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均衡与帕累托Pareto最优
一般均衡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P
D1
P2 D
D2 P1 P3
E1 E0
P0
O
Q3 Q1 Q0 Q2
S
原 油 市 场
Q
P
D1
P1 D
E1 S 煤
E0
市
P0
场
Q
O
Q0 Q1
P D
P1 P0 O
E1 E0
S1
S
汽 油 市 场
Q Q1 Q0
S
P
D E0
P0 D1
汽
E1
车
P1
市
场
Q
O
Q1 Q0
3 .帕累托最优标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C、D、E、F为对应的两 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现分析帕累托状态:
假定图中G点即UA2与UB2在 右下方的交点。 G点表明:
消费者A消费X商品OAXG, 消费Y商品OAYG;
消费者B消费X商品OBXG, 消费Y商品OBYG;
但G点不是帕累托最优,为什 么?
在G点,沿UB2(紫线)向上移, 则消费者B效用不变,而消费者A 效用增加,说明G点不是最优状态, 沿UB2上移至E点时为最优。B效用
谢 谢!
如果某一经济变动改善了一些人 的状况,同时又不使另一些人蒙 受损失,这个变动就增进了社会 福利,称为帕累托改进。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济福利, 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 ,就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 最大化状态,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状态。
可以说,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 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UB U1
效用可能性曲线
U
UA
O
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 件
帕累托最优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

帕累托最优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
帕累托最优 (Pareto Optimality) 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
在帕累托最优中,没有资源分配可以使某人的状况变得更好,同时也不会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得更差。
更具体地说,帕累托最优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其中任何资源的更改都不会使任何一方的状况变得更好或更差。
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资源的分配是有效率的,同时也不会侵犯任何人的私人利益。
帕累托最优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资源分配的最佳方式。
这个概念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第七章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非分割性:只能在保持物品完整性的前提下,由众多 消费者共同享用。 非排他性:无法排除其他人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意味着消费者可能成为“免费乘车者”。 非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意 味着消费者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
如:公海中的鱼类资源、公地、拥挤的免费道路。 28
7
二、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标准)
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如果资源在某
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任何人 的福利有所增加,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 种配置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亦称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最优状态意味着资源的配置达到了最大效率,任何重新
配置的行为都只能使这一效率降低,而无法使这一效率更高。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新福利经济学判断社会福利最大与否的标准.
•从a点到b点: A的效用提高,B的效用不变 •从a点到d点: A和B的效用都提高 •从c点到a点: A的效用不变, B的效用下降 •从c点到g点: A和B效用都下降
a点存在帕累托改进 c点不存在帕累托改进
10
•结论:任意一点,如果它处在消费者A和B的两条无
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它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即交 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交换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所有无差异曲线的切 点的轨迹,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所有 最优分配的集合。
8
帕累托改进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一个 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 种资源配置状态是“好”的状态改变——帕累托改进。
如果资源的某种配置的调整使一些人的福利增进,而使另些 人的福利减少,就不能简单评判这种配置最优与否; 如果某种配置与另一种配置相比较,其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福 利较高,同时没有一个人的福利较低,则前一种配置即被称为 帕累托式优于后一种配置,但前一种可能亦不是帕累托最优状 态。以上的状态只能称为帕累托改进。
福利经济学第二章

⑶ 生产者和消费者综合在一起。 完全竞争经济在均 衡状态下是否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即产品 的边际转换率如何与边际替代率相等的问题。
这样, MRTXY=︱△Y/△X︱= ︱MCX/MCY︱; 因为完全竞争中,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条件是MC=P,
于是有MCX =PX, MCY =PY,即MRTXY= PX / PY ; 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MRSXY= PX/ PY, 即得
6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
一、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三、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7
一、帕累托最优下纯交换条件
纯交换——只有商品的交换(消费),不涉及 生等等领域。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意味着:消费者消费任 何两种商品时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也就是商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程度;
MRTXY= MRSXY ; 因此,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
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即MUX / MUY = PX / PY = MCX/MCY
22
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
一、第一定理
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况就是 帕累托最优状态。
从基本假设上的理解:如果所有的个人和企业 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 性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
要素的投入时,必然要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
16
帕累托最优下生产条件
E3
Y
E2
E1
Production Contract
Curve B 生产领域下的帕 累托最优条件是: A、B两种产 品的边际技术替 代率RTSA=RTSB;
该式进而可转 换为:
一般均衡与帕累托(Pareto)最优..

