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场地及器材标准(完整资料).doc

合集下载

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建设标准

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建设标准

6
6
8
8
12
12
4
篮球记分牌

3
2
4
4
6
6
5
排球

30
25
40
30
60
50
6
软式排球

20
20
40
30
60
40
7
排羽两用架

2
2
3
3
4
4
8
排球网

2
2
3
3
4
4
9
标志杆

2
2
3
3
4
4
10
裁判台

1
1
2
2
2
2
11
足球

30
25
40
30
40
40
12
足球门

2
2
2
2
2
2
13
小型足球门

4
4
4
4
4
4
14
足球网
彩带

15
20
20
4、其他类


名称
规格型号


配备数量
24班
36班
48班
Ⅰ类
Ⅱ类
Ⅰ类
Ⅱ类
Ⅰ类
Ⅱ类
1
联合训练器
多功能

1
1
1
2
拉力器
弹簧式

2
2
4
4
6
6
3

权威指南: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备标准

权威指南: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备标准

权威指南: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备标准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权威指南,规定中小学校体育设备的配备标准。

这些标准将有助于确保学校拥有适当的体育设备,为学生提供安全和有效的体育教育。

目标确保中小学校具备以下体育设备,并按照相应标准进行配备:1. 体育馆或运动场地2. 篮球场或足球场3. 游泳池或游泳设施4. 田径场5. 跳高、跳远和铅球等田赛设备6. 有氧运动设备,如跑步机或自行车7. 乒乓球桌或台球桌8. 瑜伽垫或体操垫9. 网球场或羽毛球场10. 必要的安全设备,如防护垫、护膝、头盔等标准要求以下是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备的标准要求:1. 体育馆或运动场地:- 面积应足够容纳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且通风良好。

- 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篮球架、足球门和排球网等。

- 应有适当的防护设施,如安全垫和护栏。

2. 篮球场或足球场:- 应具备标准尺寸的场地,并清晰标示出边界。

- 应有足够数量的篮球架或足球门,以适应学生人数。

3. 游泳池或游泳设施:- 游泳池应符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标准。

- 应有专业教练和救生员进行监督和指导。

4. 田径场:- 应具备标准尺寸的跑道和各类田赛设备。

- 跑道应平整且符合安全要求。

5. 跳高、跳远和铅球等田赛设备:- 应配备标准尺寸和质量的设备。

- 应有专业教练进行指导和监督。

6. 有氧运动设备:- 应有适量的跑步机或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设备。

- 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定期检修和维护。

7. 乒乓球桌或台球桌:- 应有足够数量的乒乓球桌或台球桌。

- 桌面应平整,球拍和球应处于良好状态。

8. 瑜伽垫或体操垫:- 应有足够数量的瑜伽垫或体操垫。

- 垫子应具备适当的厚度和弹性。

9. 网球场或羽毛球场:- 应具备标准尺寸的场地,并清晰标示出边界。

- 应有足够数量的网球拍或羽毛球拍。

10. 必要的安全设备:- 应配备适当的防护垫、护膝、头盔等安全设备。

- 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佩戴必要的安全装备。

请注意,以上标准要求仅为参考,具体配备标准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确定。

中小学运动场地基本标准

中小学运动场地基本标准

中小学运动场地基本标准
一、小学场地标准:
二、初中场地标准:
三、工作要求:
1、直跑道设置: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设置包括11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设置60米的直跑道,条件允许的应有100米直跑道。

2、环形跑道设置:环形田径场跑道内应有至少6条分跑道,跑道的内外道沿必须是水泥道沿(严禁用砖代替),跑道地面应用白灰、炉渣、土进行搅拌,用压路机压制而成。

3、弧形场地设置:环形田径场两端的弧形场地内一端要设置一个沙坑(长5米、宽3米、助跑跑道长25-45米,也可在其它地方设置)沙坑需用砖砌,水泥粉制,另一端需设置一个标准的铅球场地。

4、不规则场地:环形田径场因受到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需因地制宜规划相应的不规则的环形田径场,但跑道的内外道沿、跑道内地面应按照以上要求执行。

5、篮球、排球场地:因受地理环境限制,不能另选地方设置的,可在环形田径场内设置,场地必须硬化,每个场地的间隔距离为3米以上,场地的线条要用白漆涂画清晰。

6、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场地条件在环形田径场地外的适当位置集中进行配备安置。

