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共3课)(2024秋)

初中历史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共3课)(2024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目标】①知道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时空观念)②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概况,知道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③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活动。

[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美丽传说?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传说,中国神话说女娲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

果真如此吗? 如果不是,那么人类究竟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答案提示:古猿教师指导: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提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古猿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

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早期人类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我国早期远古人类的活动。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阅读教材子目录,找出我国境内的主要古人类遗址并根据教材信息进行分类。

教师指导: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而智人又可以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教师指导:【唯物史观】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古猿在走向人类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中哪一个是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教师指导:恩格斯在他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阐明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论断,从而有力地说明了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古猿在劳动中学会使用制造工具,从而与动物有了根本性的区别。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件

姓名: 山顶洞人 居住地点: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 发现时间: 1930年(裴文中主持发掘)
自我总结
面貌特征: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生产生活: 打制石器,掌握磨光钻孔技术,人工取火,
采集狩猎,捕鱼,缝制衣服
社会组织: 母系氏族,平均分配,原始民主 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
山顶洞人复原头像
依据:两颗远古人类的门齿化石等
结论:元谋人距今170万年,是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三)元谋人的特征 观察下面三幅图,说一说元谋人掌握了哪些生存技能?
元谋人打制的石器
遗址中发现炭屑和小块烧骨
元谋人狩猎图
推断:元谋人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天然火)。
你认为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就是制造和使用工具
中国 历史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新课导入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学习目标
1 了解元谋人生活的年代、发现的地点以及 发现的意义
2 知道北京人的发现地点、发现过程、特征和生 产、生活状况
3 了解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理解火 的使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远古环境险恶,而远古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 不能独自抵抗野兽,必须过群居生活。
3. 北京人使用火
史料实证
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紫荆木炭、灰烬层、烧过的土块、石块、骨头 和朴树子等。这些灰烬和烧过的东西一堆一堆限定在一定地区┉┉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长时间保存火种
发挥你们的想像说一说北京人是怎样取得天然火的? 又是如何保存的?
北京人用火想象图
北京人狩猎想象图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 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 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 了可靠的证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基本史实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山顶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北京人基本概况。

【教学难点】1.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

2.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考古学者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

教师展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让学生对中国古人类遗址分布有大致的了解)在我国发现了的多处古人类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自主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元谋人的基本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是目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北京人的发现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自主阅读课本P3~5内容,完成第2、3题。

2.简述北京人的基本概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

(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使用天然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中国历史的第一课,上承七年级历史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的强化,下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潮流,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融入工业文明。

既有贯穿中国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

本课分为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这三目,呈现的是天朝上国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第一次挑战,最终落败的这一段历史。

从结构上看,这三目内容前后时序衔接,又具有因果关联,可分为背景、过程和影响这三个部分。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他们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对中国古代史有初步的了解,对继续学习中国历史应该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同时,他们也逐渐了解历史学习的特点,思维较为活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历史。

这些有利于他们更加全面的去学习这一课。

但是毕竟才八年级,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材料,运用地图、故事、表格等资料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

其次,从本课开始,即进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这一段历史既是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中国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

初中学生血气方刚,较为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

2.知道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战败的原因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和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从《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2.运用表格,梳理《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与危害。

3.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从多个角度探讨鸦片的危害和鸦片战争爆发、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悟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是西方列强胁迫中国变为其附庸的起点,也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起进行抗争、探索富强的伟大开端。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古代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特点;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

教学重点:1. 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古代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 分析古代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特点。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教科书及教学参考资料;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文明?”“人类文明是如何起源的?”,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介绍古代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特点;3.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生活。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古代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特点;2. 各个小组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相互交流分享。

四、展示总结(10分钟)1. 随机选择几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2. 整理学生的意见和见解,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对历史的深入思考。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文章,展示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反思:通过该教学过程,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古代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特点,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总结,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北京人的基本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2. 了解化石和考古资料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3. 通过观察和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北京人的基本特征和发现意义。

三、教学难点
化石和考古资料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人类起源的奥秘和考古学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研究历程和北京人的发现背景。

2. 讲授新课:介绍北京人的基本特征、发现意义和化石、考古资料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3. 巩固练习: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等题型,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北京人在人类起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化石、考古资料在研究中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北京人的基本特征和发现意义,了解了化石和考古资料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化石和考古资料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拓展相关内容。