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无数决策者所作 出的无数最优化决策是可以和谐并存的, 因为所有的要素和商品 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
一般均衡理论分析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调节以实现所有市场的需求和供給在同一时间 内达到相等。按照一般均衡原理,任何市场都依赖于经济中的其 他市场并达到一般均衡。举例:食品市场和服装市场
因为社会福利衡量的复杂性, 帕累托提出最优 原理。
经济效率
经济效率是指人们在配置与使用资源上的效率。他要 求在不同的生产目的之间合理的分配与使用资源,最 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资源配置效率就是经济活动中各种资源在各种不同的 使用方面和方向之间,分出轻重缓急,决定生产的最 佳种类和数量,并寻求一种最佳分配方式,从而使社会 福利达到最大化,使社会达到最佳状态.
我们这节课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弄清帕累 托原理,它的前提条件,它的内容以及 它的局限性。(思考题)
复习概念
市场,完全竞争市场 局部均衡 一般均衡 竞争性均衡 经济效率 经济公平
市场,均衡
市场是买者与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或 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
市场可以是集中的,也可以是分散的,最关键 的特征是将买者和卖者汇集在一起,共同决定 商品的价格和成交的数量。价格是一种信号, 如果消费需求和供给在一定价格下达成协议, 就叫做均衡。
两个层次:
狭义上的效率概念:资源运用概念,化分为生产的技术效率和生 产的经济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 或指经济制度的效率.
经济制度的效率:帕累托效率
经济制度的效率是指通过不同生产单位, 不同区域或不 同行业分配有限的经济资源而达到的效率,这种效率使 每一种资源都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和方向 上.
山东财经大学《微观经济学》习题八: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第七章一般均衡和经济效率基本概念1.局部均衡,一般均衡。
2.交换的契约曲线,效用可能性曲线。
3.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经济效率),生产可能性曲线,产品边际转换率。
单项选择1.所有市场同时出清叫做()。
BA.局部均衡B.一般均衡C.静态均衡D.动态均衡2.达到帕累托最优配置时,()。
DA.总产量最大B.总效用最大C.消费者得到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D.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任何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己境况变得更好3.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
B A.效用的效率B.产品组合的效率C.生产的效率D.交换的效率4.经济具有产品组合的效率时,()。
DA.经济处于生产可能性线内部B.厂商使用的资源准确反映了所有可用的资源C.商品已不可能从进一步交易中获益的方式在所有人中加以分配D.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5.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D A.不使其他人受损就不能使某人受益B.个人都处在某消费契约曲线上C.个人都处在某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以上条件都对6.产品边际转换率是()的斜率的绝对值。
DA.需求曲线B.边际产量曲线C.契约曲线D.生产可能性曲线7.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1。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有可能发生的是()。
A A.乙用X向甲交换YB.乙用Y向甲交换X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D.以上均不正确8.如果橙子与苹果之间的边际转换率是2个橙子换1个苹果,1个苹果的相对价格是1.5个橙子,那么厂商将()。
BA.生产更多的橙子和苹果B.如果将资源由苹果生产转向橙子生产,境况会更好C.如果将资源由橙子生产转向苹果生产,境况会更好D.并不想将资源在苹果和橙子生产之间转移9.生产具有效率时每个厂商()。
CA.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哪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B.任意两种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1C.任意两种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那两种投入的价格比率D.任意两种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厂商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在增加一单位一种投入的同时可减少另一种投入的数量10.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意味着()。
第九章一般均衡 西方经济学

( LY , KY )
34
20
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生产的埃奇沃斯盒状图
L
K
Q X1 Q Y1
E4
•
E1
•E 0
•
E
•
2
E3
•
O
OD
Y
生产的契 约曲线
K
OOcX
L
34
21
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M
R
T
S
CX L,
K
M
R
T
S
YD L ,K
or,
M
P XC L
M
P XC K
34
32
六、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3、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Y
生产与交换的一般
均衡同样实现了帕 累托最优:
M R S X ,Y M R T X ,Y or,
MUX MCX MUY MCY
O
X
34
33
六、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3、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证明: 1)消费者均衡: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 和福利经济学