7、运动场围墙:需用水泥沙浆粉刷涂白,需在围墙上安排运动图标和标语。

8、绿化美化:运动场地其余未进行硬化的地面,要统一规划进行草坪绿化。

教育局体卫站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日。

中小学运动场地基本标准

中小学运动场地基本标准

中小学运动场地基本标准
一、小学场地标准:
二、初中场地标准:
三、工作要求:
1、直跑道设置: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设置包括11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设置60米的直跑道,条件允许的应有100米直跑道。

2、环形跑道设置:环形田径场跑道内应有至少6条分跑道,跑道的内外道沿必须是水泥道沿(严禁用砖代替),跑道地面应用白灰、炉渣、土进行搅拌,用压路机压制而成。

3、弧形场地设置:环形田径场两端的弧形场地内一端要设置一个沙坑(长5米、宽3米、助跑跑道长25-45米,也可在其它地方设置)沙坑需用砖砌,水泥粉制,另一端需设置一个标准的铅球场地。

4、不规则场地:环形田径场因受到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需因地制宜规划相应的不规则的环形田径场,但跑道的内外道沿、跑道内地面应按照以上要求执行。

5、篮球、排球场地:因受地理环境限制,不能另选地方设置的,可在环形田径场内设置,场地必须硬化,每个场地的间隔距离为3米以上,场地的线条要用白漆涂画清晰。

6、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场地条件在环形田径场地外的适当位置集中进行配备安置。

7、运动场围墙:需用水泥沙浆粉刷涂白,需在围墙上安排运动图标和标语。

8、绿化美化:运动场地其余未进行硬化的地面,要统一规划进行草坪绿化。

教育局体卫站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日。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 07]7号)要求,为保障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现有涉及中小学建筑、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政策规定,制订本《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民办中小学校)。

本《标准》从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学生健康体检等方面明确了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国家对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校办学应达到的最基本标准,是教育检查、督导和评估的重要内容。

各地应当按照本《标准》对中小学校进行核查,尚未达到本《标准》的,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尽快达到标准要求。

各地在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时,应当按照本《标准》进行建设和配备。

少数因特殊地理环境和特殊困难达不到本《标准》规定的部分要求的地区,应制定与之相应的办法,确保学校体育场地的需要。

各地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高于本《标准》的学校体育卫生条件标准。

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一)任职资格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个学时。

(二)配备比例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根据体育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

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完整版)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完整版)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完整版)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中小学校提供详细的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以确保学生们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体育活动。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场所。

器材配备标准以下是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的详细要求:1. 球类器材:学校应配备足球、篮球、排球等常见球类器材,并确保器材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球类器材:学校应配备足球、篮球、排球等常见球类器材,并确保器材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2. 田径器材:学校应配备跑道、跳高、跳远以及投掷器材等田径器材,以支持学生们进行田径运动的训练和比赛。

田径器材:学校应配备跑道、跳高、跳远以及投掷器材等田径器材,以支持学生们进行田径运动的训练和比赛。

3. 网球和乒乓球器材:学校可以酌情配备网球和乒乓球器材,提供给对此感兴趣的学生使用。

网球和乒乓球器材:学校可以酌情配备网球和乒乓球器材,提供给对此感兴趣的学生使用。

4. 健身器材:学校可以配备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如杠铃、哑铃等,用于体育锻炼和健身训练。

健身器材:学校可以配备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如杠铃、哑铃等,用于体育锻炼和健身训练。

5. 体育馆和操场设施:学校应配备体育馆和操场设施,包括室内外运动场地、篮球场、排球场等,以提供学生进行各类体育活动的场地。

体育馆和操场设施:学校应配备体育馆和操场设施,包括室内外运动场地、篮球场、排球场等,以提供学生进行各类体育活动的场地。

6. 安全设备: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保护垫、头盔、护膝等,以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安全设备: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保护垫、头盔、护膝等,以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结论中小学校体育器材的配备要求对于学生们的体育教育和锻炼至关重要。

学校应根据本文档提供的标准,合理配备各类器材和设施,以满足学生们的体育需求,并确保他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

中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

中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

中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体育场地是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其合理配备标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教学质量。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体育场地的配备标准也得到了明确规定。

下面将从运动场地、器材设施、安全设施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小学体育场地的配备标准。

