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衬强度不足分析

合集下载

公路隧道二衬钢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公路隧道二衬钢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公路隧道二衬钢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一)常见问题1.二衬,仰拱钢筋层间距误差,钢筋间距错误导致仰拱钢筋层间距误差的问题主要有仰拱开挖欠挖,边墙初支侵限,预留变形量过大,未采用层间距固定措施;施工测量人员放样误差。

层间距不合格2.主筋搭接方式及搭接长度错误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未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作业人员不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原材料采购未考虑现场施工段落长度,只考虑节约,未考虑质量控制要求。

钢筋搭接错误3.钢筋保护层偏差未按要求采用定位钢筋,未按要求使用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或者保护层垫块未规范设置。

二衬钢筋无保护层控制措施(二)防治措施1.二衬,仰拱钢筋层间距误差,钢筋间距错误(1)仰拱开挖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开挖,开挖完成后测量人员及时复核开挖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2)对隧道洞身开挖进行动态控制,根据围岩情况动态调整初期支护预留变形量数值,变形量太小围岩不稳定时容易造成初支侵限,变形量太大间距控制困难。

(3)层间距控制方法①采用竖向、法向定位钢筋。

②竖向定位钢筋可采用φ22的螺纹钢筋,仰拱开挖完成或者仰拱初支施工完成后在基底放样定位出隧道中心线,横向间距3~4m,纵向间距3~4m钻孔植入竖向定位钢筋,在两端定位钢筋上放样出底层和顶层主筋位置,然后在拉线定位中间钢筋的位置,并且用滑石笔做标记,注浆按照标记与定位钢筋焊接。

竖向定位钢筋③边墙钢筋层间距控制采用法向定位钢筋和纵向定位钢筋,法向定位钢筋采用φ22钢筋制作,与防水层接触的一段做成135°弯钩,防止钢筋刺破防水层。

首先在仰拱两端和中心放样出外层钢筋的位置,先安装外层钢筋,然后将定位钢筋与主筋进行焊接,焊接时精确留出外层保护层厚度,测量人员在定位钢筋上放样出内层主筋的位置,将法向定位钢筋和纵向定位钢筋进行焊接固定。

法向定位钢筋纵向定位钢筋④在纵向定位钢筋上拉钢尺,根据设计图纸间距用滑石笔在纵向定位钢筋上做标记,根据标记位置安装隧二衬和仰拱主筋,在主筋安装的同时安装构造定位钢筋。

浅谈隧道二衬厚度不足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浅谈隧道二衬厚度不足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浅谈隧道二衬厚度不足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作者:方元煌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11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加广阔。

工程涉及到的主体有路基、桥梁、隧道。

而隧道作为山区铁路的常见组成部分,隧道衬砌混凝土施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铁路运营安全和寿命。

关键词:隧道工程;二衬;厚度;预防措施引言在铁总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红线管理规定中,工程实体方面的第一条规定就是隧道衬砌厚度和混凝土强度不足问题。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衬砌混凝土质量控制是关键工序之一,对其质量控制要求较高,本人多年从事隧道工程的监理工作总结了一些经验,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针对如何防止隧道衬砌施工质量控制中引起二衬厚度不足的原因,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希望能为国内隧道衬砌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一、二衬基面侵限造成二次衬砌厚度不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二衬基面是指初期支护混凝土喷射后形成的表面。

对于III、II级隧道没有钢架的初期支护,即在围岩基面上素喷混凝土面,如果出现基面侵限未经处理就马上施作二衬必然会造成二衬厚度不足。

首先谈谈造成二衬基面侵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测量放线误差或操作不当引起侵限;2.开挖爆破过程效果控制不好造成欠挖引起侵限;3.浅埋段没有根据实际沉降变形数据进行分析造成预留变形量不足引起侵限;4.施工工序衔接不紧密,作业进度较慢,仰拱未及时成环导致初支累积变形侵限;5.由于施工工艺不到位喷射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并又经过多次补喷控制不好引起侵限。

基于以上原因,为了防止二衬基面侵限造成二衬混凝土厚度不足,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测量人员、开挖爆破人员及支护人员要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做好技术交底。

认真做好开挖前测量放线,准确控制隧道平面坐标、高程及断面。

随时调整爆破各种参数,争取最佳光面爆破,改进各种施工工艺来避免欠挖;(2)在开挖爆破后立钢架前要采用断面扫描仪进行轮廓断面扫描,发现欠挖立即处理。

隧道二衬缺陷及病害整治处理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隧道二衬缺陷及病害整治处理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隧道二衬缺陷及病害整治处理及其防治措施分析摘要:在隧道工程施工建设中,二次衬砌施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根据工程实践情况来看,在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孔洞、不密实以及厚度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在拱顶区域,容易发生孔隙等质量问题,孔隙会导致衬砌结构出现一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二次衬砌质量将会受到很大影响,综合使用性能会严重下降。

因此,在隧道二次衬砌施工过程中,需要准确掌握容易出现的缺陷问题和病害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从而保障隧道二次衬砌工程质量。