本章内容
1、一般均衡 2、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 3、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34
2
一、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所有的市场处于整体均衡状态。 ——在一般均衡分析中,每一种商品的供求不
仅取决于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 商品的价格,所以,每一商品的价格不能单独 决定,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决定。当整个 市场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 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帕累托最优的经济解释

帕累托最优的定义:在经济运行中,没有任何一
个人能在至少不使另一个人处境变得更坏的基础 上使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好。
帕累托最优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交换效率、生
产效率、总体效率。
帕累托最优的主要分析工具:埃奇沃思箱型图
(Edgeworth box ,1881)。
•交换效率
KX LY IX3 IX2 E IX1 G OX IY1 IY2 F IY3 C KY LX O T X OY IX4
Y
T1
D
IY4
MRTxy=斜率 =MCx/MCy=dc/dx/ dc/dy=dy/dx
•总体效率
定义:交易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是指生产和交易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条
件,即同时达到了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之中的最优配置和商品在消费者 之间的最优配置。
YA XB IA3 IA2 E IA1 G F IB3 IB2 C YB XA IA4 D IB4 OB
交换效率线:将所有符合帕累托最优 实现条件的(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连线) 切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交易契约曲 A 线,又称交换效率线,此时 MRSXY B = MRSXY =PX/PY,竞争性价格机制保 证了两种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
条件:使交易和生产同时满足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要素在生产中的边
际转换率等于商品在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根据前边的假定,就是生产 两种商品X、Y时的边际转换率等于这两种商品被交易时的边际替代率。 用公式表示:MRTXY = MRSXY
解释:为什么只有两者相等时,才使生产和交易同时实现帕累托最优?
•总体效率的新古典理论证明
1.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如果将微少数
量的劳动从X转移给Y,这种转移导致X 减少 X MP L 相应Y产出增 LX 加Y MP L ,由此: LY
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般均衡
持续调整与振荡,直到最后所有市场又都 重新达到新的一般均衡状态。
某一局部市场的非均衡变化会引起其他局 部市场的均衡变化,从而引起整个市场的 一般均衡及其变化。本章我们要将局部均 衡分析发展为一般均衡分析,即要将所有 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 研究。
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帕累托标准(Pareto criterion)
A优于B:如果甲和乙中至少有一人认为资源配置状态A优 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看有A优于 B。(1、2、4) A与B无差异:如果甲和乙都认为A与B无差异,则从社会 的观点看有A与B无差异。(5) A劣于B:如果甲和乙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劣于B,而没有 人认为A优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看有A劣于B。(6、8、9)
帕累托标准(Pareto criterion)
对于每一个单人甲或乙,假定他可以在两种资源配置状态 A和B中作出明确的选择,结果为:A>B ; A=B ; A<B 从整个社会来看,存在九种可能的选择情况:
按甲和乙的不同态度可分为三大类型 甲和乙的意见完全相反 甲和乙的意见完全相同 甲和乙的意见基本一致
10.3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可能性线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或生产的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of production),是指在技术与社会生 产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要素在生产者之 间的分配,使得生产量最大化的状态。
帕累托标准(Pareto criterion)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帕累托最优条件)
纳什均衡&帕累托最优&一般均衡的联系

纳什均衡&帕累托最优&一般均衡的联系Review----博弈论&纳什均衡⏹博弈论模型可以用五个方面来描述:⏹G = {P, A, S, I, U )⏹P: 为局中人, 博弈的参与者, 也称为博弈方,局中人是能够独立决策,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人或组织, 局中人以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A: 为各局中人的所有可能的策略或行动的集合. 根据该集合是有限还是无限, 可分为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 后者表现为连续对策、重复博弈和微分对策等.⏹S: 博弈的进程, 也是博弈进行的次序. 局中人同时行动的一次性决策的博弈, 称为静态博弈; 局中人行动有先后次序, 称为动态博弈.⏹I: 博弈信息, 能够影响最后博弈结局的所有局中人的情报. 信息在博弈中占重要的地位, 博弈的赢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准确度与多寡.⏹得益信息是博弈中的重要信息, 如果博弈各方对各种局势下所有局中人的得益状况完全清楚, 称之为完全信息博弈. 反之为不完全信息博弈.⏹在动态博弈中还有一类信息: 轮到行动的博弈方是否完全了解此前对方的行动. 如果完全了解则称之为具有完美信息的博弈. 反之称为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