首先,对于中小学的运动场地,校园内应配备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基本运动场地。

足球场的标准尺寸为100米×60米,篮球场标准尺寸为28米×15米,排球场标准尺寸为18米×9米,田径场标准尺寸应符合国家规定。

此外,学校应配备足球门、篮球架、排球网、跳高杆、撑杆跳杆等器材设施,保证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的需要。

其次,中小学体育场地的器材设施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

例如,足球场应配备足球、球门、球网等器材,篮球场应配备篮球、篮球架、篮球网等器材,排球场应配备排球、排球网等器材。

此外,田径场应配备标准的跑道、跳远、三级跳、铅球、标枪等器材,保证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的需要。

另外,中小学体育场地的安全设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应配备足够的急救箱、消防器材、安全警示标识等设施,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此外,学校应定期对运动场地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场地的平整、无障碍、无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中小学体育场地的配备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

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合理配置运动场地、器材设施和安全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GB/T19851-2005第1部分:健身器材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北京体之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岛英派斯有限公司、广州润丰文体用品厂、山东莱阳激浪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元天翔、贾志勇、侯力波、庄碧、张家祥、马德枪、刘少树、石仲凯、曾文飞、于秀成。

爬绳和爬杆器材的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软梯器材的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吊环器材的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攀网器材的规格尺寸平行梯器材的规格尺寸肋木架器材的规格尺寸不具有杠面弹力性能的单杠器材的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不具有杠面弹力性能的双杠器材的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第2部分:体操器材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天津市春合体育用品厂。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泰山体育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陈宝生、罗宜里、贾志勇、李燕群、薄雪松、肖建京。

中学用单杠基本尺寸参数小学用单杠的基本尺寸参数中学用双杠的基本尺寸参数小学用双杠的基本尺寸参数山羊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第3部分:篮球架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家港金陵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南通千方健身有限公司、北京京帆体联体育设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州朗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市圣日体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春荣、贾志勇、王家宏、孙军、张耀辉、侯力波、元天翔、张元文、曹光达、曾文飞、郭飞。

第4部分:篮球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1. 引言中小学校体育设备的配置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以帮助学校合理配置设备,提供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2. 教学场地配置要求- 学校应配备足够的室内和室外体育场地,包括操场、运动场、游泳池等。

- 室内场地应具备足够的面积,能够容纳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 室外场地应具备良好的平整度和安全性,以确保学生在运动中不受伤害。

3. 器械设备配置要求- 学校应配备适当数量和种类的体育器械设备,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 器械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 器械设备的数量应能够满足学生同时进行体育活动的需求,避免排队等待过长时间。

4. 器材设备配置要求- 学校应配备适当数量和种类的体育器材设备,包括球类、健身器材、跳绳等。

- 器材设备的数量和种类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体育课程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 器材设备应具备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且易于维护和清洁。

5. 教师培训要求- 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体育教学和安全管理能力。

- 教师应具备相关的体育教学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 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6. 安全管理要求-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体育设备使用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 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不存在安全隐患。

- 学校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体育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7. 财务支持要求- 学校应合理安排财务预算,保证体育设备的更新和维护。

- 学校可以通过申请政府资助或与社会企业合作等方式,筹集额外的资金用于体育设备的购置和更新。

8. 结论通过合理配置中小学校体育设备,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和锻炼条件,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初级中学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标准 .

初级中学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标准 .
篮球场(片)
1
608
2
1216
2
1216
3
1824
4
2432
排球场(片)
1
286
1
286
2
572
2
572
2
572
室外乒乓球台(张)
4
6
8
10
12
用地总面积
6288
8533
10893
11501
12109
说明:
(1)田径场内设足球场和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25~45米)。
(2)每6个班设置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置比例为2: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20
20
10
板羽球拍

60
50
30
50
30
20
短式网球拍

30
20
20
20
15
10
各类球网

数量根据实际需求定
毽球

50
40
40
40
40
40
牵珑球

30
20
20
20
15
10
板球

吸盘球

跳带

飞镖

飞盘

救生圈

空竹

二类选配
指南针

测向仪

塑胶跑道垫

多功能健身器

浪木(桥)

艺术体操球

艺术体操圈

艺术体操棒

艺术体操绳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GB/T19851-2005第 1 部分:健身器材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北京体之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岛英派斯有限公司、广州润丰文体用品厂、山东莱阳激浪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元天翔、贾志勇、侯力波、庄碧、张家祥、马德枪、刘少树、石仲凯、曾文飞、于秀成。