关键词:隧道二衬缺陷;病害整治;防治措施一、隧道二衬的作用公路隧道使用年限长久,二次衬砌保证了隧道在运营使用中永久稳定、安全、美观,同时也是作为安全储备的一种工程措施。

地质条件良好的围岩依据新奥法原理施工的隧道在初期支护后结构基本稳定,但在不良特殊地质段初期支护很难保证围岩结构的长期稳定,需模筑砼二次衬砌立即加强围岩变形支撑。

初期支护也很难封闭山体内水系而导致隧道内仍有渗漏水,这就需要防排水系统结合二次衬砌来保证隧道的不渗不漏。

二次衬砌也承受软弱围岩的蠕变压力,膨胀性地压,或者浅埋隧道受到的附加荷载等。

在出现较大自然的变化,如地震、山体出现了偏压及过大的压力水等等破坏力很强的自然灾害时,隧道初期支护不能完全保证围岩的稳定,这就需要进行二次衬砌以加强山体变化的支撑稳定。

二、加强隧道工程病害整治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隧道工程以其特殊的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由于隧道施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质量也相对较难保证。

充分认识隧道工程质量通病的危害性并加以防止,并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提高隧道工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隧道病害治理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一般来说隧道病害隐患来自于仰拱和二衬两个方面。

仰拱病害原因主要有底部虚渣层较厚;中心排水沟内杂物未清理,排水沟堵塞致排水不畅,仰拱长期处于饱水状态等。

二衬病害原因主要有初期支护空洞较多,且凹凸不平,呈排骨型;钢拱架间距远超设计要求,或未按设计图纸施做钢拱架;钢拱架节段间无螺栓连接或拱架连接板间缝隙大,不密贴;钢拱架拱脚悬空;衬砌混凝土强度远低于设计要求等。

浅谈铁路工程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控制

 浅谈铁路工程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控制

浅谈铁路工程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控制隧道是铁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隧道的二衬混凝土强度是其建设过程中一个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在铁路建设的过程中,隧道工程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其承载着铁路线路的重要任务。

提高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强度控制,是实现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关键。

下面,本文将浅谈铁路工程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控制的一些要点。

一、混凝土的强度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指其承受外力作用下的抗压能力。

根据混凝土的标号,可以分别进行强度控制。

在隧道工程中,建设隧道的二衬混凝土应根据设计和建设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混凝土标号。

同时,应注意到用水和环境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特别是温度,湿度和风化等因素。

在混凝土强度控制上,一是在混凝土原材料和搅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二是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和固化时间,防止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三是要及时进行强度测试。

二、混凝土框架和钢筋的设计在隧道工程中,混凝土是隧道框架的重要材料,也是对隧道内部空气和水分的控制,起到关键的作用。

为了确保隧道框架的强度,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混凝土的施工。

同时,钢筋是混凝土加强的一种常用材料,也是隧道框架强度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隧道二衬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 对钢筋的定位和结构设计要提前进行周密的计划。

三、施工环境的掌控施工环境也是影响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隧道工程中,要注意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变化。

特别是在夏季和冬季,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导致混凝土质量的降低,从而影响隧道强度的控制。

此外,建设隧道的施工场地也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避免河流、湖泊或海洋浪涛的冲刷,防止土质松散或土质滑坡等现象的发生。

四、质量监督质量监督也是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控制的重要一环。

在工程的不同阶段,要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定期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强度控制的数据和检测记录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处理。

最后是对隧道工程二衬混凝土强度控制的总结。

隧道二衬强度不足分析

隧道二衬强度不足分析

二衬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分析
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
一原材料质量差:
(一)骨料(砂、石)质量不良:1石子强度低;2石子体积稳定性差;3石子形状与表面状态不良;4砂、石中有机杂质含量高、粉尘含量高,砂中云母含量高;
(二)外加剂质量不合格(外加剂保存不当造成)或组成施工配比不当
二混凝土拌和质量因素:
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水灰比的大少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其他如用水量、砂率、骨灰比等也影响混凝土的各种性能,从而造成强度不足。

(一)用水量加大:较常见的有搅拌机上加水装置计量不准;不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甚至在浇灌混凝土时任意加水等。

(二)外加剂掺量不准.
(三)砂石计量不准和水泥用量不足。

三施工工艺不正确
(一)搅拌不佳,时间过短或过长造成不匀。

(二)浇筑时水泥浆漏失严重;混凝土假凝、初凝;振捣不实。

(三)养护不当;如早期缺水干燥,受冻等。

综合实际情况造成百丈隧道二衬混凝土回弹强度不足的原因分析如下:
1、骨料(砂、石)质量不良,指标靠近下限。

2、用水量加大:较常见的搅拌机上加水装置计量不准;不扣除砂、石中的
含水量;甚至在浇灌地点任意加水等
3、施工工艺不正确,搅拌不佳,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及时。