由于信息不完美, 博弈的结果只能是概率期望, 而不能像完美信息博弈那样有确定的结果.⏹U: 为局中人获得利益, 也是博弈各方追求的最终目标. 根据各方得益的不同情况, 分为零和博弈与变和博弈. 零和博弈中各方利益之间是完全对立的. 变和博弈有可能存在合作关系, 争取双赢局面.纳什均衡⏹纳什均衡就是博弈中每个博弈方, 各一个策略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
其中每个博弈方的策略, 都是根据针对所有其他博弈方的策略构成的, 并且是最佳反应。
⏹所谓“最佳反应”,指的是该策略带给采用它的博弈方的利益或期望利益, 大于或至少不小于其他任何策略能够带来的利益。
⏹在经济学中, 人们给纳什均衡是这样定义的: “在给定它的竞争者的行为以后, 各厂商采取它能采取的最好行为。
大学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教学课程第七章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效率

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结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通过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可以 实现资源有效率的配置。社会获得最大福利。最终 导致社会不可能在不影响他人境况的条件下而使得 某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即帕累托最优状态。
但是,现实世界中有许多经济现象并不能为竞争性 模型所概括,这就构成了市场失灵的理论基础。如 垄断、外在化、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都是市场 经济中经常涉及到的。
福利经济学第一、二定理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 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在所有消费者的偏好为凸性 (即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和其它的一些条件下, 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一个适当的初始 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均衡来达到。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实际上说明了,市场可以实现 任何一种帕累托最优配置,无须政府采取税收或价 格管制等形式对市场的干预。
满足帕累托最优的条件(1)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假定经济是纯交换的,那么在社会商品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如果社会已经达到了帕累 托最优状态,则任意两个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即:
A B MRS XY MRS XY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如果生产要素数量既定,生产处于帕 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任意两种要素用于任意两种产品 生产时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
《微观经济学》序列教学课程
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效率
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效率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基本概念 帕累托最优标准 帕累托改进
满足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指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即假定某一变量 只取决于本身的各相关变量的作用,而不受其它变 量和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该种变量所实现的均衡; 一般均衡是从市场上所有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的 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前提出发,考察每种商品的 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条件下的某商品均衡价格决 定问题。这种分析方法,称为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这种状态就称为一般均衡。
西方经济学最优解概念新思考——纳什均衡、帕累托最优与一般均衡三大最优解透视

至此 我们可 以 得 到 以 下 结 论 : 在 交换 经 济 中 , 如果 消 费者 的效用 函 数 是递 增 的拟 凹 函 数 , 则 使社 会 商 品价值 等于 商 品交 换 价 格 的商 品交换所 对应 的消费 配置一 定是一 个一 般均衡 的消 费 配 置 。 该 结 论 的 证 明思 路是 , 社会 的商 品价值意 味着该 商品价 值与 每位 消 费者 的无差 异 曲线 相切 。 消费 者效用 函数 的 递增 拟 凹性 说 明 , 在这样 的商 品价值之 下 , 每 位 消费者 的消费配 置都 是 自身的消 费效用最 大 化 。 又 由于 该社 会商 品价值 等于 商品交 换 价格 , 因此 在该 价 格之 下 使 消 费者 效 用最 大 化 的消 费配 置 , 同时使 市场 出清 , 所 以 该 消费 配置 是一个一般均衡的消费配 置 。 这一 结 论 说明 , 在一 个交换 经 济中 , 如 果消费 者通过 完 全 竞争 的交换互 动达 到 了一 个满足 商 品价 值 与商 品交换 价格 相 等 的最 终 商 品交 换 , 那 么 该商 品交 换对 应 的消费配 置就是一 个一 般均 衡 的消 费配 置 。 由此 可 见 , 一 般 均衡 配 置 的 最 优性就 在 于 它是众 多最终 商品交 换 中使 商 品价值和商品交换价格 统一 的商品交换 。 这 意味着 当经 济达 到 一般均 衡状 态时 , 每个 消 费者对商品 交换 都感 到买 卖 公 平 。 所 以 , 在 所 有 的最 终商 品交换 中一般 均衡 的消 费配置 是最 理想 和 最优 的一种 经济状 态 。 由此 可 说 明一般 均衡 的消费配 置本 身就是最 优 和最有 效 率 的配 置 , 无需 通 过 其它最 优概 念 , 如 帕累 托最 优等来 说 明。 正 统 经济学 用帕 累托最 优 来说 明一般 均 衡 的 效率 其 主 要 原 因 是 , 在 正 统经 济学 的交 换 行 为假 设 下 , 消 费者 只有 在 一 般均衡的价 格之下方 可实现商品交换。 因 此 , 市场 的一般 交换结 果就是 一般 均衡 , 所 以 要 说 明市 场交换 结果 的最优性 只 得 借助 比 一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经济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化。
