.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BC == ,1AA 1AD 与1D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5 B C D 10.若()cos sin f x x x =-在[,]a a -是减函数,则a 的最大值是 A .π4 B .π2 C .3π4 D .π 11.已知()f x 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1)(1)f x f x -=+.若(1)2f =,则 A .50- B .0 C .2 D .50 12.已知1F ,2F 是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A 是C 的左顶点,点P 在过A 且斜率 的直线上,12PF F △为等腰三角形,12120F F P ∠=?,则C 的离心率为 A . 23 B . 12 C .13 D . 14

陕西省高考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II)卷(模拟)

陕西省高考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8高二上·武清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B .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C . 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2. (2分) (2016高一上·龙岩期中) 用NA表示阿伏力¨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标准状况下.22.4L水含有NA个水分子 B . 1mol/LNa2C03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2NA C . 常温常压下,22.4L0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D . 169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目为NA 3. (2分) (2017高一下·遂宁期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淀粉与纤维素不属于同分异构体,也不属于同系物 B . 与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C . 煤的气化、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D . 烯烃、醇、葡萄糖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 (2分) (2018高三下·泰州开学考)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 产生白色沉淀X一定是NO2 B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lO2-结合H+能力比CO32-强C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醋酸,将产生的气体 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D 浓度均为0.10mol/L的 Na2CO3和Na2S的混合溶液 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 产生黑色沉淀Ksp(Ag2S)>Ksp(Ag2CO3)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 (2017高二上·景德镇期末)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 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r溶液的pH 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B . 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 . 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 .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6. (2分) (2018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将图1所示的装置中盐桥换成铜导线与两石墨棒连接得到图2所示装置,并将NaCl溶液换为HCl溶液,发现电流表指针仍然有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3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2理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K 39 Ca 40 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航油镁键 B.叶绿素吸收的光可能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3.下列曰微生物狐疑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痛 4.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5.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脸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脸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6.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适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7.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2007年陕西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

2007年陕西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在复平面内,复数z=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在象限D.第四象限 2.(5分)已知全集U={1,2,3,4,5},集合A={x∈Z||x﹣3|<2},则集合?u A 等于() A.{1,2,3,4}B.{2,3,4}C.{1,5}D.{5}Z 3.(5分)抛物线y=x2的准线方程是() A.4y+1=0 B.4x+1=0 C.2y+1=0 D.2x+1=0 4.(5分)已知sinα=,则sin4α﹣cos4α的值为() A.﹣ B.﹣ C.D. 5.(5分)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10=2,S30=14,则S40等于() A.80 B.30 C.26 D.16 6.(5分)一个正三棱锥的四个顶点都在半径为1的球面上,其中底面的三个顶点在该球的一个大圆上,则该正三棱锥的体积是() A.B.C.D. 7.(5分)已知双曲线C:﹣=1(a>0,b>0),以C的右焦点为圆心且与C的渐近线相切的圆的半径是() A. B. C.a D.b 8.(5分)若函数f(x)的反函数为f﹣1(x),则函数f(x﹣1)与f﹣1(x﹣1)的图象可能是() A.B.C.D.

9.(5分)给出如下三个命题: ①四个非零实数a、b、c、d依次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ad=bc; ②设a,b∈R,则ab≠0若<1,则>1; ③若f(x)=log2x,则f(|x|)是偶函数. 其中不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10.(5分)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m?α,直线n?β,点A∈m,点B∈n,记点A、B之间的距离为a,点A到直线n的距离为b,直线m和n的距离为c,则() A.b≤a≤c B.a≤c≤b C.c≤a≤b D.c≤b≤a 11.(5分)f(x)是定义在(0,+∞)上的非负可导函数,且满足xf′(x)+f(x)≤0,对任意正数a、b,若a<b,则必有() A.af(b)≤bf(a)B.bf(a)≤af(b)C.af(a)≤f(b) D.bf(b)≤f(a) 12.(5分)设集合S={A0,A1,A2,A3,A4,A5},在S上定义运算“⊕”为:A i⊕A j=A k,其中k为i+j被4除的余数,i,j=0,1,2,3,4,5.则满足关系式(x ⊕x)⊕A2=A0的x(x∈S)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4分)=. 14.(4分)已知实数x、y满足条件,则z=x+2y的最大值为.15.(4分)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其中与与的夹角为120°,与的夹角为30°,且||=||=1,||=,若=λ+μ(λ,μ∈R),则λ+μ的值为.