4、洞内潮湿造成混凝土长期在保水状态下,导致混凝土回弹强度不足。

隧道二衬施工问题总结

隧道二衬施工问题总结

3.2 施工错台
1、加固矮边墙模板 模板的刚度是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线型顺直的有效途径,对目前在使用的矮边 墙模板进行全面排查,通过加固增加其刚度,对变形严重不满足使用要求的模板 予以汰制,从新定制。 2、板缝错台处治(环缝) 台车初步定位后,再次复测并进行精调。为有效避免错台产生,台车与上一 板二衬搭接应控制在5-10cm。对已形成的错台,在错台处弹设两条间距为5cm的 环向平行线,在该5cm的范围内利用打磨的方式进行过渡。 3、严格控制矮边墙模板安装精度 在每板仰拱施工前,测量人员精确测设模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确保安装质 量,同时要求作业工人振捣过程中,确保振捣器距离模板5cm,以免碰撞模板
1.2 二次衬砌实体检测合格率低
存在问题:根据玉楚公司“关于质量整治提升活动第一次考评结果” 数据显示 ,我项目部二衬实体检测合格率较低,具体数值如下:
(1)钢筋保护层合格率为55%,距验收标准合格率相差25%; (2)钢筋间距合格率为42%,距验收标准合格率相差53%。
二、原因分析
2.1 混凝土外观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模板与混凝土接缝的处理 针对矮边墙接缝处漏浆现象,在通过改善矮边墙的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对局
部细小缝隙采用泡沫胶进行封堵,确保该处封堵严密不漏浆,杜绝蜂窝麻面现象 发生。
二衬台车打磨
二衬台车打磨
3、严格落实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工艺 前面已叙述(同上) 4、加强混凝土养生
养护对于二衬混凝土的强度和外观质量控制十分重要;项目部采用人工 辅助雾炮车养护的方式进行混凝土养护,确保二衬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二衬边墙部位振捣施工以人工插入式和机械附着式振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拱部采用附着式振捣,台车上配置足够的附着式振捣器,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 中通过各个窗口进行人工插入式振捣,每一振点的捣固延续时间以混凝土不再下 沉,表面呈现浮浆为度,振捣器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 为30-40cm);附着式振捣时间宜为30秒。在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间歇时间,上 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 层10c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

隧道二衬厚度不足原因及处理

隧道二衬厚度不足原因及处理

隧道二衬厚度不足原因及处理摘要:隧道二衬厚度不足一直是隧道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果不重视此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将会给高铁日后运营带来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关键词:隧道二衬;二衬厚度;分析及处理措施1 工程概述施家隧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境内,进出口均位于乾潭镇,是一座单洞双线隧道,线间距4.6m,设计行车速度为250km/h;隧道全长1755m,进出口里程桩号分别为:DK115+765、DK117+520;隧道从杭州方向至黄山方向为单面上坡,坡度为13.5‰,隧道内轨顶面至拱顶净距为8.68m,内轨顶面上30cm处隧道净宽为12.2m,两侧设置救援通道,通道宽为1.5m,高2.2m。

隧道进口采用斜切式洞门(边仰坡1:1.25),出口采用倒斜切式洞门(边仰坡1:1.25),隧道最大埋深161.7m。

2 原因分析2.1 因脱空引起二衬厚度不足,衬砌浇筑时,未严格按照台车拱顶设计的浇筑孔由低坡度向高坡度逐孔浇筑,致使衬砌拱部脱空;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尤其是台车拱部未安装附着式振动器或者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强度不够,混凝土凝固后收缩造成空洞;浇筑时混凝土流动性不足,或混凝土浇筑不连续造成空洞;初支表面不平整或防水板松驰度不合适产生空洞。

2.2 隧道开挖爆破时炮眼间距个别过大,造成光面爆破效果差,局部欠挖,开挖放样时个别欠挖部位未量测到。

2.3 断面扫描间距5~10一个断面,局部1~3m范围欠挖未扫描到。

2.4 衬砌台车就位时量取衬砌厚度时该欠挖处部位较隐避,不在台车端头与窗口范围内,未量取到造成混凝土施工完毕后检测出欠挖。

3 治理办法以缺陷整改图纸及杭黄公司会议精神为指导原则,整治后二衬结构满足运营安全的需要,整治过程中避免损害其他无缺陷地段。

对厚度不足部分采用凿除二衬砼,重新拼装模板,二次浇注二衬砼。

4 施工工艺及流程4.1 满堂支架搭设4.1.2 整架垂直度应小于H/500,但最大不超过100mm;4.1.3 对于直线布置的脚手架,其纵向直线度小于H/200;4.1.4 横杆的水平度,即横杆两端的高度偏差应小于H/400;4.1.5 所有卡扣接头必须索紧;4.1.6 脚手架立杆垂直度偏差应小于等于H/300,且应同时控制其最大垂直偏差值:架高小于等于20米时不大于50mm。

浅谈隧道二衬施工中主要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

浅谈隧道二衬施工中主要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

浅谈隧道二衬施工中主要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摘要:近些年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尤其在我国西南山区,隧道工程在高速公路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因施工技术水平及地理环境的差异,浇筑的二衬混凝土质量也各有不同,隧道二衬是隧道结构中唯一展露在外的部分,二衬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隧道的使用寿命。