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就是不可能在有更过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一方面,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余地的状态;另一方面,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一般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
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
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
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帕累托最优是以提出这个概念的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雷托的名字命名的,维弗雷多·帕雷托在他关于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研究中使用了这个概念。
如果一个经济体不是帕累托最优,则存在一些人可以在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好的情形。
普遍认为这样低效的产出的情况是需要避免的,因此帕累托最优是评价一个经济体和政治方针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萨缪尔森经济学的主要观点(3篇)

第1篇保罗·萨缪尔森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他的经济学理论对20世纪以及21世纪的经济政策和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萨缪尔森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一、福利经济学1. 效率与公平的权衡:萨缪尔森认为,在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是两个重要的目标。
效率指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合理。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两者往往存在矛盾,需要权衡。
2. 帕累托最优:萨缪尔森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即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每个人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他认为,帕累托最优是评价经济政策的重要标准。
3.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萨缪尔森认为,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效率,但在某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如公共物品、外部效应等。
这时,政府需要介入,通过税收、补贴、公共投资等手段,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宏观经济学1. 总需求与总供给:萨缪尔森提出了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用以分析经济波动。
总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价格水平下,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萨缪尔森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如调整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政策(如税收、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等目标。
3. 经济周期:萨缪尔森提出了经济周期的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由总需求的波动引起的。
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三、微观经济学1. 市场竞争与垄断:萨缪尔森分析了市场竞争与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他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资源配置效率较高,而在垄断市场中,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2. 消费者行为:萨缪尔森提出了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
他提出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等概念,用以分析消费者选择。
3. 生产者行为:萨缪尔森分析了生产者行为,认为生产者在成本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5.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帕累托效率?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课程讲稿
答案