同时,教师也需要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掌握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及其社会制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2. 元谋人、北京人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教学难点:1. 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及其社会制度2. 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2.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国的历史悠久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知识,你们期待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及其社会制度。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及其社会制度。

2. 重点介绍元谋人、北京人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教材,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思考: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及其社会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掌握了元谋人、北京人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019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

2019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重点:北京人及其发现的重大意义难点:劳动创造人本身资料:1921 年至 1927 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 3 枚人类牙齿化石,将其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人”设问:北京人的牙齿化石和元谋人的牙齿化石相比有何特点,说明什么?资料:1929 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伺候又相继发掘出土 4 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再次震惊国内外。

记住一个人物:斐文中区别裴文中读资料并观察图片,牙齿上的区别,逐步认识北京人相比元谋人的变化。

(1)北京人的存活时间、脑容量特点。

(2)寻找丢失头盖骨的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探究表格。

探究内容探究结果主要依据结论体貌特征食物,如何食用社会组织形式使用工具工具的制造方法如何获取食物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之比较身体结构、工具、生活环境等等探究内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体貌特征食物,如何食用社会组织形式使用工具工具的制造方法如何获取食物作为地球上的高级生物——人类,当我们在思考自我,思考社会,世界与未来的时候,我们必须先了解我们的起源。

生物进化的规律告诉我们必须懂得“优胜劣汰”的法则,元谋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而北京人则向我们还原了人类最真实、最残酷的生存环境,在与自然界的不断斗争过程中,不断磨合,一步步走向进步,走向文明。

第 2 课原始农耕生活教学重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展示:《白虎通》原文“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2)问:我国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有了什么变化?(3)讨论并得出结论:人类由采集狩猎生活开始向农耕生活转变。

1.半坡居民的生活(1)展示关于半坡遗址的考古史料磨光的石器、大量的粟粒、骨制的渔叉、渔钩、尖底瓶、彩陶盆、纺轮、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等。

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特点,林木茂密,气候温暖,适宜人类活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教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学科及任课班级:中国历史初一年级
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位置:本单元讲述中国历史的起始阶段。

本课介绍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要求学生作一般性
了解,得出一些基本的简单的结论。

2、教学重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3、教学难点:所学的历史久远,学生需要通过合理的想象来理解教材内容
4、学情简析及预想问题:本课内容学习难度不大,但初一学生初次真正接触历史这门课程,在阅读课文、
提取有效信息等方面可能存在障碍。

所以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并加强学习指导和
解题指导。

人教部编版历史初一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初一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2、师:从图所知,我国远古人类遗址要紧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
3、过渡:依照时刻可知,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应该是?
4、生:元谋人
5、师:我们经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元谋是最早的古人类?
6、生:有考古证据,考古学家发觉的如门齿化石、粗糙的石器等等
7、师:那么依照这些考古证据,同学们能想象元谋人是如何生活的吗?
4最后环节:现场答辩
发觉北京人的意义:有利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研究人类起源和演化规律提供了可靠证据
合作探究二:
1、北京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狩猎和采集的群居生活)
2、什么缘故他们要如此的生活?(在如此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用斯芬达克斯谜语作为导入
2、导入语:人类从哪里来?是神制造?依旧进化而来?(进化论)随着科学的进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进展来的。那么最早的人是如何来的?
摸索。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展现《中国境内早期人类遗址》分布图,让学生找出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位置,并要求说出相应的时刻
人教部编版历史初一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课题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明白元谋人、北京人的特点;
2、了解北京人发觉的意义;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标解读1.内容标准内容要点: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认知提示: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教学延伸: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解读: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了漫长的岁月。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境内至少在170万年前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

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下的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它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过程与方法: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思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知识结构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

第—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是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

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

事实证明,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著名的就是北京人遗址。

北京人的发现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3.本课突破点【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发现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教案(共3课)(2022秋)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教案(共3课)(2022秋)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

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设计

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标: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和史料图片,能概括北京人的特征、生活环境2.利用考古发掘的化石、遗迹,认识到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