本文结合本人多年从事隧道工程监理工作的经验就二衬施工中主要常见的问题及成因加以研究分析。

关键词:隧道二衬;常见问题;成因分析1、隧道二衬概况二次衬砌(以下简称二衬)是隧道工程施工在初期支护内侧施作的模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衬砌,与初期支护共同组成复合式衬砌。

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相对而言,指在隧道已经进行初期支护的条件下,用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内层衬砌,以达到加固支护、优化路线防排水系统、美化外观、方便设置通讯、照明、监测等设施的作用,以适应现代化高速道路隧道建设的要求。

现结合云南上关至鹤庆高速公路土建1合同段的军马场隧道现场施工中二衬常见质量问题进行探讨,云南上关至鹤庆高速公路是G348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大理州北部地区,沟通大理州南北的一条主要连接线;项目串联了云南省著名的旅游城市大理和丽江,其地位十分重要。

路线全长61.4公里,本项目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鹤庆县境内。

军马场隧道为左右分离式隧道,左右幅长度均为2599.96米,隧道有效净宽0.75+0.5+2X3.75+0.75+0.75=10.25m,二衬为C30防水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SF5a、SF5b衬砌厚50cm,SF5c衬砌厚60cm,SF4a衬砌厚45cm,SF4b衬砌厚40cm。

经试验室试配,确定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碎石:水:外加剂=1:2.04:2.49:0.43:0.01。

2、二衬施工中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2.1现场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过大原因分析:1)溶解度因素影响,施工过程中,如果初始砼塌落度太小,单位用水量太少,那么会很容易造成水泥水化时的石膏溶解度不够;一般情况下,当初始塌落度≥20厘米时,砼塌落度的损失会比较慢,反之则快;2)天气因素影响,炎热天气下,某些外加剂在高温下失效;水分蒸发快;气泡外溢造成新拌砼坍落度损失快;3)配合比因素影响,砼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好引起砼坍落度损失快;混凝土外加剂掺量不足,缓凝,保塑效果不理想;4)组织协调措施影响,施工现场与拌合站协调不一致,造成压车或者塞车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间过长也会造成塌落度损失过大。

二衬外观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措施

二衬外观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措施

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控制一、现场施工情况大溪隧道进出口二衬近期施工质量明显下滑,频繁出现蜂窝、麻面、气泡、砂线等质量问题,现场施工人员无管控,责任心不强,导致二衬外观质量一落再落。

二、二衬施工技术要求1、二次衬砌施工必须“内实外美”,做到不渗不漏,表面无湿渍。

2、衬砌混凝土应采用模板台车,拱、墙一次整体浇筑。

3、隧道衬砌厚度严禁小于设计厚度,初期支护、防水板与二衬砼之间应密贴无空洞。

4、砼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一致,严禁有露筋、孔洞、疏松,不得有麻面、缺棱掉角等缺陷。

拆模后每浇筑段蜂窝深度不大于5mm,面积不得超过0.5%。

5、二衬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20mm,二衬台车模板错台不得超过10mm。

三、二次衬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二衬砼要求(1)严格执行指挥部下发的《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采用砼搅拌站集中拌制生产的混凝土,砼的配合比和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

有条件时,尽量延长砼的模内养护期,以利于提高砼表面的自然光洁度。

(2)每一模衬砌应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原材料,使混凝土颜色一致。

(3)加强到场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对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退回搅拌站处理,严禁泵送过程中向混凝土中加水。

(4)加强与搅拌站的沟通联系,根据砼浇注高度由搅拌站试验人员对坍落度进行适当调整,以利于砼浇注作业。

2、二衬砼浇筑和振捣施工要求(1)混凝土应分层对称、边浇筑边振捣,最大下落高度不能超过2 m,台车前后混凝土高度差不能超过0. 6 m,左右混凝土高度差不能超过0. 5 m。

插入式振动棒变换位置时,应竖向缓慢拔出,不得在混凝土浇筑仓内平拖,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理件。

1(2)砼定人定位捣固:专职捣固手定人定位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保证砼密实;起拱线以下辅以木锤模外敲振和捣固铲抽插捣固,以抑制砼表面的气泡产生。

(3)钢筋保护层:钢筋砼衬砌采用泵送砼,由于灌注速度快,钢筋变形显著,易造成拱部钢筋保护层减小。

因此要适当加大混凝土垫块厚度并放慢砼灌注速度。

铁路隧道二衬问题及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详细]

铁路隧道二衬问题及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详细]