1.答:(1)如果商品X的市场供给(Sx)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则其价格Px下降,供给量Qx增加。由于实际生活中,各个部门、各个商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X商品市场的变化会对经济的其余部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越大,就越不适用局部均衡分析。因此,需用一般均衡分析来考察商品市场的变化与经济其他部门的相互影响。由于商品X的价格Px下降,人们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这样,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上升,而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如果供给曲线呈正向倾斜)。
(3)由于(2)中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商品X及其互补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而获增加。商品X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下降而致减少。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的影响包括商品X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这样,所有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都受到影响。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又同时重新稳定,整个经济又一次进入全面均衡状态。
4.答: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要满足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有三个:
第一,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要使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这两种商品的所有消费者都必须相等。
第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要使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使用这两种要素投入的所有厂商或生产者都必须相等。
第三,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对于一个消费者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与这两种商品对于任何一个生产者的边际产品转换率都必须相等。
(a)以局部均衡的观点来讨论,如果DX上升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博弈论帕累托最优纳什均衡

博弈论帕累托最优纳什均衡博弈论其实挺有意思的,虽然它听起来高深莫测,但我们平时生活中就能遇到不少例子,完全不陌生。
你想啊,你跟朋友一起去吃饭,点菜的时候谁都想点自己喜欢的,结果呢,点到可能就变成了“互相为难”——你想吃麻辣烫,他喜欢烧烤。
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但你们都不想让对方觉得自己吃亏,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
可如果你们达成了一致,大家都很开心,点了最合适的菜,吃得饱,吃得尽兴,心里那种满足感就是“帕累托最优”了。
简单来说,帕累托最优,就是大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处,谁都不吃亏,谁也没有再获得额外的好处。
说到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可能很多人会有些困惑,觉得它就像是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
其实呢,纳什均衡就很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那种博弈游戏——大家都知道最好的选择是什么,但是如果你选择了最优解,别人也会选择最优解。
这样一来,你的选择就变得十分“巧妙”了。
简单来说,纳什均衡就是一个“互不干扰、各自为战”的状态,大家都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决定,却又不会影响到别人,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点。
听起来是不是很抽象?别着急,我们再来聊聊具体的例子。
比如说有两个朋友想一起去旅行,但是各自的目的地完全不同,一个想去海边,一个想去山区。
现在的问题是,海边能玩水,山区能爬山,选择了一个就意味着放弃另一个。
那么怎么做才算是“纳什均衡”呢?如果两个人都坚持自己的选择,结果很可能是各自孤单地去旅行,彼此都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享受。
可如果大家能坐下来好好聊聊,发现其实两人都能从对方的选择中获得快乐。
一个人去海边,另一个人去山区,旅行结束后再找个地方一起聚一下,反倒可能成了“最优选择”,大家都心满意足。
这就是纳什均衡的妙处,它让每个人都找到一种既不会损害自己利益,又能最大化满足对方的方式。
好啦,别以为博弈论只出现在大公司、高管或者政治博弈中。
我们生活中的点滴,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比如,亲朋聚会时谁来买单,这也能算是博弈哦。
你看啊,一旦大家心照不宣,谁都不想抢着付账,结果就可能导致最后那一刻的“尴尬”。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第八章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第二节帕累托最优教学要求:掌握: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重点: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方法及手段:课堂理论讲授、板书、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一、福利经济学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即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二、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 )是指这样一种状况:如果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织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效用增加,而不使其他人的效用减少。