爬绳和爬杆器材的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类型绳杆的握持直径器材的有效使用宽度器材的有效使用高度中学30~38≥ 600≤3500小学28~35≥ 600≤3500爬绳的固定应符合 5.4.21 的规定;爬杆的下端若设置为非固定结构的悬空型式时,其下端至运动地面的离地高度应为200mm,且爬杆至其垂直轴线的单向摆动幅度应不大于8°。

同时,爬绳和爬杆上端的连接部分还应设置有防止绳杆断裂的防护装置。

1:爬绳和爬杆器材的有效使用宽度是指可提供使用者予以安全运动的有效空间的宽度。

2:器材的有效使用高度是指爬绳和爬杆等器材自运动地面计起的有效使用高度。

软梯器材的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类型握持直径梯阶的间隔距离器材的有效使用高度中学25~30300±10≤3500小学25~30250±10≤3500软梯器材的握持直径是指在软梯的有效攀爬范围内,横杆上任一攀爬部位的握持直径。

吊环器材的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类型两环宽度悬垂点高度环圈距地面高度环圈截面直径环架立柱内侧间距中学500±550002200± 5028± 0.52500±100小学500±545001800± 5025± 0.52200±100 1:两环宽度是指两环圈的中心距或者悬吊环圈的环带中心距。

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类别
器材、设备 名称
接力棒 跳高架
栏架
一 秒表

小沙包
类 木尺
配 类

皮尺 垒球
配 联合训练器
实心球
体操棒
体操凳
木哑铃
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城镇小学
乡村小学
单 24 个 13— 12 个 18 个 13— 12 个 位 班 以 23 个 班 以 班 以 17 个 班 以
上班下上班下
根 24 18 10 18 12
6
4
只6
4
2
2
1
1
根 25 18 10
4
3
2 长 5m,宽 3-5m
套1
1
1
个8
6
5
3
2
1
个8
6
4
6
4
2
块 60 60 60 60 50 50
条 60 60 60 60 50 50
绳架 攀登架 少年篮球 练习篮球架 少年排球 少年足球 乒乓球拍 羽毛球拍 板羽球拍 乒乓球台 各类球网
付2 组1 个 14 付8 个 14 个 14 付 24 付 24 付 50 张8 付
根 18 14 12 12 10
8
付2
2
1
1
1
1
间 10
9
6
6
4
3
架3
2
2
2
1
1
备注
可升降,最低 70cm
也可每人一块
1.8-2.8m 20m , 30m , 50m 12in
1kg,D=15cm 2kg,D=18cm 100cm,D=3c m 250-280cm 500cm 绳 2,竿 2

中小学运动场地基本标准

中小学运动场地基本标准

中小学运动场地基本标准
一、小学场地标准:
二、初中场地标准:
三、工作要求:
1、直跑道设置: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设置包括11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设置60米的直跑道,条件允许的应有100米直跑道。

2、环形跑道设置:环形田径场跑道内应有至少6条分跑道,跑道的内外道沿必须是水泥道沿(严禁用砖代替),跑道地面应用白灰、炉渣、土进行搅拌,用压路机压制而成。

3、弧形场地设置:环形田径场两端的弧形场地内一端要设置一个沙坑(长5米、宽3米、助跑跑道长25-45米,也可在其它地方设置)沙坑需用砖砌,水泥粉制,另一端需设置一个标准的铅球场地。

4、不规则场地:环形田径场因受到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需因地制宜规划相应的不规则的环形田径场,但跑道的内外道沿、跑道内地面应按照以上要求执行。

5、篮球、排球场地:因受地理环境限制,不能另选地方设置的,可在环形田径场内设置,场地必须硬化,每个场地的间隔距离为3米以上,场地的线条要用白漆涂画清晰。

6、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场地条件在环形田径场地外的适当位置集中进行配备安置。

7、运动场围墙:需用水泥沙浆粉刷涂白,需在围墙上安排运动图标和标语。

8、绿化美化:运动场地其余未进行硬化的地面,要统一规划进行草坪绿化。

教育局体卫站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日。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GB/T19851-2005第1部分:健身器材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北京体之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岛英派斯有限公司、广州润丰文体用品厂、山东莱阳激浪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元天翔、贾志勇、侯力波、庄碧、张家祥、马德枪、刘少树、石仲凯、曾文飞、于秀成。