(三)隧道二衬浇筑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措施
隧道衬砌模板台车混凝土分配配管系统
隧道衬砌模板台车混凝土分配配管系统
隧道衬砌模板台车混凝土分配配管系统
二、 功效 展示:
1、配管 系统在国 内的应用:
2006年8月在中国大陆首 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 海底隧道首次使用。泵送 混凝土进入主管道后,快 速便捷的配管系统将混凝 土均衡、对称的输送到台 车的两侧,使台车两侧的 浇筑混凝土保持高度一致, 避免了模板台车施工过程 中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施工
(三)隧道二衬浇筑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措施 二次衬砌防空洞工艺的改进
➢ 增设纵向注浆、排气管 纵向排气、注浆管安装采用防水板条焊接固定在易铺设防水板下
,排气管、注浆管以不同颜色区分。
纵向排气、注浆软管安装
(三)隧道二衬浇筑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措施 二次衬砌防空洞工艺的改进
➢ 增设纵向注浆、排气管
注浆、排气管采用φ20mm波纹管,波纹管需提前沿管路长度方 向按间距300mm、直径3mm钻设径向孔。且注浆管的钻孔应做好保护
①二衬背后空洞及厚度不足
(a)拱顶背后脱空
(b)设计40cm,实测19cm
(一)隧道二衬存在的质量问题
②混凝土离析及蜂窝麻面
(c)混凝土离析
③二衬剥落掉块
(d)蜂窝麻面
④二衬夹杂异物
(e)拱顶剥落掉块
(f)拱顶二衬夹杂异物块
(一)隧道二衬存在的质量问题
⑤钢筋布置不符要求
(g)仅布设单层钢筋
⑥止水带外露及衬砌渗漏水
(二)隧道二衬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③二衬剥落掉块
➢衬砌钢轨保护层过大; ➢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或拌合不均匀; ➢衬砌厚度或强度不足,脱模时间过早等。

公路隧道二衬厚度不足的成因及防控措施

公路隧道二衬厚度不足的成因及防控措施
关键词 !隧道二衬厚度不足防控措施
6)'1,1)23/&,;,2%052(52%&5*8,)1'&,15+021'++0(0,2%*0202F %H0(P2,115+H0FHQ)- %'22,*
%&'()*+(& Y>9D(G>;: @IF(8C;79: >?;@A>B@CA(:D>FBA>9(: >?@>I@F>(G>?9AL:;DD(G?9E?=@H>B::;CD;A(:<@FHC9:9:E<(;D:(>7;;>>?;<;D9E: F;\B9F;7;:>2K?9DI@I;F<;DAF98;DJ@F9(BDA(77(: A@BD;D(GC(A@C9:DBGG9A9;:>>?9AL:;DD(GD;A(:<@FHC9:9:E! @:@CHN;D>?;IF;J;:>9(: @:< A(:>F(C7;@DBF;DGF(7IF@A>9A@C;ZI;F9;:A;2K?;F;DBC>D(G>?;@:@CHD9D9:<9A@>;>?@>>?;>?9AL:;DD(G>?;D;A(:< C9:9:E:;;<D>(8;A(:>F(CC;< 8H;ZA@J@>9(:! DBII(F>! @:< D;A(:< C9:9:E>F(CC;H ,-. /0)1'& KB::;CD;A(:< C9:9:E! >?9AL:;DD! <;G9A9;:AH! TF;J;:>9(: @:< A(:>F(C7;@DBF;D

高速铁路隧道二次衬砌常见病害分析与对策 李涛

高速铁路隧道二次衬砌常见病害分析与对策 李涛

高速铁路隧道二次衬砌常见病害分析与对策李涛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因隧道二次衬砌病害而引发的事故近年来多发,造成列车减速、停运等严重后果,加之后期维修难度大、费用高等问题。

结合多年的高速铁路施工管理经验,对隧道二次衬砌常见病害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管控,利用先进设备、设施等能有效规避隧道二次衬砌病害的发生。

本文提出的病害解决对策为隧道施工管理及规避病害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隧道;二次衬砌;病害;分析;对策为避免因隧道二次衬砌病害而影响列车运营安全事故的发生,国铁集团制定并实施了质量安全红线管理规定,加强施工过程管控,但运营过程中因隧道二次衬砌病害影响列车运营安全的问题依然无法彻底消除,本着客观分析原因,强化过程控制,做好风险事件源头管理,积极主动避免或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为指导思想。

本文仅对隧道二衬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及过程控制措施进行简单的探讨。

隧道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如下:1、二次衬砌厚度不足隧道二次衬砌厚度不足的危害主要体现运营期,隧道接触网吊柱脱落的风险。

分两种情况:一是无脱空下的局部厚度不足,二是有脱空下的局部厚度不足。

1.1无脱空下的局部厚度不足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原因分析:①开挖断面检测控制不严。

开挖后的断面存在欠挖,在必须保证初支厚度的前提下,造成初支侵限,进而影响二衬厚度。

②初支完成后未进行初支净空断面检测,造成初支局部侵限,致使二衬厚度不足。

③初支厚度及平整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复喷及找平后,造成初支局部侵限,致使二衬厚度不足。