帕累托最优回答的是效率问题。
从社会福利角度出发,用效率来评价总体经济运行有其合理性,因为如果资源配置未达到帕累托最优,那么,总有一些人能改善境况而没有人会受损,也就是说,社会福利总量肯定能上升,那么通过一种恰当的分配或补偿措施,能使所有人的境况都有所改善。
四、福利经济学定理第一定理: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保证了竞争市场可以使贸易利益达到最大,即一组竞争市场所达到的均衡分配必定是帕累托有效配置。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竞争能够通过价格有效率的协调经济活动,从而配置有限的稀缺资源。
第二定理: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实现。
第二定理表明市场经济可以实现反映社会意愿的任何一个帕累托最有配置。
这在政策方面的启示实际上是要求政府不必用干预市场的方法来达到政策目的,而可以通过再分配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因为市场收到政府的干预就会导致价格的扭曲而改变了实际决策行为,造成效率损失。
作业和思考题1. 整个经济原处于全面均衡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商品X的市场供给(Sx)增加,试考察:(1)在X 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补充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2. 假设:(1)一个简单经济最初处于全面的长期的完全竞争均衡;(2)L和K是仅有的两种生产要素,各具有一定的数量;(3)仅有两种商品X和Y,X 的劳动密集程度(即L/K 的比例)大于Y;(4)商品X 和Y 互为替代品;(5)X 行业和Y行业是成本递增行业。
第八章-第二节 经济效率和帕累托最优

产品Y的等产量曲线
K
K
X3 X2
Y3 Y2
X1
Y1
0
L0
L
生产契约线[Production Contract Curve]
L LY
OY
K
C
KX
●
KY
E3
●
E2
X3
●
E1
Y1
●
X2
OX LX
Y3
X1
Y2
K L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的斜率]:
MRTSLK 或 MRTSKL
生产契约线
——由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 成的曲线。
⊿Y ⊿X (B)
MUX MUY
=
(A)
MUX MUY (B)
边际替代率可表示为两种商品的 边际效用之比:
MUX=
⊿TU ⊿X
MUY
=
⊿TU ⊿Y
⊿X =
⊿TU MUX
⊿Y=
⊿TU MUY
MRSXY =-⊿ ⊿YX = -
⊿TU MUY
⊿TU MUX
=
-
MUX MUY
三、生产的一般均衡
产品X的等产量曲线
在交换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交换处于 均衡状态。
若沿着契约线进行交换,一方效用的增加以 另一方效用减少为代价;
若离开契约线进行交换,总效用将减少。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
于所有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即:
MRSXY(A) = MRSXY(B)
⊿Y ⊿X
=
(A)
满足程度,而又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程度。
那么,这个经济就实现了福利最大化。
希克斯补偿原则

二、交换的一般均衡
Y X1
x
X2
Y1
y
盒状图中任何 Y2 一点都是A、 B二者的一种 分配方式。只 有在埃奇渥斯 契约线上才是 最佳分配。 OA
C
. .F
E
.D
B3
B2
X1
X2
天津财经学院 杜木恒
OB
Y1
A3 Y2
A2
A1 B1
X
交换的一般均衡
D点A点F点
M
R
SA X ,Y
MRSXB,Y
天津财经学院 杜木恒
社会福利改善的确定
一项政策能否提高社会福利,有四种不同的标准。 1、帕累托标准(pareto criterion)
前面所讨论的帕累托标准基本为后来所有的经济学家所 接受。即一项政策增进或改善了一些人的利益而没有损害或 减少任何其他人的利益,则这项政策增加了社会福利。由于 大多数政策在增进某些人福利的同时,很难设想不损害另一 些人的福利,故帕累托标准离现实有一定距离。为克服帕累 托标准的严格限制,卡尔多和希克斯提出了另一福利标准 (卡尔多-希克斯标准kaldor-hicks criterion))。
天津财经学院 杜木恒
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美国经济学家阿罗认为,由已知的个人偏好推导出社会偏好,
建立社会福利函数是不可能的。把每个人的偏好函数总合为社 会福利函数,这是一种社会选择过程。在“民主社会”中,进 行社会选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投票,一是靠市场机制。这两 种方式都是把公民的个人偏好综合为社会偏好的民主方法。经 济决策往往采用市场的方法,政治决策则多采用投票的方式。 但阿罗认为,投票的方式并不能把个人偏好次序综合为社会偏 好次序。这称为“不可能定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累托原则:
经济学家经常将资源的最大效率配置称为“帕 累托最优”,并将其作为检验经济总体运行效 率与社会福利大小的一种准则,它指的是资源 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何改变 都不可能同时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其余的人不受 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一 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 化为代价。反之,如果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 那么通过改变资源的配置方法,至少一部分人 可提高福利水平,而没有任何人境况恶化。
亚当.斯密斯:“市场是看不见的手” 在现实生 活中这样纯粹的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代表了所有不同的买者和卖者 之间的一种平衡。
局部均衡: 竞争性均衡: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取得的
均衡 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分别考察单个市场,并分析 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孤立的 市场的均衡状态,就是在某一个产品或 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在 分析中,我们假定这市场是独立于其他 市场的。比如食品市场.