爬绳和爬杆器材的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软梯器材的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吊环器材的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攀网器材的规格尺寸平行梯器材的规格尺寸肋木架器材的规格尺寸不具有杠面弹力性能的单杠器材的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不具有杠面弹力性能的双杠器材的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第2部分:体操器材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天津市春合体育用品厂。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泰山体育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陈宝生、罗宜里、贾志勇、李燕群、薄雪松、肖建京。

中学用单杠基本尺寸参数小学用单杠的基本尺寸参数中学用双杠的基本尺寸参数小学用双杠的基本尺寸参数山羊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第3部分:篮球架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家港金陵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南通千方健身有限公司、北京京帆体联体育设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州朗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市圣日体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春荣、贾志勇、王家宏、孙军、张耀辉、侯力波、元天翔、张元文、曹光达、曾文飞、郭飞。

第4部分:篮球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
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分成三部分:体育运动场
地要求、体育器材室间数和
面积要求、体育器材等三部分。

一、体育运动场地
1 场地内容:应包括田径运动场、室内活动场、器械活动场地、室外篮、排球场、器材室。

2 体育活动场地及装备要求
序号名称
主要性能高中
初中小学 1
田径运动场
四道100m直跑道,300m~400m环形跑道
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


2 四道100m直跑道,250m环形跑道-
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

3 四道60m直跑道,200m环形跑道
-- 1个,18班(不含18班)以上
4 室内活动场(略)
760m2 650 m2 360 m2 5
器械活动场地装有爬杆、平梯等 200m2
150 m2 100 m2 6
室外篮、排球场
篮、排球场的比例为2∶1
每六个班配1
每六个班配1
每六个班配1(或相应面积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
小学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初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
高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24个班以上40平方米,30个班以上60平方米,36个班以上100平方米,60个班以上120平方米。

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
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
要求制订的。

三、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
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
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
小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和自己备工作,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检查中小
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配备情况,并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
建设和自己备情况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目录》共分为两大类,即必配类和选配类。

必配类器材
设施是根据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确定的,
各学校必须按照要求配齐。

必配类分为一类必配和二类必配。

一类必配是指各学校均需配备的基本的器材设施;二类必配是
指原则上学校也应配备齐全,但确因客观条件所限,难以配齐的,学校可有一定的自主性,根据本校的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其中足球、篮球、排球三项相关器材设施中不得少于两项。


配类是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配备的器材设施。

选配类也分
为一类选配和二类选配。

一类选配是根据学校进行体育教学、
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需要确定的,学校应根据实际
情况配置。

二类选配则主要根据学校体育改革中不断拓展的教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各学校的传统、特色确定的,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进行配置。

对选配类器材设施,各地、各
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有计划地选择配备。

对《目录》中常用易耗器材,各校要及时补充,保持常量。

五、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目录》的精神,制定本地
区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但必配类部分原则上不低
于本目录的基本要求,选配类部分应提出相应要求和比例。

六、《目录》中所列必配类器材设施的数量是按照学生人数、
班级数量所规定的最低标准,以中学48人,小学40人作为标准班,超出或不足这一标准,应按照比例酌情增减自己备数量。

七、少数民族地区在执行本《目录》规定与要求时,可充分利
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和地理环境资源,提倡自己置具有本民族
特色的体育器材设施。

八、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自制坚固实用、成本较低的体育器材设施,但不可随意降低配
备标准,确有实际困难的,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根
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逐步配置。

九、示范高中、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课
余训练和学校运动会所需的器材设施,应本着训练、教学兼顾
的原则自己备,配备标准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鼓励有
条件的普通学校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形成本校体育特色,努
力创造条件,自己备相应体育器材。

十、各校在按《目录》配备器材设施时,应注意选择美观、实用、安全的优质产品。

鼓励各校增设或自制《目录》以外的学
生喜闻乐见、新型的体育器材设施,提倡各校因地制宜地建设
快乐体育园地。

要加强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
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十一、在体育器材的建设与购置中,应贯彻精简节约的精神,
杜绝浪费和一切不正当的行为。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要
爱护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积极做好养护工作。

十二、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现代化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
容之一,各校应将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自己备工作列入学校整体
建设发展规划之中。

十三、本《目录》的解释权属教育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