应对措施:①施工单位加强自检。

②监理单位加强初支报验制度,务必将问题消灭在萌芽或初始状态,确保初支净空断面满足设计要求。

③监理单位对初支厚度及平整度检查合格后,要求施工单位沿线路方向每20cm用3D扫描仪进行初支断面扫描,确保初支净空满足要求。

④初支复喷及找平后,再次使用3D扫描仪进行初支净空断面复核,复核断面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隧道二衬厚度不足的成因及防控对策

隧道二衬厚度不足的成因及防控对策

建材发展导向2019年第6期位在正式进行施工之前应当考察施工现场的环境,然后根据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同时对一些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应对策略。

管理人员还应当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施工策略,同时还要控制好工程的施工进度,逐渐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水平。

3.2加强质量检验检验人员应当加强对于外墙保温板薄抹灰施工中岩棉板质量的检验,保证其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密度等系数符合施工标准,玻璃纤维网布的质量也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人员还应当加强金属材料的防锈保护,严禁使用回收材料进行外墙施工。

施工企业也应当选用质量较高的材料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保证外墙岩棉保温系统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使薄抹灰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良好应用。

3.3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施工人员是进行外墙岩棉保温系统施工的主体,只有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能力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有效提高施工质量。

专业的施工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施工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我国外墙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重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管,保证员工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企业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使其可以高质量地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以及企业发展中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4结语外墙岩棉保温板薄抹灰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墙体的保温性和防水性,因此其在我国墙体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岩棉板硬度较低而且容易变形,因此需要施工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外墙保温系统的设计,保证施工质量,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促进我国墙体保温技术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1]何俊芝.建筑工程外墙岩棉板保温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2):842.[2]张运平,任建民,张绍坤,等.超薄石材装饰保温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研究[Z].保定市中科建生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保定市墙体材料革新及建筑节能办公室,保定市卓越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有限公司.2016.[3]梁峰.A 级岩棉板增强网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技术应用[J].城市建筑,2016,(36):114,118.隧道二衬厚度不足的成因及防控对策余琛(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工程分公司,湖北武汉430014)摘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公路隧道的二衬厚度通常会出现部分区域达不到设计标准和相关要求的现象。

公路隧道二衬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公路隧道二衬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公路隧道二衬砼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一)常见问题1.蜂窝、气泡、麻面(1)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振捣不充分或振动时间不足,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没有充分排除,形成蜂窝和麻面。

(2)混凝土中使用的水泥含量较高,粒度分布不均匀,或者掺有过多的混凝土外加剂,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固化不均匀,形成蜂窝和麻面。

(3)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施工,水分容易冻结,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气泡,形成蜂窝和麻面。

2.错台、烂根产生错台、烂根问题主要原因,是模内仓底没有进行砌底清理干净;台车模板未能与已浇注的混凝土面紧密接触;存在漏浆情况等。

3.施工冷缝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导致混凝土浇筑中段。

混凝土浇注期间,存在间隔时间过长,没有对前层混凝土表面凿毛或凿毛后没有清洗干净,造成前后两层混凝土衔接不够严密,形成施工冷缝。

4.缺棱掉角由于模板封堵严密度不足,出现漏浆情况;过早拆模、台车支撑受力不均匀,过于集中;没有先湿润堵头模板,拆模时出现粘连情况;模板没有涂脱模剂,或者虽然已涂但涂刷不均匀;此外,还存在模板受到外力作业如刮碰、撞击等。

5.表面平整度不合格台车拼装作业时,相邻模板间高度不一致,出现高差;没有对台车模板拼装缝进行焊接密实,或焊接没有进行打磨光滑;台车钢板存在刚度不足,或作业人员没有按要求进行操作引发模板出现损伤或变形等等问题。

6.混凝土隐形漏筋钢筋绑扎不够紧密固牢,安装质量不达标,振捣混凝土过程中振动棒碰撞钢筋或者垫块出现移位等。

7.混凝土表面出现“水印”或光泽度差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当,出现过大;或者配合比不合理、振捣混凝土不到位和脱模剂配比问题等。

8.拱顶脱空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没有按规定顺序注浆,注浆时施用压力不够;顶部排气不畅;防水板、土工布铺挂时出现松弛或存在堆积等。

9.二衬渗漏水混凝土浇注及捣固期间不慎损坏防水层,或者防排水工序作业不达标。

10.裂缝施工人员没有按规定要求进行作业,浇注混凝土期间出现较在温差变化;隧道出现沉降;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没有及时进行养护或养护周期不够;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及没有合理制定混凝土配合比等。

二衬外观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措施

二衬外观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措施

二衬外观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措施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控制一、现场施工情况大溪隧道进出口二衬近期施工质量明显下滑,频繁出现蜂窝、麻面、气泡、砂线等质量问题,现场施工人员无管控,责任心不强,导致二衬外观质量一落再落。

二、二衬施工技术要求1、二次衬砌施工必须“内实外美”,做到不渗不漏,表面无湿渍。

2、衬砌混凝土应采用模板台车,拱、墙一次整体浇筑。

3、隧道衬砌厚度严禁小于设计厚度,初期支护、防水板与二衬砼之间应密贴无空洞。

4、砼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一致,严禁有露筋、孔洞、疏松,不得有麻面、缺棱掉角等缺陷。