3.通过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掘,认同北京人遗址在同时期遗址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设置问题:人类是从哪里来?达尔文用生物进化理论彻底否定了神学家宣扬的“上帝造人说”,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阐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和特点,用科学的视角告诉人们人类的起源。

利用多媒体出示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思考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生根据课本回答)2.阅读课本,结合化石图片,回答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读书、讨论、交流)3.讲述元谋人的发现过程,探究什么是化石?怎样形成的?思考对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能认识到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

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骨,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使用火了。

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教师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对古人类的产生有了初步认识。

那么,早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我们看能否从本课的第二目——“北京人的发现”中找到答案。

二、展示北京人遗址并讲解考古发掘过程在我们接触到的古人类文化的遗址中,北京人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48千米的周口店龙骨山上。

最早是在1921年发现的,正式发掘工作从1927年开始。

1929年周口店的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独立主持,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三、请同学们阅读“北京人的特征”一目中的内容,把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

(2)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有什么特点?这是由什么决定的?(3)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天然火,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发挥想象力,想想北京人是怎样取得天然火的。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教案5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教案5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教案5篇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教案篇1一、识记和理解1、记住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五霸的名称。

2、理解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3、理解越王勾践能够转败为胜,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的原因。

4、了解“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等成语的来源。

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上的材料,培养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管仲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学习城濮之战,初步了解、分析和评价古代战争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齐、鲁、越国的发展史,认识到改革对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我们今天的改革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我国社会进步。

2、我们只有积极投身改革,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3、通过了解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认识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通过学习勾践的事迹,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和不畏艰险、奋发图强、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及难点一、教学重点:“春秋”和“春秋五霸”;齐桓公首霸二、教学难点:王权衰落的原因、表现及影响课型新课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建议学生采取绘画、表演等方式来展现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

2、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准备活动。

3、教师制作多媒体。

学生准备:1、提前查阅资料,对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进行熟悉。

2、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成语故事短剧。

教学方法讨论法、表演法、讲解法、提问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在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周幽王的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他的儿子宜和他的外公申侯领犬戎大军攻破镐京西周灭亡,西周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又进入了春秋时期,那为什么这一时期在历被称为春秋呢?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与我国的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有关,说:郭沫若有一次到上海的普陀山游玩,半路上拾到一封女孩的绝笔信,经打听郭沫若找到了这个女孩,经过反复劝解,最终让女孩放弃了轻身的念头,临走时郭沫若送给女孩一首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书楚”。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目标】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

2.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教学重点】1.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及意义。

2.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教学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小时候常常会问父母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而爸爸妈妈的回答总是五花八门,垃圾堆里捡的,树上结的,天上掉下来的等等。

长大了,我们知道自己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外婆生的,这又让我们思考,最早的人类是怎么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请同学们看书,找出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居民?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课件展示导读提纲1.考古学家进行研究的依据是什么?人类是怎样产生的?2.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什么人?生活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有哪些显著特征?3.北京人有哪些体貌特征?4.北京人的生产工具有哪些?具有什么特点?5.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有什么意义?6.对北京人遗址及北京人的研究具有哪些史学意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学生根据《人类进化示意图》及相关史实复述人类进化过程。

2.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正文内容后复述相关知识点。

课件展示时间:约170万年前地点:云南元谋县考古发现:两颗门齿化石;粗糙石器——制造工具;炭屑和烧骨——使用火。

3.教师提问:前面讲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讲元谋人是人而不是猿呢?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定的?学生回答:因为科学家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和炭屑烧骨等。

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教师总结:讲得很好。

主要是根据考古发现来判断的。

考古学家在元谋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和大量炭屑烧骨。

门齿,大家知道动物的牙齿,像老虎、狮子,它们的牙齿是尖尖的,而人的牙齿和它们不同,光凭这个还不能判断这是人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学科及任课班级:中国历史初一年级
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位置:本单元讲述中国历史的起始阶段。

本课介绍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要求
学生作一般性
了解,得出一些基本的简单的结论。

2、教学重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3、教学难点:所学的历史久远,学生需要通过合理的想象来理解教材内容
4、学情简析及预想问题:本课内容学习难度不大,但初一学生初次真正接触历史这门课
程,在阅读课文、
提取有效信息等方面可能存在障碍。

所以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并加强学习指导和
解题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