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无数决策者所作 出的无数最优化决策是可以和谐并存的, 因为所有的要素和商品 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
一般均衡理论分析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调节以实现所有市场的需求和供給在同一时间 内达到相等。按照一般均衡原理,任何市场都依赖于经济中的其 他市场并达到一般均衡。举例:食品市场和服装市场
我们这节课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弄清帕累 托原理,它的前提条件,它的内容以及 它的局限性。(思考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复习概念
市场,完全竞争市场 局部均衡 一般均衡 竞争性均衡 经济效率 经济公平
市场,均衡
市场是买者与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或 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
市场可以是集中的,也可以是分散的,最关键 的特征是将买者和卖者汇集在一起,共同决定 商品的价格和成交的数量。价格是一种信号, 如果消费需求和供给在一定价格下达成协议, 就叫做均衡。
在市场中,价格协调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 较高的商品价格趋于抑制消费者购买,同时刺 激生产,较低的价格鼓励消费,同时抑制生产。 价格在市场机制中起着平稳的作用。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指的是具有下列特征的这 样一种制度:
商品具有同质性 有大量的(假定有无限个)主体 主体之间没有任何协议 自由进入和退出 对于价格具有完全信息
(1)各种产品各生产多少? (2)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中各投入哪些以
及生产多少生产要素? (3)如何将产品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
经济福利
影响经济福利的因素有两个:即经济效率与经济 公平。 狭义上的效率是指在固定资源之下生产 更多的产品, 公平指的是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价格机制只影响经济效率, 不能达成经济公平, 所以在一般均衡状态下只能探讨经济效率,不能 探讨经济公平。
一般均衡与帕累托(Pareto)最 优
衡量标准
用抽象的语言来说,福利经济学主要讨 论社会选择标准的界定,从更加贴近现 实的角度来说,福利经济学利用这种标 准来评价的不同制度(主要是政府和市 场为基础的经济)以便确定最理想的经 济。
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评价各种制度?
新福利经济学的起点:帕累托最 优
因为社会福利衡量的复杂性, 帕累托提出最优 原理。
经济效率
经济效率是指人们在配置与使用资源上的效率。他要 求在不同的生产目的之间合理的分配与使用资源,最 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资源配置效率就是经济活动中各种资源在各种不同的 使用方面和方向之间,分出轻重缓急,决定生产的最 佳种类和数量,并寻求一种最佳分配方式,从而使社会 福利达到最大化,使社会达到最佳状态.
两个层次:
狭义上的效率概念:资源运用概念,化分为生产的技术效率和生 产的经济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 或指经济制度的效率.
经济制度的效率:帕累托效率
经济制度的效率是指通过不同生产单位, 不同区域或不 同行业分配有限的经济资源而达到的效率,这种效率使 每一种资源都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和方向 上.
两条基本定理
它的两条基本定理是:
在完全竞争和完全市场的经济体系中,如果 存在着竞争性均衡,那么这种均衡就是帕累 托最优的。
如果存在完全市场并且满足有关个人效用函 数(凸的无差异曲线图)和生产函数(凸的 生产函数)的某些条件,那么通过资源在个 人之间的合理再分配,竞争性均衡的结果是 可以实现第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的。
对一般均衡的经济学说明是通过说明一般均衡点的存在性,稳定 性和唯一性来进行的。
一般均衡分析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瓦拉斯 在1874年出版的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提出。
竞争性均衡
在经济是完全竞争,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充分和 没有外部效应的情况下, 一般均衡市场体系就 能显示出配置的效率.
竞争性均衡: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取得的均衡,消 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完全竞争经济关系 如果从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来考察: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
谁生产? 帕累托最优要求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达到最优消费效率,分
配的最优化是通过交换产品实现: 帕累托效率最优交换条件是任何两种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对
任何两个消费者来说都应相等. 帕累托效率最优的生产条件是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
所有消费者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的比率相等 企业生产的商品的边际成本与其价格比率都相等 所有投入品的相对边际收益产品相对于所有企业的
所有商品相等,都等于那些投入的相对价格.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来考察,生产什 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条件 的最优化也是社会福利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