拆模后每浇筑段蜂窝深度不大于5mm,面积不得超过0.5%。

5、二衬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20mm,二衬台车模板错台不得超过10mm。

三、二次衬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二衬砼要求(1)严格执行指挥部下发的《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采用砼搅拌站集中拌制生产的混凝土,砼的配合比和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

有条件时,尽量延长砼的模内养护期,以利于提高砼表面的自然光洁度。

(2)每一模衬砌应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原材料,使混凝土颜色一致。

(3)加强到场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对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退回搅拌站处理,严禁泵送过程中向混凝土中加水。

(4)加强与搅拌站的沟通联系,根据砼浇注高度由搅拌站试验人员对坍落度进行适当调整,以利于砼浇注作业。

2、二衬砼浇筑和振捣施工要求(1)混凝土应分层对称、边浇筑边振捣,最大下落高度不能超过2 m,台车前后混凝土高度差不能超过0. 6 m,左右混凝土高度差不能超过0. 5 m。

插入式振动棒变换位置时,应竖向缓慢拔出,不得在混凝土浇筑仓内平拖,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理件。

(2)砼定人定位捣固:专职捣固手定人定位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保证砼密实;起拱线以下辅以木锤模外敲振和捣固铲抽插捣固,以抑制砼表面的气泡产生。

(3)钢筋保护层:钢筋砼衬砌采用泵送砼,由于灌注速度快,钢筋变形显著,易造成拱部钢筋保护层减小。

隧道二衬质量缺陷原因分析与预防

隧道二衬质量缺陷原因分析与预防

隧道二衬质量缺陷原因分析与预防西安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王玉明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质量监督经验,对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脱空、混凝土开裂等常见缺陷进行 分类,逐一分析产生的原因,并从工艺、工装上提出了预防措施,对加强铁路隧道施工质量 控制,确保铁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隧道;二次衬砌;缺陷;预防0引言随着我国铁路快速发展,铁路 隧道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投入运 营的隧道逐年增多,隧道二衬质量 缺陷影响行车安全、干扰铁路运输 的问题也逐渐暴露。

衬砌质量缺陷 在建设期处理就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影响施工进度,在投运后处理的难度、成本更是成倍增加。

为 此,深人分析二衬常见病害,并从 工装、工艺上进行二衬质量预防性控制研究,对提高隧道衬砌质量有重要意义。

1隧道二衬质量缺陷铁路隧道运营安全要求衬砌强度、变形和耐久性三个方面,在 其使用年限内,隧道衬砌应能可靠的承受各种可能的作用而不致破坏,隧道内空气压力波动频繁,在 长期运营中,隧道二衬局部缺陷可能出现疲劳破坏,从而引起二衬开 裂、掉块,威胁行车安全。

统计日常 隧道实体质量检测、设备管理部门敲击检查、运营事故分析结果得知,运营后影响行车的隧道二衬质量缺陷主要有以下几项:混凝土强度不达标、二衬开裂;拱顶掉块漏筋;背后空洞和不密实。

2原因分析2.1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原因分析在隧道衬砌施工中,造成二衬质量缺陷的因素很多,如: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设备规格、混凝土质量、施工条件、人为因素等。

主要因素还是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2.1.1原材料中砂石含泥量超标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外加剂及水组成,经过水泥凝结硬化后形成。

含泥量是混凝土用砂石骨料质量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试验表明,含泥量的增加严重降低塌落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

近年来,各地的砂石料价格水涨船高,优质砂的供应越来越困难,分析近年来铁路在建项目原材料检测结果,砂石骨料含泥量超标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也是影响隧道二衬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隧道二衬背后空洞强度和厚度不足分析及防治措施