陕西省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

2012年陕西省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tRNA种类不同B.mRNA种类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无限繁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开殖 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电”信号的变化 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赂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4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考模拟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4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考模拟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相对原子质量: N-14 O-16 S-32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 ①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②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③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 ④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 和RNA 的分布 B .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要水浴加热 C .用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研究转录过程 D . 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实验材料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3.右图表示物质S 在酶E 的催化下水解成P 的反应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酶E 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 B .酶E 水解的产物是H 2O 、CO 2等物质 C .若S 是麦芽糖,则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P 的生成情况 D .若S 代表二肽,则 E 、P 可分别代表肽酶、氨基酸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B .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 .达尔文指出,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D .一个群落中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物种 5.下图所示的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棕蝙蝠比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 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0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种内互助的关系 C .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天敌捕食的风险 D .由于三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所以影响了蝙蝠 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 6.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一定为1∶1 B .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 C .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4∶1 D .核DNA 数目比值为4∶1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 B .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 4 10 蓬毛蝙蝠 活 动 棕蝙蝠 银毛蝙蝠 日落后的时数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D.X+、Z2-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1.已知Ksp(AgCl) = 1.56×10-10,Ksp(AgBr) = 7.7×10-13,Ksp(Ag2CrO4) = 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42-B.CrO42-、Br-、Cl-C.Br-、Cl-、CrO42-D.Br-、CrO42-、Cl-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醇共有 A.15种B.28种C.32种D.40种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26.(13分)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2010年陕西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

2010年陕西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5分)(2010?陕西)集合A={x|0≤x≤2},B={x|x<1},则A∩(?R B)=() A.{x|x≥1} B.{x|x>1} C.{x|1<x≤2} D.{x|1≤x≤2} 【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题意,由集合B结合补集的含义,可得集合?R B,进而交集的含义,计算可得A∩(?R B),即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B={x|x<1}, 则?R B={x|x≥1}, 又由集合A={x|0≤x≤2},则A∩(?R B)={x|1≤x≤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补集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集合的补集、交集的含义.2.(5分)(2010?陕西)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专题】计算题. 【分析】首先进行复数的除法运算,分子和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分母根据平方差公式得到一个实数,分子进行复数的乘法运算,得到最简结果,写出对应的点的坐标,得到位置. 【解答】解:∵z===+i, ∴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第一象限.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与复平面上的点的对应,是一个基础题,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复数是数形结合的典型工具. 3.(5分)(2010?陕西)对于函数f(x)=2sinxcosx,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f(x)在(,)上是递增的B.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C.f(x)的最小正周期为2πD.f(x)的最大值为2 【考点】二倍角的正弦. 【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利用二倍角公式整理,再对它的性质进行考查,本题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和最值,这是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从多个方面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和恒等变换. 【解答】解:∵f(x)=2sinxcosx=sin2x,是周期为π的奇函数, 对于A,f(x)在(,)上是递减的,A错误;

2019年广东及陕西高考理综模拟试卷两套含答案

2019年广东高考理综模拟试卷(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不定项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12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1.下列记时叙述的数据中表示时间的是() A.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用12.91秒跑完了110m B.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从19时开始播放 C. 1997年7月1日零时我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由于火车提速,从广州到汕头又缩短了2.5h 2.一支100m长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员从队尾赶到队前传达命令然后立即返回,当通讯员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在这个过程中,通讯员的位移大小是() A.400m B.100m C.200m D.300m 3.一物体以5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在4s内通过的路程为() A.4m B.36m C.6.25m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从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粒小石子,在落地之前,两粒石子之间的距离为()A.保持不变 B.不断增 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5.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的小男孩从高层塔楼的15层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高是3.0m,这样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的反应时间是(g=10m/s2) () A.3.0s B.1.6s C.1.7s D.1.3s 6.下面是我国宋代诗人陈与义所写《襄邑道中》的绝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红;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描叙“我”运动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A.两岸 B.飞 花 C.云 D.榆堤 7.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五花八门,使用的能源也各不相同。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铭牌如下:

【市级联考】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二)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二) 理综化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H4或CCl4的比例模型 B. NaClO的电子式 C. 中子数为8的碳元素的一种核素 D.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Cl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半径,所以该比例模型不是CCl4,故A错误; B. NaClO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B错误; C.根据A=Z+N,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为:146C,故C正确; D.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在电子式书写的判断中,关键是看微粒间是以离子键还是共价键结合,活泼金属存在时,往往形成离子键。 2.向下列溶液中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SO42-=BaSO4↓ B. 向Al(NO3)3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C. 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 D. 向Fel2溶液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Cl2+2I-=2Cl-+I2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Cu2++2OH-=BaSO4↓+Cu(OH)2↓,

故A错误; B.向Al(NO3)3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B正确; C. 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C错误; D. 向Fel2溶液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离子方程式书写判断注意以下几点:1、原子和电荷是否守恒;2、离子符号或化学式是否书写正确;3、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3.化合物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c、d互为同分异构体 B. 除a外均可发生加成反应 C. c、d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D. 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最多的是d 【答案】C 【解析】 【详解】A.a、b、c、d四种物质分子式均为C8H8,结构不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只有a物质不含有碳碳双键,即不能发送加成反应,故B正确; C. d物质中的两个碳碳双键可以在同一平面,但是三个碳碳双键所有原子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故c错误; D.a、b、c物质的一氯代物都只有一种,d物质的一氯代物有3种,故D正确; 故选C。 4.汽车尾气的治理是减轻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科学家研究发现TiO2的混凝土或沥青可以适度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其原理如下。下列关于“消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部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