隧道二衬背后空洞强度和厚度不足分析及防治措施
2.1.4衬砌端头“两带”(环向背贴式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与衬砌混凝土之间的空洞形成原因:
a.环向背贴式止水带与防水板粘接不牢固,混凝土浇筑时止水带受挤压变形形成板缝空洞;b.中埋式止水带固定不牢,混凝土浇筑时受挤压变形跑边、褶皱形成板缝空洞;c.混凝土浇筑时端头堵缝采用土工布,下板二衬混凝土浇筑时未及时清理,形成空洞。
3.5.防水板铺设前做好初支断面复测,避免初支侵线造成二衬厚度不足,采用敲击检测、打孔验证、雷达扫描等手段检测初支是否存在空洞和强度厚度不足现象,提前发现及时治理。
3.6.防水板铺设松紧适度。固定点间距拱部按照50cm要求布置,拱腰按照80cm要求布置。防水板搭接长度、焊缝及固定点焊接,严格按防水板施工作业要求施工到位。
2.3.4二衬混凝土结构尺寸厚度不足形成原因:
a.开挖成型差,局部欠挖未及时处理;b.初支变型,收敛沉降超出预留变型量;c.防水板铺设前未进行断面复测,初支侵线;d.防水板铺设松弛度控制不到位,挂点不牢固造成防水板脱落切割混凝土;e.模板台车定位不准,偏位或固定不牢形成位移造成二衬厚度不足;f.混凝土浇筑过程形成空洞造成厚度不足(主要形成原因见2.1)
2.2.2初支喷射混凝土强度不足形成原因:
a.拌和站原材料进场把关不严,砂石料含泥量超标,水泥粉煤灰化学指标超标,使用不合格外加剂造成强度不足;b.随意加减外加剂、未严格按配合比进行生产混凝土造成强度不足;c.岩面渗水散流,流水渗蚀、冲刷混凝土造成强度不足;d.运输或喷射过程中擅自加水造成强度不足;e.养护不到位造成强度不足。
a.二衬混凝土浇筑时未进行分层逐窗灌注,布料不均,混凝土依靠振捣流动至其他各窗口,流动距完成后受自重下沉引起拱部脱空;下坡施工时,浇注段与上循环之间会形成空气囊(拱部)而造成衬砌背后空洞;b.二衬混凝土冲顶时供应不及时、和易性不好、振捣不到位,造成局部形成空洞,而在拱顶带模注浆时注浆孔堵塞、注浆材料性能差、注浆工序操作不当等情况下,注浆不能完全消除二衬顶部空洞;c.混凝土本身收缩、徐变较大,致使衬砌与防水板间出现空隙,此种原因造成的空隙一般小于2cm。

浅谈隧道二衬混凝土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浅谈隧道二衬混凝土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中交二航杭黄高铁站前 V标项目张红涛身份证号:23022519901015****摘要:隧道二衬是隧道所有结构中唯一展露在外的部分,其在保证隧道结构稳定的同时还担负着隧道外观形象的重任,是隧道施工中的窗口工程。

必须做到真正的“内实外美”。

本人就隧道二衬混凝土施工常出现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浅谈拙见,并给出一些解决方法供大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参考。

关键词:二衬混凝土、防治措施、堵管、塌落度、蜂窝、麻面、表面不平整、表面色斑、孔洞、露筋、缝隙、强度不足、渗水、裂缝1.二衬混凝土浇筑中常见问题:一、混凝土堵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现象:泵送混凝土拌合物堵塞在泵送管内无法泵出。

2、原因:2.1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过小。

2.2混凝土和易性差或离析。

2.3混凝土拌合物板结。

2.4采用石子粒径偏大,而混凝土输送泵输送管道直径偏小,拌合物不易通过。

2.5石子针片状多,容易结团堵塞。

2.6胶凝材料少,砂率偏低,致使拌合物缺少润滑。

2.7混凝土输送泵车输送压力不够,或是输送管道密封不严。

2.8弯管过急过多造成阻力过大。

2.9输送管中有异物堵塞。

2.10搅拌混凝土时间过短,搅拌不均匀,水泥聚集成团。

2.11第一次泵送混凝土前未用砂浆润滑管壁,造成摩阻力过大,管壁吸水使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下降。

3、防治措施:3.1输送泵进料口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砂率是否满足泵送混凝土的要求,有无大团的水泥块,拌合物是否有严重泌水、离析、板结等现象,若有应予弃置。

3.2在输送泵进料口处检查混凝土到达现场的塌落度是否≥16cm,若是因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快而引起的混凝土堵泵现象,则应联系拌合站首先解决混凝土塌落度损失的问题。

3.3拌合站试验人员应检查石子粒径、粒形是否符合规范及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

3.4检查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密闭性和输送泵车的工作性能,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3.5检查管道布局,尽量减少弯管,特别是≤90°的弯管。

3.6泵送混凝土前,一定要用砂浆润滑管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衬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分析
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
一原材料质量差:
(一)骨料(砂、石)质量不良:1石子强度低;2石子体积稳定性差;3石子形状与表面状态不良;4砂、石中有机杂质含量高、粉尘含量高,砂中云母含量高;
(二)外加剂质量不合格(外加剂保存不当造成)或组成施工配比不当
二混凝土拌和质量因素:
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水灰比的大少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其他如用水量、砂率、骨灰比等也影响混凝土的各种性能,从而造成强度不足。

(一)用水量加大:较常见的有搅拌机上加水装置计量不准;不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甚至在浇灌混凝土时任意加水等。

(二)外加剂掺量不准.
(三)砂石计量不准和水泥用量不足。

三施工工艺不正确
(一)搅拌不佳,时间过短或过长造成不匀。

(二)浇筑时水泥浆漏失严重;混凝土假凝、初凝;振捣不实。

(三)养护不当;如早期缺水干燥,受冻等。

综合实际情况造成百丈隧道二衬混凝土回弹强度不足的原因分析如下:
1、骨料(砂、石)质量不良,指标靠近下限。

2、用水量加大:较常见的搅拌机上加水装置计量不准;不扣除砂、石中的
含水量;甚至在浇灌地点任意加水等
3、施工工艺不正确,搅拌不佳,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及时。

4、洞内潮湿造成混凝土长期在保水状态下,导致混凝土回弹强度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